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韓劇《產後調理院》,但後續引發聯想的卻不是因為劇情,而是想到身邊所有好朋友幾乎都已經當了母親,不知道她們面對我這個還沒生孩子的閨蜜是怎麼想的?會不會也跟我一樣產生某種”距離感”?
.
我曾經以為自己會有很濃厚的”掉隊感”,但後來發現我一點兒這樣的感覺也沒有。思來想去,應該要歸功於我的好朋友們,是他們用自己面對新身份的方式與智慧,感化了我。
.
女孩子很奇妙,學生時代做什麼事都要一起。上廁所要一起,去福利社要一起,放學回家要一起,去圖書館自習要一起。這種女子情誼到了社會中,依然不會減弱,是女性友誼裡很特殊的存在。但隨著年紀與發展,原本以為牢不可破的關係,會因為結婚生子而慢慢疏遠,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原本的平衡被破壞了,尤其是女人生了孩子之後。
.
有好多人抱怨閨蜜生完孩子就不能單獨出來玩了,更別提一起去旅行。婚前婚後的改變常常讓原本交情不錯的兩個人漸行漸遠,一方覺得對方”為了家庭失去了自我”,一方覺得”等妳生了孩子就知道”。彼此誤會,觀念碰撞。
.
老實說,最好的朋友陸續結婚生孩子時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是不是以後我們可能就不再親密?可事實證明,當她們自己的態度不搖擺時,我這個”掉隊的”依然會有參與感,也開啟了我另外一種看待女性自主的方式。
.
首先,她們都曾對我說過這樣的話:「啊,不敢相信我是孩子的媽了,雖然很麻煩,也很辛苦,但妳要知道,我是樂在其中的。」我從來沒有覺得好朋友們因為做了母親有了家庭後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反而是她們讓我看見了女人怎麼透過自己的能力把妻子、母親、媳婦、職業女性這幾個角色扮演好。也許我們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有說走就走的酒攤、KTV攤,也無法把全副精神都投注在陪某個失戀的人療傷,下午茶很難約了,晚餐也總吃不到喝酒那一趴就早早散去。但當我看見他們為新身份疲於奔命,卻總還是流露出開心的神情時,才知道這有多麼不容易。也才知道,所謂的”擁有自我”不是妳結了婚、生了孩子還跟年輕時一樣沒有變化,而是一切改變在妳身上合情合理,這是妳想要的生活,感受不到半點委屈。
.
某年,我回台北。抓了一個日程上的空檔,馬上就問閨蜜要不要出來見見面。她說:「好啊,我五點下班,妳到公司樓下等我,陪我去接孩子。我開車,然後我們在車上聊,回我家做飯,在我家吃吧。」我欣然允諾,然後如約而至。走去停車場取車時,她健步如飛,我卻踩著高跟鞋落在她身後,她停下來跟我說:「唉呀,抱歉抱歉,我現在高跟鞋只在辦公室穿了,這雙球鞋好看嗎?昨天剛買的。」我說:「好看啊,但沒有我的高跟鞋好看。」她給我一記白眼。
.
常常聽到,女人何苦為難女人,這句話也很適合放在閨蜜身上。我和我的好朋友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與不同的身份上相互交流,即使回不去年輕那時的瘋狂,卻有種大家都更往前走一步的感覺。這是需要彼此的包容與智慧的,讓誰都不會掉隊,才是真‧閨蜜。
.
/ 有了家庭孩子之後
/ 你們還是閨蜜嗎?
.
#katesmurmur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