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資訊>創新泡沫式人工腦膜技術,讓補腦膜跟泡泡麵一樣快? -《為什麼非要創新不可》
#人工腦膜 #泡沫式 #生醫材料 #腦部手術 #降低傷害腦組織的風險 #後續還可發展至脊椎膜及軟組織修復
具備生醫材料研究專長的他,長久以來與台灣醫學界一直有著緊密的聯繫,每當在開發新產品時,都會與醫生討論,並依照醫師的需求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什麼!這不是慕斯嗎?」每個人在看到工研院研發的泡沫式人工腦膜,總是會發出這樣的驚訝語句。
這個看起來像慕斯的東西,其實是用於腦部外科手術的創新技術,研發者是來自前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特助,現任為台灣生醫材料公司總經理廖俊仁。
理著一頭小平頭,講話時總是帶著一臉靦腆笑容的廖俊仁,是個年輕的創業家,過去在工研院主攻生醫材料相關技術,談到自己所做出的技術總是信心滿滿。在工研院任職的 14 年期間,由他帶領的團隊研發出「兩相材料關節軟硬骨修復技術」與「泡沫式人工腦膜技術」,已經在醫材界受到諸多矚目,也因他看好生醫材料這塊市場,加上技術專業的團隊,讓他勇於踏上創業之路。
廖俊仁說,只要是從 0 到 1 的創新醫材題材,他都非常有興趣,以生醫材料研究專長的他,長久以來與台灣醫學界一直有著緊密的聯繫,每當在開發新產品時,都會與醫生討論,並依照醫師的需求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解決腦手術時腦脊髓液外流、沾黏的問題
他回憶兩年前與台大外科醫生的討論會議中,醫師提出進行腦部手術時會碰到的困擾:腦部手術須打開病人頭蓋骨並剝開腦膜,術後則需要使用「人工腦膜片」,由醫生在「腦洞」上縫縫補補,如果腦膜或頭蓋骨沒有固定修補好,容易產生腦脊髓液外流或是腦組織沾黏等問題,影響病人的復原。
當團隊聽到這個問題,一時之間也找不到新的替代方案。「乾脆像用泡沫髮膠噴一噴,可能還比較快」,討論到後來,開發團隊中一位工程師脫口說出,這個妙點子一出反倒讓在座醫生拍手叫好,也成為團隊研發突破腦膜修復技術瓶頸的重要關鍵,研發出「泡沫式人工腦膜」。
帶動 25 元小鋼瓶價飆 1,200 倍
泡沫式人工腦膜除了本身技術創新外,還讓一個原本運用在傳統腳踏車上的的銀色充氣小鋼瓶,轉而運用在人工腦膜技術上,用來盛裝泡沫人工腦膜的膠原蛋白,順利的讓台灣傳統的製造業轉型升級到生醫領域發展。「原本一個售價新台幣 25 元的小鋼瓶,現在可以提升到三萬多元,價值飆升 1,200 倍,我們做任何研發,都會先思考如何帶動台灣產業升級。」廖俊仁說。
創新產品 享譽國際
泡沫式人工腦膜技術堪稱全球首創,使用方法簡單又有創意,可靠度也高,其反應過程都是物理變化,完全沒有化學成分,目前已完成產品設計及製程開發,並在美國完成大型臨床動物試驗,後續將進行美國的上市許可申請,初期應用以腦膜臨床適應症為主,後續還可發展至脊椎膜及軟組織修復。
這個產品成為第 80 屆美國神經外科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 AANS)年會上當紅炸子雞,引發許多國際大廠的關注,並被美國神經外科醫材大廠研發長讚譽為「近 10 年來,看到最具創新性的生醫材料產品」,除吸引全球主要醫材業者頻頻追問產品何時上市,也開始出現收購意願。
從觀眾變球員 面對挑戰有信心
廖俊仁說,不管是做研究還是出來創業,都需要堅持與勇於嘗試的精神。他很慶幸自己在工研院有深蹲馬步,累積前瞻技術的專業能力,才有辦法掌握關鍵技術,從技術創新走到創業之路,一步步實現夢想。這段歷程就像一場比賽,雖說充滿了挑戰性,但未來,他也充滿信心,希望可以發展出用於脊髓外科手術的創新產品,為人類帶來更大幸福。
泡沫式人工腦膜以高壓二氧化碳和膠原蛋白製作,可產生均勻、高密度的泡沫孔洞結構,只要三分鐘就能迅速覆蓋腦膜缺損區域,達到修補腦膜缺損,以及密封防止腦脊髓液外流的功效,可節省縫合手術之時間,降低傷害腦組織的風險。由於泡沫膠體有一定的流動性,和過去固體膜狀產品相比容易塑性,可填充腦與頭蓋骨之間的不規則三度空間縫隙;它還具有質量輕,不易壓迫腦組織以及防止腦組織沾黏等特點。這項技術未來可應用到脊椎硬脊膜修復、腹腔抗沾黏、軟組織充填及敷料等產品開發。
資料來源:https://panx.asia/archives/5694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歹勢啦!這篇文有點長,因為講到政策,我就情不自禁停不下來。 今年是高雄改制及更名的一百週年。回顧過去百年的發展,我們由名為「打狗」的漁村,數十年來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工業城市,肩負國家經濟發展的使命,如今朝向國際宜居港灣城市轉型。 今天是我就任市長以來,第一次施政報告。我提出四大優先、13個方向...
生醫材料產品 在 工業技術研究院 Facebook 八卦
【IEK產業情報網】由生醫材料產品發展現況看醫用高分子材料之需求
相較於美國、日本、歐洲等穩定的經濟體系,在平均醫療支出年複合成長率高於8%的亞洲新興市場是值得期待的;IEK生技應用研究部謝秀欣產業分析師透過幾項數據闡述她對於新興國家發展潛藏商機的看好,例如東南亞國家與紐澳兩國在生醫產業帶動下,將提升醫用高分子產業的需求和消費。
除數據上的分析,謝秀欣分析師提及亞洲新興市場由於生醫市場處於成長階段,且法規正趨於規範化和成熟化,將為上游醫用高分子產業創造龐大機會與有利投資條件。
影音評析內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8rMMsGJv24
生醫材料產品 在 工研院科技學習 讚 Facebook 八卦
/免費生醫課程/
高齡社會來臨,
「智慧」、「醫材」、「照護」,
成為2019生醫產業最關注的三大領域,
滂沱的銀髮商機,中小企業如何捕捉?
===108年中科管理局生醫產業專業與技術人才培育系列===
從生醫產業分析開始、
探討生醫材料產品在開發時須具備的策略、
到終端使用者的照護制度,
都將在課堂由產業專家透過學理與實務整合的方式,
與學員們一一討論。
授課內容,精采可期:
●生物醫學材料簡介
○生物醫學材料/組織應用
●長照簡介與實務討論
免費課程,歡迎點閱:
生醫產業分析與醫療照護實務
https://college.itri.org.tw/…/289EEC2C-C409-442E-88DB-366E8…
生醫材料產品開發策略與案例解析
https://college.itri.org.tw/…/804BDF71-FB37-4C01-8E68-451EE…
生醫材料產品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評價
大家歹勢啦!這篇文有點長,因為講到政策,我就情不自禁停不下來。
今年是高雄改制及更名的一百週年。回顧過去百年的發展,我們由名為「打狗」的漁村,數十年來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工業城市,肩負國家經濟發展的使命,如今朝向國際宜居港灣城市轉型。
今天是我就任市長以來,第一次施政報告。我提出四大優先、13個方向,考量到過去歷史、展望高雄未來,在城市轉型的關鍵時期,希望為高雄的下一個一百年,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也為市民創造更好的生活。
.
👉四大優先:
#產業轉型
•橋頭科學園區
• 亞洲新灣區設立5G AIoT創新園區、5G應用示範場域
•轉型高階製造中心(和發+仁武)
•新材料創新研發專區
•高雄表參道計畫(以車站為核心,將後驛、大連、長明、三鳳中街、新堀江、中央公園、南華、六合等商圈進行轉型改造)
•205兵工廠遷建
•打造前鎮國際級觀光漁港
#增加就業
•青年創業資源網、青年創業發展基金、青年就業超前部署(大實習計畫)
•培育專業技術人才
•鳳山中城計畫(結合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與周遭建軍站藝術群落的文化藝術能量,積極爭取「台灣設計研究院南部分院」、「文策院南部中心」與國家級博物館來高雄設點)
#交通建設
•積極推動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小港林園線、黃線
•加速輕軌二階
•大眾運輸接駁MeN.Go
•綠色交通運具
•共享運具(YouBike 2.0將繼續擴增租賃站,公車式小黃將提供更彈性的預約服務)
#解決空污
•國營事業帶頭降低污染源
•持續改善空污(PM2.5 AQI橘色提醒110年目標力求降為108年的一半,281站日)
👉除了四大優先外,市府也將以13個方向來努力,帶給市民好生活。
[#真安心]
1.財政紀律 舉債減少 建設增加
2.基礎建設強化
•路平SOP(落實道路施工標準化、道路挖掘管理再精進)
•綠園道(鐵路地下化完工、拆除陸橋後,將原先的鐵路廊帶,打造成為城市中的綠園道)
•透過公民參與設計,打造共融式公園
•污水接管工程
3.強化系統防災能力
•警消設備提升
•科技辦案執法、警民合作、打擊犯罪
•治水防災(針對積淹水熱點,加速提出改善方案等)
[#顧教育]
4.學童上課有冷氣(結合綠能、節電等措施)
5.推動雙語教育
6.校園永續環境
7.提升運動環境
•友善運動環境
•以促參方式、活化閒置空間、引進民間資源,增設10個國民運動中心為目標
• 開放夜間學校戶外運動空間(預計明年6月前可完成62校)
•選手培訓獎勵與生涯發展
[#好生活]
8.在地文化 走入世界
•海洋流行音樂中心
•文化建設繼續推動(大美術館、見城、興濱、眷村文化保存)
•打造南台灣國際觀光城市
•原鄉建設與文化傳承
•友善新住民
•客家文化保存
9.減輕青年負擔—#長照、#幼托 政府都在
•興辦社會住宅(四年內預計興建/興辦至少6,000戶)
•降低托育與托幼負擔(將開辦首創全國夜間托育及臨時托育、公共托嬰中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至110年底將可達34處)
•持續提升公共化幼兒園供應比率(預計110年公共化可達40%)
•長照服務涵蓋率提升(長照服務涵蓋提升至46.59%、1學區1日照預計111年完成達65個)
10.衛生醫療與防疫
11.社會安全網全力建構
•勞工權益維護
• 社區關懷照顧據點(111年底目標達500處)
•照顧弱勢家庭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
•維護高齡者健康(肺炎鏈球菌疫苗+居家醫療交通費補助)
•毒品防制
12.建構農漁業高雄隊
•挺豬農加碼方案(發給每場養豬場消毒劑、補助養豬場除臭生物製劑、全面補助豬瘟疫苗)
•輔導農民因應價格波動
•農作物保險(市府編列1千萬預算,針對水稻、芒果、香蕉(植株/收入)、番石榴、荔枝、棗、木瓜、梨等8項農產品,補助農民參加「農作物保險」)
•漁產品輔導
13.發揮治理效能
•智慧城市推動委員會
作為高雄子弟,回饋故鄉,是我一生的理想;只要市府團隊在任的每一天,都將秉持「緊緊緊」的精神,讓高雄成為所有人都能夠實現理想、築夢踏實的海洋首都。
大港起風湧之時,高雄人從來就不怕挑戰,我們將以撼動TAKAO的精神,向前程邁進。謝謝大家。
.
完整簡報👉 https://www.facebook.com/pg/chenchimai/photos/?tab=album&album_id=362693812070177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XdzvUE_4FA/hqdefault.jpg)
生醫材料產品 在 由生醫材料產品發展現況看醫用高分子材料之需求 - YouTube 的八卦
全球經濟中心東移至亞洲市場已是不容忽視的事實,醫療市場的趨勢發展有待關注。IEK生技應用研究部產業分析師謝秀欣透過幾項數據闡述她對於新興國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