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高!阿里山蛟龍瀑布(空拍360大全景)!
蛟龍瀑布位於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內,地理位置屬於嘉義縣阿里山鄉豐山村的塔山尾稜,是清水溪支流的石鼓盤溪上游,海拔約951~1797公尺,瀑布落差約846公尺,日治時期的手繪地圖標示為「大瀧」(特大瀑布),為台灣落差最大的瀑布。
蛟龍瀑布最佳的觀賞時段是夏季的豐水期,特別是大雨過後,瀑布水量從天而降,氣勢驚人,從雲嘉隧道轉豐山的叉路就可遠眺,豐山聯外道路沿線及村落都有不同的視野,最好的位置則是靠近豐山觀景台的橋樑。
蛟龍瀑布因為夠高、夠偏遠,幾乎很少人能近距離觀看,透過空拍機的輔助,飛行很長一段距離,來到蛟龍瀑布正前方,拍攝360度球形大全景。
現在請移動您的手機,上下左右均可,來看看這個可望而不可及的蛟龍瀑布!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Steven w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0828~29阿溪縱走兩天一夜 為了下周的中央尖 而安排一趟兩日阿溪縱走 來當作行前訓(疫情期間太久沒爬山了QQ) 與熟悉的宙樺、胤廷一起爬 希望能找回行走在山林中的感覺 也順便再訪這條昔日救國團的熱門健行路線 經過數個多月來疫情的封山之後 眠月線鐵道四周的芒草似乎變得更加茂密了 再加上之...
「石鼓盤溪」的推薦目錄:
石鼓盤溪 在 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 Facebook 八卦
全台最高!阿里山蛟龍瀑布(空拍360大全景)!
蛟龍瀑布位於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內,地理位置屬於嘉義縣阿里山鄉豐山村的塔山尾稜,是清水溪支流的石鼓盤溪上游,海拔約951~1797公尺,瀑布落差約846公尺,日治時期的手繪地圖標示為「大瀧」(特大瀑布),為台灣落差最大的瀑布。
蛟龍瀑布最佳的觀賞時段是夏季的豐水期,特別是大雨過後,瀑布水量從天而降,氣勢驚人,從雲嘉隧道轉豐山的叉路就可遠眺,豐山聯外道路沿線及村落都有不同的視野,最好的位置則是靠近豐山觀景台的橋樑。
蛟龍瀑布因為夠高、夠偏遠,幾乎很少人能近距離觀看,透過空拍機的輔助,飛行很長一段距離,來到蛟龍瀑布正前方,拍攝360度球形大全景。
現在請移動您的手機,上下左右均可,來看看這個可望而不可及的蛟龍瀑布!
石鼓盤溪 在 Facebook 八卦
【文末課程資訊】眠月線與水漾森林|毀滅後的美麗重生
地震與颱風對於很多人來說,幾乎是毀滅的代名詞,然而以自然的角度來說,卻僅是萬物循環的過程之一。但毀滅之後的重生,往往美得觸動人心,就如阿里山眠月線鐵道與水漾森林。若要一睹這兩個例證,新阿溪縱走便是很好選擇。
此路線即是從眠月線所在阿里山,走到水漾森林登山口所在的杉林溪遊樂區。稱之為新阿溪縱走,是因為過去在民國60-70年間也有類似的路線,但後來因為921地震而中斷,故加一『新』字以做區隔。
▌眠月線與水漾森林行程
我這次行程共耗時三日:第一日早上從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開始沿眠月線行走,並拍攝紀錄沿線美景,最後抵達石猴車站紮營過夜。第二日則離開石猴車站,繼續沿著眠月線前進,直到遇到斷軌處,再高繞上松山。登頂後,一路陡下至水漾森林,並在途中造訪眠月神木。第三日在拍攝完水漾森林日出後,便拔營離開,最後抵達杉林溪森林遊樂區,搭乘客運前往台中,再搭車回台北。
▌第一日 眠月線
眠月線是日治時期為了開發阿里山森林資源,所開闢之阿里山鐵路的支線。眠月線晚主線一年,於1914年完工。起站為舊阿里山站(今沼平車站),經塔山站、眠月站,止於終點石猴站。
眠月一名則源自當時受日本政府所託,前來探勘規劃阿里山森林資源開發,與森林鐵路路線測量的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河合鈰太郎。河合教授號琴山,後世多稱之琴山河合博士。在阿里山的一次調查探勘裡,因為當時環境原始、全無開發,因此克難地睡在大石頭上。然而晚上的點點繁星與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的巨木森林,美得讓這位留學德國的森林學家無法入眠。此地後來也因此命名為眠月,即後來眠月站所在一帶,這條支線也被稱作眠月線。
1919年琴山河合博士再回到阿里山時,也回到當年帶給他滿滿感動的夜宿地點。然而昔日的參天古木卻早已被砍伐殆盡,讓他感傷不已,因而作詩一首:「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蹤,鳴泉當作舊時音。」,以表感嘆。
為了能夠早點從阿里山出發,我們前一晚就先到嘉義住宿,隔天一早與其他同伴會合後,再一起前往阿里山。前往阿里山的路上,我就發現雲霧漸濃。當我們準備踏上鐵道時,雨珠便毫不客氣地下了下來。
我們穿上雨衣後繼續前行。前段鐵軌因為與賞日出的祝山線共用,所以路廊寬闊,鐵道也維護得很好。很快地,我們就來到眠月線與祝山線的方開的十字分道。一進入眠月線,我的目光很快就被緊鄰鐵道兩側的森林給吸引。而這裡的鐵道也因為不再維護,開始不時被泥土與植物給覆蓋。
很快地,我們就來到此行稍微比較困難的地方 -明隧道崩塌處。這裡雖然看起來可怕,但其實已經有架設棧道、繩索、鐵鍊與鋼筋踩點。基本上只要小心謹慎,都能順利通過。因此雖然我們抵達時正起大霧、下大雨,仍然可以順利通過。但可惜因為雨勢,沒辦法飛空拍機空拍。
通過崩塌處,再過一個明隧道後,緊接著就是眠月線的第一與第二隧道。這兩個隧道是伐木時期就開鑿的隧道,因此雖然部分有後來加強的水泥結構,但還是有很大部份是採素掘工法、可以直接看到山體的區段。眠月線最長的第二隧道內有崩塌,但因為近來眠月線變成熱門旅遊路線,爆紅之下,崩塌處其實也被踩出一條道路,可以輕鬆通過。
通過二號隧道之後,便是穿越了塔山,來到塔山車站。原本日治時期的塔山車站已在921大地震中被震毀,目前看到的塔山車站是之後重建的,因此保存狀況算是相當良好。塔山本來也有支線塔山裏線、大瀧溪線,但現場看來軌道應已經淹沒在草叢中,及掩蓋在月台下。
我們繼續沿著鐵道前行,沿途便是最經典的眠月線景色 -橋樑與隧道。其中又以九號隧道與其旁的山壁最吸引我,許多眠月線的經典照片皆出於此。而過了九號隧道,在木棧橋另一端的十號隧道邊坡壁上,便可看到台灣一夜蘭。
續行鐵道,途中陸續經過廢棄的道班房,以及許多橋樑隧道。其中12號隧道的北口爬滿了植物,綠意蔓延,有種說不出的美麗。而12號隧道也是眠月線最後的隧道,接下來通過的皆為橋樑。我們在通過高度最高的22號橋樑時,空中飄著細細的雨珠,看不清對岸的景色,因此猶如走在空中一樣。
通過22號橋樑不久,我們就抵達了過去眠月站的位置,據傳當年琴山和河博士眠於月下處就在這一帶。然而眠月站的建築已經消失,目前僅剩的建築為不遠處的舊管制站。
繼續前行不久,就來到了石猴遊憩區。然而這裡多處被土石掩埋、觀景台也被植物遮蔽沒有展望,石猴的頭部更是早被地震給震斷了,崩落碎解在正下方。離開觀景台,通過石猴下方的崩塌地後,傾斜但依然屹立的石猴車站便映入眼簾。這裡也是我們今晚紮營過夜的地方。這裡我們遇到了要去抓山老鼠的林務局人員,我們相談甚歡,度過了愉快的一夜。
▌第二天 上松山 下水漾森林 一訪最老的神木
因為昨晚睡前發現天空越發清朗,可以看見點點繁星。除了想到我們也眠於月下,會心一笑之餘,也想著今早可能會有景可拍。便在天亮前起床,沿著石猴休憩區的舊步道,爬上石猴的頸部等待景色。不過因為天氣實在太晴朗,因此沒有出現特別的景色。
我們回到車站吃玩早餐、整理好裝備後,便繼續出發。石猴站後方的鐵軌因為更少人走,狀態顯得更為殘舊。途經一處也許是過去為了截彎取直,但來不及完工的隧道。
隨後我們來到第二處鐵道路基崩塌處,在此我們便要高繞至此行最高點松山。一開始的上坡確實相當的陡,但接上稜線後,便稍微和緩一些。期間我們經過一開闊有展望處,本來希望可以看到玉山主峰與其山脈,可惜被雲層阻擋,未能如願。
很快的我們就抵達松山的三角點,與其後山頭制高點上、日治時期營林所所立的石碑,此後便是一路陡下至亞衫坪林道。這段下坡不太好走,加上水氣將沿路的石頭、樹根打濕,很容易滑倒,很多地方甚至要拉繩而下,必須全神貫注在路徑上。中間我們經過早期林業鐵道遺留的鐵軌,但不太確定是屬於哪條路線。
離開斷軌後,我們繼續陡下,直到抵達酒瓶營地後才稍做休息。這裡有許多新舊的酒瓶,然而新的遠多於舊的。這是早期過去林務局與其配合廠商在伐木或造林時,工人飲用留下。跟過去日本駐在所,駐守的日本警察也會留下許多酒瓶一樣。
離開酒瓶營地後,我們短暫地踏上林道。但由於林道也因地震而斷裂,無法直接通往眠月神木,我們只得再往前下切至乾溪床,再回到森林中爬升回林道。回到林道後就輕鬆了許多,我們很快來到水漾森林與眠月神木的叉路口。在這裡我隱隱約約聽到有電鋸的聲音,不知道是不是山老鼠,希望林務局的大哥們能去查明。
前往眠月神木,包含休息、拍照,來回需要一小時左右。期間林道有幾處的崩塌,有不小的上下起伏。不過最終看到巨大的眠月神木時,還是相當的震撼。眠月神木是紅檜,高48公尺、樹圍21公尺,樹齡則有4100年,是台灣最古老的神木。神木內部雖已中空,但頂部仍有枝葉,因此應該還活著。樹的根部有大量的垃圾,但大多年代久遠,還看到已經絕版許久的汽水瓶,猶如格格不入的時空將囊。
離開神木後我們回到水漾森林的下切點,不久就抵達了我們此行的最後重點水漾森林。水漾森林是因為1999年921大地震後,石鼓盤溪的河道被阻塞,而形成的堰塞湖。原本的森林則因為被湖水浸泡,形成了湖中枯木林的美景,進而吸引許多人前來探訪,並連帶造成了環境上的影響。
當我們終於從森林中竄出,看到石鼓盤溪的溪水時,心情相當振奮。而且相較於網路上看到的人滿為患,這日似乎只有我們一行四人(以及後來抵達的一隊商業團約5、6人),可以享受一些清幽與寧靜。
我們趁天色尚未暗下來之前搭好營帳,本來期待能有夕景可賞,無奈最後仍因雲多未能如願。晚上用晚餐時,發現天空慢慢清朗,星空漸明,便帶著希望隔天一早能出大景的期待入睡了。
▌第三日 急行軍回杉林溪
清晨五點起床時,我往帳外水樣森林方向一看,發現天空大致晴朗,或許有希望出景。我便速速起床著衣,拿起拍攝裝備往湖岸走去。
在等待的同時,雖然樹木與雲朵已開始有日出前的淡淡紅光,但我也發現日出處的雲似乎有些多。果然這天的日出最終沒有出現我希望的大景。然而這日依然是舒爽的藍天白雲,我們在湖畔享受了一下日光,欣賞一下好天氣下的水漾森林後,便收拾裝備離開了。
離開水漾森林之後便是連續不緩的上坡,其中還有需要拉繩的段落。之後會再穿越一片較為平緩的森林,再往上接回林道。在接回林道的上坡中,又發現殘存的鐵軌,不知過去是屬於哪條路線。
接回林道後我們前進的速度就比較快了。林道來到鹿屈山叉路口後,會遇到一段需要拉繩的長下坡,但之後又再接回林道,一路平緩地通往杉林溪。快要抵達杉林溪時,相較於通行車輛的蜿蜒林道,我們選擇走山友開闢的捷徑。經過幾次拉繩陡下後,終於聽到嘈雜的人聲、看到油油亮亮、平滑如絲的黑色柏油路。不得不說,在山裡上上下下走了三天樹根盤錯、滿佈大小石塊的山路後,終於踏上柏油路時,其實還蠻感動的。
▌結語
這次走新阿溪縱走其實很有成就感,也看到許多美景,只可惜天氣不是最理想的狀態。也許之後有機會走阿豐縱走時,再來補拍吧!
▌課程資訊
下週我在Nikon School有一堂歷史建築拍攝課程噢!在這個課程裡,我會帶領大家認識並拍攝臺北城的歷史建築,實際用雙腳爬梳台北的歷史。課程總共分成兩部分,分別為12/18的前導課,以及12/20的外拍課,只要有基礎相機操作能力,不管是不是Nikon用戶都可以參加噢! 詳細課程資訊請參考:
https://www.wilhelmchang.com/nikon-historic-building
石鼓盤溪 在 Steven wu Youtube 的評價
20210828~29阿溪縱走兩天一夜
為了下周的中央尖
而安排一趟兩日阿溪縱走
來當作行前訓(疫情期間太久沒爬山了QQ)
與熟悉的宙樺、胤廷一起爬
希望能找回行走在山林中的感覺
也順便再訪這條昔日救國團的熱門健行路線
經過數個多月來疫情的封山之後
眠月線鐵道四周的芒草似乎變得更加茂密了
再加上之前疫情間有一個颱風
使得過眠月線後上松山、陡下酒瓶營地
以及沿著石鼓盤溪的路徑變得更加原始
路途中近期倒塌的倒木也隨處可見
不過行前載好離線的GPX地圖
以及沿途隨時留意不太明顯的布條
還是能夠殺出一條血路的~
我們原本預計第一天就要到水漾森林紮營
然而沿途玩耍太久,午後又下了一些雨
使得過溪谷的路面變得越加濕滑
而影響了我們行進的節奏
最後決定在夜幕即將來臨前
迫降在酒瓶營地
原先為無法如預計規劃在水漾紮營而感到失望的我們
在第二天一早打開帳篷走出來的剎那
映入眼簾的景色讓我們印象深刻
沒想到我們昨晚紮在一個這麼美的地方 !?
未完待續...(請持續追蹤超級精彩的阿溪縱走下集,敬請期待XD)
*IG頁面連結 :
https://www.instagram.com/steven_wu_trip/
*FB頁面連結 :
https://m.facebook.com/Steven-wu-107839494340971
影片章節 :
0:00 出發前往阿里山
1:04 沼平車站(&空拍)
2:19 明隧道大崩壁(&空拍)
4:10 眠月線鐵道漫遊
7:14 抵達石猴車站(冷冷清清)
7:42 午餐後繼續前往松山(H2557m)
10:45 離開松山,陡下酒瓶營地
12:07 開箱取水神器(石鼓盤溪)
12:36 大夥決定迫降酒瓶營地,放棄在水漾森林紮營
14:43 下集精采預告~有許多粉絲福利時間XD
去年228連假的3天2夜阿溪縱走:
ep1 : 阿里山~眠月線~石猴車站
https://youtu.be/I8sErK2a50k
ep2 : 松山~眠月神木~水漾森林
https://youtu.be/7kh8q4_jOW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OxDISRqhIQ/hqdefault.jpg)
石鼓盤溪 在 程威銘醫師Dr. DKK Youtube 的評價
認識泌尿科「陳伯」也一定要認識泌尿科「小梁」。沒想到夢幻營地水漾森林竟與膀胱小梁化扯上關係!20年前921大地震,水漾森林意外誕生,走哪條路線最輕鬆到達?又或是你膀胱無力、頻尿、尿不乾淨?千萬別錯過本集超違和系列:水漾森林與膀胱小梁化!
#水漾森林 #慢性尿滯留 #膀胱小梁化 #眠月神木 #露營 #營地 #石鼓盤溪 #堰塞湖 #膀胱 #膀胱無力 #膀胱老化 #頻尿 #尿不乾淨 #攝護腺 #攝護腺肥大 #排尿障礙 #小便不順 #有水工寮 #衫林溪 #仁亭 #帝雉 #溪阿縱走 #林道 #程威銘醫師 #泌尿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WTWySUp8Qk/hqdefault.jpg)
石鼓盤溪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評價
芮芮IG👉️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
2020年的跨年,想送給自己別於在城市迎接倒數煙火的場景。揪了幾位身旁好友,沒想到居然湊到了14人,我們找了台灣368帶上我們這團大陣仗,原本預計要去松蘿湖跨年,但松蘿湖的水位遲遲沒退,無法扎營,就決定改去中級山水漾森林。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背重裝爬山,是新體驗與挑戰,兩天一夜下來,覺得自己體力尚可。
至於為何會夜爬,因我們晚上山,抵達水樣差不多是晚上了~覺得夜爬滿有趣的,能更專注的在每一步伐,且真正發揮互助、有愛精神!這一整路上跟朋友有說有笑,讓爬山不再只是前往終點而已。謝謝台灣368領隊廣煇和宋大媽帶隊,整路有你們照顧真的安全不過!
2020年最後一天,與16位大夥一同擁有美好回憶,迎接2021美好到來。
_________
► 百岳開箱:
【百岳開箱|玉山】東埔山莊好豪華!人生首座百岳玉山前哨戰(上集)
https://youtu.be/MN1uTxhmBvI
【百岳開箱|玉山】登頂東北亞第一高峰!一生一定要完成(下集)
https://youtu.be/xkgzWLiGTn0
_________
.
更多精彩照片請看
📌 藍心妤 | 藍氏旅遊筆記
https://a228220333.pixnet.net/blog
https://www.instagram.com/_blue_travel/
📌 台灣三六八
https://www.taiwan368368.com.tw/products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368368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368/
.
森林由來: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一座堰塞湖-水漾森林,堪稱台灣第一大堰塞湖。921大地震造成石鼓盤溪河道受阻後,形成長約1公里、寛約200公尺的堰塞湖,湖內的杉木因長期泡水,群體的死亡姿態在水中倒映出凋亡之美,形成一片美景。矗立在湖中的倒影藍天、枯木加上清徹的湖面 ,給予人一種蕭索的淒涼美感,令人彷彿置身優美的迷幻山林中,因此有了,落入凡間的遺事仙境「水漾森林」如夢似幻的名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hWo9VwiAn4/hqdefault.jpg)
石鼓盤溪 在 [出隊] 石鼓盤溪溯登大塔山- 看板sttmountain - PTT網頁版 的八卦
隊伍名稱:石鼓盤溪溯登大塔山活動日期:2014/8/5~10 留守:豆子活動人員: 領隊:ching 嚮導:ching 郭XX、謝XX、林XX(社外) 人員結構: 總人數:4 ... ... <看更多>
石鼓盤溪 在 [出隊] 石鼓盤溪溯登大塔山- sttmountain - PTT Web 的八卦
[出隊]石鼓盤溪溯登大塔山@sttmountain,共有1則留言,1人參與討論,1推0噓0→, 隊伍名稱:石鼓盤溪溯登大塔山活動日期:2014/8/5~10留守:豆子活動 ... ... <看更多>
石鼓盤溪 在 石鼓盤溪12m斜瀑4 - YouTube 的八卦
石鼓盤溪 12m斜瀑4. 46 views 8 years ago. Rmedium. Rmedium. 26 subscribers. Subscribe. 0.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