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是改變對方,而是一起成長。
Love isn’t about changing one another; it’s about growing together.
美女與野獸 (Beauty and the Beast), 2017
YouTube影片:http://pics.ee/v-733155
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是這部由經典迪士尼動畫片所改編成真人版的 《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
對於從小看著動畫版長大的我們來說,觀賞這部片的時候,更多了一股懷舊的心情。真人版和動畫版之間除了畫面上明顯的差別之外,真人版在劇情上也補足了一些當年動畫版沒有敘述的細節。
比如貝兒和野獸的性格,其實都受到了他們童年很大的影響,城堡裡傢俱們也比動畫版多了更多內心戲,補足了觀眾們對於這個故事在細節上的渴望。除此之外,這次編劇也花了一些心思把劇情分散在其他的角色身上,讓整部電影除了愛情之外,多了更多的深度與可看性。
電影的主軸主要環繞在三組人身上,分別是已加斯頓為首的村民們、城堡中因為魔咒而變成了傢俱的僕人們、以及兩位主角貝兒和野獸。他們之間的互動不只重新詮釋了這部經典電影,也教會了我們許多事。這部很適合全家一起看的精彩改編電影,推薦給大家!
感謝迪士尼的贊助,我們有30個美女與野獸的精美托特包要送給我們的觀眾,影片裡有照片,喜歡的朋友請注意參加辦法如下喔!
【活動辦法】
1. 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
2. 按讚並分享此篇文章
3. 3/26(週日)11:59之前,在此篇留言,告訴我們新的真人電影版裡,你最喜歡的角色是哪一位
4. 我們將於3/27(週一)抽出30位讀者,並私訊中獎訊息與領獎方法
5. 每位中獎讀者可得一個『美女與野獸』托特包
6. 請確保有人能收件,無法投遞者恕不另行補寄
7. 得獎名單將於3/27公佈於以下網址,恕不另行公告:
http://lessonsfrommovies.net/?p=13105
【上映日期】
現正熱映中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好,我們是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是這部由經典迪士尼動畫片所改編成真人版的 《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 對於從小看著動畫版長大的我們來說,觀賞這部片的時候,更多了一股懷舊的心情。真人版和動畫版之間除了畫面上明顯的差別之外,真人版在劇情上也補足了一...
「童年 影響 性格」的推薦目錄:
- 關於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Lessons from Movies Facebook
- 關於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Mr.elk Facebook
- 關於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 關於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Jonathan Wong 王梓軒 Youtube
- 關於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Jonathan Wong 王梓軒 Youtube
- 關於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Re: [討論] 你認為童年時期會影響一輩子嗎? -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童年性格會影響人的一生嗎? - YouTube 的評價
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Mr.elk Facebook 八卦
《不靠 ”熱鬧” 養大孩子》
現代父母忙碌,平時下班後,大多是在催促孩子寫作業和上床睡覺的過程裡,匆匆結束親子關係。又因為愛,所以怕虧欠,於是一到了週末或假期,總是竭盡所能地替小孩安排各樣活動。有些家庭週週露營,有些家庭總是旅行,也有些家庭忙著跑攤,星期六早上爬山、下午去遊戲堡、晚上跟親戚吃飯;星期天一早出門看展覽、上體驗課、看電影,晚上在外用餐直到八、九點才到家….。生活總要熱鬧滾滾才算對得起孩子。
還有父母選擇以補習班和才藝班填充整個週末,他們最怕孩子無所事事。
許多小孩平時放學後還上安親班,連晚餐也在安親班解決,家,只剩下寫作業和睡覺的功能。到了假日也因著滿檔的行程鮮少在家停頓,漸漸的,老木發現這些孩子成年後容易出現一種明顯的特質,就是他們無法忍受不夠熱鬧的環境,心靈上容易空虛、無聊,甚至產生 ”居家不耐症” 的問題,他們的整個人生都必須不停地在外奔走,回到家裡,坐不住,待不久,即便有了自己的家庭後,也難以控制離家向外的慾望。
“家” 是人生絕對的核心價值,如果待不住,影響至深。
童年當然需要玩耍也需要精進,但是那只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是全部,它必須達成某一種平衡配比,若是待在家裡的時間不夠多或是品質不夠好,對於人格養成上是會造成失衡的。
假設整個童年都是在過度的移動與過量的感官刺激中渡過,未來相對會失去享受寧靜或面對平淡的能力。
除了一定比例的玩耍,一定比例的旅行,一定比例的補習或才藝班,也要記得為孩子保留一定比例的 ”發呆時光” 與 ”屋簷歲月”。
我見識過身邊的一些孩子在家如坐針氈,每回遇到下雨無法出門的日子就狂喊 “無聊、無聊、我好無聊!” 除非爸媽立即拿出平板,除非趕快打開電視,否則簡直無法擺平它們吵鬧不休的狀況,這一類的孩子,絕對不僅是在家時不耐乏味,舉凡出門用餐,在車上或捷運上,診所看病時...一樣是片刻不能忍受無聊,非得要爸媽交出手機不可。
所以,養成孩子耐無聊的性格是很重要的課題,與其說耐無聊,不如說養成他們懂得如何把日子過得精采才是件大事。
由於我們家的孩子不補習也沒上甚麼才藝班,3C又受到控管,久而久之,他們逐漸發展出自己找樂子的能耐。
舉個例子,今天是星期天,DD去參加同學的生日聚會,葛哥獨自在家,他一早醒來先閱讀,午餐後找些零碎的家事來做,接著,他把午餐時ㄆㄛ\\/婆用剩的蔥根拿去陽台種入花盆,種著種著又發現角落裡有個荒廢了不知道多久的玻璃花器,花器內的植物泡在水裡發爛,還長出許多嚇人的孑孓,瓶身內外都是汙泥,整個視覺上狼狽不堪。
葛哥思考著「這麼噁心,丟掉好了」。但是下一秒又覺得不環保,「它明明沒有壞掉,為甚麼要丟呢?」 於是決定處理眼前的這個問題。
他怕髒,先找來手套,瞇著眼把惡臭又黏稠汙水倒掉,再將爛掉的植物ㄧ點ㄧ點掏出來扔了,然後,他很盡力的把瓶子洗洗刷刷成一個嶄新好物(著實覺得這對ㄧ個12歲的孩子來說是大挑戰)。
葛哥再一想,「既然都花了那麼多精神把瓶子弄乾淨了,就這麼空擺著多不划算?」 所以他帶著零用錢,愉悅的散步到附近水族館,精心挑了一些砂、水草與一條鬥魚,笑瞇瞇地把花器佈置成小魚缸。
佈置完畢後,他想與貓咪們一同欣賞自己的小小傑作,於是奔走廚房替自己煮了一碗紹子麵當下午茶,最後,他花了半晌靜靜地坐在桌前,一邊看小魚,一邊聽音樂,一邊揉貓咪,一邊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裡還寫下小詩一首。他獨自一人玩著一點也不熱鬧但是很飽滿的小遊戲。
整個星期天,葛哥就這麼愉快的生活著,自己找事做,找樂子,發現各種因為 ”動手” 而滿足心靈的小確幸。
提供孩子熱鬧又緊湊的生活節奏容易,但簡簡單單的 ”過生活” 反而不簡單,那是一種需要靠著父母支持來建構的能力,重大性足以影響一生。而孩子在獲得此份能力之前,爸媽必先練就不怕孩子無所事事的金功夫,更無須因為活動安排得不夠琳瑯滿目就覺得虧欠。
當孩子們懂得把平淡的日子過出味道,那他們的一生就精彩了。
在寧靜,停留,以及拿掉3C之後,如果我們的孩子還快樂,那才是真快樂。
#能獨自快樂是一種能力
#能享受在家時光是一種幸福
#能這樣花用零用錢真好
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夜.語錄.人生拚圖》
* 什麼叫奉獻?
毛孩子對我們生命中最大的奉獻,除了生前的快樂、忠誠⋯⋯這些難得的情感品質之外,他們最後最大的奉獻,就是「以自己之死」,為我們上一堂大大的死亡之課。
這是一堂從生到盡頭的奉獻。—陳文茜《為愛奔波》
*當你陷入低谷時:記住下面這句話:把人生,還給自己,不要留給遺憾。 —陳文茜
* 人生的第一步路很重要,你的未來還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不要把當下擁有的當成一切。想想如果年輕的你,都無法堅持良知,等你擁有了地位、擁有了成就以後,你在乎的更多,割捨不了的更多,你更不會回到良知。—-陳文茜
* 雲可以如此無事,沒有目的來,沒有目的又走了。
人為什麼擔負那麼多的計較?那麼多的渴求呢?—陳文茜
* 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淘汰了別人,別人也會淘汰我們。我從36歲所謂「成名」時起就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了不起,會屹立不搖。—-陳文茜,2010
* 時光在追趕,在衰老,在流逝,但也在升起。
朝霞灑入花園,
大雨暫停了
窗框鑲上閃閃銀緞,
九月的陽光,染色整個花園,
樂壞了我的孩子們。
—致九月 —陳文茜
* 人太痛時,
必須選擇站在世間蒼茫的對岸。
不回憶,
過往就是一條陌路。
— 陳文茜-《微笑刻痕》
* 卡夫卡:人不是活幾年、幾月、幾天、幾小時,而是活幾個瞬間。
所以如果你錯過了一個又一個瞬間,等於錯過了整個人生。 —卡夫卡
* 每晚睡前,原諒所有今天讓你不愉快的人和事。閉上眼睛,清理你的心,如清理這一天身體骯髒的塵埃。過去,在今夜,已是回憶,它只是虛晃地存在你的腦海裡。無論今天遇到多麼糟糕的事,都不應悲傷:因為你還活著,還有未來。妳已經比那些病重、飢餓、瀕臨崩潰的人,幸福太多。我們都知道一輩子不長,但我們未必深刻的記住這一點。
—陳文茜《愉悅哲學:給逆境中的你》
* *我們過去發生的經歷造就了如今對情人的選擇。而這個選擇,可能是錯的。
我們的愛情往往被童年第一個愛我們的人影響,而它不過是童年時情感構建人格的先入之見,惟有掙脫兒時的固見,打開自己,作為一個成人,此時你的愛情,才是成熟的選擇。否則,我們會一直重複地愛錯人。—陳文茜
*你會發現,渴盼了大半生,除非你比較短命,你愈長壽,能和你真正地老天荒的,就是你自己一人。—陳文茜
*愛錯了人,不要急著責怪對方。想想:如果這個人這麼糟,我怎麼愛上他的?所以,即使一個「渣男」,也可以教你看到自己性格的破洞。明白了這一點,你便不會有怨恨,人生成長了,也了無遺憾,—陳文茜
—-圖片:六十歲拍照留念
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評價
大家好,我們是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是這部由經典迪士尼動畫片所改編成真人版的 《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
對於從小看著動畫版長大的我們來說,觀賞這部片的時候,更多了一股懷舊的心情。真人版和動畫版之間除了畫面上明顯的差別之外,真人版在劇情上也補足了一些當年動畫版沒有敘述的細節。比如貝兒和野獸的性格,其實都受到了他們童年很大的影響,城堡裡傢俱們也比動畫版多了更多內心戲,補足了觀眾們對於這個故事在細節上的渴望。除此之外,這次編劇也花了一些心思把劇情分散在其他的角色身上,讓整部電影除了愛情之外,多了更多的深度與可看性。
電影的主軸主要環繞在三組人身上,分別是已加斯頓為首的村民、城堡中因為魔咒而變成了傢俱的僕人們、以及兩位主角貝兒和野獸。他們之間的互動不只重新詮釋了這部經典電影,也教會了我們許多事。
【迪士尼托特包活動已經結束,謝謝大家的參加!】
Music Credi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dIdFkxLk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rhm92ytZq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rat3iQgNEYhwz_c8UZ0-kQqFsUg)
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Jonathan Wong 王梓軒 Youtube 的評價
王梓軒 Jonathan Wong
- OFFICIAL 官方網站 -
http://www.jon-wong.com
http://www.alivenotdead.com/jonathanwong
- 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jonathanwongcheehynn
- WEIBO 微博 -
http://t.sina.com.cn/jonwongzixuan
王梓軒 - 你是哪種人
作曲/編曲: 王梓軒、唐達
作詞: 林夕
監製: 王梓軒 、趙增熹
唱:王梓軒
(編舞:Alan Mak @ ARJ Dance Culture http://www.arjdanceculture.com )
幾點幾分於哪一區中出生
出生怎影響出身 出身怎譜寫基因
基因怎麼真可分配了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你與我會否甘心
一種鮮花怎麼生在附近
風景怎影響心境 心境怎麼區分
如環境可倒模一切個性
際遇又令你愛哪種飲品
**甚麼種籽早種哪種人
哪種面貌無缺陷 現在命運是誰饋贈
用甚麼標準標記各種人
你今日又被評為哪人 喜不喜歡這個身份
A pen is a pen a man's not only a man
點樣分係乜型人 乜型人會變乜人
係 you are what you eat 定係 what you want
還是 where you come from
最後只想 to be a a better man
九型人格邊一格最開心
我們是哪一種人 有冇得翻身
童年新衫轉身仿似隔世
脫下校服再次脫胎出生
** 甚麼水土感染哪種人
哪種類別才過人 道別幸運是誰責任 (誰有責任)
用甚麼標準標記各種人
你今日又被評為哪人(哪一種人) 想不想改一下身份
甚麼種籽早種哪種人
哪種面貌無缺陷 現在命運是誰饋贈
用甚麼標準標記各種人
你今日又被評為哪人 喜不喜歡這個身份
甚麼思想改變哪種人
哪種面貌無缺陷 現在命運是誰饋贈
是甚麼出身都有有心人
你希望日後成為哪人 日後命運是誰饋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tZnq-EWQyY/hqdefault.jpg)
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Jonathan Wong 王梓軒 Youtube 的評價
王梓軒 Jonathan Wong
- OFFICIAL 官方網站 -
http://www.jon-wong.com
http://www.alivenotdead.com/jonathanwong
- 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jonathanwongcheehynn
- WEIBO 微博 -
http://t.sina.com.cn/jonwongzixuan
王梓軒 - 你是哪種人
作曲/編曲: 王梓軒、唐達
作詞: 林夕
監製: 王梓軒 、趙增熹
唱:王梓軒
(編舞:Alan Mak @ ARJ Dance Culture http://www.arjdanceculture.com )
幾點幾分於哪一區中出生
出生怎影響出身 出身怎譜寫基因
基因怎麼真可分配了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你與我會否甘心
一種鮮花怎麼生在附近
風景怎影響心境 心境怎麼區分
如環境可倒模一切個性
際遇又令你愛哪種飲品
**甚麼種籽早種哪種人
哪種面貌無缺陷 現在命運是誰饋贈
用甚麼標準標記各種人
你今日又被評為哪人 喜不喜歡這個身份
A pen is a pen a man's not only a man
點樣分係乜型人 乜型人會變乜人
係 you are what you eat 定係 what you want
還是 where you come from
最後只想 to be a a better man
九型人格邊一格最開心
我們是哪一種人 有冇得翻身
童年新衫轉身仿似隔世
脫下校服再次脫胎出生
**甚麼水土感染哪種人
哪種類別才過人 道別幸運是誰責任 (誰有責任)
用甚麼標準標記各種人
你今日又被評為哪人(哪一種人) 想不想改一下身份
甚麼種籽早種哪種人
哪種面貌無缺陷 現在命運是誰饋贈
用甚麼標準標記各種人
你今日又被評為哪人 喜不喜歡這個身份
甚麼思想改變哪種人
哪種面貌無缺陷 現在命運是誰饋贈
是甚麼出身都有有心人
你希望日後成為哪人 日後命運是誰饋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pqWe4hKgGg/hqdefault.jpg)
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童年性格會影響人的一生嗎?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本期視頻,將通過一個持續23年對1000個小孩進行跟蹤觀察的心理實驗,為你揭曉答案,究竟 童年性格 是否會 影響 我們的一生,以及我們如何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 ... <看更多>
童年 影響 性格 在 Re: [討論] 你認為童年時期會影響一輩子嗎? - 看板WomenTalk 的八卦
有人會說什麼不如我寫篇論文來反佛洛依德,嗯…其實很多知名學者都寫了不少,輪不到我~
「早期決定論」是一種說法,但絕非唯一的派別~
本文比較沒有直接寫到療癒傷痛,但相信我,改變性格、改變思維模式就可以有機會脫離令你痛苦的過去。俗話說:「重點不在於發生什麼事,而在於你如何看待它」如果你可以改變看待過去的方式,就代表有可能療癒過去的傷。
貼一篇囉: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1699
一個人的性格,一出生就註定?心理學家:大錯特錯!人性真正的根本,是你做出選擇、並堅持選擇的能力
大多數人都相信,自己並不可能去想像、創造自己與性格。但真的是這樣嗎?你的性格真的那麼固定?真的無法改變?事實並非如此。許多研究、尤其是晚近的研究,已經充分證實這一點。
文/ 班傑明.哈迪
2021-06-19 (更新:2021-06-19)
瀏覽數6,644
現代文化充斥著像是色彩密碼這樣的「性格」框架,一些知名的大壞蛋還包括: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MBTI)、DISC性格測驗(DISC assessment)、溫斯洛性格測驗(Winslow Personality Test)、五大人格特質量表(NEO)、HEXACO人格模式、伯樂門性格密碼(Birkman Method)、九型人格(Enneagram)、墨跡測驗(inkblot)等等。
這份清單可以一直列下去,怎麼列也列不完。彷彿每一天都會再冒出幾百種新的性格測驗。
人們對「性格」的痴迷實在已經近乎荒謬,讓臉書不得不在二O一九年宣布禁止「功能有限」的外掛應用程式,也就是那些五花八門的性格測驗小遊戲。因為在這之前,已經有超過八千七百萬名用戶只因為想知道性格測驗答案,自願放棄個資。
你, 是哪一種人?
性格測驗看起來的確既好玩又有趣,但這些測驗和背後整套關於「性格」的理論都隱藏著一個黑暗的現實:無數人的一生可能因此而發展受限、甚至是遭到毀滅。
一般主流觀點認為,你的性格就是內心深處那個真實的你,性格是「天生的」、而且「永遠不變」。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收集足夠的資訊(也就是要找到對的性格測驗),以找出深藏在內心的真正性格。
等到找出這項重中之重,你就能以此為核心,順利打造自己的人生。雖然這樣打造出來的人生,可能並不是你想選擇的人生,但這就是你「命中註定」的人生。你手上拿到的牌就是這樣,想要逆天而行根本是痴心妄想,只會導致災難與痛苦。
這一切都好像在說:你一出生就已經確定你是怎樣的人,不會再有任何改變。
然而,事實上幾乎人人都想改變自己的性格。伊利諾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超過90%的人對自己的性格特質感到不滿,希望能有所改善。
大家都想改變自己的人生,卻因為遭到誤導,以為沒有改變的可能。
許多知名心理學派主張性格是天生如此、無法改變的。之所以會認為性格固定不變,是因為心理學家向來十分重視「過去」。許多性格理論都認為:從過去最能預測未來。這種觀點根源自常見的「因果決定論」,認為現在所發生或存在的一切,都是由先前的條件或事件所引起。依這種觀點,一個人現在的樣子是由過去經歷的事件所導致,就像是推倒一列骨牌那樣。
在這裡說「導致」,可不只是「有影響」而已,指的是絕對的因果。也就是說,對於現在的自己、現在的作為,你並沒有其他的選擇或可能。你只能被迫接受現在的性格,因為你現在的樣子就像是一張骨牌,被過去倒下的其他骨牌給推倒。你改變不了過去,只能試著「找出」你「真正的自己」、了解自己現在是這個樣子的原因。
於是,大家只能努力的尋找,想找出「真正的自己」到底是什麼樣子。大多數人都相信,自己並不可能去想像、創造自己與性格。但真的是這樣嗎?你的性格真的那麼固定?真的無法改變?事實並非如此。許多研究、尤其是晚近的研究,已經充分證實這一點。
如果你曾經想讓人生有重大改變,卻窒礙難行、令你受挫灰心,《我的性格,我決定》這本書能幫上你的忙。
我要告訴你,你的性格一點也不重要。我還要說,你的性格絕不是什麼你的本性。你的性格只是一種表面而短暫的東西,是某些更深層事物的副產品。
人性真正的根本,是你做出選擇、並堅持選擇的能力,這也是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所謂人類終極的自由:「能夠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
這個觀點至少呈現兩個重要的意義:我們能夠選擇自己希望未來發生的事,以及能夠選擇如何應對眼前發生的事。勇於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當你給自己更多決策權,就更能把人生和際遇掌握在自己手上。
我們應該都要能夠勇敢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要做出決定、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並不是件簡單的事,許多因素會嚴重限制你的選擇能力。其中影響最大的兩項因素,一是外在的社會及文化環境,二是個人的內在情緒發展。當個人的情緒發展愈成熟,就愈不會被過去束縛,也愈不會受外在環境限制。
也就是說,情緒是性格轉變的契機。與其逃避或壓抑內心的情緒,不如擁抱這些情緒、用這些情緒來改變自己。
你將能夠勇敢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無論情況看來是多麼不可能、或是周遭的人覺得一切是多麼困難重重。隨著學習與經驗的增進,你所掌握的籌碼也將有所不同。你將愈來愈善於處理各種情緒、經驗或難題,讓你得以成功改變自己。
就從現在開始,忘掉那些愚蠢的性格測驗和分類,讓自己決定想要變成怎樣的人!
作者簡介
班傑明.哈迪(Benjamin Hardy)
組織心理學家,也是激勵人心的演說家與暢銷書作家,著作為:《不能光靠意志力》(Willpower Doesn’t Work)。他的部落格每月有數百萬瀏覽人次,並曾登上《富比士》(Forbes)、《財星》(Fortune)、《CNBC》、科技新聞媒體《Cheddar》、《大思想》(Big Think)等媒體。在2015-2018年,他是線上創作平台Medium.com讀者追蹤人數全球第一的作者。也定期為《Inc.》及《心理學》(Psychology)供稿。
他和太太蘿倫(Lauren)在2018年2月領養了三個孩子。一個月後,蘿倫又發現自己懷上雙胞胎,所以現在他是五個孩子的老爸。目前住在美國奧蘭多
摘自 班傑明.哈迪《我的性格,我決定:更有自信、更高EQ、打造理想人生的性格養成計畫》/天下文化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46.6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87619760.A.63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