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前陣子,我們很榮幸能與衛福部正向教養計畫及陳乃綾職能治療師、 駱郁芬臨床心理師(小飛機餅乾) 有了小小的合作機會,擔任這幾本系列手冊的封面繪製者。最近成品推出,我們想要將這份好棒好棒的教材推薦給家中有學前寶貝的爸媽,以及對兒童發展感興趣的同學們~
正向教養系列的主要平台為這個網站:
▦▦▦▦▦▦▦▦▦▦▦▦▦▦▦▦▦▦▦▦▦▦▦▦
☞ https://nckuid95.github.io/Positive/index.html
▦▦▦▦▦▦▦▦▦▦▦▦▦▦▦▦▦▦▦▦▦▦▦▦
內容相當豐富,根據發展年齡不同分成三個組別,各組皆包括孩子的氣質測驗、常見教養問題的動畫,並提供教養手冊全文下載。
手冊每一章節的篇幅適中,集結在一起也涵蓋了孩子生活中大部分需要注意的事項,十分完整,一起來學習用愛陪伴孩子長大吧!
(看完就可以知道,「愛的教育」和「寵溺」的差別在哪裡喔)
☞ 手冊直接載點:
0 ~ 18 個月 http://tinyurl.com/gp6rjnn
18 個月 ~ 三歲 http://tinyurl.com/j7e87z2
三歲 ~ 六歲 http://tinyurl.com/jqypyv4
註:由於衛福部承辦人表示過去印製紙本文宣的散佈率偏低,經常變成囤積品,所以目前尚未發行實體手冊,請有需要的大家自行下載參考囉 : )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是否曾想過,為何社會上總有人對著所愛之人暴力相向?為何有些父母會打罵自己的心肝寶貝呢? 《#情緒寄生》這本書中,許皓宜教授用了好幾篇的故事來敘述心理效應,但最讓我印象深刻還是書中的一段話 若你無法知道這種情緒是什麼,你要如何去面對他呢? 好比你生活中存在著某個問題,你要試圖解決這問題之前,你總得...
「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 關於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吳思瑤 Facebook
- 關於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 關於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寶寶] 衛福部《0-6歲正向教養手冊》(線上版) -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正向教養手冊的原因和症狀,PTT - 醫院診所網路醫療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研究顯示: 荷蘭孩子是全球最快樂! 跟芬蘭家長用這三個方法教出 ... 的評價
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吳思瑤 Facebook 八卦
親愛的,我把阿中部長請到天母了!
放心,我可不敢增加部長防疫外的工作,所以不是本人來,是 #阿中愛書 來了!
因為有大家 #順時中,阿中部長前線防疫更有力,台灣還能保有正常的生活。
減少各地趴趴走,限制大規模群聚活動,大家不妨在社區公園多多活動,舒緩身心。
在疫情擴散的2020,思瑤推動的 讀樂樂公園圖書館 在北投天母10個公園裡陪伴大家,10個建築團隊為大家設計的公共閱讀基地,即將結束一整年的實驗計畫,逐步功成身退。
而10位選書人的最壓軸,就是陳時中部長。感謝阿中部長在全力指揮防疫之餘,也點頭同意擔任 #讀樂樂的選書人,為我們推薦10本愛書,讓大家一起「讀樂樂」!
在哪裡可以 #讀時中 呢?
就在天母新光三越後方的 天福綠地,由黃惠美、郭旭原建築師精心設計的《黃金屋》。這是10座讀樂樂公園圖書館中很熱門的一座,連 林飛帆、國家文藝獎得主 #黃聲遠 建築師和都市偵探 李清志 都來打卡朝聖呢。
如果你也愛閱讀,就請收下阿中部長和思瑤為大小朋友們準備的好書吧🎁
陳時中推薦好書@天福一號綠地
📖 《 蝴蝶朵朵 》
📖 《 每一個都要到 》
📖 《 小於18 —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兒童版 》
📖 《 CHELSEA AND FRIENDS 小喜與朋友們 》套書
📖 《 探險家小鼠波波──噎食嗆咳》
📖 《 無菸的家 立體遊戲書 》
📖 《 高溫?熱傷害?你需要知道的事! 》
📖 《 肥胖100問+ 》
📖 《 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0-6歲正向教養手冊 》
📖 《 Young Newton少年牛頓 》 啟動食安戰士,細菌病毒不下肚
㊝ 特別感謝 ㊝
建築師郭旭原、黃惠美
天福里里長江啟南
#壓軸選書人 #歡迎敲碗驚喜彩蛋
#你希望讀樂樂有2.0嗎?
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免爆氣親子對話範本
‧遇到長輩不喊人?不要罵,試試示範讓他仿效。
×「叫人呀,你的嘴巴長哪裡去了?」
○「這是王伯伯,我們一起說王伯伯早!」(讓他仿效)
‧多說「我知道」,理解他的感受
×「你那麼多玩具,很多都沒在玩,不要這麼小氣。」
○「我知道你擔心借出去會被弄壞,有沒有你不怕弄壞的玩具呢?」(這是同理心)
‧贏或失敗的態度,孩子從你的反應學
×「早跟你說過了吧,誰叫你考前不認真練習。」
○「這次輸了你一定很失望,下次要不要試試看……。」(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
‧建立就寢儀式,避免睡前誘惑
×「你要是明天爬不起來,就不要給我在那邊哭。」
○將時間固定下來,八點洗澡,九點刷牙,九點半睡覺。(給孩子睡前儀式)
面對教養困境時,常有家長問:「要怎樣忍住脾氣?」
作者說:「不要忍!」因為被情緒綁架的大腦,是沒辦法理性運作的。
你要做的是翻譯你的情緒,把你的火氣翻譯成正向的對話,就能扭轉親子關係。
取自《爸媽不用忍的正向教養》
……………………………………………………………..
各位朋友,晚安:
「大人可以表達期待,但孩子有權說不。」
正向教養,其實是一種民主精神的展現:我願意尊重你的發言權,即便我不同意你的觀點。當然,對於我們傳統教養來說,習慣訴諸權力與權威,正向教養的講法有些匪夷所思。
我們常談身教,但過去比較少父母能做到。其中常見的一個例子是,大人對於孩子沒禮貌的言語或行為,常用沒禮貌的言行加以處罰,不但沒辦法以尊重的態度跟孩子討論,身教也常失落。
作者是位知名的臨床心理師,也協助衛福部推展正向教養工作。下列是心口司的網址,可免費下載《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0-6歲正向教養手冊》,裡面有相當多實用的建議,推薦給各位參考。
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3560-51148-107.html
祝願您,藉著不斷練習適當的表達與傾聽,能跟家人營造良好的關係!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禮貌這件事,該怎麼教
【文/ 駱郁芬】
現代家長多多少少都會加入一些家長群組或社團。某天,在一個社團中,有個顯然十分苦惱的家長提出了一個問題,引起大家熱烈的討論。
主角我們姑且稱他為多多。媽媽說,五歲的多多很沒有禮貌,見到人都不問好;帶他到親戚家,明明已事先叮嚀他要叫人,但到了現場還是悶不吭聲。孩子這麼沒禮貌,讓父母覺得很丟臉,不知道該怎麼教才能讓他學會打招呼。
許多家長紛紛表達了一樣的困擾,有人說自己的孩子是看到別人手上的東西,就直接開口說想吃,結果搞得對方一陣尷尬,不得不分給孩子;有人則說自己的小朋友看到肢體不方便,或是身型比較特別的人,會直接開口批評,讓旁人十分困窘。
在親職諮詢中,這些狀況也經常被問到,為什麼「禮貌」這件事這麼難教?我們該怎麼做呢?
▍大人可以表達期待,但孩子有權說不
「禮貌」這件事,對成人來說好像理所當然,但是如果深入思考,我們會發現標準其實不太好拿捏:有些人要叫阿伯、有些人要叫叔叔,但有時我們也會對阿嬤年紀的人叫聲大姐,而這些都和我們平常教導孩子的原則不太一致,甚至有些話還不能實話實說,必須撒點謊才行。
當我們意識到「禮貌」的詭譎難測,就能理解為什麼對某些孩子來說,表現禮貌這麼困難了。
事實上,禮貌在群體中其實是一種互相尊重、釋出善意的表現。我碰到你了,說聲對不起;路上遇到人,問好表示友善;遇見認識的人,寒暄代表關心。
有時候,孩子雖然知道大人期待他打招呼,但就是難以啟口,這可能跟孩子的個性較為緊張、謹慎有關。面對陌生環境或陌生對象時比較退縮,或是腦袋打結,不知道該怎麼做,通常這時候的孩子需要的是安全感或自信心。
由於上述原因,所以我們在教導孩子禮貌時,不能只是形式上的打招呼,更應該讓他明白「打招呼」或「開口/不開口」背後的出發點,必須是尊重與善意。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在教導孩子時,也必須尊重他們的感受和意願,才能以身作則,並且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換言之,禮貌的重要性是來自於本質上對於彼此的善意和重視。所以,我認為用「尊重」來替代「禮貌」更為恰當,因為後者在華人文化中,有時會與尊卑、服從等概念太過密切,失去了其中美好的原意。
而在正向教養的概念中,對於彼此意願、感受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有權利表達期待(非權力),同時,孩子也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感受,這兩者是需要同等的被看重、被納入考量的。
也就是說,當孩子說「不」、當孩子表示膽怯、害怕,我們必須正視他的意願和感受。例如:當孩子不願意為父母跑腿時,我們可以失望、無奈,當然也可以生氣,但我們也要接受孩子有拒絕的權利。因為,在教養這條路上,沒有誰對誰錯,而是需要調整彼此來達成共識。
若希望事情朝向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我們可以透過協商的方式,告訴孩子:「爸媽很疲憊,很需要你的幫忙。若你願意幫忙的話,爸媽會非常謝謝你的。」亦即,我們不能挾著大人的威勢去命令、威脅、利誘或是情緒勒索。但是同樣的,若是我們覺得很疲憊,沒有力氣陪玩或是煮飯、打掃,也是需要被尊重的,我們可以讓孩子知道:「媽媽今天生理期不舒服,需要在這邊休息一下,你先自己玩好嗎?」
然而,尊重彼此說起來容易,卻有非常多「沒有答案」的模糊空間,例如:寒流來的日子,孩子堅持穿著單薄的衣服;或是每天可以玩多久的手機,都是對照顧者的智慧大挑戰。面對上述困難,本書後面將介紹各種做法及實例對話供大家參考。
教養的路上確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一個家庭、每一對親子、每一個大人和孩子,都有自己的需求、喜好和想法,而這些都如此重要,需要被審慎的放在心上。不過,教養路上倒是有著明確的北極星:向著尊重與愛出發,方向就不會錯。
▍你也可以做到的正向教養對話練習
我們如何幫助孩子學會禮貌呢?以下有幾個建議:
● 用示範,讓孩子主動仿說
這個方法特別適用於缺乏信心、較為緊張的孩子。
在需要打招呼的當下,我們可以不著痕跡的示範「該怎麼做」,例如:「這是王伯伯,我們說『王伯伯早』」。這時候,孩子只需要仿說,開口的難度自然就會降低一些。
● 給孩子臺階下
孩子還不是社會人士,卡住、出錯是正常的。當孩子「凸槌」,或是觀察到孩子卡關時,就需要大人來救援了!大人可以跳出來說話,既給彼此臺階下,也讓孩子感到被理解。例如:
「你好想吃那個餅乾,對嗎? 那你可以跟媽媽說,不能直接跟阿姨要喔!」
「你還有點害羞,所以不好意思打招呼,對嗎? 那我們跟阿姨點點頭。」
有時候,我們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主動釋出善意,例如搭電梯時跟進來的人問好、向賣場的工作人員道謝等,讓孩子感受到禮貌是一件讓彼此都覺得愉快、舒服的事,而不總是「被要求」、「被逼迫」、「沒做會被罵」的討厭事,自然會比較有意願表現出禮貌。
…………
POINT 給孩子提示,帶著他說。
×「叫人啊,你的嘴巴長哪裡去了?」
○「這是王伯伯,我們一起說王伯伯早!」
.
以上文字取自
爸媽不用忍的正向教養:改掉頂嘴、動作慢、依賴、行為退化、缺乏成就動機……的免爆氣親子對話範本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1408
任性出版
https://www.facebook.com/willfulpub/
駱郁芬臨床心理師(小飛機餅乾)
https://www.facebook.com/planecookie/
.
7/11台北公益免費_葛拉威爾《解密陌生人》新書分享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36708193381293/
已額滿_7/14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我們與和解的距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368801245302/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你是否曾想過,為何社會上總有人對著所愛之人暴力相向?為何有些父母會打罵自己的心肝寶貝呢?
《#情緒寄生》這本書中,許皓宜教授用了好幾篇的故事來敘述心理效應,但最讓我印象深刻還是書中的一段話
若你無法知道這種情緒是什麼,你要如何去面對他呢?
好比你生活中存在著某個問題,你要試圖解決這問題之前,你總得想辦法弄清楚`它`是什麼
若你曾在生活中落入不自覺的情緒困境,或與你的伴侶、親人之間有著無法弄清楚的問題時,這本書絕對值得你拜讀
#文森說書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我會定期每個禮拜上傳一部影片,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VGhAEFplM/hqdefault.jpg)
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王意中 心理師
內容簡介:
自說自話、固執、缺乏眼神交流;
被排擠,被誤解……
亞斯兒並非不需要朋友,
只是需要有人聽懂他們的語言。
他能表達,卻因說話太直、缺少同理而被排擠;
他很聰明,對興趣專注鑽研,卻窄化了與同學的互動;
他超執著,計畫中的事未達成,就大哭大鬧……
所有亞斯兒教養的困難,都在上學第一天開始,愈演愈烈。
寫實案例╳教養祕訣,給亞斯兒父母、老師們的教戰守則
獨來獨往的亞斯,容易被捉弄的亞斯,對身體距離敏感的亞斯,歇斯底里的亞斯,不看人的亞斯,容易誤解外在訊息的亞斯……所有令亞斯兒父母擔憂的困境,用最溫柔、對症的教養方式解決。
「亞斯伯格症」在臨床診斷上被除名,但孩子原有的亞斯特質依然存在。這些學齡前易被忽視的特質,到了學校便會隨團體生活一一浮現,甚至引來排擠、霸凌現象。
在家長、教育界廣受信賴與好評的王意中心理師,從24則親師都能感同身受的小故事說起,接著針對亞斯兒的兩大核心問題:待加強的社會與溝通能力、固著的想法與行為模式,親授「溫柔教養」的祕訣,讓總是獨來獨往的亞斯兒也能快樂上學、順利交友,在被理解中成長。
本書關注對象包括:
‧DSM-IV中,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DSM-5中,歸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在光譜較輕微一端的孩子。
‧未符合ASD的診斷,但伴隨人際溝通與社會互動困難、固著的想法與行為、興趣狹隘等特質的孩子。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三百萬!著作包括《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b8Mg515kDg/hqdefault.jpg)
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介紹
訪問作者: 王意中
內容簡介:
孩子不是不說話,而是無法說。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比任何一個人都痛苦。
台灣第一本集結本土案例,
深刻探討「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專書。
你的孩子不說話嗎?
或是到某個特定環境就全身僵硬,不肯開口?
你覺得他只是太內向、害羞,
或認為他再大一些,自然就會說話。
但孩子可能正為「選擇性緘默症」所苦,急需你的接納、陪伴與協助。
台灣家長面對「選擇性緘默症」時,可能的5大迷思:
‧「他個性比較內向、文靜,等時間久了,他就會說話。」
‧「她在家裡會說話,可能是幼兒園讓她不太習慣。」
‧「他爸爸還不是到了五歲才會講話。『長大了就會好』,別擔心。」
‧「一定是教學太嚴肅了,孩子才會不敢說話。你們老師應該要調整。」
‧「她是『大隻雞晚啼』,像她爸,但爸爸也拿到碩士了啊。」
在不以為意、漠視與逃避下,
孩子可能就錯過早期療育介入的黃金時刻。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焦慮的疾病,好發於四歲左右的孩子。在台灣,「選擇性緘默症」長期被漠視或誤解,但「選擇性緘默症」孩子並不是執拗、任性或被寵壞,他們心裡也很想表達,無奈龐大的焦慮與恐懼往往凌駕於開口說話。在這群不說話的孩子背後,那是想說而無法說的痛苦,那是無聲的吶喊。
當一個孩子在班上不說話,人際關係可能就會惡化,課業走下坡,甚至因此被霸凌,但孩子卻因焦慮而更退縮,更無法向大人求救,將所受的委屈說出口。若老師或父母未適時察覺,予以協助,孩子可能終生都會被囚禁在「選擇性緘默症」的牢籠裡。
理解、接納以及給予孩子正向經驗的累積,是王意中心理師認為最能開啟「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冰封內在的一把鑰匙,也是突破「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心牆的絕佳方式。書中特別細膩又完整地從父母、老師以及親師溝通的角度,提出各種協助「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早日擺脫焦慮,讓孩子融入人群與社會的方法與技巧。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三百萬!
著作包括《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作者粉絲頁: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王意中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wEt5qgjhco/hqdefault.jpg)
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研究顯示: 荷蘭孩子是全球最快樂! 跟芬蘭家長用這三個方法教出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跟芬蘭家長用這三個方法 教出快樂的孩子 !|小朋友鬧情緒| 每當你的孩子發脾氣時你會如何處理| 兒童情緒發展|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正面管教你也希望孩子在 ... ... <看更多>
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在 [寶寶] 衛福部《0-6歲正向教養手冊》(線上版) - 看板BabyMother 的八卦
謝謝原波推薦 真的滿喜歡
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0-6歲正向教養手冊
也因為原波 後來花了一些時間在健康九九裡面翻
額外推薦幾本給大家 也都有PDF可下載
嬰幼兒心理發展與育兒EQ成長-家長照顧者手冊-0-6歲適用
https://health99.hpa.gov.tw/educZone/edu_detail.aspx?CatId=21982&Type=002&kw=
親子共讀
https://health99.hpa.gov.tw/educZone/edu_detail.aspx?CatId=22050&Type=002&kw=
有列出各年齡的寳寶適合看甚麼書 怎麼引導他讀...
像這樣
兒童衛教手冊(最後面有政府育兒資源的整理表)
https://health99.hpa.gov.tw/educZone/edu_detail.aspx?CatId=22075&Type=002&kw=
裡面這兩張環境安全的 立馬截圖傳給阿公阿嬤一份 XD
兒童健康手冊(大家都有的寶寶手冊)
https://health99.hpa.gov.tw/educZone/edu_detail.aspx?CatId=22074&Type=002&kw=
感覺線上版有點限制 網路訊號不好就麻煩
也怕哪時聯結就失效了 QQ
分享給跟我一樣喜歡把檔案存在手邊的版友 XD
※ 引述《baconbacon (培根培根)》之銘言:
: 第一次推薦教養書,如有冒犯懇請賜教
: 衛福部《0-6歲正向教養手冊》
: https://health99.hpa.gov.tw/flipbook/21983/#p=1
: 縮網址:https://bit.ly/2HSmgt9
: 封面:
:
: 我會接觸這本書
: 是一兩年前順手在小兒科拿了實體本
: 本來以為又是漂亮話一堆或高標準壓榨爸媽的政府文宣…
: 沒想到討厭教養書、不受教、不信邪的我
: 竟一口氣從頭到尾看完了!
: 還操手刀想去再拿一本分同事(可惜沒了)
: 這本書應該反應不錯
: 因為前幾天二寶托嬰中心又發了一本
: 已經再版三刷了
: 我欣賞的點如下:
: 1.深入淺出的解釋幼兒發展
: 讓爸媽明白幾個月大、幾歲的幼兒什麼是可以做到的、甚麼是不行的
: 對孩子無法做到的,強求不來又何苦?
: 孩子無法配合大人,大人該如何應對達到目的?
: 2.確實的告訴爸媽一個SOP處理教養難題
: 很多應用題、狀況劇,教父母怎麼應對難題。
: 可參目錄:
:
:
: 3.告訴每個迷惘困惑的爸媽,
: 【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只要夠好的父母】
: 你沒有不及格,只是需要微調
: (這是對我來說最大的亮點)
: 當然,這本書不能解決所有的教養問題,
: 每個孩子跟父母狀況都不同,
: 但我相信理解
: 孩子不是故意找碴+自己沒這麼差
: 會是很棒的一步~
: ********特別感謝推文FineJar大大********
: ************補充PDF下載頁面************
: https://health99.hpa.gov.tw/educZone/edu_detail.aspx?CatId=21983
: 縮網址:https://bit.ly/2HEEP4R
: **********希望取得實體書的板友**********
: 我剛剛打去衛福部確認囉
: 衛福部的承辦人告知
: 已將全部實體書發放至各縣市的衛生局囉
: (ex台中市=>台中市政府衛生局)
: 所以需要實體書的板友
: 除了至大醫院門口碰碰運氣
: 也可致電所在縣市的衛生局問問喔@@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24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53684480.A.FA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