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隔離14天,沒有出門,感謝區公所的朋友每天按時打電話,詢問體溫等等。話不多,但是我知道這樣簡短的問訊,在防疫的關鍵,使多少人安心。最後一天,簡短問答之後,我多問一句:「這樣的電話您一天要打多少個?」我心裡要說的是:「謝謝!」因爲聽得出那公式化的詢問裡有沉重的心情,也有真實的疲憊。
疫病是人類共同的功課,一月在歐洲,所有身邊的人都覺得那是遙遠地方的事。其實不遙遠,我跟朋友說了佛經「未生怨」的故事,不敬因果,不慎因果,因果很快就會來到自身。
疫病或許使我們快速看清很多事,低頭反省自己的主觀或偏見。幾次含著眼淚看義大利的疫病蔓延,軍車運送屍體,托斯卡納的居民打開陽台的門,唱起美麗的歌,一呼百應,歌聲一家一家傳唱下去。這是我敬愛的民族,坦率、真誠、愛美、熱情,他們常常三代同堂,祖孫擁抱、親吻,生活裡時時充滿身體的溫度。然而,要如何忍著痛,告訴他們:此時此刻,不可以擁抱,不可以親吻。
疫病用我們無法理解的方式打亂我們的思維。用我們無法理解的方式改變我們生活的習慣。
我們多麼自以為是,傲慢自大,用自己小小的主觀與偏見對世界指指點點,疫病來了,彷彿無聲宣告:越傲慢,越自大,越指指點點,越擋不住排山倒海而來的病疫蔓延。我可以低頭反省自己的主觀與偏見嗎?人類可以在傷痛裡反省我們自以為是的「文明」的偏差嗎?
巴西、澳洲森林大火,許多人覺得那很遙遠,北極冰層融化,許多物種滅絕,我們覺得很遙遠,伊拉克、敘利亞難民逃亡,我們覺得很遙遠,我們每一天在電視電腦視窗上隔岸觀火,甚至僥倖,甚至幸災樂禍,因爲,很遙遠,與自己無關。疫病快速蔓延,蔓延在所有僥倖與自己無關的地方,蔓延席捲觀火的隔岸,一個一個,沒有真正的僥倖。
今日倖存的肉身走到河邊,與眾生的肉身同憂苦。我跟河水問好,跟微風裡細細飛揚的苦楝花問好,同樣是春天,曾經在南法和義大利也看過這樣粉紫有細細香氣的苦楝,眾生受苦,可以帶去我深深的悼念和祝福嗎?
今日陽光甚好,我在廟前低頭合十,祝願眾生無恙。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傑斯特Jes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onster Hunter 魔物獵人》《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侏羅紀公園》 《侏羅紀世界 Alive》《Jurassic world alive》《方舟:生存進化》 在現今地球 每年會有一到五個物種瀕臨絕種 但近來 研究顯示這個速度將變快 每一天都可能有數種物種消失 共有百萬種動植物正面臨絕種...
物種滅絕 在 東森新聞 Facebook 八卦
感謝收留! 貓的報恩 叼回近60包衛生紙
#雙編: 這隻貓咪太有靈性啦!
#請分享 給貓奴
屏東有一家店家,最近突然莫名地都會出現衛生紙,已經連續累積近60包了!原來店家說,自從他收留剛生完四隻小貓的母貓後,貓咪竟然開始咬衛生紙回家,就像是在報恩一樣,十分奇妙。
【我要看更多】
大陸男童這一「站」所有的光頭都感動了
http://bit.ly/1QdrexA
人類是地球最大殺手 第6次物種滅絕ING
http://bit.ly/1QQZ7Wq
#貓的報恩 #貓 #衛生紙 #母貓 #可愛
物種滅絕 在 海巡署長室 Coast Guard Facebook 八卦
這種天氣出門,連「北極熊」都流汗了。
這不是誇飾法,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位於北極圈內的維科揚斯克(Verkhoyansk),日前創下了攝氏「38度」的高溫紀錄!
在這個最低溫可達「-68度」的極地區域,竟然出現比台灣還要高的氣溫,科學家們表示:「全球暖化正在失控加速中。」
過去,人們對於全球暖化並沒有太真實的感受,聽久了甚至覺得麻痺。但近期發生的種種跡象卻讓人驚覺:「它真的來了!」
今年初,延燒4個月的澳洲野火,估計造成十億隻以上動物死亡;這個月初,疑因永凍土層融化,位於北極圈的發電廠柴油庫倒塌,20,000公噸柴油外洩,把整條河都染紅...一次又一次的事件,告訴我們全球暖化不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實發生的全球危機。
而這樣的感受,其實「北極熊」最知道。因為冰層不斷消退,造成極地生物鏈斷裂與物種滅絕的現象。曾經有研究人員就發現一隻北極熊,竟然花了整整9天,游了「700公里」長路,只為了吃上一餐。
原本可以把自己吃的圓滾滾,當一隻可愛雪地胖胖熊,卻因為地球暖化,被科學家判定最多再過「40年」就會滅絕。
不只是接下來的端午連假,我們希望接下來的日子裡,大家都能「多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冷氣不要低於26度」、「改用環保的購物方式」。
每個小小的改變,集合起來就是大大的力量;救救北極熊,也救救我們自己。
#北極圈溫度
#歷史新高 #地球暖化
#38 °C #北極熊
#global_warming
物種滅絕 在 傑斯特Jester Youtube 的評價
《Monster Hunter 魔物獵人》《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侏羅紀公園》
《侏羅紀世界 Alive》《Jurassic world alive》《方舟:生存進化》
在現今地球 每年會有一到五個物種瀕臨絕種
但近來 研究顯示這個速度將變快
每一天都可能有數種物種消失
共有百萬種動植物正面臨絕種危機
至今地球歷史上已經有許多物種滅絕
但牠們雖消失了 卻從未被遺忘
而且科技的力量很可能能讓牠們重見天日
近年科技進步迅速
包含人工智慧 、基因工程等技術進步
能幫助人類完成將已滅絕物種復活的壯舉
「去滅絕 」已經不再是電影的劇情
今天我們來看看科學家們打算復活的10大物種
☆披毛犀
☆卡羅萊納長尾鸚鵡
☆原牛
☆愛爾蘭大角鹿
☆袋狼
☆胃育蛙
☆斑驢
☆渡渡鳥
☆劍齒虎
☆猛瑪象
【本影片內容圖片取自網路或電影及遊戲照片,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
大家好,我是調查員JESTER,如果喜歡我的頻道,麻煩請您訂閱與按下小鈴鐺,您的支持是我最大動力。
訂閱 JESTER頻道 https://reurl.cc/oDrmXV
合作信箱 jesterdancing666@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8lbeYSshcs/hqdefault.jpg)
物種滅絕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記得打開CC字幕 #水獺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00 水獺的「寵物商機」
02:05 水獺的生存危機
03:08 把水獺當寵物可能會帶來的問題
04:26 國際社會的反應
05:15 社群網站讓人想要養水獺?
06:10 我們的觀點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可愛也是一種罪?Instagram風潮讓水獺離絕種更進了一步:http://bit.ly/2kqxLyG
→ Ig掀起一股「水獺熱」、名人超愛抱牠們自拍…保育專家搖頭:恐造成水獺整個物種滅絕 - 風傳媒:http://bit.ly/2kxVCN9
→ 日本人瘋養超萌水獺!售價飆破150萬日幣 走私量暴增 ETtoday新聞雲:http://bit.ly/2kukO71
→ 日本「水獺咖啡廳」夯!保育專家憂:恐間接導致物種滅絕:http://bit.ly/2kuEace
→ 國家地理 可愛的水獺該被拿來當成寵物飼養嗎?:http://bit.ly/2m7UFeC
→ 華盛頓公約將禁止小爪水獺國際交易:http://bit.ly/2ksRrSA
→ 華盛頓公約將禁水獺國際交易 日本反對:http://bit.ly/2kNx0jH
【 延伸閱讀 】
→ 為何台灣獼猴不能被私人飼養與寵物化?:http://bit.ly/2m7QzDi
→ 都是養寵物,養什麼有差嗎?——野生、人工繁殖、外來種爭議探討:http://bit.ly/2l0A6kj
→ 環境資訊中心 - 金門歐亞水獺告急 僅存不及200隻:http://bit.ly/2kqy4cO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sLSvQ6D8io/hqdefault.jpg)
物種滅絕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頻道:https://bit.ly/32WHzlI
加入會員支持我們:https://bit.ly/2PtaTM4
地球受到的傷害有多嚴重?讓美洲豹、北極熊、大鯨魚告訴你,人類在工業革命後的種種行為,如何讓不同地區的生物們陷入生存危機。地球已經奄奄一息,人類還可以做什麼?
#最新節目 #台大風險中心 #地球日和 #喜歡記得按個喜歡
參考資料(依據影片呈現順序)
1.雨林面積劇減「地球之肺」反成碳排來源,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https://pse.is/Q2Z4Q 。
2.全球熱帶森林儲碳能力恐退居第二 森林砍伐是主因,環境資訊中心, https://pse.is/TEBNK 。
3. Upturn in secondary forest clearing buffers primary forest loss in the Brazilian Amazon,Wang, Y., Ziv, G., Adami, M. et al. Nature Sustainability v3, p.290–295(2020) https://pse.is/UE8EG.
4. IPCC《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與冰凍圈》報告(中文版),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https://pse.is/U2X6K.
5. IPCC 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
https://www.ipcc.ch/srocc/.
6. IPCC《地球暖化1.5°C》特別報告——決策者摘要(中文版),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https://pse.is/SSNMF.
7. IPCC Special Report Global Warming of 1.5 ºC,https://www.ipcc.ch/sr15/.
8. 在Google地球看北極冰域30年變遷,北極終將無冰,泛科學,https://pse.is/TGS5B.
9. BIST: Browse Image Subset Tool,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https://pse.is/TWGW3
10. How clean is your air? Health Effects Institute. State of Global Air 2019. https://pse.is/T8TE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D0ehsh-8es/hqdefault.jpg)
物種滅絕 在 地球上五次大規模物種滅絕| The Five Mass Extinction on Earth 的八卦
自從地球上出現生命以來,生命進化史上發生過至少五次生物大 滅絕 事件。造成大 滅絕 的原因很多,如地外星體撞擊地球、火山活動、氣候變化、海平面升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