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味甜蜜蜜 / The Sweet Taste of Taiwan] 誰說只有台灣人才能詮釋台灣味?#亞洲最佳甜點主廚 賴思瑩訪談筆記 / How Asia’s Best Pastry Chef translates the flavours of Taiwan in her beautiful desserts - Interview with Angela Lai ( Taïrroir 態芮 )
昨日台灣餐飲界最大的新聞,莫過於亞洲50最佳餐廳( 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名單揭曉。台灣共有 祥雲龍吟Ryugin(46)、 JL Studio(26)、 logy(24,首次入榜)、 RAW(21)與 MUME(15)等五家餐廳上榜,另外還有一個極為驚喜的好消息,就是 Taïrroir 態芮 的甜點主廚,來自新加坡的 #賴思瑩(Angela Lai)榮獲「2021 亞洲最佳甜點主廚」(Asia’s Best Pastry Chef 2021)。
身為新加坡人,卻在一個以法式技法呈現台灣精神的餐廳工作,雖然過去早就是台灣通,Angela 還是得花大把精力將自己沈浸在本地的飲食文化中學習。不過外籍餐飲人的身份,卻讓她在觀察台灣事物時,有一分帶著新鮮感的目光與好奇心。她每回發想甜點,除了從自己過去的台灣飲食經驗出發,也經常查找資料、聽取團隊成員和朋友的分享,如果是沒有嘗過的食物,則會親自前往體驗。
#以甜點進行文化交流
以態芮 2020 年冬季菜單中的 「扉泥墨糬」為例,這個作品脫胎自「宜蘭麻糬米糕」。Angela回憶,「是外場的Nina跟我說的,她媽媽是宜蘭人。她說麻糬米糕只有宜蘭有,而且只有那一家有賣,宜蘭人都知道,我就特地去了一趟。」親自嚐過後,她被「奇妙的口感」觸動,決定把它做成甜點,「讓大家知道宜蘭有這個」。她以法式手法變化原始元素的口味和質地,由於想到「在台灣比較少吃到米布丁」,便嘗試「將花生打成花生醬、做成米布丁,上面撒上像綠豆糕做成的crumble(奶酥顆粒),鹹鹹甜甜的」;接著考慮「麻糬單吃可能有點無聊」,於是先將麻糬「煮到黏稠、再灌入Paco筒中」冷凍攪打做成冰淇淋,保留原本的Q度,「再加上黑芝麻脆片和初春蘭香茶的茶湯」的口感與風味變化,就成了一道清香繚繞、餐後享用特別舒心的作品。
態芮早期的甜點之一「椪餅」,也是Angela親自前去台南觀察老師傅製作後習得。但她不僅重現正宗的口味與質地,還轉化了台灣的傳統習俗。態芮的椪餅「烤出來後直接把底部剪開當成蓋子」,食客品嚐時敲開,會驚喜地發現裡面藏了薑汁冰塊、麻油冰淇淋和黑糖珍珠。薑汁與麻油的口味搭配,來自於她得知過去台灣婦女坐月子「會把椪餅加蛋、麻油、薑一起吃,還會用麻油煎椪餅」,黑糖珍珠的焦糖風味,則呼應了椪餅內部濃醇的糖香,為古早味瞬間添上現代的時髦風貌。她也親自跑去鹿港看麵茶的做法、傾聽夜市煮麵茶時「燒一壺水,讓它一直逼逼逼」的聲響,只因被團隊成員分享的故事感動,「家裡在耕田,阿公阿嬤為了讓小孩不要在大人農忙時餓肚子,就煮一杯麵茶,中午讓他們喝一杯撐到晚餐」。她設計一道以麵茶冰淇淋、海綿蛋糕、雪酪等組成的作品,記下台灣的故事,並還原傳統「加入油蔥提味」的特色,傳達給年輕的客人,宛如進行文化交流。
Angela熱愛鹹甜的口味搭配與多種質地、口感變化,前者很容易與台灣人的味蕾產生共鳴、後者則讓她的作品靈動鮮活、總有神來之筆。譬如她的「地瓜粥」,在地瓜達克瓦茲的基底上,放了醃漬脆地瓜、鹹蛋黃雪酪,再以烏龍茶口味的米糊泡泡覆蓋,最後加上以瓦斯噴槍炙烤過的地瓜脆片。一匙舀起,不僅僅是地瓜粥本身,搭配的鹹鴨蛋、醃漬小菜,以及飯後清口的烏龍茶⋯台式「清粥小菜」的餐桌風景便瞬間在眼前浮現。
#何順凱的菜_Angela的甜點共同打造態芮
在來到台灣之前,Angela 在新加坡的 Guy Savoy 服務,也是在那裡,她結識了態芮的主廚何順凱(Kai Ho)。同樣真誠開朗的兩人很快就變得親近,Kai 甚至幫 Angela 規劃過來台的旅行。2015 年他開口邀請 Angela 來台工作時,互相信任彼此的兩人只在三言兩語中就決定了 Angela 接下來五年的未來。「我第一次還沒接到,後來接起來,聽到他說:『你在幹嘛?』我回答:『在忙啊!幹嘛?』他說:『你要來台灣工作嗎?』我驚呼:『真的假的?』然後立刻說好,他才稍微解釋了一下,說:『我有一個project(計畫),你要來我才接。』」Kai 輕描淡寫的說法,沒讓 Angela 完全信服,但過了幾天後,「他寄來所有的合約」,她才發現「自己真的要來台灣了」。
在台灣餐飲界,如果說到對「台灣味」的探索與詮釋,態芮絕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餐廳之一。許多媒體形容 Kai做的是「台魂法菜」,但他自己從來不這麼定義。他認為「我的菜就是我的菜、就是台灣的菜」,無論使用甚麼技巧,做的其實都是自己喜歡的菜、想做的菜、曾經感動他、在記憶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菜。他是土生土長的台中囡仔,學中菜出身、且懷抱著「想為台灣、台灣餐飲做些什麼」的理想回台,很自然地會在做菜時從成長脈絡與飲食記憶中尋找連結;過去在美國工作、中國開店、新加坡接受正統法菜訓練的經歷,則讓他能夠在「扎實地把菜做好」的前提下,自由地以不同的技巧呈現心中理想的味道。這樣的彈性,正好給了新加坡出身的Angela相當大的空間去理解、揣摩自己心中的台灣味與台灣印象,端出只有在態芮才會成立的作品。
過去五年間,Angela 幾乎已經要變成台灣女孩,她說自己回新加坡的時候,「大家會覺得我是台灣人」,朋友甚至會開玩笑虧她,「你可以暫時不要跟我說話嗎?你現在太標準了我沒有辦法。」她對台灣的農產品和進步的農業科技大加讚賞,更驚豔於產地與餐桌之間的近距離,她曾經親自造訪過西螺的瑞春醬油工廠,也看過許多食材產地,過去在一切仰賴進口的新加坡,這些都是奢侈。她睜大眼睛和我分享,「進口的好處是可以看到各國不同的東西,但台灣有趣的是,自己的農業發展很好,自己做出來的品種、自己研發出來的也很棒。明明就一個芒果,怎麼會有這麼多種!每一個都這麼奇妙,每一個的味道、每一個香氣都不一樣!」
對不安於停滯不前的 Angela 來說,台灣給了她發揮的舞台、挑戰的空間;她也為台灣帶來許多驚喜,讓我們獲得一位比本地人還要用心做功課、把傳承視為使命的甜點主廚。昨日 Angela 獲獎的消息傳來,愛封「台灣之光」的台灣媒體沒有落後,立刻將新聞標為「台灣第一人」。新加坡籍的Angela是否願意在自己以外背負「台灣」招牌暫且不論,但她為自己身為態芮團隊一員感到驕傲、整個台灣餐飲界為她熱烈喝彩,同感榮耀卻一分不假。
再次恭喜 Angela,我們都以你為榮!!!
🔖 延伸閱讀:
新加坡與台灣的相互凝視,Taïrroir x JL Studio「Starry, Starry Sweets 星新鄉映」甜點餐會:https://tinyurl.com/5sfc2wpv
更多 Angela 的作品影音:https://tinyurl.com/d3z3cvjf
#Ying的台味甜蜜蜜 系列(點 hashtag 看系列專文!)
#yingspastryguide #taipei #yingc #Tairroir #態芮 #AngelaLai #2021亞洲最佳甜點主廚 #AsiasBestPastryChef202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照樣有人發起「五一懲罰祭」,呼籲在五月第一個星期到良心店消費。對於良心店,我們建議分散投資。 是次來到旺中帶靜的大角嘴,無論是飲食或交通配套都很方便。大角嘴鄰近奧運、太子和旺角,距離旺角只有十多分鐘路程,卻已是另一個黃店集中地。港式、台菜、越南到星馬泰菜,統統都一應俱全。味道質素不但街坊盛讚,...
甜粥月尋星 在 食之兵法: 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 The Culinary Art of War Facebook 八卦
評某台菜文化專書對唐魯孫先生飲食書寫之謬誤
一本前陣子出版的台灣飲食專書中,論及已故飲食作家唐魯孫先生的作品時,作者的結語是這樣的:「在戰後飲食書寫中,唐魯孫的此種批評並非特例,許多戰後移民作家都採取『褒揚家鄉食物同時貶低台灣食物』的書寫方式」(《「台灣菜」的文化史》324)。
該書的作者不知是刻意忽略,或是沒有完全讀盡唐魯孫老前輩的文章,以至於對唐魯孫先生對台灣美食的讚揚和推廣都隻字未提。前者在學術倫理,後者在學術專業上,都是極大的瑕疵。
例如,在《唐魯孫談吃》〈四臣湯〉這篇中,唐魯孫前輩寫道:「嘉義早先中央市場有一家中藥鋪益元堂,門前設攤專賣四臣湯,因為老闆開中藥舖,四臣湯是遵古法炮製,現在叫本名四臣湯的恐怕只有益元堂一家啦」(107)。
討論台南擔擔麵時:「度小月的肉燥漿凝瓊液,先要裝罈固人,而且入口即溶,凡到臺南總要去度小月,領略一下古都小吃風味。筆者于役於嘉南的時節,數度在度小月碰見當時任縣長的林金生先生。他輕車簡從,坐在矮凳上,就着麵挑子,大啖特啖,一吃就是十碗八碗」(110,「燥」應為「臊」,這裡按照原文)。
對於台南米糕,唐老先生更覺得誘人:「老闆姓文,大家叫他『米糕文』,因為他個子很矮,又叫「矮仔文」。他也賣五香滷蛋,蛋在滷鍋裡翻滾,蛋白越煮越嫩越有味,跟市面一般賣的滋味完全不同,拿來跟米糕一塊兒吃,味道更是沉郁香腴。緊挨着米糕文的攤子,有個賣虱目魚皮湯的,做法是把虱目魚皮剥下来,抹上特制的虱目魚漿,放在排骨湯裡煮熟,跟米糕、滷蛋一塊兒吃,游氏認為是天下絕味。當年他跟幾位同學在復旦大學讀書,遠離鄉土,難免想家,大家談起台南米糕、滷蛋配虱目魚皮湯的滋味,有位同學居然想得哭起来了,可想而知這三種小吃是多麼誘人啦啦」(116)。
在談到台灣肉粽時,唐魯孫先生先是批評了北平人對粽子觀念之狹隘:「北平人重土難遷,真有一輩子没出過城圈的人。談到飲食,有一種定而不可移的標準,就拿粽子來說吧,永遠是白江米蘸白糖或糖稀,要不就是江米小棗。如果您剥一只火腿粽子嚐嚐,他認為粽子只能吃甜的,吃鹹粽子簡直不可思議」;隨之大讚台南的吉仔肉粽:「吉仔的肉粽,近乎廣東肇慶的裹蒸粽,好在不惜工本,花樣繁多,百味雜陳,材料扎實,寧可提高售價,但是貨色不肯抽條。它還有一個特點,煮好之後,得透而不糜,只只入味,冷吃熱吃均可」(《唐魯孫談吃》: 117~118)。從北平蘸白糖的粽子,比較廣東肇慶的裹蒸粽,再回來比較台南的肉粽,字裡行間皆可見到唐魯孫前輩對大江南北吃食的瞭若指掌。
台灣的滷豬腳,更是讓唐魯孫前輩讚嘆不已,想起早年在鄉下收購菸草時吃到的小攤的豬腳,他覺得那口味是他在德國吃的豬腳所遠遠不及的:「一碗豬脚端上來紅燉燉、油汪汪、香噴噴全是脚爪尖,妙在味醇質爛,腴滑不腻。吃豬最怕細毛扦不乾淨。早年我吃德國飯店鹽水猪脚,能够放心大嚼,就是因為收拾得乾淨,才無冗毛。想不到在窮鄉僻壤,居然有皮光肉滑的豬脚,而且是紅燜的,比德國佬所做的鹽水豬脚又適口充腸多了(119)。不單如此,他更提及了台灣豬腳對其人稱豬腳大王的友人的魅力:「民國六十一年,財政廳有一位李視察,自稱在大陸時是有名的豬脚大王,我特地請他到美濃吃豬脚,他一口氣吃下十二大塊豬脚,乃滋蜜说:『以往來吃豬脚的最高紀錄是十塊,這位先生可算最高紀錄了。』他吃完豬脚還外加一碗魚湯兩碗飯,後來他回到中興新村跟人表示,到美濃吃豬脚是人生一大樂事,令他畢生難忘。可見美濃豬脚的誘惑力是多麼大了」(120)。
此外,他和萬巒豬腳創辦人林海鴻先生更是多年的好交情,也讚美屏東縣豬隻養殖的嚴格,造就了這樣好吃的豬腳:「我在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屏東,車過屏東大橋,在橋頭上發現有一個豬隻檢查站。據說當時屏東縣政府對於豬隻品種、檢疫都非常重視,而且管制嚴格。當时屏東縣縣長是林石城先生,他對於豬隻育種繁殖特别有興趣,還特地陪我們到豬隻繁殖場去參觀。我想高屏地區美濃、萬巒豬脚能够馳名全省,和這些都有微妙關係的」(121)。
在面對吃遍世界五大洲的一位法國朋友攝影師高德,與日本友人狩獵家松崎達二郎批評當時在台灣花錢受罪還吃不到好東西時,唐魯孫前輩則是以屏東東港興亞飯店的一道蜂巢蝦,滿足了他們挑剔的味蕾:「屏東東港有一家興亞飯店,因為港口没有大型輪舶進出,海水污染程度不深,每天漁獲所得隨撈隨吃,自然新鮮肥美。興亞有一道蜂巢蝦,似乎别家海鮮店還不會做呢!據興亞的頭廚說:『蜂巢蝦是跟澎湖一位大師傅學的,蝦要新鮮,抽腸剥殻要乾淨俐落,用料方面不能太鹹,要帶有一絲絲甜意,滾油旺火,拿来下酒,比鹽酥蝦高明多啦。』蜂巢蝦一上桌,黄裳裹玉,蓊葧蓬鬆,宜粥宜酒,兩位國際友人吃了之後讚不絕口。此後他們每到東港必定到興亞飽啖一次蜂巢蝦。我在屏東曾經請林邊的海鮮店試做,色、香、味、形都趕不上興亞這道招牌菜。割烹之妙,易牙難傳,這句話是一點兒都不假的(125)。
以台灣的海鮮為例,唐魯孫先生非但沒有貶抑,更認為比起中國沿海各省有過之而無不及:「清代精於飲饌的美食專家,要屬隨園老人了。袁簡齋(枚)先生認為中國沿海各地,雖然都有海鮮出產,以鮮度論,自然北勝於南,以種類分,則又南多於北。拿台灣海鮮的種類來說吧,可真是集蘇、浙、閩、粤各沿海省份海產的大成,可以說是珍錯畢備,而且尤有過之」(《天下味》52)。
在此書作者筆下,唐魯孫先生的作品有兩大特徵,一是中國飲食是高度藝術的表現;二是對菜餚傳統與本真性、正統性的重視。
關於這樣的特徵,作者批評道:「唐魯孫從自身的經驗與記憶中取材,將北平的飲食文化視為一種『好』的飲食標準,並以此評價其他各地的飲食文化,包括台灣飲食。如此,他在台灣所接觸的飲食自然是不合乎其標準」(《「台灣菜」的文化史》321)。
「唐魯孫對台灣飲食的不滿,主要原因之一是台灣餐館中「不純正」的烹飪方式以及『混省菜』的現象 . . . 」;「然而,他對台灣飲食的批評與不滿,也顯示出對台灣文化的缺乏了解,特別是對台灣大酒樓中常見的混省菜現象」(322,324)。
作者又提到,唐魯孫先生在吃了台灣北平館子做的雞絲拉皮後,批評道:「大陸各省的飲食,台灣現在大概都會做齊了,可是直至如今還沒吃過一份像樣的拉皮」(《「台灣菜」的文化史》324)。
關於以上幾點,一位致力於推廣傳統台菜的作家,無獨有偶地,也在她書中不只一次提過自己的不滿:「這些年我去過好多家知名的台菜餐廳,發現有些台菜餐廳菜單上現在竟然也有了宮保雞丁、酸辣湯,有些餐廳雖高舉『台菜』的招牌,內部裝潢也是古色古香,濃濃台灣味,但端出的台菜卻只有菜脯蛋、香腸炒飯等幾道最普通的菜色,這讓我十分感慨台菜到底怎麼了!」(《老台菜》6)。
若是將上述引文的台菜和台灣換成北平,可以看出,其實在尋求台菜與北平菜的本真性與正統性這方面,都是對於想要保存傳統飲食文化的人在共同追求的。上述引文的作者抱怨在台菜餐廳出現宮保雞丁,絕非在貶低川菜;唐魯孫先生抱怨台灣的北平館子做不出好的雞絲拉皮,也不是在貶低台灣。
況且,唐魯孫前輩更不是一個不懂台灣酒家文化的人,據我所知,他不但會上當時的酒家,還常去:「早年臺灣的上林花是著名的酒家。因為乍到臺灣,還不懂得點菜,有一位酒家小姐外號叫航空母艦的,以拳雅量宏、一口氣能半打啤酒下肚面不改色而得名」(《天下味》54)。當時最老牌名氣也最響亮的,是位於錦西街和重慶北路口「江山樓大酒家」,最豪華的該是位於保安街口的「新中華大酒家」。「新中華大酒家」位於太平町,也就是現在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至三段附近。唐魯孫先生非但時常光顧,更與其主廚熟識:「台灣出產的響螺,肥狀鮮脆,是不輸閩浙兩省的。一味炒響螺片,是當年太平町新中華主廚陳阿廉的拿手菜。新中華在全盛時代,逢到星期休假,太平町大菜市從南部運來的響螺,要讓新中華先挑,其勢派跟北平正陽樓到菜市批購大螃蟹一樣。他家挑完才開秤,人家不計較價錢,只要雌雄成對,黄滿肉肥,要多少錢一斤,給多少錢,從不還價。新中華到市上買響螺,也是如此。所以要吃好響螺,必定到新中華去。自從新中華收歇,陳阿廉曾經回到高雄,在河東路一家海鮮店主廚,仍然以炒響螺片來號召食客,生意依舊興旺異常」(《天下味》56-57))。
甜粥月尋星 在 ABC Family(Ben + Christine = Audrey) Facebook 八卦
#首團超級好康加碼4禮大放送 #抽獎3名額
🎉【5/22-5/29開團ing】魚鱻森虱目魚精、生鮮漁產團購♥高鈣膠原DHA全方位補養,一包搞定!
🛒手刀下單►http://bit.ly/2GT3qzW
(可信用卡、ATM、貨到付款)
🉐圖文► http://bit.ly/2QeptW3
✅運費:全團免運
✅加碼1:
可選禮盒或直接可虱目魚精60ml*一包
✅加碼2:
下單後首次加入魚鱻森LINE加碼送虱目魚精60ml*一包
✅加碼3:
下單就送魚鱻森木湯匙一支
✅加碼4:
購買魚精即可以優惠價加購生鮮漁產
==========
#孕婦哺乳老人小孩上班族補養
#小孩成長必備DHA頭腦聰明壯壯
大家都知道我常說我家冰箱冷凍庫有必備三寶
不過它最近也跟我一樣,多了一寶!
鄭重介紹我家冰箱的新成員第四寶:
🐟魚鱻(音:先)森魚精
大家都知道我長年都有喝滴雞精補養的習慣
跟我一樣對養生保健這塊很注重的朋友,
又多了一個新選擇了!
第二胎懷孕前幾個月瘋狂孕吐當時,
只喝得下滴雞精、魚湯、和魚粥
也不知道是不是整個孕期吃了超多魚
二寶感覺就是特別聰明古靈精👶
但產後真的沒這麼多時間慢慢煮魚湯、熬魚粥
所以一直在尋覓方便食用的魚精
研究了好久,市面上魚精還有分魚的種類
最後選了魚鱻森(音:先)虱目魚精
來補充我的營養和補二寶智慧~哈哈😍😍
也可以當成很營養的魚湯湯底
Belle很多副食品都是用它來做變化的
魚鱻森的整個製程是相當嚴謹也令人安心的👍
而且完全就是天然萃取自新鮮的虱目魚
這次首團就來個大放送!🥳🥳🥳
以後也會固定開團給大家補貨滋養
大家可以試試看~
畢竟顧身體達人是不會亂給你介紹的啦!
📍榮獲2019年國際無添加三顆星認證
📍榮獲2018年台灣十大伴手禮
📍榮獲2017年亞太美食評鑑2顆星
📍嚴選價值最高純天然虱目魚
📍15個月生態養殖,不使用抗生素化學藥物
📍純天然零添加物、不含香料
📍8小時高溫高壓萃取虱目魚營養精華
📍20項SGS營養與安全檢驗,食品級耐高溫鋁袋
📍一包熱量只有17大卡,高營養低熱量,養胎不養胖
📍高蛋白、DHA、鐵、膠原蛋白、零脂肪、零膽固醇
📍老人、小孩、孕婦、產婦、哺乳、上班族最佳補養
📍寶寶副食品熬粥最佳湯底,越喝越聰明
📍另有超級鮮甜生鮮漁貨可加購
#詳細抽獎辦法請看第一則留言
甜粥月尋星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今年照樣有人發起「五一懲罰祭」,呼籲在五月第一個星期到良心店消費。對於良心店,我們建議分散投資。
是次來到旺中帶靜的大角嘴,無論是飲食或交通配套都很方便。大角嘴鄰近奧運、太子和旺角,距離旺角只有十多分鐘路程,卻已是另一個黃店集中地。港式、台菜、越南到星馬泰菜,統統都一應俱全。味道質素不但街坊盛讚,連區外人也會慕名而來,絕對可以打破「黃店多數唔好食」的定律。同行還找來大角嘴的街坊阿珍帶路,與記者一起尋找美食。我們在大角嘴市政大廈出發,尋找4間良心小店,短短幾分鐘路程就可以吃盡港式小炒、台式便當、傳統星馬菜和越式法包。
第一站來到大角嘴非常出名的長龍店。開業兩年就由細舖搬大舖,因為專做香港較少見的台式便當,吸引了不少捧場客。招牌滷排骨比手掌還要大,看起來是一整塊的肉扒,但一夾起就發現早已切開一條條,方便食用。「其實在我開店之後才發現,香港人不太認識滷排骨這款食物,很多人會以為是一條條的肋骨,像滷過的藥膳排骨。這個製法已經有長遠的歷史,將一些炸過的食物,再浸泡醬汁。就像香港很出名的咕嚕肉,也是同一個原理。」老闆(細嘉)分享當初在台南向台灣朋友學師的經歷,因為大多數台灣餐廳都會自己製作醬料,比較少直接取現貨回來,台灣朋友就教他如何製作出最貼近台灣的風味,也就是所謂的古早味。「台灣的滷排骨,外皮完全不脆,吃起來像麻糬一樣的口感,軟軟的。我們用一個偏濃的滷水,浸泡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就會有半脆半軟的狀態。」他在傳統台味與香港人口味之間取得平衡,聽取食客的意見後再不斷改良。
另一人氣之選是香酥脆雞便當,特色在於自家調配的鹽酥粉,加上獨特的醃製方法,令油脂水份能保留在雞裏面。雞塊外皮香脆可口,裏面的肉質鬆軟有嚼勁。台式餐廳的常備菜式滷肉飯最貼近台南口味,選用半肥瘦肉粒滷至入味,吃起來充滿油香,鹹甜適中。而每一款便當都會搭配五款本周配菜,配菜分為幾類,包括蔬菜、古早料理、炒粉絲、蛋,還有酸菜或菜甫。令便當更豐盛之餘,也能中和整個飯的油膩感。
第二站是一街之隔的星馬菜餐廳,因為份量多又便宜,成為了阿珍的日常飯堂。她推介最常吃的厚切豬扒叻沙摻摻,豬扒厚度足足有2cm,中間仍能保留肉汁,吃起來帶香茅味;摻摻麵底混合了油麵與米粉,加上芽菜,吃出三重口感,配以椰漿味突出的叻沙湯底,十分滿足。馬拉風味鴛鴦雞椰漿飯同樣有份量,兩種口味分別是南乳炸雞扒和新加坡咖哩雞腿,前者脆口,後者濃香,一雞兩味,還有拌碟的花生和小魚乾,感覺別具東南亞風味。
第三站到訪的餐廳沒有的異國風情的裝修,只有樸實無華的店面,賣的正是熟悉的港式小炒。阿珍甫進店就跟店員們打成一片,因為她和家人都是熟客,她也不時會在小店流連吃小食。她又指上一任老闆娘本來打算移民後,小店便會結業,但同是熟客的現任老闆不想讓這間小店消失,於是便接手經營。店內最出名的就是10元4隻煎餃,有白菜和韭菜兩款,餃子皮煎得香脆,餡料亦較多菜。小店本來會開至消夜時段,因此也有大排檔的鑊氣小炒,如椒鹽九肚魚、蠔仔粥、豉椒花甲等等,色香味俱全。
吃了三間餐廳之後,其實記者和阿珍的胃容量差不多已到達極限。不過最後一間越南法包小店,就算只賣一款法包,依然獲得街坊支持,我們當然要去拜訪一下。老闆Jeff以往在澳洲工作假期的時候,為了節省金錢,幾乎每天都在吃法包。回港之後,因為太想念回憶中的味道,於是開了間小店,一手包辦廚房和店務。Jeff直言他的法包做法簡單,在焗好的法包中加入扎肉、自家醃製的酸菜和醬料,最後撒上芫荽、蔥、指天椒。他認為法包最重要是足料,所以自己出品的法包必定要由頭到尾都塞滿餡料,味道鹹甜夾雜,中間有大量酸蘿葡絲,十分清新開胃。Jeff的一人小店從兩年開業至今,一直靠街坊的意見不斷改良。他分享道:「剛開店的時候碰上運動初期,我們沒有特別表明自己是甚麼立場,但就喜歡播自己喜歡聽的節目。漸漸地客人聽到不合意的,下次可能就不回來吃,喜歡聽的下次就會再來吃。建基於這樣的前提下,客人對我的食物質素都很寬容,有時做得不太好,但他們總是會說還不錯。街坊可能想跟食物一同進步,有時會給我意見,讓我慢慢摸索出更好的味道。」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良心掃區 #大角嘴黃店 #五一懲罰祭 #大角咀美食 #大角咀良心店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甜粥月尋星 在 KK 我,走著、走著、走著, Youtube 的評價
裝潢美、氣氛佳、餐點又好吃的火鍋店,在忠孝敦化及國父紀念館站的中間 Meal Room Shabu 米釉贅沢鍋物 環境也太美了吧!! 好古典文青質感的火鍋店,還有網帥網美拍照區,是今年2020年6月才新開幕的台北火鍋餐廳。
推薦 Meal Room Shabu 米釉贅沢鍋物 的昆布湯頭 ,是我吃了很多家火鍋店後,目前吃到最昆布味的湯底了,新鮮甘甜濃郁昆布味🧡有貼心的剝蝦服務,最後還會有一道獨特的日式雜炊粥,由服務生親自為您烹調喲🤗 **2020年8月31日更新** (目前已更新菜單,暫無提供日式雜炊粥,後續以店家FB粉絲團最新公布為主)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為什麼要取名這麼難唸的字🤣米ㄇㄧˇ 釉ㄧㄡˋ 贅ㄓㄨㄟˋ 沢ㄗㄜˊ,我查了後,也才知道「贅沢」是表示豪華、奢侈的意思,許多食品為了表現食材的奢華或口感豐富,就會用這「贅沢」來表示!
_
✅文章連結/菜單:
https://halokkvision.com/taipeifood-hotpot-mealroomshabu/
-
餐日期: 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午餐
📍 #MealRoomShabu #米釉贅沢鍋物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 66-1號1樓
(近🚇 #國父紀念館站 1號 #忠孝敦化站 2號 出口)
電話:02 8772 8728
營業時間:12:00-23:00 (最後收客時間 21:30)*公休日以店家粉絲團最新公布為主。
餐點:日式精緻鍋物 (需加收服務費)。
📣店家活動:
◾Google好評/ FB按讚打卡分享/ IG追蹤圖片標記@mealroom_shabu 擇一,贈送 豬五花一人份 ; 同時分享 再贈送牛舌一人份。
◾出示我的本篇文章 送一份牛奶貝 (一人限兌換一份 )。
-
分類搜尋🔍 #kkvision台北美食 #kkvision火鍋
FB遇見我💙【我,走著、走著、走著,】
https://www.facebook.com/halokkvision/
IG追蹤我❤【halokkvision】
https://www.instagram.com/halokkvi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