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中、國中、國小各級學校的開學日。
今天有許多新生要開始新的學習階段,認識新的朋友、適應新的環境、學習更多豐富自己的內容。
我擔任立法委員已有25年,堅持待在教育委員會,因為「教育」是國家的根本!
其中,基層教師是影響青年學子的關鍵人物。我在立法院推動許多教育法案,就是希望讓基層教師能更優質、更有能力投入教學,例如:
「特殊教育法」:特教團體譽為進步完善修法的典範
「國民體育法」:納入學校運動教練為教育人員,保障優秀運動選手出路
「師資培育法」第18條:解決代理代課教師與英語師資的問題
「師資培育法」第22條:合理放寬偏遠或特殊地區教師換證資格
「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重建教育經費保障與運用的里程碑
陪伴孩子在人生的路上學習,需要更多老師的力量一起守護我們的寶貝!我會努力讓老師更好、孩子更好!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24)日林佳龍委員在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針對單耳失聰人士的社會救助與福利質詢內政部曾中明次長、社會司簡慧娟司長、以及教育部社教司黃坤龍副司長。由於目前單耳失聰不符合身心障礙的標準無法申請社會救助與福利,在質詢中林佳龍並要求曾次長手遮一耳短暫接受質詢,感受單耳失聰者的不便。林佳龍也要求內政部應將單耳失...
特殊教育法 在 王婉諭 Facebook 八卦
#正視特教巡迴教師困境
#疑似生不計入師生比嚴重失真
#資源班與巡迴輔導班應設定師生比上限
先前我們曾提到,特殊教育在各縣市的需求、資源落差相當大,特別是在人數少無法成班或地區資源較少的學校,可能難以聘請專任的特教老師。
因此,「巡迴輔導」的特教服務就非常重要。
所謂的特教巡迴輔導,是由特教老師到家中或各個學校,服務有特教需求的學生,並且,需要與教保服務人員、普通班教師、校方人員團隊合作,提供諮詢服務、特教課程、學習困難的學科輔導等資源,讓身心障礙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品質,協助孩子適應普通班的環境及學校生活。
不過,近來我們陸續收到一線巡迴老師的反映,由於巡迴教師的服務,是以學校為劃分單位,並無訂定上限服務人數,目前學前巡迴輔導的師生比,甚至高達 1 : 30 以上,案量已明顯超載。
以實際狀況來說,一個巡迴老師要跨多間學校、巡迴範圍過大,自己開車車程就可能需要花到 40 分鐘以上,但每周卻僅酌減 1 節課為交通時間,期間的交通費,甚至還是以公車票價計算。
此外,一線人員也反映,特教師生比嚴重失真的原因之一,在於「疑似生」不計入服務案量。
有些學生可能存在隱性障礙,第一次鑑定先被定義為「疑似生」,通常等一年後重新鑑定。實務上,為了讓孩子盡早獲得支持,特教老師仍會提供特教服務;但是,目前許多縣市不計入疑似生,或是服務 2 位疑似生才等同 1 位特教生,明顯不合理。
針對以上困境,今天我在教文委員會向教育部長 潘文忠 反映,其實 2009 年《特殊教育法》修法時通過的附帶決議,早已指出「資源班」與「巡迴輔導班」的師生比,國中以上每班學生人數應為 24 人,國小每班學生人數應為 16 人,學前每班應為 10 人。
依相關辦法換算師生比,也就是國中以上每班 1:8,國小每班 1:8 ,學前每班 1:5。
但是,修法至今 11 年,卻都沒有落實。
因此,在質詢中,我也要求教育部,中央應該遵行這項附帶決議,規劃出具體的改善措施,以及中長程的策進作為,並實質挹注資源給地方,包含以下事項:
✔️ 盤點現行各級學校特教教師「編制員額人數」與「實際聘用人數」,並補齊正式編制員額。
✔️ 盤點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資源班」及「巡迴輔導班」的師生比,其計算應包含疑似生,並應修正相關辦法、設定每班學生人數上限,提出各教育階段應逐年增加專任特教教師的進程。
對於我們的要求,潘部長已承諾會配合辦理,並且,會在未來 2 個月內提出說明。
我們希望,教育部及國教署能夠誠實面對特教師生比嚴重失真的現實問題,這是 11 年來,中央慣以「地方自治權限」為由,放任不作為的結果,不僅導致一線巡迴老師及特教老師疲於奔命,更重重傷害了特教生的受教權益。
特殊教育法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上午我出席臺北市文山特殊教育學校10周年校慶慶祝大會,文山特殊教育學校是在我擔任臺北市長任內時動土、興建、落成與揭牌,並於10年前正式啟用,是當時最先進的特殊學校,如今每年多達1千多名國內外教育專家來校考察,成果令人欣慰。
為提供身心障礙族群更好的照顧,政府已修正《特殊教育法》,將中央政府特殊教育預算由每年不得低於3%提高至4.5%,從民國97年至 101年,特教預算已逐年由65億元增至88億元,占教育部主管預算的比例由4.30%升至4.62%。另外,教育部每年補助地方政府5億元,推動學前及國民教育階段的特教工作;至於教育部負責辦理的高中職及大學部分,預算也逐年提升,顯見政府對特教的重視。
身心障礙的孩童需要特別的照顧,受到照顧的人越多,社會將更為公平,尤其是身障族群在社會福利及終生教育等層面,一項都不能少。就算有先天性的障礙,只要透過後天的教育,也可以讓學生瞭解自己並無不同。謝謝全台灣辛苦的特校同仁們的辛勞和貢獻,也希望大家繼續交換經驗、切磋琢磨,將特教界帶向新的境界。
特殊教育法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評價
今(24)日林佳龍委員在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針對單耳失聰人士的社會救助與福利質詢內政部曾中明次長、社會司簡慧娟司長、以及教育部社教司黃坤龍副司長。由於目前單耳失聰不符合身心障礙的標準無法申請社會救助與福利,在質詢中林佳龍並要求曾次長手遮一耳短暫接受質詢,感受單耳失聰者的不便。林佳龍也要求內政部應將單耳失聰從寬認定納入身心障礙保障範圍。
林佳龍提出目前身心障礙手冊對於聽覺機能障礙的訂得相當嚴格,導致在實務上非常多的問題,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告的「身心障礙等級」規定,聽覺機能障礙等級標準如下:
1.「輕度」:優耳聽力損失在五十五至六十九分貝者。
2.「中度」:優耳聽力損失在七十至八十九分貝者。
3..「重度」:優耳聽力損失在九十分貝以上者。
林佳龍向在場官員表示,所以現在有聽覺機能障礙的人,若只有一個耳朵聽力損失,即單耳失聰的話,是不符合目前身心障礙的標準。林佳龍指出由於單耳失聰的學童,並無法納入身心障礙手冊的領取範圍,無法像雙耳失聰的兒童可以請領電子耳等輔具補助,更不屬於特教範圍。所以單耳失聰的孩子只能進入一般學校就讀,求學過程中經常面臨走路不平衡、上體育課會跌倒,上課聽不清楚,可能老師會認為他上課不專心聽講,在校孩童經常會受到同儕的欺負。林佳龍認為,慣用單耳更容易加速他聽力的失衡,也懷著正常耳朵聽力受損的恐懼,心理上的衝擊超乎身體障礙的傷害。
林佳龍質詢教育部黃副司長,教育部的特殊教育法子法草案中第九條,沒有納入單耳失聰的學童,全面犧牲了單耳的就學環境的權利,這樣合理嗎?教育部特教小組邱專員答覆,鑑定辦法在今年有修正,但對單耳失聰的確沒有納入,不過特教評估是比較寬,會依照需求來判定,也就是說特教的判定的範圍比較寬。曾次長則表示,身心障礙者的判定是經過專業的鑑定,是比較嚴格。
林佳龍以一真人真事蕭先生的故事向內政部質詢,對失聰者判定這麼嚴有沒有道理?林佳龍當場念出蕭先生的陳情信:「我是一個右耳重聽的人,也是丙等體位的平常人,我知道像我這樣的人不多,在求職中飽受不少異樣眼光,也不是很順利,但我繳稅是平常人,郤要受大眾以殘障人士來看待,真想要做殘障人士...如果要把我們當殘障人士,可以請快速通過法律來執行。」林佳龍向官員表示,政府的認定裁量影響單耳失聰者不只是在就學還包括就業。
林佳龍在台中已經連續七年舉辦過針對身心障礙家庭「有愛無礙真情之旅」,起源自一位成功的遊覽車老闆,他有兩個身心障礙的弟弟,每當學校遠足或旅行,他就要在家裡照顧兩個弟弟,所以他發願照顧身心障礙者,又因為身心障礙家庭信任林佳龍的號召,於是每年由林佳龍帶隊,這位董事長出五十輛遊覽車帶身心障礙的小朋友出遊。林佳龍也向在場官員表示,因為聽障朋友常使用電話簡訊,他也協調中華電信對聽障朋友降低簡訊費用,這都是民間走在政府之前。林佳龍要求內政部應將單耳失聰從寬認定身心障礙納入身心障礙,「司長可不可以研究?研究後若要以修法來解決,我就來提!」,內政部表示,會跟衛生署研究,並將研究結果回報林佳龍委員。
特殊教育法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評價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在召集委員民進黨立委鄭麗君安排下, 安排教育部到立法院針對「特殊教育」進行專案報告, 並審查通過特殊教育法修法. 鄭麗君質詢教育部長時指出受教權的保障, 除了就學機會的平等以外, 必須更要能夠保障每一位學生接收到平等教育品質, 讓每一位學生不因身心的障礙而影響求知、學習、及人生發展的權益。身心容或有障礙, 但受教不能夠有障礙, 這是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該有的共識與價值.
特殊教育法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評價
根據特殊教育法子法,鄭麗君表示,申請特教學生助理人員以重度、中度區分,非常不合宜,長程以來必須改變;針對特教學生助理人員的高中學歷限制亦不合適,有排擠現有支援人力之虞。上述兩點,蔣部長承諾即刻進行子法的檢視。
另外,鄭麗君提出,國立政治大學學生宿舍空建無障礙舍房,宿舍位於山上且都是階梯,身障學生難以抵達入住。蔣部長承諾要求高教司督促政治大學進行改善,鄭麗君要求蔣部長針對全國大專校院的無障礙空間進行徹底的清查。
最後,針對書刊、博碩士論文...等出版品,鄭麗君要求教育部應協助將其數位化、電子化、點字化、有聲書畫。蔣部長承諾將利用三年時間,首先針對全部的博碩士論文,通通進行數位化、有聲書化。
特殊教育法 在 "特殊教育法修訂專案計畫"北區公聽會 - YouTube 的八卦
條文草案連結:https://ws.moe.edu.tw/001/Upload/10/relfile/0/5890/5db150f0-215a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