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小常識】第206篇 中秋第五談
《為什麼我的蛋黃酥不會酥》?
疫情在變,蛋黃酥也在變!
現在已不是熟不熟的爭議,
而是酥與不酥的抉擇!
可以肯定的是:
『會酥一定有熟,沒熟一定不會酥』
只要記住這句話就不再有爭議。
如今流行的是:我的蛋黃酥能酥幾天?
整理今年中秋最多人問的問題,竟然出乎我的預料,
請問蛋黃酥要怎麼做才會酥?
請問市面賣能酥五天的油水比例是多少?
為什麼我的蛋黃酥不會酥?
為什麼我的蛋黃酥烤好後兩、三天就回軟?
食材不是越高檔就越好吃,
只要適得其所才能發揮效果。
衣服也不是越貴穿起來越高尚,
地攤貨也能穿出高雅的氣質。
傢俱也不是越大越尊貴,
擺飾得宜怎麼看多好看。
東西也不是價錢高就是好,
符合所須棄物也能變黃金。
油皮更不是油越多越酥,
有些人都被上面的觀念綁死,
以為東西越貴越好,食材越貴越高檔,
油皮裡的油放越多就越酥,但是錯了,
油越多就是軟酥,剛烤好很酥隔天就回軟,(用於單面煎的綠豆椪)
油再少一點是鬆酥,烤好後兩、三天才回軟,(用於雙面煎的豆沙餅)
油量剛好是脆酥,烤好後五天也不會回軟,(用於蛋黃酥的製作)
油再少一點是硬酥,烤好後七天也不會回軟,(用於咖哩酥餃的製作)
油量不足是硬脆,烤好後十天也不會回軟,(用於硬式空心燒餅)
我們用公式來比喻較為清楚,
例如我較中意下面的配方:
中筋麵粉:600g (不談高、中、低配)
猪 油:240g…
水:240g
糖 粉: 75 g
∴600:(240+240):75
=100:(40+40):12.5……各除6成百分比
假如以等量的油與等量的水就是軟酥(油:水)
換句話說就是油40與水40,各÷40用1:1來形容,
那 1:1就是軟酥,
0.8:1.2就是鬆酥
0.6:1.4就是脆酥
0.4:1.6就是硬酥
0.2:1.8就是硬脆
只要依上面比例各乘以40,
再乘所須倍數(百分比)就是答案!
當有這個比例要做什麼都順利,
但是麵粉高、中、低的配比也很重要,
爐溫與烘烤時間也是因素,
#天機已洩別再問我。
#如何搭配就看你自已。
國寶級糕點師傅與你
分享更多傳統小食
《#細説饅頭》
博客來:https://is.gd/r3SWTk
金石堂:https://tinyurl.com/y6ljfeqj
momo:https://bit.ly/33lM7nv
讀冊TAAZE:https://is.gd/TlQVql
誠品:https://tinyurl.com/y3b6z8mk
三民:https://bit.ly/37baJQW
《#懷舊糕餅1》:(熱銷增訂版)
《#懷舊糕餅2》
《#懷舊糕餅3》
《#懷舊糕餅4》
博客來:http://bit.ly/2lAfsYa
金石堂:http://bit.ly/2lCyBIX
TAAZE:http://bit.ly/2lFf6PS
誠品:http://bit.ly/2m1K2Ky
三民:http://bit.ly/2k7w5du
momo:https://bit.ly/33lM7nv
烘焙小常識第40篇 在 Facebook 八卦
【烘焙小常識】第208篇 中秋第七談 (文長分2次)
《從油水組合換算比例》?油皮的問與答之一
上一篇提到油水比例
1:1 就是軟酥,(油:水)
0.8:1.2就是鬆酥
0.6:1.4就是脆酥
0.4:1.6就是硬酥
0.2:1.8就是硬脆
簡單的說:
油水的比例在1:1~0.2:1.8 都是可用範圍,
超出1:1的範圍(如1.25:0.75),及
低於0.2:1.8的範圍 (如0.125:1.875),
都是較難操作及口感較差,這是百年不變的定律,
即使再過千年也脫離不了這個範圍。
但有些人看不懂,還是會忍不住的再問,
所以將問與答收集於此,讓大家都看得見,
試一下可否減少一些發問的問題!
有人問:假如以蛋黃酥為例,*40後的粉油水分別是100:24:56,
但這似乎又不是在100:50:30或100:30:50的範圍,
請教老師如何理解這三種比例?
答:第206篇提到油皮的組合是:
中筋麵粉:600g
猪 油:240g
水:240g
糖 粉: 75 g
∴600:(240+240):75
=100:(40+40):12.5……各除6成百分比
若以:
100:24:56換算成比例是0.6:1.4 這是脆酥,是蛋黃酥的製作條件
100:30:50換算成比例是0.75:1.25
介於 鬆酥0.8:1.2與脆酥0.6:1.4之間,
這個口感更勝於蛋黃酥,比雙面煎的少一點點。
100:50:30 換算成比例是1.25:0.75已經超出1:1的範圍,
油太多水太少較難操作,須用『擠水法』或『燙面法』才能吸收。
若是5:75換算成比例是0.125:1.875低於0.2:1.8的範圍
油太少水太多只能做硬式燒餅或發酵燒餅等油量較少的產品。
另有人問:
我使用100:35:50 的油皮,油酥100:50(粉:油)油皮18克油酥15克,
大概第三天就不酥了,可有解決方案?
答:100:35:50換算成比例是0.87:1.25
介於 軟酥1:1 與鬆酥0.8:1.2之間,
這個比例不正確,油多、水多、油水總合比例超過80%,
油皮過軟當然維持不到三天就回軟,水多須延長烘烤時間。
請問老師,我製作三盤蛋黃酥烤好是飽滿油亮的,
放涼變皺皮,之前烤的都不會這樣,請問是哪裡出了問題?
答:若以同樣的配方,同樣的製作方法,烤好放涼後變皺皮,之前烤的都不會,
那就是
1、 秤錯油水比例,水變油、油變水
2、 用錯麵粉,用到蛋白質含量過高的麵粉,筋性過強所致,
只要下回秤材料時多加注意就好。
《#細説饅頭》
博客來:https://is.gd/r3SWTk
金石堂:https://tinyurl.com/y6ljfeqj
momo:https://bit.ly/33lM7nv
讀冊TAAZE:https://is.gd/TlQVql
誠品:https://tinyurl.com/y3b6z8mk
三民:https://bit.ly/37baJQW
《#懷舊糕餅1》:(熱銷增訂版)
《#懷舊糕餅2》
《#懷舊糕餅3》
《#懷舊糕餅4》
博客來:http://bit.ly/2lAfsYa
金石堂:http://bit.ly/2lCyBIX
TAAZE:http://bit.ly/2lFf6PS
誠品:http://bit.ly/2m1K2Ky
三民:http://bit.ly/2k7w5du
momo:https://bit.ly/33lM7nv
烘焙小常識第40篇 在 Facebook 八卦
【烘焙小常識】第198篇
《揭開饅頭好吃的第一個祕密》
⭕️吃膩了麵粉做的饅頭,不妨換點不一樣的配方。
⭕️吃過之後將會懷念不想在吃其他一般饅頭了!
蓬來米又稱為粳米,含有較高的澱粉,蒸煮後會產生黏性。
吃起來濕軟、香Q而有嚼勁,軟硬適中,是我們最常吃的米。
使用蓬來米粉製作饅頭與小麥麵粉製作饅頭有着極大差別的口感。
一般人對米穀粉的使用都是直接加入,這樣會變成冷後殭硬,影響口感。
⭕️使用蓬來米粉做饅頭好吃的祕密就是先讓其發酵
✅這樣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假如直接加入反而得到「功半事倍」的反效果,
⛔️直接加入無疑跟麵粉一樣,發揮不了效果。
✅最好的方法是:先讓蓬來米粉發酵使其鬆軟。
而發酵後會產生一股淡淡的米香味, 使得麵團柔軟,彈牙而不黏牙。
✅這種口感猶如小時候吃的米發糕 ,
✅當你吃過蓬來米饅頭後就不想在吃其他一般饅頭了!
來看一下米饅頭的配方表:
每個100g可做18個
材料A
蓬來米粉300g 水240g 酵母粉6g
#注意蓬來米粉分為水磨與乾磨吸水量相差20%
#本配方使用的是屏東農產水磨優質蓬來米粉
※蓬來米粉較難發酵所以酵母用量加倍
材料B
中筋麵粉700g
酵母6g
奶粉20g
特砂糖180g
水380g
#奶粉旨在增加香味如不加水少放10g
#注意這裡尚須加酵母粉增長效力
作法
材料A先混合拌成團發酵2小時
※米穀粉較沒黏性所以須先發酵使其鬆軟
扒開麵糰確認是否發酵
※扒開後如有細小的蜂巢狀表示己有發酵
※發酵後會產生一股淡淡的米香味
材料B混合拌均, 加入材料A拌成團
取出直接製作不須靜置
用壓麵機壓至光滑或用手揉至光滑
捲成圓柱形切成每個100g共18個
排入蒸籠靜置30至40分鐘
用大火熱水起蒸冒煙後計時15分鐘
直接開蓋不必再等3分鐘
✅#真的不一樣的口感直得一試!
國寶級糕點師傅與你
分享更多傳統小食
《#細説饅頭》
博客來:https://is.gd/r3SWTk
金石堂:https://tinyurl.com/y6ljfeqj
momo:https://bit.ly/33lM7nv
讀冊TAAZE:https://is.gd/TlQVql
誠品:https://tinyurl.com/y3b6z8mk
三民:https://bit.ly/37baJQW
《#懷舊糕餅1》:(熱銷增訂版)
《#懷舊糕餅2》
《#懷舊糕餅3》
《#懷舊糕餅4》
博客來:http://bit.ly/2lAfsYa
金石堂:http://bit.ly/2lCyBIX
TAAZE:http://bit.ly/2lFf6PS
誠品:http://bit.ly/2m1K2Ky
三民:http://bit.ly/2k7w5du
momo:https://bit.ly/33lM7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