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手是誰?
以色列的短篇小說
到了陰間之後才知道兇手是誰!
我在樓梯間,突然覺得左耳一陣刺癢。
妻子一定要我去看醫生,
她說人們往往不夠謹慎,最後造成重疾。
醫生詳細查看我的耳朵,
花了大約半個小時才抬起頭來然後告訴我:
我開6粒青黴素片,
這將馬上清除您左耳的症狀。
我照醫囑呑下藥片。
兩天後,癢癢沒有了,
我的左耳像是獲得新生!
唯一還影響我心情的是,
腹部起了紅斑,奇癢無比,
讓人無法忍受,我馬上找一位皮膚科專家。
他只瞥了一眼,就跟我說:
有些人不適合服青黴素,
因此會有過敏反應,您別擔心,
服用12粒金黴素藥丸,
幾天之後一切就會正常。
金黴素取得預期的效果,斑點消失了。
可是,我出現膝蓋浮腫,還伴有高燒,
我踉蹌著拖著身子去一位資深大夫那裡。
我們對這些現象並不陌生。
他安慰著我說:
這種症狀往往與金黴素的療效相關。
他給了我32粒土黴素藥片。
奇蹟發生了!高燒不見了,膝蓋的浮腫也消失。
不過,我的腎臟卻出現了致命的疼痛。
專家被請到了我的床邊,
他斷定,致命疼痛是服用土黴素的結果,
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腎臟畢竟是要害部位。
於是,
他讓一名女護士給我打了好幾針強效抗生素,
將我體內的細菌通通消滅光了。
這療法是經過現代化的醫學實驗,
和無數次檢查、測試所確認出來的,
但在我的體內連一個活著的細菌都不存在的同時,
我的肌肉和神經束也遭受了跟細菌同樣的命運。
最後,醫師說只有大劑量氯黴素才能挽救我的小命。
於是,我服下大劑量的氯黴素……
終於,在幾天後,
敬仰我的人們紛紛前來參加我的葬禮,
甚至於許多遊手好閒之徒也混雜在其中。
猶太教法師在他那感人的悼詞中,
敘述我與疾病如何堅強搏鬥對抗的經過,
可惜最後還是藥石罔效,
不幸死於青春年少,痛失英才令人遺憾…
到了陰間,我才在無意當中知道,
我最初的毛病,
那左耳的癢癢其實只是一隻蚊子的叮咬所引起的........。
我死了之後終於知道,醫生用藥治病,
通常只治好他負責的這個毛病,
至於傷害了另外的那一個器官則不是他管的。
所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斷地用藥,
最後造成全身壞死,莫明其妙地上了天堂去報到!
看了耐人尋味,故事的寓意深刻,
道出了現代人治病的困惑!
(粉絲提供)
突然全身刺癢 在 游懿聖醫師-懿聖皮膚科 Facebook 八卦
奇怪,昨天晚上睡到一半,突然覺得全身刺刺癢癢的,起來檢查床單棉被,也沒有異物,可是棉被一蓋就癢,一整晚睡不好,到了早上,皮膚癢才稍微好一些。
你知道嗎?這種突然癢起來、又突然消失不見的皮膚癢,叫做"蕁麻疹",雖然較蕁麻疹,卻跟麻疹沒有關係喔!怎麼會這樣呢?來看看蕁麻疹的詳細介紹吧!
http://yishengyu.blogspot.tw/2017/01/blog-post.html
突然全身刺癢 在 年獸兩隻-家有三千金 Facebook 八卦
👩🏻愛自己多一點。法國絲膚潔 私密處沐浴露🧴~
🔺即日起~2019.07.29下午19:00止
🔺預計出貨日期:2019.08.08
🔺詳細下單網址 https://fanshopping.cc/PomxR
🎁 滿1500送發泡錠乙盒(不累計)
💁本團與Fanshopping開團樂合作,若有下單或匯款等問題可同步詢問客服~官方line客服:請搜尋ID:@fanshopping(要打@喔)
———————
不知道是否每個女性都有好好愛護自己的「小妹妹」
私密處是個女生身體上比較敏感特殊的存在
輔以台灣悶熱的氣候型態
其實台灣女性真的要很花心思照顧私密處
之前用過幾個品牌的私密處沐浴露
這回看見法國市佔率很高的絲膚潔
🏅️好用及滿意度,勇奪私密護理第一品牌!
全球市佔率達41%,那麼多女性見證認可~
我實際在這個孕期使用後十分滿意😊
👆 堅持不使用防腐劑,深得法國女性喜愛
👆法國年銷售超過730萬瓶
👆 專利牛蒡植萃精華
👆 天然植物潔淨配方,溫和清潔
👆 添加普羅旺斯薰衣草精油
因為構造的關係,女性私密處確實容易有些狀況
異味、搔癢、發炎.....都是很常見的問題
雖說我們從小就知道如廁後要用衛生紙按壓擦乾
但是分泌物、悶熱流汗等...
還有什麼酸鹼值、細菌茲生問題
都很容易讓婦科方面產生困擾跟尷尬😅
於是針對女性私密處的清潔保養品也因此應生而出
要說跟使用一般沐浴產品、皂有什麼不一樣?
是真的比較沒有異味,而且搔癢的頻率下降
再來就是某些時候很容易突然有些「刺癢」感降低很多
我自己只使用在私密處,用量蠻省(可以全身用)
孕期又容易有分泌物或生產過容易因為使力小漏尿
除了更換乾淨的內褲以外
幫私密處換一款適合且溫和能加強解決不適的清潔用品就很需要!😊
女孩們真的不要避諱這個區塊
我們的小妹妹可是我們身上重要的器官
生理期的時候也很容易黏膩不適,我也推薦用看看
我自己目前白天幫兩個女兒換下尿布洗屁股
也會用一小圓粒量的絲膚潔幫她們清潔😌
它其實沒有什麼濃烈的味道,淡淡的草本清香
小獸還會很真實說出「這個泡泡好舒服」🤣
(那麼小是懂什麼😂)
而我自己真的是容易夏天有異味
可能悶熱又比較會流汗,即使整天在冷氣房都是😆
用這個清潔是真的明顯清爽降低異味😊😊😊
有以下狀況朋友,強推必入手
◾️洗穿緊身褲
◾️正在懷孕的妳
◾️久坐的工作性質
◾️工作環境熱易流汗的體質
◾️不愛喝水
◾️私密處常搔癢不適
◾️運動、自行車愛好者(比較會流汗)
🙎🏻♀️但其實我認為每個女性都應該使用~
真的有用有差
群組媽媽們討論過也蓋章認證!
—————————————————
🙋🏻 本團可刷卡、實體ATM轉帳,選擇刷卡成功會有付款完成頁面,選擇實體ATM完成會取得一組匯款帳號,請看仔細喔~
突然全身刺癢 在 有人會突然全身癢嗎? 的八卦
之前在冬天轉暖時候常常會因從室外進到較熱的室內或吃較熱的湯或麵或穿得悶一點全身就會癢個不停包含四肢手腳身體屁股必須狂抓必須搧搧風才會舒服一點 ... ... <看更多>
突然全身刺癢 在 一換季就全身癢! 濕疹、過敏搔癢內臟現警訊健康2.0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本集完整內容:https://youtu.be/G_fE7Rnub6s 一手掌握健康再抽好禮 https://bit.ly/3wva4Ei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 ... ... <看更多>
突然全身刺癢 在 [心得] 全身紅腫癢是蕁麻疹嗎?保養根治全攻略- 看板BeautySalon 的八卦
各位版友有過突然全身皮膚又腫又癢,抓到哪就癢到哪的情況嗎?那可能就是蕁麻疹!
其實蕁麻疹是很常見的皮膚過敏疾病,
全世界有超過 2 成的人都曾有蕁麻疹發作的經驗。
到底為什麼蕁麻疹有時候會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
癢得不得了又不能抓,到底要怎麼處理和治療才好?
今天我們團隊就回顧了大量的文獻,
幫大家整理出蕁麻疹治療、保養以及預防的知識!
有其他的問題也可以推文提問!我們都會再整理給大家的~
網頁圖文好讀版:https://goo.gl/SqJwLC
正文:
蕁麻疹是困擾超過 20% 民眾的皮膚問題,
甚至有些醫院統計指出超過 1/3 的人口曾經有蕁麻疹發作的經驗,
其中女生又比男生更容易發作。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反應,發作起來真的是癢到不行,但是抓了卻又會更嚴重,
這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感覺,真的會讓患者想哭但是哭不出來。
雖然蕁麻疹並不難診斷,
但有時發作在身體或四肢的情形跟異位性皮膚炎
https://www.medpartner.club/atopic-dermatitis-care-cure/
或濕疹又會有一點類似,
https://www.medpartner.club/eczema-care-treatment-introduction/
不時也會讓民眾感到混淆。
為了幫助大家對蕁麻疹這種常見卻又惱人的疾病有正確的認知,
今天團隊醫師將會回顧大量文獻,給大家完整的治療、保養與預防知識。
廢話不多說,我們開始上課囉!
在背部及手部的蕁麻疹。
Photo Credit:DermaNet New Zealand, Urticaria, CC BY-NC-ND 3.0 NZ
《蕁麻疹有什麼症狀?為什麼會產生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在症狀的表現上很有特色,
通常會出現摸起來硬硬的、略帶紅色的、發癢的,稍微從皮膚表面隆起的斑塊。
而且有個常見特色是「抓到哪裡、癢到哪裡」,
如果用指甲去抓沒有發作的地方,很快就會在搔抓處產生另外一個類似的斑塊,
但這些看似嚴重、快速隆起的斑塊可能在幾小時後又自己消失。
這種來無影去無蹤的,來去如同一陣風的特性,又讓蕁麻疹有個俗稱叫做「風疹」。
在腿部的蕁麻疹,界限明顯、紅色隆起的斑塊。
Photo Credit:DermaNet New Zealand, Urticaria, CC BY-NC-ND 3.0 NZ
但為什麼蕁麻疹會這樣突然快速發作,然後又迅速消失呢?
目前醫學研究認為,蕁麻疹跟表皮內的肥大細胞(Mast Cell)有關。
大家不要聽到肥大細胞就覺得它跟肥胖有關啊~
它只是名字聽起來胖,但實際上主要影響的是皮膚的過敏反應。
另外有些研究認為蕁麻疹跟血球中的嗜鹼性球(Basophils)也有關係。
整件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皮膚內的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球會釋放出多種物質,
其中的組織胺就是讓你發癢的元兇之一,
而其它幾種血管舒張物質則會導致局部的腫脹。
當肥大細胞在比較深的真皮層或皮下組織活化的時候,
就可能造成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
講血管性水腫大家一定聽不懂是什麼,但大家應該都有看過有些人藥物過敏的狀況,
兩隻眼睛變成金魚眼、整個嘴唇變成香腸嘴,
那就是血管性水腫發生在嘴唇的狀況啊...
發生在眼部的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
Photo Credit: James Heilman, MD, CC BY-SA 3.0
了解蕁麻疹的機制後,大家更想知道的應該是:哪些狀況會引起蕁麻疹?
在這之前,想先讓大家知道,蕁麻疹其實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通常急性蕁麻疹都會來匆匆去匆匆,好了之後就像從頭到尾沒發生過這事一樣。
但慢性蕁麻疹代表患者的症狀反覆發作超過六個星期以上。
〈蕁麻疹常見的原因〉
通常急性的蕁麻疹比較有機會找出原因,
目前研究認為特定的藥物(常見如非類固醇類的消炎藥)、
食物、昆蟲叮咬、感染...等狀況都跟急性的蕁麻疹發作有關。
但仍有超過 50% 的急性蕁麻疹是找不到原因的。
至於慢性的蕁麻疹就更難找到原因了,除了上述的問題外,
溫度、皮膚的刺激、劇烈運動、流汗、壓力、情緒、賀爾蒙變化...
甚至是癌症都有可能誘發蕁麻疹發作。
有些醫師在臨床上也觀察到某些慢性的發炎或感染,
像是鼻竇炎、肺炎、慢性肝炎、蛀牙、陰道發炎甚至是香港腳等疾病如果被治癒之後,
慢性蕁麻疹也會跟著不藥而癒。
但整體來說,許多蕁麻疹患者最後是找不到原因的。
不過也別因此就氣餒,因為這個疾病雖然不一定找得到原因,
但多數狀況下是可以被治療得很好,甚至是根治不再復發的喔!
《蕁麻疹該如何診斷與治療?吃抗組織胺安全嗎?》
這邊先講一個結論:如果急性蕁麻疹發作,請先治療,先不要想檢查!
蕁麻疹的診斷主要是靠臨床診斷,也就是醫師透過臨床症狀的表現以及相關的病史詢問,
就可以做出診斷,抽血或者是皮膚切片是非必要的,
除非醫師有特別考量才有需要進行。
《蕁麻疹做過敏原檢測有效嗎?》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反應,因此很多人會想說:那我是不是直接做個過敏原檢測就好了呢?
這個問題是科學、也是藝術。
舉個例子,如果你從沒吃過蝦子,但在吃了蝦子之後十分鐘就發生蕁麻疹了,
那確實有頗高的可能性你是對蝦子過敏,
因此做個對蝦子的過敏原測試是合理的(但也沒有非做不可喔!),
如果做出來確實對蝦子過敏,那你之後避免吃蝦子就是個合理的判斷。
但如果今天你過敏了但找不到明確原因,假設對一系列的食物做了過敏原檢測,
發現你對蝦子、雞蛋、花生這三種物質過敏,
那我們可以說你這次是因為這三個物質而誘發蕁麻疹的嗎?
答案是: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過敏原檢測跟蕁麻疹發作的因果關係判定,是需要高度的專業的。
因此建議如果要做,一定要找專業的醫師幫你判斷後,
依照醫師的建議調整生活作息,不要自己看了檢測的結果就自己當醫生啦~
這樣對你的病情不一定有幫助,反而可能產生不必要的困擾哩!
〈蕁麻疹的治療〉
至於蕁麻疹要怎麼治療呢?
其實蕁麻疹在多數狀況下都不是危急的病症,除非引發嚴重的過敏反應時,
在呼吸道發生血管性水腫,可能導致病人呼吸困難,
不然治療的目標會放在緩解搔癢、紅腫的症狀以及降低血管性水腫(如果有發生的話)。
統計上急性蕁麻疹的患者有 2/3 在還在沒有就醫治療的狀況下,症狀就會自己消退。
上面有講過,蕁麻疹主要是皮膚內的肥大細胞釋放出組織胺導致了發癢的症狀,
如果你因為癢而去搔抓,就可能在搔抓的地方釋放出更多組織胺和血管舒張物質,
導致更嚴重的搔癢和紅腫。
因此要治療蕁麻疹,最關鍵的要素就是「止癢」。
趕快回想一下,讓你發癢的源頭是什麼呢?沒錯,就是組織胺!
因此醫師常會使用抗組織胺來做為緩解症狀的第一線藥物。
抗組織胺可分為好幾個種類,有第一代和第二代之分、
也有短效與長效之分、有口服藥物與針劑注射之分。
一般來說第二代抗組織胺的效果優於第一代,也有較少的嗜睡副作用。
急性蕁麻疹通常會用短效抗組織胺治療,慢性蕁麻疹則可能用長效抗組織胺控制。
如果症狀不是太過強烈,醫師通常會優先使用口服藥物,
但如果血管性水腫比較嚴重時,醫師也會考慮使用針劑注射。
有關用藥治療的部分,
之後我們再跟藥師一起寫一篇抗組織胺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完整說明。
別忘了這是多數的抗組織胺是「處方用藥」,醫師會根據臨床的症狀開立處方,
如果對處方有疑問,請禮貌向您的醫師或藥師詢問,不要貿然自己停藥或亂吃藥喔!
《蕁麻疹該如何保養與預防?到底有什麼不能吃?》
說到保養與預防,就要再複習一下蕁麻疹可能的發作原因,
多數的蕁麻疹都是「原因不明」的。
因此我們只能從現有的證據中,逐步去抽絲剝繭,排除掉所有可能誘發的因素。
在所有可以做的事情裡面,最重要的是「配合醫師詢問詳細回答接觸史」。
該停的藥物就停:雖然因為藥物誘發的患者比率不高,
但通常會是在剛吃了某種以前沒吃過的藥之後沒多久就發生蕁麻疹。
那麼這顆藥的嫌疑就很大了!
該禁的食物就先別吃:食物也是導致蕁麻疹發作的原因之一,
最常見的兇手是海鮮(特別是甲殼類的螃蟹、蝦子)
還有堅果類(例如花生、杏仁,
有時巧克力內含的堅果會被忽略掉,要特別注意喔!)的食物。
但真的對這類食物過敏的人通常也是吃完沒多久就會發作。
如果是慢性蕁麻疹患者,辛辣的食物還有煙酒最好不要碰。
少對皮膚增加額外刺激:會對皮膚產生額外刺激的沖泡高溫熱水澡、
穿著緊身衣褲、佩戴手環或項鍊等等行為,都建議儘量避免。
降低身心壓力:儘量作息正常、睡眠充足、飲食均衡,
讓工作與生活的壓力減輕。
配合檢查完整治療潛藏疾病:許多找不到明確原因的蕁麻疹可能跟慢性發炎或感染有關。
因此醫師認為有需要時,可能幫你進行鼻竇、胸部X光或者是抽血檢查。
請配合醫師的醫囑,如果有懷疑的感染,就要治療到好喔!
一旦發作千萬別抓:另外萬一不幸還是發作起來時,千萬不要抓!
通常醫師會建議你緩緩沖冷水,或者是用冰涼的毛巾輕敷在紅癢處,
讓血管收縮、也透過冰冷的感覺降低搔癢的感受。
這時可以趕緊就醫請醫師幫你治療,或者是醫師先前幫你備有口服藥的話,
也可在這時依照醫囑服用。
出現危險症狀務必就醫:雖然多數蕁麻疹都不嚴重,但如果發生以下的狀況時,
一定要立刻就醫,否則嚴重的血管性水腫可能會危及生命安全:
‧胸悶
‧呼吸困難、喘
‧噁心嘔吐
‧劇烈的腹痛
‧昏倒
最後來個冷知識:蕁麻疹到底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跟蕁麻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醫學生時代的我也曾對這個問題感到好奇,後來研究一下才發現,
在台灣我們說的「咬人貓」這種植物,
它的學名叫做 Urtica thunbergiana ,也有一個俗稱叫做蕁麻。
被這種植物在葉片或者是莖上的刺毛刺到話,立刻就會紅腫癢痛不堪,
這感覺是不是跟蕁麻疹發作很像呢?
這就是蕁麻疹( Urticaria )被命名的由來啦!
Reference
1.UpToDate: New-onset urticaria
2.UpToDate: Chronic urticaria: Standard management and patient education
3.UpToDate: Patient education: Hives (The Basics)
4.UpToDate: Patient education: Chronic hives (The Basics)
5.台灣皮膚科醫學會蕁麻疹臨床指引
6.Sackesen C, Sekerel BE, Orhan F, et al.
The etiology of different forms of urticaria in childhood.
Pediatr Dermatol 2004; 21:102.
7.Kaplan AP. Clinical practice.
Chronic urticaria and angioedema. N Engl J Med 2002; 346:175.
8.Ying S, Kikuchi Y, Meng Q, et al.
TH1/TH2 cytokines and inflammatory cells in skin biopsy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 comparison with the
allergen-induced late-phase cutaneous reaction.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2; 109:694.
9.Mortureux Beno SM, Nadel FM, Alessandrini EA.
A survey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management of acute urticaria in children.
Pediatr Emerg Care 2007; 23:86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23.1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eautySalon/M.1517231374.A.0B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