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人害怕俄羅斯駭客?它已經成為大產業】
從美國這次大選,到未來的幾場歐洲大選,人們最擔心的來自於克里姆林宮所主導的駭客,俄羅斯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變成在Hacker領域中,無與倫比,別人都擋不住他呢?他們稱之為叫主權科技,彭博社做了一個很特別的專題報導。
莫斯科的天際線,在過去十年間見證了一個古老社會的急速轉型。高聳入雲的東正教教堂尖塔,逐漸被象徵資本主義的冰冷高樓取代。驅使這股蛻變的力量,
正是這群俄羅斯的新貴階級。
在石油大國開著新潮Tesla電動跑車的Dmitry,曾待過美國矽谷。如今他是創投公司老闆。
記者問,「你覺得俄羅斯科技產業很有競爭力嗎?」
Dmitry說,「是的,而且有趣的是,世界上很少國家像我們一樣,本地玩家的實力很強。拿中國大陸來說吧,那裡的互聯網是完全封閉的系統,但在俄羅斯,Facebook、Instagram或其他西方玩家,全都進來了,可是我們還是一樣做得很好。所以我覺得競爭是很激烈的。」
記者問,「為什麼俄羅斯工程師那麼優秀?」
「我覺得是教育吧。在俄羅斯,我們還是很強調數學或是其他圍繞著工程的基礎學科,這有助拓展視野,讓你可以在技術上發揮更多創意,所以我認為是教育的緣故。」
Dmitry嚐試將矽谷文化注入位於莫斯科的Mail .Ru Group,旗下事業涵蓋兩個即時訊息網站、搜尋引擎、比價網站,和一個線上遊戲網站。此外,公司還協助管理三個俄羅斯最大的社群網站,包括已經躍升為歐洲最大的VK,以及Facebook Vodka(臉書伏爾加)。
Dimitry之所以能在2014年成功拿下VK,是VK創辦人當時拒絕向克里姆林宮提供烏克蘭異議分子的名單,被迫自我流放而無法經營公司所致。此外Dmitry也是俄羅斯最大的機器人設備投資者,總投資規模已超過一千億美元,而且至今仍對自己的眼光很滿意。
Dimitry是俄羅斯人口中所稱的科技寡頭,出入的都是一般平民消費不起的高檔場所。
Kapustin Yar One是蘇聯時代最神秘的空軍基地Area 51所在地。Dmitry的祖父曾參與飛彈試射和太空戰興建計畫,而他自己則選擇攻讀電腦程式設計。進大學那年,軟體巨擘微軟發表了Windows 95作業程式。和當時許多科技玩家一樣,Dmitry也曾企圖拷貝矽谷科技公司的發展模式,但不幸碰上了2001年的網路科技泡沫化,所有積蓄跟著化為灰燼。看著莫斯科的科技榮景,實在很難想像2004年時,全俄羅斯只有百分之九的人能夠上網。
但在2012年,這一切有了改變。俄羅斯成長為全歐洲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民眾開始懂得如何透過網路批評總統普丁,並在他尋求連任的時候,動員組織抗議活動。
執政當局對網路言論展開了大規模的鎮壓和掃蕩。但同時,政府更嚐到了善用網路力量鞏固權力的甜頭。
Dmitry說,「如果你遵守法令,那就不會有事。法令變得更複雜了,有時候得視你如何詮釋法令而定。但就算有法令,政府還是可以關閉任何在俄羅斯境內運作的服務。他們是辦得到的。這就是法令。當然你可以檢討法令好壞,但這就是目前的運作方式。」
史諾登事件爆發後,俄羅斯提高了警覺,要求包括Google和facebook在內已於俄羅斯市場落地的企業,不只須將伺服器移到俄羅斯境內,還要求所有關於使用者一舉一動的資訊,必須儲存超過六個月後才能刪除,此外還得對政府開放權限。本地公司以儲存空間耗費成本為由提出抗議,但遭到駁回。外商不願繳械投降,於是就有了連串政府打擊境外公司網路犯罪的動作。俄羅斯在巨大的全球互聯網世界中,圈出一個具有自己特色的小型互聯網,透過相互交錯、共存共榮的生態,俄羅斯逐步將自己打造成一個獨一無二的主權科技帝國。
同時也有4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萬的網紅The DoDo Men - 嘟嘟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pple 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公司,這次來個工作內幕大公開! Ian跟大家分享他在頻果總部上班的心得 大家應該都很好奇在全世界最有錢的公司工作是什麼感覺 Apple 上班一天的行程, Apple 的待遇跟福利, 平均薪水, 跟5年來學到最重要的工作職場能力! 內容僅供參考! Google也是一家...
矽谷文化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八卦
學習成為更好的工程師、更好的人,我的精神食糧推薦
我在一年前寫了學習成為更好的軟體工程師: podcast 推薦及尋求推薦,有許多朋友讀者在 Facebook 文章或是 blog 文章留言幫我推薦 podcast,一年多過去了,更新 2018 年版本的精神食糧推薦。
軟體工程類:
Syntax- Tasty Web Development Treats
兩位主持人 Wes Bos 和 Scott Tolinski 都是 Web Developer,有自己的線上課程,他們會聊各種網頁開發的相關技術、軟技能等等,因為他們都有很多授課經驗,所以他們講解技術蠻清楚的,許多前端的技術、工具、及各式技巧都有很好的介紹,前端工作的朋友們可以聽聽看。
Front End Happy Hour
節目以輕鬆的方式討論前端開發的相關主題,參與討論的來賓多為 Netflix、Evernote、 LinkedIn,及矽谷科技公司的前端工程師。每集節目他們會因為討論題目決定一個禁止說的詞,如果來賓們在討論中提到了,那所有的人就得乾杯。這裡可以學習到資深前端工程師對各個技術、趨勢的分析優缺點、他們個人的經歷體悟、以及一些 soft skills 。如果你也是前端工程師,相信你也會從這個 podcast 學習到很多。
Soft Skills Engineering
節目座右銘 "It takes more than great code to be a great engineer."
要成為好的軟體工程師,僅僅只會寫好代碼是不夠的。從各種職場的情境、辦公室政治、工作選擇、職涯轉換、美式文化,軟體工程師,或是各個職業的人,都需要有 soft skills 來幫助你進對應退。 Soft Skills Engineering 是一個兩人主持的 podcast,Dave Smith 和 Jamison Dance 兩個人每期會回答幾個聽眾詢問的問題,他們的回答通常都很幽默,佐以他們的經驗分享。我從中有許多體悟、學習,並且對可能遇到的辦公室情況有一點心理準備。這個 podcast 可以算是我目前聽的眾多 podcast 最喜歡的 (可能是因為他們講話最好笑)。
朱赟的技术管理课
朱贇 Angela 是前 Airbnb 工程經理,現在是 Coinbase 工程經理。在極客時間專欄中,Angela 聚焦在技術管理、技術實踐、矽谷文化和個人成長領域,以女工程師和技術領導的視角,講解技術和認知的故事。她把自己在技術和管理上的領悟及忠告、在矽谷工作的體會與見識,通過這個專欄分享給大家。現在有限時特價,歡迎使用我的邀請 QR code,專欄有文字,也可以直接用聽的,如果你比較想看實體書,可以讀專欄最後集結成的書 “躍遷”。
探索未來類:
Indie Hackers
主持人 Courtland Allen 訪問賺錢的 startup 創辦人的故事,探討他們為什麼當初會想要創業,或是做 side project ,他們是如何進展到他們當下的賺錢時刻的。有許多有趣的公司故事,對發展 side project 或是創業有蠻多啟發。
Smart Passive Income
主持人 Pat Flynn 2008 年被資遣,被迫離開了心愛的建築師工作,但也開啟了他人生的新道路,他藉由分享建築考試的讀書筆記,進入了 online business 的領域,節目也訪問了許多創業家或是有副業收入的人,有許多有意思的訪談及 online business 歷程。
你有推薦什麼 podcast 或是線上的課程、資源嗎? 歡迎留言分享。
最後,感謝讀者 Makris 過去幾個月的 Patreon 贊助,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有對你一些啟發,歡迎贊助我,鼓勵我多寫文章。 詳情請看我的 Patreon 頁面。最近新增加幾個贊助選項,贊助 $5 的話,我會在文章結尾署名謝謝你的支持,$10 可以署名加上你選的圖片,$50 的話幫助你宣傳你的公司、網頁、或是你。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8/12/podcast-and-learning.html
矽谷文化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八卦
【從「文化休克」中復原】#成功轉職 #出發改變人生的一次旅行
今天回頭看,我能由音樂專業轉彎,以黑馬之姿考上每年只招收一名非英文母語的亞洲學生的心理諮商系,未來上看加州最炙手可熱的心理治療師執照,在醫院、學校、社區之間擔任心理治療師,享有豐厚的機會、寬廣的視野和優質的生活,都是大大超出出走時所求所想的。
我為那一年勇敢做出選擇的自己歡呼,我沒變,仍是飽滿承裝對家人朋友思念與「MIT 出品」的那瓶礦泉水。但在加州陽光的溫暖照耀下,從此身價翻倍、禮遇也翻倍了。
從沒想過能從當時毫無成就感的「過街老鼠兼米蟲」,一路走到這裡。因為那趟美國行,我的熱情不再被侷限在牆中,慢慢找回了自己的模樣。
一起看看作者的故事 →
#學習 #音樂老師 #轉職 #心理諮商 #美國矽谷 #文化休克 #主題徵稿 #專業 #Yuki #讀者投書
▍換日線 6 月徵稿活動:出發!改變人生的一次旅行 → bit.ly/2HMD6Jt
▍換日線 2019 夏季號《出發!改變人生的一次旅行》→ bit.ly/2vMJxFO
矽谷文化 在 The DoDo Men - 嘟嘟人 Youtube 的評價
Apple 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公司,這次來個工作內幕大公開!
Ian跟大家分享他在頻果總部上班的心得
大家應該都很好奇在全世界最有錢的公司工作是什麼感覺
Apple 上班一天的行程, Apple 的待遇跟福利, 平均薪水, 跟5年來學到最重要的工作職場能力!
內容僅供參考!
Google也是一家很棒的公司,文化上有很大的不同而已!
想了解美國公司的reviews,或特定職位的收入 可以去glassdoor網站上逛逛
www.glassdoor.com
歡迎追蹤我們Instagram和Faceboo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hedodome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DoDoMen/

矽谷文化 在 The DoDo Men - 嘟嘟人 Youtube 的評價
Microsoft, Linkedin, Facebook, Instagram, Google, Apple
#美國矽谷公司 #公司文化的重要 #最好的知名科技公司
我們 The DoDo Men 這次邀請了在美國矽谷各大知名科技公司上班的朋友們來討論他們公司的差別。相信大家會很好奇在那些知名公司上班的生活是如何。到底哪一家公司最好呢?!希望這影片可以幫大家回答一些問題!
以下是我們的來賓的背景:
微軟 機械工程師 (Microsoft Mechanical Engineer)
領英 軟體工程師 (Linkedin Software Engineer)
臉書 / IG 軟體工程師 (Facebook/Instagram Software Engineer)
谷歌 軟體工程師 (Google Software Engineer)
蘋果 包裝工程師 (Apple Packaging Engineer)
以下為我們在影片裡發問的問題:
-到底哪一家公司最好?
-為什麼選擇現在的公司?
-最喜歡公司哪一點?
-公司哪一點可以改進?
-公司文化如何?
-做過最驕傲的案件?
-最喜歡哪一個員工福利?
-哪一家員工餐廳最好吃?
-面試小技巧?
歡迎追蹤我們Instagram和Faceboo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hedodome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DoDoMen/

矽谷文化 在 The DoDo Men - 嘟嘟人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跟大家聊聊我們來美國的心路歷程,以及回答一些大家對移民美國或是在美國生活的一些常問的問題。
Eric高中來的,差不多15年了
Ian小五來的,差不多20年了
#如何在美國生存 #台灣移民美國 #美國讀書
我們都是從台灣搬到美國加州, 以下是我們準備為大家回答的問題:
Q1 剛來美國的時候時候開心嗎?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Q2 這邊的國中高中教育跟台灣的教育有哪些差別?
Q3 你有跟美國當地人,或白人交往過嗎?
Q4 喜歡美國的生活嗎? 跟台灣生活差在哪?
Q5 如果你從來沒有移民到美國,你覺得今天的你是怎麼樣的人?
Q6 在美國公司上班,是不是都不用加班? 企業文化都很自由開放嗎?
Q7 英文怎麼跟上大家的腳步? 會被歧視嗎?
習慣美國生活真的要花點時間...不過現在其實大城市也越來越多人亞洲人, 不會英文也可以過的很舒適. 所以要來美國體驗美國的生活跟文化的話, 最好去華人少一點的地方, 才可以跳脫舒適圈!
歡迎追蹤我們Instagram和Faceboo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hedodome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DoDoMen/

矽谷文化 在 EP29 最神秘的獨角獸Palantir 與矽谷文化格格不入的矽谷科技 ... 的八卦
但這間位在矽谷的神秘科技公司,越來越顯得與傳統概念上的 矽谷文化 格格不入,要將總部從Palo Alto 搬到Denver, CEO Alex Karp 在訪談中表示,他已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