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妹妹的時候,過程一直不順利,坐下去就站不起來,小腿水腫、從4個月開始小腹一直有痠痛、垂墜的感覺,我只能緊緊地用束腹帶綁著,落紅好多次讓我常常得請假趕緊就醫。
預產期的1個月前,睡到半夜突然又大量的流血,只好住進醫院,一住就是十天,沒想到我安分地躺在病床上,竟然還是破水了,因為胎位不正,我們約好日期要剖腹的,結果宮縮痛到我受不了,還是得剖腹。
四個月健兒門診知道她全面性遲緩,我們跑遍基隆台北各大醫院去做檢查、就醫、評估、復健....現在想起那年看了腦部斷層掃描的片子,醫生說她一輩子遲緩時,我推著她在台大醫院外頂著大太陽,就這樣蹲在地上哭到站不起來。
一輩子,有多長呢?
十個月開始復健,白天請假帶她去大醫院復健,放學後再去私人診所復健,不管大太陽還是下大雨,我沒有拿過傘,雙手只能推著她的推車,趕著一堂又一堂的復健,衣服濕了又乾乾了又濕,我想只要我努力,她就能進步,就能跟一般的孩子一樣。
兩歲發現她發音怪異,說的話沒有人聽得懂,拿到了中度語言障礙,檢查後發現她中耳積水,只能全身麻醉後開刀做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連續四年每年開刀,沒有間斷的語言治療,她才能好好說話。
四歲的時候肌耐力很差,只能走3步路,沒辦法跑跳,領了中度肢體障礙,帶著她去上體操,上了2年,她可以正常走路跑跳,還參加了體操比賽。
六歲的時候評估著重在認知,她的理解力差,表達能力也差,拿到了中度智能障礙,入學才發現她最大的障礙在識字、寫字,連仿寫都有困難。
我以為所有的努力終於有結果,一個這樣的孩子終於捏拔長大,竟然上國小了,我以為一切安排妥當,把她放在我身邊就能被好好照顧,結果從入學開始,因為有中度手冊,被體育老師規定不能上體育課,長達三個月我才知道,在同一個學校我卻沒能及時發現要求老師改進,真是讓我痛徹心扉。
以為過不去的難關,咬著牙流著淚都過了;那-3%以為養不大的孩子,現在生長曲線是85%;以為因為她而失去友誼我會活不下去,全部都拋棄後發現原來一個人這麼自在;以前被上司罵一句就以為天要塌下來了,現在面對無知的上司我怒吼無懼。
有了這個孩子,我才發現不只她的生命力強韌,連我的潛力都被激發到極致。
生養一個特殊的孩子,帶大這樣的孩子要經歷的痛苦和艱辛,是多麼不容易,我為自己的努力感到驕傲。我從來沒有卑躬屈膝,總是抬頭挺胸,我和她沒有愧對任何一個人,所有該她有的權利,我絕對站出來據理力爭,所有對她的惡意,絕對怒吼討回。
祝福我心愛的妹妹,11歲生日快樂。
新書預購起跑!
作者:沈雅琪 《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限量收藏【神老師親簽&神妹妹手繪章】
博客來:http://bit.ly/2ZNTykb
誠品:http://bit.ly/2QPaxhZ
金石堂:http://bit.ly/2ZHJ5GZ
讀冊:http://bit.ly/2QAXC3e
momo:http://bit.ly/2rZnpd5
生長遲緩門診 在 Facebook 八卦
想起來,
我和妹妹這一路上,
遇到很多貴人。
當時覺得很受傷的過程,
現在看來都是幫助我們的力量。
妹妹四個月時去健兒門診,
遇見凶巴巴的醫生罵人,
我才知道她的生長曲線在0以下,
提醒我要去找出孩子的問題和幫助她的方法。
十個月開始復健,
透過復健師的指導,
我們在家裡才能學會,'
透過一些遊戲,
讓她能慢慢增強各項能力。
在兩歲的時候領到第一張身心障礙手冊,
那時評估的復健師告訴我,
才知道越是遲緩的孩子,
更要提早就學,
不能一直在家裡寵著、保護著。
早一點讓她去幼稚園,
幫助比做任何的語言治療和物理治療都來得大。
送她去幼稚園,
遇到接納她的老師們,
真的才沒多久,
妹妹就學會了拿湯匙和畫筆,
跟同學互動,
口語表達也越來越好。
就像當時入學時園長說的,
媽咪,不用擔心!
來了就會了!!
到處去復健,
遇到一位專業又直言的語言治療師,
雖然我常常挨罵,
雖然上課得開車來回60公里,
但是才上沒幾次的課,
就發現她眼睛重度遠視、中耳積水...
她真是我和妹妹生命中的貴人,
沒有她專業的敏感,
孩子可能因為看不到、聽不清楚,
而無法正常的學習。
四歲去上體操,
從站在平衡木上發抖著,
到現在她能在平衡木上倒著單腳跳,
證明了她這樣全身肌肉張力不足的孩子,
現在也能像一般的孩子一樣跑跳、活動自如。
帶著孩子踏出去,
讓孩子接受更多人的幫助,
藉由大家的專業,
遇到生命中的貴人,
一起幫助這個每一項能力都需要很努力才能學會的孩子。
面子很重要,
尊嚴很重要,
可是幫孩子找資源、
讓孩子找方法更重要。
千萬別覺得大隻雞慢啼,
面對孩子的含慢,
別只是放著、等著,
透過早療,
真的可以讓孩子的能力慢慢趕上。
如果你的家裡也有需要幫忙的孩子,
別礙著面子,
別管他人的言語,
帶孩子開始早療,
越早開始進步就會越明顯,
千萬別錯過了早療黃金期。
與你一起努力~
謝謝我和妹妹這一路上的貴人。
生長遲緩門診 在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Facebook 八卦
【你的寶包會講話嗎?】
媽媽帶著一位兩歲的男孩來門診打預防針,我檢視一下他的生長曲線
嗯...中等身材,很好!
再來詢問孩子發展的狀況,男孩走路、跑、跳都沒問題,最後就問到語言發展的部分
媽媽說:「阿包醫生,我終於等到要提問的部分了...怎麼辦?他到現在還不會講話耶...」
阿包:「不會講話?!是指連爸媽都不會叫嗎?」
媽媽:「也不是啦~他會叫爸爸媽媽以及講簡單的單字」
阿包:「那妳們跟他講話,他都能清楚瞭解嗎?再來如果他有需求時,是如何跟妳們表達的呢?」
媽媽:「我們講的話他都聽得懂,他想要什麼東西時,不是嗯嗯啊啊用比的,不然就是把我們拉去東西的旁邊...但他就是不肯講出句子!」
阿包:「那他會跟其他相似年紀的小朋友一起玩嗎?」
媽媽:「他很喜歡跟其他小朋友玩唷~」
阿包:「媽媽妳們平時有唸故事書給他聽嗎?」
媽媽:「有是有啦!大概一個星期講個一、兩次吧~只是他都沒耐心,每次還沒到下一頁就一直翻,然後我還沒唸完他就跑走了...」
-----
孩子會不會說話,一直是許多爸媽在意的部分。當寶包有語言發展遲緩,要考慮許多面向:
✔聽力有問題嗎?
✔接受的語言刺激不夠嗎?
✔腦部是否受傷過?
✔是否有自閉症傾向?
✔......
以上的對話不時出現在門診,其實阿包醫生就是透過這些問答對話,抽絲剝繭地做鑑別診斷,試圖找出問題點並給予改善方法。
當擔心孩子語言發展有遲緩時,建議先讓寶包的兒科醫師評估,來決定是否進一步需要轉介到兒童復健科或兒童心智科!
所以說鑑別診斷交給專業醫師,爸媽就來花時間做親子共讀吧~因為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孩子的語言發展跟生長的語言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Pediatrics》期刊在2018年發表了一篇追蹤146位孩童長達10年的研究報告,結果發現孩子在「18-24個月大時」接收到的語言環境最影響他們後來的智力發展與字彙能力。
所以在此再跟大家分享親子共讀的幾個原則:
📌從「對話式共讀」開始
📌找個舒服的地方一起看書
📌專注力不長,不需硬性規定時間
📌從幾分鐘開始,慢慢延長時間
📌孩子可能會分心,持續以溫暖的聲音朗讀,孩子自然會被吸引回到書裡
📌家裡經常有書,常有人閱讀,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親近書、親近閱讀
㊙還有很重要的是,由於寶包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表現,爸媽要依照寶包的年紀來選擇不同的書籍及陪讀的方法。
🎯針對不同年紀的寶包,親子共讀要點及國健署製作的親子共讀手冊下載連結,我放在留言處唷~
生長遲緩門診 在 性早熟、青春期發育,成長三大秘辛!林口長庚分泌科羅福松 ... 的八卦

【醫師開講】揭開青春期成長秘辛,長庚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與家長面對面,即時解答!「孩子生理期已經到了,難不成長不高了?」、「小孩愛吃糖, ... ... <看更多>
生長遲緩門診 在 2022生長遲緩門診-媽媽社團最推薦的育兒資訊,精選在PTT ... 的八卦
2022生長遲緩門診-媽媽社團最推薦的育兒資訊,精選在PTT/MOBILE01討論議題,找生長遲緩門診,生長曲線往下掉,生長遲緩門診,生長遲緩看哪科在Facebook社群貼文開箱資訊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