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澳科大疫苗」的出現,源自2015年中共的十三五規劃。
當時習近平拍板在各省發展「高新區」,搞高科技產業,在重慶巴南高新區興建國際生物城。同年,理大劉耀南教授任CEO的美國藥企Athenex,宣佈與重慶市政府建公私合作伙伴關係。
2015年7月,Athenex以換股並購交易方式,收購位於香港科學園的香港全球藥物科技有限公司(Comprehensive Drug Enterprises,CDE),該公司主席正是澳科大醫學院院長霍文遜,而CDE在重慶豐都縣有一座製藥廠。Athenex董事會重選,霍文遜和加拿大前總理Kim Campbell入局,劉耀南亦連任公司董事。
興建重慶生物城需要百億資金,責任落在重慶另一間醫企智飛生物身上。它創立智睿投資以私募方式吸納資本100億元人民幣,在2015年11月落戶重慶國際生物醫藥城,投資數十個項目,其中一個就是建立「國家級轉化中心」。
生物城標榜「3基金4平台5基地」,4平台中包括了「重慶一香港理工大學轉化醫學中心」,說明理大是有份建設的。2016年4月,「理大與重慶市巴南區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共建轉化醫學中心,將科研成果更有效地轉化為治療疾病的合作平台,以期推動中國轉化醫學的研究。簽署儀式由重慶市巴南區委宋葵常務副區長及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衞炳江教授聯袂主持」。
而5基地中的化學製劑基地,則是以惠源醫藥和重慶醫藥作代表。重慶惠源醫藥,便是Athenex在中國開設的全資總部。重慶政府的生物城介紹這麼寫道:
「美國Athenex製藥基地投資30億元,在紫衫醇等難溶性抗癌藥物口服製劑方面全球領先,填補了我市大型外資製藥項目的空白。當前,柳江醫藥公司已成立美國研發分公司,開展中美創新藥研發合作;惠源製藥生產的紫杉醇原料藥出口到歐美、日本等發達市場。」
劉耀南本人,則在中美之間擔當橋樑角色,那時貿易戰未開打,千人計劃未曝光,兩國的企業密鑼緊鼓地洽談合作和交流技術。到2016年9月,Athenex成立重慶泰潤製藥有限公司,向當地政府申請在重慶麻柳沿江開發區麻柳組團建設Athenex製藥基地原料藥項目,投資3.95億元人民幣。當時劉耀南正籌措幫Athenex在納斯特克搞IPO,在上市前一年,已跟重慶萊美藥業簽可轉債協議,萊美透過在香港設立的子公司,認購Athenex可轉債1000萬美元:
//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16 年9 月22 日召開的第三屆董事會第三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認購Athenex可轉債的議案》,同意公司全資子公司萊美(香港)有限公司與Athenex簽訂《ConvertibleLoan Agreement》,同意其以自有資金1,000 萬美元認購Athenex 發行的可轉債。//
2017年6月14日,Athenex上市,發行價每股11美元。「根據萊美香港此前簽署的可轉債協議以及Athenex 出具的可轉債轉股信函, 萊美香港所持Athenex1,000 萬美元可轉債按其上市發行價格的80%(即8.80 美元/股)全部轉化為普通股,轉化後萊美香港持股總數為1,136,364 股,佔Athenex 上市後總股本約2%。」透過債轉股的手段,萊美成為Athenex股東,未計首日升幅,萊美藉兩成折讓帳面獲利了250萬美元。
半個多月後,Athenex口服紫杉醇在中國註冊,「重慶惠源醫藥有限公司和Athenex製藥公司聯合申報的紫杉醇膠囊的臨床申請獲得CDE承辦受理,註冊分類為2.2類。這是國內申報的第一個口服紫杉醇製劑」。
Athenex在2003年由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David Hangauer教授與實驗室同事創立,2011年招攬劉耀南任CEO,除了經IPO集資6600萬美元外,亦報稱獲亞洲投資者私募2億美元。劉耀南繼續做中美橋樑,在2017年1月尾,聯同理大副校長衛炳江,帶着水牛城分校校長Satish Tripathi和Athenex的外籍高層訪華,參觀四間大學。深圳大學的介紹闡明了此行的目的:
「此次來訪的目的是聯合美國、中國、澳門和香港的科研、醫療機構和商業公司,共同建立生物技術聯合中心,該中心旨在促進合作,支持醫療項目成果轉化,幫助他們獲得美國和中國兩個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的批准。」
藥企是否賺錢,還看藥監局是否批准,最符合藥廠利益的,必然是希望做到中美認證互認。劉耀南此行非常成功,2018年2月2日,Satish Tripathi訪港,「香港理工大學今日(2日)聯同粵港澳大灣區內高等院校,包括中山大學、深圳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組織合作聯盟,並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及美國羅斯維爾帕克癌症研究所達成合作意向。6間院校及研究所今日共同簽署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構建區內首個轉化醫學合作研究平台」。因此,除了重慶生物城,大灣區生物城也是理大重點發展的項目,選定了落戶坪山。其中一個項目叫作「深圳坪山—香港鎧耀—香雪製藥公共衛生產業合作項目」,而劉耀南則是香港鎧耀的始創人,亦與霍文遜創立了北京鎧耀基因。
「精準醫學」的概念剛好在2015年提起,提倡對特定的基因靶位針對用藥提升效力,是一片等待被開發的處女地,大陸建設生物城,大搞基因科技,目的就是搶佔這片市場。中共搞全民健康碼,就是配合精準醫學發展。當14億人的基因圖譜都獨立登記在健康碼上,醫療系統就可為每一個人度身訂造藥單,你說這盤生意會有多大?但要做到這一點,先要基因檢測普及化,以及每一個人分配一個「碼」。
健康碼的市場爭奪,是微信支付寶之戰,馬雲馬化騰之戰。馬化騰是Athenex的戰略股東和高級顧問,在香雪製藥旗下的香雪精準亦持股一成,「精準」二字精準地揭示醫療產業的雄心。2018年,Athenex便幫助香雪精準以不高於1.8億美元的價錢,獲得美國三隻抗癌藥的專利,兩者並合作開發中國專利的TCR-T細胞治療技術。Athenex為新公司提供3000萬美元現金和500萬美元股票,Athenex持股55%,香雪精準45%。這種治療性細胞產品,在2017年才首度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
據香雪當時公告,Athenex第一大股東股東張頌義股權12%,第二大股東馬化騰10.3%,第三大股東劉耀南10.1%。這卻是一間「美國公司」,獲得紐約州政府注資2.25億美元開設美國生產線。張頌義是誰?曼圖宏業始創人,新浪公司董事,專在中美兩國之間投資高科技。紫杉醇可是一門頭號抗癌藥的大生意,涉額全球每年50億美元。Athenex最破格之處,是研發第一代口服紫杉醇,代替傳統注射。2019年9月,Athenex的重慶紫杉醇原料廠落成了。
「本次落成的美國Athenex原料藥項目被列為重慶市級重點項目,目標定位是建成達到國際GMP,ICH指南和安全環保先進水平的, 高科技,國際化,高附加值的抗腫瘤原料藥生產基地。主要研發和生產低濃度,低排放,高附加值的高端抗腫瘤等原料藥(口服紫杉醇,卡巴他賽),建成後主要配合 Athenex美國總部在研的世界級新藥原料藥向國內生產的報批轉移,同時滿足集團公司新藥原料藥的需求,進行原料藥的研發及生產,預計將佔全球60%的市場份額。」
然而,肺炎爆發,中美交惡,這些計劃能否發展下去,能否避過白宮技術轉移的指責,仍是未知之數。但劉耀南沒有停下他的步伐,在2020年8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國家重點實驗室發表《自然》論文之後,在聯同理大和澳科大的霍文遜發佈「新冠重組蛋白疫苗」研發成功,一時間所有傳媒都歌頌港產疫苗誕生了。
及後,記者跟進我的揭查,追問理大和劉耀南究竟疫苗由誰研發時,「劉稱全世界很多院校及公司都有研發,有近200種候選疫苗,形容是多方面的交流」,沒有正面回應疫苗是否屬於理大團隊。論文中的活猴試驗,是否理大和澳科大人員操針?為甚麼川大華西的研究被包裝成港澳研發?劉耀南還透露,已向創科局爭取撥款,並已向美國和台灣的疫苗生產商接洽(那疫苗商恕我不開名了)。
另一間台灣企業藥華藥,剛好在7月28日公佈新冠病毒蛋白疫苗獲選進入台灣CDE的COVID19專案計劃,其原理跟川大和理大發表的非常相似,針對病毒S蛋白與肺部ACE2受體的結合。藥華藥本身亦與Athenex在抗癌藥有交易,支付700萬美元獲得Oradoxel(口服紫杉醇)台灣、越南和新加坡的銷售權。
重組蛋白疫苗或可以有很多種,各地科研團隊也可互相交流,可以巧合地殊途同歸。建設重慶生物城的智飛生物,在今年6月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研發的新冠重組蛋白疫苗獲中國批准進入臨床試驗。這衍生新問題,每種疫苗都需要上萬人作最終臨床試驗,哪裡有這麼多志願者?北京科興生物在7月22日揭曉:已獲准在巴西六個州向9000名醫護試針。
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查下去,而我已離那條紅線愈來愈遠,所牽涉的利益也太過龐大,不是一般市民可以抗衡的。對於來勢洶洶的精準醫藥、基因普測和健康碼大數據,一個人很難阻止它們擴張,但當每個人都了解到其背後的野心,知道企業如何利用我們的身體來榨取利益時,我們就有義務去抗衡。健康的防線,不止要阻擋病原,更要防備借病入主你身體的利益集團。
作者
生物製劑價錢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八卦
瞭解學術專業的藥學,
不要忘了現實牽綁的銅臭。
Tienam跟百憂解退場引起大家討論。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分成幾個小問題來談才能看看健保在藥物的引進與販賣策略整體的樣子。先說結論免得文章太長。如果你不希望醫療費用造成社會的不正義,那我覺得健保署很盡責了。
這整件事情要分成幾個問題來討論
1. 什麼是原廠藥?
大家一直說學名藥不好,我覺得要先定義什麼是原廠。在藥業的產業鏈上有製造原料的原料廠;買原料製成藥錠或膠囊或針劑的製劑廠;行銷能力強大的品牌藥廠;研發新藥物的實驗公司。國際知名的大藥廠常常具備各種領域的技能,但是也常常把某些部分外包出去。以這次的主角MSD來說。他們兩年前在台灣發售的新藥Fidaxomicin(治療困難梭狀桿菌/免除病人吃大便的恐懼)就是臺灣浩鼎公司研發,製造我不知道(抱歉啊!麻煩藥業前輩幫忙糾正)。MSD只是買來銷售權掛上自己的標籤在台灣行銷。這樣的事件跟科技業或製造業一樣稀鬆平常。所以常常台灣某個藥是知名大藥廠在賣,我們以為是“原廠”在其他國家就是另外一個藥廠賣了。
我想說的是,當一個藥物過了專利期,大家都能製造販賣的時候,一個購入與專利藥廠相同原料的製劑廠產出的藥錠效果是不是真的比較差?說穿了我覺得只是原料來源的問題,在台灣的諸多藥廠評鑑之下,製劑廠應該是值得信賴的。但這類原料來源資訊很難查找,藥品的說明書沒透明到這步驟,使用者(醫師與病人)對於原料廠的優劣更是欠缺判斷的能力。所以就這麼粗淺的信任“原廠”蔑視“學名藥廠”我覺得有點偏頗。台灣藥品危機的冰山一角當屬之前Valsartan事件。各家學名藥廠因應健保砍價的壓力而選擇便宜的原料藥物,事後發現該原料有致癌物所以回收。這件事情中鏢的可不只台灣,當然揭發的也不是我們。學名藥廠降低成本的策略問題至此開始進入紅色警戒。但是台灣至少還有揭發應對與回收的能力。我記得總醫師時候的雲南,因為執行都治計畫而導致抗藥性肺結核菌爆發的案例。根本原因竟是中國的藥物實際成份只有標示劑量的一半。所以規律服藥反而促成抗藥性結核菌的崛起。這才是真的崩潰。
2. 大藥廠不進新藥與退出舊藥
照片所列的是去年我參加ECCMID(歐州感染症、感染管制與微生物學年會)講者(台大薛博仁教授)所列的當前全世界對抗格蘭氏陰性抗藥性細菌的新抗生素。說是新,人家也用兩三年了。大概有16種分屬各大知名藥廠,但人家就是不肯引進台灣。關鍵原因是台灣健保藥價世界低。一但賣入台灣,其他國家又不是土豪,當然會要求比價。所以各大藥廠的策略自是把新藥延後賣給台灣。我得說這才是台灣醫療品質在客戶滿意度之外最大的困境。當你還在惋惜泰寧要退出台灣的時候真正關鍵的問題是MSD為什麼不引進其他更好更新的藥物。出賣一下我離職高就MSD的同梯,他三年前找我一起討論引進新藥的市場評估,怎麼算都是虧一屁股(在台灣),還不包括他們因為引進台灣而導致其他國家比價的損失,他固有拳拳之心(感染科是愛國的)但上層怎會做虧本生意呢?然台灣身為一個兩千萬人的國家還是有市場價值。各大藥廠雖然不會自棄身價也不會放棄我們。所以讓舊的藥物維持好價格,至少維持業務與管理系統自給自足就成了台灣知名藥廠的根本策略。學名藥廠為了糊口一直削價競爭施加知名藥廠生存壓力反而成就了社會正義的一個環節。一方面讓知名藥廠為了生存不得不引進新藥;另一方面只要他們不惡搞,台灣人就能享受便宜的藥。但是有時候策略玩過頭就不是好策略。之前penicillin藥價低到連學名藥廠都做不下去,所以台灣成了比非洲還落後的國家XD(詳見長庚黃景泰教授社論);然後繼續這樣下去讓原廠連老藥都沒得經營焉知他們不會乾脆斷尾呢?美國歐洲大廠還好,日本藥廠真的是搖搖欲墜,他們常常就只是幾個優秀堅實的產品撐住亞洲市場,這樣的規模根本經不起全亞洲向台灣看齊的比價。
3. 健保署的困境與努力
大家很愛罵健保署,往往只是因為討厭他。如果沒有健保我的薪水該是現在5倍,我可以每天跟阿麗吃牛排喝紅酒多爽,所以我也討厭他。但是我還是得持平的說,健保署的功過還未定。在健保支出成長幅度高於健保費收入的困境中,健保署想盡各種技巧在各方面榨錢,因為他有崇高的社會正義目的讓我們這些受害者很難去跟他吵架。但是在藥價這塊是有操作空間的。目前健保對於新藥、台灣新藥(台灣藥廠引進台灣沒有的學名藥)和無替代藥品的藥物價錢是很好的;但有替代品的藥物價格真的是差到民不聊生。之前penicillin低到沒人做,最近又有了,打full dose價錢比augmentin or ceftriaxone還高。這策略很明顯,健保署就是在削砍知名藥廠的基本盤壓迫他們引進新藥維持生存;讓學名藥廠存活培植台灣藥業;讓台灣人民享受藥價削減的紅利。這超左派的啦!基於台灣憲法的社會主義性格,甚至健保都寫在條文裡。這樣的態度也不能說意外,但就怕知名藥廠斷尾或是台灣藥廠也做不下去。這策略該有底線,而成敗就在原廠願不願意引進新藥。健保署很成功,知名藥廠快活不下去了,如果他們斷尾台灣沒有新藥,那就是三輸。沒人勝利,健保署這些領不到18%的長官們,躺在病床上可能也只有成分不足藥可以用;即使領到18%也還是只能用成分稍微不足藥。嗚呼哀哉!
4. 醫界該有怎樣的立場
我常常跟我的同仁說當初那些老大不是笨蛋。健保在打除呆帳和免去醫生道德困境(病人沒錢)上非常值得。但是總額之後又是DRG。如果連未來性都崩盤,那我們也不過就是拘泥道德的偽君子。健保跟各種年金制度很像,都是在消費未來。違心的支持知名大藥廠老藥的藥價也只是怕魚死網破。台灣是很好的國家,之前去開各種國際會議,各國醫生都在為了醫療的社會正義而努力發聲。當他們在抱怨著人種與經濟造成醫療的不平等的時候,台灣只能虛弱的說說台灣人對於東南亞語言的不普及而導致的就醫困難,別的國家根本覺得我們在炫耀。也許健保給付的範圍會越來越窄,但如果能維持台灣醫療在技術上與物質上的進步,我覺得這樣的權衡是值得的。至於要讓知名藥廠在怎樣的生存線上存活,這根本是個政治與戰術的問題,而我們的長官是怎麼產生的更常常純粹是政治問題了。嗚呼哀哉!
Ps 辛苦了! 諸位在藥廠工作的朋友們。台灣藥廠真是社會(主義)企業啊
生物製劑價錢 在 Francesca 濕疹美容日記 Facebook 八卦
(醫院過敏科的真實體驗...下🙈)
上次出完post~大家都好奇32萬,西醫最新的治療方案是怎樣的,現在我就用一個患者的身份跟大家講解一下~
(事先聲明:我沒有任何實質的醫學背景,以下是我上個月到養x醫院過敏科的真實經驗分享。身體是自己的,你們決定如何治療我管不了,這是我的個人感想而已😆)
首先,是比較貴的生物製劑治療方案。
西醫見你有開放性傷口,都會覺得「好嚴重」、「好易細菌感染」、「一定要制止咗先」。
而生物製劑,就係佢哋口中最新最冇副作用嘅方案,係打針嘅,係針對你嘅發炎細胞抑制發炎嘅原理,話比類固醇更安全無副作用,三歲小朋友都可以打。
價錢係大約一萬蚊一支針,第一次要打兩支,之後每兩個星期打一支,療程冇話幾時完,要打到你全身嘅濕疹敏感都好返晒先可以停,大多數病人九個月至一年就可以停。(我當一年咁計,價錢就已經係25萬左右,未計任何藥費)
但咁貴嘅療程,你以為已經標又治本嗎?醫生話唔係嘅,以上生物製劑只係做到一個即時抑制嘅效果,係未能完全「根治」過敏嘅。如果你想完全根治過敏,需要進行一個為期三年嘅舌下脫敏療程。
醫生會根據你嘅igE驗血報告,睇吓你嘅身體對啲咩食物又或者環境因素有即時性過敏反應,從而再整返適合嘅嘢(醫生堅稱係天然嘢),好似食藥咁日日食就得,醫生話效果好好,幫佐好多病人解決過敏,但一定要完成三年嘅療程。呢個療程大約係$8xxx三個月,啫係九萬蚊左右三年。
然後佢又好搞笑地食咗誠實豆沙包,同我講話外國都有啲人完成咗三年療程之後,可能過幾年又有少少過敏反應,會再返嚟再幾個月嘅脫敏療程,又可以再延長個免疫效果幾年咁。
咁都唔洗講我最後有冇做啦,就係冇😆
除咗價錢,我仲有以下嘅考慮:
1. 我真的不相信西藥沒有副作用
你就是打死我也不再相信西藥沒有副作用, 10年前佢哋都話類固醇好安全,而家咪話類固醇唔安全,以上所謂最新嘅療法都係得幾年貨仔,係有副作用都未真正顯現出來啦...
而且當我問咁可否懷孕?醫生都窒咗一下,話唔建議喺治療期間懷孕...
2. 有不成功的例子
以上治療方法係外國已經一段時間,比較多實際案例,香港只係一至兩年左右。 有睇過外國谷,其實都有失敗嘅例子...
3. 一時定一世?
選擇以上方案嘅患者,通常都係頂唔順戒類固醇過程中嘅地獄過渡期,真係唔想影響正常生活而選擇以上方案。 但你問我,見過鬼真係好怕黑,我真係好怕好怕... 西藥幫到我一陣,之後又會復發 / 有副作用,到時要再戒藥,就會辛苦過而家100 倍....
4. 年紀
其實我諗過好多次,如果我係40歲或以上先發得咁嚴重,想下半世好過啲,可能我都會選擇繼續行西醫嘅治療方案 ... 但我係二十頭已經認識類固醇上癮,呢兩年努力一粒西藥、小小藥膏都唔肯用,都係為佐養好身體.... 我真係唔想咁後生就要長期依靠西藥
5. 我過敏的只有塵埃?
如果我嘅驗血報告係滿江紅,做脫敏療程可能都抵啲啊,一次過可以食返好多嘢,但我竟然只有塵埃沒有食物敏感,完全唔覺得要因為啲塵做一個三年嘅療程...而且塵埃一365日都有㗎啦,但我唔係365日都發喎... 咁做佐真係對我有用?
6. 深信身體的自癒能力
捱過佐N次大爆發,之前爆到九彩都好得返,冇事嘅時候,素顏我都好有信心,所以醫生一話我會感染呀咩咩咩菌好嚴重,我都一笑置之... 醫生呀,我夠知用藥就好啦,我唔用藥都好返N咁多次,仲叻過你呀😆😆
第二次去見醫生,除咗傾左以上治療方案,因為當時雙手仲有開放性傷口,佢都堅持要開藥俾我~然後我就用千幾蚊換佐堆藥返嚟看門口啦~當時我心諗... 真係touchwood 發到我頂唔到先再用啦唉... 好再,呢排就好返好多喇~所以堆藥都係繼續看門口😆
Update:
之前也有人在這邊留言,用了以上方案後康復了,所以我不是說這種的方案沒有效,但我心目中的康復不是一時,而是至少療程後3-5年沒有任何發作,也沒有任何副作用,對我而言才是值得這個價錢的治療方案。而根據我個人的資料蒐集和看過的案例,似乎沒有達到我心目中的理想效果,所以我不考慮了。
始終身體是自己的,你們也可以自行選擇如何治療,我只是提供多一個參考😘
生物製劑價錢 在 【銀屑病知多少】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前的準備 - YouTube 的八卦
生物製劑 」治療已經喺醫學界流行了一段時間,對於唔少皮膚疾病的改進大有幫助。不過#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陳俊彥就話,唔係所有病人都適合使用生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