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已經蓋錯地點,我們還要僥倖多久】🙀
-
#先建廠才發現斷層
用了四十年的核一二廠陸續達到除役年限,核三廠也預計2025年除役。近期有人認為台灣應考慮老舊核電延役的可能。但是事實上,#核一二三廠的選址根本錯誤 #我們隨時面臨地層發生錯動的風險
#如果當年知道有斷層就不會蓋了
➡️1971年核一廠核准興建
➡️1975年核二、三廠核准興建
➡️1999年921地震發生了
➡️2010年山腳斷層、恆春斷層屬於第二類活動斷層
➡️2011年後新調查證據顯示,山腳、恆春斷層應屬第一類活動斷層
台大地質系陳文山教授長期研究核電廠附近的斷層調查,在他今日(1/21)發表的投書中,指出核一二三廠皆非常 #臨近活動斷層,都在#高風險地帶,當初台電的探勘技術不夠先進,核一廠核准興建時間點在1971年,核二、三廠則在1975年,當時並無法調查出廠址附近活動斷層的存在,#而且台電也承認如果當年知道三座核電的廠址皆位於活動斷層的高風險帶上根本不會選在此建廠
#九二一地震發生時也不知道有車籠埔斷層
台灣在921地震之後進行全面實質調查,2010年,核一二三廠下的山腳斷層與恆春斷層當時已被歸類於第二類活動斷層。2011年後,在立法院要求下的新地質調查結果顯示,山腳斷層與恆春斷層數千年來曾有活動過的確切證據,依照定義,這兩條斷層都應修訂為第一類活動斷層
#耐震係數被低估 #延役經費恐是無上天價
核一二三建廠時未發現這些斷層,因此也未被考慮在核電廠建廠時的安全設計中。陳文山教授表示,未來若有類似921地震規模的地震,發生在核電廠半徑40公里內時,在核電廠內的地表加速度必定會大於當時設計的耐震係數。而台電近年宣稱所做的耐震強化,僅是針對台電自己定義的「停機路徑」,僅是小規模的局部補強,並無法根本性地解決新發現的地質風險,延役經費恐被嚴重低估
#沒有時間和機會再僥倖
國際上,核電廠選址都要和活動斷層儘量錯開,台灣如果繼續執迷不悟想要延役,等同於拿人民安全在與高風險斷層進行豪賭,過去沒有發生嚴重危害純屬幸運。許多為老舊核電延役辯護的人應該要了解,台灣核電不但不安全,我們甚至在核電廠選址的第一步就已發生嚴重錯誤。面對活動斷層的巨大風險,#現在明明已知道蓋錯地點了,難道還要再繼續僥倖二十年?
-
-
延伸閱讀:陳文山教授1/21投書-從地質安全看3核電廠是否延役:https://goo.gl/wufPD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
第二類活動斷層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八卦
💡【原能會主委:核電廠興建應避開地震帶,是基本常識!】💡
-
-
今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原能會預算審查,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引述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的研究,指出臺灣有33條活斷層,未公布活動斷層也有49條,並進一步質詢原能會主委謝曉星,「#全世界有哪個國家跟我們一樣在離活動斷層這麼近的地方蓋核電廠?」
-
對此,原能會主委謝曉星坦承,世界上核電廠興建緊鄰活動斷層的案例,「就我所了解的,不多,很少」。謝曉星甚至強調,在考量到這幾年台灣活動斷層的新發現之後,「#如果時光倒退,如果重新再來檢視」,核一廠、核二廠當年要設在新北的想法與規劃,#會更加審慎地予以重新考量。謝曉星更直言,#核電廠的興建避開地震帶是基本常識
-
必須要再次強調的是,#核一二三廠週邊都是活動斷層。山腳斷層距離核一廠7公里,距離核二廠5公里,恆春斷層甚至直接從核三廠大門底下穿過,距離核島區僅1公里,陳文山教授也提醒,#山腳斷層與恆春斷層在近一萬年內都曾經錯動過,都屬於台灣第一類斷層的定義,更符合美國核安委員會(NRC)對於活動斷層的定義。陳文山教授也說,台灣的第一類與第二類斷層分類的差別只在於過去曾經發生錯動的時間,跟 #發生錯動的強度與未來發生地震的機率無關,地調所網站資料也說明,第二類活動斷層先活動的機率,並不一定比第一類來得低。況且,過去引發九二一大地震的車籠埔斷層,就是僅有研究但沒有公告過的斷層,車籠埔斷層錯動引發的地震災害國人皆歷歷在目,我們現在就已知山腳、恆春斷層的存在,實在不需要再賭一把。
-
美國核安委員會在選址規範中曾建議活動斷層八公里以內不適合興建核電廠,也表示當廠址存在地層長久性錯動的潛在風險時,#須謹慎考量作為替代的廠址。以美國為例,五十幾座核電廠都在地質災害比較小的區域,只有兩座核電廠位在加州地質危害較大之處,儘管如此, #這兩座核電廠仍然是在活動斷層八公里以外的區域,而且這兩座核電廠 #也未獲准延役。相比之下,台灣人口密度全世界第二高,與加州的狀況無法比擬, #台灣現在運轉中的三座核電廠皆在活動斷層八公里內,風險也隨之增加。
-
臺灣的核電廠在興建時乃是遵循前述美國核安委員會的規定進行選址,#但台灣當時蓋核電廠的時候並沒有調查出山腳與恆春斷層。現在既然已經發現,#台灣核電廠確實處在不適合的選址位置上,原能會主委謝曉星也坦承核電廠的興建應避開地震帶,以及如果時光倒流會重新考量選址,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讓這些核電廠在運轉執照到期後準時除役,不論是延役或是在廠區內新建機組,都是不適當且極度危險的作法。
-
不論擁核者如何強調核電廠的安全性,事實就是:即使在使用核能的國家裡,將核電廠建得如此緊鄰活動斷層的案例少之又少,主管機關原能會更直言核一廠、核二廠當年的選址是不適合的,也不符合美國核安委員會的選址規範。
-
既然如此,就完全沒有理由讓意圖延長使用緊鄰斷層帶之老舊核電廠與重啟危險核四的公投第十六案通過。11月24日的公投,請對#第十六案投下不同意票!
第二類活動斷層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八卦
#那些年我們挺過地震的核電廠
感謝台灣電力公司於台電月刊撰文!下面核電廠相關文字皆取自月刊內容,其餘輸變電部分,包含加強電塔結構、迴路、增設調度處以及全黑電源啟動的部分也請大家務必點入觀看。
但台電新聞稿完全不提核電廠XDDD
https://reurl.cc/qDgV73
#核電廠挺過921考驗
國內三座核能發電廠建廠階段,均參照美國法規要求,除了需建築在堅硬的岩盤之上,並經由嚴格的歷史地質調查與評估,進而訂出各廠耐震基準,其耐震能力遠大於一般建築。921發生時,北部第一和第二核能發電廠均安全停機,南部第三核能發電廠兩部機組僅高頻降載,安全未受影響。透過無預警的天災強震考驗,也證實國內核能電廠耐震設計安全無虞。
核能發電處(以下簡稱核發處)簡福添處長表示,「以前全世界只有日本安裝強震自動急停裝置,所以台電派人到日本取經,之後國內三座核電廠,也在民國96年完成安裝,只要地震強度達到設計安全停機的一半,電廠就會自動停機,確保機組安全無虞」。台電核能電廠對於民眾的安全防護持續強化,可以從「防災、減災、救災」等面向,看出其努力的成效。
#耐震防災持續強化
在防災部分,民國96年及98年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分別公布北部山腳斷層及南部恆春斷層為第二類活動斷層(3萬5千年曾經錯動過),台電展開一系列調查評估,並對於營運中電廠進行耐震補強,補強後,第一、二、三核能發電廠耐震度分別由0.3g、0.4g、0.4g提高至0.51g、0.67g及0.72g,簡處長指出「核電廠耐震度提高到0.72g是世界第3高。」以中央氣象局公告的地震震度分級,921最高震度為7,相當於最大地表加速度0.4g,而核能電廠耐震設計是以岩盤加速度為準,代表其地表的耐震能力更遠大於此。
核電廠的耐震補強項目包括安全停機注水系統的管線補強及閥體、泵浦、馬達、電器控制盤等加固,當中最困難的是桶槽加固。桶槽對核能機組至關重要,一是供給水冷卻,二是供給油做為緊急發電,因此在桶槽跟管子接合面採用可撓性接頭,桶槽若因地震位移才不會拉斷管子。核發處劉明輝副處長也指出,為強化桶槽的穩固及限制位移量,確保管路不脫節,每個桶槽平均約用18根直徑1.2公尺、長達15至16公尺的地樁,直接打入地底岩盤,而此項基樁環梁固定工程還獲得了亞洲電力金牌獎的肯定。
#隨時做好減災應變
「減災」是指訓練人員如何在災害發生時,能夠迅速動員應變處理,並進行相關通報等作業要求,簡處長指出,每座核電廠設有模擬器控制室,可反覆訓練同仁面對地震災害的應變操作。2011年日本311福島核災事件後,國內核能電廠更汲取經驗,加強各項防災演練。核電廠除了定期進行救災演練外,核發處並於夜間辦理無預警抽測,確認電廠人員可以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各項救援準備。
為了確保電廠人員隨時處於機警狀態,管制機關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以下簡稱原能會)及核發處也會於夜間進行無預警動員及通訊測試,甚至原能會也會無預警地會同相關單位進行視察,確保電廠同仁隨時做好緊急應變的準備!
對於核電廠的「救災」,台電於總管理處設有緊急計畫執行委員會(以下簡稱緊執會),為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專責單位,並於每年辦理核安演習,進行跨部會演練,在事故發生後,緊執會相關人員依據任務編組進駐位於台電總管理處26樓的核子事故應變中心,與核電廠連線掌握狀況及採取必要應變措施,並配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協助跨部會人力救災調度,將災害降到最低。「防災、減災、救災」的三道嚴密防護,有效鞏固臺灣核能安全。
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會如此,懇請支持核四連署並寄回
————————————————————
⚡️重啟核四公投連署書:擴散性百萬連署王!
https://tinyurl.com/y445gkxw
108-49 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05號26樓之2
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 黃士修 先生收
第二類活動斷層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YouTube紛絲NT1,000元折價專屬優惠,直接輸入代碼:「07pjNj6l」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可能聽過一句勵志語,叫做「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那這一句話呢!事實上在腦神經的科學研究裡面也是成立的。有兩位日本的學者,一位叫做內藤榮一,另外一位叫做廣瀨康。
他們在2014年的時候,在一本叫做《開拓人類神經科學》的期刊上面發表過一篇論文,這個論文的主題很特別哦,叫做《內馬爾在腦內很有效率的控制自己的腳》。
內馬爾是誰呢?他是巴西國家隊的足球員,這一位足球員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成名。而且他還扛起了巴西國家隊,象徵隊長的背號10號。
在這兩位日本學者發表這一篇論文之前,也就是2015年的12月為止,他代表巴西出戰了64場比賽,其中射進了44球,這樣的表現可以證明內馬爾他是一個世界一流的足球員。
那這兩位學者,他們就很好奇,如果內馬爾那麼厲害,那麼他在上場踢足球的時候,他的大腦會呈現什麼樣的活躍狀態?
從比較直覺的觀點來看,多數人都會覺得,內馬爾那麼厲害,那他的腦部活動,特別在踢足球的時候,應該是十分活躍的。他的大腦所有的部位都會為了足球,而產生很大的活躍狀態。
如果這個時候做電腦的斷層掃描,他的大腦應該會因為非常非常的活躍,而呈現一片通紅。在這樣的情況底下,兩位日本學者就用功能性的磁振照影,也就是俗稱的FMRI這樣的機器來測量內馬爾的大腦。
那因為實驗狀況,跟真實上場踢足球還是有差別,所以呢兩位科學家就一個折衷的辦法,就是讓內馬爾在檢測的時候只轉動他的腳踝,這樣子一方面比較接近踢足球狀況,而二方面呢又不會影響到檢測的結果。
結果從功能性的磁振照影當中,我們看見什麼呢?內馬爾的大腦在進行腳踝運動的時候,他的腦部活動反而是最小的,反而是一般人在進行腳踝運動的時候,他們的大腦活躍程度,都比內馬爾來的更大,那這樣的一個狀況意味著什麼呢?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就是內馬爾的大腦在進行跟踢足球有關的活動的時候,它的消耗能量是最少的。他可以用最小最小的消耗能量,最小最小的活化程度,而達成一般人都不一定能做得到的技術水平。
所以現在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在於他是怎麼做到的,他是怎麼樣在做同樣的動作底下,卻可以比一般人消耗的能量卻少非常、非常的多?
這其中有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來自於他的天份,這個部分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先天的遺傳的狀態,他的神經肌肉的連接,全身的協調性,都會比一般人來得更好。
可是更別忘了,第二個叫做他多年累積下來的努力。這些努力的一個痕跡,不斷的在他的大腦神經,跟肌肉之間去創造很強的連接。而這很強的連接,可以讓他在做這些動作的時候,產生非常高的效率,也就是說他可以消耗非常小的能量,就做到比一般人還要來得更好的水平。
所以回到你我的身上,永遠不要去羨慕那些超凡入聖的人,永遠不要去羨慕他們,怎麼可以在這麼輕鬆自如的狀況下,就做出這麼好的表現。你應該先在乎的是他們究竟有多努力。
就像我也聽過另外一句話,是這麼說的:「這世界上不缺努力的人,然而如果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要更努力,那麼請問你的競爭力又在哪裡呢?」。
所以我想很多人,當你在努力的朝自己想要的目標前進,反覆做著一些你覺得很枯燥無聊的事情的時候,或許這一段分享能帶點力量。
因為你真的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我們一起加油,祝福你,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做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是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分享的末端都有相關的連接,我們近期的課程是7月2號的【CIA通達力】課程,它運用量身定做的教練式的學習,讓你長出自己的力量,讓你在適合自己的領域,好好的發揮自己原本就有的潛能。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名額已經剩下三位了,然而在你聽到這一段播出的時候,不知道還有沒有名額。所以如果當你聽到這一段內容,你看一下我們的網站,如果還有名額,那就期盼你好好的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在7月2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第二類活動斷層 在 熱線追蹤-活動斷層恐誘發地震 - YouTube 的八卦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每年都會發生上萬次地震,中央地質調查所今年初,又新增了三條 活動斷層 ,分布在南投的初鄉、台南的口宵里,跟高雄的車瓜林 ... ... <看更多>
第二類活動斷層 在 [新聞] 台灣第一、第二類活動斷層- 看板EarthScience 的八卦
經濟部地調所公布最新活動斷層分佈圖,第一類活動斷層(過去一萬年內有活動紀錄)
從十二條增至十九條,第二類(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紀錄)從十一條增至十四條。
目前在立院審議的「地質法草案」規定,建物須沒有斷層線通過才可以進行開發,
學者呼籲加速立法、提高斷層附近建物防震係數。
最新分佈圖 取消存疑性斷層
經濟部地調所二千年曾繪製「活動斷層分佈圖」,當時有四十二條活動斷層,
除第一類十二條、第二類十一條外,還有包括金山斷層的十九條「存疑性活動斷層」;
經過近十年調查,明年初地調所將出版全新分佈圖,取消存疑性活動斷層,活斷層總數雖
因此從四十二條縮減為三十三條,但確定的第一與第二類活斷層則分別增為十九與十四條
。
第一類活動斷層主要分佈在中部與西南部。包括大甲、彰化、旗山等斷層都「升級」。
地調所調查,除獅潭、屯子腳等維持原來第一類,包括新城、三義、鐵砧山、大茅埔─雙
冬、旗山、六甲等斷層從存疑性斷層或第二類變為第一類。至於第二類斷層新增包括新竹
、九芎坑、木屐寮、後甲里、左鎮、潮州、恆春斷層。但同時也把金山、南崁、雙連坡、
月眉等,從活動斷層中除名。
在三十三條活斷層中,最長的依舊是造成九二一大地震的車籠埔斷層,總長約九十二公里
,過去兩千年引起的地震至少有六次,發生時距最短二百年、最長七百年。最短的則是新
化斷層,從台南縣新化東北方的那菝林向西延伸至北勢,只有六公里,除一九四六年的新
化地震外,過去一千九百年也有三次以上的活動紀錄。
敏感區建物 學者促提高防震
台大地質系主任陳文山說,台灣斷層有上百條,有的是沒有露出地面的「盲斷層」。
其實地調所公布的斷層都是過去發現的,只是現在有更多證據顯示其活動時間,將其重新
分類調整,民眾不必太過恐慌。但既然有充分證據,政府應立法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例如提高斷層一定範圍內的防震係數、限建等規定。
地調所副所長江崇榮表示,已在「地質法草案」中將活動斷層兩側一百公尺內劃設「斷層
敏感區」,範圍內的土地開發,須加強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基地內必須確認無斷層
線通過才可開發,至於敏感區內沒有斷層線經過,則也必須採取相關預防措施。
website:
https://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24/78/1vjhw.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92.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