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沈默,決定站出來拿著彩虹旗支持恐同言論犯罪化!】
恐同言論是一般的「言論觀點」還是一種「犯罪」? 今日瑞士公投揭曉答案!
我發現台灣人普遍認為,瑞士是「很先進的歐洲國家」。每次台灣朋友嫌台灣社會太保守,不像我們國家這麼開放。我都忍不住笑一笑反駁:「你指的應該是瑞典吧 !瑞士有些山區的州,女性等到1991年才有投票權。再來,瑞士目前也還是西歐國家少數還沒合法同性婚姻的國家之一。我個人覺得台灣比瑞士開放了!」
瑞士是一個有不同面孔的國家,我相信居住在日內瓦或蘇黎世的台灣朋友,確實會覺得那是一個社會價值開放的國家。不過,那兩個城市只佔瑞士人口的一個小部分。瑞士畢竟還是一個「山國」。 鄉下州在瑞士政治裡面權利很大,這點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 「人權議題」需要花特別長的時間去推。
在瑞士山區出生的我,經常會用比較極端的眼光去討論瑞士人是否開放這件事。畢竟,我是在這個國家相當保守的地方長大的,我從小聽到和看到的很多事情,會讓不少居住瑞士大都市裡面的人翻白眼。
不過,這十五年來,曾經非常保守的山區的社會風氣也開始有所轉變。瑞士立法院這三年來,也開始更積極推動一些對同性朋友們友善的法律。2018年修改了「反歧視法」,原本的法律只規範性別、種族的歧視和仇恨言論,而新法律則加上了恐同言論。新法律引起了一些宗教團體和保守的鄉下人的不滿,並開始連署公投,希望撤回新法律。原因是他們害怕這法律即將會限制他們的 「言論自由」。他們認為,反對同性戀也只是一個「觀點」,瑞士憲法保障他們擁有任何觀點。因此,他們在100天內就達到5萬瑞士公民的連署標準,立法院便把全國公投訂在2月9號,內容為「是否支持把恐同言論給犯罪化」。
我看到他們順利找到了5萬個人來反對這法案,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在2020年的現在,還需要用全國公投的方式,來決定是否把針對同性戀的仇恨的言論當作一般的 「觀點」,實在讓我太無語了。
政府公佈了公投日期不久後,我在臉書上看到了一個瑞士長輩發文:「怎麼又要給死gay公投啊!政府怎麼無恥地把國家資源浪費給那群人辦公投啊!國家裡不是有更重要的事要關注嗎?」看到這一句,我從小時候親耳聽過的「恐同言論」,再度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2005年,上國一的時候,瑞士第一次舉辦「認同同性戀權利」的公投。公投目標是創造一個 「伴侶制度」給同性伴侶申請。因為我那時候還小,對於當時的辯論沒什麼印象,但是我還記得一堂因為這個公投而變特別的英文課。那天下午的英文課,英文老師衝進教室,ㄧ臉的苦瓜臉。那一天的英文課突然變成了一個政治舞台。他上課講出的第一句話是:「你們青少年真可憐!當你們畢業的時候,這個國家早就大亂了!你們可別相信這是 ‘’一個新現象‘’,同性戀在古代的時候也有過!當古希臘開始普遍同性戀的時候,他們的文明很快就崩壞了!現在的瑞士人已跟古人一樣被腐敗了。」那時12歲的我,第一次覺得老師說的不對。他講的,怎麼跟家裡自己看的歷史書差這麼多,古希臘是因為大戰崩壞,整件事跟同性戀無關。 原本非常相信老師的話的我,突然開始懷疑他講的一切,不過當時的我不知道,那就是我第一次面對 「恐同言論」。
高中的回憶比較豐富。對於恐同言論的經驗也更加記憶猶新。當我們高中生吵架罵人,罵女同學都是罵 「婊子」, 男同學都是罵 「gay砲」!光看這兩個單字,就能反映出瑞士傳統社會對於「交友經驗較豐富的女生」和「有陰柔特質的男生」的看不起。在山區,高中時選擇出櫃的確是一件無法想像的事。同志朋友們都會低調地度過這一關,等到搬去都市,再出櫃。而且,對於懷疑有不同性向的同學的霸凌是常見的。高三的時候,有一個隔壁班的女同學被經常被男同學取笑「男人婆」!而其他同學也只當作笑話笑一笑,不當一回事。有一天,她沒有來上課,第二天我們才知道原來她在家裡的浴室割腕自殺了,這件事情讓了全校非常震驚。老師跟同學怎麼沒有意識到她被霸凌?雖然大部分人知道她經常被開玩笑,但沒有老師把這件事情當作 「嚴重的事」。我想這位同學被霸凌的場合我們很多時候是看不到的,而某天她到了極限,就這麼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我們那時候不熟,我偶爾還是會想到她,而她也是我認識的第一個恐同受害者。其實這幾年新聞才開始關注LGBT少年自殺的問題。媒體指出,20%年輕同志有試圖自殺的經驗,這個比例是同年齡的五倍,這件事讓我理解反對恐同言論的重要性。
其實恐同行為的受害者,不一定是同性戀。我高中時在德語區交換一年,那是我第一次交了國外的朋友。我和其中一個智利的同學變成好朋友,我們無話不談。到了聖誕節,他必須回家,我意識到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的見面,難過地送他到開往機場的火車站。在他上車之前,我們在月台上互相擁抱,我們感動到眼匡泛淚。然而,旁邊有一群德語區的青少年往我們這邊看還大聲的喊 「你看看這兩個死gay !」。我當下有聽到,但沒有理會他們。不想讓這種不經大腦的言論,來毀掉朋友離別的難過時刻。火車出發了之後,我開始往出口走,在經過這群少年的時候,其中一個比我高的男生很用力的用他的肩膀撞我一下。我當下很錯愕,以為他們要攻擊我,於是我就快速地跑離現場。年紀輕的我當下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件事,也莫名其妙地成為了恐同行為的受害者。
後來我離開了山區,展開大學生涯,也開始接觸到很多不一樣的人。周遭的朋友對於很多議題也較開放,我就比較少聽到恐同相關的言論。那時才明白,國家與恐同不一定有關係,反而跟人的教育和環境有關係。
去年台灣公投同性法案的時候,我發布了一篇支持公投的貼文。那一片貼文引起了很多學生們和朋友們的正面回饋。去年發的文章,竟然有些瑞士網友們看到還分享了。 杰宇拿站著在兩張彩虹旗之間,拿著一張 「支持同性婚姻」的牌子,莫名其妙在離我們遙遠的山村引起了很多婆婆媽媽的八卦。這件事情,是我媽媽跟我說的。當他別一個鄰居說:「我看到妳兒子在國外拿著彩虹旗,他不怕丟臉真好!」聽到這一句爆笑了,為了那些跟上新科技的歐巴桑感到開心,看著社群媒體再也不怕缺八卦!我同時也對我媽媽很對不起,畢竟她還得平常是面對那些人。那次電話了之後,我決定不要再po能為難她的貼文。雖然過去有些事我很想分享,但我會先顧慮到那些人到底會怎麼想我。
這件事情我現在覺得很荒謬,當他們高調地維護他們歧視同性的「權利」,我反而會需要顧慮到他們怎麼想我所支持的立場。
Non ! 今天我選擇在公共場合拿著彩虹旗維護我的價值觀 。我也想順便說幾句話:
- 伯伯,我看到您在臉書的恐同貼文,我當下覺得很生氣。但我知道你不是壞人,只是缺乏眼見。我建議你開始旅遊,離開我們的山村,看看這個世界,請您不要繼續當一隻「山底之蛙」。
- 國中英文老師,幸好您教英文而不是歷史。您那天所說出的無知的話,讓我開始學習要有主見,也是謝謝您!
- 來不及長大的高中同學, 雖然我沒有講過您的壞話,但我當時沒有糾正取笑妳的同學,總是讓我有罪惡感。請妳原諒我,當我未來面對類似的言論時,再也不會選擇沈默。
我相信今天開票的結果會是通過保障同性戀的法律。這個法律爭取的並不是輸贏的對立,而是保障國家內少數群體的基本人權。我認為民主制度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可以保障每個人的權利。當某一個少數群體得到國家的認同和保護,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他們,而是這個國家的民主制度。
#Oui
#Référendum
#瑞士公投
#反對恐同
#🌈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萬的網紅蒟蒻講幹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s://youtu.be/BVoe1bcqBWM 世界英文地理系列出爐囉! 第二站我們來到的就是歐洲 究竟這些國家的名字該怎麼來用英文說呢? 看完本單元,你就知道囉! 小額贊助安撫蒟嫂 https://p.ecpay.com.tw/E2494 本單元出現的單字 歐洲 / Europe 俄羅...
瑞士人口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八卦
【我不能沈默,決定站出來拿著彩虹旗支持恐同言論犯罪化!】
恐同言論是一般的「言論觀點」還是一種「犯罪」? 今日瑞士公投揭曉答案!
我發現台灣人普遍認為,瑞士是「很先進的歐洲國家」。每次台灣朋友嫌台灣社會太保守,不像我們國家這麼開放。我都忍不住笑一笑反駁:「你指的應該是瑞典吧 !瑞士有些山區的州,女性等到1991年才有投票權。再來,瑞士目前也還是西歐國家少數還沒合法同性婚姻的國家之一。我個人覺得台灣比瑞士開放了!」
瑞士是一個有不同面孔的國家,我相信居住在日內瓦或蘇黎世的台灣朋友,確實會覺得那是一個社會價值開放的國家。不過,那兩個城市只佔瑞士人口的一個小部分。瑞士畢竟還是一個「山國」。 鄉下州在瑞士政治裡面權利很大,這點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 「人權議題」需要花特別長的時間去推。
在瑞士山區出生的我,經常會用比較極端的眼光去討論瑞士人是否開放這件事。畢竟,我是在這個國家相當保守的地方長大的,我從小聽到和看到的很多事情,會讓不少居住瑞士大都市裡面的人翻白眼。
不過,這十五年來,曾經非常保守的山區的社會風氣也開始有所轉變。瑞士立法院這三年來,也開始更積極推動一些對同性朋友們友善的法律。2018年修改了「反歧視法」,原本的法律只規範性別、種族的歧視和仇恨言論,而新法律則加上了恐同言論。新法律引起了一些宗教團體和保守的鄉下人的不滿,並開始連署公投,希望撤回新法律。原因是他們害怕這法律即將會限制他們的 「言論自由」。他們認為,反對同性戀也只是一個「觀點」,瑞士憲法保障他們擁有任何觀點。因此,他們在100天內就達到5萬瑞士公民的連署標準,立法院便把全國公投訂在2月9號,內容為「是否支持把恐同言論給犯罪化」。
我看到他們順利找到了5萬個人來反對這法案,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在2020年的現在,還需要用全國公投的方式,來決定是否把針對同性戀的仇恨的言論當作一般的 「觀點」,實在讓我太無語了。
政府公佈了公投日期不久後,我在臉書上看到了一個瑞士長輩發文:「怎麼又要給死gay公投啊!政府怎麼無恥地把國家資源浪費給那群人辦公投啊!國家裡不是有更重要的事要關注嗎?」看到這一句,我從小時候親耳聽過的「恐同言論」,再度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2005年,上國一的時候,瑞士第一次舉辦「認同同性戀權利」的公投。公投目標是創造一個 「伴侶制度」給同性伴侶申請。因為我那時候還小,對於當時的辯論沒什麼印象,但是我還記得一堂因為這個公投而變特別的英文課。那天下午的英文課,英文老師衝進教室,ㄧ臉的苦瓜臉。那一天的英文課突然變成了一個政治舞台。他上課講出的第一句話是:「你們青少年真可憐!當你們畢業的時候,這個國家早就大亂了!你們可別相信這是 ‘’一個新現象‘’,同性戀在古代的時候也有過!當古希臘開始普遍同性戀的時候,他們的文明很快就崩壞了!現在的瑞士人已跟古人一樣被腐敗了。」那時12歲的我,第一次覺得老師說的不對。他講的,怎麼跟家裡自己看的歷史書差這麼多,古希臘是因為大戰崩壞,整件事跟同性戀無關。 原本非常相信老師的話的我,突然開始懷疑他講的一切,不過當時的我不知道,那就是我第一次面對 「恐同言論」。
高中的回憶比較豐富。對於恐同言論的經驗也更加記憶猶新。當我們高中生吵架罵人,罵女同學都是罵 「婊子」, 男同學都是罵 「gay砲」!光看這兩個單字,就能反映出瑞士傳統社會對於「交友經驗較豐富的女生」和「有陰柔特質的男生」的看不起。在山區,高中時選擇出櫃的確是一件無法想像的事。同志朋友們都會低調地度過這一關,等到搬去都市,再出櫃。而且,對於懷疑有不同性向的同學的霸凌是常見的。高三的時候,有一個隔壁班的女同學被經常被男同學取笑「男人婆」!而其他同學也只當作笑話笑一笑,不當一回事。有一天,她沒有來上課,第二天我們才知道原來她在家裡的浴室割腕自殺了,這件事情讓了全校非常震驚。老師跟同學怎麼沒有意識到她被霸凌?雖然大部分人知道她經常被開玩笑,但沒有老師把這件事情當作 「嚴重的事」。我想這位同學被霸凌的場合我們很多時候是看不到的,而某天她到了極限,就這麼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我們那時候不熟,我偶爾還是會想到她,而她也是我認識的第一個恐同受害者。其實這幾年新聞才開始關注LGBT少年自殺的問題。媒體指出,20%年輕同志有試圖自殺的經驗,這個比例是同年齡的五倍,這件事讓我理解反對恐同言論的重要性。
其實恐同行為的受害者,不一定是同性戀。我高中時在德語區交換一年,那是我第一次交了國外的朋友。我和其中一個智利的同學變成好朋友,我們無話不談。到了聖誕節,他必須回家,我意識到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的見面,難過地送他到開往機場的火車站。在他上車之前,我們在月台上互相擁抱,我們感動到眼匡泛淚。然而,旁邊有一群德語區的青少年往我們這邊看還大聲的喊 「你看看這兩個死gay !」。我當下有聽到,但沒有理會他們。不想讓這種不經大腦的言論,來毀掉朋友離別的難過時刻。火車出發了之後,我開始往出口走,在經過這群少年的時候,其中一個比我高的男生很用力的用他的肩膀撞我一下。我當下很錯愕,以為他們要攻擊我,於是我就快速地跑離現場。年紀輕的我當下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件事,也莫名其妙地成為了恐同行為的受害者。
後來我離開了山區,展開大學生涯,也開始接觸到很多不一樣的人。周遭的朋友對於很多議題也較開放,我就比較少聽到恐同相關的言論。那時才明白,國家與恐同不一定有關係,反而跟人的教育和環境有關係。
去年台灣公投同性法案的時候,我發布了一篇支持公投的貼文。那一片貼文引起了很多學生們和朋友們的正面回饋。去年發的文章,竟然有些瑞士網友們看到還分享了。 杰宇拿站著在兩張彩虹旗之間,拿著一張 「支持同性婚姻」的牌子,莫名其妙在離我們遙遠的山村引起了很多婆婆媽媽的八卦。這件事情,是我媽媽跟我說的。當他別一個鄰居說:「我看到妳兒子在國外拿著彩虹旗,他不怕丟臉真好!」聽到這一句爆笑了,為了那些跟上新科技的歐巴桑感到開心,看著社群媒體再也不怕缺八卦!我同時也對我媽媽很對不起,畢竟她還得平常是面對那些人。那次電話了之後,我決定不要再po能為難她的貼文。雖然過去有些事我很想分享,但我會先顧慮到那些人到底會怎麼想我。
這件事情我現在覺得很荒謬,當他們高調地維護他們歧視同性的「權利」,我反而會需要顧慮到他們怎麼想我所支持的立場。
Non ! 今天我選擇在公共場合拿著彩虹旗維護我的價值觀 。我也想順便說幾句話:
- 伯伯,我看到您在臉書的恐同貼文,我當下覺得很生氣。但我知道你不是壞人,只是缺乏眼見。我建議你開始旅遊,離開我們的山村,看看這個世界,請您不要繼續當一隻「山底之蛙」。
- 國中英文老師,幸好您教英文而不是歷史。您那天所說出的無知的話,讓我開始學習要有主見,也是謝謝您!
- 來不及長大的高中同學, 雖然我沒有講過您的壞話,但我當時沒有糾正取笑妳的同學,總是讓我有罪惡感。請妳原諒我,當我未來面對類似的言論時,再也不會選擇沈默。
我相信今天開票的結果會是通過保障同性戀的法律。這個法律爭取的並不是輸贏的對立,而是保障國家內少數群體的基本人權。我認為民主制度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可以保障每個人的權利。當某一個少數群體得到國家的認同和保護,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他們,而是這個國家的民主制度。
#Oui
#Référendum
#瑞士公投
#反對恐同
#🌈
瑞士人口 在 瑞士。瑰娜 All About Switzerland Facebook 八卦
【台灣抗疫成功再次登上瑞士媒體🇹🇼👏】週五瑞士一瞥日報以 #台灣200天沒有新冠病毒 為標題, 再次稱讚寶島防疫成功!
我在底下翻譯内文:
這個世界正在對抗新冠病毒第二波的疫情, 但是一個島嶼很早就戰勝了這個流行病。在台灣,最後一起本土病例是在四月通報的。當局迅速的反應是成功的關鍵。
新冠病毒強壓世界。整個世界嗎?不完全是。當多數國家努力遏制第二波疫情時,台灣卻連續200天沒有本土病例。
台北方面對新冠傳染的反應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島上2千3百萬人最後一起本土傳播病例出現在4月12日。之後所有的案例源自境外。至今台灣的確診病例為553起,其中只有55例本土傳播,以及7起相關死亡案例。
相較之下,瑞士人口8.6百萬人 ,已經通報超過15萬4千起確診病例,而且超過2千人死亡。
#12月底第一個措施
儘管台灣抗疫成績耀眼,但是它未曾實施嚴格的禁令。依據CNN的報導,其關鍵因素是當局於2019年12月底針對中國神秘肺病第一批謠言的反應速度。
武漢是新冠病毒首次發現的地點,而台灣當局在2019年12月31日便對武漢出發的直航旅客進行檢查。1月21日,台灣出現第一起確診案例。因此,武漢居民被禁止入境。此外,所有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旅客都必須接受檢查。
這些措施都是在中國政府於1月23日封鎖武漢之前實施的。 3月,台灣更禁止所有外國人入境台灣。唯一的例外是外交官,以及在台灣居住或持有特殊入境簽證的人員。
#從SARS經驗學習
台灣從2003年SARAS的流行中記取教訓。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其政府不斷發展應對大流行的能力。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最近一次的訪談中說道:「當我們聽說中國有一些隔離治療的秘密肺炎病例時,我們就知道這是相似的(疾病)。」
當局立即啟動了中央流行病指揮中心,此機構是在SARS爆發後為了確保各政府部門的協調所成立的。其政府更提高口罩與防護設備的產量,以確保供應無虞。台灣還投資了大量檢測以及快速有效的接觸史追踪技術。
作為一個島嶼,台灣在對抗冠狀病毒方面擁有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地理優勢。這讓官員可以更加容易地控管入境。(全文完)
讀了這篇新聞,你是不是覺得很驕傲呢?😊
原文出處- https://www.blick.ch/news/ausland/so-haben-sie-es-geschafft-taiwan-seit-200-tagen-coronafrei-id16170856.html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gwenasuisse
#我的著作 社畜也可以很優雅 https://pse.is/JG69X ;瑞士不一樣 https://pse.is/HB27D ;瑞士不簡單 https://pse.is/FBJW9
瑞士人口 在 蒟蒻講幹話 Youtube 的評價
https://youtu.be/BVoe1bcqBWM
世界英文地理系列出爐囉!
第二站我們來到的就是歐洲
究竟這些國家的名字該怎麼來用英文說呢?
看完本單元,你就知道囉!
小額贊助安撫蒟嫂 https://p.ecpay.com.tw/E2494
本單元出現的單字
歐洲 / Europe
俄羅斯 / Russia
莫斯科 / Moscow
土耳其 / Turkey
伊斯坦堡 / Istanbul
芬蘭 / Finland
諾基亞 / Nokia
瑞典 / Sweden
挪威 / Norway
丹麥 / Denmark
冰島 / Iceland
斯坎納維亞 / Scandinavian
愛沙尼亞 / Estonia
拉脫維亞 / Latvia
立陶宛 / Lithuania
英國 / UK / United Kingdom
UK全名 /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蘇格蘭 / Scotland
英格蘭 / England
威爾斯 / Wales
北愛爾蘭 / Northern Ireland
倫敦 / London
愛爾蘭 / Ireland
葡萄牙 / Portugal
西班牙/ Spain
加泰隆尼亞 / Catalonia
安道爾公國 / Andorra
法國 / France,
摩納哥 / Monaco
盧森堡 / Luxembourg
比利時 / Belgium
荷蘭 / Netherlands / Holland
德國 / Germany
德意志 / Duitsland
波蘭 / Poland
捷克 / Czech Republic
奧地利 / Austria
瑞士 / Switzerland
列支登士敦 / Liechtenstein
義大利 / Italy
西西里島 / Sicily
聖馬利諾 / San Marino
梵諦岡 / Vatican City
希臘 / Greece
阿爾巴尼亞 / Albania
馬其頓 / Macedonia
保加利亞 / Bulgaria
羅馬尼亞 / Romania
摩爾多瓦 / Moldova
斯洛伐克 / Slovakia
匈牙利 / Hungary
斯洛維尼亞 / Slovenia
克羅埃西亞 / Croatia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 / Bosnia and Herzegovina
蒙特內哥羅 / Montenegro / 黑山
塞爾維亞 / Serbia
科索夫 / Kosovo
白俄羅斯 / Belarus
烏克蘭 / Ukrain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Voe1bcqBWM/hqdefault.jpg)
瑞士人口 在 CatGirl貓女孩 Youtube 的評價
竟然在香港嚐到了接近正宗的泰國風味,
在香港的我,暫時只能靠它望梅止渴!
請繼續保持水準,
不要令大家失望呢 :D
ChaTraMue 泰式手標茶
銅鑼灣渣甸街49號
Potato Corner
銅鑼灣渣甸街36號地下2號舖
Tiew Rua Tor Charm 船皇
銅鑼灣謝斐道526號地舖
--------------------------------------------------------
▶成為CatGirl 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CkkUm0fj6iVOfHHkVr62w/join
▶如果喜歡這條影片,記得點讚(Like) & 訂閱(Subscribe)這個頻道
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發問!
https://www.youtube.com/CatGirlHK?sub_confirmation=1
▶想知片尾講咩文?即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PbmWqO3Ds
----------------------------------------------------------
?Presenter:
CatGirl
?Editor:
Ken
?Backgroud, Music:
Totem Waves - Giants' Nest
?Music by Epidemic Sound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
Follow m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atGirlHK/
Follow m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atGirl-%E8%B2%93%E5%A5%B3%E5%AD%A9-261290303914565/
Subscribe my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atGirlHK?sub_confirmation=1
Email: CatGirlHK@gmail.com
#香港美食 #泰式奶茶 #船麵 #過江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un8ShpDm6k/hqdefault.jpg)
瑞士人口 在 我的好事集 Youtube 的評價
★還沒逛過美人好事集嗎?Let's GO!👉https://goo.gl/ZmWpzX
★更多美人姊的『失控廚房』!👉 https://goo.gl/n32iAW
★幫『美人好事集FB粉絲專頁』按個讚!👉 https://goo.gl/DUL3FM
--------------------------------------------------------------------------------------------------------------------------------
影片中的烹飪器具/食材/調味料,美人好事集都有喔!!
★樂扣樂扣保鮮盒👉https://goo.gl/1ZoTqV
★DELVERDE-No.4義大利麵(Spaghetti)👉https://goo.gl/hPH4gb
★T&T特級初榨橄欖油👉https://goo.gl/DZyzgB
★瑞士hotpan休閒鍋組合👉https://goo.gl/25keTJ
★日本Global料理刀組合👉https://goo.gl/CPas2W
★BADIA 嘉德尼堡梅洛葡萄酒醋👉https://goo.gl/ZAHwCd
★版主萬用拌醬👉https://goo.gl/HF8QqH
★瑞康屋Kuhn Rikon-神奇節能板👉https://goo.gl/dAETAu
單純的蕃茄義大利麵
材料:
辣椒 適量
蒜末 適量
小蕃茄 適量
九層塔 適量
橄欖油 適量
帕瑪森起司粉 適量
作法:
1. 小蕃茄對半切,備用
2. 冷油時將蒜末與辣椒下鍋,炒出香氣後再放入備好的蕃茄及九層塔,炒軟,加入適量的煮麵水,續煮10-15分鐘;煮麵水本身有鹹度,若加開水需再用鹽巴調味
3. 煮麵:煮一鍋水,約每1000公升的水搭35克的鹽。水滾後放入義大利麵,煮到約九分熟,撈至煮好的蕃茄醬料中,與醬汁充分混合,起鍋撒上起司粉即可享用
** 蒜末可以多一些,濃郁些吃起來美味無比
** 小蕃茄跟蒜末的量,請依個人口味及用餐人數做調整
過份簡單的辣拌麵
材料:
麵條 適量
蔥花 適量
橄欖油 適量
梅洛葡萄酒醋 適量
版主萬用拌醬 適量
作法:
1. 麵條煮熟後放上蔥花,淋上橄欖油、梅洛葡萄酒醋及版主萬用拌醬,拌勻即可享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ieV_CMAqss/hqdefault.jpg)
瑞士人口 在 瑞士新移民人口多達1/4?本地人工作反被歧視?麻努分享自帶 ... 的八卦
瑞士 新移民 人口 多達1/4?本地人工作反被歧視?麻努分享自帶笑點全場問號?【2分之一強】20190924 part2/4 EP1159 麻努賈斯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