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聯醫終於有了新總院長了, 我和黃總院長過去有數面之緣, 印象中他在台大金山分院任職期間, 致力推動社區緩和醫療, 鼓吹在家終老的觀念, 希望每個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和親人溫馨地道愛、道謝與道別,不要再有無效醫療的痛苦與資源的浪費。 過去他治理金山分院時成績斐然, 經營理念也和先生吻合, 故先生拔擢他擔任總院院長, 現在市民及員工的共識是聯醫應走向社區醫療之路, 而非像過去一樣添購先進醫療裝備去力拼北市眾多的醫學中心, 我想市民及聯醫員工都很認同市長的這個目標與規劃才是!
今天會對緩和醫療有感而發是有感於自己的年邁老爸爸, 將近40年的糖尿病病史並合併糖尿病腎病變,這些年逐漸惡化, 再加上100年初的敗血性休克,低血壓造成腎功能加速惡化,最近已到需洗腎的地步…
老爸爸因多重慢性病纏身,加上年事已高,導致他短期記憶不佳, 判斷力也不若以往, 最近他看到我, 總是高興地說,終於看到女婿當上市長了, 他已經很滿足! 雖然他在競選活動與就職典禮都因體力因素無法出席, 但是他很認同女婿的理念, 他要幫可以幫的忙, 每當親朋好友到訪, 他總是盡力幫女婿拉票, 不過我看他的說詞,都是拷貝一些他喜歡的政論節目中名嘴的說詞來乎巄別人,不過我要說,他一向是很認真、很努力的…
二月底連先生宣布參選, 並承諾當選後要捐薪, 先生說他有房貸要還, 無法捐薪。 當時先生民調落後甚多, 老爸爸直覺捐薪就能得到市民認同, 故選戰半年內, 他陸續將多年存下的定存單贈與我們應付選舉開銷(過去我的理財觀念是有一筆錢立刻去還房貸,以減少利息負擔), 幸好有老爸爸的支援, 我們可以支付4月25日競選帳戶成立前的支出。 當時我曾在臉書說選舉是我們「玩不起的遊戲」,演講場地租借、音響布置動輒上百萬, 仁愛路與松江路辦公室高額的裝潢整修費及先生在4月25日前約半年的競選活動費與人事開銷費, 再加上背負著與自己收入不相襯的高額房貸(台北高漲的房價, 其實連醫生家庭都感到無法負擔, 在當時為了先生台大上班方便,才忍痛買在市中心, 沒想到不到2年, 先生竟然跟我說他要離開台大, 且將近一年沒收入, 房貸及生活費叫我自己看著辦…), 坦白說選舉以來, 夫妻間爭執多了… MG149、 紅酒PO文事件、臉書內容、 房貸壓力、 愛滋事件中讓人看不下去的消極態度、 不斷被台大追薪的不堪等等…,選舉選到個人傷痕累累倒也罷了, 連帶我們之間的爭執也不斷上演….
或許有人說, 我不可以這樣寫, 永遠要保持恩愛的形象! 哈哈, 為何不能寫?!過去政治人物常把自己跟家庭搞得跟聖人一樣 ,其實神壇上盤腿而坐, 久了腳也會麻,不小心摔下來也會重傷…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有想過當面臨人生試卷中最後一道題目時,該怎麼回答嗎?我們該如何畫下生命最圓滿的句點?而當生命走到末期,強行續命帶給患者的是一線生機,還是無限痛苦?加護病房醫師陳秀丹分享自身經驗告訴我們:適時放手才是真愛! 插鼻胃管:被綑綁的老年 陳秀丹醫師指出,現在的先進國家在患者生命末期時,「不插鼻胃管」...
無效醫療 在 蔡永芳粉絲團 Facebook 八卦
若花100萬能換至親多活一日 無效醫療論的「一念」之間
#瀏海芬編:請看完11分鐘的報導,告訴大家您的想法,好嗎?
#一念 #陳志漢 #無效醫療 #東森新聞
無效醫療 在 綠黨 Facebook 八卦
#綠黨主張 重症癌末者,尊嚴安樂死!
雖然台灣人很忌諱談論死亡,但在傅達仁傅主播遠赴瑞士結束自己的生命後,我們意外地發現其實許多人都是支持安樂死的。
所以,藉這個平台,我想讓大家稍微了解一下這個議題。在病人自願下進行的安樂死可以一般可以分成三種:
被動、主動和協助自殺。
「被動」的部分就像台灣現在已經在執行的安寧緩和醫療,就是不對病患進行無效醫療,在部分疼痛控制的狀況下讓他們自然、從容地走向生命的終點;「主動」則是由醫師或是專職機構執行,這一部份會對執行者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包括奪人性命的恐懼、社會的輿論,甚至很可能造成法律責任。而傅主播接受的是所謂的「協助自殺」,由專業的人員調配致命藥物,再交由病人自行服藥,相對上是個較折衷的作法,也是這次綠黨所要提的。不過當中牽涉到許多刑事、民事和行政責任的認定,還要等綠黨進入國會後繼續調整法條。這是個大黨只敢在選前推出來吸票、不敢真正推的法案,希望支持安樂死的朋友可以投給綠黨,讓大家能夠對自己的生命有更多自主權。
無效醫療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你有想過當面臨人生試卷中最後一道題目時,該怎麼回答嗎?我們該如何畫下生命最圓滿的句點?而當生命走到末期,強行續命帶給患者的是一線生機,還是無限痛苦?加護病房醫師陳秀丹分享自身經驗告訴我們:適時放手才是真愛!
插鼻胃管:被綑綁的老年
陳秀丹醫師指出,現在的先進國家在患者生命末期時,「不插鼻胃管」已是共識。為什麼?因為插鼻胃管無法有效避免吸入性肺炎。她進一步說明,鼻胃管及胃造廔等措施,只能避免患者因飲食中的牛奶或水等嗆到,造成吸入性肺炎,但患者自身的口水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我們的口水是24個小時都在分泌的。」
此外,陳秀丹醫師也提到,插鼻胃管反覆摩擦,也很容易造成食道及胃部受傷,產生上消化道出血。更有一些老人家插鼻胃管覺得不開心,就會想要自己去拔,而醫院的對應措施通常是將他們的雙手綁起來,「我們的老年變成一個被綑綁的老年,」她表示,這是對老人家很大的不尊敬。
生命末期:老天給我們的退場機制
陳秀丹醫師指出,北歐將生命末期訂定成18個月。以往他們也同樣插鼻胃管,但近幾年開始反思鼻胃管造成的傷害,因此現在都強調生命末期不插鼻胃管,甚至提出:死前兩周才臥床。
陳秀丹醫師說,老天將我們生下來,也給我們很好的退場機制。
當一個人老到、病到不能吃的時候,沒有額外給予水分時,我們腦內的嗎啡生成量就會增加;當一個人心臟、肺臟不好時,二氧化碳沒辦法排除,持續累積就會造成二氧化碳性昏迷;當一個人肝功能下降,阿摩尼亞(氨)代謝出問題時,我們血液中的阿摩尼亞(氨)將增加,就會造成肝性腦病變。
她說,上述狀況其實都可以讓一個人「比較舒適地離開」,這就是老天爺給我們的一個很好的退場機制,只是我們都忘記了。
適時放手: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
「有生必有死」陳秀丹醫師表示,看待「老病死」的過程要保持平常心,而且所有事情都要事先規劃。死亡並不是一個禁忌,因為隨時都有可能面臨一個導致自己永久失能,或馬上死亡的重大事件;因此當我們還健康時,就應該思索該如何面對。
「能夠放下自己是智慧;能夠放下別人是慈悲。」陳秀丹醫師強調,醫師面對再怎麼急救都無法救回來的患者時,要學會放手;我們面對老病、甚至要死亡的父母親時也相同,「放了手,他就得到自由。」
陳秀丹醫師指出,全世界都很欽羨台灣的健保制度,但「健保給付無效醫療」這件事情勢必得好好改善。許多末期患者被無情地用現代化的醫療強行續命,苟延殘喘地活著。她認為,如果健保不給付這塊無效醫療,相信許多生命末期的人不會多受苦。
活著,是為了感受生命的美好
陳秀丹醫師透露,在自己從醫的26年中,看過許多人痛苦地死去,但也看過許多人走的時候非常安詳,氣氛也十分平順,「因為這個人他知道自己要走了。」她說,這樣的患者對於死亡的準備工作也做了好幾年,周邊的親友也可以接受他的離去。
「這樣的死亡是被期待的、是不慌張,且是很大的福報。」陳秀丹醫師表示,醫院會給予一些嗎啡、鎮靜劑,以及讓患者更舒適的藥物,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後一哩路,可以很安詳、很有尊嚴。
「死亡最深層的意義,就是要讓活著的人活得更好。」陳秀丹醫師強調,我們活著就是要享受人生,如果一個人只有呼吸、心跳的活著,就是所謂的「生物式生命」,但生命的重點是需要感受到外界給予的愛及美好,這才是我們應該過的「傳記式生命」。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每個人都是一本傳記。」我們該如何書寫,讓寫到最後一頁時,還是同樣的美好,靠得是智慧。因此,陳秀丹醫師提醒,一定要簽預立醫療指示,保障自己的善終。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相關影片】
重症醫師的生命課程。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陳秀丹醫師
https://youtu.be/cG-F2baV7Bs
必學!重症3堂課。插管、氣切、心肺復甦術︱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diVvzoP-2f8
必學!照護2堂課。鼻胃管、胃造口︱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xnb2oZUVs3U
【相關文章】
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問:當家人倒下,你能做對醫療、照護的選擇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431
陳秀丹醫師: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744
要不要幫父親放鼻胃管?安寧醫師:父親自己答了這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978
#陳秀丹 #病主法 #預立醫療指示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46hmE0KbkQ/hqdefault.jpg)
無效醫療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安裝心靈防毒軟體,提升自己的「人際免疫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如果平靜離去,是我們對死亡最大的期待,
為何在生命的最後一段路,總還有這麼多人走得如此掙扎與折磨?
當醫療已經無法保證生的品質時,是什麼讓我們無法放手,保護死的尊嚴?
透過導演的鏡頭,讓我們一起重新思考這必達(答)的考古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VgTmPhBRNw/hqdefault.jpg)
無效醫療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評價
►FB: https://pse.is/DDWT5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pf1980
►微博:http://www.weibo.com/2623858481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Multistreaming with https://restream.i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XquKxH47l4/hqdefault.jpg)
無效醫療 在 無效醫療 的相關結果
無效醫療 可分為「質」和「量」兩個層次,在質方面的無效醫療是指治療的執行並不能改善病人的身體狀況,如案例一,無論病人在神經加護病房接受再積極的治療,其意識狀態不 ... ... <看更多>
無效醫療 在 破解「放棄末期無效醫療,選擇安寧善終」的9大迷思 - 康健雜誌 的相關結果
孝順父母是不捨他們軀體受苦、一再承受無效治療的折磨;但過度維生醫療(如化療、洗腎)只是維持末期病人生命徵象,但沒有治癒效果,而只能延長其瀕死過程 ... ... <看更多>
無效醫療 在 無效醫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無效醫療 (英語:futile medical care),意指在沒有希望可以改善病患狀況下,仍然堅持進行的醫療行為。有些人相信,在這種狀況下,醫生採取醫療行為,只會增加醫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