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應該是妹妹國小的畢業典禮。
她特地穿了三個月前我們就一起去挑的小禮服,一大早起床等著時間到催我出門,然後到學校領畢業證書、畢業紀念冊,還跟校長老師拍照,3分鐘離開學校。
要走的時候她眼眶都紅了:「怎麼辦?我的畢業紀念冊都沒有辦法請同學簽名了!!」
2歲的時候做了發展評估,全面性遲緩、全身肌肉張力不足、領了中度語言障礙手冊,治療師要我們送她去幼稚園,說有同儕的刺激會進步比較快,一個只能走3步路、包著尿布、抱著奶瓶、講話沒有人聽得懂的孩子,就這樣開始上學了。
四肢的肌肉張力不足可以透過體操的長期訓練改善,很多自理能力都在幼稚園學會了,可以自己吃飯、上廁所,可以好好走路,但是改善不了腦部灰質過少的結構,認知能力進步緩慢,幼稚園四年,連注音符號、數字都不認得、不會寫。
上了國小,大肌肉透過感統課程、體操進步很多,但是小肌肉的訓練有限,中低年級的時候幾乎每隔兩天就來不及上廁所,弄髒褲子,我就得到廁所去幫她清洗。每一次她弄髒的時候都滿臉愧疚,又難過又害怕,我只告訴她:「每一節下課都去上廁所,即使是上課時間想上廁所就要告訴老師,弄髒了要趕快來找我換,不要著涼感冒了。」就這樣洗了5年,直到六年級,她終於沒有再把衣服弄髒過。
資源班老師真的很辛苦,沒有跟她障礙類別、程度一樣的孩子,老師常常得替她排一對一的課程,一個注音、一個字慢慢帶慢慢教。訓練她在同學的面前說話、給她任務去轉達資訊給班導師、主任,鼓勵她遇到困難跟老師求救。
讀了六年,她的表達、溝通、理解無礙,但是能夠自己寫出來的字寥寥無幾,有時連注音輸入都卡關,對數字尤其困難,只能做最簡單的個位數加減。偶爾能認得常用的一些字,一段文字中她可以看懂幾個,猜想句子的意思,有時還能認得外文電影的中文字幕中的幾個字,拼拼湊湊大概懂得劇情。
進步最多的應該是她的自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困難時從來不會發脾氣也不會崩潰大哭,會主動問問怎麼辦?問這個人不能解決,再找下一個問問。面對總是捏爆的蛋,她可以每天每天練習,不斷的鼓勵自己,告訴自己:「好棒!!」「好厲害喔!!」「我成功了!!」。
把她帶在身邊上學整整六年,我看盡人情冷暖,感受特殊孩子的困難、學不會的挫敗,也深知特殊孩子媽媽的糾結和痛苦、看著孩子被歧視剝奪的憤怒,我的人生因此有巨大的改變,曾經為了這些過程痛苦不堪,以為這條路漫長而無止境,但是她畢業了,我卻捨不得的落淚。
想起當年把她送進學校裡的忐忑不安,想起她踏進學校時什麼都不會的擔憂,也想起每一次拿到她極低分數的考卷時的感受,現在我知道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奮力迎戰,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勇敢面對,對她惡意的人必須痛擊!任何事都會找到解決的辦法,都會越來越好,沒有什麼是解決不了的。
我幫她國中找了一個特教班,希望她不用在源源不絕看不懂的考卷中挫敗,希望她在師生比極高的班級裡能從老師身上得到一些用得到的能力,希望她在跟她一樣辛苦的孩子中找到互相扶持的朋友。
謝謝所有接納她、幫助她的老師和同學。
祝福我心愛的妹妹,國小畢業快樂。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Spice Travel 辣旅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次到壽司店都點一樣的鮪魚和鮭魚,要點什麼才能吃出更當季美味的壽司呢?壽司的食材非常多種,我們大致上可以幫他們區分成紅肉魚、白肉魚、發光魚和貝類這四種。 ◎ 下載 Spice app (iOS) : https://itunes.apple.com/app/id1417092783 ◎ 下載 Sp...
特殊生類別 在 Facebook 八卦
我一直在思考著標籤的意義。
在妹妹入學的時候,我擔心她因為讀寫障礙而拿中度智能障礙的類別被公開,會被同學嘲笑、我會被同事竊語,所以我拜託相關的同事,在公開的表格上不要直接寫上類別,寫代號和中度就好。只讓需要幫助的課堂老師知道妹妹的類別就好,因為她的行動自如,體育課就是不需要幫忙的課。
這樣的結果,就是體育老師只看到她的中度手冊,直接讓她坐在體育場邊,長達三個月不能參與課程活動。
當標籤不夠清楚,當標籤的貼法不對,當看待標籤的人想法錯誤時,造成的傷害豈是我們能夠承受的?不得已,我在教師朝會上哭著對50幾位同事宣告,「我的女兒有中度身心障礙手冊,她的學習能力非常差,成績也一定很差,但是她很努力,也很辛苦,法律賦予她和其他孩子一樣的就學權,沒有任何人能用任何理由,剝奪她的就學權。」
既然要貼標籤,我們就貼大張一點,貼清楚一點。那是一次痛苦的過程,要在那麼多同事面前,這樣清楚的在我自己和孩子身上貼上標籤。
重點,其實不是標籤,是看標籤的那個人。
在一個班級裡面,有些孩子需要服藥,有些孩子成績很差,有些孩子行動不便,有些孩子每一節課都被老師提醒,有些孩子家貧需要協助,有些孩子就像我家女兒一樣怎麼也學不會….我們不說,孩子們也看得清清楚楚,不說清楚,同學之間的猜測、排擠、厭惡、口耳相傳最恐怖。
標籤,一直都在。
既然要一起相處兩年,很多事情閃躲不了,就該用正確的態度把話講清楚,都是同班的兄弟和姊妹,沒有什麼不能說的,可是說的態度、面對這孩子的態度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老師主導的風向球,該怎樣引導其他孩子們去面對別人的不同,是重要的關鍵。
該如何讓同學們同理處境特殊或是身心特殊的孩子?在課堂上我常常說故事給孩子們聽,找了許多的特教影片讓孩子了解,我們體驗過跟自閉的孩子一樣用力甩手大叫,我讓孩子們回想躺在病床上生病的感受,我們思考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暴躁,我們嘗試過身體不便的痛苦。
我常常用日常生活中的狀況做機會教育,得用很多方法,才能讓這群豐衣足食、無憂無慮、身體健康的孩子們,了解些許他人的不便和痛苦。
在我女兒身上的標籤,從出生就緊緊地貼在她身上,是讓身邊的人對她有多一點的包容,是提供她努力向前的一些資源,是提醒我們陪她用緩慢的速度前進,是強迫我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
從進小學後上資源班、潛能班到現在整整五年多,她從來沒有脫離全班最後一名的那個身分,但是慢慢的累積後,她從連注音符號都認不得,到現在可以認得很多字,從夾子都不會用,到現在連三角飯糰都能自己拆,讀資源班學到很多自理能力,不一樣的進度讓她可以有很多時間慢慢學慢慢磨。
我從來沒有後悔讓她上資源班,因為我知道,她需要時間和耐心等待。
教會孩子算計很簡單,但是教孩子同理很難;
教會孩子閱讀很簡單,但是教孩子有愛很難;
讓孩子得到高分不難,但是教會孩子凡事想一下別人很難;
在鍵盤上打出傷人的話語很簡單,
指導別人方法很簡單,但是擁有同理心去了解別人的處境,太難。
特殊生類別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八卦
最近收到很多民眾詢問:
「沒打外國疫苗,以後不能出國,是真的嗎?」
我們幫大家做了查證。先講結論:
「沒打外國疫苗不能出國」#是錯誤的說法。
我們針對國人經常旅行的國家,查詢外交部和各國官方資料
結果顯示:
沒打任何疫苗,仍可以前往許多國家;而外國疫苗打好打滿,也不保證能去你想去的國家。
查證結果,分為幾種類別:
✅ 未打疫苗的臺灣旅客,仍開放免隔離入境:
1⃣️ 比利時、西班牙、芬蘭、愛沙尼亞、墨西哥等五國
開放臺灣旅客入境免隔離,不須任何證明
2⃣️ 未打疫苗的臺灣旅客,可持陰性證明(PCR或抗原快篩)或康復證明,入境免隔離
例如國人常去的美國、英國、新加坡、德國、法國、捷克、荷蘭、瑞士、奧地利、巴西、土耳其、南非等,都開放「臺灣旅客持陰性證明」入境免隔離
郭台銘董事長還沒打疫苗時,仍可先入境捷克,再打疫苗,就是具體案例。
⚠️ 入境旅客,不分有無打疫苗,都要隔離:
例如: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中國、義大利
就算打了二劑外國疫苗,仍要一段時間的隔離檢疫才能入境。
❌ 禁止一般外國旅客入境(僅限外交公務、特殊事由、緊急人道等理由入境)
例如日本、韓國、越南、加拿大、印尼、印度、澳洲、紐西蘭、俄羅斯、以色列及阿根廷等。
就算打完二劑外國疫苗,沒有外交公務或其他特殊資格,還是不能入境
——
看完以上資料,聰明的你,一定會發現,施打外國疫苗和入境外國,沒有必然的關聯性。
為什麼呢?因為世界各國決定入境規範,主要考量的因素是:
1⃣️ 自己的疫情是否嚴重?醫療資源是否充足?
2⃣️ 自己國內疫苗施打是否普及?
3⃣️ 旅客出發地的疫情是否控制良好?
旅客本身有沒有打疫苗,並非各國最優先考量的因素。
臺灣因為有效壓制疫情,被世界各國認定為「低風險」「綠區」,因此許多國家願意開放臺灣旅客入境免隔離,沒有要求臺灣旅客施打疫苗。
臺灣旅客通行世界,「國內疫情控制」比「個人是否打疫苗」更關鍵。
各國出入境的規範,會隨著疫情變化和疫苗普及率隨時修正,不能排除以後有變化。
但根據目前的資料,打疫苗不是入境外國的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
「打外國疫苗才能出國」目前就是假議題。
除非有特殊的外交公務考量,是否施打疫苗,應該以「健康」為最大考量,不用執著在「要出國」的念頭。
身體是自己的,每個人要不要打疫苗、打哪種疫苗,都是自主決定。
我們提供查證過資訊,讓每個人可以依據正確的情報,做出屬於自己的決定,避免被網路流言誤導。
再次強調:若對身體狀況有疑慮,請諮詢平常在看的醫生,不要聽信網路傳言。
若對國際政經局勢、疫情變化、各國出入境規定有顧慮,也請查詢可靠資料,不要被來路不明的假資訊誤導。
⛔️ 資料整理日期:2021年8月19日
⛔️ 疫情隨時變化,安排出國前,請向航空公司及各國官方單位查詢最新資訊
⛔️ 「臺灣旅客」詳細定義:
從臺灣出發。部分國家要求中途未在高風險區停留或轉機。部分國家要求出發前須在臺灣居留一定時間(例如美國要求14日,新加坡要求21日)詳細規定請針對你要去的國家查詢官方資料。
----
苗議員的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苗議員的line
https://lin.ee/fIqp8Sm
特殊生類別 在 Spice Travel 辣旅遊 Youtube 的評價
每次到壽司店都點一樣的鮪魚和鮭魚,要點什麼才能吃出更當季美味的壽司呢?壽司的食材非常多種,我們大致上可以幫他們區分成紅肉魚、白肉魚、發光魚和貝類這四種。
◎ 下載 Spice app (iOS) : https://itunes.apple.com/app/id1417092783
◎ 下載 Spice app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io.spiceup
◎ 訂閱 Spice : https://goo.gl/dQoypP
吃壽司的順序是很大的學問,一般來說,我們會從清爽、味道比較淡的白肉魚開始吃起,接著是可能有經過醋醃調味過的發光魚,再來是味道濃厚或是油脂較多的紅肉魚和貝類,最後再用帶有甜味的玉子燒收尾。
1. 紅肉魚:鮭魚、鮪魚、鰹魚和鱒魚屬於這個類別。紅肉魚通常味道比較濃郁,脂質含量高,在這個類別裡面除了油脂非常豐富,入口即化的鮪魚大腹肉之外,入秋後因為海水溫度下降,鰹魚會從北方迴轉南下,此時他們會儲存足夠的脂肪,是俗稱「返家鰹」的鰹魚最肥美的時候。
2. 白肉魚:一般是游泳能力比較弱的底棲性或定棲性魚種,白肉魚的優點是含有豐富的膠質,清淡中帶有鮮甜,熱量也比較低。
春天,你可以吃肉質緊實的鯛魚;夏天,鱸魚剛過完繁殖期,體脂上升味道會更加鮮美;秋天,吃紅甘帶有適度的油脂,口感上也比較有嚼勁;冬天,白肉魚的首選是比目魚,他有豐潤的厚度,彈牙的口感,而且清爽鮮甜。
3. 發光魚:壽司食材中的發光魚指的是魚背顏色偏藍,魚肚部份呈現亮白色的魚類。鮮度比較容易流失,所以常常會用醋醃的方式來防止魚肉變質。醋醃比例其實要根據魚肉大小和油脂肥厚程度去做調整,非常考驗壽司師傅的功力。
代表性的魚種包括小鯽、竹莢魚、鯖魚、沙鮻、水針、沙丁魚和秋刀魚等。春季最美味的「水針」是公認的高級魚,銀白色細小的魚身口感脆又帶有甜味;5-7月是竹筴魚最肥美的期間,肉質帶著淡淡的粉紅色,而且富含油脂;秋天的話,鯖魚、沙丁魚和秋刀魚都很不錯。
4. 貝類:貝類最大的魅力在於口感充滿咬勁,甜味扎實,帶有淡淡的海潮香卻不會有魚腥味。帆立貝的產季是在初夏到秋末,生吃就很甘甜,貝柱鮮食美味,也可曬乾加工製成干貝。
少見卻值得一試的像是黑色有明亮外觀的鳥尾蛤,用水稍微煮過肉質鮮嫩清甜,4到7月是最合適的季節。入夏後血蛤開始豐收,有特殊的海潮風味、淡淡的苦味和貝類的鮮甜,冬季到春季這段時間他會特別的Q彈。
在看完這篇,不妨可以吃看看低於一千五台幣的壽司店,單點幾貫喜歡、或是沒吃過的當季魚種。如果預算許可,我們還是最推薦花兩千塊嘗試一下高檔壽司店的午餐,你可以吃到師傅精心挑選和設計的 Omakase,就不用自己煩惱惹~
------------------
追蹤我們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spicetaiwan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picetw
Spice 部落格 ► https://blog.spiceup.io
Spice VR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SpiceVR
------------------
音樂來源 -
Dizaro - On The Road : (https://youtu.be/APymvuQqAx0)
Fredji - Flying High : (https://youtu.be/ueOi5slIU2E)
Markvard - Catch Our Moment : (https://youtu.be/CTMLXL2rxg0)
Ace - To My Soul : (https://youtu.be/PBD6G8nE2JE)

特殊生類別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評價
星際大戰Star Wars是一個龐大的系列,到底該從何看起?到底該怎麼看? 想要在《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之前複習這個系列嗎? 這部影片教你怎麼入門星戰的世界?
包含其中提到了觀看電影的順序,以及這個系列為這個世界帶來的影響,該用什麼樣的心態看這些電影等等
想要隨時帶著星戰氣息 點連結了解Garmin星際大戰智慧腕錶: http://bit.ly/2PNGCpY
想要從小開始認識星際大戰 點這裡: http://bit.ly/35r7enk
監製/編輯: 黃豪瑞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英語: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也通稱作《星際大戰九部曲: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 Episode IX – The Rise of Skywalker)是一部預定於2019年上映的美國太空歌劇電影,由J·J·亞柏拉罕執導,並與克里斯·泰瑞歐共同編寫劇本。本片為2017年電影《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的續集,「星際大戰後傳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同時是「天行者傳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終章。電影由盧卡斯影業和壞機器人製片公司製作,華特迪士尼工作室電影發行。主要演員包括嘉莉·費雪、馬克·漢米爾、亞當·崔佛、黛西·蕾德莉、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安東尼·丹尼爾斯、娜歐蜜·艾基、多姆納爾·格里森、理查·E·格蘭特、露琵塔·尼詠歐、凱莉·羅素、喬納斯·蘇歐塔摩、凱莉·瑪麗·陳、伊恩·麥卡達米和比利·迪伊·威廉斯。
《STAR WARS : 天行者的崛起》講述新一代主角芮(身世未明) 與黑武士(達斯維達)的後代、第一軍團的首領凱羅忍之間產生的矛盾與衝突,探討如何連結過去並創造新的未來的冒險故事。
過去的主要角色:路克天行者、莉亞、藍多卡瑞辛皆全數回歸。過去的終極大反派 -- 西斯大帝(白卜庭)也並沒有消失並將回歸本作。
1977年開始陸續上映的八部STAR WARS正傳電影,故事環繞在包含知名黑武士在內的天行者家族傳奇故事。《STAR WARS : 天行者的崛起》將會是STAR WARS正傳電影系列的第九部作品,同時也是精心策劃超過40年的天行者傳奇完結篇。
超過40年前,一個名為喬治盧卡斯的年輕人放映他拍的新電影給他的電影人朋友們看,
這群朋友們在看完之紛紛毫不留情地說這是一部大爛片,完全搞不懂喬治在想什麼,
只有其中一位名叫史蒂芬史匹柏的年輕導演表示這會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電影,
誰都沒料到,史蒂芬看似不可思議的預言能夠成真,
而這部電影所創造的世界,到40年後的今天仍然熱度不減。
在這裡某些人大概在想,好啦好啦,我知道星際大戰在國外很紅,但是我為什麼要在乎?
你喜歡漫威電影,對吧? 我敢說你喜歡漫威電影。
如果我跟你說沒有星際大戰就不會有漫威電影呢? 事實上,沒有星際大戰,絕大多數的商業大片模式都不會存在。
若說《大白鯊》是推動了「強檔大片」這個概念的契機,那麼《星際大戰》就是那個直接將油門催到底的人,
在1977年推出之後,好萊塢的電影就從原本以角色為主的劇情片,轉移到的畫面驚人、節奏快速的動作冒險電影,
也可說是因為這個系列而開啟了重視續集的風潮,宣傳以及周邊商品也變得更為重要。
更別提它是讓電影特效的技術急速進步的大功臣了
基本上,電影這東西能夠成為眾人討論的「現象」,都是從1977年的《星際大戰》開始。
當然,這種影響的結果有好有壞,但是確定的是,沒有星際大戰,現代的電影樣貌會截然不同。
(現在應該要稱那部電影為《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但是我在這裡就直接稱它是星際大戰)
但是...究竟是什麼造就了《星際大戰》的特別? 為什麼全世界(除了台灣和中國以外)都為之瘋狂?
也許最簡單的就是從第一個畫面講起,在開頭配著約翰威廉斯經典的主題曲的背景交代跑完之後,
就緊接著一個在當時年所未見,到現在仍然會看一次就烙印在腦海裡的畫面:
一艘占滿畫面的巨大的太空船追著另一艘小船,緊接著又出現一個外型似日本武士的全黑反派。
這部電影用了前30分鐘就宣示了這個獨特的宇宙,緊接著出現了即將名留青史的主角-
路克天行者,不滿足於當個沙漠星球上的農夫,看著兩顆夕陽夢想著探索更廣大的宇宙。
這不是什麼史無前例的角色設定,卻是任何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也造就了往後許多電影「英雄旅程」的典範。
而在進入這個全新的宇宙之後,值得注意的就是其中新舊融合的美學,
開頭就說了「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銀河系」,所以這雖然是科幻的設定,
卻跟當時眾多科幻片中所想像的乾淨整齊未來感有著天壤之別,
星戰的世界是已經被居住已久,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傳統的,一切都顯得不切實際卻又觸手可及。
星際大戰從一開始就創造出一個辨識度極高的世界,到現在仍然是如此,
即使你沒看過星際大戰,也會知道光劍長什麼樣子,揮舞的時候會有什麼聲音,
聽過約翰威廉斯的經典主題曲(他同時也是哈利波特以及侏儸紀公園的作曲家),
你也知道黑武士的呼吸聲,認得機器人C3PO和R2D2
當然,還有全台灣人都認識的總統尤達大師。
為什麼星際大戰的辨識度如此之高,在這裡卻如此不流行?
其中最明顯的原因大概就是台灣市場對於科幻電影的接受度向來都不高,
除非這些科幻元素只是其他類型的其中一個元素,舉例來說:漫威電影。
不過更精確地來說,星際大戰是「太空歌劇」,也就是較為著重於冒險成分,而不是有著嚴格的科學設定的類別,
其中的原力以及各種完全不解釋的設定更偏向是奇幻故事。
簡單來說,把它想像成太空中的哈利波特就好了。
但是認識星際大戰並沒有捷徑,沒有什麼懶人包或者快速看電影是能夠讓你馬上進入狀況的,
講得再多,你終究還是要自己去體驗這個系列,
「但是好多部電影喔」你說。 漫威23部電影都不嫌多了,星戰一天就看完了,很快的啦
你甚至不需要全部看完,如果真的要在第九集之前進入狀況的話,照我這個順序去看就好了:
7的前半段-456-7的後半段-8,相信無論是對星戰熟悉或是不熟悉的人現在一定滿頭尼克楊,
容我解釋。
7的調性和節奏最接近現代的大眾電影-簡單來說-最像是一部漫威電影,
緊湊的劇情、驚人的特效、時不時的詼諧成分。
事實上,當初拍第7集就是為了在帶回老粉的同時吸引新粉,
但是在這個現代觀眾較為容易接受的外衣之下,正是星戰最吸引人之處-它的世界觀。
而7的前半段在不需要知道歷史的情況下也能享受,你只需要知道兩件事-
路克天行者是456的主角,他是個絕地武士,也就是說他會使用原力,
而韓索羅則是他的好夥伴,沒有特殊能力,本來是個走私犯。
就是如此,這樣你就可以去看7了,享受它所帶來的冒險感,然後在女主角芮被綁架之後暫停!
現在去看456,再回來把7看完。
因為7的後半部要了解星戰的故事和角色之後才能完全感受其中的情感衝擊。
事實上,如果你對星戰一無所知,另一個很好的起始點是最近的新影集《曼達洛人》,
相信許多人都已經看過超萌的尤達寶寶了,他就是從這個影集出來的,
那他是在演什麼?你就想像《捍衛任務》加上西部片元素,還有一點點的…哥布林殺手?
至於123則是前傳,講述黑武士達斯維達的故事,如果你真的對它很有興趣的話再去看就好了,
因為123跟其他電影比起來著實有點...
詭異。
那幾集最大的價值就是無窮無盡的meme
不過我得先說,我會推薦用這種奇異的順序看,正是因為對於某些人來說456的節奏可能會有些慢,
相較於現代電影,它還是較為著重在角色以及世界呈現上,
不過這正是星戰如此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做好了期待,就能體會其中精髓。
關鍵就在於「隨它去」,星戰其中某些部分感覺有些過時,而其中也因為使用實體特效,
某些部分會顯得有些「僵硬」,但是在看的過程中絕對要記得這在當時是前無古人之舉,
不過也正是因為它的實體特效,才能讓這些電影經得起40年的時間考驗。
正是這部電影將「英雄之路」這種說故事模式給大眾化,正是它讓整個好萊塢意會到特效的可能性。
而第五集的轉折更是在電影史上至今最驚人的橋段之一。
簡單來說,你很難在不探究星際大戰在現實中的影響力的情況下欣賞這個系列,
那些為了看新電影而連夜排隊的粉絲、那些真正成立了絕地教的狂熱者們、那些在電影首映時揮舞著光劍的觀眾。
而星戰的續集,也就是現在的789,絕對不只是現代商業片續集常見的「噱錢」,
其中對於舊角色滄桑以及衰老的探討,對於新角色的塑造,尤其是反派凱羅忍,都是有層層的主題探究以及矛盾衝突。
而第八集雖然在粉絲群裡評價極為兩極,說「有爭議性」還只是有禮貌的說法,
但是對我來說卻是整個系列之中最值得反思的一集,更是一個在英雄主義氾濫的時代最需要的解構性電影,
對我來說,它所講述的是
「當英雄並不見得是件有益或是善良的事,有時候,所謂的『英雄』不過是一個謊言,一個混亂的開端」
這些星戰電影都有著絕大多數商業大片所無法達到,或者說懶得達到,對於世界、角色、以及主題的營造。
它們更延續了這個系列的傳統,動用許多實體特效以及化妝,
你在銀幕上看到的絕大多數場景、外星人以及機器人都不是電腦動畫,
這所營造的觸手可及感是絕對無法取代的。
漫威賣的是英雄,而星戰賣的則是一個世界,
當你一頭栽進這個世界,它絕對會成為你一生的電影經驗無可取代的存在。
也許我沒辦法替那些從小跟著星戰長大的人說話,這方面你可能要問呱吉。
但是我也許能夠理解現在在看這部影片的你的感受,
因為我也是在經歷了將近20年「聽過星際大戰,但是從沒有認真看過星際大戰」的人生之後,才真正進入這個世界。
而我當初也沒有經過什麼捷徑,就只是如一張白紙地看每一部電影,
再讀它的漫畫,再追它的動畫。
現在,我真心誠意地邀請你也踏上這個旅程,只有一個要求:
不要把任何形式的懶人包當成惡補的工具,就連我四年前做的「認識星際大戰」也一樣,
星際大戰不是一個你可以十分鐘看完的系列,而是一個你必須體驗的世界。
經過了42年,現在這個「天行者傳奇」九部曲的故事即將結束,
對於我們粉絲來說確實是充滿感傷,但是更希望這部影片以及電影能夠讓更多人加入這個世界。
願原力與你同在。
-~-~~-~~~-~~-~-
必看影片: 除了漫威以外 還有哪些電影必看? | 盤點年度十大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dHjguAFzY
-~-~~-~~~-~~-~-

特殊生類別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評價
和其他的英靈們出典相異的關係,不能稱為正統的英靈。
這個英靈被稱呼為守護者,人類的“應該存續下去”的集合無意識所生出來,像防衛裝置的
東西。
這個防衛的存在方式也被稱呼為人類方的抑止力。簡要說就是選出沒有名字的人,沒有外貌
的正義的代表者。
身長/體重:187cm・78Kg
出典:Fate/stay night
地域:日本
属性:中立・中庸 性別:男性
雖然是作為弓的騎士而確立的存在,但其生前並不是弓兵而是魔術師。
使用投影魔術,模造出許多的名劍、魔劍的假貨者(Faker)。
基本武器為弓,主要被認為是因為他作為英靈並不是這麼的強力,最終的戰鬥型態使用狙擊
才安定下來的關係。
○心眼(真):B
經過修行、鍛鍊培養出來的洞察力。
即使處於絕境也冷靜的把握自己的狀況與敵人的能力,引導出在那個場合殘存下來的活的戰
鬥理論。
只要逆轉的可能性有1%的話,也會為了實行那個作戰而將機會牽引過來。
跟技能.直感是是似而非東西。
平淡的完成工作的現實主義者,而且是愛諷刺人且悲觀的。
但是,他並不是只懂的工作的人,『就是現在』的時機到來時,也會開沒有意義玩笑的花花公
子。
合理的戰術、為了讓社會的正義更好的他的起因是『希望能拯救更多人』,即使是為了這個
理想他也有著無法貫徹冷徹的一面存在。
『無限的劍製』
Rank:E~A++ 種類:??
unlimited blade works
被稱為固有結界的特殊魔術。
在一定時間,將現實改寫成心象世界,到目前為止術者所看過的武器,在那個場合所使用的
武器可以臨時將其複製,儲存起來。
但是,複製的武器Rank會下降一個階級。
○投影魔術:C(附加條件:A+)
將道具藉由想像在數分內複製的魔術。
弓兵愛用的『干將.莫邪』也是由投影魔術所做出的東西。
投影對象屬於『劍』類別時,Rank會飛躍的提昇。
這種、『不管幾次都能準備假貨』的特性的關係,衛宮將投影的寶具破壞。
藉由將其爆炸一口氣將瞬間的威力提昇。

特殊生類別 在 特殊生家長最想知道的→如何幫孩子申請成為特殊生的流程 ... 的八卦
特殊生 家長最想知道的→如何幫孩子申請成為 特殊生 的流程&實際案例|特殊教育《歡迎訂閱妮莎mama頻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