成功爭取!社區關懷訪視員明年將增補 75 人,持續協助精神障礙者穩定生活!
先前 4 月,我曾在衛環委員會的施政總質詢上,向蘇貞昌院長表達精神障礙者與家屬的心聲,因為目前社區復健與支持服務的資源不足,導致他們從醫院回到家門之後,經常孤立無援。
因此,我們極力地向院長與衛福部反映,希望能夠增加資源,健全社區關懷訪視的人力與制度。
就在這週,我們收到衛福部心口司的回覆,在往年的預算金額之外,成功向中央爭取到明年度增列約 5 千萬元的經費,可以協助各地方政府衛生單位增聘約 75 名社區關懷訪視人力。
我們非常肯定行政院、衛福部及心口司這樣的政策方向,讓社區關懷訪視的人力與運作,能夠逐漸走向一個正常的機制。
當病人渡過急性期的藥物治療之後,其實更需要長期地、穩定地接受精神復健的服務,讓病人恢復社會功能與生活能力。這趟漫長的復元過程,需要有一個支持他的輔具,而精障者需要的輔具,是人。
「社區關懷訪視員」,便是精障者在日常的重要輔具之一,支持他們在社區自立生活。
但是,社區關懷訪視員長期存在服務案量超載的困境。上個會期,我也在質詢中提到這個問題,全臺灣登錄在精神照護系統的精神疾患者約有 13.9 萬人,但我們的社區關懷訪視員卻只有 99 名,每一位關訪員案量高達 405 人。
其實,在 2017 年國民心理健康第二期計畫的政策目標,希望將關訪員人力提升至 425 人、案量比降為 1:80。雖然我們離這個政策目標,還有相當的距離。但是,我們相信,這次增加社關員的小小一步,是協助精障者在社區穩定生活的重要進展!
除了人力的增補之外,接下來我也會持續敦促相關部會,釐清「精神病人社區關懷」與「自殺通報關懷訪視」這兩個不同的專業,並且建立督導跟網絡合作機制,讓第一線人員不再於社區中單槍匹馬、孤立無援,能夠獲得好的政策後盾,協助精障者在社區穩定地、如願地去生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3的網紅桃園市議員謝美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衛生局的健康促進整合系統便民專區,首頁的最新公告整頁都是場次取消。取消原因無奇不有,最離譜的原因是「KEY錯」!美英認為,現在是網路時代,假消息遍布,連中央都努力卯起來打假,政府帶頭示範很重要,官網PO文應該要更慎重。 20190423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會 中壢區市議員 謝美英 質詢【...
精神病社區關懷訪視計畫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降低危機處理風險 保障警察醫護安全!】
今天是警察節,除了對所有警務人員表達感謝之外,我想就最近的精神病患攻擊傷害事件,提出一點看法。對於此類個案,我們最常遇到的,是警察很煩惱、家屬更煩惱、鄰居也很煩惱。那我們到底可以怎麼辦?
#別讓第一線人員不知所措
上週高雄市楠梓分局加昌所員警,遭受精神病患持刀攻擊,嫌犯經過送醫治療後,已收押進入司法流程。此一案件,以及勇警李承翰殉職事件,都讓我們了解第一線警察、社工人員承受的壓力。
這邊還是要強調,單純罹患精神疾病的病患,經治療後,其暴力風險,與一般族群無異。然而,若合併酒、毒等物質濫用、又沒有接受規律治療,其暴力風險才會高於精神病患以及常人,要找出高風險族群,防止暴力危害,我們上週已經強調,重點是前期投資健康促進、社區篩檢等措施。
但實務上,警方還是常常會要面對高暴力風險的精神疾病患者,這類族群仍有與一般罪犯不同之處,因為生病關係,讓其知覺反應可能會超出一般警務執勤時的預想,所以在處理上需要特別訓練。
比如美國國家精神健康聯盟(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Health,簡稱NAMI)推動的 危機介入小組(Crisis Intervention Team,簡稱CIT)計畫,就是著眼於強化警方處理社區精神醫療危機事件的能力。這類計畫方案,需要執法單位、精神醫學專家,和個案家屬的密切配合。所以計劃針對的不僅僅是執法人員,還包括了社工、相關單位人員、官員,以及患者與患者家屬,是全面性的規劃。
#建立應對作業模式
在此計畫中,警方需要事先編組成立CIT小組,接受一定時數的完整訓練,與衛生單位聯合演練,並且建立起一套從行前會報到偵查、安撫、攻堅等標準作業訓練方式。比如基本的說話、說服技巧(talk down)、集體行動原則、到非致命性武器(包含電擊槍等)的配發使用,這些都是需要規劃演練的。當然,小組成員也需要給予特別的加給與出勤獎勵。
其實,從楠梓傷警案中我們就看到,面對處於急性發病期,人高馬大又持有武器的患者,突然衝過來,警察根本沒有拔槍時間,這邊要去說檢討用槍時機其實沒有多大意義,甚至在發病期間,也有感覺與思考機制完全混亂,不怕槍枝,或是被擊中仍繼續攻擊的患者。
要做的是收到社區通報後,事先從家屬等管道收集資訊,了解環境,沙盤推演,維持安全距離,考慮提早使用非致命壓制武器,並做好精神急症治療與生理急救的後送準備,才能降低傷亡。
在本團隊上週發文後,我也從嘉南療養院李俊宏醫師的賜教、以及好幾位精神醫學界的友人那邊,學習到許多有關一線人員風險的理論與實務經驗,我們希望,不論是警政或醫療端這些意見,都能被彙整起來,透過與實務經驗的結合,加入警務單位的教育訓練中。
#社區照護很重要
即便美國積極推動CIT等危機處理計畫,但許多研究都說明了,良好社區照護的成本最低,建立社區安全網是應對此類案件的最佳解。
當我們想到精神病患發病,輿論往往會希望趕快強制送去醫院就醫,然而,對於,若我們有良好的社區精神醫療制度,建立社區精神醫療團隊(Community Mental Health Team, CMHT ),那麼對於長期追蹤,風險較低的病人,在實證上,諸如危機處理居所(Crisis residence)、同儕危機服務(Peer-delivered crisis service,由康復病患服務的居所)、到宅風險介入與精神病症狀處理(In-home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psychosis management,由專業人員指導照服員等補助人力)等治療模式,不但能降低住院率,減少醫療開銷,也可加速病人復健與康復,並給他們更好的生活品質。
在加拿大、丹麥、澳大利亞,更有政府支持的早期介入小組(Early Intervention team),透過類似ACT的專業人員組成方式,對高風險病患密集追蹤,降低其發病、住院頻率,同時也能減少暴力事件的可能。
然而,以台灣目前對社區精神醫療的重視而言,醫護的給付偏低,更有著一些奇怪限制,譬如醫師一次看超過四位病人以上給付會降低等等,嚴重降低醫護人員進行社區照護的意願。而目前社區關懷訪視人員的人手很缺乏,現行健保給付限制不少,錢都已經少了,還暴露在風險中,種種狀況都並沒有足夠誘因讓人願意投入這個行業,要能建構社會安全網可說相當困難。
我們常接到陳情,家屬面對自己家人有這類狀況,不知道該怎麼辦,心裡壓力很大,而鄰居也很緊張,常用異樣眼光提防,地區警察接到報案,也沒有什麼專業技巧能判斷處理。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能有覆蓋率高的社區醫療團隊,讓精神醫療專業人員,進到社區裡,這些個案就比較能夠被承接起來,不只患者能得到協助,家屬也能得到支持,這就是社會安全網對精神障礙暴力的第一個攔截點(攔截點0)。
而社區醫療團隊提供的篩檢和衛教機能,也有助於辨識高風險個案,並讓社區醫療團隊與CIT小組在危險發生時及時啟動,把精神障礙暴力攔截在攔截點1-2,不要讓憾事發生。
把一般的社區病人顧好,才是減少高危險暴力病人的基礎方式,政府對社區精神醫療缺乏重視,不論在預防或復健資源仍然不足,這才是需要改革的問題!
#疼惜警察更應要建立社區安全網
精神病社區關懷訪視計畫 在 王婉諭 Facebook 八卦
強化社會安全網2.0!
讓我們的社會有更友善的資源與網絡,接住每位辛苦的朋友。
如何幫助精神疾病患者與這個社會保持連結,不讓他們從社會安全網墜落,希望支持他們可以如常、和諧地與自己的疾病共存,不被社會隔絕在外,社區關懷、社區支持網絡,是非常重要的一塊。
民間團體過去多有倡議精神社區多元服務方案,例如:同儕支持方案、協助就業方案、「社區團體家庭」、「團體家屋」服務等。
而去年衛福部,也開始執行精神病友多元社區生活方案,以多元社區生活模式,鼓勵各地精神障礙團體辦理。計畫執行後,確實達到了許多正向效果,讓社會更溫暖、減少標籤及汙名化的狀況,包括:
🔶讓精神障礙者有機會在社區中自主的正常生活
🔶有助於精神疾病的穩定並減少住院,更能發揮個人優點和復元的目標
🔶精神障礙者不會感到自卑認為自己與他人不同,或被社區排斥
🔶讓鄰居和民眾能了解個案與他們没有不一樣,亦享有社區中生活的平等權利
🔶讓家屬能看見希望,如家屬的感受包括照顧壓力減少,互動反而更正向
我個人非常支持這樣的政策,也希望方案能持續執行;然而,目前此方案僅服務39名個案,希望未來主管機關能更重視此方案積極執行,讓服務對象能再擴大。
雖然以服務人數來看規模還不大,但事實上這是非常困難度高的方案,因為社會還不夠了解社區精神服務的重要性,讓委辦團體光找到租屋就花了半年時間。
此外,目前社區關懷政策的另一個困境,便是關訪員嚴重不足!全台社區關懷訪視人力為 99 人,而由關訪員負責訪視的一、二級精神病患者,人數約是 4 萬多人;也就是說,一位關訪員的案量,高達 405 人,導致政策運作僅能就醫療面來切入,而忽略社會支持面向。
此項政策我今天也在質詢時提出臨時提案,要求衛福部續提升社區關懷訪視員之數量,以符合原本在第二期國民心理健康計畫之規劃(案量比提升至一比八十)。
最後,我認為過去社安網1.0集中在事發後的處理,隨著今年計畫結束、明年開始啟動新計畫,方向應該開始有所調整。希望社安網的資源能往前期預防部署,在籌備期間即可廣納專家與第一線工作人員的意見,也讓這社會及鄰里社區有更友善支持的資源及網絡,接住每個辛苦的朋友。
精神病社區關懷訪視計畫 在 桃園市議員謝美英 Youtube 的評價
衛生局的健康促進整合系統便民專區,首頁的最新公告整頁都是場次取消。取消原因無奇不有,最離譜的原因是「KEY錯」!美英認為,現在是網路時代,假消息遍布,連中央都努力卯起來打假,政府帶頭示範很重要,官網PO文應該要更慎重。
20190423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會
中壢區市議員 謝美英 質詢【衛生局】
今天質詢衛生局,針對衛生局官網、強化精神病患關懷訪視、麻疹追蹤及長照據點佈建進行了解。
一、衛生局的健康促進整合系統便民專區,首頁的最新公告整頁都是場次取消。取消原因無奇不有,最離譜的原因是「KEY錯」!美英認為,現在是網路時代,假消息遍布,連中央都努力卯起來打假,政府帶頭示範很重要,官網PO文應該要更慎重。草率的PO文內容,會讓官網缺乏公信力。
二、強化精神病患的關懷訪視,從去年9月1日到今年1月31日,5個月時間精神照護個案是8373人,關懷訪視共2萬2248人次。針對高風險精神病患,衛生局有沒有列冊定期追蹤?
建議要跟里長有一定的了解跟掌握。
三、桃園市累積麻疹病例共13例,其中7例是境外移入,6例是國內感染。
最近這個個案曾經搭乘過高鐵,針對有搭乘公共運輸的個案,衛生局的防疫方式有沒有特別加強的管道?建議由高鐵在月台、車站區去做公告,把防疫的漏洞降到最低。
四、整建長照衛福據點計畫,針對長照服務量能這一塊,衛生所目前扮演的角色是甚麼?A級社區整合型、B級複合型的差異是甚麼?
#衛生局 #便民網站 #打假
#市民麥克風 #謝美英 #議會質詢
#關懷訪視 #精神病患 #麻疹
#高鐵 #月台 #防疫漏洞 #長照

精神病社區關懷訪視計畫 在 關懷訪視紀錄撰寫_吳佳儀(108年3月) - YouTube 的八卦
關懷訪視 紀錄撰寫_吳佳儀(108年3月). 自殺防治e學院. 自殺防治e學院 ... 離婚真相05-1 當事人教養 計畫 與社工訪視報告社工訪視概論. 臺灣父親權益協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