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因應武漢肺炎延到五月,
身為跟出版業密切相關的工作者,
理解這個產業的不容易,每一季都像在走天堂路,
努力拖磨一天又一天。
而國際書展其實是最可以衝高買氣變現的活動,
感謝眾出版社及相關單位作出這個艱辛的決定,
真的很難,但是大家選擇做正確的事。
整個下午臉書都在提醒我某些活動已取消,
談好行程的活動,編輯也來道歉說取消。
已經付出的成本難以追回,
相關人員年前的加班也是泡沫幻影。
再次跟大家說聲謝謝!
為了共體時艱,
身為讀者(看著爆炸的書架掩面哭),
能給的支持,就是,買爆這些書!
如果可以的話,也請支持獨立書店,
去實體店家購買還可以順便翻翻更多書!
之前有列出2019年推薦書單,
我補充一些新書,再列一遍。
也增加一些非去年出版的新書,
但是願意買它千千萬萬遍的!
文學類:
性意思史|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我與貍奴不出門|時報出版
細軟|時報出版
新神|聯經出版
等路| 九歌文學國度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春山出版
泥地漬虹|大塊文化
她的身體與其他派對|啟明出版
光之帝國|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林肯在中陰|時報出版
那個男人|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讓過去成為此刻|春山出版
鬼地方| 鏡文學
非文學類:
心向群山| 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不只是厭女| 麥田出版
收入不平等| 時報人文科學線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 獨步文化
大霧中人:思覺失調工作錄| 健行文化
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 游擊文化
拚教養|春山出版
毋甘願的電影史|春山出版
圖文創作:
少爺的時代| 衛城出版
山與食慾與我| 青文出版
暫時先這樣| 大辣粉絲團dala pub
守娘| 蓋亞文化
傳染|大塊文化
竹光侍|大塊文化
小輓|大塊文化
羅浮宮的貓|大塊文化
推理小說(不分年份):
火車。理由。模仿犯|宮部美幸 臉譜出版
嫌疑犯X的獻身。流星之絆。白夜行|東野圭吾 獨步文化
砂之器。點與線|松本清張 獨步文化
惡人。再見溪谷|吉田修一 麥田出版
冰果。滿願|米澤穗信 獨步文化 春天出版
沒有鑰匙的夢。鏡之孤城|辻村深月 皇冠文化集團
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東山彰良 尖端EYE書坊
13.67。網內人|陳浩基 皇冠出版
告白|湊佳苗 時報出版
龍紋身的女孩(系列)|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馬修・史卡德(系列)|臉譜出版
雷普利全集| 遠流粉絲團
奇幻/科幻小說(不分年份):
摺紙動物園|新經典文化
三體| 貓頭鷹書房
孤獨深處|遠流出版
妳一生的預言| 鸚鵡螺文化Nautilus
銀翼殺手|寂寞出版
羊毛記(系列)|鸚鵡螺文化
黑暗元素三部曲|麥田出版
地海六部曲|木馬文化
同志文學(不分年份):
邱妙津《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
張亦絢《永別書》《最好的時光》
陳雪《迷宮中的戀人》
騷夏《瀕危動物》
曹麗娟《童女之舞》
李琴峰《獨舞》
嚴歌苓《白蛇》
章詒和《鄒氏女》
金惠珍《關於女兒》
中山可穗《愛之國》
中島京子《東京小屋的回憶》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鹽的代價》
珍奈‧溫特森《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
吳爾芙《歐蘭朵》
費雷思《藍調石牆T》
艾莉森・貝克德爾《歡樂之家/我和母親之間》
安德魯‧西恩‧格利爾《分手去旅行》
莎拉・華特絲《荊棘之城》《守夜》
田原龜五郎《弟之夫》
柳原漢雅《渺小一生》
主場優勢: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麥田出版
向光植物| 逗點文創結社
無眠|逗點文創結社
以上,我要出門去復健了!
寫作者的工傷就是肩頸哈哈哈,
也歡迎大家留言推薦!
#書展延期閱讀不停息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絆禮裝-萬雷之喝彩 “築就吧我的魔天,在此展示至高之光——” 那個劇場名為Domus Aurea。真紅的天頂和黃金綴飾而成的,假想天堂。 但是,這裡不僅僅只有美麗的事物。奢華的每一天,殘酷的背叛,非情的不理解,沒有實現的祝福。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對愛和美麗的謳歌。 喝彩不是給舞台的主角的,而是給符合...
「童女之舞」的推薦目錄:
- 關於童女之舞 在 李屏瑤 Facebook
- 關於童女之舞 在 李屏瑤 Facebook
- 關於童女之舞 在 李屏瑤 Facebook
- 關於童女之舞 在 Shaun&Nick Youtube
- 關於童女之舞 在 Shaun&Nick Youtube
- 關於童女之舞 在 Shaun&Nick Youtube
- 關於童女之舞 在 Re: 看完童女之舞第一集... - 精華區lesbian 的評價
- 關於童女之舞 在 童女之舞 - 彩虹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童女之舞 在 【好設計】中文書:曹麗娟《童女之舞》復刻版設計概念 的評價
- 關於童女之舞 在 [分享] 博客來童女之舞有聲書99元PTT推薦book 的評價
童女之舞 在 李屏瑤 Facebook 八卦
國際書展因應武漢肺炎延到五月,
身為跟出版業密切相關的工作者,
理解這個產業的不容易,每一季都像在走天堂路,
努力拖磨一天又一天。
而國際書展其實是最可以衝高買氣變現的活動,
感謝眾出版社及相關單位作出這個艱辛的決定,
真的很難,但是大家選擇做正確的事。
整個下午臉書都在提醒我某些活動已取消,
談好行程的活動,編輯也來道歉說取消。
已經付出的成本難以追回,
相關人員年前的加班也是泡沫幻影。
再次跟大家說聲謝謝!
為了共體時艱,
身為讀者(看著爆炸的書架掩面哭),
能給的支持,就是,買爆這些書!
如果可以的話,也請支持獨立書店,
去實體店家購買還可以順便翻翻更多書!
之前有列出2019年推薦書單,
我補充一些新書,再列一遍。
也增加一些非去年出版的新書,
但是願意買它千千萬萬遍的!
文學類:
性意思史|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我與貍奴不出門|時報出版
細軟|時報出版
新神|聯經出版
等路| 九歌文學國度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春山出版
泥地漬虹|大塊文化
她的身體與其他派對|啟明出版
光之帝國|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林肯在中陰|時報出版
那個男人|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讓過去成為此刻|春山出版
鬼地方| 鏡文學
非文學類:
心向群山| 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不只是厭女| 麥田出版
收入不平等| 時報人文科學線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 獨步文化
大霧中人:思覺失調工作錄| 健行文化
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 游擊文化
拚教養|春山出版
毋甘願的電影史|春山出版
圖文創作:
少爺的時代| 衛城出版
山與食慾與我| 青文出版
暫時先這樣| 大辣粉絲團dala pub
守娘| 蓋亞文化
傳染|大塊文化
竹光侍|大塊文化
小輓|大塊文化
羅浮宮的貓|大塊文化
推理小說(不分年份):
火車。理由。模仿犯|宮部美幸 臉譜出版
嫌疑犯X的獻身。流星之絆。白夜行|東野圭吾 獨步文化
砂之器。點與線|松本清張 獨步文化
惡人。再見溪谷|吉田修一 麥田出版
冰果。滿願|米澤穗信 獨步文化 春天出版
沒有鑰匙的夢。鏡之孤城|辻村深月 皇冠文化集團
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東山彰良 尖端EYE書坊
13.67。網內人|陳浩基 皇冠出版
告白|湊佳苗 時報出版
龍紋身的女孩(系列)|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馬修・史卡德(系列)|臉譜出版
雷普利全集| 遠流粉絲團
奇幻/科幻小說(不分年份):
摺紙動物園|新經典文化
三體| 貓頭鷹書房
孤獨深處|遠流出版
妳一生的預言| 鸚鵡螺文化Nautilus
銀翼殺手|寂寞出版
羊毛記(系列)|鸚鵡螺文化
黑暗元素三部曲|麥田出版
地海六部曲|木馬文化
同志文學(不分年份):
邱妙津《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
張亦絢《永別書》《最好的時光》
陳雪《迷宮中的戀人》
騷夏《瀕危動物》
曹麗娟《童女之舞》
李琴峰《獨舞》
嚴歌苓《白蛇》
章詒和《鄒氏女》
金惠珍《關於女兒》
中山可穗《愛之國》
中島京子《東京小屋的回憶》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鹽的代價》
珍奈‧溫特森《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
吳爾芙《歐蘭朵》
費雷思《藍調石牆T》
艾莉森・貝克德爾《歡樂之家/我和母親之間》
安德魯‧西恩‧格利爾《分手去旅行》
莎拉・華特絲《荊棘之城》《守夜》
田原龜五郎《弟之夫》
柳原漢雅《渺小一生》
主場優勢: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麥田出版
向光植物| 逗點文創結社
無眠|逗點文創結社
以上,我要出門去復健了!
寫作者的工傷就是肩頸哈哈哈,
也歡迎大家留言推薦!
#書展延期閱讀不停息
童女之舞 在 李屏瑤 Facebook 八卦
「這也是同志遊行的意義所在,仍有人必須躲藏在暗處,藉由一次大型現身,讓很多人知道他們並不孤單,有燈、有人、有路可走。」
下週六便是同志大遊行,
同婚過之後,尚有很多關卡要過。
行動是最好的支援,
無論你的性傾向為何,都很歡迎上街來走走,
讓大家看看、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可愛的人。
每年六月跟十月,
都是私訊來詢問要不要出櫃的旺季(咦!)
僅以此篇,獻給大家。下周六見!
--
大學放榜的那一週,媽媽趁著排休,開車帶我出遊。我坐在副駕駛座,電台播著輕快的情歌,媽媽說,上大學就可以交男朋友了。講得像是我曾經對交男朋友有興趣一樣。她以為我沒聽清楚,再說了一次,我停頓,回話,說我沒有想交男朋友。又往前開了一小段路,幾分鐘,下一首歌,我們開上一座大橋,就在那個交接的當口,媽媽突然想通,彷彿她不曾懷疑過,用嶄新的口氣,開玩笑卻又遲疑,媽媽終於問出那個問題。我一直很怕,但也許我也一直在等。
那件事情不好說,詞彙太燙,於是媽媽說:妳是不是有「那個」的傾向?
無法說是,或者不是,誠實跟謊言都有難度,幾乎是最困難的口試,而妳已經為此準備了隆重的答案。妳終於能說:「嗯。」或者更接近「m。」難以張口,也難以啟齒的閉口音。車行駛在關渡大橋的中途,但她無暇顧及,逕行開往路邊停靠。她沒接話,我也沒說話,對話就留在橋中央。後來也發生過很多類似經驗,如同親子關係裡的百慕達三角洲。相關的話題總是靜悄悄陷落,開了頭,不收尾,或跳接,或切歌,之後都假裝沒發生過,隱密的攻防戰反覆進行,敵不動,我不動。
接著是上大學之後的事。我的初戀結束得非常慘烈,雙方都年輕,不懂溝通,有許多任性妄為的部分。對方後來劈腿,中間的風雨拉鋸已經不復記憶,只記得在椰林大道上淋雨狂奔,或者在醉月湖邊談判,現在想起來覺得真是體力充沛。第一次的分手經驗最苦,吃不下,睡不著,如同行屍走肉。當時流行略寬鬆的褲子,我記得有天需要去上課點名,套上褲子,手一放開褲子就直接滑落,十天內我大概瘦了七公斤。身邊能夠談論的人極少,幸好有個朋友總是在凌晨陪我講長長的電話,感覺快要溺斃的時刻,每通電話都是空投而來的救命索。跟這個朋友後來失去聯絡,但我會永遠記得她陪我走過的這段夜路。
媽媽察覺異狀,我只能說心情不好,有太多層次需要遮掩,也根本沒有面對其他壓力的耐受度,心裡疼痛而脆弱,輕輕一碰就會斷裂,還夾雜擔心事跡敗露的慌張。沒多久就是農曆新年,大家族的聚會上反覆地被問有沒有男朋友,還記得有個親戚插嘴說:「妳該不會是同性戀吧?」其他人有的笑,有的因為聽到這個字眼而尷尬,完全是地獄中的地獄。
連戀愛都無法公開談,又怎麼跳過戀愛階段,直接談論分手呢?
要到十幾年後,我有個異性戀女生朋友發現男友劈腿,她在雨天緊急收拾行李,逃離他們同租的套房,半夜叫了計程車來我家暫住。一進門她就跪倒在門口,呈現 orz 的姿勢,回過神就開始細數她抓包男友的過程,對話內容,心理轉折,哭啊,罵啊,喊啊,崩潰,在臉書貼抱怨文。我才突然發現,原來一般人分手是可以這樣的,可以光明正大地攤開討論,甚至哭著打電話回家。
上大學後,看見一些公開出櫃的同志,不一定認識,我遠遠看著那個誰跟誰,尋找一點尾隨的方式。這也是同志遊行的意義所在,仍有人必須躲藏在暗處,藉由一次大型現身,讓很多人知道他們並不孤單,有燈、有人、有路可走。
我在PTT找到Lesbian版,甚至不敢加進「我的最愛」選單,每次都重新從最外圍的選項繞路而進,怕被誰發現,還有已經倒站的壞女兒跟KKCITY的5466站台。虛擬的世界成為妳真實世界的支架。精挑細選某個下午,假裝只是經過,深呼吸,推門走進女書店或是晶晶書店。《童女之舞》《鱷魚手記》《愛的自由式》構築出一道階梯,飄動的彩虹旗是地下王國的召喚,妳在那裡找到一點近似於認同感之物。
我練習在日常生活循序漸進地出櫃,像是在岸邊做一場漫長的暖身運動,接著慢慢踏進淺水池,試圖跟親近的朋友談論,動作必須很小,很怕濺起水花。
初始經驗有好有壞。當我正襟危坐,跟朋友說,我想告訴妳一件事的時候,她就立刻知道了,她覺得很好笑,引用原文就是:「很明顯好嗎?」另一個朋友則石化了,她有點著急地結束對話,在幾天之後打電話來,哭著說,她沒辦法接受這種事,希望我能趕快恢復正常。我跟後者在一個共同的交友圈,我以為她可以接住我的困頓,但我判斷錯誤,剛好我也忙著打工跟家教,忙碌是很好的掩護,我選擇從那個群體撤退。回想起來覺得懷念,那是一個還很在意面對面、或是直接通話的年代。
進一步,退兩步,再進兩步,雖然磕磕碰碰,但我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發現出櫃其實沒那麼可怕。
跟不太相熟的學姊修了同一堂課,她自然地跟我聊起前女友,不用多說,她辨認出我們是同類,類似這樣的事帶來一點安全感。也有過意外的插曲,系上辦三天兩夜的營隊,營區在山上,很冷,工作人員睡大通舖,睡前還要對隔天流程,開會到一半,某個學姊突然指著我,說「蕾絲邊」。我無法招架這突如其來的攻擊,並且覺得這說法古典卻新奇,我無言以對。學姊不放棄,繼續伸手指向我,重述「蕾絲邊」,見我全身僵硬無法回應,她把手伸得更長,將我領口露出的保暖衛生衣的蕾絲滾邊推回去。
再後來我跟媽媽之間也有類似的攻防,很多次我話說到一半,她的眼神或是反應,仍舊會把我推回去。我也顧慮到如果真正說出口,她就不能在眾人面前繼續假裝她不知道,她也會進入自己的櫃子,我家又不是開家具行的,話到嘴邊總是放棄。我是單親家庭獨生女,性向是我們這個小家庭裡的大象,已經漸漸擠壓到母女的談話跟空間,但我們選擇視若無睹。
大學畢業後我進廣告公司工作,工時極長,想要通勤時間短些,也想爭取自己的空間,我出外租屋。剛離家的時候媽媽天天打電話來,問工作狀況,問午餐內容,問一日行程,什麼都問,就是不問我的感情狀況。偶爾媽媽還是會開玩笑般地問有沒有男朋友,當然秒回沒有。這樣的往復更像是複診,一次次確認某種疾患的存在,日子久了,我開始覺得厭煩,長期的不問不說,近乎冷暴力。
工作幾年後,如此的問句又出現,這次不一樣,我終於有力氣回答:「我喜歡女生」。
那個下午很熱,我站在窗邊講電話,陽光普照,但我的聲音絕對在發抖。電話彼端出現很長、很長的沉默,然後媽媽說:「妳這樣不正常。」我回問她:「什麼是正常?」已經忘記這場對話怎麼結束的,最後我一邊哭一邊按掉了電話。
接下來我們經歷了關係惡劣的幾年,迸發出巨量的荒謬對話,例如她會突然說可以接受我不結婚,男生跟女生都不要交往,單身就好。再糟糕一點的狀況,我們會突然針鋒相對。我已經不是那個在母親面前失語的青少年,長出認同的同時,我也長出舌頭,學會反擊,學會辯論。不知道從哪一天起,立場竟然轉換,她漸漸說不過我,成為失語的那方。儘管如此,「同性戀」或是「同志」仍舊是不被使用的詞彙。我們因為各種雞毛蒜皮小事爭吵,只因為我們不討論最應該討論的事, 我們爭論,卻無法說出核心,我們動不動就吵架,聯絡的頻率拉得很長,見面的時間變得很短。
艱難的冷戰持續數年,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個孤兒,龐大的孤獨感讓我喘不過氣。
三十歲左右,我差不多建立好自己的支持系統,擁有如同家人般——不,可能比有血緣的家人還親密的——朋友們。再後來媽媽見過我的許多朋友,也知道許多女生也都是交女朋友的,比例之高,想必對她來說是不小的衝擊。我們漸漸能夠開啟對話,她不會再提「正常」這類的字眼,偶爾她還會跟我提起朋友的小孩,說對方看起來就是。接著她幾乎就長出雷達了,我發現她會偷看路上的踢。
從我十八歲的那個「嗯」算起,大抵經過十年,中間有各種大大小小無聲有聲的戰爭,我終於不用再跟媽媽出櫃了。去年公投前,媽媽特地手寫兩好三壞的小抄,進場前還想跟我對答案。至今她還是沒辦法很自然地說「同性戀」或是「同志」這些詞彙,但也沒那麼禁忌。
每個同志、每個非異性戀者,當他們發現自己跟世界的預設值不相同時,都勢必會走上一段追尋的路,每個人的旅程不同,或長或短,或輕鬆或困頓,有的一路獨行,有的順利跟了團。如同這段認同的路途,家人朋友也會有他們的路途,出櫃不是看一場電影,無法在兩小時內就得到完美的結局,出櫃更像是一千集的鄉土劇,必須吃過很多很多頓飯,過上很多平凡無奇的日子,才會有一點點情節推進。每個家庭的狀態都不同,如果不幸地降生在過難的級別,也請不要硬碰硬,就低頭趕快走過這一段,選擇遠一點的大學,經濟獨立,過自己的生活。要好好長大,會有人愛你。
後來我終於理解了媽媽口中的「正常」是什麼,正常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是中間值,如同有人喜歡正常,有人喜歡半糖去冰,有人喜歡無糖少冰。正常不是正確,當你跟大多數人不同,不代表你不正常,你只是比較特別。
+
全文收錄於散文集《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童女之舞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評價
絆禮裝-萬雷之喝彩
“築就吧我的魔天,在此展示至高之光——”
那個劇場名為Domus Aurea。真紅的天頂和黃金綴飾而成的,假想天堂。
但是,這裡不僅僅只有美麗的事物。奢華的每一天,殘酷的背叛,非情的不理解,沒有實現的祝福。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對愛和美麗的謳歌。
喝彩不是給舞台的主角的,而是給符合著這個地方的,所有人的人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fQmXM4YZwY/hqdefault.jpg)
童女之舞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評價
絆禮裝-萬雷之喝彩
“築就吧我的魔天,在此展示至高之光——”
那個劇場名為Domus Aurea。真紅的天頂和黃金綴飾而成的,假想天堂。
但是,這裡不僅僅只有美麗的事物。奢華的每一天,殘酷的背叛,非情的不理解,沒有實現的祝福。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對愛和美麗的謳歌。
喝彩不是給舞台的主角的,而是給符合著這個地方的,所有人的人生。
#FGO #尼祿 #靈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5j9Q52zESA/hqdefault.jpg)
童女之舞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評價
絆禮裝-萬雷之喝彩
“築就吧我的魔天,在此展示至高之光——”
那個劇場名為Domus Aurea。真紅的天頂和黃金綴飾而成的,假想天堂。
但是,這裡不僅僅只有美麗的事物。奢華的每一天,殘酷的背叛,非情的不理解,沒有實現的祝福。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對愛和美麗的謳歌。
喝彩不是給舞台的主角的,而是給符合著這個地方的,所有人的人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AyVwmpoglM/hqdefault.jpg)
童女之舞 在 童女之舞 - 彩虹板 | Dcard 的八卦
20初歲,看過童女之舞的人還多嗎?愛的自由式呢?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甚至其後呢? 不是要說讀過什麼才算真正的同性戀這種話。 ... <看更多>
童女之舞 在 【好設計】中文書:曹麗娟《童女之舞》復刻版設計概念 的八卦
曹麗娟《童女之舞》復刻版Book Design, Cover Design, Leaflet Layout ... 裝幀設計/許晉維童女之舞(復刻版) 《童女之舞》是一本敘述兩個女孩之間情誼的文學故事。 ... <看更多>
童女之舞 在 Re: 看完童女之舞第一集... - 精華區lesbian 的八卦
※ 引述《childII (小孩二號)》之銘言:
: 翻拍有很多種方式
: 很堅持原作的話,我覺得一開始的選角就是個不小的失敗
: 小說裡對鍾沅的外表花了不少篇幅描寫
: 「活脫像Vogue走出來的Model」,還有文末削肩上衣桃紅短裙的孤絕線條
: 可惜演員沒多少地方符合我腦海裡勾勒出來的鍾沅
: 所以怎麼看就是無法跟小說連結
: 尤其是腳的部分
: 小說中曹麗娟不停的提到那雙如蹄子般的長腳 (呵不知她為什麼偏好腳呢?)
: 可是,電視版竟然連進教室的招牌動作都沒出現
: 失望...
(微笑)於是也很能夠理解,為什麼大家會覺得公視版的鍾沅「不夠T」。
因為在小說中,曹麗娟其實描寫的並不是一個T吧。
至少作品完成的91年,不僅社群內對於T的概念仍朦朧,
而且大環境對於T婆的區分仍是加以「複製異性戀」的標籤,
因此要描寫女女情感的作者,可能也會因此「避嫌」?(猜疑)
再者,會把童素心寫成那樣的作者,
那時候應該也沒什麼婆認同吧。
所以結論是:鍾沅不是T,童素心也不是婆。
故事發生在二十年前的南部小鎮,大家請放心。
真不知道這樣的說法,到底是要說服自己什麼。(嘆)
改編的時候,可能因為處在社群內談T婆已經沸沸騰騰的今天,
因此導演就把鍾沅改成了個T,也沒提她奔喪時舊愛新歡「男男女女一字排開」
童素心勸小米別傻了時,也沒提「鍾沅的新歡可是個男的」。
這樣改,是覺得比較迎合當今觀眾口味啦~
可是既然要把她改成個T,又要保留她跟男人上過床拿掉小孩,
就有點怪怪的,好像前後矛盾。
雖然那句「比方說…如果我是男生我就一定要跟妳做愛」
是一定要在這個脈絡下說出來才有意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37.117
> -------------------------------------------------------------------------- <
作者: deadcat (死貓) 看板: lesbian
標題: Re: 看完童女之舞第一集...
時間: Tue Jan 29 00:06:09 2002
※ 引述《childII (小孩二號)》之銘言:
: 幾個景取的美極了,遠中近,層層疊疊出一派鄉間的青澀年少
: 分鏡很少,也許很多人看的很悶,也許導演是刻意要營造沈鬱壓抑的氣氛?
不知道有沒有人在ZOOM看過試片呢?
在想會不會跟〈角落〉發生同樣的狀況,
有些感人的色調是要在大螢幕看?
鄉間的青澀確實有感覺到,
但是有一點卻覺得可惜的是,小說裡開場的炎炎九月沒有呈現出來,
因為「夏天」「熱」與「白」、「光」一直是小說中的重要主題。
無論是車上的初遇、池邊的燈一柱一柱放出光芒,
更重要的是,對童素心來說,鍾沅一直都是耀眼的,
而熱則是鍾沅融化、打動童素心與情慾的隱喻,
炎熱午後夏蟬高鳴直入腦部,正像童素心因為鍾沅怎麼也平靜不下來,
或是又隔一年後去游泳,「南台灣的炎夏之都總沒來由的令人騷浮難安」。
最後,送喜帖的日子也是夏天。也提到蟬鳴。
是不是花蓮濕氣太重了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37.117
> -------------------------------------------------------------------------- <
作者: deadcat (死貓) 看板: lesbian
標題: Re: 看完童女之舞第一集...
時間: Tue Jan 29 01:38:33 2002
※ 引述《AquaMoon (水月)》之銘言:
: : 也許她真正愛的一直是童素心
: : 只是覺得很遺憾
: : 明明相愛的兩個人卻不能在一起
: 那各童素心真的不知道在.............幹什麼
: 到最後嫁了一個其實不太愛的人
: 說實在,有點活該
: 還有那個鍾沅實在很爛
: 這年頭,沒聽過...
: 機票可以改期嬤?~!?!?!?!?!??!?!?!?!??!?!?!
: 我就不信她開的是短期限制票!!!
: 這種出國的一定是開年票
: 年票是付全額,沒有打折
: 我高興改幾次期就改幾次!!
: 哪有用這種當藉口的?!?!?!??!?!?!?!?!?!?!
: 一人做事一人當
: 把人家逼入禮堂了
: 自己逃掉??!?!?!?1
: 沒用的傢伙!!
水月姊姊說的對極了!
但這可能就是那個年代的古典T的心態吧?
(或許現在我們都還有?)
從小說中也可以讀出來,晶姐相較於童素心真是婆多了!
在此婆當然是個讚美詞。
像是她們相遇於BAR裡,穩定的關係…
但是這樣的環境或許是要到大了才有,
相遇於台北長大後的二人,而不是年幼時的保守小鎮。
對於鍾沅來說,或許某個部分對於童素心的感情,
就凍結在那個時空了吧。
即使小米可以旁若無人偎膩在鍾沅身邊,
即使晶姐可以以三十歲女人沒有多少的時間來愛她,
但她小時候在感情上的怯懦、自殤,
卻從來沒有癒合過。
即使在結婚前童素心所問的「兩個女生可不可以做愛」,
可以看成有捨身相許的意涵,而不僅是要得到一個答案,
但是,恐怕鍾沅面對童素心,早從十六歲就是不能也不敢跟她做愛吧。
就像拉子也沒有辦法跟水伶做愛,
卡住的不僅是外在,也是內在。
因為在年幼的時候鍾沅便感覺到童素心對「同性戀」的抗拒,
雖然兩個人都沒有說出口,
長大後對於最愛,鍾沅抱持的想法就是為她維護異性戀機制。
即使她可以帶著她的情人走上童素心宿舍後山的小路,
但一切仍是與童素心無涉的。
就像一道鍾沅早為自己築起的牆,她的底線就是不撞倒牆,
把自己定在牆外,但同時,她也被關起來了。
如果以這樣的邏輯來看,鍾沅無法愛人是否就有脈絡可循了呢?
--
僅僅是在十年前的文章當中討論該篇文章中可能透露的訊息,
沒有作價值討論的意圖。
--
但這樣講也太狡猾。
好吧。我願意承認我在看到紅色的喜帖出現在畫面上時痛哭失聲。
所以我會有這樣的分析觀點,讀出這樣的故事。
--
對於〈童女之舞〉太嘮叨了點。跟大家說聲抱歉喔。
--
對了,有一句話對於童素心被認定是「逃跑到異性戀世界的女人」似乎有扳回效果,
卻可惜沒有在公視版中被說出來。
愛一個人,也有很多種愛法,季平的用心到此地步,我卻是對他或對鍾沅都做錯做壞了。」
如果要相比較取其一,我個人不會選「這樣大的難關竟是季平伴我走過來的」。
雖然「竟」跟「伴」兩個字都用的恰到好處。
這裡我就真的困惑,導演到底怎麼讀這個故事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37.117
※ 編輯: deadcat 來自: 61.216.37.117 (01/29 02: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