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指揮中心記者會
#新增二本土案例 #台灣首例醫師確診新冠
#院內感染還沒到院內群聚
1.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新冠案例,分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案838)及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839)。是醫師及其護理師女友。
2.案838為北部某醫院醫師,曾於1月4~5日照顧新冠病患,多次須進出負壓隔離病房執行醫療行為,1月4日由麻醉科醫師執行插管,他有在旁邊幫忙。
1月8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月10日就醫採檢,11日檢出陽性確診。案839為案838同住接觸者,亦為同醫院之護理師,但未接觸或照顧新冠確診個案,1月9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1日進行接觸者採檢,於今日確診。
3.因應本起事件,指揮中心已匡列個案之醫院接觸者(包括同仁還有病患)共464人,均已採檢,PCR皆為陰性;社區接觸者共56人,已採檢14人,1人陽性(案839)、13人檢驗中,42人採檢中。
4.指揮中心說明,昨(11)日下午接獲該醫院通報後,隨即安排疾管署防疫醫師、同仁至該院進行調查,同時由張上淳召集人到場指導;另分別於昨日晚間及今日召開會議,針對疫情及防治作為進行討論,採取措施包括:
住院病人只出不進。
39名醫護相關接觸人員匡列居家隔離。
門急診照常。
取消所有探病,陪病限1人並實名制。
移動相關病患至單人病室隔離觀察14天。
全院員工於3天後再次安排採檢。
5.公布了案838的足跡(有症狀前兩天開始可傳染,所以從1月6日開始):
1月6日和7日都是直接上下班
1月8日 8PM大江購物中心吃丼飯,吃完就開車返家
1月9日 1PM星巴克國際門市30分鐘,而後到振宇五金行桃園國際店
1月10日 8AM到醫院開始值班
請以上時間地點有活動過的民眾自主健康管理。1月23日前如有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或嗅味覺異常,請撥打1922至指定社區採檢院所請醫師評估。
陳時中說,由於兩人都是醫護人員,對於戴口罩耐受性較高,因此在外期間幾乎全程戴口罩,但喝咖啡、吃丼飯的時候,應該沒有戴口罩。
案839的足跡還在確認之中。
04b解讀:
1.新冠疫情以來全世界出現了非常多院內感染。醫護人員不是機器人,再怎麼照SOP做,難免可能有百密一疏。美國已經超過三千名醫護染疫身亡,日本去年六月應對第一波疫情就有102起院內群聚,高達550名醫護人員感染。相對比起來,台灣的醫護表現已經是非常厲害了!醫護人員照顧這樣的高風險傳染病人心理壓力會非常大,大家能正常生活,醫護是我們的第一線防線,我希望大家要多多給他們鼓勵。
2.插管可說是照顧這些飛沫傳染的疾病極高風險的醫療行為,我在台大醫院的學長,是當年台灣第一個感染SARS的醫師,雖然照顧病人時都有穿戴N95、防護衣、護目鏡,但還是在執行插管時被感染。執行的過程病人的飛沬非常可能噴濺出來。雖然這次這位醫師只是在旁邊協助,但處在同一空間就有可能被傳染。即使戴N95口罩,如果口罩不夠密合就有可能受感染。
3.另外,當然也有可能是間接的接觸傳染。所以環境中的採檢也很重要。臺大醫院因為SARS百年來第一次關閉急診,當時在急診的群聚感染,就在醫護人員休息環境中採檢到許多SARS病毒。
4.此案被插管的病人並不是案799的英國籍70多歲男性。所以應該不是英國變種株。
5.目前為止,我常常覺得台灣最危險的一刻不是敦睦艦,不是鑽石公主號,而是2月底爆發案34高達9人的院內群聚感染。更嚴重的是當時案34本身是本土不明來源,且發現時已經是他住院14天後。當時我是真的認為這就是本土要開始大流行的前兆了。該醫院上次沒有封院,以分層分流的方式就成功處理下來,但那次真的嚴重多了。
6.因為有上次的成功經驗,這次很快的作了初步疫調,匡列案838所有醫院接觸者(包括同仁還有病患)共464人,連夜把所有PCR都做出來,因為醫院中有很多脆弱的病人,不能造成進一步的院內感染是重中之重,也為了釐清感染源。目前看來案838受到病患傳染的機率應該是很大的,然後傳給女友。醫師是院內感染,護理師則是社區家中感染,看來還沒有到院內群聚。傳染鏈清楚的話,就比較沒有問題。桃園市長鄭文燦也開記者會表示,會根據這一年防疫的SOP,繼續進行第二輪第三輪疫調。
7.我們經歷過這狀況,有信心可以處理。相信可以繼續過關的。大家加油!桃園的朋友辛苦了!能在24小時內有個初步結果,也很感謝疫調的第一線人員,實驗室人員,指揮中心人員,大家辛苦了!
#口罩繼續戴好戴滿
#繼續執行秋冬專案
#別碰眼口鼻勤洗手
「發燒護理指導」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發燒護理指導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 關於發燒護理指導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 關於發燒護理指導 在 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Facebook
- 關於發燒護理指導 在 發燒護理指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發燒護理指導 在 發燒護理指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發燒護理指導 在 發燒護理措施文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評價
- 關於發燒護理指導 在 發燒護理措施文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評價
發燒護理指導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 系統性思考問題,一起聊聊勞動權益 】
今天是勞動節,但醫師沒勞基法,所以我想講一個病人的故事,發生在 30 幾年前,一位美國女孩身上的故事。
在 1984 年3月4日的紐約,深夜,一位剛進大學的女大生因為發燒被推入急診室。一開始看似就是類流感的症狀,但隨即女孩出現了異常的抽搐。護理人員隨即回報住院醫師,醫師來了之後,迅速開了 Meperidine 這個藥物,希望達到鎮靜止痛的效果。
但是給藥之後,女孩的病況並沒有因此改善,抽慉的情形持續,於事護理人員再次通報住院醫師處理。但當時住院醫師手上仍然有高達 40 位病人,因此沒有親自到床邊診視這位女孩,而是在電話中指示護理人員給予 Haloperidol 這個鎮定劑,並且進行身體約束。通常這個做法是用在精神疾病躁動或者是嚴重抽搐的病人上,擔心因為他們的動作導致自己受傷,或者後續的治療難以進行。
給了這個 Haloperidol 這個鎮定劑後,患者果然短暫恢復了平靜。但是過了幾小時,一個可怕的狀況發生,患者的體溫迅速升高到攝氏42度,這幾乎可斷定不是流感這類的疾病可以造成的體溫。護理人員立刻迅速採取各種降溫措施,但女孩的心跳卻很快就停止了,隨後的急救雖然持續,但最終仍然宣告急救無效。
最後的研究發現,女孩有憂鬱症病史,當時正在服用 Phenelzine 這種抗憂鬱藥物,而這藥物會跟 Meperidine 產生交互作用,可能導致 Serotonin Syndrome (血清素症候群)這個危急的狀況,讓患者體溫迅速升高而且降不下來,死亡率極高。
好的,事情很清楚了。醫師沒有詳細詢問病史,沒有親自診斷病人,給了不適當的藥物導致病人死亡。
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台灣,會發生什麼事?大家應該看得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家屬大概不可能有辦法接受,就算是去醫院抬棺撒冥紙,我都覺得不意外。結果應該是醫師的名字被公佈在蘋果日報頭版,唸醫學院的時候翹課的往事被挖出來,小時候的鄰居出來說從小就覺得這個小孩做事粗心大意,然後醫師被懲戒、判刑、賠償、結案。
#醫師的工時也是病人安全的一部分
但美國的司法體系調查後,發現參與處置的兩位住院醫師的工時超長,而且手上同時有超過 40 名患者,因此漏掉了患者的憂鬱症病史和用藥史,也因此未去診視病人就給了藥。
女孩的父親是一位知名的律師,在司法追查的過程中發現,這不單純只是醫師的錯,整個醫療系統、甚至整個社會,其實都該為女孩的死負責。因此他在女兒死後,極力推動一連串的立法行動。奮戰多年後,在 1989 年,紐約州通過了一項規定,確保病人應該得到足夠的醫護人力治療、年輕醫師應受到資深醫師足夠的指導和監督、醫師每週的總工時不得超過 80 小時,或連續 24 小時以上。這條法律,以女孩的名字命名,稱為 ‘’ Libby Zion Law ‘’
緊接著,在2003年,這條法律被所有美國醫學院認可的訓練醫院採用。成為美國醫學訓練體制上重大的突破,醫師的工時被認為是病人安全重要的一部分。
這就是先進國家面對問題的態度:「#系統性思考問題」。
#不把每個悲劇當作個案
當問題發生時,他們不把每個悲劇當作單純個案而已;他們努力去思考表面的問題背後,到底潛藏了什麼問題。雖然掀起瘡疤很痛,改革很辛苦,但是他們不願只做粉飾太平的事,因此讓這位 18 歲的女大生 Libby Zion 的犧牲進而拯救了千千萬萬的美國人,還有成千上萬過勞的美國醫師。
直到今天,台灣的醫師工作連續超過 24 小時還是合法。有關工時的改進制度,也在近幾年才開始調整。在我自己實習那年,就曾在外科連續工作 36 小時,每週實際工時超過 110 小時。這麼大的數字你可能很難想像,一週其實總共也才 168 小時,那段日子我不是在顧病人、開刀、換藥,就是黏在床上。每天其實都提心吊膽,害怕腦袋不清楚的自己會幹出什麼可怕的事,咖啡一杯接著一杯喝,喝到最後已經麻痺起不了作用,腦袋還是昏沈地想睡,但咖啡因過量的心悸副作用卻讓自己在該睡的時候睡不著。
那時候的我常在想,快 30 年前的美國就做得到的事情,為什麼台灣做不到?根本的問題,很可能在於台灣缺乏「系統性思考問題」的文化。每次社會上發生什麼事,許多媒體做的事情就是想盡辦法拍灑狗血的畫面、問一堆獵奇的問題、作出令人傻眼的推論,政府跟許多龐大的組織也樂得把第一線的人推出去被公審,就可以規避掉自己的責任。
勞動節的今天,不只醫師,可能很多人都還要勞動。這個社會上許許多多的勞工,包含空服員、大眾運輸人員、血汗的媒體產業、還有數十萬的醫護,都用自己的勞動讓這個社會順利運轉。
#只要是人就應該要有人權
#只要是勞工就應該要有勞動權
爭取勞動權益,不一定是勞資雙方的對立。當把問題看透徹,並提出有效解法時,往往勞動權益的進步,帶來的會是產業以及社會的共同進步。如同 Libby Zion Law 的誕生,雖然看似讓醫療的成本直接上升,但減少的許多因此造成的醫護過勞與病人受害,帶來的效益遠遠大於這些看得到的成本。
各位朋友,勞動節快樂!希望今天的故事,讓你除了更理解醫護人員工時跟自身安全的關係外,也更重視自己的勞動權益。如果可以的話,別忘了,你的醫師迄今還沒有納入勞基法,他們非常需要你的支持!
#勞動節快樂
#勞工大團結
#護理師拒絕花花班
#醫師納入勞基法
除了醫療體系的勞動權益,正確的醫藥知識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關注!只要一天不到 5 元的心意,就能和我們為台灣拼出世界最優質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邀請你一起加入 👉 https://backme.tw/ref/GsHuB/
發燒護理指導 在 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Facebook 八卦
關於寶寶RSV病毒感染
還記得上一篇的這個助產簿
https://www.facebook.com/1737494576543429/posts/2198613940431488?sfns=mo
有媽咪在留言提到
他曾祖母生了14胎
但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最後只有五胎可以存活下來
當然
現在不一樣了
感染隨時都在
我們無法避免感染
但只能盡力的去阻絕他和處理他
但在現在的21世紀我們確實可以做得比過去來得好很多
我還是必須說
這兩天某週刊的報導真的挺惡意的
用聳動的標題和偏離事實的方式來處理健康照護的事情
我真心覺得不是很妥當
不過沒關係我們早就習慣了
祝福大家未來都無病無痛
先跟我們林思宏醫師致敬一下
自從他第一時間接到通報之後
就接手了總指揮官的職務
非常有效率的指揮整合了所有可用的資源
真的非常辛苦這常人絕對無法想像
一鞠躬
https://www.facebook.com/1642916712616748/posts/2388123241429421?sfns=mo
抱歉這兩天實在有夠忙
好的
我自己也簡單來說明一下好了
對於這件我們產後護理中心發生新生兒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RSV)事情
先說明一下RSV
該病毒能引起各年齡層的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的嬰幼兒及 65 歲以 上老人容易群聚感染,幾乎所有人於二歲前都曾感染過 RSV,而 RSV 於亞熱帶地區的台灣,病例全年可見,RSV 潛伏期約 2~8 天, 一般會先出現流鼻水、食慾降低等症狀,約 1~3 天後出現咳嗽、 打噴嚏、發燒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一般感染後約 1~2 周可以康復。
說實話
這個病毒到處都有
常常你得過了你都還不知道感冒的兇手是他
其實
在本次事件中
我們自己的新生兒科醫師早就在第一時間就進行診斷跟治療
而且在最快的時間就啟動隔離機制
而且也依規定向衛生單位通報
疾管局人員也到場指導相關的處置
何來隱匿?
相關官方人員到場也沒有提到我們有任何處置疏失的地方
簡單說就是叫我們持續回報與繼續好好幹
事實上
因為我們有最先進的LIAT檢測
事實上
目前我們所有院區都配備了這項最先進的檢測儀器
https://diagnostics.roche.com/global/en/products/systems/cobas-liat-system.html
https://youtu.be/WGNH7NaGqiw
事實上
我們幾乎是在盡其所能的時間內就確定了是RSV病毒
也確認了敵人在哪裡
事實上
目前所有的寶寶也都持續得到最好的醫療照護
所有驗出RSV+的人員也立刻進行隔離
並沒有擴散的風險
事實上
RSV病毒都在你我身邊每天都在擴散
病毒無法避免
但我們會想辦法盡量做出最好的防護對策與處置
反正說風涼話很簡單啦
你愛怎麼說怎麼想我都沒意見
良善的建議我們都會虛心檢討接受
酸言酸語的被我砍了也是剛好而已我不是為你而存在
我們做得不好自然鼻子摸摸就會關起來不勞您費心
但我們很確定我們就是照國際標準在處理
問心無愧
我們絕不完美
但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做得更好
一鞠躬
發燒護理指導 在 發燒護理指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 的八卦
自疫情爆發以來,澳洲當局採嚴格的防疫措施,邊境局認為,喬科維奇沒有打疫苗,將... 發燒護理指導關鍵字 ... ... <看更多>
發燒護理指導 在 發燒護理措施文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八卦
一些經常使用之物理性降溫措施如冰枕、冰毯、溫水拭浴、減少衣服及被蓋,其 ... tw[PDF] 發燒衛教指導12.依醫師指示:按時服用藥物,避免到公共場所。 參考文獻:. 蘇惠珍( ... ... <看更多>
發燒護理指導 在 發燒護理指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 的八卦
自疫情爆發以來,澳洲當局採嚴格的防疫措施,邊境局認為,喬科維奇沒有打疫苗,將... 發燒護理指導關鍵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