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之外的替代選項 - 一個乾淨、安全、可靠的能源前景」- 前美國核管會委員長亞滋寇博士立法院專題演講(05/23/2105)
從能源政策的規劃的角度來看。葛瑞 亞滋寇博士指出,「未發發電設施或能源的三個原則,第一是要乾淨、不會排放有害氣體,第二是要安全,第三則是可靠,需要時就能用到。」
美國NRC前委員長葛瑞 亞滋寇:核能並非清潔、安全、可靠,核產業正在消失!!
核廢對人體有害 無法解決
葛瑞 亞滋寇博士指出,核能是不是潔淨的能源?它有一些標準,有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第一核能的確不太會排出汞,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這方面它是乾淨的,它好像算是一個乾淨的能源,但在核電廠每天運轉過程中一定會排放輻射或有毒廢水,一般都相信這應是在有害範圍下,「但對人體傷害一定還是有的,這無法衡量」。
其次,他指出,核電廠是巨大的工業設施,為維持正常運作,必須消耗大量的水,這就會影響到水資源的分配,或造成周圍環境溫度變高,「當我們談到它會釋放輻射和污水,以及對水資源的影響,我覺得這還是值得關切的議題」。
「最重要的是,相較其他發電方式會排許多廢氣到大氣當中,但核能主要的問題,會在核廢料上頭」,亞滋寇說,「比如說就算是以已經貯放了10年的高階核廢料來看,它的輻射量還高達每小時2萬侖目 (20,000 Rem/Hour),相當於每小時20萬毫西弗的量 (200,000 mSv/Hour),「這是遠遠高過會造成人體立即致死的輻射劑量!! 」
亞滋寇博士也強調,更何況核廢料中的輻射毒素,需要數十年,甚至百萬年才會回歸到安全而不會危害人體的地步,「所以有人說核能它是乾淨能源不會立即污染,但它可能危害我們以後的世代,不知怎麼處理」,「從這樣來看,核能乾淨嗎?」
(PS. 每小時2萬侖目(20,000 Rem/Hour) = 200,000 mSv/Hour 或是 200,000,000 uSv/Hour!!
100 Rem (倫目)= 1 Sievert (Sv,西弗) = 1,000 mSv(毫西弗) = 1,000,000 uSv(微西弗) ,如果按照國際輻射防護組織ICRP的標準,來自非環境背景輻射的游離輻射,一般人造輻射之年劑量規定是不超過 1毫西弗(1 mSv/yr),換算就是每小時 0.1微西弗(0.1 uSv/h)。放射性職業工作者一年累積全身受職業照射的上限是20 mSv/yr(ICRP推薦)。但是偵測環境如果輻射值超過20微西弗(20 uSv ),就是緊急狀況。如果人體瞬間接受輻射量超過200毫西弗(200 mSv),就會使身體會造成危害,超量接受會嚴重傷害腦中樞,還可能幾小時內就會死亡。)
(環境資訊中心賴品瑀報導 05/23/2015)近期來台的美國核管會(NRC)前委員長葛瑞亞滋寇(Gregory Jaczko),在分別與蔡英文、柯文哲與朱立倫會面後,23日下午再次發表演說,強調核能並非世界趨勢,且檢視現代對「乾淨能源」的「清潔」、「安全」與「可靠」三大要求,核能都不符期待。
亞滋寇直言核能工業是正在消失的產業,如果繼續依賴,對人民、社會都有風險,亞茲寇強調,能源轉型絕對可能,就需要政府與民間大膽的走出下一步。
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NRC/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是美國核能管制最高機構,前委員長亞滋寇此次受「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邀請訪台,除了發表演說也與蔡英文、柯文哲與朱立倫會面。
因為親身前往福島核電廠調查,亞茲寇改變了他原本篤信「科學可以控制核災」的態度,他推估福島核災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有5000億美元,而10萬人無家可歸、在疏散撤離造成的心身傷害更無法量化。
此次演講主題為「廢核不影響經濟,及世界新能源走向」,亞茲寇提出核災善後困難,因此即便核產業關係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確難以一時拔除,但絕對是還是可以找出更安全、更便宜、更潔淨的能源來替代核能。
亞茲寇以乾淨能源所應有的「清潔」、「安全」與「可靠」三要素,來檢視核能,指出雖然核工界大打低碳、少空污的優點,但核電的最大問題是核廢料無解,他坦言包括美國目前也沒有找到核廢的最終處置方式與地點,且核電持續排放的輻射與廢水對於人體有什麼影響也尚無法衡量,更有消耗大量用水、高溫排水在威脅環境。
而安全問題,則是「怎麼準備都不夠,直到事發當下才能確認」,亞茲寇以福島核災與三哩島事件為例,損害遠超過「一次只會壞一個反應爐」的預測、災民被指揮往輻射更高的地方避難等。
至於可靠一項,同樣可從福島核災的教訓中看到,由於設計錯誤而無法挽救,日本因此關閉核電,讓全國一夕頓失30%的電力供應,所有因核災而來的損失粗估至少有5千億美金。亞茲寇強調,5千億美金這個數字,差不多就等於全球所有核電廠建造成本的總和。
地方、在野重節能、綠能 要跟上全球廢核趨勢
「除役的過程中,我們還有時間另外想辦法。」亞茲寇強調,目前全球趨勢是廢核,德美等國的核電廠都陸續除役中,可以宣告核產業正在消失中,而目前大約有65~70座核電廠計畫要興建,其中大半皆位在中國。
對於台灣是否有廢核的條件,亞茲寇指出台灣核能不過提供4.9GW,但反觀美國的德州,12GW來自風力發電,台灣若要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並非不可能,立委田秋堇參與座談時同樣表示,台灣的風力與太陽資源遠高過德國,沒理由作不到無核。
「現在不做將來會後悔」新北市副市長陳伸賢指出新北市參照首爾經驗,正在從節電、效率、再生能源三方並進,目標要在一年內挑戰節電3%,換算約年省7億度電,從大幅換用LED路燈、公部門與學校建置太陽能屋頂與推出地熱發電計畫等做起。田秋堇指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正在統計執政縣市內可推行太陽能發電的土地面積,將會提出估算到底可以提供多少電力。
田秋堇強調,綠能有進步空間,即便目前綠能發電單價算起來比較高,也應該抱著點光明燈的心情為了安全而採用,他更批評馬政府延宕能源稅的立法,阻礙了綠能的發展。陳伸賢表達市府立場,強調核能並不便宜,目前所見的核電成本並沒有算入核廢處理跟社會成本,由於立地條件不同,核電在台灣的風險就是比其他國家更高,且北海岸的核電廠30公里範圍內可是有大台北600萬人口。
★ 前美國核管會委員長亞滋寇博士:「核電非世界趨勢」!!!.....
更多詳細資料的完整報導請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
======== ♡♡♡ ========
☞ 更多的相關內容請至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 ) 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官網 ( http://momlovestaiwan.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謝謝!! ♡
從能源政策的規劃的角度來看。葛瑞 亞滋寇博士指出,「未發發電設施或能源的三個原則,第一是要乾淨、不會排放有害氣體,第二是要安全,第三則是可靠,需要時就能用到。」
美國NRC前委員長葛瑞 亞滋寇:核能並非清潔、安全、可靠,核產業正在消失!!
核廢對人體有害 無法解決
葛瑞 亞滋寇博士指出,核能是不是潔淨的能源?它有一些標準,有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第一核能的確不太會排出汞,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這方面它是乾淨的,它好像算是一個乾淨的能源,但在核電廠每天運轉過程中一定會排放輻射或有毒廢水,一般都相信這應是在有害範圍下,「但對人體傷害一定還是有的,這無法衡量」。
其次,他指出,核電廠是巨大的工業設施,為維持正常運作,必須消耗大量的水,這就會影響到水資源的分配,或造成周圍環境溫度變高,「當我們談到它會釋放輻射和污水,以及對水資源的影響,我覺得這還是值得關切的議題」。
「最重要的是,相較其他發電方式會排許多廢氣到大氣當中,但核能主要的問題,會在核廢料上頭」,亞滋寇說,「比如說就算是以已經貯放了10年的高階核廢料來看,它的輻射量還高達每小時2萬侖目 (20,000 Rem/Hour),相當於每小時20萬毫西弗的量 (200,000 mSv/Hour),「這是遠遠高過會造成人體立即致死的輻射劑量!! 」
亞滋寇博士也強調,更何況核廢料中的輻射毒素,需要數十年,甚至百萬年才會回歸到安全而不會危害人體的地步,「所以有人說核能它是乾淨能源不會立即污染,但它可能危害我們以後的世代,不知怎麼處理」,「從這樣來看,核能乾淨嗎?」
(PS. 每小時2萬侖目(20,000 Rem/Hour) = 200,000 mSv/Hour 或是 200,000,000 uSv/Hour!!
100 Rem (倫目)= 1 Sievert (Sv,西弗) = 1,000 mSv(毫西弗) = 1,000,000 uSv(微西弗) ,如果按照國際輻射防護組織ICRP的標準,來自非環境背景輻射的游離輻射,一般人造輻射之年劑量規定是不超過 1毫西弗(1 mSv/yr),換算就是每小時 0.1微西弗(0.1 uSv/h)。放射性職業工作者一年累積全身受職業照射的上限是20 mSv/yr(ICRP推薦)。但是偵測環境如果輻射值超過20微西弗(20 uSv ),就是緊急狀況。
如果人體瞬間接受輻射量超過200毫西弗(200 mSv),就會使身體會造成危害,超量接受會嚴重傷害腦中樞,還可能幾小時內就會死亡。)
(環境資訊中心賴品瑀報導 05/23/2015)近期來台的美國核管會(NRC)前委員長葛瑞亞滋寇(Gregory Jaczko),在分別與蔡英文、柯文哲與朱立倫會面後,23日下午再次發表演說,強調核能並非世界趨勢,且檢視現代對「乾淨能源」的「清潔」、「安全」與「可靠」三大要求,核能都不符期待。
亞滋寇直言核能工業是正在消失的產業,如果繼續依賴,對人民、社會都有風險,亞茲寇強調,能源轉型絕對可能,就需要政府與民間大膽的走出下一步。
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NRC/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是美國核能管制最高機構,前委員長亞滋寇此次受「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邀請訪台,除了發表演說也與蔡英文、柯文哲與朱立倫會面。
因為親身前往福島核電廠調查,亞茲寇改變了他原本篤信「科學可以控制核災」的態度,他推估福島核災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有5000億美元,而10萬人無家可歸、在疏散撤離造成的心身傷害更無法量化。
此次演講主題為「廢核不影響經濟,及世界新能源走向」,亞茲寇提出核災善後困難,因此即便核產業關係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確難以一時拔除,但絕對是還是可以找出更安全、更便宜、更潔淨的能源來替代核能。
亞茲寇以乾淨能源所應有的「清潔」、「安全」與「可靠」三要素,來檢視核能,指出雖然核工界大打低碳、少空污的優點,但核電的最大問題是核廢料無解,他坦言包括美國目前也沒有找到核廢的最終處置方式與地點,且核電持續排放的輻射與廢水對於人體有什麼影響也尚無法衡量,更有消耗大量用水、高溫排水在威脅環境。
而安全問題,則是「怎麼準備都不夠,直到事發當下才能確認」,亞茲寇以福島核災與三哩島事件為例,損害遠超過「一次只會壞一個反應爐」的預測、災民被指揮往輻射更高的地方避難等。
至於可靠一項,同樣可從福島核災的教訓中看到,由於設計錯誤而無法挽救,日本因此關閉核電,讓全國一夕頓失30%的電力供應,所有因核災而來的損失粗估至少有5千億美金。亞茲寇強調,5千億美金這個數字,差不多就等於全球所有核電廠建造成本的總和。
地方、在野重節能、綠能 要跟上全球廢核趨勢
「除役的過程中,我們還有時間另外想辦法。」亞茲寇強調,目前全球趨勢是廢核,德美等國的核電廠都陸續除役中,可以宣告核產業正在消失中,而目前大約有65~70座核電廠計畫要興建,其中大半皆位在中國。
對於台灣是否有廢核的條件,亞茲寇指出台灣核能不過提供4.9GW,但反觀美國的德州,12GW來自風力發電,台灣若要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並非不可能,立委田秋堇參與座談時同樣表示,台灣的風力與太陽資源遠高過德國,沒理由作不到無核。
「現在不做將來會後悔」新北市副市長陳伸賢指出新北市參照首爾經驗,正在從節電、效率、再生能源三方並進,目標要在一年內挑戰節電3%,換算約年省7億度電,從大幅換用LED路燈、公部門與學校建置太陽能屋頂與推出地熱發電計畫等做起。田秋堇指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正在統計執政縣市內可推行太陽能發電的土地面積,將會提出估算到底可以提供多少電力。
田秋堇強調,綠能有進步空間,即便目前綠能發電單價算起來比較高,也應該抱著點光明燈的心情為了安全而採用,他更批評馬政府延宕能源稅的立法,阻礙了綠能的發展。陳伸賢表達市府立場,強調核能並不便宜,目前所見的核電成本並沒有算入核廢處理跟社會成本,由於立地條件不同,核電在台灣的風險就是比其他國家更高,且北海岸的核電廠30公里範圍內可是有大台北600萬人口。
「核電非世界趨勢」!!!
(自由時報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 05/22/2015) 馬英九總統曾經說全世界有兩百四十二座核機組正在興建,鼓吹核電是世界潮流,卻遭曾主管美國核能安全的美國核管會前委員長葛瑞.亞滋寇打臉表示,全世界除了中國外,幾乎很少興建核電廠,強調核電絕非世界未來主流。
昨受「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之邀首度訪台的葛瑞.亞滋寇,是前美國核能管制最高機構委員長,由美國總統直接任命。
僅70座核機組正在興建 非242
葛瑞.亞滋寇昨舉行記者會表示,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統計,全世界正在興建的核電廠有七十二座,「所以我們通常說是七十座,不是兩百四十二座」。全世界除了中國、俄羅斯大幅興建核機組外,其餘是零星建造,至於先進國家幾乎是陸續剔除。譬如日本過去有五十多部核機組,現在是零,美國也有四座機組除役,預計二○五○年一百部機組全部除役,德國也是陸續除役。所以長期來看,核機組的數目一定是下降,「核電不是未來世界潮流」。
若續用核電 損失會更可怕
亞滋寇說,日本發生核災後,他去了一趟日本福島,核工界一向標榜「核能一定是安全的」的信仰完全破碎,福島輻污水至今不斷洩漏,「核災並未結束,仍持續進行著」。也認為核電廠必須用水來冷卻帶走反應爐的熱,是一種「糟糕的設計」,因為冷卻系統是機電,一旦故障就無法移除衰變熱,可能造成災害。他認為,社會不應該接受它成為電力來源,「如果持續使用核電,這個損失將更可怕」。
「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會長陳弘美則表示,日本政府統計福島核災關聯死共有三千多人,有一百卅人因核災後得憂鬱症而自殺,台灣核電政策應作為警惕。
美國核管會委NRC前員長亞滋寇:核電是即將消失的科技!!
(民報記者唐詩/台北報導 05/23/2015)前美國核管會(NRC)委員長葛瑞.亞滋寇(Gregory Jaczko)今天下午演說時表示,全世界核能發電佔比將愈來愈少,而美國核電廠將陸續在15至20年內全數除役;他指出,未來不只是核電廠,在美國,整個核能工業也是未來會逐漸消失的產業。
礙於曾任美國核安主管的身分,亞滋寇並不願評論台灣的核能政策。但他強調,不論你是擁核或反核,核電科技本身在未來數十年,它就是一個即將消失的科技,即使有許多人還在鼓吹核電的新技術與發展,「但它就是一個即將消失的科技」。
亞滋寇最後總結說,在許多國家,核電與核能產業其實都有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關係,雖然很難一時拔除掉,但絕對是有其他可行的選項,包括更安全、更便宜、更潔淨的選項,絕對是可以替代核能的。
亞滋寇並警告,如果持續依賴核能的話,不只是對整體經濟,對整個社會和人民都會帶來相當的風險,當巨大的災難與核災發生時,它的善後處理是非常困難的,因此,他相信要從核能去轉型,去使用其他替代能源是有可能的,但需要政府和來自民間這些領導們,大膽地走出下一步。
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NRC/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是美國核能管制最高機構,相當於台灣的原能會,或日本的原子力規制委員會,委員長由總統直接任命,亞滋寇受「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會長陳弘美之邀首度訪台,從五月21日起進行為期3天訪台行程。
曾經深信核能安全的亞滋寇在日本福島事件大災難後改變想法,他此行來台拜會國民黨主席、新北市長朱立倫、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與台北市長柯文哲等人,今(23)日下午在立院發表演說,晚間離台。
展望未來政策,核電是否可靠?亞滋寇認為,很多人覺得要減少二氧化碳當然就是要用核電,未來仍會認為核電的可用性,它還是會繼續存在的,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核電可世世代代用下去用不完,但事實的資料是「只能撐個幾十年」。
他說,事實上過去幾年美國已關閉5座核電廠,關時都是很突然或發生意外,其中二個是它們的運作再也不敷成本,另外3座則是有根本的安全問題,所以必須停機;因此若短期來看,只關了5座核電廠,覺得核電要減碳有短期利益,但長期來說,核電的安全問題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更大。
「就發生福島核災的日本來講也是如此」,亞滋寇表示,日本過去要減少排放比較仰賴核電,災後到現在很多核電廠都關了,只能使用石化燃料,所以帶來很多污染。
亞滋寇也舉美國為例,他指出,在美國當然也很多人討論要蓋新反應爐,但也帶來很多挑戰,現在正在規劃或進行中新的反應爐有四座(這些都是許多年前就提出申請,但是後來被擱置多年的舊案子),現在的進度包括工程延宕超過3年,超支15億美元的預算等,而這些電廠當年在申請通過時都是保證會準時蓋好,也會在預算內達成,「然而即使一開始信誓旦旦,但後來都跳票超過他們承諾的」,「我想世界上很多地方,在台灣應該也是如此吧。也就是這些電廠興建沒法如期完成,而且預算也超支」。
「所以長期來看,在美國核電的使用,很多電廠都會逐期退役,對核電的仰賴也會變少」。亞滋寇提出數據指出,未來幾年美國境內核電廠都會開始陸續除役,這是考慮到要蓋一個新電廠曠日費時;而除了之前提到的4座反應爐之外,美國並沒有蓋新的核電廠的計畫。
他說,即使最後還是會有新的核電廠出來,提供的電力所佔的百分比也會非常非常低,不只是核電廠,整個核能工業也是在美國未來會逐漸消失的產業。
「不只是美國,全世界大約有70座核電廠預計或正在興建,更準確是65座在興建中」,他說,跟營運中核電廠數量比較,新建核電廠發電量只是九牛一毛,提供電力非常少,且主要都蓋在中國,所有其他國家興建中核電廠數量非常少。
他說,相較於全球未來二、三十年間要除役的核電廠總數量,就知道這比例是非常之低,「除役非常多,但興建的非常少」,也就是說,這些在使用核能的國家遠不足去支應它們即將要除役的那些電廠原來的電力生產。
亞滋寇表示,即使像是中國興建核電廠,和全球營運中核電廠相比,興建的數目也是非常非常之少,所以要蓋一座新核電廠要有很長時間、很多預算,未來二、三十年這些電廠要除役,也就是說未來核電佔比的重要性,就會逐漸降低 。
他強調,不論你是擁核或反核,核電科技本身在未來數十年,它就是一個即將消失的科技,即使有許多人還在鼓吹核電的新技術與發展,「但它就是一個即將消失的科技」。
「如果核電是將消失科技,有沒有替代的能源方案?當然是有的」,亞滋寇表示,在美國目前有99座正在營運發電的核電廠,未來二十年間會陸續除役,美國當然也有讓它們除役,同時也可滿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
他指出,其實在美國已做過很多研究和評估,和核電一樣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或其他有毒氣體,達到安全方便的目標,是有可能的,其他能源也是辦得到的;此外,新的能源的選項費用比較低,甚至是便宜很多的。
亞滋寇說,所以這也是為何現在開始,針對核電廠除役我們要先做好規劃,日本很遺憾是因福島核災影響經濟,而被迫使用大量化石燃料,「這是比較例外的」,因為日本過去也相信核電是可靠的。
他說,世界各地有發展核能的國家都很難說,自己絕不會像日本這樣,非常重要的就是現在就讓來看如何讓核電廠除役,如何用更便宜、可靠的方式來取代核電。
亞滋寇舉例說,像德國看到福島核災意外,就決定讓核電廠除役,讓潔淨能源來代替。他說,美國政府計算並比較不同能源發電的成本,包括部分新能源如地熱、風力,以及採用碳捕捉、封存技術的天然氣發電,相較於核能成本都比較低,甚至是低非常多;現階段來看太陽能發電成本雖然還是比較高,但長期還是會降到比核能便宜的地步。
亞滋寇也提及新能源的未來將取代核能的遠景。他表示,在台灣,核電的量大概是5百萬千瓦的電量,而在美國德州可以使用的風力發電,大概是12百萬千瓦的電量,當然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像德州這樣的條件,但這種新興能源或再生能源正如雨後春筍般在美國與全球散播開來。
資料原始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107657
http://m.ltn.com.tw/news/life/paper/882351
http://www.peoplenews.tw/…/8ed23b1d-fa68-4db2-88e1-07a66b81…
======== ♡♡♡ ========
☞ 更多的相關內容請至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 ) 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官網 ( http://momlovestaiwan.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謝謝!!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升旗易得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6.12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0年6月12日 主持: John Connor (公海休息室廣播) 6.12【制裁黑警?!】送開槍警賊上法庭! 許智峯私人檢控獲批准,尚欠一項關鍵要素?| 升旗易得道 2020年6月12日 https://youtu.be/OehPhNUwK7A 6....
營運計畫的五大要素 在 許毓仁 Facebook 八卦
【Future X: 無人駕駛 全球共享- 產業論壇 圓滿落幕】
你對未來的想像是什麼?我始終相信,科技是可以帶動立法,而立法是可以驅動產業創新。
無人車並不只是單一概念或者是產業;它牽動的是整個產業生態鏈。不論是從上游的技術研發、車輛製造&零件供應商、交通營運商,通訊網絡商;到中游的政策制定與認證單位;甚至是下游的都市設計與地方政府,還有保險與金融科技業,都是生態鏈的一環。
**
今日很榮幸能夠邀請到 姚文智翻台北委員、 美國在台協會 AIT新任商務官Matthew Quigley、 經濟部技術處羅處長、國發會產業處詹處長、 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 游文光董事長來擔任我們的論壇嘉賓。同時也很榮幸邀請到工研院資通所闕所長、
EasyMile 亞太區總監Simon Pearce、 RATP DEV總監Pablo Romero以及
Velodyne LiDAR 翁緯銷售總監擔任我們的論壇講者。以及 7 Starlake Co. Ltd.熱情協助
*無人車在台灣的實踐無非五個關鍵要素:
1. 人才:台灣的高等教育需要結合AI相關產業需求來深化人員的專業知能,包括:強化師資、學員規模等。縮小過去被嚴重詬病的產學落差。
2. 技術:政府需要擔任領頭羊,帶領無人車與AI產業發展,包括AI半導體與晶片、IoV系統與安全等,建立數據標準化及共享機制。
3. 投資:產業需要開源。政府應提出獎勵與補助並整合各企業的研發資源共同投入,擴大研發能量。
4. 法令:須制訂「合時宜」與「接地氣」並適用無人車的交通政策與法規,包含無人車的安全性與責任規範、道路實驗的管考機制、車輛規格的驗證標準等。
5. 國際合作:推動國際人才交流與國際企業合作,包括給予專業人士更便利的身份文件與獎勵誘因,讓有能力的人來台灣貢獻。
而我除了啟動立法計畫之外,也將成立「無人車暨智慧交通發展聯盟」,除了創造新的產業生態系,也將建立橫跨產官學三方的平台。除了應用面與學術面的內部整合外,法規面的外部突破與鬆綁也會外台灣無人車產業清掉所有窒礙的絆腳石。
**
感謝媒體朋友們熱情報導: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鬆綁法規推動無人車 國發會:責無旁貸 https://goo.gl/ay38hC
【數位時代】 立委許毓仁推無人車立法,採申請制開放道路實測 https://goo.gl/SzdFhd
【 經濟日報】 立委提案 無人車入法 建生態鏈 https://goo.gl/i9Zt9W https://goo.gl/gWyGLx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交通法規成無人車阻礙!立委提草案解套 https://goo.gl/zimqFC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法規不認,台灣無人車不能上路!立委許毓仁搶先推草案,讓立法帶動創新 https://goo.gl/VR7CwN
【Yes Media 意識】 看好無人車前景 許毓仁:未來的無人車可以幫你賺錢 https://goo.gl/bD93E7
【Knowing】 無人車暨智慧交通發展論壇 許毓仁:未來的無人車可以幫你賺錢 https://goo.gl/3vwuAx
【台灣醒報 】無人車發展陷困境 立委提法案解套 https://goo.gl/QTEk89
【 CNEWS 匯流新聞網 】「立法帶動創新」 許毓仁願做自駕車立法領頭羊 https://goo.gl/B6tRZ5
營運計畫的五大要素 在 元毓 Facebook 八卦
一堆連鴻海財報都沒讀過的人在嘴鴻海,而更多書生淺薄之見如同我幾天前的短文所言,這些人除了把郭台銘說成「不過是個商人」之外,其實連理解郭台銘成就的能力都不具備。
光是鴻海早年在塑膠模具方面的開發與管理對整個世界大量生產的貢獻,就打趴一堆嘴砲政客。
經濟學來看,唯有工業化大量生產,才能快速降低邊際生產成本,使得世界上更多人能以更低代價滿足生活需求,從而:1. 釋放多餘資金轉往滿足其他需求與投資;與2. 釋放多餘時間轉往滿足其他需求與投資。
此投資包含自我人力資源提昇、生產要素投資乃至於金融投資,毋庸贅言解釋。
換言之,整個工業大量生產創造的邊際成本快速且大幅降低本身是提昇了整體人類的財富與未來。
與此同時,我一再強調,人類財富增長才是真真正正改善人權與個人自由的重要因素,從言論自由到遷徙自由,從工作權到財產權。甚至同志婚姻或關係能公開存在,也是因為整體社會富裕程度夠,方可容忍這種「不再產出人力資源」的社會契約安排(socially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而上次我曾提供資訊:
"根據107年財報鴻海精密公司在台灣一年繳交的營利事業所得稅達$165億新台幣。郭董個人所得稅金額早在2002年見報就達$8億新台幣;2016年報導更是年繳$60億元。
捐款部分,被媒體大肆報導郭董光是台大就捐款$150億元!"
先甭提現在嘴郭台銘財大氣粗、只是商人的書生魯蛇哪個人繳了比他更多的稅、捐了比他更多的錢。
我們就單看鴻海2009年以來發放的現金股利(單位新台幣):
81.6億、172億、96.6億、160億、178億、236億、562億、626億、780億、347億。(共3,229億)
不看股價市值,單看鴻海對台灣股東發放的現金股利,試問貶低郭台銘者哪個人10年來為台灣股民創造3千多億財富的?
(也別跟我嘴股東有外資;鴻海股票並不貴,近8年來每張多在12萬新台幣以下,台灣多數人願意都能購買享受郭台銘團隊替你創造財富)
再強調一次:經濟學認為市場交易是租值耗損最低的一種資源分配方式;而透過市場交易創造財富也是對整體人類實質貢獻最大的一種方式。
因此以經濟學角度觀之,郭台銘對台灣、中國乃至於世界的實質貢獻遠遠超過檯面上所有政客總和。
另一方面,許多人智識與能力並不足以"理解(appreciate)"如此成就。這些人其實很可悲,卻也是我等專業投資戶的獲利來源。
補充:
忘了一個重點。
事業經營者都知道,無論事業規模放大亦或是服務產出項目擴大,對主事者而言都是「快速學習能力的考驗」,
鴻海從最早的塑膠射出代工廠到具備大規模開發與管理模具能力,到金屬加工、精密加工、電子加工、液晶螢幕、自動化機器人....等等各項領域的涉入,以及高達百萬員工的產銷人發財管理,在在都是考驗主事者。
這種學習能力,豈是只會在書本上打轉、靠著一兩個花拳繡腿理論訛誆學生一生的「學者」所能比擬?科科。
之前蠅蠅們說「假新聞要關三天」,我覺得可以關進去了,三天內不准用網路發文!(我不需要為郭護航,只是秀下限到我無語了,在此推一下)
開始攻擊郭的點都是郭從2007年一路到2015年沒做到的事─投資設廠,引用資料是CNN我想各位可以從英文版的WIKI大眾編輯版上找到相關資料,根據唐納德所說,CNN就是一個全球最大的假新聞製造商,這句話可以給覺青知道,不能要川普美國支持蔡台灣,又拿柯林頓媒體打郭,真的很瞎,如果要這樣,要不要質問一下蔡的前瞻計畫進度完成多少了?這也太巴爾幹主義了!
鴻海的合作夥伴都是大陸公司!
羅列一下!美國公司:亞馬遜、蘋果、思科、谷歌、戴爾、惠普、英特爾、微軟、摩托羅拉移動,加拿大:黑莓,日本:任天堂、索尼移動、東芝,芬蘭:諾基亞HMD,台灣:宏碁,大陸:小米、華為。都是大陸嘛?就兩家!就是全部了,不然當美國公司都是塑膠的?
設廠都在大陸會被中共掌控!
我從其他地方講起,沒有錯!鴻海投資最重的地區都是大陸,從美洲巴西開始。
巴西:聖麗塔-杜薩普卡伊、索羅卡巴、容迪亞伊是螢幕生產基地,馬瑙斯、因達亞圖巴是手機工廠,鴻海本部也聲明將加大在巴西生產線,除了馬瑙斯是亞馬遜邦的首府擁有兩百萬人的城市外,其餘都是在廿萬上下人口的城鎮,現招募六千人。
墨西哥:奇瓦瓦州有摩托羅拉移動的手機基地、思科的網路機上盒工廠、索尼液晶螢幕基地,已經全部收購,並且重組改編為在華瑞茲城、聖赫羅尼莫有手機和電視生產基地,華瑞茲城與最靠近德州埃爾帕索形成擁有兩百萬的大都會區,而且還是大農莊,聖赫羅尼莫是靠近新墨西哥州雷斯,為USMCA重點出口城市,成為一日生活、工作圈。
美國:威斯康辛州和賓州皆有投資,可惜,兩州皆由民主黨執政後,就以環保理由擋下,可鴻海在威州是一英里生產地協助建立兩英里濕地或生態保護地為代價,威州起初以1.3萬人招募,而後再擴大,投資威州一百億美金,至於賓州最初想法就是只與賓州卡內基美隆大學簽產學研究協議,大學研究結果是鴻海與該校資產,鴻海每年都要投資研究預算,可雙方都不能將技術轉出任何國家、企業,投資招募哈里斯堡的五百名員工是先暫停了,投資賓州四千萬美金,美國的維吉尼亞州、紐澤西州都有向鴻海示意。
印度:鴻海2006年開始在清奈、泰米爾納德邦生產部門的工廠在2014年出售,2.5萬人的失業,可是在2015年分別與蘋果和印度阿達尼集團合作共同擴大在印版圖,後續阿達尼沒有後續,可蘋果在印度的部分,鴻海是招募了各部門人員達一百萬工作機會,工廠達12座,皆已完工,重點城市仍放在清奈,目前因全球手機需求量下降原因,只招募一萬人的需求。
馬來西亞:在柔佛州有七座工廠,目前完工四座,並開發一座鴻海園區。
印尼:目前並沒有下一步動作,原因在於政府不給土地許可。
澳洲:目前在西部設有工廠和倉庫。
歐洲:在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芬蘭、土耳其均設有工廠,在捷克帕爾杜比采設有歐洲營運總部暨製造中心,土耳其伊斯坦堡設有第二大歐洲基地,原因在於關稅同盟與歐洲經濟區的環顧效應,以及德、英、法的工業公司均有設東歐總部或營運中心,近期歐洲需要大數據超市,螢幕等消費性電子大量需求,可從鴻海出貨。
大陸:從北京到廣州,從上海到鄭州,從南陽到貴州,均有鴻海旗幟,總共9座城市12座工廠,員工超過五十萬人,不過從2016年開始,鴻海已經解雇了六萬人,另外要撤資有關低廉生產基地轉投馬來西亞、印度和加強墨西哥,目前鴻海在大陸有生產群、設計群和伺服器,將逐年將勞力密集最高和人工費用最高的生產群全部撤出,美歐相關經濟研究指出每六萬人一同失業等於折損1%GDP,而鴻海在大陸佔有最大比例是生產,現在設計群又有美國和歐洲的新投資標的,又可再移出,如此就只剩貴州的伺服器基地。
自經區會讓大陸製造變台灣製造!
目前經濟部無論本資或外資在台投資設廠開公司都必須向經濟部商業司和工業局開辦營業登記、工業登記,還要向財政部國稅局登記公司營利所得稅及從業項目,還有向一般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分別遞出相關的技術、商標等智慧財產權、專利權、商標權等文件向經濟部智財局申請,會計會處理公司帳本送往商業銀行、投募平台和財政部國稅局,勞動部會要求員工數量、工作時數、提高基本薪資、投入資本額是否成正比,如果沒有,就必須增加員工、輪班機制、休假時數、投入械具資本,如若不照將開罰,以上,對知名大企業商譽會有受損幾乎不敢,對中小企業來說,沒有那個屁股是不會吃那種瀉藥,兩者大部分都取向增加輪班機制和投入械具資本來補償公司營利成本。
經濟部也對大陸資本來台投資,是不能註冊營造、生產等相關事業或影響台灣出口外銷品質的從業別,也併禁止從第三地來台註冊之大陸資本,外資來台投資生產、營造必須符合台灣品質標準、聘僱人員與投入資本要符合台灣法規,查證外資來源會與當地國聯絡查詢該公司營運狀況和財務狀況以及申請過專利權、智財權等知識保護產權文見過,大陸假外資也會從第三地得知。
大陸來台投資都是電商、網路、運輸商和快遞,例如:順豐快遞。這也是大陸較擅長並能向海外擴張,再比如在台灣比較大的新加坡商的蝦皮即是。
所謂的自經區就是免關稅、免消費稅,大部分國家開辦此類的港口,外資和本資都只會做生產轉進出口的從業,並不會有太多經濟成長,只是解除勞動密集之失業率,並沒有帶來資本密集產業,而大部分包括台灣在內的審核部門都會納入上述申請手續和障礙,防止本土技術或製造遭到污染或貶低,自經區是屬非國土境內,大部分國家開辦此類的自由港也會搭配避稅港的功能,所以,要以台灣製造必須在自經區之外設廠開公司才能算台灣製造!
#歡迎各位轉貼分享!
#還有假新聞是不是要先關三天禁止使用手機三天呢?
#這叫作腦不行人也不行!
#非商學院的人不要置喙企業管理等相關知識避免又再誤導
#商學院不出聲社會學院的人真把商學院當塑膠的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5115669253/posts/2197680663587679/
營運計畫的五大要素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評價
【6.12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0年6月12日
主持: John Connor (公海休息室廣播)
6.12【制裁黑警?!】送開槍警賊上法庭! 許智峯私人檢控獲批准,尚欠一項關鍵要素?| 升旗易得道 2020年6月12日
https://youtu.be/OehPhNUwK7A
6.12 【香島中學危機!】願榮光歸香港點燃中學抗爭之火! 踢爆中共要全面控制香港教師!| 升旗易得道 2020年6月12日
------------------------------------------------------------
**【升旗易得道最新通告 - 星火事件、 官司事件】**
政治打壓, 無日無之! 香港港共政府對所有支援抗爭的團體予以強烈政治打壓, 近日星火同盟竟因洗黑錢罪名拘捕並凍結其戶口資金, 我們對政府及警方行為予以強烈譴責! 我們促請警方盡快解封其戶口資金。 現時, 香港抗爭形勢危急, 我們希望各位團結一致應對, 我們不能讓香港人打輸這場公義之戰! 本台及本台前主持同樣因政治評論陷入官司之中, 我們相信, 我們並不是唯一的打擊對象, 一但倒下, 對其他團體的打擊只會有增無減。在這危難當中, 本台定當聯合所有可聯合的力量對抗, 同時運用政治智慧應對! 希望所有支持者能在各方面支援本台擴播!
本台一直致力提供日報式的時事節目予大家。 日前, youtube 局部恢復了廣告, 但是無理打壓依舊。 廣告收益難以維持本台營運及支援工作。故此, 我們仍然希望聽眾能月費支持本台擴播!
我們經營困難, 因此本台必須改變舊有方式以繼續維持營運。 經商議後, 我們將向聽眾及支持者收取自願性的“每月贊助”。 初步將每月收取贊助港幣200元 (考慮到我們節目集數比同類型網台節目多更多)。 我們致力於降低營運成本,不希望謀取任何暴利, 以達到聽眾及支持者以合理公平的成本即可聽取時事節目。 我們不希望阻止一般大眾繼續收聽節目。 因此, “每月贊助”, 是完全自願性的。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 希望各位有能力的, 能盡力支持!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1)Paypal: tuesdayroad2019@gmail.com
(2)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升旗易得道
節目月費贊助截數日是每月5號,
大家敬請留意
【新】支持我們6步曲!!
1. 節目月費贊助
2.收看廣告,
3.訂閱節目Youtube頻道,
4.俾like,
5. facebook share
6.建設性留言,痛擊五毛
警察暴力不斷升級, 什至恐怖襲擊市民, 年青人。 我們必須追究8.31太子襲擊案!!! 我們, 退無可退。 我們絕不可以再讓警察殘害市民!
不惜一切, 拯救所有被捕義士! 齊上齊落!
團結一致, 不分割, 不譴責! 一致對準林鄭月娥暴政, 黑社會, 白衣人!!
千萬不要悲觀! 我們大家在一起, 一個都不能少! 我們不能沒有你!
*** 我們全力支持前線抗爭者! 希望提供飯劵和其他物資資助抗爭者、年青人、義士! 同時, 我們希望聯絡及支援流亡海外的抗爭者並給予支援。 自6月以來, 不斷有抗爭者自殺。我們認為, 基於港共政權的魔爪及打壓, 與其付出寶貴生命, 流亡成為前線者退卻的其中一個選項。我們目前正聯絡台灣的香港人支援所有可行之逃亡方法, 萬一面對嚴峻打壓, 抗爭者必須保留退路。 即便我們不是革命組織, 但我們同意前線一部分抗爭者的看法, 考慮所有可行之對抗極權策略。回顧歷史, 歷史上所有重大的變革都由一部分意志最堅定的人而作出。我們認為, 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是世界歷史的重要關口, 能和近代歷史中的重大變化相比較。 2019年的事件顯示出香港人對於民主、自由價值觀的追求, 並同時令這股浪潮捲進全世界, 不可逆轉!
光 復 香 港 時 代 革 命 !
*** 一起削弱建制力量! 一步步爭取五大訴求! ***
支持我們方法如下:
銀行戶口: 恆生銀行:*
--------------------------------------------------------------------------------------
*** 本台就逃犯條例, 6.12, 7.21事件進一步聲明 ***
1. 我們要求政府立即撤回條例
2. 立即無條件釋放被捕人士
3. 馬上收回6.12暴動論
4. 追究6.12, 7.21警方及交出指揮官
5. 林鄭立即下台
6. 追究警黑勾結!! 白衣人!
我們呼籲各位, 青年人, 逐步進迫! 保留實力, 用智慧跟暴政爭鬥!
--------------------------------------------------------------------------------------
關心社會, 自己做起!
升旗易派米行動! 2019年1月19日(星期六)派米完成, 感謝一眾善長仁翁支持!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有突發新聞, 立即和大家分析局勢! 關心香港! :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3Ani
...
========================================

營運計畫的五大要素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評價
【6.12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0年6月12日
主持: John Connor (公海休息室廣播)
6.12【制裁黑警?!】送開槍警賊上法庭! 許智峯私人檢控獲批准,尚欠一項關鍵要素?| 升旗易得道 2020年6月12日
6.12 【香島中學危機!】願榮光歸香港點燃中學抗爭之火! 踢爆中共要全面控制香港教師!| 升旗易得道 2020年6月12日
------------------------------------------------------------
**【升旗易得道最新通告 - 星火事件、 官司事件】**
政治打壓, 無日無之! 香港港共政府對所有支援抗爭的團體予以強烈政治打壓, 近日星火同盟竟因洗黑錢罪名拘捕並凍結其戶口資金, 我們對政府及警方行為予以強烈譴責! 我們促請警方盡快解封其戶口資金。 現時, 香港抗爭形勢危急, 我們希望各位團結一致應對, 我們不能讓香港人打輸這場公義之戰! 本台及本台前主持同樣因政治評論陷入官司之中, 我們相信, 我們並不是唯一的打擊對象, 一但倒下, 對其他團體的打擊只會有增無減。在這危難當中, 本台定當聯合所有可聯合的力量對抗, 同時運用政治智慧應對! 希望所有支持者能在各方面支援本台擴播!
本台一直致力提供日報式的時事節目予大家。 日前, youtube 局部恢復了廣告, 但是無理打壓依舊。 廣告收益難以維持本台營運及支援工作。故此, 我們仍然希望聽眾能月費支持本台擴播!
我們經營困難, 因此本台必須改變舊有方式以繼續維持營運。 經商議後, 我們將向聽眾及支持者收取自願性的“每月贊助”。 初步將每月收取贊助港幣200元 (考慮到我們節目集數比同類型網台節目多更多)。 我們致力於降低營運成本,不希望謀取任何暴利, 以達到聽眾及支持者以合理公平的成本即可聽取時事節目。 我們不希望阻止一般大眾繼續收聽節目。 因此, “每月贊助”, 是完全自願性的。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 希望各位有能力的, 能盡力支持!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1)Paypal: tuesdayroad2019@gmail.com
(2)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升旗易得道
節目月費贊助截數日是每月5號,
大家敬請留意
【新】支持我們6步曲!!
1. 節目月費贊助
2.收看廣告,
3.訂閱節目Youtube頻道,
4.俾like,
5. facebook share
6.建設性留言,痛擊五毛
警察暴力不斷升級, 什至恐怖襲擊市民, 年青人。 我們必須追究8.31太子襲擊案!!! 我們, 退無可退。 我們絕不可以再讓警察殘害市民!
不惜一切, 拯救所有被捕義士! 齊上齊落!
團結一致, 不分割, 不譴責! 一致對準林鄭月娥暴政, 黑社會, 白衣人!!
千萬不要悲觀! 我們大家在一起, 一個都不能少! 我們不能沒有你!
*** 我們全力支持前線抗爭者! 希望提供飯劵和其他物資資助抗爭者、年青人、義士! 同時, 我們希望聯絡及支援流亡海外的抗爭者並給予支援。 自6月以來, 不斷有抗爭者自殺。我們認為, 基於港共政權的魔爪及打壓, 與其付出寶貴生命, 流亡成為前線者退卻的其中一個選項。我們目前正聯絡台灣的香港人支援所有可行之逃亡方法, 萬一面對嚴峻打壓, 抗爭者必須保留退路。 即便我們不是革命組織, 但我們同意前線一部分抗爭者的看法, 考慮所有可行之對抗極權策略。回顧歷史, 歷史上所有重大的變革都由一部分意志最堅定的人而作出。我們認為, 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是世界歷史的重要關口, 能和近代歷史中的重大變化相比較。 2019年的事件顯示出香港人對於民主、自由價值觀的追求, 並同時令這股浪潮捲進全世界, 不可逆轉!
光 復 香 港 時 代 革 命 !
*** 一起削弱建制力量! 一步步爭取五大訴求! ***
支持我們方法如下:
銀行戶口: 恆生銀行:*
--------------------------------------------------------------------------------------
*** 本台就逃犯條例, 6.12, 7.21事件進一步聲明 ***
1. 我們要求政府立即撤回條例
2. 立即無條件釋放被捕人士
3. 馬上收回6.12暴動論
4. 追究6.12, 7.21警方及交出指揮官
5. 林鄭立即下台
6. 追究警黑勾結!! 白衣人!
我們呼籲各位, 青年人, 逐步進迫! 保留實力, 用智慧跟暴政爭鬥!
--------------------------------------------------------------------------------------
關心社會, 自己做起!
升旗易派米行動! 2019年1月19日(星期六)派米完成, 感謝一眾善長仁翁支持!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有突發新聞, 立即和大家分析局勢! 關心香港! :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3Ani
...
========================================

營運計畫的五大要素 在 如何撰寫營運計劃書?內容要包含什麼?KPI 和財務計畫是兩大 ... 的相關結果
營運計畫 (business plan)撰寫內容的範圍及深度,並沒有固定的範本,有時搞得太複雜,但目標不過就是將新事業的營運從頭到尾思考後整理一番。 ... <看更多>
營運計畫的五大要素 在 一流的營運計畫是事業的成功地圖 - 今周刊 的相關結果
最初25分鐘用來改善和微調你的長期計畫。包括花時間思考提供企業穩定核心的4點要素。 願景、使命、價值、目標: □ 願景是用精簡的 ... ... <看更多>
營運計畫的五大要素 在 計畫書撰寫要領 的相關結果
營運計畫 書也可以稱為公司創業計畫書,基本架構與項目括:一、摘要:創業動機、計畫目標、計劃的重要性、計劃內容、結論摘要。 ... 二、企劃的關鍵要素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