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後浪賞 #3
《#社會振興公益獎》【 蚵蚵蚵kēkēkē-復蚵計畫】
Designer/ 翁鈺婷、侯佩君 Penny Hou、王俐文王馬該、劉珮萱 Pei Hsuan Liu
2016 南臺科技大學 創新產品設計系 畢業展 敏感代
東石漁港位於嘉義,是個漁產豐富的小鎮,每年從台灣各地到訪的觀光客絡繹不絕,但這個小鎮也敵不過年輕人口外移到都市的趨勢,讓原本當地興盛的蚵農也面臨產業無人接手的困境。
在整個蚵農生產新鮮蚵仔的過程中,會因為許多因素造成職業傷害,像是為了要搬運大量蚵殼導致腰椎壓力而扭傷,或是長時間坐著剝殼導致肩頸酸疼,去年10月有位東石蚵仔正妹蔡亞青也是因為母親拖蚵摔跤手腕韌帶受傷,才辭掉城市的工作回鄉幫忙。設計師之一的翁鈺婷其實也來自東石漁港,看見自己的阿嬤十分辛苦持續維護生產蚵仔的歷史文化,因此才興起用自己的設計能力減少阿嬤工作危險性的念頭,也希望讓設計能實際與地方產業連結。(是的,照片裡可愛的青蚵嫂就是她的親阿嬤!)
他們設計了一款推車,可「無縫接軌」於當地蚵農習慣的作業方式,拖車算準現有籃子的底部空隙,能輕鬆推入籃子底下,即使裝滿帶殼蚵仔的重量也因為施力臂較長而能輕鬆翹起搬運,到達剝殼的地方,就直接將推車傾倒成為小桌子開始坐下剝殼,而不是還需要把帶殼蚵仔倒在路邊的集中地,簡化整個作業流程,是一個非常好的設計概念。
剝殼的時候原本是剝出蚵肉放在塑膠盆,積到一個量之後,用濾勺濾去多餘水分秤重,除了有太多多餘的步驟外,也有保鮮問題,因此他們特別設計含有濾網及保冰設計的蚵肉盆,讓蚵肉可直接放到當中,要秤重時拿起黃色濾網就可直接秤重。結束一天工作後,他們另外設計的開蚵器具箱及蚵肉盆可與椅子收在一起方便收納整理。
進行這個專題的組員除了在產品設計上希望解決問題外,也試圖改變地方的年輕人總是嫌棄地方產業的鄉下感,打造出一套全新的蚵農視覺形象,使用的塑膠布料與塑膠繩是當地蚵農工作時經常會觸碰到的素材,讓這些看似俗氣的材質在設計過後有了全新的應用情境。主視覺的黃色來自經常被用來去除蚵仔腥味的黃檸檬,鮮明的色彩帶有對產業未來的期待。
我覺得還能改善的地方有下列兩點。
第一,塑膠布料與塑膠繩雖然是產業中帶有一點傳統感情的部分,但畢竟塑膠不環保,倒是覺得可以使用其他一樣防水但比較環保的材料來製作,像是防水的手工紙或是看產業中是否有什麼會被大量廢棄可以重新使用的素材。
第二、蚵殼上的回收應用。記得蚵殼磨成粉可以做成石頭紙或是當成水泥原料,甚至台南以前也有使用蚵殼做成牆壁的傳統作法,增加蚵殼回收的可能性,做成蚵殼紙相關產品,發展成品牌當中營利的一部份,(或是用蚵殼紙做成ZINE推廣這個理念之類?)整個品牌形象加分、增加營收之外,也能藉由紙類產品的產出到都市的文具店販售,增加一般民眾觸及到這個議題的機會,改良產業印象,進而到東石觀光,活絡地方經濟發展。
但我很欣賞這組同學幾個地方,像是不只是想要用產品解決蚵農工作上的問題點,而是想要改變地方產業形象,促進當地經濟之外也增加年輕人回鄉工作的意願。另外,做出來的產品實際帶回故鄉請阿嬤試用,並做下記錄持續改善產品使用效能,接地氣實際挑戰實用面,這是目前畢業設計的學生很難得擁有的思維。聽同學說,阿嬤用了之後真的感覺比以前的流程輕鬆方便許多!我想這種來自於使用者的肯定,絕對是設計師前進的最好養分及動力!
非常喜歡這個作品,想要顧到整個產業面向的挑戰精神值得嘉許!期待未來真能看見此創意落實於產業,改善台灣眾多蚵農的工作環境。GOOD JOB!也恭喜你們入選了後浪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米米瘋ViViFun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米米瘋】台灣旅遊 必玩景點推薦 花蓮 九份 把握美好時光 Nordgreen watchs Unboxing video of red pioneer 先鋒 Philosopher 哲學家 官方Nordgreen @Nordgreen Nordgreen 85折👉 https://reur...
社會振興公益獎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八卦
《關於畢業設計展的5個建議》
台灣畢業設計季節的重頭戲: 新一代設計展 即將於本週五到來,今年龍頭三校 Hashtag|2018 台科北科雲科聯合設計展 出走新一代也引起不少話題,他們也將於週六開展,本週可說是今年畢業設計展能量來到最高峰的一刻。
設計發浪進行「後浪賞」作品評選制度今年已是第5年,每年我都會盡可能地走遍各個畢業展,從中以各種議題分類選出我覺得不錯的作品授與後浪賞,評選標準很簡單,第一個是我喜歡,第二個是不能在畢業展中獲得任何獎項。選作品的時候我都會先memo好我喜歡的作品變成後浪賞的入圍名單,再去對照該畢業展的官方得獎名單,如果我喜歡的作品有得獎,我就會刷掉他後浪賞的入圍資格(笑)
獲獎作品分為六類,分別是《難以歸類特別獎》、《整合解決問題獎》、《社會振興公益獎》 、《商業模式創新獎》 、《似有非有實用獎》 、《原創實驗工藝獎》。每年選出獎項後我都會為同學作品寫一篇介紹文字並分享在設計發浪為同學宣傳。而2017年後浪賞作品我甚至與出版社合作,收錄在2017年的畢業設計年鑑——《#書上設計展 3.0(#設計有事嗎)》當中,這本年鑑遵循後浪賞的精神打破一般設計領域區別的既定概念 #以議題分類,甚至其後還邀來10位設計師如 聶永真 Aaron Nieh、 廖俊裕 、 PiliWu-Design 、 空白地區(Peng Hsing-Kai) 彭星凱等知名設計師們分享接案的難題與台灣未來設計環境的看法。
希望從本書中呈現官方與非官方角度,#匯總成每一年畢業設計的趨勢,也想讓同學明白,#獎項只是某些少數評審的品味集合,在包括新一代設計展的各種畢業展當中沒有獲得獎項並不能否定你所有的設計能力,只能說剛好這個舞台不適合你,你該思考的是去尋找、甚至是 #創造出一個屬於你自己的舞台。
即將展覽的前夕,綜合我看了15年新一代設計展的經驗,給予同學一些展覽中的建議,僅供各位參考。
#1_展台不要堆滿供品
每年都會看到一些學校的展場花了很多錢與心思設計出一個很美的場地,但卻因為親友們拿來的香檳鮮花啤酒餅乾堆在展台旁,使得美麗的展台瞬間變成拜天公的供桌。雖然這樣的情況因為各校的自覺慢慢減少,但還是提醒大家一下。除非你是做祭祀相關的題目,不然真的把那些好意收起,檯面清空,純粹地呈現你花了一年的心血吧。重點是展作品,不是展供品喔!
#2_盡量待在作品旁邊
除非你是那種覺得作品無所謂,想趕快展完趕快去玩的類型,不然雖說今年新一代少了參展費,但是你們在模型與場地設計上也花了不少錢吧。既然都參展了,就該思考一下,#在展覽當中你想要獲得什麼?不管是找尋量產的機會、想賣產品賺一點錢回本或是被媒體採訪,更重要的是你有可能會遇到我啊(誤),待在作品旁才能夠確保不會遺失掉任何一個機會。如果想去看別的學校的作品,你可以提早到達會場,利用尚未開場的60分鐘來看。每天看個60分鐘,其實四天下來也有4小時的時間可以看。或者跟同組的同學輪流去看也行。
#3_準備好足夠的名片
其實原則上大家都會做好名片,不過通常發到最後一天就不夠了。建議大家事先將每一天的量準備好分開,另外留下50張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放在桌面上讓大家索取拿開心的其實用酷卡就好了。如果是名片結合作品介紹的狀態,那你每天放個200張在桌上給大家拿也是很多了,不太需要一直補。名片應該要給真的會聯絡你的人才是。
#4_反覆練習presentation
我明白4天密集展覽的時間下來,其實很難對每個來看作品的人都解釋得淋漓盡致。我會建議大家準備三種不一樣的介紹方式,大概是分為10分鐘、5分鐘、1分鐘的感覺,很閒的時候就找同學介紹練習。如果你判斷眼前這個客人是你要的顧客,就介紹長版,如果覺得眼前這個人可能只是隨便看看,或是你覺得他不是你要的客人,你就可以單刀直入地簡單介紹,不會失禮也節省力氣。介紹的時候保持口氣清新不要臭到客人,可以準備喉糖備用。此外透露一個我評選後浪賞的小秘密,每當我在看作品時,不管我有沒有興趣,只要有同學開口:「需要我為你介紹嗎?」的時候,我永遠都會說「好」,原因是既然同學都開口爭取機會,我也沒有拒絕的道理。實際上,也有些一開始我可能沒興趣,但經過同學介紹後我卻把他選進後浪賞的作品案例。希望同學不要放棄你所有的機會。
#5_想好你的價格與市場
有些時候我會看到一些非常成熟、幾乎可以直接進入市場賣的產品設計作品。這時候我唯一的問題就是,你想賣多少錢?我發現其實同學都不會思考、甚至有點排斥商業化這件事。如果你設計的是一個產品,那你一定要記住,你的產品未來被量產之後,就是要拿去商場販售的。不能因為你不清楚、或是排斥商業就不去涉獵這方面的知識。當你生活在城市裡,拿著錢去便利商店買東西的時候,你就成為商業化的一份子。如果你未來想要成為一個產品設計師,你就不可能排斥商業化的過程與結果。我也討厭為賺錢而賺錢的商業,但我覺得我們可以有氣質的商業,我們商業化、賺錢,但卻是希望未來的生活因為這個產品而能產出一些讓人感到幸福的瞬間與未來,同時你賺的錢能啟動你的品牌,甚至還有能力回饋社會公益。錢可以成為暗黑的罪惡,但也能成為光明的善意,就看你怎麼使用而已。
簡單5點提醒大家,接下來就好好養精蓄銳,迎接本週開始的台灣畢業設計季最高潮吧!
#好期待今年又會選出什麼後浪賞作品喔
#大家好好迎接我的突襲吧哈哈哈
#新一代設計展
#後浪賞 #畢業設計 #畢業展
社會振興公益獎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八卦
#第5屆後浪賞 #社會振興公益獎
RosenBridge − 羅森橋 流動廁所設計
designer/ 沈育賢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It is my Pleasure》
廁所是一個住宅或商辦空間中最有趣的公用場域,既公開也私密,我們經常要與他人共用,但門一關,又是一個能讓自己徹底「解放」的地方,不管是吃壞的肚子或是低潮的情緒都能得到一種奇妙的療癒感。有人會在廁所裡擺著很多書,每次上廁所隨手抽一本進化自己。有人會在上班的時候躲進廁所打個小盹,或是偷閒滑滑手機,有人會放空、有人會聽音樂,當然也會有那種兩個人一起的you know。廁所裡的人彷彿是支配這個空間的王者,將自我抽離原有的生活場域,來一場短暫的星際旅行。
現在商辦空間或戶外場域的公共廁所多半有人固定清潔維持,在使用經驗上的負面回饋已經越來越少,不過如果有去過像是Fujirock音樂祭這樣的大型戶外活動場地,就會發現上廁所那種私密又美好的經驗頓時變成可怕的沼澤黑洞,讓人上廁所時坐立難安。流動廁所的髒亂來自於很多原因。一來原則上都是以短期使用為主,比較不會安排維護人員定期清理,當中也無空調或抽換氣設備改善使用品質,加上流動廁所本身體積過大運輸成本高,有時候一些大型戶外活動有可能因為節省成本而減少廁所數量,一旦承載過多習慣不同的使用者人數,就會造成使用流動廁所產生負面印象。
實踐大學的沈育賢設計師設計的「#RosenBridge」造型十分奇特,針對縮減流動廁所體積設計出像是蝸牛殼一般的活動結構,整個疊合起來時縮小了60%的體積,不僅便於存放在運送上也擁有極大優勢,在大型戶外活動時在同樣運輸成本下可運來更多數量,不僅主辦單位開心,在大型活動時使用者也不會等太久。
本屆畢業設計展中,有其他學校同學提出關於公共廁所的相關設計,在機能面有許多革新的創意,比如說成功大學的「#NiWen!」,利用關馬桶蓋的行為連結沖水機能讓我激賞!大葉大學的「#如廁」則是設計師發現穿著高跟鞋時比較好上廁所,發現人類的直腸進行排泄動作與墊腳跟出現的角度有正相關,進而設計將踩腳的地方墊高,嶺東科大的「#小解母湯」也是提出要壓縮流動廁所體積的創意。但最後我把獎項頒給「Rosen Bridge」的原因是,他不像一般工業設計師進行設計時總是抓著問題就開始試圖用設計去解決,而是先退一步想,「我的設計要傳達出什麼訊息?」、「怎樣的作品才像是我的設計?」最後他從喜愛的科幻、宇宙題材下手,發現連結兩個時空的蟲洞(又稱Einstein—Rosen bridge)很有趣,聯想到人類上廁所前後兩種截然不同心境的對比,進而將這兩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但卻又有巧妙相似的元素結合,設計出一個具有「空間設計性質的產品設計」。
也因此他的廁所造型上 #具有自己設計獨特的美感(正面看好像有點像無臉男?),#壓縮體積時洗手台等內部會有的相關組件也因設計跳脫原有框架而有一個既合理又優美的收納方式。概念上不管是心境的轉折、排泄物通過水管不知流向何處的向性、亦或是整個廁所能被壓縮成一個很小體積的特徵,都完美地與蟲洞本身扭曲時空的性質有關,而蟲洞本身也是一個能跳越時空的通道,#這樣的選題與解題方式讓人拍案叫絕,也過目難忘。沈育賢設計師更有種的是,將這個「人世間的蟲洞」#一個人做完了1比1的模型!整座模型甚至可完美地疊合活動,在這個以 3D 列印或外包做大模型為學生畢業設計主流的現在,讓我十分敬佩!
雖然「羅森橋」只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被預測至今尚未真實觀測,但人世間的羅森橋雛形已被設計出,我相信如果有機會走入量產階段,當中需要被優化的機能也有很大機會被整合進現在的設計中,甚至可以在一些材質上的取捨讓整體更加輕量化(比如說把摺疊部分換成類似東京巨蛋那種既硬挺又能彎折的特殊軟性材質等)。更重要的事,不管如何,他這個設計已留在眾人的印象裡。
所謂畢業展,#求的不就是一個讓人被記住、#進而找到一個自我進入社會的定位嗎?期許正在準備專題的同學們,能夠好好思考,究竟什麼是屬於你的設計呢?
#流動廁所的世代革命
#做自己的設計
#書上設計展 #後浪賞
#畢業專題 #畢業製作 #畢業展
#新一代設計展
—————————————————————————————————
2018年《書上設計展3.0--#設計有事嗎?》已經發售,當中除了打破設計領域以 #議題分類 來收錄各設計獎的部分得獎作品之外,也收錄了去年後浪賞作品,甚至邀來10位線上知名設計師進行深度採訪。感謝出版社鼎力相挺,在此跟大家玩一個小活動,要來送出6本《書上設計展3.0》!
活動參加辦法如下:
1.按下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粉絲頁讚
2.#分享任何一篇你覺得很有共鳴的第5屆後浪賞作品介紹文並設定公開
(可分享多篇增加得獎率)
3.在轉貼文章當中或作品介紹文底下留言給作品的建議或簡單鼓勵話語
我知道有點麻煩,但我希望可以盡量幫助到這些新人們,你的建議或鼓勵的留言都是給他們力量的最好支持!讓我們一起建置出台灣畢業設計資料庫的正循環!一起給他們一些加油打氣吧!
※《書上設計展3.0》詳細介紹:https://goo.gl/Aio3kR
社會振興公益獎 在 米米瘋ViViFunTV Youtube 的評價
【米米瘋】台灣旅遊 必玩景點推薦 花蓮 九份 把握美好時光 Nordgreen watchs Unboxing video of red pioneer 先鋒 Philosopher 哲學家
官方Nordgreen @Nordgreen
Nordgreen 85折👉 https://reurl.cc/Y1ngrl
專屬折85折扣碼:vivifuntv
從丹麥寄來台灣需要支付關稅
我怎麼上網訂購下次再分享
🥰在這個非常時期,雖然不能出國,但可以在台灣安心旅遊,分享台灣 台北/花蓮/九份的旅遊秘境探險,讓紅點設計大獎 北歐極簡丹麥錶 Nordgreen 帶領大家把握美好時光。
開箱最受歡迎的哲學家Philosopher及2020德國紅點設計獎的pioneer先鋒,以及調整錶帶不求人的快拆錶帶。🥳
自信得體 2020 #德國紅點設計 大獎手錶
丹麥🇩🇰 Nordgreen(諾德格林)
把時間留給重要的人,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看一本書、喝杯咖啡、逛逛美術館、拍拍日出日落、品嚐美食、爬爬山、騎腳踏車、出出差,另外,當然包括孩子去上學,我只想睡覺💤 拖三個孩子出門有時候還差點忘記刷牙洗臉,洗面乳當牙膏用,但媽媽工作時依然認真,並盡量保持人模人樣😅
#極簡主義 是我欣賞的處世態度,享受著簡單而純粹的快樂,媽媽真的很忙很累,沒空玩什麼人際把戲,對生活充滿熱情與活力,相信直覺勇敢走自己的路,就算是三個孩子的媽,也不能失去自己的品味風格,你可以不欣賞我的一切,但我不需要看你的臉色。
最後一樣還是要説
老公 全家的振興三倍券都交出來🥳
謝謝你 #爸爸來 沒事 有事 爸爸來
當你們看到我出影片和這些漂釀的圖文
背後有一位爸爸在跟三個孩子打仗
前線激戰區、搖滾區嗨翻天⋯⋯ 丹麥🇩🇰品牌Nordgreen(諾德格林) 源於哥本哈根,致力於低調時尚兼具價格實惠,簡約的設計純粹的功能深受矚目,更榮獲 #2020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Jakob 是一個享譽世界的丹麥設計師。 他對生活充滿好奇、喜歡探索,是B&O鉑傲首席設計師,作品獲獎無數,並被紐約 MOMA 美術館列為永久珍藏。憑借超過25年豐富多元的設計經驗,他決定進入鐘表界,跨界為Nordgreen設計經典非凡的時尚手錶。
Nordgreen公益活動
每塊手錶的背面,都可以找到獨一無二的序號,輸入序號選擇自己想幫助的,Nordgreen 會為社會貢獻出一部分的捐款。
1/ #清潔飲水 合作夥伴 Water for Good公益組織提供中非共和國一個人兩個月清潔的飲用水。
2/ #教育為未來 合作夥伴Pratham為印度的一個孩子提供兩個月的教育。
3/ #保護雨林 合作夥伴 Cool Earth為將在拉美保留200 平方米的熱帶雨林。
Nordgreen 熱門甄選款
#Philosopher - 玫瑰金40mm
[商品參數]
錶盤厚度7.2mm / 7.84mm
錶盤寬度36mm / 40mm
錶盤材質316L 鈦鋼
錶盤顏色月光銀/玫瑰金/深空灰/香檳金
機芯材料日本石英機芯
錶帶寬度18mm / 20mm
錶帶材質網格鈦鋼
錶帶顏色
月光銀/玫瑰金/深空灰/香檳金
可拆卸式錶帶是
防水級別3 ATM 生活防水
#Nordgreen# #nordgreen哲學家# #nordgreen本真# #nordgreen無限
#nordgreen設計時光 #丹麥 #丹麥設計 #手錶 #北欧 #北歐 #北歐風 #北歐設計 #watch #watches #nordicwatches #fashion #lifestyle #denmark #nordic #oot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4Y-HBFjEZ4/hqdefault.jpg)
社會振興公益獎 在 振興起跑勞動部加碼50%免抽籤 - 勞動力發展署 的相關結果
協助在地勞動力公益消費創多贏. 勞動部協助多元培力單位、創業貸款初期店家及庇護工場等受疫情影響的弱勢單位,鼓勵民眾前往消費,增加單位營運收入,持續創造就業 ... ... <看更多>
社會振興公益獎 在 表揚全國績優社會團體及職業團體蘇揆:獲獎團體對社會貢獻巨大 的相關結果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日出席「110年全國性社會團體公益貢獻獎及績優職業團體表揚大會」暨「社會創新與後疫情時代之永續發展研討會」,並向21位獲獎 ... ... <看更多>
社會振興公益獎 在 #社會振興公益獎 - Explore | Facebook 的相關結果
第5屆後浪賞 #社會振興公益獎. RosenBridge − 羅森橋流動廁所設計. designer/ 沈育賢 ·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It is my Pleasure》… See mo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