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生中,總在尋找一個情感上的寄託
從小時候對父母親的依賴
到長大後談的每一場戀愛,其實都是如此
這就是心理學 #依附理論 的核心
在每段關係中,我們總會期待
對方可以滿足自己情感上的需求
卻很少意識到,對方的需求與自己並不一樣
就像有人很黏有人獨立、有人淡定有人焦慮
依附理論就指出,你對愛情的想像
早在童年與父母的互動中,就開始逐步成形
而你對愛的需求,從這時候就能看出差異
例如,當還是嬰兒的你發現
自己沒辦法永遠獲得父母的關愛
那未來在戀愛關係中,你就容易產生焦慮
總是會擔心對方不愛你(或者不夠愛你)
但如果小時候,爸媽就總是忽略你的哭鬧
那在長大後,你就可能對愛不再抱有期待
面對親密關係總有懷疑或者想要逃避
就因為想像不同,在愛情中的需求也不同
這些不同會產生落差、落差便會導致不滿
而不滿最終就會演變成爭吵與痛苦了
因此,了解自己和對方需要的究竟是什麼
進一步釐清彼此在哪些地方存在著差異
是件說來簡單,但總是被忽略的重要課題
請記住,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沒有愛錯人
只是用了錯的方式去愛人卻沒有察覺而已
#怪奇事物所X妞新聞
#怪奇冷知識149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OPA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B喊住扭抱時,到底抱還是不抱?他不是肚餓,不是尿片濕了,也不是不舒服。有人認為抱得太多會寵壞他,讓他喊一段時間,他便會停。到底父母應該如何決定抱還是不抱?而抱或不抱,對BB長期會有甚麼影響? 加拿大 McGill 大學神經學家 Michael Meaney 曾經進行過一系列實驗,引證到老鼠舔與不...
焦慮依附 在 怪奇事物所 Incrediville Facebook 八卦
我們一生中,總在尋找一個情感上的寄託
從小時候對父母親的依賴
到長大後談的每一場戀愛,其實都是如此
這就是心理學 #依附理論 的核心
在每段關係中,我們總會期待
對方可以滿足自己情感上的需求
卻很少意識到,對方的需求與自己並不一樣
就像有人很黏有人獨立、有人淡定有人焦慮
依附理論就指出,你對愛情的想像
早在童年與父母的互動中,就開始逐步成形
而你對愛的需求,從這時候就能看出差異
例如,當還是嬰兒的你發現
自己沒辦法永遠獲得父母的關愛
那未來在戀愛關係中,你就容易產生焦慮
總是會擔心對方不愛你(或者不夠愛你)
但如果小時候,爸媽就總是忽略你的哭鬧
那在長大後,你就可能對愛不再抱有期待
面對親密關係總有懷疑或者想要逃避
就因為想像不同,在愛情中的需求也不同
這些不同會產生落差、落差便會導致不滿
而不滿最終就會演變成爭吵與痛苦了
因此,了解自己和對方需要的究竟是什麼
進一步釐清彼此在哪些地方存在著差異
是件說來簡單,但總是被忽略的重要課題
請記住,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沒有愛錯人
只是用了錯的方式去愛人卻沒有察覺而已
#怪奇事物所X妞新聞
#怪奇冷知識149
焦慮依附 在 張忘形 Facebook 八卦
【理論上是這樣的,可是...】
.
先說個廢話,做這份簡報的時候,我快樂的忘記了時間,想跟大家說如果可以,除了工作之外,還是要培養一下能讓自己進入心流的興趣啊。
.
這篇上禮拜就想做了,但最近實在太忙了。還遇到私訊問我為什麼沒回留言,是不是怕了...。
.
好啦我怕了你了,對不起我時間比較少,我向你道歉XDDD
.
好我們回歸正題,上禮拜我遇到了一個問題,是有個讀友跟我約了時間,然後說了她的困擾。
.
在兩個小時的對談中,我一直聽到的是一種感覺,她覺得她很努力的在維繫關係,想讓兩個人都變得更好,但她覺得只有她一個人在努力,她真的好累。
.
但畢竟我不是諮商,我只能努力分析兩邊的溝通模式,並回應我的感受。於是我就跟她分享,我感覺是這樣的,你是不是覺得男朋友都沒有努力啊?
.
她就劈哩啪啦的跟我說了她的委屈,她有多忍耐,她有多認真等等。我聽完後,我就問她說,如果男朋友真的沒有想努力,那你覺得她怎麼會看完你的講義,還能夠跟你對話呢?
.
她在語音那端就愣住了,並且問我什麼意思。
.
我認為對方還是有在意的,只是如果我是對方,我一定很難受。因為每次你學完了東西,他就會是那個被數落的對象,每個理論都證明做錯的是他,如果你是他,你會不會覺得很沮喪呢?就像是他說出你是焦慮依附的同時,你會不會想反駁呢?
.
結束後兩天,她傳了訊息給我,跟我說謝謝我的回饋,讓她發現了其實她才是那個自以為高人一等的人。後來她跟男友道了歉,並且提出自己想要的目標和改善方案,神奇的是男友居然也道歉了,現在她們的溝通有大幅進展。
.
然後我跟她說,即便到了現在,我也常常這樣,覺得自己好像學了點東西,於是就想證明對方說的其實是錯的。
.
然而,我想每個人在表達與對話時,都是需要被安撫的。我們想要證明兩件事,一個是《我是對的》,另一個則是《我是好的》。
.
當每次我們都拿出什麼理論或道理來壓制對方的時候,其實我們才真的是那個難溝通的人。所以我才特別不鼓勵大家說情緒勒索,因為沒有人想當那個勒索的壞人。
.
當然,理論很重要,也是前人們的結晶。但如果在關係中,是不是我們可以不要拿理論套用在對方身上,甚至指責對方。而是思考看看我們怎麼樣用理論讓關係變得更好,這才是學習的本意,對嗎?
.
.
.
本來這個沒有想放業配,但是我忽然想到最近皓宜姊跟Skimmy一起開課了。我當時有問皓宜姊怎麼會想開這樣的課?
.
她說她覺得如果能不要都是全部都是心理師來講一個內容,而是能從不同的觀點來聊聊愛情,讓理性加上感性,讓理論加上文學和藝術,這不是很棒嗎?
.
反正沒收錢,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先看試看版本,有符合需求的話再說,雖然我自己看著正妹講課是滿開心的(誤)
.
傳送門:https://www.dada-master.com/lesson/99
.
#忘形流簡報
#學理論很棒
#但學習是為了教育自己
#而不是為了教訓別人
#理論是讓關係變好的工具
#不是證明對方做錯的證據
焦慮依附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BB喊住扭抱時,到底抱還是不抱?他不是肚餓,不是尿片濕了,也不是不舒服。有人認為抱得太多會寵壞他,讓他喊一段時間,他便會停。到底父母應該如何決定抱還是不抱?而抱或不抱,對BB長期會有甚麼影響?
加拿大 McGill 大學神經學家 Michael Meaney 曾經進行過一系列實驗,引證到老鼠舔與不舔BB這一丁點差別,就足以令到部分老鼠在成年後明顯好奇心較高、身體較健康、情緒控制能力較高、社交能力較高、以及求生能力較高。
這個研究的結果竟然可以為苦惱「BB扭抱,抱唔抱好」的新手父母帶來一點啟示!?
參考資料
Liu, D. (1997). Maternal Care, Hippocampal Glucocorticoid Receptors, and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Responses to Stress. Science, New Series, 277(5332), 1659-1662. doi:10.1126/science.277.5332.1659
Caldji, C., Tannenbaum, B., Sharma, S., Francis, D., Plotsky, P. M., & Meaney, M. J. (1998). Maternal care during infancy regulates the development of neural systems mediating the expression of fearfulness in the ra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5(9), 5335-5340. doi:10.1073/pnas.95.9.5335
Sroufe, L. (2005).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 : The Minnesota study of risk and adaptation from birth to adulthood.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焦慮依附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每個人
永遠不必為了一段關係
被要求放棄我們的自由和自尊
社會新聞當中常常看到
某個女性或男性
被自己的伴侶毆打
但是...
又離不開對方...
為什麼?
這本書給了我充分的資訊來回答這問題
而且不僅是受虐者的心理狀態
作者也將施暴者或控制者的心理層面解釋得相當到位
從沒想過「控制型伴侶」這主題可以講這麼深入的我
一邊閱讀一邊點頭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焦慮依附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記得打開CC字幕 #吳鳳表示: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7 無縫接軌的定義
01:14 對前任無縫接軌感到生氣的原因
02:29 被無縫接軌會很難過的其它原因
02:54 為什麼有人可以做到無縫接軌?
03:11 原因一:移情別戀
03:32 原因二:報復
03:50 原因三:療傷
04:09 原因四:害怕孤單、自我價值感低落
04:25 原因五:個性是焦慮依附型
05:34 被無縫時,先不要想太多⋯⋯
06:23 志祺的感情相談室
【 製作團隊 】
|企劃:曾經無縫接軌過a鯉鼬(工作上辣
|腳本:想不到第二行要寫什麼a鯉鼬
|剪輯後製:情史還是一團謎aPookie
|演出:被無縫過覺得心痛痛a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PTT鄉民百科—無縫接軌:https://bit.ly/2CqSJF2
才剛跟你分手就牽著別人的手!無縫接軌到底算不算劈腿?https://bit.ly/2CrUZvZ
分手,有沒有不傷的方式?https://bit.ly/2OCP0db
失戀後立刻找到下一段!到底「無縫接軌」算不算一種出軌?https://bit.ly/2Qz2jZJ
面對「無縫接軌」的戀愛狀態,單身才是你感情生活的必修學分:https://bit.ly/2NnTHTC
無縫接軌,不是你想的那樣:https://bit.ly/2OCQsw9
無縫罪惡感:剛分手就找下一個,真的沒問題嗎?https://bit.ly/2Nonfk3
《愛.一直都在:初戀+真愛》:無縫接軌進入下一段感情好嗎?https://bit.ly/2IG9uMT
『分手後無縫接軌的心態到底是什麼呢?』:https://bit.ly/2OIaFAI
面對「無縫接軌」的戀愛狀態,單身才是你感情生活的必修學分:https://bit.ly/2NnTHTC
老是想著前任的焦慮依附者,如何面對分手後的傷痛?——依附理論系列(十一):https://bit.ly/2RuehVK
依附傾向:我對你的依附沒有絕對分類──依附理論系列(二):https://bit.ly/2RueOHe
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https://bit.ly/2DYbfWP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焦慮依附 在 焦慮依附 | Dcard 的八卦
依附 類型分為安全及不安全,其中不安全又分為焦慮型及逃避型,焦慮型依附特徵如圖,我很容易沒有安全感、控制欲很重,但男友是需要自己空間的人,也不太限制彼此交友 ... ... <看更多>
焦慮依附 在 依附理論- 求真百科 的八卦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又稱依戀理論,最早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所提出,他認為小孩一出生就會依賴照顧他的人, ... 焦慮依附(Anxious Attachment):. ... <看更多>
焦慮依附 在 Re: [求助] 焦慮型依戀該怎麼排解情緒- 看板Boy-Girl - 批踢踢 ... 的八卦
※ 引述《allnb16962 (呱呱)》之銘言:
: 文長抱歉
: 因為身邊找不到適合的朋友可以詢問和求助
: 所以po在男女版想請問各位版友
: 最近看到一篇關於各個依附模式的文章
: 發現對於焦慮型依戀的
: 種種行為模式和思考方式
: 都跟我的情況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 我才驚覺發現自己可能有心理疾病
: 一直以來我都以為自己是個心態健康的人
: 甚至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樣
: 現在回想,之前幾任可能有部份原因就是因為我這種情況導致分手的
: 以前這些困擾我已久的
: 例如沒安全感.小劇場太多等等問題
: 我都以為是因為對方的原因,不然就歸咎於我太小心眼,容易想太多,應該多信任另一
半
: 和另一半幾乎因為類似事情吵架,
: 也一直找不到方式解決,
: 心中的不安全感不敢提,怕又吵架。
: 用責備自己的方式也只是忍耐下來,而且會更加焦慮,
: 我發現最大的原因就是當焦慮時
: 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思考
: 我希望能夠改善這種情況,不想再重蹈覆轍
: 但網路上查到的資料大多數都是理論,請問我該尋求心理醫師嗎,或是可以用藥物治療
嗎
: ,
: 當大家有像我的情況發生時
: 又是怎麼處理情緒的呢
原PO的情況和我幾乎一模一樣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焦慮依附者
剛好前陣子看了些相關書籍
簡單分享一些心得
希望能幫助到原PO
焦慮依附者經常缺乏安全感
只要有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開啟小劇場
陷入負面的「胡思亂想」
然後越來越焦慮
常常只好藉由控制對方來安撫自己的情緒
例如:
「他下班這麼久了為什麼沒接電話?
他在做什麼我不知道的事嗎?
是不是跟女同事在一起?
他該不會在背叛我吧?」
你越想越不對勁
越來越焦慮
於是開始奪命連環call
直到他接起來解釋
以下我們稱那些小劇場為「強迫思考」
而奪命連環call為「強迫行為」
強迫行為的四階段模式是這樣的:
壓力(產生焦慮)→強迫思考→強迫行為→暫時紓解
強迫行為只能「暫時」紓解我們的焦慮
因為我們真正希望的不是「他能隨時接電話」
而是「我們的關係是穩固的」、「他真的很愛我」
即使我們要求再多的表面工夫
要求他必須報備行蹤、限制他的交友圈
終究沒辦法解決
「他是否重視我、我們的感情是否穩固」
這個真正擔心的事情
然而我們又因為那份暫時的紓解
因為對方終於接電話所帶來的焦慮的瞬間下降
而對強迫行為產生了上癮
大腦記住了奪命連環call後的緩解感
因此我們不斷重複 惡性循環
對方可能會以為
「我做了這麼多,你應該比較有安全感了吧?」
殊不知強迫行為的上癮只會讓情況變本加厲
焦慮依附者的焦慮越來越嚴重
原PO有提到焦慮依附者常見的自我厭惡感
而這份自我厭惡也導致了焦慮日漸增加
反而越控制對方
甚至把責任推給對方
「你應該向我證明你是值得信任的」
焦慮依附者總是擔心自己不被愛了、會被拋棄
所以想把對方抓得緊緊的
感情成了你追我跑
兩人都無法呼吸
原PO也有提到「以為是對方的問題」
我也常把問題推給對方
認為是對方不夠愛我、重視我
我才會這麼沒有安全感
然而真的存在能夠全心全意接納、愛我們的人嗎?
我們自己能夠隨時全心全意理解、愛對方
隨時都考慮對方的感受、以對方為第一順位嗎?
如果我們自己做不到
那就沒有理由要求對方達到了
不小心廢話太多QQ
底下是真正要給原PO的重點
也就是我們如何試著給自己安全感
在焦慮的時候試著不要用強迫行為來解決
而是自己安撫自己的焦慮
(這個方法來自周慕姿心理師所著的《關係黑洞》)
一、練習「相信自己的價值」
請開始練習相信:
「這個人他喜歡我
是因為我身上的確有讓他喜歡的地方
不過不管他是否喜歡我
我都是很不錯的人
他的喜歡並不影響我的價值」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價值不會受關係影響
才能夠減少因為焦慮而對關係的追逐
二、練習「相信這段關係」
請開始練習相信:
「這個人留在這段關係裡
正是他重視我、重視我們的感情的證明
我們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容易斷裂」
當我們練習相信對方、相信關係
就不需要對方再三證明自己
對焦慮依附者來說
克服自己的負面小劇場去相信可能很難
因此才需要好好練習
在每次焦慮出現的時候告訴自己上面那兩點
反覆練習去打從心底相信
並且讓自己知道
正因為自己是焦慮依附者
才容易陷入這些負面的小劇場
然而這些並不是真的、理智的
在你面前的他、你們無可取代的感情
那才是真的
最後也鼓勵原PO尋求心理諮商途徑
讓諮商師引導入個人更根本的問題
祝福原PO及大家未來感情都能順順利利
幸福快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89.1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518643122.A.C70.html
※ 編輯: passer613 (1.163.89.110), 02/15/2018 05:21:01
模式難改變,但希望我們都能慢慢安撫自己的焦慮:-)
一、建立情緒界限
要明白「這是他的情緒,而不完全是我造成的。」
與焦慮依附者的情緒劃定一定的界限
為的是卸除罪惡感
這樣反而更有能力和動力幫助對方
做這些事不是因為怕他或是贖罪
而是因為愛他、想幫他
不是「應該」 而是「想要、願意」
如此一來才不會過度煩躁、委屈以及壓力
二、說出自己的感受
焦慮依附者害怕「沒有回應」
沒有回應彷彿被拋下甚至放棄
因此與其逃避對方的情緒與控訴
不如練習表達真正的感受
例如:
「我知道你很不安
但我什麼都沒做
而且我真的很在乎你
被你懷疑讓我很受傷」
這樣焦慮依附者比較能暫緩情緒
試著去同理及理解你的感受
三、減少對方未知的領域
這點和第二點其實密切相關
但我覺得很重要所以拉出來
學會向對方表達自己真正感受
對方也才不用擔心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而不安
並且除了內心也包括生活
你身上「未知的領域」越少
他自然會較少懷疑
較能建立信任感
四、如果他正在努力,鼓勵他的改變
當焦慮依附者開始試著改變
請明白這對他來說很不容易
那代表著他真的想努力珍惜這段感情
要記得他無法立刻信任、立刻有安全感
請帶著鼓勵的正面態度陪他走這段路
讓他知道你在乎也看見了他的改變
五、持續付出不變的愛
如果願意的話就請持續讓他感受到愛吧
對焦慮依附者來說
從對方身上持續接收不變的關心與支持
是修復內心依戀創傷的力量
另外也提醒
若是一直順著焦慮依附者的意思配合他
或是反過來用情緒嚇阻
都會造成惡性循環
希望這樣有幫到想幫助對方的另一半們
也真心謝謝你們願意珍惜這段感情
留下來陪著對方一起努力:)
※ 編輯: passer613 (118.161.217.59), 02/16/2018 03:47:50
※ 編輯: passer613 (118.161.217.59), 02/16/2018 03:49:24
※ 編輯: passer613 (118.161.217.59), 02/16/2018 03:55:1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