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記者問可以跟國外買疫苗回來,培養後分裝嗎?
我翻翻我的疫苗發展與技術實驗課程有介紹~
我就想來科普一下~沒那麼簡單一言以蔽之~~
疫苗的發展與應用是人類在對抗傳染性疾病的一個偉大成就。從英國醫師Jenner發現接種牛痘病毒,可以預防人類天花病毒的感染,確立了疫苗的概念,到至今疫苗已有200年歷史。
傳統疫苗包括:
1. 不活化疫苗:又稱死毒疫苗,但疫苗效力下降。
2. 減毒疫苗:可能有毒力回歸的危險性。
傳統疫苗穩定性較低,有些疫苗「抗原」不易培養製造,導致價格高;或有的抗原需要使用動物臟器培養製造,導致品質不易管制,因此如何改善這些缺失,一直是科學界的目標。
近三十年來,由於分子生物技術快速發展,有別於傳統疫苗的新型疫苗陸續被研發出來。
疫苗的分類如下:
1. 活疫苗:有分減毒活疫苗,跟異質性活疫苗(例如牛痘病毒可作為人類天花病毒的疫苗)
2. 死疫苗:有分 死毒疫苗、死菌疫苗,跟次單位疫苗(又分 類毒素疫苗、基因工程重組蛋白疫苗、胜肽疫苗、基因轉殖植物性疫苗、遺傳型疫苗/非遺傳型疫苗)
3. 多核甘或DNA疫苗
4. 載體疫苗
5. 標記疫苗
要了解疫苗就要先了解抗原是什麼~
#抗原: 一種分子被一個動物體的免疫系統視為外來物,而在該動物體內能激發免疫反應這個分子被稱為抗原。
蛋白質是很好的抗原因為穩定性高分子量大,許多微生物及其分泌物都是蛋白質,可做為抗原,例如細菌毒素、細菌鞭毛、病毒蛋白外衣以及原蟲的細胞膜等,其他物質例如蛇毒、血清蛋白、乳汁、食物蛋白、荷爾蒙以及抗體本身的分子,都可作為蛋白質抗原。
構造簡單的多醣體,不是一個穩定抗原,因為太容易被代謝了,構造複雜的碳水化合物有抗原性,但如果與蛋白質結合就可以成為一種穩定的抗原,例如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紅血球的血型抗原。
脂肪也不是一種穩定的抗原容易被代謝掉,但如果與蛋白質或多胜肽結合,可以成為一種穩定的抗原,脂肪常常扮演一種半抗原,與載體結合可以激發良好的免疫反應,但半抗原本身無法激發免疫反應。
核酸也不是穩定的抗原,因為構造簡單容易被破壞,但如果把核酸與具有免疫抗原性的分子載體結合,則可以激發免疫反應,例如某些動物體內存在一些抗核酸的自家抗體,這個核酸抗體常破壞自己的細胞導致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例如人類的全身紅斑性狼瘡。
#人用疫苗有分:
1. 細菌性疫苗:卡介苗、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百日咳疫苗、肺炎球菌疫苗、B型嗜血桿菌疫苗、腦膜炎球菌疫苗。
2. 病毒性疫苗:小兒麻痺疫苗、麻疹疫苗、德國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流行感冒疫苗、日本腦炎疫苗、水痘疫苗、B型肝炎疫苗、A型肝炎疫苗、狂犬病疫苗。
我覺得病毒比較有趣所以簡介一下人用病毒性疫苗:
1. 小兒麻痺疫苗:目前有兩種型別疫苗,一種為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俗稱沙克疫苗,它是將病毒培養於動物細胞內增殖,再收穫的病毒經福馬林不活化處理而得成,安全性高但需要注射三次才能獲得有效抗體,常常與其他疫苗做成混合疫苗使用,因製造的成本高,所以有另外一種減毒的口服疫苗俗稱沙賓疫苗來取代,因為口服很方便還可以引起腸胃道疫苗之免疫反應,但可能因為馴化的病毒突變而使毒性恢復,造成小兒麻痺症狀之副作用但機率非常小,因此有些國家建議前兩劑使用沙克疫苗而後再用沙賓疫苗較安全有效。
2. 麻疹疫苗:是一種減毒活性的病毒疫苗,預防效果可以達95%以上,麻疹疫苗是將疫苗株之病毒接種於動物細胞中繁殖,病毒收穫後凍結乾燥而成的活性病毒疫苗,孕婦不可以施打,免疫功能不全者也不可以打。此疫苗常與德國麻疹及腮腺炎疫苗合成三合一疫苗稱MMR。
3. 德國麻疹疫苗:是一種活性減毒疫苗,製造方法與麻疹疫苗相似。
4. 腮腺炎疫苗:是將疫苗株培養於動物細胞,添加安定劑經凍結乾燥之減毒活性疫苗,有十幾種病毒株被採用為生產疫苗之種毒。
5. 流行感冒疫苗:是一種不活化疫苗,目前使用的疫苗是一種裂解型的病毒成分疫苗,僅含有抗原成分而沒有病毒殘餘。每年需要更新病毒株,如果病毒株的預測對了,保護效力可以打70到90%,尤其是老年人可減少50到60%以上罹患嚴重流行性感冒及併發症。由於流感病毒的變異性極大,幾乎每年都發生變異,原施打的疫苗對不同型的病毒不具免疫力,因此疫苗成分每年均會變更,建議每年都要接種一次。
6. 日本腦炎疫苗:此疫苗有不活化疫苗以及減毒疫苗的兩種型別。除了中國以外的國家均使用鼠腦之不活化疫苗,因其將病毒(北京株或中山株)培養於鼠腦再經純化精製,再以福馬林不活化處理,使用此疫苗應避免與含有佐劑之疫苗同時注射,以防止因鼠腦殘餘蛋白引發之過敏反應。中國所使用的日本腦炎疫苗均以動物細胞為基質,生產病毒,但未經純化精製,有一種不活化之疫苗,其免疫抗原性比較差,需要施打四次,另一種減毒活疫苗病毒株SA14-14-2,為凍結乾燥劑,需二到三次的皮下注射效果才會好。
7. 水痘疫苗:此疫苗可以預防水痘病毒引發的水痘以及帶狀皰疹症。是一種活病毒疫苗,目前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株Oka株是日本大阪微生物研究所高橋博士,由水痘患者分離水痘病毒經不同細胞傳代馴化而成,疫苗副作用小保護效果達90%以上。此疫苗為凍結乾燥保存,但效價降低速度比麻疹疫苗快,僅保存於冷凍庫中,因疫苗價格很貴目前是自費。
8. B型肝炎疫苗:第一代的B型肝炎疫苗是由B肝帶原者的血漿中分離,經福馬林不活化製成,另一種是利用遺傳工程方法以酵母菌或其他細胞培養,而大量生產B肝表面抗原(HBsAg),效果好而且更安全,冷藏保存。台灣使用B型肝炎疫苗自1979年實施新生兒接種至今,已使國小一年級學童之帶原者由10.5%降到1.7%。
9. A型肝炎疫苗:製造方法類似於沙克疫苗,將病毒株培養於動物細胞,再精製純化後以福馬林不活化,是一種不活化且經呂膠吸附之製劑。
10. 狂犬病疫苗:可以在感染之前預防也可於被狂犬病動物咬傷感染後再注射,以預防感染引起的腦炎。是一種不活化之病毒疫苗,是將狂犬病毒株接種於動物細胞,收穫再精製純化經福馬林不活化而得。
#疫苗之檢定
包含特性、無菌、防腐劑含有量、真空、純度、含濕度、病毒迷入、毒力試驗、發痘試驗、抗原阻止試驗、安全及效力等項之檢驗。
因應大規模疫情,許多國家均在考慮提供緊急授權讓 武漢肺炎疫苗能盡快應用,原本疫苗臨床有一、二、三期,在目前緊急狀況下有可能會幾期合併,疫苗上市一定得經過很多嚴格的審核,並不會因為緊急使用就放鬆過關,民眾多關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報告的資訊即可~~
生物製劑自費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八卦
【文科生碎碎念系列】《我不甘心》 文長
之前提到文科生少年時期的求醫歷程。今次想講一下香港公立醫院以及政府荒謬的藥物政策。
香港是發達國家裡醫療開支最有效率的地方,政府每年只放約11.6% GDP在醫療開支上。大部分的市民都會去公立醫院求診,政府把常用藥物放在藥物名冊,名冊內藥物每隻$15,名冊外的藥物則需自費。
醫學昌明,藥物發展日新月異,很多從前無得醫或治療效果很差的疾病,例如免疫及風濕科的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romatosis)、強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Spondyloarthropathy)、銀銷病(psoriasis/psoriatic arthritis)、克隆仕症(Crohn’s disease)、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等等。生物製劑(biological agents)的出現令治療成效和病人生活質素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但是,我們都知道,當這種藥物效用那麼強大的時候,自然不會便宜。用於免疫及風濕科的生物製劑每月藥費從港幣5000到8000不等。需知道如果病情不理想的話,病人或者要一直用藥到永遠。每月幾千蚊,變相供緊半層樓,合理嗎?
================================
嗯,當然不合理啊,但醫療資源是有限的,應該集中幫助最需要的病人。所以政府設立關愛基金,聯同現有的撒馬利亞基金資助符合資格的市民,讓這聽起來是很崇高的理念,但實質執行時又是怎樣?
文科生記得當年申請想申請基金的時候(小時候家貧,每月接近上萬元的藥費是要怎樣付),發現基金的門檻是荒謬的高而且是變相鼓勵大家不去工作。
基金是用【·家·庭·入·息·】去計算,我姐我哥都早已出來社會工作,基本上只要你家人有工作(最低工資)的話,你沒有資格申請基金。
作為全家最小而又患病的我立即成為全家的負累。這個基金系統根本是懲罰努力工作的人。
尢記得當年Big4會計師樓起薪點是1萬2千元,humira (adalimumab)藥物每月約9千多,請問在香港地,三千蚊一個月點樣生存?大學畢業後除非你做醫生律師銀行政府工,否則你只剩下問家裡拿錢這條路。
很感激在我整個大學生涯我家裡都很支持,但並不是每個家庭都這麼理解病人。曾經聽過有病友因家庭月入超過基金上限但家人不支持而無法用藥。
這樣合理嗎?這個以家庭收入作門檻的制度從根本上就將病人定義為家裡的負擔。
================================
一係你就全家不工作,拿綜援免藥費。
一係你就家裡只可以一兩個工作而且只能是散工或最最最低工資去免藥費,但全家繼續活在水深火熱中。
一係你就全家都工作,但你每月的藥費由他們𠄘擔、成為家裡的負擔。
好運的你有藥用,生活回到正軌,遠離併發症,努力去向上流動。沒運氣的你就沒藥用,病情持續惡化,關節痛、變形、系統性發炎、併發症一堆到最後你或者連工作能力都從去。從病發的那一刻,你那無限的可能性亦隨之而消失。
最令人沮喪無奈的是,每次覆診的時候身邊總有幾個講不正廣東話甚或講國語的病人。而這些病人往往都是基金全資助的,一副大爺的樣子叫姑娘向醫務社工幫他們做呢樣做果樣。
點解文科生和其他香港土生土長的病友要這麼辛苦,這麼努力的去工作買藥生存,跟這些免疫病打扙,還要每年交稅。
但每年的稅款卻用來支助這些不知道什麼途徑來港而又從來不打工,拿綜援拿基金免費拿那我和我家人用血汗去買的生物製劑。
這合理嗎?這公道嗎?這公平嗎?
文科生我好不甘心,香港土生土長的病人都享用不到的醫療支援,這些新來港病人卻輕鬆要乜有乜,有些更一副「我值得擁有」態度,這香港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文科生碎碎念
#每次買藥都嬲嬲地
生物製劑自費 在 Phew!好險網 Facebook 八卦
真是令人難過,
生了重病,健保根本顧不了,
一個癌症就毁了一個家,
健保改革有必要性,
但每個人也應該自己做好疾病的風險規劃。
看更多新聞:https://bit.ly/3jHBphe
瞭解提升業績的關鍵!→ https://pse.is/wdrgw
#癌症 #防癌險 #健保 #自費 #保險 #標靶藥
生物製劑自費 在 自費生物製劑改善異位性皮膚炎 - YouTube 的八卦
皮膚搔癢、紅疹是許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共同的困擾,以往傳統療法會採用類固醇和免疫療法,但改善狀況因人而異。現在有一種新的生物製劑,針對中重度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