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九線北宜公路即將在今年正式開始實施區間測速,規則卻爭議連連,甚至公路總局不適當的回應,引起了使用者們的強烈不滿。
─
作為宜蘭出生,又長居新店接近四十年的我,對於北宜公路有很深的情感,北宜公路始於新店,經過石碇、坪林山區,越過最高點的石牌,沿著大金面山公路盤旋而下,即所謂「九彎十八拐」一下山就到了頭城,可以一眼看到蘭陽平原、遙望龜山島。宜蘭是我的故鄉,礁溪也有我幼年成長的記憶,過去回宜蘭,火車票一票難求,北宜公路的蜿蜒崎嶇,我總是暈的七葷八素,痛苦不堪,但沿途風景美不勝收。我在年假返鄉,雪隧濱海紫爆時,仍會選擇北宜。
─
在國道五號通車之後,台九線不再是宜蘭人返鄉的優先選擇了,成為許多重機車友的最愛。但這次台九線的區間測速,因為訂定了40公里的速限標準,也在約五十公里的區段內設置了九段區間測速的點,引起譁然。有網友向我反映:
「北宜公路速限僅40,恐引起回堵造成合法用路人之不便,應依科學方式85分位法設定最佳限速為50-60,建議適度放寬。」他認為山路過低的速限,再加上區間測速,會迫使用路人於路邊違規停車等時間,或是於終點前過分減速造成追撞,並造成重型車輛(貨車)於用路時過度使用剎車,增加機械故障之風險,不可不慎。
─
設定速限的目的,是要鼓勵駕駛人遵守限制速度並以合理的速度行駛,達到安全駕駛的目的,而不是通過警察上路執法、安裝科技執法設備監控強迫駕駛人遵守,因此,要在道路上設置合理的限速標誌,使駕駛人看到後就會按照限速值駕駛。合理設定限制速度也能減少超速的違法現象,降低執法成本,節省有限執法資源,還能降低車輛碰撞風險。警大交通系曾經做過關於車流速率研究報告,認為不論平均流量或是高流量的自由速率都是高於40公里的50~64公里左右。現在交通部公路總局獨排眾議,硬是訂定北宜公路的最高速限為40公里,真有科學依據?真有施行可能?
速度管理的目的就是控制車流速度在一定範圍內,此時即可提高流量更可促進交通安全,過低的速限不僅阻礙車流更會因速度差過高,而易生肇事,依交通工程設計理念,一般採85百分位速度為限速,惟仍不得高於該道路之設計速率,北宜公路或因彎道較多而採較低速限,仍建請主管機關全面了解該路之設計速率並調查車流速度之落點範圍,不宜以缺乏彈性之管制措施而引起民怨,是否可考慮部分區間測速路段限速50或60之管制作為,必要時可擇一路段試辦,觀其成效,進而全面檢討。
─
#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
#沒有常識也要和駕駛人通通氣
#我偶爾也會是北宜公路的用路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汽車私房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bit.ly/swimmer_privatetalk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bit.ly/FBswimmer_privatetalk ----------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
百度網盤限速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八卦
Momenta完全無人駕駛首次曝光!城區道路混行無接管,遭遇逆行也不怕,特斯拉Waymo路線二合一
本文來源:量子位微信公眾號 QbitAI 作者:李根
…………………………………………………………
Momenta(現在)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宏觀印象:學霸創業、中國無人車獨角獸、賓士母公司戴姆勒加持、自動駕駛第一梯隊玩家……
產品業務:高速場景方案產品、L4級自主泊車產品交貨、最高等級高精度地圖資質……
一千個維度有一千種答案,但也頗顯盲人摸象。
只是從今往後,Momenta的技術路徑開始完整清晰。
在通往自動駕駛實現大道上,之前有漸進式的特斯拉,也有一步到位的Waymo,天下方案,莫過於此。
而現在,Momenta集二者之所長,避二者之所短:
Tesla+Waymo,就是Momenta。
▌完全無人駕駛發佈
12月26日,Momenta對外正式發佈L4級無人駕駛技術MSD (Momenta Self Driving),開始支持城市內完全無人駕駛場景。
如果說2019年來Momenta發佈的前裝量產產品Mpilot,更像是特斯拉方案。
那麼現在,MSD上馬,則顯出Waymo路線雄心。
萬萬沒想到,自動駕駛業內一度紛爭的兩種路線,如今讓Momenta實現二合一。
但MSD究竟是一套怎樣的方案?
區別於量產前裝方案,Momenta完全無人駕駛方案中最明顯不同在於多了雷射雷達。
在其測試車中,共搭載12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和1個雷射雷達。整套系統感測器方案以攝像頭為主,雷射雷達為輔,多感測器冗餘。
而且Momenta強調,除去雷射雷達,方案中的硬體選型與前裝量產保持一致——這也是Momenta“兩條腿”向前的關鍵考量,後面還會詳細講到。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無人駕駛——還得以身試乘看一看。
MSD方案的試乘,選在了Momenta(蘇州),地點毗鄰蘇州高鐵北站,屬城建頻繁區域,路線全程約12公里,沿途經過30餘個紅綠燈路口:
既包括無保護左轉等典型場景,也有非機動車混行、立交橋下長路口等複雜路段。
路線中還有多處工地,也有學校、居民區、寫字樓、商業中心等生活場景。
符合Momenta該方案目標所指:城市區間內,完全無人駕駛。
而且路段基礎設施也沒有過V2X改造,依然拼的是單車智慧實力。
車流交匯交互,也是最有意思的場景。MSD方案雖初發佈,但智慧程度已有老司機風範,在試乘的幾次交互場景中,有讓行、也有選擇先過,並不基於單一規則。
同車試乘的Momenta研發總監夏炎解釋,這能體現MSD在預測規劃方面的實力和學習能力。
不過整體試乘而言,因為城市區間不同高速場景(無人車混行)和停車場(低速),Momenta的AI司機給人的印象是:安全第一,寧慫不偏激。
比如在蘇州相城道路,會出現不規則的異型車——挑戰自動駕駛系統的感知識別。
其實從當天道路實際情況來看,系統完全可以“偏激”一些,讓路不減速通過。
但安全第一思考下,Momenta工程師打造的該系統,在交通中不確定性較大的情況下,先減速,甚至刹車,確保交互雙方的安全。
而且相比人類老司機,MSD雖初生牛犢,但也展現出不凡實力。
遭遇人類司機深為苦惱的大貨車時,既要對大貨車的載貨品類多樣、形態各異準確感知,還要對大貨車行為上的激進行為有應對:
MSD跟隨慢速行駛的大貨車一段時間後,“決定”變道超車,但在超車過程中仍保持對貨車一定的安全距離,通過接近路口的實白線後才拉大橫向距離超車,保證了超車過程中的安全性。
▌完全無人駕駛新速度
12公里左右里程,按道路交規限速行駛(40公里每小時為主),近40分鐘,歷經城區內各種場景——有臨時施工、有不規則車輛,還有逆行,但全程無接管。
這樣的完全自動駕駛能力,起步最早的穀歌用了近十年,百度從開始研發到落地也超過5年,一眾自動駕駛新勢力從無到有也走過了快3年……
雖然深度學習、大數據和大計算帶來的指數加速,已再明顯不過。
但得知Momenta的速度,依然讓人不可思議:
50人左右的團隊,5個月左右的時間。
沒錯,從今年下半年交貨量產自動駕駛產品後,Momenta才開始囤積重兵,依靠公司長期的技術和數據積累,以及量產自動駕駛和完全無人駕駛通用的平臺支持,開始攻堅完全無人駕駛。
至於能夠達到城區開放道路全程無接管,之前行業內最快的友商也差不多用時1年,且積累了至少十萬公里以上實際路測里程。
所以Momenta之速,背後究竟有“引擎”?
Momenta CEO曹旭東認為,與他們內部看問題的角度、方法和戰略選擇有關。
Momenta創辦,從一開始就明確目標,要打造自動駕駛大腦。
這並非傳統汽車產業內“換輪子”,而是行業開始AI化變革後,供應鏈環節中的新機會。
汽車產業鏈中:
有最基礎的Tier1一級供應商,如博世、大陸,在系統層面、硬體層面提供產業支援。
再往上則是OEM廠商,賓士、寶馬、豐田……即車廠。
還有智慧化的基礎——計算晶片,如TI、NXP、瑞薩和英偉達。
最後,核心新增的玩家,一方面是提供出行網路的滴滴Uber等,另一方面則是提供自動駕駛所需核心演算法和軟體的技術公司。
比如定位“自動駕駛大腦”的Momenta,就處於這一層。
但即便如此,如何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如何最高效擁抱未來,也沒有清晰明確的答案。
至少在打造自動駕駛大腦這件事上,特斯拉方案和Waymo路線一度不可調和。
▌兩個路線的爭論
所謂特斯拉路線,是按照自動駕駛等級的劃分,從低級往高級不斷升維,通過量產汽車對場景、數據和演算法的反覆運算,最終實現完全無人駕駛。
而且正是因為堅定量產路線,也為了最低門檻獲取數據、場景和功能回饋,偏執狂馬斯克完全依靠攝像頭方案、不使用價格昂貴的雷射雷達。
所以即便2019年發佈為完全自動駕駛而生的FSD硬體,外界也不相信馬斯克2020百萬RoboTaxi的豪言。
而Waymo路線,則認為只有從一開始L4才能實現RoboTaxi。該路線中,人機共駕的高級輔助駕駛被認為有天然Bug——既要機器輔助駕駛,又要人類在緊急時刻接管,顯然不靠譜。
於是Waymo從2009年正式推動後,逐漸明確了實現方式:
原型車、規模化路測、在豐富場景中不斷反覆運算,區域內落地,終極場景是讓無人車行駛運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和任何場景。
但Waymo路線中,最難的是無窮無盡的“長尾”問題,現實中總會有出乎預料的新場景、特殊挑戰,這就要求自動駕駛系統足夠聰明、且學習反覆運算得足夠快。
所以概括而言,二者優缺點都很明顯。
特斯拉方案:想依靠低成本感測器方案不斷升維,難且有道德挑戰;但好處是數據“眾包”,能在量產中獲得現金流和數據流程。
Waymo路線:希望一己之力不斷擴大無人車隊規模,最終真正實現完全落地,險且依賴融資燒錢;而好處是安全性相較而言更可控,不用把車主當小白鼠。
但如今Momenta之行動,所謂“兩條腿”戰略,卻實現了特斯拉和Waymo路線的二合一。
即,通過量產自動駕駛產品獲得海量數據,持續研發數據驅動的核心演算法,打造閉環自動化工程體系,發揮數據價值,高效反覆運算數據技術,最終實現完全無人駕駛。
同時,MSD的技術框架中不同感測器的感知演算法相互獨立冗余,並非完全依賴某一種感測器,因此目前量產感測器收集的數據,如視覺、地圖、軌跡數據等可以無縫應用並有效助力MSD演算法提升。
最終,一個數據流程和技術流的閉環搭建完成,量產自動駕駛和完全無人駕駛,真正互相補益。
但為何能打通?又為什麼是Momenta?
一切要從Momenta創立之初對自動駕駛的認知說起。
▌終局視角思考無人車
Momenta 2016年創辦,當時就分析過特斯拉模式和Waymo路線。
但並非為結合二者而生。
曹旭東回憶,從一開始就希望從本質出發、從終局角度思考問題。
Momenta的思考中,自動駕駛的終局,一定是L4級以上,不需要方向盤、不需要人類司機。
但要實現這個終局,結合深度學習為核心的AI新浪潮,兩大要素就格外關鍵:
一是數據驅動。
二為海量數據。
之所以要數據驅動,是因為完全無人駕駛中的長尾問題——幾乎是難以窮盡的。
唯一的可能性只有數據驅動,自動化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例如99%問題。
所以Momenta內部,“架構師”文化興盛,他們目標是架構能夠自動化解決問題的系統。
在當前系統中,Momenta的 “閉環自動化”方法論就已發揮作用,通過建立對問題自動化發現、記錄、標注、訓練、驗證的閉環過程,為技術和數據提供自動化的反覆運算能力。
而關於海量數據,這是數據驅動的原料和前提。
之前有粗略估計,實現完全無人駕駛,需要100萬輛車跑一年,每輛每天跑10小時以上。
如此海量數據,完全依靠自建車隊採集,幾乎不現實。
量產自動駕駛數據流程能夠助力完全無人駕駛,源自統一量產感測器方案。
MSD感測器方案包括視覺感測器、雷射雷達與毫米波雷達,均覆蓋360°範圍,該感測器方案子集與量產感測器方案保持一致。
所以理解了無人駕駛終局的兩大要素,或許也就不難明白Momenta此次談及的兩條腿戰略:
一條腿是量產自動駕駛;
另外一條是完全無人駕駛。
量產自動駕駛,人車共駕,以人為主,但解放人類在高速環路、停車場等場景下的駕駛時間,提升駕駛安全性及駕駛體驗。
而且通過量產自動駕駛,實現海量數據獲取——學特斯拉又超乎其外。
進一步,量產自動駕駛可以給完全無人駕駛帶來數據,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去自動化地解決99%的問題。
未來隨著量產產品上市,像 “活水”一般源源不斷注入MSD,推動MSD演算法不斷升級,使得完全無人駕駛系統不斷進化。
這是數據流程上的打通。
而通過完全無人駕駛,還能給量產自動駕駛回饋技術流,不斷提升體驗和能力,讓量產自動駕駛持續進步,提升行業份額。
當然,數據流程和技術流形成閉環,聽起來不算稀奇。
但真正實現這樣的戰略並不容易,關鍵是量產感測器方案的一致性、互補性,並在量產自動駕駛戰略中真正快速低成本交貨、落地。
這也是特斯拉和Waymo難以跨公司二合一的原因。
另外,作為創業公司,在數據流程和技術流閉環之外,靠融資燒錢顯然不可持續,必然還需要現金流。
所以Momenta創辦3年來,先在量產自動駕駛發力,實現數據流程和現金流方面的驗證,然後發力完全無人駕駛,同時著力於打通兩者之間的數據流程和技術流。
現在,完全無人駕駛方案發佈,數據流程和技術流的戰略雛形形成,現金流也能讓公司不受輿論和資本市場變化而左右。
曹旭東說, 目前Mpilot 和MSD的原型發佈,標誌著兩條腿的雛形期形成。預計到2019年-2024年,量產自動駕駛大規模上市,以及MSD真正的完全數據驅動,完全自動化,則是“兩條腿”戰略得到驗證的時刻,也是戰略的成型期。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不過,也還沒到一腳定江山的時刻。
雛形初現,一切還只不過是開始。
更何況這樣的戰略完整披露,一方面會面臨質疑,另一方面也有被複製的風險。
但曹旭東並不擔心。他說:“戰略沒有優劣,戰略是選擇。這個戰略有其優點,也有難點和挑戰。我們在選擇戰略同時,也必須克服和解決其背後難點。我相信,戰略發佈後,看到的不是抄襲,更多的是爭議。在戰略執行時,遇到困難,可以選擇繼續走下去,也可以去選擇其他戰略,但我們選擇迎難而上。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按照Momenta的說法,執行層面主要面臨兩個維度的挑戰:包括技術難度和商業難度。
技術層面的難,例如數據流程的打通。曹旭東認為,行業主流都是以雷射雷達為主的技術解決方案,但Momenta是以統一量產感測器為主,需要打通量產自動駕駛到完全無人駕駛的數據流程,而他們在其中做了大量的技術創新。
在矽谷拜訪時,曹旭東也講到Momenta的戰略和已解決的技術難題,得到很多行業專家的認可和欣賞,因為Momenta在做原始的技術創新,而不是簡單的複製跟隨。
商業層面的難,包括如何深入行業、理解客戶,如何拓展能力邊界及更好的服務市場。
曹旭東進一步解釋:“To B是系統性的業務,面對的是一個組織,需要得到方方面面的認可。一線客戶都有很強的技術能力和很高的技術標準,需要經過非常嚴格的技術評測。而我們經過層層驗證,最後獲得了客戶的認可,進入了量產體系。”
Momenta也有相對長遠的完整時間表。
他們內部,認定2016年-2019年是戰略雛形期,2019年-2024年是戰略成型期。
然後2024年-2028年才是真正的戰略爆發期,那時候在完全自動駕駛“這條腿”上將加速趕上Waymo。
只是現在開始,自動駕駛“面壁者”Momenta,戰略意圖一覽無餘。
▌告別盲人摸象
作用力也才剛剛開始。
從Momenta自身來說,徹底告別被“盲人摸象”狀態。
高精度地圖供應商?高級輔助駕駛玩家?量產自動駕駛交貨……
都不準確。
大道至簡,Momenta(現在)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Momenta = Tesla + Waymo。
而且這種結合帶來的新場景新技能,還可能不是線性相加。
或許也是聚變反應。
比如特斯拉一直是從車角度提供方案,Waymo則是運力技術維度……
但二者結合,就是完整軟硬體集合體,載人載貨,私家車共用車,都有了可能。
簡而言之,能做的更多,可以做的更多,新價值已經展現,新邊界也就要重勘。
自然還會進一步帶動行業新格局重塑。
自動駕駛發展中,特斯拉方案和Waymo路線,一次次被提起,一次次被模仿,一次次被對標。
這樣的新玩家新勢力,無論中美,都可以舉出很多。
但今日之Momenta,在理論上真正達到二合一,並且驗證了可行性。
於是,之前衡量自動駕駛的時間表,曾經理解Momenta的框架,可能是時候刷新了。
▌One more thing
雖然Momenta是中國自動駕駛的獨角獸,但作為Momenta的船長,曹旭東最關心的並不是公司的估值。
他認為商業世界一切有為法,一定離不開價值規律本身,估值並不需要過分關心。
他關心什麼?
作為CEO,他說核心還是人,組織的學習、進步和提升。
這位Momenta創始人,今年來自上而下改變了一件小事:不再把“創始人”放在對內對外的任何地方,僅以職務——CEO示人。
他解釋說,Momenta正在最大限度通過組織變革、文化塑造,形成合夥人文化。
合夥人不分加入先後,不論年齡資歷,核心關注的是技術、貢獻和志同道合。
他希望以此吸引最頂級的牛人,讓更多有識之士加速自動駕駛終局到來。
《道德經》裡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真正能邁步實踐者,少之又少。
如今,無人車獨角獸Momenta,宣示兩條腿,放下“自我”,立志要做推動終局實現的那個玩家。
這就是Momenta。
百度網盤限速 在 Hot Drive / 熱駕 - 經典90 Facebook 八卦
剛剛有人問我們為何要幫別家網站抬轎,但我們覺得不平的事必須說出來...
-------------------------------------------------------------------------------------------
在拜讀媒體前輩AusTin Li下方連結這篇如此專業的NSX試車文後,卻得到了文章下方很多01酸民的奚落,甚至還有人說要截圖去檢舉超速...這讓身為後輩的我們,真的有些不平的話想說...(等不及的人請先去看,但拜託請記得回來給我們一個讚喔!)
回文中有些鄉民在嘲弄台灣車媒為何不找個合法場地云云,那他可能不知道大鵬灣平日一天的場地費就要30萬,假日要45萬。那他更可能不知道我們在MOD看到的『英國那個從頭到尾都在超速亂搞的頂尖汽車節目Top Gear』,他們一集的製作費高達台幣一~兩千萬嗎?但因為這個瘋狂的節目很精彩,所以就能販賣很多廣告,也不用看汽車公司的關愛眼神,更別說還能販賣高額的海外版權了,而事實證明這個節目是能獲得全球觀眾認同的。
然後,這位鄉民在台灣用幾百塊網路月租費就能看外國節目看得很高興,卻在網上不用錢就能看完一篇台灣媒體的專業試車資訊後,他卻把重點放在台灣媒體在公道超速?而且還振振有詞地要去檢舉?
真是天才!這位鄉民你有沒有想過,買NSX的車主其實是不用看這篇試車文的,因為“聽說”這八輛嬌客早就賣完了(因為即使我們能端出一輛GT3來對決,但這NSX還是輪不到我們這小咖咖來試...)。這也就是說"台本"放這輛NSX出來給少數大媒體試車,除了是拉抬品牌形象跟創造議題外,老實說對你我這種買不起的老百姓看完這篇文章後,不外乎就是充實些汽車知識而已。(那當年的LFA怎麼沒人來試一下呢?)
但話說回來,媒體的功能就是要傳達資訊,縱使資訊是由主觀所寫,也難免會有立場,但這就是資訊多元的人類文化,媒體百家爭鳴、大家各取所需,甚至互擁其主也都行,但畢竟內容總有部分可取之處,所以我們更要學會互相包容,看人家好的地方,或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既然身為一個認真的媒體編輯,為了要訴諸更專業的讀者,提供他們更細微的資訊,勢必要以做出獨家又精彩的報導為職志。至於要如何拿捏其風險,則看自己能否承擔而論了。當然如果有讀者覺得你不需要這種知識,那你就上一頁就好啦?而既然看了,又何必留下這種沒有建設性的批評呢?
至於編輯前輩拿NSX相比GTR的相關描述,卻也被很多鄉民說成這位編輯前輩不專業...但我好奇的是:你們有開過GTR嗎?你們知道所謂“東瀛戰神GTR”最常壞的東西是什麼嗎?你們知道當我們曾開著一輛兩千多萬的簇新超跑,只不過紅綠燈起步稍為快了點(還不是用彈射喔),卻發生了傳動軸斷裂的狀況嗎?說真的我也很喜歡GTR,但GTR再怎麼屌,但他確實是輛10年汽油渦輪老跑車啊,而且要達成這種馬力,其實在幾十年前的各種怪車就能搞定了。GTR R35的可貴之處在於電子科技整合所達成的均衡性,的確在世界車史上劃下了一個里程碑,但這個NSX更進階的油電三馬達驅動,可真的是個次世代高科技產物啊!光兩個前輪由獨立的馬達控制,即使我不知道這種新式的電子四驅系統對於底盤的貢獻能比GTR快幾秒,但這創新機械設定的思維絕對是汽車科技發展中必然出現的嘗試過程,而本田就這樣勇敢地做出來了。就算最後這東西像對決SONY MD的Philips的DCC、挑戰LD的MITSUBISHI S-VHS都無疾而終的消失,但人類進步的過程,不就是有人發明、有人創新、有人改造、有人被淘汰、又有人再創新的大循環嗎?而相關媒體對這些消費性商品也總有無止盡的評論爭執,但我們消費者只要吸收這些過程而作為自己的啟發,並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就好,可是情緒上不用這麼嚴肅吧?
話說回來,拿一輛十幾年才改款的油電跑車跟一輛十年沒改款的汽油渦輪跑車做比較,的確是有些不公平,所以我相信全地球的汽車編輯都知道這輛NSX的評比確實挺難做,但不然要跟誰比呢?還是你去YouTube看看國外媒體都拿NSX跟誰比?而一直拿NSX售價跟牛馬蛙比較的鄉民們(其實誰不知道全球都有同樣的評論?),但你們是否知道全球很多NSX車主其實都早已擁有了牛馬蛙呢?先撇開炫富不談,他們買NSX的原因其實並不完全是要跟車庫裡那些牛馬蛙比,而只是單純的想知道這NSX開起來是什麼感覺...就這樣而已!(就像之前我聽到某位同時擁有牛馬GT3的賽車手跟我說:牛GT3因為不能轉彎,所以完全跑不贏馬Challenge,之後他就換開麥拉拉GT3了...既然連車主都親口跟我講出這種話了,難道我就照單全收,從此就要對外說牛是爛車?這種解讀會不會太嘴砲了?)
再者,你真的覺得本田弄不出比GTR快的NSX嗎?雖然我不知真相,但自創立以來一直在築夢的本田,先不論弄了ASIMO還是也愛搞飛機,他們除了在汽車領域真的創新了很多高科技外,也不斷努力把科技下放至平價車輛(雖然這幾年為了討好市場也失去了些本田魂),反觀某些品牌,除了每天做一些滿足多數平凡如你我的平價功能車,再一昧的加些鍍鉻飾條佯裝著豪華大氣、卻總是裝配著二氣囊跟內縮的小尺寸輪胎,這除了能幫投資人賺到錢之外,我看不出他們對汽車產業的貢獻究竟在哪?(至少在台灣是如此...)
所以,究竟本田為什麼沒把NSX做得更快,那要等我們親身參與了高階汽車工程領域中,自然有人會教導我們這些事...
超速確實不好,但在汽車的世界中,這算是個偽議題,因為就算已進步到車頭攝影機都能偵測到道路限速的路牌,你還是可以不理他的往前衝,而最在乎安全的VOLVO,他的極速也遠遠超過台灣速限110公里好嗎,所以當你在瑞典夜奔在飄雪濃霧的高速公路時,你只能硬著頭皮看著前方100公尺那暗暗的前車紅色霧燈,且必須保持等速率的以時速180公里前進,不然鐵定被後車追撞。
唉,有時候很好奇台灣民眾是否只要關注一輛超省油的十杯架多功能3C保母車,然後再上網跟別的鄉民要幾張超流血菜單後,就可以放心殺價買車了。而『下一代終於進步成六氣囊』這件事,或許才是接下來台灣車媒最愛報,也有更多車主關心的『台灣年度車界大事』吧?
我想這位前輩跟我一樣,都相信車子在我們的控制下,一定會有正確的回饋反應,而不是跟你對著幹,但我很驚訝這位前輩竟然也相信了這些鄉民讀者的熱情,而天真的說出他在公道開快車的事實。他犯的錯就是他太相信那些躲在螢幕後的網路鄉民了,所以雖然我們也避免跟前輩犯下一樣的錯誤,但那樣做出來的東西,會不會很無聊我不知道?
冰友啊,誰能跟我們說說,大家究竟想要個怎樣的汽車媒體啊?
累死我的萬言NSX試車稿...
話說這篇要感謝剛入行面試之緣的超級大前輩,深夜還在跟我討論研究NSX底盤結構的知識。
最後我真的很希望回覆的網友們,可不可以是切磋專業、研究科技的大大,不要再只有爭論意識形態、道德感過人的酸民...
百度網盤限速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評價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bit.ly/swimmer_privatetalk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bit.ly/FBswimmer_privatetalk
----------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遊記】江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http://bit.ly/2KGGENQ
先說明一下,這篇不算是試駕心得,因為本來也不會有這篇文章出現的,只是我在整理上個月的旅遊照片時,突然發現了這張Luxgen U6 Turbo Eco Hyper的車屁股照,想想...跟大家提一下那幾天納智捷陪伴我美好行程的經驗吧。而這張屁股照,純粹是我開去電影院的地下停車場,怕忘記車牌號碼以致於無法繳停車費時,所事先拍下的記憶照;沒想到現在變成這趟旅程中,唯一的一張車照啦。
先前去大陸旅遊時,大致上我老婆的哥哥都會借車給我自駕,那部車之前我也分享過了,就是VW Lavida,在大陸叫「大眾朗行」。
https://youtu.be/6RIIgImD20c
不過今年回去,老婆跟堂弟借了輛不一樣卻又十分熟悉的車子來自駕,就是台灣的自主品牌-納智捷U6。
說起U6,真的,我不用再介紹,大家都已經太熟悉了,所以這裡就來說說大陸車主的使用心得吧~(對,就是我老婆的堂弟)
其實我老婆的家族裡,納智捷的車主就有三位,算是車主密度蠻高的家族。包括這部U6,她堂姐們的家裡還有兩部大七(對啦,就是U7)。
前兩年陪老婆回老家前,我就曉得她們家裡有人買了納智捷,記得當初她堂姐買U7大概花了約25萬人民幣,說真的並不便宜。但,他們當時的想法就是-「台灣的品牌應該沒問題,而且這麼大台扮相很好,開出去體面。」所以就買了~結果後來就是因為妥善率不佳的問題,讓他們相當苦惱。於是在我陪老婆到堂姐家串門子之前,就事先叮嚀她:「誒,等下拜託別提車子的事情,有問題找車廠,別牽拖到我身上喔~」
可惜天不從人願,一進堂姐家、她自己就問我說:
「這車怎麼常常要跑修理廠?」
「好吃油啊。」
「平時都不大敢開了...」
我只有尷尬地笑笑混過去。
好啦,我們先跳過堂姐這關,畢竟前兩年我沒打算跟她們聊車子的事,她們也不太清楚我是做哪行的,所以她們也只是抱著「台灣車有問題,問問台灣人他可能比較知道」的想法來問我罷了。
不過,今年堂弟這關我就過不了了~
堂弟借車給我們還親自「送車上門」,真的好熱情,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然後,他跟我介紹了一下車況,表示「車子上路難免碰一下、擦一下什麼的,外殼碰凹了一點,這些都沒關係,叫我開車不要有壓力,別介意,不是什麼貴重的車子...」
接著我們就上車,然後重頭戲就來了。他說:「我有看你的視頻耶~」......
我心頭一驚,這次應該混不過去了,果然,他下一句話就是跟車子的小毛病有關:「我這車的後視鏡等下你開的時候,要麻煩你自己調一下角度。」原來他車子的電動後視鏡開關已經壞了,按下去是沒反應的~然後,他就開始告訴我對這部車的想法。
他說,其實大陸很多人都對「合資車」(就類似我們這邊除了納智捷以外的那些國產車)比較有好感,就算是跟一輛「價格比較便宜、配備比較豐富、甚至性能還好一點大陸自有品牌」相較,他們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花多一點錢來買合資車,因為感覺比較體面、比較洋氣。
他當時買這部U6的時候,全部辦到好接近17萬人民幣;而就我觀察,他當初應該買的是入門版,因為車上什麼Think+系統都沒有,而他也表示當初就是衝著台灣品牌應該比較高端大氣上檔次而來的,所以就入手了。
不過,他說開了差不多三年,雖然有些小毛病,但他覺得這些都還不算是什麼問題,比較讓他頭大的地方,就是「油耗很差」!他說:「這車真的很吃油!」
我老婆很直接,聽到這裡,就直接告訴他堂弟:
「趕快把車賣一賣啦!」
「現在還沒辦法賣。賣不了幾個錢,換不了車。」
「以後賣、錢更少!」
「那也沒辦法,現在就是得用車的時候。」
嗯,好吧,這個心態很實際,買到不滿意的車卻不換,當然就是錢不夠的問題啦;換成我也不例外。
因為我還要靠他的車子旅遊,所以接下來也陪著他罵了幾句、讓他心情好過些,不過這裡我就不原音重現了。等他開到捷運站、跟我換手之後(他自己坐車回家),我才又發現,原來駕駛座電動窗也是故障的,有時降下不去、有時又升不太上來。
後來這部車我開了好幾天,它除了上面說的那兩個故障點外,其實還真的沒什麼毛病,好幾年的車,底盤大概還有7成以上的紮實度,這在大陸來說,我覺得很不錯了~因為我老婆娘家這邊(武漢),有很多地方的道路狀況都很糟,對懸吊系統來說是傷害很大的。
至於油耗的部分,沒錯,1.8T的引擎跟1.6 NA的朗行比起來,真的太耗油了!而就算不跟1.6 NA引擎來比,這具1.8T引擎,每公升大概也只能跑個10公里多而已;其中我很多時候還都是高速公路~就我自己的體感來說,這部車跟我以前1994年的福特天王星(2.0 NA)差不多,不算省油~
最後,經過這次開U6在大陸長途旅遊之後,我總結了納智捷在大陸越賣越差的最大的原因,應該是這具引擎根本不適合在「大陸」行駛。
在台灣的駕駛朋友們,如果沒有在大陸開過車,很可能無法體會我所說的原因,為什麼不適合在大陸行駛?因為大陸的街道上,「舉發違規的監控攝影機實在太多了」!
在台灣,我們馬路上抓違規的照相機真的不算多,而且,很多時候違規照相機只能針對某一種違規狀況才能觸發拍照。但大陸不同!他們的是攝影機、照相機都有,而針對各種違規狀況,它們的系統幾乎都有辦法舉發;然後,這種相機在市區內大概一、兩百公尺一支。所以你如果去大陸自駕時,在市區道路上你就會發現:
【為什麼大家都開那麼慢?為什麼台灣人去大陸開車都顯得特別機靈?】
其實真的不是他們比較不會開車,而是我們沒搞清楚當地的交通特性。例如去年我開車自駕,在武漢短短一週內就吃上了兩張罰單,總共被扣6點~(12點吊銷駕照)
實線變換車道➡︎因為要閃路邊冒出來的三輪車,所以壓了實線被舉發。
超速➡︎限速30公里的路橋上,開40公里就被超速舉發了(其實我還覺得我已經開很慢了)。
而拍我的都不是照相機,而是攝影機截圖舉證!
所以後來一個多星期,我都開得非常慢,其實就是完全依照速限,而且不存僥倖心理,然後才不再吃罰單。今年我也比照辦理,所以市區裡慢慢開、慢慢開之下(市區限速大部分都在50公里而已,而很多陸橋的限速都是30公里。),我發現U6根本就是長時間處於「2、3檔」之間的變換,這樣能省油嗎?
以U6的引擎系統來說,省油本來就不是它的強項了,再加上長時間在市區中低速行駛......這樣子的行車模式,納智捷的車子一定非常不討喜。然而,大陸的油價並沒有比台灣便宜,相對地,他們的所得收入目前還比台灣低一些,所以這個油耗表現,一定會讓車主很感冒的。再加上一些電系小問題三不五時蹦出來煩人,幾年下來,真的會把口碑給玩完的。
話說如此,其實這次旅遊一路上如果沒有U6相伴,我還真的挺麻煩的(因為沒租到車),而油耗的部分也沒干擾到我的心情,反正旅遊就是帶足盤纏去花的嘛,哪在乎這點油耗~
跟之前的VW Lavida相比,U6空間寬敞、座椅舒適,尤其加速感飽滿,這些都是大大的優點;但小舅子的Lavida一樣開了差不多三年,至少裡面什麼東西都沒壞,這就是兩者差別的地方了。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Luxgen_U6 #VW_Lavida #大陸自駕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