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洪副院長因媒體及名嘴對其父親的不實指控決定訴諸司法的新聞,那種先人受到凌辱的痛心疾首,讓我想起去年參選台北市長時,有特定立場的學者、名嘴及網軍污衊我的曾祖父連橫先生,說他鼓勵鴉片。我的曾祖父已經過世近八十年,自然無法為當時台灣社會的特殊時空背景做說明,為自己的名譽辯護,但卻因子孫參選而遭受污衊,對洪副院長的痛,我感同身受!
明年總統大選才開始起跑,媒體與網路上開始出現對洪副院長各種指控,甚至出現極度惡意的改圖,這與我去年參選時的遭遇類似,特定立場的名嘴或媒體先開闢扭曲的話題,經過特定媒體的即時新聞及網路寫手引用而迅速擴散,再加上有特殊立場的網軍藉由病毒式的傳播方法,將不實言論的影響持續擴大,最後這些抹黑與謠言就在一般大眾心中形成既定印象,任憑你費盡唇舌也無法辯護,往往都只有等到日後,透過司法調查,才能澄清事實,但選舉早已結束。投身選舉,我個人應該接受檢視與批評,但家人或先祖何罪之有?洪副院長決定對造謠者提告,我要說:洪副院長,您這樣做是對的。
去年我參選時遭受到各種不實指控,當時我們認為,作為首都市長參選人,對各方的批評應虛心承受,盡量包容。有幕僚力勸我應採取法律行動來捍衛自己的名譽,但我們相信,即使在媒體及網路世界當中,依然應相信人性本善,仍然可以透過理性對話與溝通來澄清是非黑白,並在市政議題上提出更多建設性政策,爭取更多認同。然而,這樣的想法可以說是一廂情願,到最後反而助長了惡意的氣焰,不少人也被不實訊息所誤導。這些不實的指控,即使後來透過司法或各式檢視而獲得澄清,但傷害早已造成,遲來的正義已不是正義。
舉例而言,選舉時期,有名嘴指控我炒股、內線交易,而經過台北地檢署詳細調查後,查無不法,予以簽結。在競選末期時發生了老鼠尾事件,事後檢調證明根本與我的團隊毫不相關。同時,在投票前夕,特定名嘴未經查證使用各種方法影射我方收受頂新政治獻金,此案後經特偵組詳查後也證明了我方一毛未拿。最不堪的是,即使選舉結束了,特定人士還是用「聽說」、「傳聞」的方式,說我收受了三億的政治獻金,結果在相關的訴訟中,經過證人出庭指證,完全是道聽塗說,子虛烏有。然特定人士依然在媒體上信口開河,讓惡毒的謠言如子彈般亂飛! 而中國大陸媒體「胡潤百富」也因台灣媒體的錯誤資料進行錯誤報導,對我與我的家人造成莫須有的困擾,雖然「胡潤百富」後來再經核實,承認錯誤並道歉,且立刻在第一時間將相關訊息刪除,然而,經過特定媒體、名嘴與網路的傳播,已造成我與家人名譽上莫大的傷害,道歉又如何?
洪副院長近日來遭受的惡意攻訐,以我個人經驗,徒以善意無法捍衛名譽,一廂情願的包容卻可能讓惡意更加猖獗,不負責任的媒體與網路文化,未必能帶來多元溝通,有時反而因此加深了誤解與對立、並造成傷害。
因此,在言論自由與個人名譽之間,我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採取更積極作為來捍衛自己的人格,這樣的作為除了維護名譽外,也能一定程度的遏止不負責任言論的歪風,減少以傷害他人為目的的惡意內容。我支持洪副院長對不實指控採取法律作為,來捍衛自己與家人的名譽,並遏阻惡意言論的蔓延。
我相信我絕對不會是特定媒體與名嘴惡意攻擊、以及網路謠言與不實指控的最後一個受害者,希望洪副院長及團隊能繼續堅持下去,並透過各方的協助,對媒體與網路上的惡意言論與不實指控預先做好因應的準備,來打贏這場艱困的選戰!
「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連勝文 Facebook
- 關於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 關於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 關於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心得] 成大電機特殊選才-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特殊選才 的評價
- 關於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特殊選才準備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EDU.TW 的評價
- 關於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新聞] 日文系要附N1證書! 台大特殊選才門檻高 - 熱門PTT 的評價
- 關於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特殊選才ptt 的評價
- 關於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新聞] 成大資工特殊選才考8小時「寫程式」 - Gossiping 的評價
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八卦
關於高中國文課本到底要有多少比例的文言文和白話文。早上讀到這篇吳明益寫的長文,完全說中我的想法。
我ㄧ直認為不是比例的問題,而是目的的問題。除了能使用(語文),文學涵養的培養,仍是值得努力的目標。可是,不是文言文背多了,唐詩宋詞朗朗上口,就有涵養。涵養,無關道德不道德,愛國不愛國。辯證、賞析、體會、創作....都是每個人生命的一部份,而每個人的生命呈現,也塑造了藝術涵養的本體。
底下,請靜下來,慢慢品賞吳明益寫的好文:
【為什麼孩子要上語文課?】
收到一位參與課綱審查,卻素昧平生的學生來信,遞給我關於近期國文課綱審查的新聞,詢問我的看法。我回應他說,我已經在臉書多次表達過我的概念。
大約十年前開始,我到高中去演講,都會有一張投影片是:為什麼要有藝術教育?另一張投影片則是:語文學與文學的差異。
這兩個問題,我們的教育都沒有好好回答。至少在我的經驗裡沒有。
§
先不談第一個問題,簡略地談談第二個問題。廣義的「語文學」一般來說就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也就是我們在文學教育或課綱審查時常說的「聽、說、讀、寫」。它可以和「文學」(literature)深度相關,也可以不那麼相關。比方說寫一封信,若能達意、傳情、敘事、說理就行了(不必兼及四者),但它未必具有文學質素。某些信「才會」被視為文學,這意味著文學的評價有著比一般寫一封家書或情書更複雜的元素,以及審視的標準。
過去也會納入國文課教育的「應用文」,就是比較接近語文學的部門(只是它的教材編寫也不太符合時代情境)。我認為語文學若設定教學目標,它會更強調語言文字的認識、在不同情境(包括情感、論辨、思考表達等等)的正確使用,以及非刻意曲解的理解模式。
在這個範圍裡,是不一定要用文學作品來上課的。我們的國文課多半想兼及兩者,因此常只用文學作品來上語文學課程。結果出現的問題即是:我們的中學生不會讀、寫科普文章(作文課鮮少會叫你描述今天自然課的氣壓實驗以及你的思考歷程),當然也很少要學生用文字嘗試去表達法律、歷史、政治見解。
一個班級的學生只有少數的少數會(想)成為文學家,多數是對其領域有興趣的孩子,他們也需要在語文課裡學會未來可能專業領域的文字表達。對他們而言,尋找證據、參照資料、親身體驗或實驗來強化自己文章基礎的寫作方式更有實用性。而這類型作品並不容易在半個小時考場裡的考試來驗證,考場裡最有效打動評分老師的文章,多半是辭藻華美,具有較強抒情性的作品(即使那些情感不一定是真的),而這種慣性,則是從只選文學教材的國文課本累積起來的誤解。
只使用文學作品來上國文課的另一個漏失是,「口語表達」部門長期受到忽視。臺灣的口語表達訓練通常反映在演講與朗讀比賽的選才上,老師通常挑選擅長背稿、反應敏捷、外形良好、發音及語言情緒精準的孩子。這基本上沒有太大錯誤,但長年下來的陳舊教法形成了荒謬的制式標準。以朗讀來說,我曾在任教初期擔任過國語文競賽的評審,之後一律婉拒,原因是我受不了朗讀比賽裡的「假情感」、「假音調」。(這個議題且先按下不表。)
演講與朗讀活動雖然重要,卻欠缺與人溝通(傾聽)的元素,要補足這部分應該加入「理則學」與「辯論」。語文課不上理則學我實在無法理解怎麼教學生寫出有效的論文? 而辯論則會在傾聽後做出回應,正好可以補足演講與朗讀欠缺的訓練。
過去我在文化基本教材倒是學過一點狹義的語文學,如古典語文學(philology)或較專業的語言學(linguistics)。前者偏重從文獻的角度來研究語文,比方說中文系稱為小學的文字、聲韻、訓詁; 後者則研究語言形式,結構,內容等等。這部分我倒是希望保留在中學教育裡,依據不同的語言請校外教師開設短期的母語語文學概論。(比方說台語語文學入門、鄒族語語文學入門等等)
§§
或許有些人還是不能理解把語文學和文學混用造成教學目標混亂,以至於討論課綱選文也隨之不清晰的狀況。我舉大學的英文教育為例來說明。在臺灣的外文系可以粗分兩個系統的教學,一種強調語文學訓練(如翻譯、語文運用、狹義語文學),另一則是強調文學評論。
比方說師大英語系的英文系名是Department of English,明確地是以語文學為主力的科系。看專任師資名單,語法理論、語意學、外語教學……這類專長的教師要比研究莎士比亞、福克納等文學作者的專家要來得多。但台大外文系的英文系名則是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強調自己是語文學和文學研究並重(實際上較偏向文學)。從國內的研討會出現的教授與論文比例也可以知道,哪一個學校著重的是文學研究,哪一個系所是強調語文學研究。你很少看到師大外文系的老師參與臺灣文學的討論,但臺大外文系卻是常客。
這兩者當然是不能完全割離的,語文學是文學研究的基礎,有時用文學作品來教授語文學也會有很好的刺激效果。只不過我們在觀察國外大學入學時要求的成績多半都是語文學式的內容就可以知道,他們沒有混淆兩者的教學目標。
除非是文學科系的招生,一般的學力測驗都側重語文學領域,這是為什麼?因為藝術、美學教育大部分很難量化評量,也沒什麼量化評量的必要。而大學一般科系要的是有基本語言文字能力的學生,並不是文采很好,未來可能成為文學家的學生。
當然,一般來說,藝術教育很成功的國家,國民平均的審美、藝術知識的水平是會相對來得高,但它並不是測驗的結果。部分可以評量的藝術指標,比方說是藝術史、文學史的認識,都未必完全代表一個人藝術鑑賞的能力。文學鑑賞更重要的特徵是:深化知識、批判力、想像力、觀察力,以及視野胸襟。它和語文學的評量很可能會有不同的判斷標準,原因是:語文學強調普遍運用,文學強調獨創;語文學強調正確,文學強調解放;語文學強調科學性,文學則可以接受偽科學;語文學是一種知識性的技術,文學可以是一種氣質、態度。要知道,許多時候,詩作與小說根本就挑戰了既定語言的文法、敘事模式,要能夠鑑賞與感受,本身就需要拋棄許多既定的語言文字規範與思維。
再從內容來看,現在國文課本選的文學作品,著重道德、倫理、族群與特定的文化意識的塑造......(最近的爭議,可以看出有些教師就是以道德意識批判作品,有些則是以民族情懷來檢驗)但如果我們直指一流的文學作品,往往有悖德、挑釁倫理、批判自我族群文化等等內容,在這種情況下這類作品就不易被選入教科書。這麼一來,文學視野的培養就顯得局限了。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作家作品選入課文後,作者看了測驗題目通常會覺得痛苦或不可思議——因為我們課本及考試系統都有刻意朝「道德正確解釋」的傾向,而許多作者是那種討厭與人同的孤僻者。
我的看法是,與語文學部門強調的秩序與規則不同,文學部門的教材應該朝向解放。文學部門的選擇,不應該以篇幅、類型為限,以「散文」為主體的選文早就落伍了,小說的篇幅也不該限於短篇、極短篇。我在中學時代,國文課本大概一周就讀完了,只有像《三國演義》、《聊齋》、《笠山農場》這類作品,才會吸引我讀一整個學期。篇幅並不代表閱讀的負荷量,吸引人的作品能讓你一天讀進數萬字,還覺得不夠過癮。
我的期待是,在文學教育這個部分裡,沒有部頒的「核心選文或選書」、沒有「文言或白話文」的固定比例,把這部分的權力下放給中學教師群體。好的學校或教師自然漸漸能在這領域的教學獲得成就感,也會得到學生的正面回饋。作品則在不同理念學校的選擇裡,重新競爭「典範」在不同時代的合理性。而各學校推薦不同的作品,預期也能帶動一定的銷售效應。
§§§
最後來談談翻譯作品能否選入國文課本這個子議題。我認為完全可以,而且非常重要。首先,翻譯作品是以此地語文呈現的,好的譯本通常已經修改為所譯語言的文字邏輯。比方說在學習科普寫作時,為什麼不能讀E. O. Wilson?為什麼在談現代主義時不能讀Emily Dickinson的譯詩?當然在比例上,以我的立場,希望以臺灣作家為主體,至於中國及亞洲作家、世界作家的作品當然也可選入。
以此地作家為核心的重要意義是,讓下一代理解寫作也是一個值得投入、讓人尊重的行業。且這些作品的文章內容必定含有更多在我們年輕時就能感同身受的元素。而原住民作品是此地文化演化出特殊性的重要關鍵,更應予以重視。
語文學與文學是否併在一門課裡的不同比例,或分立兩門課,或必修選修都可以再討論,但「文學」這個部分不要再讓考試來領導教學了。這是臺灣語文教育讓學生毫無興趣的致命傷。
從其它國家的經驗來看,文學教育也可以讓人興味盎然,像是歐洲現在部分國家,在初等教育時不再單以課名分類為主軸,還增加了主題式的課堂。比方說某周的主題是「機器人」,那麼各科目的老師就可以從機械、生物學、文學、音樂、歷史…….的角度來談機器人。這樣的教學終究會回饋到語文學與文學教育裡。你可以想像,在學生接觸到科幻小說時,同時讀到科學報告、機器人沿革史、生物的定義,以及播放音樂的機器演變……就會更了解,科幻小說不只是作者的想像力展現,還是人類文化的重要寓言,這時真正深植下一代身體裡的文學品味才有實踐的可能。
請以語文課程為基礎,讓文學課程成為最具叛逆、反抗、想像的場域吧。這應該是一堂沒有禁忌的課,可以挑戰現在所有的政治(想想那些安那其的作品)、種族、性別、人類中心主義的認同。這應該是一門最體現人性的課,性慾望、弒父慾望、叛國叛族(以追求個體卑微的愛情)、身體裡活著的殘酷性都是孩子們有一天可能面對的。文學教師也將成為最特別的一群人,習於接受挑戰、論理、談情,陪著下一代渡過一個又一個百無聊賴青春午後,想像人生與人性。
年輕時我曾幻想過自己成為博學而有影響力的人,現在我的想法改變了,我只能選擇幾個方向做為自己努力的指標——中學的文學教育並不在我深入鑽研的範圍內。這只是回應那位同學,以及我十年來反覆在演講中提及文學教育時的一點想法。文學教育自有願意投身其間的前輩、同儕去努力。文學教育朝不朝我心底理想的目標走,都傷害不了我現在從事的「文學」此一行業的信念與理想性。
你或許會問我,為什麼沒有回答第一張投影片「為什麼要有藝術教育」的問題?我在想,如果到了闔眼之時,有些人認為我的存在曾對這世界產生過價值,那麼就算是以我自己的方式回答了這個問句。正因為那些我所受的教育,所追求的藝術知識、審美、體驗或是創作,才構成我這個人活著之時的行為與價值。
所以,我們每一個受到藝術影響的人,都是這個問句答案的一部分。
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八卦
感謝熱情認真的李學長,
今天要來介紹「建中科學班」!
————————————————————
科學班考試三月多就考了,獨立招生。
📍考進科學班有什麼優點?
主科老師會是比較有經驗的,幾乎沒有地雷老師。老師還會同時兼任你的專題研究老師
🔆三年不分班,會有電神互相切磋討論。
教學資源多,可以借用科學館做實驗、借競賽資料、想考數理科免修可以直接報名(普通班要7%或是老師推薦)。
數理科目進度高二就上完,要在高三去台大修課(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普通生物四選一)。高二下須通過資格考試方能第三年取得台大修課資格,沒考過者你會拿不到科學班認證證明文件,但是不會強制將你轉班。
📍 科學班的內容會不會比較難,成績會不會不好看?
🔆 數理科的內容會比較難,老師比較少管必選修,以主題式教學為主。
某些科目段考較難,老師會調到比較高分,只要你有努力老師一定看得出來分數給的算高。文科被當在科學班會更常發生,因為我們甄選就是數理跟一階不太難的語文考試。
📍 我是一個沒有超修的國三生(注意,那是會考前),要怎麼準備考試?
🔆 初試:
語文:不用太擔心,英文國文都在會考範圍,然後T分數差距也不大。
考古題以及其相似題型有公開,建議練完,才有考過初試的機會。
同樣地,初試會有沒準備的人來考,分數的標準差較大,最後T分數大概會落在60上下,在總體人數上大約是60/350。
科學班數學考試絕大多數題都可以國中解法,但多半想不太到。不會寫不要太沮喪,其他人大部分也不會寫。如果有餘力可以學習一些高中好用的單元如三角函數,能在你想不出那些超難解法時提供一個只要花時間就可以做出來的方法。
自然科會參雜一些高中觀念,但是不太會影響到解題,計算方面則多半是國中公式在高中的延伸。可以針對考古題去對對應的高中章節進行延伸閱讀在考試時比較不會那麼慌。
🔆 複試(實驗&證明):
數學佔複試4成,數學會是好幾大題每題帶六七小題的形式,其中每題的前段基本上通過初試的人都做得出來,建議每題都先做完前幾小題,卡在一大題很久會造成大量的分數損失。建中沒有公布複試題目,但外縣市學校好像有,可以去找找,但難度低於建中。
物理和化學各佔複試的2成,都有筆試和實驗。
物理筆試會考一些較難的高二高三題型最難到達物理奧林匹亞初複試水平,運動學和力學佔大宗,物奧初選該部份可以在高中範圍念完後練習一下。光學和熱學出現了國中為提供的公式請先自行預習,高中的電磁學與國中難度差較多,考的比較少。
化學筆試範圍有點多且量也很多(四十幾頁),有英文文章的閱測,比起其他題這類題目只要英文能力強一點就能做了。其他題目需要高中大量觀念,而且有些觀念是常常連高中生都忽視的(像溶解)。
🔆 實驗的部分:
兩科都是以高中實驗改編而來,會有線索提供你研究步驟以及計算,在討論的部分最好能去閱讀一些高中的實驗手冊,了解格式以及重點句的寫法,不要玩器材,會被扣分,打破也會(手殘者在此)。數據做出來差強人意也要放然後再想辦法解釋,你如果捏造數據老師一定會發現,你的成績就不會太高。有些討論不會需要作完實驗,實驗做不出來趕緊寫那裡搶分!!
複試的實驗技巧很多難以以國中的能力去填補,如果有這個規劃,可以在初試後詢問你的國中理化老師是否有機會讓你在課餘時間自主訓練高中實驗。(我的國中老師蠻支持的)
生物和地科各佔複試一成,生物高機率動植物器官、滲透壓、細胞觀察。做好這三類的實驗考過機率較大。地科由於內容不多,推薦讀完高中內容,才能節省做題組前要看大量資料才能解決的窘境。
✅ 再來是學習歷程的部分,學習歷程會用到競賽、專題等東西,考上者你們跟數資班對比的優勢就在四月到七月了,趕緊選一科專心拼競賽。在開學後你們可以跟數資班拉開一段距離(但在一、兩年後就沒了QQ)
✅專題研究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資訊六科可以選,與你的競賽能力無關,建議去台大或中研院找個指導教授,他能帶給你大量的收穫。
專題研究高一下開始分組,高二上10月有國際科展初審,進度快者可以直接拼這個
高二下三月會有校內科展然後特優可至台北市科展然後特優可至全國科展,最後還是會回到台灣國際科展,台灣國際科展的目的就是篩選出一批國手前往美國比ISEF選上國手至少可以推薦本科系,得幾等獎會影響保送推薦範圍,請查教育部法規。
✅ 開學初會有能力競賽,以及各科奧林匹亞,能力競賽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限四選二初試,到了校隊培訓時資訊以外科目限選一科成為校隊。
然後有時候比競賽還是會吃天賦的,吃天賦的大小由左至右遞減大概是
數學>資訊>物理>化學>生物
但同樣也有人全部都行然後被迫上述能競四選二
最終能力競賽與奧林匹亞都會匯流到選訓營,然後決選營,而選訓營前半會推薦個本科系,成為國手後得金銀銅會影響保送推薦範圍,請查教育部法規。
✅ 科學班保送推薦人數僅佔三分之一,其餘的人最終還是會回流到學測指考。如果當初文科很爛考進來,沒拼到保送或推薦及特殊選才者很吃虧。可能會因此落入一些較差的志願。申請時如果有一個某科選訓營,加分會很賺。
✅ 再來就是要關注人才培育計畫,大概在8, 9月可以去考,有台大、清大、中研院等等各科的培育。這可以推廣到專題研究的部分,如果你對計畫裡的指導教授的研究主題感興趣的話,你可以毛遂自薦,指導教授get!
✅科學班的同儕實力很強大,有數物化生地免修的人、各科的奧林匹亞決選者與國手,跟他們一同考試時不要壓力太大。也因為這樣你永遠有奮鬥的目標,以及能幫你在課業跟競賽都走得更遠的人。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資優班篇
#他們認真拚數理科學
#但也沒偏廢英文的學習喔
#台大明明高手輩出
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特殊選才 的八卦
如題,交大每年都比他預定的時間提早放榜,特殊選才也是,學測也是,有沒有交大的學長姐可以幫忙解釋一下為什麼交大不乾脆把放榜時間寫早一點啊? 40. 15. ... <看更多>
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新聞] 日文系要附N1證書! 台大特殊選才門檻高 - 熱門PTT 的八卦
1.媒體來源: 聯合報2.記者署名: 記者潘乃欣/台北即時報導3.完整新聞標題: 日文系要附N1證書! 台大特殊選才門檻高有10缺額4.完整新聞內文: ... <看更多>
特殊選才可以報幾間 在 [心得] 成大電機特殊選才-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既然有人po了 那我也來講講我的吧
今年算是特殊選才推行到現在施放人數最多的一屆
之後這個方向應該也會變成重點
畢竟考試不一定是最好的升學方法
我是成大電機(總覺得很容易被查出我是誰耶
報名方法……反正你得先有他所限定的資格
(每間學校每個科系都不一樣,但大多都要有全國賽的獎項,清大算是裡面條件放最寬的
基本上都分成資料審查還有面試(少數不需要面試
資料審查
就是把自介、經歷、比賽獎項等的備審交上去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做很漂亮
反正我沒有
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提前做備審
讓你大概知道要怎麼準備比較好
當然前提是你撥的出時間來準備
寄出去後就聽天由命囉,專心讀書
面試
面試名單公告後(通常一個禮拜左右)就得去面試了!
總之就準備一下自介,查一下那個科系常問問題
然後非常重要的是,可以打電話去問一下需不需要帶資料給教授,或者是要用ppt還什麼
方式報告
我的話面試部分……
教授五個,全男
問題
就一直環繞在專業科目(指的是你用什麼特長報的)上
……問有什麼發展性
……有沒有往這方面想過
……如果題目改成這樣你要怎麼做,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結果
……
還有幾個奇怪的題目
教授都沒扮黑臉,有親切的感覺
反正記得一定要把自己的專業搞的非常專業
(我在廢話我知道,不專業怎麼會當專業科目嘞
太緊張也沒用,可以當作在談天
談自己的經歷還有未來人生規劃的部分
(如果想知道詳細一點再站內信吧
成大這沒分特殊跟一般生(大家都是平等的!
資料審查符合資格的有35人
進面試的5個
最後取1個
報名人數我猜至少也有兩三百人吧
希望對未來想用這管道的學弟妹有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1.64.17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82593988.A.313.html
※ 編輯: ao880630 (118.171.64.170), 12/25/2016 00:11:26
※ 編輯: ao880630 (118.171.64.170), 12/25/2016 00:58:0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