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人擔任中國大陸社區主任助理裁罰案件,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內政部敗訴,而陸委會支持內政部依法上訴。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案子的脈絡是怎麼回事呢?
#青年一代基層一線
近幾年中國政府強化對台『青年一代』和『基層一線』(兩者簡稱『一代一線』)交流後,吸引多位台灣里長到福建平潭擔任執行主任。比如,根據《報導者》先前的調查,被北京政府設定為「兩岸共同家園」的平潭綜合實驗區,從2012年開始舉辦「共同家園論壇」,2016年則開始邀請台灣的村里長赴中,順著國家級政策「打造美麗鄉村」的脈絡,到各鄉、街道的村居委會擔任「執行主任」,協助各社區進行改造。
#內政部引用兩岸條例
在這樣的脈絡下,內政部日前祭出裁罰,針對曾雅琦等27人與中國「廈門海旅海安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契約,約定曾雅琦等人專職參與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全職社區治理工作,報酬為人民幣1萬元至2萬3,000餘元不等;引用的法律是《兩岸條例》第33條第二項禁止台灣人擔任中國黨政軍相關機構職務的規定,而在今年8月6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判決內政部敗訴。
#中國的城市居委必須接受政府機關的指導
從北高行的判決中,我們看到法官,的確認為中國的城市居委會為《兩岸條例》所認定的「具政治性機關(構)」。因為中國的居委會是群眾性的自治組織,雖然是非政府機關,但仍肩負宣傳國家法律和政策、公共服務、民間調解、治安維護及民意傳達等工作等等,承擔相當於基層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並必須接受政府機關的指導,且工作經費或生活補助亦相當程度仰賴政府支應。也就是黨政體系始終主導居委會組成與日常運作。
#目前審判狀況
但是,法官卻認為依照本案的勞動契約所載職務內容,沒有任何政治性任務或涉及公權力行使的職務,且被裁罰人所提的成果報告題目,和合約所載工作項目相符,是提供社區規劃意見或提供企劃發想供居委會參考,屬顧問性質,並不參與居委會會議或運作。因此,無法從工作內容認為有妨礙台灣的國家安全或利益。
#招聘條件問題
我們很遺憾看到這次北高行的判決對於九二共識和民主的認知。判決書中提到內政部指出中方招聘條件已明示需認同「九二共識」,法官則認為中國處理涉臺事務的前提就是要求我方接受「九二共識」,是該公告的招聘條件,「僅是沿用其一貫手法,其宣示意義的成分較大」、「兩岸任何交流都可能有統戰目的,除非全然斷絕一切交流,欲期其統戰措施不對臺灣地區造成任何影響(當然包括正面影響),殆無可能,…陸方統戰目的不外拉攏臺灣民心,增強對陸方的向心力,以達其終極統一的目標,….最佳回應之道應該是更民主、更開放,藉由更深入的接觸、交流,才有機會實際了解兩岸的制度差異,並進而鞏固臺灣地區人民對民主制度的自信。」
#我們的期望
我們不能否認台灣民眾是否認同九二共識,可屬個人思想自由或政治信仰,也確實不應該基於個人思想自由、政治信仰便懲罰民眾的工作權;但是這份判決,認為招聘條件上要求接受九二共識「宣示意義的成分較大」、針對中共對台滲透的「最佳回應之道應該是更民主、更開放,藉由更深入的接觸、交流,才有機會實際了解兩岸的制度差異,並進而鞏固臺灣地區人民對民主制度的自信。」這樣的說詞,完全忽略了中共無所不用其極地要求台灣人接受九二共識,也忽略了民主制度是可以被極權摧毀和目前建立「防衛性民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們能做的事
台灣必須建立「防衛性民主」,法院在裁決時,必須更小心謹慎面對,做出更好的佐證和論述,特別是作為法院判決,法官論斷牽一髮則動全身,會影響日後對於九二共識的定位。此外,我們應該要對國人加強宣導,在中國黨政軍相關機構任職所涉及的違法風險。
面對中國全面性的統戰手段,不應這麼輕鬆地說出:以「更民主、更開放,藉由更深入的接觸、交流」的策略,就能鞏固台灣的民主自由,另,判決書中書寫:「臺灣為民主開放的社會,民眾接受資訊管道暢通且資訊量充足,可謂「見多識廣」,民眾自有充分的判斷能力」,完全不符合目前因假訊息等資訊戰所苦的台灣現況,我們並未因為資訊量大而因此比較見多識廣,這困境不只在台灣,國際社會也留意到大外宣的狀況,我們絕對有必要掌握各類受中共資助、委託、或指示的關係。
#九二共識絕非只是宣示意義
最重要的是,儘管內政部和陸委會皆在這次訴訟過程主張中國的「31條惠臺措施」是綿密的統戰手法之一,我們仍然希望後續上訴過程中,內政部、陸委會能夠聲明中國要求台灣人接受九二共識絕非只是「宣示意義」,而是很重要的政治手段!我們需要全面審視、思考九二共識的影響和定位!
隨文附上判決新聞稿:https://tpb.judicial.gov.tw/index.php?catid=12&cid=1&id=347&action=view&fbclid=IwAR3c62SndkMJqJy-ip9fMmRUMa5RASTK93nAm5O1IDDgSY2x7FrchyeNGCA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深圳博物館成立於1981年,現有歷史民俗館、古代藝術館和葉挺東江抗日遊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3處館址,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爲一體的大型總分館制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一、成立背景:-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成立。1981年8月,廣東省博...
管理職能項目 在 李彥秀 Facebook 八卦
今天我出席國家政策基金會記者會,一起關心長照2.0的實施情形。我認為在長照2.0支付制度調整修正後已經產生:服務趨向單一、資源分配不均、需求被制度隱藏、人力不足且不均,四項大問題。
#服務趨向單一:重度失能成為長照孤兒。
目前長照制度過度偏重社區與居家服務,不符合種度失能長照家庭的需求、導致就業人口被迫選擇離職照顧家人之外,即使能夠選擇住宿型機構服務,但好的機構往往一床難求,再加上政府並未將住宿型機構納入「長照2.0」的給付範圍,每月動輒數萬元的照顧費用,也造成長照家庭沉重負擔。
#資源分配不均:偏鄉長照資源堪慮。
提供複合型服務的B單位成長相當快速,截至今年4月已有5,582個特約單位,與2018年3,166特約單位相比,成長76%。造成B級服務單位競爭相當激烈,但是偏鄉離島沒人願意去,應該導入人需求確認,進行未來各地資源佈建規劃。以高雄地區為例有150家居家服務單位,其中70家皆位於楠梓、左營兩區,服務量能明顯過度集中。既便在都會區都產生過度集中的狀況,更何況偏鄉、原鄉、離島的資源佈建缺乏更令人擔憂。
#需求被制度隱藏:長照服務不好用,預算執行率偏低。
由於長照2.0大幅擴增服務對象及服務項目,但規劃、宣導都不足,地方相關資源都沒有到位就倉促上路,導致預算執行率過低!2017年及2018年的預算執行率卻只有5成左右。然而家庭照顧者因不堪負擔自殺甚至殺害照顧者的新聞仍時有所聞。顯見更讓長照需求因為制度缺陷而被隱藏。
#人力不足且不均:長照人力流往居家服務。
長照2.0改變給支付制度,大幅增加居服員薪資所產生的磁吸效應,導致照服員人力向居服單位流動,使得醫院的看護人力與住宿型機構照顧人力不足的問題更為嚴重,也讓收費較為低廉的住宿型機構照顧品質堪慮。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及護理師,也因長照新制給支付基準關係,而往社區長照領域移動。讓住宿還有醫療機構的長照人力出現缺口。
總結來說,我們十分擔憂在目前的制度下,偏鄉以及重度失能的長照需求,被制度忽略甚至隱藏了。目前殘補式,沒有給付義務的長照制度,難以提供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服務,更不利於落實「照顧不離職」的目標。
我們除希望將政府應檢討現行「長照2.0」制度,對於新支付制度所衍生的各種亂象,更應該加以規範與管理將,且應將「住宿型機構」納入「長照2.0」的給付範圍,提供長照家庭更多元的服務選擇。也應該思考在資源佈建到位後,思考採取有給付義務的長照保險制,真正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
管理職能項目 在 高虹安 Facebook 八卦
▎事故善款管理問題多,衛福布下架作業要點躲什麼?
太魯閣號事故發生至今半個多月,國人都相當痛心,除了期待交通部確實改革台鐵以外,也關注衛福部如何協助罹難者與傷者家屬度過後續難關。很遺憾的是,我們看到由國人踴躍發揮愛心捐助的善款,衛福部在這些日子以來傳遞給社會的訊息當中,不但引發許多疑慮,甚至遭到家屬的批評。
🕵♀我們來檢視一下整個 #善款管理及監督委員會 成立的時序與過程📆,其實就有不少疑點。
首先,#4月9日 衛福部就已頒布「臺鐵408次太魯閣號事故案捐贈善款監督及管理作業要點」,據此來成立「捐款管理及監督委員會」,並在 #4月12日 開過第一次會議。
1⃣️#第一個問題來了,為什麼這個「善款監督及管理作業要點」在衛福部的網站上找不到🤔️?媒體(蘋果日報)去搜都只找到Google的庫存頁面,代表這個要點是「#曾經公告過」,而 #現在卻下架查不到了。
但是衛福部明明在自己的官網開設了「#0402台鐵408列車事故專區」(https://www.mohw.gov.tw/lp-5127-1.html),包括其他捐款管理與監督委員會的新聞稿、QA都放在上面,並不是沒有時間和能力做網路資訊公告。
那究竟為何要「#刻意」把這個作業要點下架?如果連最上位的管理作業要點都無法公告清楚,大家還會相信衛福部處理善款是公開透明嗎?#衛福部是否意圖規避外界監督🔎?
針對這個問題,#衛福部李麗芬次長 曾表示,是因為在第一次會議中「有些委員認為有些文字應該要修正,修正後的版本會於第二次會議中,與各委員確定後再正式對外頒布」、「現在的要點未能公開,主要是希望等修訂完善後再公布較為妥適。」
這樣的解釋也非常牽強,如立法院修法✍️,幾時聽說過修法過程中,要「#先把現行法規從全國法規資料庫暫時下架」的做法😧?照衛福部這種邏輯,立法院現正審查中的幾百項法律修正案📃,是不是各主管機關都要先把現行法規下架,等立院三讀過後才能公布呢📖?
要點在沒有公開的情況下,管委會第一次會議就在針對要點內容做審議與修正,這樣公眾如何知道衛福部會議審議了什麼🤔️?如果這個要點修正中尚未公布,#還算是有效力嗎⚖️?
陳時中部長對此回覆,主管機關依然是衛福部,不會讓這個委員會來擔責任,現在依然是有效力的。但是⋯⋯
2⃣️#第二個大問題來了,現在衛福部究竟是:
(A)依照第一版的要點在行使善款管理委員會的職能,還是
(B)其實因為要點修正中,現在管委會根本 #依法無據?!
如果講一句「為難」就可避開外界對法源的疑義和可能的行政疏失,是不是太過輕鬆了呢?陳時中部長對此回覆,該委員會是協助衛福部做決策,陳時中部長也表示不認為有疏失,甚至處理速度(與其他事件?)比起來已經算快。
虹安認為,如果這個委員會只是協助、是諮詢會議,那就講清楚。但如果該委員會已經在決定善款用途、在做決議,就應該盡快公布作業要點,以昭公信!
#善款三分之一給家屬那其他三分之二誰決定❓
另外,在4月12日第一次會議之後,衛福部(李麗芬次長)對外宣布說 #善款有三分之一用於罹難者家屬扶助金,立刻讓輿論炸鍋!因為大家捐贈這個善款就是全部要給家屬的,誰允許訂定只給不低於三分之一,那剩下三分之二是要做什麼?雖然陳時中部長有出來說明是誤會,善款有很多用途、後來開會也改將善款大部分給罹難者家屬,但是否因為受到輿論抨擊才改變決策?
第一次會議新聞稿內甚至還有「捐款運用對象包括:罹難者之遺屬、傷者及其家屬之生活扶助⋯⋯,#以及經委員會專案同意之項目。經會議委員共識發給所有罹難者家屬生活扶助金之總額,以不低於實際收受捐款金額之三分之一為原則。」的文字。(https://www.mohw.gov.tw/cp-16-59035-1.html )
3⃣️ #第三個大問題:請問「經委員會專案同意之項目」是什麼?是不是意圖為善款挪作他用開後門?
陳時中部長表示,當初是希望把一些未竟事宜都納入進去,但這樣的寫法容易引發大家誤會,所以後來決定現金百分百發放出去,也請社工去了解家屬的需要。虹安希望衛福部做決策之前應該要謹慎,特別是在一個沒有法源依據、定位不明的委員會做這樣的決定,難免招惹輿論非議。
#國人善款給家屬,捐款委員會竟無家屬代表🤷♀️🤷♂️!
此外,委員會的討論過程與內容 #有很多地方沒讓外界感到公開透明,包括「善款管理要點」無論是已公告下架或是說查不到,但依這個要點成立的委員會 #已經成立並開了一次會,會後衛福部還發了新聞稿,表示這並不是一個預備會議,而是 #已經開始進行實質討論善款用途!
從新聞稿說明中也可大概看出委員會的代表組成,大多是學者專家與各部會代表。可問題是,這次會議並 #沒有任何一位家屬代表出席,衛福部的說法是家屬代表尚未推派出來。家屬要推派代表固然需要時間,但 #這筆善款的最重要利害關係人不就是家屬👨👩👧👦?其他的代表都只是在專業和法制面上提供建議和協助的角色而已👨🏫,誰主誰輔不言自明。
現在家屬代表都還沒推舉,委員會也沒有任何家屬參與,決定善款用途是在急什麼?都已經有家屬抗議「#沒有讓他們知道衛福部在開什麼」、「#用途都沒問過我們」。更不要說,2014年 #高雄氣爆事件時,高雄市的相關要點規定民間團體、災區民眾及重傷民眾代表7到9人;2015年 #八仙塵爆 時,新北市訂定的作業要點受害者或其家屬代表占5到7人。
然而這次的台鐵事故善款委員會,卻 #只保留兩席家屬代表🧍♂🧍♀,席次明顯太少,未來在委員會中根本沒有決定權!陳時中部長一再坦言「有困難。」但衛福部在 #家屬代表出缺的情況下 替他們決定善款用途,依據的是一個目前 #看不到的要點,這樣真的有正當性嗎❓❗️這個權力應該還是要給家屬才對❗️
如此的善後管理與效率,國人能夠信服嗎?
請衛福部立刻公開善款作業要點、向社會交代清楚所有的決策與審議過程!絕不可一錯再錯,既斲傷政府公信力,也對家屬造成二次傷害!
📒延伸閱讀:
1.【太魯閣善款】政府「球員兼裁判」募9.6億怎分配? 《蘋果》盤點4大爭議待解),《蘋果日報》,20210414,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414/B4RZUGC4NVBPVJEFJ5FX46RWXA/
2.善款委員會 竟無「災民代表」,《聯合報》,20210414,
https://udn.com/news/story/12562/5386405?from=udn-catelistnews_ch2
3.8.1億善款僅1/3給罹難者 家屬:政府不能替大家做決定,
,《中時新聞網》,20210414,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414003695-260405?chdtv
4.衛福部太魯閣號善款爆爭議 總統上火線仍遭批「讓家屬受2次傷害」,《CTWANT》,20210415,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12378
5.〈高雄市政府八一石化氣爆事件民間捐款專戶設置管理及運用作業要點〉
https://outlaw.kcg.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411
6.〈新北市政府辦理八仙粉塵氣爆案捐贈專款作業要點〉https://www.rootlaw.com.tw/LawContent.aspx?LawID=B020070001019900-1040715
管理職能項目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深圳博物館成立於1981年,現有歷史民俗館、古代藝術館和葉挺東江抗日遊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3處館址,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爲一體的大型總分館制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一、成立背景:-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成立。1981年8月,廣東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赴深,會同深圳市圖書館等單位工作人員,在全市開展文物普查,並對部分遺址和古墓群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和徵集了大量文物。爲收藏、研究這些文物,展示深圳的曆史和文化,1981年10月17日,深圳市編制委員會批準設立深圳市經濟特區博物館,後更名爲深圳市博物館,2008年初改爲深圳博物館。
二、場館建設
1、古代藝術館-位於深南大道北側。1982年基建立項,並被列爲深圳市八大文化設施之一,重點建設。1988年11月建成開館。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4萬平方米,展樓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該館在20世紀80年代被譽爲國內最現代化的博物館,獲得“全國公共文化設施設計二等獎”,並被評爲“深圳改革開放十大曆史性建築”。2015年8月暫停開放,進行維修改造。
2、歷史民俗館-位於深圳市民中心A區。建築用地1.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36萬平方米,2008年12月建成開館。展樓共3層,包括5個基本陳列和2個專題展廳,展覽面積1萬多平方米。地下一層爲文物庫房。此外,展樓還建有多功能報告廳、貴賓廳、茶社、紀念品商店等配套服務設施。
3、 東江遊擊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位於羅湖區南慶街13號,占地面積240平方米,建築面積794平方米。該舊址是深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劃歸深圳博物館管理,2017年12月完成改造並對外開放。
三、編制及職能-深圳博物館是隸屬于深圳市文體旅遊局的市財政撥款公益性事業單位。2004年11月,考古隊從博物館獨立,成立獨立法人單位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2010年1月,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劃歸深圳博物館。目前,館內設有部室13個。現有在編人員129人,其中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人員91人。2014年底,深圳博物館建立理事會,成爲廣東最早實行理事會制度改革的博物館之一。深圳博物館的主要職能是收藏展覽文物、弘揚民族文化,具體職責包括:文物徵集、鑒定、登編、修複、複制、保管及陳列展覽,開展曆代文物、古代建築、古代藝術品、文物修複,深港地方史、民俗文化、博物館學及自然科學研究,考古發掘、文物宣傳出版等。
四、業務工作成果
1、文物收藏保護-深圳博物館藏品來自國家、省、市相關單位的調撥以及徵集和社會捐贈。現有各類文物藏品4萬多件,其中三級以上珍貴文物5400多件套。收藏改革開放史實物資料6000多件,處於國內博物館前列。收藏的商周青銅器、陶瓷器、近現代書畫和世界野生動物標本等處於省內先進水準。2015年,完成國家文物局經濟社會發展變遷物證征藏試點第一階段工作,制定了征藏工作流程和標準導則,爲廣東省乃至全國博物館開展該項工作提供了經驗。深圳博物館有設備先進、設施齊全的文物保護實驗室,包括文物保護修複室、常規實驗室、儀器室、X射線探傷室、文物薰蒸消毒室等,總面積500多平方米。擁有國家可移動文物技術保護設計甲級資質,可移動文物修複一級資質,複制、拓印資質。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系統,實行預防性保護與搶救性保護並重的措施,在該領域處於廣東省先進水準。每年開展大量文物保護修複工作。
2、陳列展覽
(1)基本陳列-深圳博物館曆史民俗館現有5個基本陳列。“古代深圳”、“近代深圳”、“深圳改革開放史”和“深圳民俗文化”系統展示了深圳的城市曆史及民俗文化,其中“深圳改革開放史”陳列開創了博物館徵集、收藏、研究、展示改革開放史文物的先河,成爲當代史陳列的典範,被評爲“第八屆全國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走進野生動物的情感世界——貝林先生捐贈世界野生動物標本展”展出大量珍貴的野生動物標本。正在進行改造的古代藝術館原有“館藏青銅器”、“館藏陶瓷器”、“館藏牌匾”、“野生動物”和“海洋生物”5大基本陳列,改造完成後將推出“館藏書畫精品展”、“館藏古代青銅器展”、“館藏古代陶瓷展”3大基本陳列。東江遊擊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目前有基本陳列《葉挺將軍與深圳》,集中展示了葉挺將軍的戎馬生涯和抗戰期間他與深圳的不解之緣,以及深圳地區艱苦卓絕的抗戰曆史。
(2)專題展覽與巡展-深圳博物館以“引大展、求精品、重品質”爲目標,以原創、引進、合作辦展等形式舉辦專題展覽900多個,年均20多個。曾展出四羊方尊、金縷玉衣、秦始皇兵馬俑、越王勾踐劍等國寶級文物,以及英國、法國、美國、義大利、印度、埃及等國家和地區的文物藝術精品。堅持“走出去”的辦展思路,組織館藏古代藝術精品、出土文物、民俗文物、近代文物等赴香港、澳門、北京等地20多家境內外著名博物館展出,“深圳改革開放史圖片展”赴北京、四川等全國10多個城市展出,影響遍及全國。此外,還積極組織流動展覽到基層社區、公園、學校、部隊、企業巡展。2016年,掛靠在深圳博物館的“廣東省博物館協會陳列藝術專業委員會”成立,20多家地市級以上博物館加入。
3、學術研究-深圳博物館是深圳市重要的研究機構之一,在深圳地方史、改革開放史、深圳民俗文化、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課題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核,被列入國家可移動文物保護總項目庫。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動物標本製作和保存的環保安全新材料研究》通過驗收,共申請國家專利3項,發表高水準學術論文6篇,研製的標本防黴劑處於國內領先水準。此外,與廣東海洋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等合建研究基地,取得多項重要研究成果。
4、文物調查與考古發掘-深圳博物館曾組織參與深圳市第一、第二次文物普查,發現衆多遺址,上報深圳市政府公佈3批共36處文物保護單位,主持對大鵬古城、南頭古城等古跡進行維修。組織對鹹頭嶺、大梅沙、小梅沙、赤灣、鶴地山、向南村、追樹嶺、疊石山、鐵仔山、屋背嶺等數十處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廓清了深圳7000年文明史和城市發展脈絡。其中,屋背嶺商代遺址和鹹頭嶺新石器時代遺址先後被評爲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5、非遺宣傳保護-宣傳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深圳博物館(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重要職責。在宣傳方面,每年舉辦“歡樂鬧元宵”、“非遺進社區、進校園”、“文化遺産日”等展演展示活動20多場;組織非遺項目參加深圳文博會;拍攝大型專題紀錄片《鵬城遺韻》,在電視台播出。在非遺保護方面,積極開展非遺基礎理論研究,出版多本圖書;推動非遺項目申報國家、省、市級代表性名錄,全市現有市級以上名錄項目59項,其中國家級名錄項目7項、省級名錄24項;組織專家赴項目保護單位調研督查;組織非遺項目參加各類比賽,獲省級以上獎項10多個;舉辦多場非遺保護工作座談會、研討會、培訓會;制定《深圳市非遺保護補助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等制度,使全市非遺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五、社會服務
1、參觀接待-深圳博物館是市民觀衆參觀學習、深圳市政府接待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開館至今已接待國內外貴賓及觀衆1000多萬人次。目前年觀衆量超過150萬人次,位居國內博物館前列。接待的貴賓有:江澤民、胡錦濤、李克強、溫家寶、劉延東、李源潮、汪洋、胡春華、尉健行、李嵐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前國務卿基辛格、秘魯總統藤森、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緬甸總統吳登盛等外國元首政要。深圳博物館已成爲展示深圳和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視窗。近年榮獲廣東省博物館最佳導覽服務獎。
2、教育活動-深圳博物館堅持館內館外兩個陣地,爲市民大衆提供優質的文化教育活動。在館內舉辦“曆史文化大講堂”、“非遺手工坊”、“考古小作坊”、“繆斯少年體驗營”、“國際博物館日”、“環球自然日”、“小講解員培訓班”等品牌活動,每年100多場,使博物館成爲觀衆接受教育、享受高雅文化的殿堂。選派專家在市內外開設講座、培訓;編寫校本課程,深入全市大中小學校舉辦系列活動“博物館小講堂”。近年榮獲廣東省博物館開放服務最佳社區服務獎、最佳宣傳推廣獎等獎項。
3、志願者工作-深圳博物館現有各類志願者2000多人,包括團體志願者隊伍11支,隊伍規模及素質處於國內博物館前列。在博物館和志願者自治管理委員會的引導下,深博志願者全面參與展覽講解、諮詢引導、展品看護、宣傳教育、活動支援等工作,每年參與服務6000多人次,2萬多小時,成爲深圳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力量。
管理職能項目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雲林縣家庭教育中心-志工服務心得分享
專訪志工:塗玉梅、黃善羚、陳敏嬌
【服務項目】
一、親職教育:指增進父母職能之教育活動。
二、子職教育:指增進子女本分之教育活動。
三、性別教育:指增進性別知能之教育活動。
四、婚姻教育:指增進夫妻關係之教育活動。
五、失親教育:指增進因故未能接受父母一方或雙方教養之未成年子女家庭生活知能之教育活動。
六、倫理教育:指增進家族成員相互尊重及關懷之教育活動。
七、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指增進家庭各類資源運用及管理之教育活動。
八、其他家庭教育事項
【服務內容】
一、家庭教育諮詢專線及面談。
二、辦理家庭教育預防推廣活動。
三、辦理家庭教育志工培訓。
【服務對象】
為設籍本轄區之兒童、青少年、男性、婦女、新移民及老年人,當您在生活中,遇到家庭、婚姻、兩性交往、自我調適、親子關係、人際關係等議題求助無門的時候,這裡有一群熱心的老師,願意伸出關懷的手,為您打開心靈,陪伴您度過情緒低潮期。
【服務方式及時間】
諮詢專線:412-8185
手機:02-412-8185
行政電話:(05)5346885
傳真電話:(05)5345207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南揚街60號(雲林縣教師研習中心5樓)
管理職能項目 在 建構完整職能管理系統,打造關鍵人才DNA 的相關結果
管理職能 (Managerial Competency)則是組織中管理階層(例如高階、中階、基層主管)所需具備的能力,例如:專案與流程管理、目標設定、溝通技巧、培養部屬、 ... ... <看更多>
管理職能項目 在 高階公務人員管理職能發展手冊 的相關結果
藉此行為事例訪談蒐集第一階段調查問卷所彙整出之管理職能的. 關鍵行為事例與關鍵行為指標。彙整所有記錄後,比較工作績效績優者工作績效一. 般者在各個職能項目所展現 ... ... <看更多>
管理職能項目 在 這才是傑出的領導者!好的企業主管,該具備10項領導職能 的相關結果
一、人員管理:團隊建立、溝通能力、發展部屬、人際關係等4種能力。 · 二、個人特質:高度適應性、正直誠信、具有影響力、果斷力等4種特質。 · 三、策略管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