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麗公司正式回應,全文照貼。沒道歉、神切割、無懲處!直銷商洗版前,請看底下Q&A
之前我們承諾,只要安麗有官方回應,我們絕對同版面幫他發聲,絕對公平對待。以下我們全文照貼。
安麗公司網站最新消息:直銷商自製影片上傳網路引起爭議
全文網址:http://tinyurl.com/haftcwo
針對近日直銷商自行拍攝並上傳網路之影片所引起的廣泛爭議與討論,安麗公司特此提醒全體直銷商夥伴,在銷售及推薦安麗各類產品時必須依照公司營業守則規範及商德約法之精神,確實遵守公司制定的標準產品介紹及說明方式進行銷售,切勿有不實或誇大的情形,同時,避免在社群網路上任意代表公司發言或發表容易引起爭議的言論,發布誇大產品效能的影片或貼文,以避免造成外界的誤解,並對安麗公司和直銷商的整體形象造成傷害。
----
為了怕大家覺得看不懂,我來幫翻譯一下
針對近日直銷商自行拍攝並上傳網路之影片所引起的廣泛爭議與討論,安麗公司特此提醒全體直銷商夥伴,在銷售及推薦安麗各類產品時必須依照公司營業守則規範及商德約法之精神,確實遵守公司制定的標準產品介紹及說明方式進行銷售,切勿有不實或誇大的情形。
翻譯:我們都有講不要誇大喔,如果你要誇大,是你自己的事情喔。
同時,避免在社群網路上任意代表公司發言或發表容易引起爭議的言論,發布誇大產品效能的影片或貼文,以避免造成外界的誤解,並對安麗公司和直銷商的整體形象造成傷害。
翻譯:請大家不要在社群網路上講,避免傷害公司形象。(那不是在社群網路,面對面或私訊的時候呢?)
整篇公告,沒有提到要懲處任何人。沒有要針對公司直銷商在外大量的不實宣傳道歉。通篇都說這是直銷商個人行為。然後叫大家不要在「社群網路」講,這不就是直銷商最被人詬病的,透過「口耳宣傳」的方式,暗示或明示各種違法的療效,規避相關的法律責任?
以下預防跳針Q&A:
Q:
我們直銷商跟公司是平行的關係,公司沒什麼管我們的權力啦!
A:
那公司都不用管直銷商怎麼賣就對了?不能撤銷他的代理權?不能追回獎金?不能針對傷害公司名譽提告?如果這些公司都不做,那公司不就負責收錢就好?如果公司不做,是不是等同縱容底下的人做這些事,實際上公司有多賺錢多賣產品就好?
Q:
少數人廣告不實,不代表公司的產品不好,不然怎麼會有36萬會員,每年賣這麼多產品?
A:
文中從頭到尾沒提過貴公司的產品有什麼真正的問題。但是請問,如果公司產品很好,為什麼有需要一堆人去誇大療效?你如果不認同誇大療效這件事情,應該做的不是來洗版,而是去要求公司嚴格取締、懲處。
Q:
別家直銷公司比我們更嚴重,你有辦法就去每一間都踢爆啊!
A:
打擊廣告不實,是扭轉醫療、保健、保養品產業關鍵的一步。大家拒絕廣告不實,廠商才會好好研發新產品,而不是研發「新話術」或「新騙局」。大家才有機會買到好產品。我們時間有限,所以我們會挑:
1. 市場佔有率大、影響的人多
2. 話術或實驗特別誇張
3. 可能會對人造成嚴重、或立即性危險的,會優先提出警告
所以我們之前寫過的台鹽、統一、雅詩蘭黛、NU SKIN、安麗,都是依照這樣的原則。符合這樣的原則,我們會在能力範圍內,除了寫原本計畫的醫美、整形、保養知識以外,不定期透過踢爆一些不實廣告,也同時傳達正確的科學知識。
所以踢爆每一間,不可能。但是踢爆不用都我們做啊,你也可以做不是嗎?
Q:
你這樣做,會傷害到很多認真、良心的直銷商!
A:
我們無意與直銷商為敵,特別是認真、有良心的直銷商。事實上,自從這篇文章後,不少直銷商寫信來道謝,認為這樣有助於他們這些不唬爛的直銷商提高成交率。也有人特別來信問,那要怎麼講比較好?其實很簡單,照實講。就這樣,不唬爛,只要產品夠好,真心誠意服務,幹嘛要怕賣不出產品?
在此,我們也要呼籲安麗公司應該:
1. 承認錯誤,並公開向受騙的民眾及社會大眾道歉。
2. 改正錯誤,懲處相關不肖直銷商。
3. 保證以後不犯,至少要提供「公開、非會員也能服務的檢舉電話」,讓大家一起來幫你們抓不肖直銷商。
以上這三點,不是什麼過分的要求,這就只是小時候做錯事,媽媽對小朋友最基本的要求而已。希望安麗公司可以出來做到,我們到時候一定同版面肯定你。
也希望安麗的直銷商們,不要再用大量留言或私訊的方式洗版。你們該問的,是安麗公司要怎麼處理這些事情,怎麼讓民眾對於貴公司有更多信任。請好好解決問題,而不是想盡辦法要解決提出問題的人。祝福所有有良心的直銷商朋友們,都能在這次的事件之後,有更好的業績,也學習更多的知識,用誠信的做法來服務你的客戶。希望這種廣告不實減少,我們就可以寫更多知識文,不用寫這麼多打臉文了啦....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科學掃除你洗翻嗎 如今家家一台的萬能吸塵器,不僅有爸爸媽媽、阿公阿嬤、還有阿祖、阿祖的爸爸媽媽、阿祖的阿公阿嬤、阿祖的……(夠了!) 關於吸塵器祖上故事,讓我們和泛科學專欄作家 Rock Sun 一次說給你聽! 🎙想看更多關於吸塵器的小秘密?泛科學網站也有文章啦:https://pansc...
科學知識網站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八卦
由政府與納稅人支持的學術論文,不應該成為 #一家壟斷 #獨佔市場 的獲利工具!
學術論文資料庫是公共財,應該幫助更多沒有經濟資源的學生與對學術有興趣的年輕世代,而不是成為一家公司到中國擅改作者文章標題的 #發大財 工具。集體的心血不應該成為商業的壟斷!
近來華藝公司學術論文資料庫輸出到中國卻遭到 #華藝允許中方「紅色審查」事件,引起學術界嘩然。
我身為學者出身的立委,除了關注華藝授權中方以中共法令審查學術論文的問題,關注學術自由;其實更加關注為何臺灣期刊論文商業市場形成目前由華藝公司壟斷的現況。
因為 #商業化 和 #一家獨大資料庫,導致:
1⃣ 臺灣研究者沒有太多公開及流通論文方式的選擇,例如《台灣社會學》期刊從2001年創刊開始就一直實踐全文免費開放下載模式,但因為沒加入華藝資料庫,使期刊論文難以流通或被引用,最後不得已只好加入華藝。
2⃣ 本次事件發生後,還需由各大學、研究單位或著作權人自力救濟向華藝抗議或提起訴訟。
3⃣ 幾乎所有想要閱讀臺灣學術論文者,都必須付費加入華藝會員或購買點數單篇付費(除在大學體系內已由圖書館付費購買外),依華藝公告的標準,在臺灣下載一篇碩博士論文是200元、其他論文則是一頁4元(每篇論文大約30至50頁)。
#臺灣學術成果是公共財
我認為臺灣的學術研究成果,幾乎都由教育部、科技部投入的預算支持,生產知識者也逐漸體認,應共同維護知識公共化的理念,才能互惠互利,創造更多研究果實。
但是長期以來,只有國家圖書館做了碩博士論文、臺灣期刊論文索引、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等系統,只能「查詢」但多半無法閱讀或下載到全文;若需要閱讀全文,扣掉直接到圖書館閱讀或調閱實體書外,想要即時線上閱讀則常常不得已必須到華藝網站付費取得。
#國際開放使用運動倡議超過20年
知識應該是公共財,國際學術圈為了對抗資料庫商業化或高額收費,陸續發起 #開放取用(open-access) #OA模式,推動 #論文開放免費取得,至今已20多年。
🔎1998年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為增進研究資源之開放取用,和其他改革倡議者組成SPARC(The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聯盟,推動學術期刊的開放取用運動。
🔎2002年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
🔎2003年貝色斯達開放近用出版宣言。
🔎2003年關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知識開放取用的柏林宣言。
🔎PLos公共科學博物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2011年哈薩克22歲研究生艾爾巴金寫程式Sci-Hub設法取得昂貴期刊內容,供人免費下載。
🔎2011年普林斯頓大學要求校內學者不得將研究排他性授權予資料庫業者。
🔎2012年哈佛大學圖書館要求全校教師、研究員,研究成果改採OA形式發表。
🔎2014年荷蘭教科文部聯合國內大學,與資料庫業者集體談判,抵制高額費用。並訂下兩大談判目標:2016年期刊4成內容轉為OA發表;2024年100%轉型為OA模式,荷蘭大學願意支付較高刊登費,但不願意再付訂閱費。
#臺灣已晚20年
#現在推動知識公共化正是時候
華藝的事件正好給臺灣學術圈一個推動知識公共化的契機:
國際已經發展出「開放取用」模式,優點包括提升學術影響力、增加潛在讀者、提升著作被引次數、促進學術傳播、免費取得所需資訊等。
臺灣已經晚了國際20年,在著作權觀念提升以及跟上國際學術趨勢的現況下,正是推動開放取用模式的好時機。
我今天召開記者會,邀請 莊競程 有志者是競程、 台灣社會學會 理事長林國明、 臺大歷史系特聘教授陳弱水、 經濟民主連合 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律師、 臺大博士候選人林凱衡及 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 會長吳依潔,提出建議。
我們認為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 正是時候,大家的精彩發言 👉可點進圖片閱讀。
科技部和教育部應負起責任,蒐集各方意見,規劃期程及逐年編列預算,包括先從臺灣期刊及大學開始推動「開放取用」模式、建置或完善現有資料庫、引進全文下載、推廣臺灣研究成果至國際場域等。
我將會持續和科技部及教育部研商,讓臺灣學術界跟上國際趨勢,讓知識成為公共財,不再被商業壟斷。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註一: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一線學術工作者論文標題、摘要,舉例如下:
例一:「四個國家」被改成「四個台灣」。
例二:「東南亞國家」被改成「東南亞台灣」。
例三:「當國家主義之路」被改成「到台灣主義之路」。
例四:「當婦運衝撞國家」被改成「當婦運衝撞台灣」。
例五:「國家女性主義」被改成「台灣女性主義」。
例六:作者皮國立,名字「國立」被消失,只剩皮。
例子太多,很多一線學術工作者都已發文指責。華藝還敢說這是華語世界話語權,一個被改得文不對題,亂七八糟的標題,就算被搜尋到又如何,看到的人只會覺得作者是不是瘋了?!踐踏學術工作者心血,莫此為甚。更不要提因為敏感而被消失的五萬篇文章,這是什麼爭話語權?這是羞辱一線學術工作者給中共下跪。
註二: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范雲評論資料庫 (至2020.12.31):
華藝針對公共化的聲明繼續魚目混珠 👉 https://reurl.cc/5q06zR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記者會 👉 https://reurl.cc/7o6m4N
我針對華藝的一次質詢 👉 https://reurl.cc/Oqxbry
引起三家媒體以社論高規格批評 👉 https://reurl.cc/gmL1YQ
踢爆!華藝白紙黑字授權中方廠商竄改論文 👉 https://reurl.cc/5q0zbq
我被華藝消失的論文 👉 https://reurl.cc/Q38xVM
紅色審查 👉 https://reurl.cc/D6WExE
科學知識網站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八卦
#華藝聲明為何繼續魚目混珠?!
針對 #華藝授權中方 #以中共法令 #進行紅色審查 並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消失五萬篇敏感性文章,以及消失作者名字一事,凸顯了一個台灣應該努力、卻長期未努力的方向:由納稅人與政府長期支持的學術論文資料庫應該公共化!
很遺憾, #華藝 針對此議題的聲明,明顯是選擇部分對自己有利的事實呈現,不知道是否企圖混淆視聽?
我昨天召開記者會,邀請 莊競程 有志者是競程、 台灣社會學會 、 臺大教授、 經濟民主連合 、博士候選人和 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 一起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跟上國際已發展20年的 #開放取用(open-access) #OA模式,推動 #學術論文開放免費取得。
立刻引來華藝公司發新聞稿給媒體:
強調「華藝並未壟斷市場」、「國外推動OA,目的在打擊『期刊壟斷』,而非『資料庫壟斷』,因為資料庫無法壟斷。」
但事實上是華藝說的這樣嗎?
昨天與會者明確表示:
💬就算發生華藝修改資料和文章消失的事件,有些期刊仍然未必會解除合約;這是因為 #目前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被壟斷,一旦解除合約,將使得期刊和論文的 #流通受到阻礙。但研究者的學術成果最希望的就是能夠流通傳播,公共化是一個對的方向。(林國明/台灣社會學會理事長)
💬公平會應該處理華藝 #是否有壟斷臺灣論文資料庫市場、 #濫用獨佔地位、 #違反公平競爭等問題。(賴中強/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
再者,國際推動OA,並 #不是只針對期刊,我昨天已經舉了 #很多針對資料庫 的例子,今天再多舉一些例子給大家知道:
OA資料庫/開放典藏 (Open Access Repository/Open Archive):一種電子平台,將學術成果免費提供給任何人即時且永久地瀏覽、下載、分享。
#OA資料庫案例:
🔎1966年美國推出的教育資源資訊中心(ERIC,www.eric.ed.gov)及醫學文獻資料庫,可能是第一個開放近用計畫。
🔎Digital Commons Network:
由各國大學圖書館合力提供各大學學者的學術文章、期刊文章、論文等。文章主題涵蓋各種領域,共計超過兩百萬篇文章,免費開放全文下載,甚至不需會員或登入。文章數量最多的領域為社會科學領域。
🔎arXiv:
1991年開始,主要涵蓋數學、經濟、理工、生醫領域的學術文章。文章不需經過peer review即可在此平台發表,因此許多文章會先發表在此,在peer review後再發表於正式學術期刊。目前有約180萬篇文章。
🔎SocArXiv:
社會科學版本的arXiv。在2016年後創立。
🔎PLos 公共科學博物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由一群科學家和醫生所組成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將全世界的科學和醫學文獻變成公共財,讓全球各地的科學家、醫生、病患和學生都可以無限制地近用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在PLoS的網站上彙整了旗下的期刊,在網站上可以自由瀏覽。
#OA運動批評對象為資料庫的案例(包含有資料庫業務的出版集團):
🔎在OA運動中最重要的3B宣言(2002年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2003年貝色斯達開放近用出版宣言、2003年關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知識開放取用的柏林宣言),都有提到開放典藏(Open Archives)的重要性,不只是訴求學術期刊的OA。
🔎2014年荷蘭教科文部聯合國內大學推動OA,其主要批判對象就是越來越大的商業學術論文資料庫「Elsevier期刊出版集團」。Elsevier不只出版上千種期刊,實際上還經營了ScienceDirect、Scopus、SSRN等大型電子期刊資料庫。
🔎各國倡議「開放典藏資訊系統 (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 OAIS)」串連OA期刊,目的就是要建立OA資料庫,替代越來越昂貴的商業巨獸資料庫。
#臺灣學術成果是公共財
#臺灣已晚20年
#現在推動知識公共化正是時候
我的立場很明確,臺灣所有的學術研究成果,幾乎都有由教育部、科技部投入的公共預算支持。知識生產者也逐漸體認,應共同維護 #知識公共化 的理念,才能互惠互利,創造更多研究果實。
我昨天也一再說明,華藝的事件正好給臺灣學術圈一個推動知識公共化的契機。
身為立委,我昨天也負責任的提出可能的解方,將會持續和支持學術期刊的科技部以及教育部研商,包括:
➡科技部和教育部應負起責任,現在開始蒐集、整合各方意見。
➡規劃期程及逐年編列預算。
➡先從臺灣期刊及大學開始推動「開放取用」模式。
➡建置或完善現有的學術論文資料庫,例如國圖。
➡將臺灣學術論文公共化資料庫成果與全球知識公共化場域接軌!
最後,也想回應華藝,政府推動資料庫公共化,是為了臺灣學術成果的近用性及全民共享。但請別忘了,臺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政府有做的,民間仍然可以做,一起為學術努力!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註一: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一線學術工作者論文標題、摘要,舉例如下:
例一:「四個國家」被改成「四個台灣」。
例二:「東南亞國家」被改成「東南亞台灣」。
例三:「當國家主義之路」被改成「到台灣主義之路」。
例四:「當婦運衝撞國家」被改成「當婦運衝撞台灣」。
例五:「國家女性主義」被改成「台灣女性主義」。
例六:作者皮國立,名字「國立」被消失,只剩皮。
例子太多,很多一線學術工作者都已發文指責。華藝還敢說這是華語世界話語權,一個被改得文不對題,亂七八糟的標題,就算被搜尋到又如何,看到的人只會覺得作者是不是瘋了?!踐踏學術工作者心血,莫此為甚。更不要提因為敏感而被消失的五萬篇文章,這是什麼爭話語權?這是羞辱一線學術工作者給中共下跪。
註二: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范雲評論資料庫 (至2020.12.31):
華藝針對公共化的聲明繼續魚目混珠 👉 https://reurl.cc/5q06zR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記者會 👉 https://reurl.cc/7o6m4N
我針對華藝的一次質詢 👉 https://reurl.cc/Oqxbry
引起三家媒體以社論高規格批評 👉 https://reurl.cc/gmL1YQ
踢爆!華藝白紙黑字授權中方廠商竄改論文 👉 https://reurl.cc/5q0zbq
我被華藝消失的論文 👉 https://reurl.cc/Q38xVM
紅色審查 👉 https://reurl.cc/D6WExE
科學知識網站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評價
#科學掃除你洗翻嗎
如今家家一台的萬能吸塵器,不僅有爸爸媽媽、阿公阿嬤、還有阿祖、阿祖的爸爸媽媽、阿祖的阿公阿嬤、阿祖的……(夠了!)
關於吸塵器祖上故事,讓我們和泛科學專欄作家 Rock Sun 一次說給你聽!
🎙想看更多關於吸塵器的小秘密?泛科學網站也有文章啦:https://pansci.asia/archives/205083
🎙覺得掃除工具的歷史很好玩嗎?完整版在此:https://lihi1.com/x5YFd
🎙沒錯我們有 podcast 啦:
https://link.chtbl.com/EKcwJ3k3
SoundOn:https://sndn.link/pansci-9527
💨 大掃除的崩潰,泛科學也懂!
一起用科學知識,拯救那些怦然崩潰的髒亂吧:https://lihi1.com/kTD4q
💙 加入泛科學,輕鬆玩科學!快點擊連結,一起加入討論科學的行列:https://pansci.asia/login
\\工商時間//
灰塵退散!千百年來的戰爭,我們人類絕不能輸!
對抗各種灰塵髒污,你需要最~優~秀~的掃除小幫手:http://bit.ly/3bom0zp
科學知識網站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根據統計,台灣每150個新生兒當中可能就有一個患有自閉症,他們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無法理解別人的心意,國內年輕導演沈可尚花了兩年半時間,進行田野調查,深入了解台灣的自閉症現況,完成【遙遠星球的孩子】四集系列紀錄片,也將在網路免費播放,讓大家更了解自閉症。
他是蔡傑,在全家人的期待中誕生,有故事書有童謠CD還有玩不完的玩具,但就在兩歲半的時候蔡傑被診斷出自閉症、發展遲緩、語言重度障礙。
為了孩子,爸爸花了很多心思,每一個故事至少念上35遍,只為了讓蔡傑記住。
每一次衝突之後,爸爸的心裡其實百感交集,後來因為孩子一個開心的笑容,突然他懂了。
這部紀錄片【我是蔡傑】是導演沈可尚最新的作品,他花了兩年半時間,完成四集跟自閉症有關的紀錄片【遙遠星球的孩子】。
深入的田野調查,有故事、有敘述也有科學知識,身為影像工作者,沈可尚希望透過影片的感染力來傳達對社會的關心,而且這系列的紀錄片從3月24日起也將在網站上免費播放,希望更多人都能認識自閉症。"
科學知識網站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評價
泛科學改版,究竟改了哪些功能?
快看我們全新推出的會員補完計劃,好康優惠一次 show 給你看!
心動了嗎?快加入我們的行列吧:https://lihi1.com/ta7Dx
延伸閱讀:
睿智的讀者們:「要上了泛科學,知識的儲備還夠嗎?」
https://lihi1.com/5VeMk
科學知識網站 在 防疫對策/小孩宅在家,最適合看的7 大知識型YouTuber 的八卦
頻道是由原金國際和國立清華大學共同製作的科學教育卡通,特別的是,頻道融合原住民大自然的生活經驗與科學教育,將中小學程度的自然科學知識變成活潑 ... ... <看更多>
科學知識網站 在 PanSci 泛科學 的八卦
公眾議題中的科學、生活中的科學、科學新發現,都在PanSci泛科學http://pansci.asia/ ... 我們的網站及服務包含商業合作,這些合作是支持泛科知識營運的重要來源,所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