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的127小時,台灣的7xx小時 》
「也許,我們無法想像生命盡頭的那一刻,但是,我們能從別人的故事裡,看見生命為了延續下去所綻放出的耀眼光芒。」
李明翰不是神。
他能回來,除了他個人的努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消防與岳界攜手組成的搜救隊,幕前幕後辛苦付出所換回來的。他們,都值得掌聲。
但他仍是一位,十分可敬的強大登山家。
那為了求生而展現的驚人意志,是世界級登山家都會點頭認同的堅強。
他犯了許多錯,才會落得差點與山神同在——
他在中級山功夫未到家之前,稍微越級獨攀了一個風險過高的山域。
他沒有攜帶能在絕境通訊的通聯器材。
他也沒有委託一個掌握他整個計畫的留守人在山下待命。
更因為離開了已知路線的航跡,讓自己陷入了極大的未知與風險之中。
但,他更做對了很多事情,今天才得以搭機下山——
強大的心理素質,臨危不亂之外,更獨自面對往後30天的絕望孤寂。
專業的裝備,在遇難後依然能保持自己的溫暖乾燥。
正確的知識,讓他持續的往山頂推進尋求救援,而不是越往溪谷走的迷途。
異常堅定強大的心靈,支持他撐著承受極大痛苦的肉體,一跪、一跪攀上稜線。
最後是經驗與知識結合,靠著地圖指北針,在GPS被沖走以後依然能給予搜救隊關於自己位置的可靠線索。
這些,都不是一個「普通登山客」能有的作為,而是一位「經驗充足的登山家」才會有的應對。知識、裝備、經驗、體力、心理資質,是這些看不見的東西,讓他能在受困了1個月,超過700個小時之後,重返人間。
至於使用者付費嘛,李明翰的社團學長姐與家屬,除了在山搜期間無比冷靜與配合以外,更已經準備好現金,等著支付任何一張來自政府與搜救隊的帳單了,他們是完美的遇難者關係人典範。而山神,也把他們的寶貝兒子還給了他們。
可惜,現在的「法律」,就是「不准直升機收錢」,所以政府媒體愛用「直升機花了多少錢全民買單」這招,根本是愚弄大眾的伎倆,法律不改,台中、南投政府再怎麼抹黑登山者、訂定再多不合理違憲的制度,只要出事一樣全民買單。
------
7年前,震撼世界、轟動台灣的冒險鉅片「127小時」上映,成本1800萬美元的電影,在全世界開出了6000萬美元的票房。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真實故事——2003年,主角Aron Rolston,27歲,獨攀藍約翰峽谷,沒帶通訊器材,求生器材不足,只有一天的糧食和水,別說留守人,根本沒人知道他要去哪裡。然後他就這麼的被一塊巨石夾住手,困在峽谷中127小時,最後用破爛小刀斷臂求生,犧牲了一隻手,成功活了下來。
後來,Aron Rolston成了美國的名人,出版了回憶錄《在岩石與險境間》,巡迴演講他的故事,甚至登上了瑞士經濟論壇的講座。並且,他並沒有因為失去一隻手臂而失去冒險的熱誠,如今的他,正在群山的擁抱之下,繼續以世界第一高峰為目標邁進著、攀登著。
有著極其相似的經歷與命運,但李明翰比Aron Rolston更加的幸運——雙腿雖然斷了,但還是能跪行。雖肉體承受的痛苦或許沒有127小時那樣磨難,但精神的折磨對他來說,可是更勝一籌——整整31天,700多個小時,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廣袤無邊的山林,到後期天天聽著螺旋槳達達聲,甚至看著直昇機因為樹林過密而在眼前擦身而過,直到打出求救電話後長達5天、早已斷糧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餓死的無盡等待……他那種面對生死交關的心情,誰能理解、誰能想像?這心理的煎熬與自我對話,絕對遠在127小時的故事之上。
更何況,李明翰的故事,還有家屬、台灣山岳界與消防單位三方的圓滿合作,相輔相成,穿插著制度的矛盾、官民的體諒與萬眾一心的團結。
什麼是國際化?當我們把這個故事講給外國人聽的時候,這就是了。這是一個,國際級的山難故事。
如果,你不會看著127小時的電影,指著主角大罵浪費社會資源、大罵活該找死有種獨攀就不要人家去救;那麼,你當然不會回頭,用同樣的言論指責李明翰——那是一種作賤自己家園的崇洋心態,外國人可以,台灣人不行。
如果,美國的政府沒有因為Aron Rolston而規定「禁止獨攀」、「登山者必須攜帶通訊器材」、「加強登山管制」、「強迫保險」,那麼…台灣呢?
「美國拍電影,台灣變笑柄」,一樣的故事,一樣堅強的人,一樣耀眼的生命,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故事?
不,人本為冒險而生,既然做足準備,何不放膽嘗試,去追尋不一樣的視野與高度、徜徉在那自己過去無法想像的境地之中,飛得更高、更遠、更灑脫?
台灣的鳥籠已經打開,而我相信一定有這麼一天,這樣交雜著是與非、閃耀著生命光輝的故事,終將成為岳人們的佳話,永遠流傳下去——從這個千山萬水不輸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福爾摩沙,直到世界的盡頭。
#照片非當事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120的網紅謝晨彥 股怪教授財經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討論議題] 躲過強颱卻難逃死劫!直升機救援失誤 老婦高空墜落亡 61年來最強!哈吉被颱風重創日本328億日圓新幹線"泡湯" 世界No1!日推新子彈頭列車ALFA-X時速360km拚紀錄 日本新幹線"黑科技"!6.0強震8車廂出軌 創"0傷亡"紀錄 ========= 優惠資訊 =========...
「直升機 救援 電話」的推薦目錄:
- 關於直升機 救援 電話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 關於直升機 救援 電話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 關於直升機 救援 電話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 關於直升機 救援 電話 在 謝晨彥 股怪教授財經研究室 Youtube
- 關於直升機 救援 電話 在 桃園登山客攀登宜蘭南湖大山疑高山症不適空勤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直升機 救援 電話 在 攀馬博橫斷身體不適脫隊求救直升機救援「吊掛下山」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直升機 救援 電話 在 真相大白?BMW台68撞飛重機YouTuber還原現場:敢說你沒逼 ... 的評價
直升機 救援 電話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八卦
《黑影籠罩我們的山林:比基尼登山客之死》
網路新聞剛發布的時候,第一眼,我就認出是岳界稱為「G哥」的吳姓奇女子。雖說我們素昧平生,唯一一次相遇還是我剛開始爬山的時候,所以沒能認出她來,但我向來知道她非常熱愛登山、無懼獨攀,且經常挑戰長天數的冷門路線,心裡煞是佩服。
就如同去年9月南三段事件的葉生錦一樣,當時「落跑」成了嗜血媒體窮追猛打的關鍵字,而這一次,他們又找到了話題性頗高的比基尼照片,讓此事件瞬間攻佔各大媒體的版面。原本只是單純的個人愛好,卻讓她在這種時刻站上了風口浪尖。
想不到最後結局,令人無限悲傷。
.
.
.
在我們哀悼之時,許多人還以為他全程都穿比基尼爬山呢。
每次這類事件一觸及大眾領域,不免就會看見一邊倒的網友留言,撇開低俗的人身攻擊、自取滅亡言論不提,主流意見都緊緊圍繞著「使用者付費」打轉,其原因無他,就是所謂的「黑山」。
消防局照往例申請了直升機救援,一瞬間,我彷彿又看見了葉生錦落寞的影子,在火把、稻草叉和口誅筆伐之前倉皇遁入黑暗。沒人想過他的家人跟著承受的壓力,也沒人想過數百萬的救難費用足以重創普通家庭的經濟。
高漲的情緒之前,沒有思考,只有廉價的發洩。
以下我就把問題的核心──「黑山」拆成三部分來講。如果你認為你的思考層次應該高於一般網友,那還請留步看看。
1. 『使用者付費』─抱歉,我們還沒準備好!
看這個議題,我們需要點國際觀。每當國外有這類山難事件出現,網友也會義憤填膺地說「他去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憑什麼花納稅人的錢去救?」於是又會掀起一輪正反方的辯論。只可惜在台灣,這個議題幾乎是個一言堂。
簡單來說,大體上歐洲採用的是使用者付費制度,因此戶外愛好者會預先購買專門滿足搜救需求的保險(當然也是有像波蘭這種國家,搜救任務由強大的志願者組織承接,完全免費);再來跨過大西洋,我們看看美國的情況,各州有各自的規範,有些地方完全不會收費,但即使是最信奉使用者付費的新罕布夏州 ,也推出了售價25塊美金的「健行安全卡」:你買卡,救援就免費。
附帶一提,美國的國家公園內的救援完全免費──除了違反園方規範的情況。但人家不像我們一樣,離開步道範圍就追著你要錢,而是闖入受保護的考古遺址、生態敏感區域這種才算數。
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重點,或是說實施使用者付費的基本條件:保險。
一旦直升機出勤,救援費用動輒上百萬都有可能,登山者理應擁有能支付其款項的保險。我們現在狀態是──沒有。連想買都沒得買,因為壓根沒有這個選項。
政府以無償搜救為餌,企圖用「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將我們壓制在步道之上,治標不治本、與國際上自由風氣背道而馳之餘,顯現公務體系的怠惰偷安。
2. 『黑山』─屬於台灣的原生種笑話
若只是看媒體報導,大家還不知道那條路線是「無法申請」,而不是她「沒有申請」。現在我國的登山申請制度就是:政府給你一個下拉式清單,只有上面有列的才是合法路線,其餘則是禁區。
更好笑的是,若是我們查閱台灣戒嚴時期的紀錄,就會發現即使在對登山不友善的年代中,前輩們依然可以自由選擇山裡的前進方向,進而開拓出許多現在登山所循的傳統路線。
2001年起警政署取消高山嚮導制,登山活動瞬間變得自由開放,然而當山難救援案件逐年增加、社會成本提升,無作為的中央卻放任地方政府自訂畸形條例,表面裝作開放,實則變相重返管制時期,走上了令人嘆息的回頭路。
國際上來看,厲行入山申請制的台灣是個奇葩──不信的話,你可以問問看所有曾經在台灣爬過高山的外國人,或是有此計畫的外國人,台灣是不是他們遇過申請最麻煩的地方?位於我們北方的鄰國日本,入山也只需要填表格丟信箱即可,更不會限制我們要怎麼走。
雪季的台灣不只有申請制,國家公園尚有以兩人、三人為人數下限的硬性規定,「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又規定我們不能離開步道範圍,等於是抹殺了一切雪季技術攀登的可能。反觀日本,即便是危險性較高的雪季,每一座山的每個山溝、稜線都任由我們攀爬,有著歐美國家一般的自由風氣。
所以我們的登山環境,若是放在已開發國家的行列中相比,遠遠落後國際水準。
如此這般,政府還宣稱要推行高山觀光,向國外行銷台灣的山岳之美?只能說是笑話奇談。究竟我們的山還要黑多久,政府還要視而不見多久,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3. 『封山不能解決問題,卻能解決有問題的人』
對於政府來說,封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是為了減少山難。首先,將登山者集中至步道上,易於控管,再用條例嚇阻我們脫出步道範圍。對他們來說,離開步道範圍就會提高出山難的機率,山難數量增多了就會讓搜救成本提高,是簡單的線形思考方式。
那麼,為何解決不了問題?因為登山的普世價值是「自由」。
由四大天王訂立的台灣百岳,名氣家喻戶曉,至今卻依然因為封山而令人無法以正當管道完百,你說是不是很諷刺?一位登山家,又怎麼可能一輩子停留在步道上呢?登山的基本精神為自我挑戰與實現,大家都走過的路,任誰都不會將其視之為挑戰!
岳界知道,政府自己也知道,在那所謂的「黑山」範疇之中,這幾年來不知已經有多少隊伍走過,甚至網路上都能查到行程紀錄。更可笑的是,山難在合法步道上繼續發生的同時,卻只需要少許的黑山案件,就能讓全部的登山者背上黑鍋。
如上一部分所述,黑山本身就是個笑話了,我們卻還要放任不合理的自治條例處罰公民,一個一個解決有問題的人,令整個戶外圈噤若寒蟬。
以恐懼來限制本質崇尚自由、探險的戶外活動,這就是我們台灣的未來嗎?
-----
若要做個總結,我想先為吳小姐默哀。一位去年待在山上一百餘天,翱遊崇山峻嶺的奇人,一位愛山的女中豪傑。也許非有意為之,但她貫徹了登山固有的自由精神,足為激勵人心的模範。
那些人永遠也不會懂,一個身材嬌小的女性需要有多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克服社會不友善的目光,自信地以喜歡的方式記錄足跡;那些人永遠也不會懂,她小小身軀所行遍的千山萬水,他們大多數人即使窮極一生,只怕還難走到十分之一。
.
死於自己熱愛的活動之中,痛惜一條生命之外,我們都該相信他坦然瞭解並接受一切的風險,無論受難的過程短暫抑或是漫長,最後都能從容踏上靈魂的歸途,留下戛然而止的足跡。山風、驕陽、綠野,花開花謝依然,只是故人已去,不再復來。
意外、受傷、死亡,機率永遠不可能等於零。登山者個人的體力、技術、經驗能降低風險,有嚮導帶路也能降低風險,走在成熟的步道上也能降低風險,但風險永遠不會是零。阿玉山迷途身故的山友、摔落素密達斷崖的人、父子斷崖墜谷的遊客,再再提醒我們,任何地方都潛藏危機,和路線能否申請、爬黑山、獨攀與否,沒有絕對的關係。
.
黑山,是寶島歷史的遺毒,是專制的復辟,現在依然流竄在山林的血管中。
使用者付費,中央不只不作為,還旁觀地方政府、消防單位和登山者互相傾軋。國外明明已有多種模式和配套措施可以參考,執政者卻依然選擇性漠視,令人失望。
吳小姐做足了準備,以衛星電話求援,明確地報出座標,快速讓救難隊伍定位,已經最大限度地盡了本分。因此,我不認為她有任何可批評之處。
.
G哥,一路好走!
願你離開的步伐,正如同你來時一般地溫柔且堅定。
直升機 救援 電話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八卦
《黑影籠罩我們的山林:比基尼登山客之死》
網路新聞剛發布的時候,第一眼,我就認出是岳界稱為「G哥」的吳姓奇女子。雖說我們素昧平生,唯一一次相遇還是我剛開始爬山的時候,所以沒能認出她來,但我向來知道她非常熱愛登山、無懼獨攀,且經常挑戰長天數的冷門路線,心裡煞是佩服。
就如同去年9月南三段事件的葉生錦一樣,當時「落跑」成了嗜血媒體窮追猛打的關鍵字,而這一次,他們又找到了話題性頗高的比基尼照片,讓此事件瞬間攻佔各大媒體的版面。原本只是單純的個人愛好,卻讓她在這種時刻站上了風口浪尖。
想不到最後結局,令人無限悲傷。
.
.
.
在我們哀悼之時,許多人還以為他全程都穿比基尼爬山呢。
每次這類事件一觸及大眾領域,不免就會看見一邊倒的網友留言,撇開低俗的人身攻擊、自取滅亡言論不提,主流意見都緊緊圍繞著「使用者付費」打轉,其原因無他,就是所謂的「黑山」。
消防局照往例申請了直升機救援,一瞬間,我彷彿又看見了葉生錦落寞的影子,在火把、稻草叉和口誅筆伐之前倉皇遁入黑暗。沒人想過他的家人跟著承受的壓力,也沒人想過數百萬的救難費用足以重創普通家庭的經濟。
高漲的情緒之前,沒有思考,只有廉價的發洩。
以下我就把問題的核心──「黑山」拆成三部分來講。如果你認為你的思考層次應該高於一般網友,那還請留步看看。
1. 『使用者付費』─抱歉,我們還沒準備好!
看這個議題,我們需要點國際觀。每當國外有這類山難事件出現,網友也會義憤填膺地說「他去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憑什麼花納稅人的錢去救?」於是又會掀起一輪正反方的辯論。只可惜在台灣,這個議題幾乎是個一言堂。
簡單來說,大體上歐洲採用的是使用者付費制度,因此戶外愛好者會預先購買專門滿足搜救需求的保險(當然也是有像波蘭這種國家,搜救任務由強大的志願者組織承接,完全免費);再來跨過大西洋,我們看看美國的情況,各州有各自的規範,有些地方完全不會收費,但即使是最信奉使用者付費的新罕布夏州 ,也推出了售價25塊美金的「健行安全卡」:你買卡,救援就免費。
附帶一提,美國的國家公園內的救援完全免費──除了違反園方規範的情況。但人家不像我們一樣,離開步道範圍就追著你要錢,而是闖入受保護的考古遺址、生態敏感區域這種才算數。
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重點,或是說實施使用者付費的基本條件:保險。
一旦直升機出勤,救援費用動輒上百萬都有可能,登山者理應擁有能支付其款項的保險。我們現在狀態是──沒有。連想買都沒得買,因為壓根沒有這個選項。
政府以無償搜救為餌,企圖用「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將我們壓制在步道之上,治標不治本、與國際上自由風氣背道而馳之餘,顯現公務體系的怠惰偷安。
2. 『黑山』─屬於台灣的原生種笑話
若只是看媒體報導,大家還不知道那條路線是「無法申請」,而不是她「沒有申請」。現在我國的登山申請制度就是:政府給你一個下拉式清單,只有上面有列的才是合法路線,其餘則是禁區。
更好笑的是,若是我們查閱台灣戒嚴時期的紀錄,就會發現即使在對登山不友善的年代中,前輩們依然可以自由選擇山裡的前進方向,進而開拓出許多現在登山所循的傳統路線。
2001年起警政署取消高山嚮導制,登山活動瞬間變得自由開放,然而當山難救援案件逐年增加、社會成本提升,無作為的中央卻放任地方政府自訂畸形條例,表面裝作開放,實則變相重返管制時期,走上了令人嘆息的回頭路。
國際上來看,厲行入山申請制的台灣是個奇葩──不信的話,你可以問問看所有曾經在台灣爬過高山的外國人,或是有此計畫的外國人,台灣是不是他們遇過申請最麻煩的地方?位於我們北方的鄰國日本,入山也只需要填表格丟信箱即可,更不會限制我們要怎麼走。
雪季的台灣不只有申請制,國家公園尚有以兩人、三人為人數下限的硬性規定,「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又規定我們不能離開步道範圍,等於是抹殺了一切雪季技術攀登的可能。反觀日本,即便是危險性較高的雪季,每一座山的每個山溝、稜線都任由我們攀爬,有著歐美國家一般的自由風氣。
所以我們的登山環境,若是放在已開發國家的行列中相比,遠遠落後國際水準。
如此這般,政府還宣稱要推行高山觀光,向國外行銷台灣的山岳之美?只能說是笑話奇談。究竟我們的山還要黑多久,政府還要視而不見多久,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3. 『封山不能解決問題,卻能解決有問題的人』
對於政府來說,封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是為了減少山難。首先,將登山者集中至步道上,易於控管,再用條例嚇阻我們脫出步道範圍。對他們來說,離開步道範圍就會提高出山難的機率,山難數量增多了就會讓搜救成本提高,是簡單的線形思考方式。
那麼,為何解決不了問題?因為登山的普世價值是「自由」。
由四大天王訂立的台灣百岳,名氣家喻戶曉,至今卻依然因為封山而令人無法以正當管道完百,你說是不是很諷刺?一位登山家,又怎麼可能一輩子停留在步道上呢?登山的基本精神為自我挑戰與實現,大家都走過的路,任誰都不會將其視之為挑戰!
岳界知道,政府自己也知道,在那所謂的「黑山」範疇之中,這幾年來不知已經有多少隊伍走過,甚至網路上都能查到行程紀錄。更可笑的是,山難在合法步道上繼續發生的同時,卻只需要少許的黑山案件,就能讓全部的登山者背上黑鍋。
如上一部分所述,黑山本身就是個笑話了,我們卻還要放任不合理的自治條例處罰公民,一個一個解決有問題的人,令整個戶外圈噤若寒蟬。
以恐懼來限制本質崇尚自由、探險的戶外活動,這就是我們台灣的未來嗎?
-\-\-\-\-
若要做個總結,我想先為吳小姐默哀。一位去年待在山上一百餘天,翱遊崇山峻嶺的奇人,一位愛山的女中豪傑。也許非有意為之,但她貫徹了登山固有的自由精神,足為激勵人心的模範。
那些人永遠也不會懂,一個身材嬌小的女性需要有多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克服社會不友善的目光,自信地以喜歡的方式記錄足跡;那些人永遠也不會懂,她小小身軀所行遍的千山萬水,他們大多數人即使窮極一生,只怕還難走到十分之一。
.
死於自己熱愛的活動之中,痛惜一條生命之外,我們都該相信他坦然瞭解並接受一切的風險,無論受難的過程短暫抑或是漫長,最後都能從容踏上靈魂的歸途,留下戛然而止的足跡。山風、驕陽、綠野,花開花謝依然,只是故人已去,不再復來。
意外、受傷、死亡,機率永遠不可能等於零。登山者個人的體力、技術、經驗能降低風險,有嚮導帶路也能降低風險,走在成熟的步道上也能降低風險,但風險永遠不會是零。阿玉山迷途身故的山友、摔落素密達斷崖的人、父子斷崖墜谷的遊客,再再提醒我們,任何地方都潛藏危機,和路線能否申請、爬黑山、獨攀與否,沒有絕對的關係。
.
黑山,是寶島歷史的遺毒,是專制的復辟,現在依然流竄在山林的血管中。
使用者付費,中央不只不作為,還旁觀地方政府、消防單位和登山者互相傾軋。國外明明已有多種模式和配套措施可以參考,執政者卻依然選擇性漠視,令人失望。
吳小姐做足了準備,以衛星電話求援,明確地報出座標,快速讓救難隊伍定位,已經最大限度地盡了本分。因此,我不認為她有任何可批評之處。
.
G哥,一路好走!
願你離開的步伐,正如同你來時一般地溫柔且堅定。
直升機 救援 電話 在 謝晨彥 股怪教授財經研究室 Youtube 的評價
[討論議題]
躲過強颱卻難逃死劫!直升機救援失誤 老婦高空墜落亡
61年來最強!哈吉被颱風重創日本328億日圓新幹線"泡湯"
世界No1!日推新子彈頭列車ALFA-X時速360km拚紀錄
日本新幹線"黑科技"!6.0強震8車廂出軌 創"0傷亡"紀錄
========= 優惠資訊 =========
【註冊IU線上社大-免費送10美元愛學幣】http://www.investu.asia/
========= 最新課程=========
【邁向財務自由-創造現金流-投資理財課程說明會】http://bit.ly/2meluy3
【華爾街學投資-現金流夢工廠】每週二~週四 22:00~22:50 免費LIVE直播 http://bit.ly/2Uc1B7L
========= 聯絡我們 =========
【關注Dr.謝晨彥】https://bit.ly/2QTiYr4
【豐彥財經連絡電話】+8862-272-60178
【豐彥財經 LINE@ ID】@msfg
【豐彥財經臉書】 http://bit.ly/2KvJZiu
【豐彥財經官網】 https://msfg.tw/msfg/
【InvestU線上社大官網】http://www.investu.asia
影片來源自:
沒谷歌差很大!華為Mate30大陸輸iPhone11三倍?台積電好犀利!左踢三星、右踹英特爾「霸占」蘋果代工市場 罷買鎖定藍店、蘋果、美國隊長也受累 下個被「霸」是?-【這!不是新聞】20191014
https://youtu.be/4z73XsCuFL0
直升機 救援 電話 在 真相大白?BMW台68撞飛重機YouTuber還原現場:敢說你沒逼 ... 的八卦
... 試圖從BMW右側超車,但「剛好」BMW猛得左偏,將重機撞上護欄後揚長而去,行駛一段路程後才打電話報警。 ... 男登合歡北峰倒地昏迷直升機吊掛救援 ... ... <看更多>
直升機 救援 電話 在 桃園登山客攀登宜蘭南湖大山疑高山症不適空勤 ...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