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缺乏的精神之一 - 「敬虔」。
對天地萬物缺乏敬虔、對其他人(族群)缺乏尊重,於是我們就註定過著土地污染、國土崩壞、飲食有毒、族群互相敵視的日子。
而在原住民的文化裡,對天地萬物的敬虔思想幾萬年以來早已是靈魂的一部分。能否讓這樣的精神,回到每個人的心中,將決定我們及後世子孫會以什麼方式在臺灣生活。
久須乃木(Kusunoki)為樟樹的日文發音
(就是楠木正成「楠木」的唸法)
久須乃木社代表日本人以神道思想表達對於樟腦資源的感謝
首座久須乃木社位於南投縣神木村
圖片這座則位於總督府專賣局南門工廠儲水池旁
每年10月1日舉辦鎮座祭典
後方可見野村一郎設計
建材取自清代臺北城牆石
落成於1902年的小白宮(阿片原料倉庫)
這是一個珍惜資源重複使用建材的案例
右側可見土生瑾作設計
落成於1915年的紅樓(荷造場、樟腦製品倉庫)
神道來自泛靈多神信仰
並不只是在黨國教育下
許多人將其視為等同於軍國主義思想的粗淺認知
對於自然界的感謝是日本人與環境共生存的智慧
日本時代在阿里山立樹靈塔
屠宰場旁也都會設置畜魂碑
以佛道為信仰大宗的臺灣漢人沒有這樣的觀念
對自然只有吃乾抹淨的予取予求
要透過怎樣的精神引導
才會認識到對自然尊重及對環境友善的重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住在淡水20年,完全沒有發現,原來農會超市停車場裡的那塊石碑,是日治時代的遺跡。整個台北地區現存 4 塊動物慰靈碑,淡水就有一塊。淡水「#畜魂碑」建立於昭和18年(1943),位在水源街上,現址為淡水農會超市。這裡在日治時代為公設屠宰場,目的在方便收稅且保持公衛,並引入日本佛教慣習,立碑用以安慰被宰...
畜魂碑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八卦
你知道什麼是畜魂碑嗎?
顧名思義,就是追念動物的犧牲、希望他們安息,並同時安定人心。源自於日本治理台灣時,屠宰場周圍會設立畜魂碑的習俗。
而在北投,有一個未遭破壞的「畜魂碑」,是少數僅存完整的碑。正面碑文為「畜魂碑 臺北州衛生課長安達敬智 書」。此處過去曾經是屠宰場。後來北投「一一九號公園」準備設立時並未注意到草叢中的畜魂碑,民國85年由當地八頭里仁協會、北投社雜誌社發行人許陽明努力下,時任市長才裁示保留。先將碑遷移到他處,公園完工後再遷回原址。
背面刻有立碑之年代:「紀元二千六百年新春」,也就是西元1940年,尚刻有「建立者:吳紅芋 楊慶瑞 陳珠樹 陳水元 許甲申 陳蔭」等字。此六人是當年的豬肉販。當地傳言由於北投屠宰場當時靈異事件頻傳,人心不安,豬肉攤販聯名請求日治時期台北州政府設立此碑。
你是在公司上班嗎?公司有員工旅行嗎?或許可以考慮,可以推薦給福委,在北投,來場「守護文化資產」的員工旅行。
#客製預約|https://bit.ly/2n2J6Gc
填寫需求表|https://bit.ly/2n2NFjO
歡迎 接待外賓、員工旅行、學校走讀、品牌合作
02-2556-9021 / service@walkin.tw
-------
2019年,我們從台北城市散步,成為 #WalkinTaiwan島內散步 。
#永續旅行 #北投 #員工旅遊 #福委
畜魂碑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八卦
【北投有塊很厲害的大石頭?】http://goo.gl/CFhvZV
為什麼大家要繞著一塊石頭,聽楊燁老師說起它的故事呢?
其實更正確的來說,它是一塊石碑,並且記載了一段小典故。在日本時代,為了供應一旁的北投零售市場(現北投市場)的豬肉宰殺,這裡曾設有一座屠宰場。而這些因生養人類「有功」而犧牲的牲口,為安息其英靈,當時的日本政府特別在這邊立碑感謝牠們。雖然像這樣的「畜魂碑」在日本時代十分常見,但到今天北投尚存沒有被破壞的石碑,可說是相當珍貴。
而這塊石碑之於地緣,也能讓我們清楚的描繪出過去北投零售市場的輪廓,見證北投市街的發展過程。而它至今仍然屹立於此,靜靜的等人來述說這段過去...
想知道更多北投的故事嗎?本週日難得的好天氣,別搭捷運了,來跟我們走走北投吧!
<<來聽更多北投的故事>>
3/20(日)1400-1630 《北投溫泉湯の町散策》 楊燁
報名這裡去→http://goo.gl/CFhvZV
4/24(日)1400-1630 《新北投溫泉物語》 楊燁
報名這裡去→http://goo.gl/x1aO54
==========================================
◎我們的家,從河處來◎
活動網頁:http://www.taipei-walkingtour.tw/#!river/c18gm
官方網站:http://www.taipei-walkingtour.tw/
==========================================
畜魂碑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評價
住在淡水20年,完全沒有發現,原來農會超市停車場裡的那塊石碑,是日治時代的遺跡。整個台北地區現存 4 塊動物慰靈碑,淡水就有一塊。淡水「#畜魂碑」建立於昭和18年(1943),位在水源街上,現址為淡水農會超市。這裡在日治時代為公設屠宰場,目的在方便收稅且保持公衛,並引入日本佛教慣習,立碑用以安慰被宰動物的魂魄。(真辺将之,2017)
.
▓ #動物慰靈的信仰
.
在日本的傳統宗教中,原本就有滿滿的動物信仰,像是大神神社的「蛇」、稻荷神社的「狐」、日吉大社的「猿」、春日神社的「鹿」、大鳥神社的「鷹」。因此,當佛教不殺生的概念傳入後,形成一種自然共生思想(佐藤衆介,1992)。
.
所以,從天武天皇的「#禽獸食禁令」(「禽獣食禁の令),到江戶時代的「#生類憐憫令」(生類憐みの令),在在都顯示,傳統上而言,日本人其實不太以食肉為飲食中心。一直到明治時期的西化趕超,才開始認真吃肉。
.
▓ #戰爭前後的家畜發展
.
兩次大戰前後,因為軍事上強健體魄的需求,進行畜業推動,透過屠宰場的專設,展開食肉習慣的推廣,也方便執行納稅與維持衛生。但也因為食肉習慣與長久下來自然共生觀念互相衝突,因此就產生在屠畜場設置「#動物慰靈碑」,以供養動物靈魂的習慣。(相田満,2018)
.
▓ #供養的設置
.
台灣在1895-1945年的日治過程中,與日本本土同樣設立公家屠宰場,維護公共衛生,同時也將日本供養家畜獸魂的習慣帶進台灣,全台目前尚存幾近 30 座「畜魂碑」。
.
據資料,淡水公設屠宰場的附近還有獨立的自來水道與檢查所,從地形上也可以領略日治時代屠宰場選址的意圖。
.
等等就來去散步。
|
📌 #參考文獻
.
1. 真辺将之. (2017). 日本統治時代台湾の動物慰霊碑-畜魂碑・獣魂碑を中心に. 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紀要, (62), 650-624.
2. 相田満. (2018). 「生き物供養」 と 「何でも供養」 の連関性を求めて―日本と台湾の比較から―. じんもんこん 2018 論文集, 2018, 27-32.
3. 佐藤衆介. (1992). 日本における農用家畜保護思想および研究の展開. 日本家畜管理研究会誌, 27(3), 91-96.
|
#淡水日治遺跡
#淡水農會
#本土豬好吃

畜魂碑 在 [問卦] 有沒有「獸魂碑」的八卦? - PTT Web 的八卦
...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95%9C%E9%AD%82%E7%A2%91所謂的「獸魂碑」或「畜魂碑」,常見於屠宰場、動物收容所、寵物墓園等設 ... ... <看更多>
畜魂碑 在 【淡水散步】淡水農會超市裡的「#畜魂碑」-- 日治時代的動物 ... 的八卦
住在淡水20年,完全沒有發現,原來農會超市停車場裡的那塊石碑,是日治時代的遺跡。整個台北地區現存4 塊動物慰靈碑,淡水就有一塊。淡水「# 畜魂碑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