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到兩個女煮完仲可以洗返乾淨晒所有嘢,
阿媽我都放心畀佢地做返個在家廚神呀🤗~
呢款潔力豆百潔布同一般的百潔布唔同架
佢有500顆潔力豆豆, 豆豆入面有細緻防刮物料,迅速去污又唔易刮花廚具表面。
仲有,佢唔會黏住食物殘渣,用水一沖就乾淨晒。
你都想知3M嘅思高™️潔力豆海綿百潔布有幾強?
即刻送個在家廚神優惠你試下啦🥰~
👉🏾2片3M嘅思高™️潔力豆海綿百潔布折實 $10.9 (原價$20.9)
👉🏾於 HKTVmall 的3M店購買思高™️潔力豆海綿百潔布 - 防刮細緻清潔 (2片裝)
👉🏾輸入優惠券號碼 AW2scrub 就可以優惠價買到喇~優惠期至9月15日。
傳送門👉🏾 https://bit.ly/3ljqwU3
#洗碗用高質百潔布堅係重要
#洗隻碗都可以快手慳力好多
#好多時捽到手軟都洗唔乾淨
#真係搵著自己黎攪又何苦呢
#用過潔力豆真係返唔到轉頭
#那種溫柔真係像極了愛情啊
3M
#3M #思高 #潔力豆海綿百潔布
#防刮細緻 #快淨 #衛生 #不易藏食物殘渣
#一沖乾淨 #廚具清潔法寶 #ScotchBrite
#ScrubDots #kitchencleaning #cleaningtips
#cookingathome #在家廚神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太子新填地街尾段,晚上黑森森,唯獨路口三間食店人聲鼎沸、光如白晝,是打冷老號陵發相連三鋪。舊日,浴德池在旁邊,隔籬上海街、砵蘭街霓虹舞動,麻雀館、舞場、卡拉OK……燈紅酒綠漸黯然,陵發至今64年,愈做愈旺。經營老店的魏家三兄弟年過花甲,早已衣食無憂,但仍兢兢業業,要讓92歲的老父見了開懷。古有70歲...
潔力豆百潔布 在 Nana 媽媽 × 藍哥。璦妹。礥弟 Facebook 八卦
#廚房清潔用品介紹
平時用普通百潔布,最討厭係用完之後,食物殘渣仍然黏實塊海綿,擦極都擦唔走,積耐咗,仲會有臭味😖,繼續用嚟洗碗的話,就會洗極都唔乾淨。
試咗 3M 的思高潔力豆海綿百潔布🧽,佢非常容易清洗。洗完麥皮,炒蛋呢類黏性嘅殘渣後,將百潔棉沖水幾秒💧,殘渣好快被沖走,下次再用就乾乾淨淨。
另外,我哋近排買咗氣炸鍋,入面個烤網嘅漬係最難清理,但只係擦兩三下,已經乾淨到令立立🌟。原來呢個百潔布表面有超過 500 粒潔力豆,去污極快速。以後洗碗、擦煲,甚至清潔爐頭,都輕而易舉。加上彎形嘅手握設計,特別就手👍🏻,洗嘢都慳力d。
#Zolar #ZolarShare #Zolarx3M #3M #3Mscotchbritescrub #kitchencleaning #思高 #潔力豆百潔布 #高效除垢 #快淨 #衛生 #不易藏食物殘渣 #一沖乾淨 #ScotchBrite #3M #科技改善生活
潔力豆百潔布 在 歌c拉。3年抱3。1湊3 Facebook 八卦
每日🍚飯後,爸爸🧑🏻或者媽媽👩🏽都會負責洗碗🥣!
不過,有時爸爸會投訴洗碗嘅百潔布唔好用,因為成日黐住食物殘渣,搞到啲碗洗極唔乾淨喎!😅
.
🤔於是,歌c啦媽媽👩🏽就買咗美國進口台灣製造嘅思高™潔力豆海綿百潔布返屋企俾佢試吓😆!
.
🤩估唔到爸爸🧑🏻竟然讚呢隻潔力豆海綿百潔布好好用,佢話用呢個洗碗碟之後去污快咗好多,又少咗啲食物殘渣黐住👍🏻😊。加上一沖啲殘渣就走,唔駛煩👍🏻😊!
另外,之前成日怕會刮花晒啲陶瓷或者玻璃餐具。依家,可以放心用呢款百潔布洗啦,因為百潔布上嘅橙色粒粒有防刮花功能!所以近期爸爸洗碗真係快咗好多呀!🤩👍🏻
一於以後日日由爸爸🧑🏻洗碗啦! 🎉😂
#Zolar #ZolarShare #Zolarx3M #3M #3Mscotchbritescrub #kitchencleaning #思高 #潔力豆百潔布 #高效除垢 #防刮細緻 #快淨 #衛生 #不易藏食物殘渣 #一沖乾淨 #ScotchBrite #3M #科技改善生活
#hkmom #hkkids #全職媽媽 #香港媽媽 #hkmother #hongkong #coollikehk #hongkongmami #hkblogger
潔力豆百潔布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太子新填地街尾段,晚上黑森森,唯獨路口三間食店人聲鼎沸、光如白晝,是打冷老號陵發相連三鋪。舊日,浴德池在旁邊,隔籬上海街、砵蘭街霓虹舞動,麻雀館、舞場、卡拉OK……燈紅酒綠漸黯然,陵發至今64年,愈做愈旺。經營老店的魏家三兄弟年過花甲,早已衣食無憂,但仍兢兢業業,要讓92歲的老父見了開懷。古有70歲老萊子,為了逗樂雙親,穿上彩衣,扮作小孩跳舞。戲綵娛親,有力又有心,於古於今都是一種幸福。
陵發相連三個鋪位,左右兩鋪招呼客人,座無虛席;中間鋪是明檔廚房:一碟碟切好的鵝掌翼、凍魚大眼雞烏頭、鹹菜花生蜆仔肉陳列檔前;砧板師傅在起鵝片;熱盆韭菜豬紅炆門鱔炆春菜冒着白煙;滾油炸蠔餅、明火燴蠔仔粥,不消幾分鐘就上桌來。「打冷,好似快餐,即叫即有。」老闆魏鎮南說。
以前打冷講求快,他謂求求其其放鹽放糖去吃就算;現在打冷高級了,講求醬料和調味。磨豉醬、普寧豆醬他選最靚最高級的,蝦醬從大澳入貨,連豆瓣醬買貨回來也再加工;豆腐雞腳自家炸好或炆或滷,保證新鮮。
「我們做事,最緊要放一個心下去。」南哥說。這裏的滷水鵝注重濃郁肉味,藥材只是添香。大廚黃師傅透露,一煲滷汁歷史悠久,他03年從老闆手上接過來一直保養至今。凍魚鮮甜不柴,也是沿用傳統方法在魚水中慢慢浸熟。所謂「魚水」,即用浸過魚的水,加鹽加薑,魚就不會浸淡了。
炸蠔餅、蠔仔粥人人讚好。蠔肥量足,有的大似鵪鶉蛋;因着水域和品質,貨源經常改來改去。蠔仔粥鮮甜無比,靈魂在於湯底,用大地魚老雞豬骨螺片黃豆,熬足五小時出味來。
鹹雜仍是南哥親自調味,譬如生鹹菜,啤水兩小時,搓透撈糖,加入南薑粉、麻油添香;指甲大小的蜆仔肉工夫最多,女工逐粒逐粒揀,啤水啤到無沙無泥,南哥方入味,少有店家肯去做了。鹹雜或鮮香或爽脆,送一碗綿稠的潮州白粥,其味無窮,絕不比豐腴鬆香的鵝片遜色。
父親 大牌檔起家
70歲的南哥,四歲起就在檔口「掹人衫尾」幫父母招徠客人。話說父親魏林盛和平後由鄉下潮陽來港,最初給大牌檔運煤炭,又賣過經濟飯,1955年來到新填地街尾浴德池旁邊做起大牌檔,檔名「陵發」取「零舍發」諧音。最初兩枱八凳賣魚蛋粉麵;未幾在旁多開一檔「陵記」,開始打冷。
89年,陵發入鋪浴德池後面,多了「潮州白粥」四字,「冷字我們潮州話是人,打人打人比較粗俗,不如說食白粥,踏實些。」南哥解釋。05年,浴德池舊樓拆卸,搬到隔鄰三間自置地鋪。今天,陵發和陵記兩個字號依舊掛在店前,由他這個大哥和二弟魏鎮坤(Martin)、三弟魏鎮輝合力經營。
「阿爸在大牌檔賺了第一桶金就去了做物業投資,供樓供鋪。」Martin回憶。人稱「六叔」的父親,買下不少物業。「阿爸45歲已經退休,無做幾十年了,看着你們做。」南哥笑。當年在店,父親的角色是和事佬,夥計扭計、想不通,由他疏導勸解;店務全落在妻子和兒子們身上。
兒子 陸續回歸
73年,南哥和鄉里在父親佐敦道上兩個鋪位搞潮州菜館,間中返陵發幫手。為了子女升學,他87年移居加拿大,照樣做潮州菜。接着老二Martin 89年也移民去了,父親召回在匯豐做文職的老三來接力,舅仔負責廚房。
「媽媽那時是檔口的主力人物,洗切,整大腸,樣樣都是她做。阿爸只是深夜夥計收工去麵檔企三句鐘淥麵。」南哥說。96年,母親因腦瘤做手術,他返港陪伴,頂替母親在店幫手。幫着幫着,父親要求他留下來。一留,就到今天。
「阿媽最辛苦,永不退休。潮州女人又慳又勤力。」Martin也很疼惜母親,母親08年健康惡化,他回港侍奉在側。「我本擬阿媽百年歸老就返回加拿大,我老婆仔女全部在那邊。阿爸叫我留下,說:『阿媽走了,還有我你要照顧噃!』自小,阿爸都好疼惜我,我永遠不會逆他意思。」
事實上,父親心清目明,起居有家傭照顧,Martin還是回鋪了。「阿爸教我們做生意,今日生意好,明日生意不好,唔緊要,顧好出品,保持水準就得喇。」當年,他覺察有出品要改善,忍不住出手。從13歲起,他就在檔口幫父親,主力到街市入貨。回歸陵發後,他也負責早上收貨備料,在廚房幫廚,而最撚手的滷大腸至今仍親自炮製;傍晚開市他轉看樓面,做到凌晨才收工。
夜檔的艱難
雖說64年老字號,除了位處近70年歷史的舊樓,陵發鋪內完全不見殘舊痕迹,磁磚白牆異常光潔。「清潔那方面,阿輝夜晚就算夥計做完,他仍會再做兩三個鐘,夥計抹了他都用乾布捽過。」南哥很欣賞弟弟的勤快。
「用過的東西都爛掉了,現在最舊的是人,我自己都70了,兩個弟弟也六十幾。」南哥哈哈笑。當初,他帶領夥計做廚房,教會夥計就退出來。
每天傍晚,他五點半返鋪開檔,八點左右三弟阿輝回來接手開檔,他就跟樓面,在街上時站時坐,一眼關七。三兄弟各司其職,一埋位就無停手,整晚也沒交談一句。「三兄弟做事一定有摩擦,通常今日鬧完,明天就無事。也沒空去理,沒空去記,明天又開始了。」
這頭新填地街尾,也曾有過霓虹不夜天,陵發不乏江湖捧場客。「回歸前,六幾年七幾年那時代的人很複雜,有時他們打打殺殺,周圍『吹雞』去哪裏哪裏打架,通常有好多在這裏傾大佬指示去做事,他們辦完事回來吃,吃完就走,又不會托你水龍(走數),打架出去打。」南哥在新填地喊打聲中打長大,只記住人家的好。「我們做夜檔好辛苦的,大佬知道我們搵食艱難,也會叫細路仔不要來搞事。」
沙士一役,百業蕭條;自從深圳24小時通關,才是夜檔的真正難關,「跳舞場客、卡拉OK,那些人一班班來消夜,現在都無了。」以前陵發開到凌晨五點;現在兩點已沒甚麼客人,不得不打烊了。
為父 心事
「如果不是阿爸,這裏散了。」嚴肅的老三阿輝提起父親,開始有點笑容,「阿爸對我好好,我傷風感冒看醫生看不好,他就拿藥給我。」
當年兩個哥哥移民,阿輝臨危受命,除了煮、切,甚麼都做,「阿爸教我做人做生意都要老實,兄弟間不要計較。」過去整整30年,除了農曆新年店休6日和每月例假,他不曾放心走開一天,「做飲食要親力親為,我病假一日都無請過;62歲了,歐洲都沒去過。」
「舊老闆六叔日日在窗口同我們打招呼。他眼和耳仔都好好,只是腳行不到。」做了近20年樓面的阿鄭指一指對面大廈說。原來92歲的六叔就住在店鋪對面,雖然要爬一層樓梯才有升降機,也不肯搬走。Martin替他找了一部爬樓梯輪椅回來,圓他的心願。
「阿爸好和善,講理由。以前我在店鋪跟人吵,他就會拉開我去飲杯茶,傾偈緩和一下,回來我就不覺一回事了。」Martin指,父親從八十年代已不過問店鋪事,現在每日望鋪,只是一種懷念、關心。
「看着兒子在做生意,他從樓上望下來都很開心。所以我們有煩惱事都不敢跟他說,只說開心事給他聽。」南哥補充。陵發生意上軌道多年了,客人常回頭,就算市道淡靜,來打冷的仍然絡繹不絕。「現在不做好似好可惜,阿爸又在,他那麼開心,惟有維持下去啦!做得幾耐得幾耐。」南哥身體大不如前,最近才入過醫院;但老父的心,他明白。
Martin和阿輝不約而同希望多做幾年退休去,一個想返加拿大享受晚年;一個想去見見外面的世界。而三兄弟的子女都無人想接手,南哥了解:「以前十五六小時我們一樣捱,回家只是一張床,睡下去,起身就出來鋪頭了。有了錢好像沒了家庭,我不想他們翻版像我一樣。」從前多辛苦他也甘心,「就是想仔女多讀書,到外面找好工作。」
潮州人出名慳儉,「賣花姑娘插竹葉,好嘢、滷水鵝自己捨不得食,要賣出去的。就算鹹蛋一隻都只食半邊,有時花生送粥,自己都是食粗嘢。」南哥一生習慣,吃飯「求其要快」,每晚夥計吃甚麼他就吃甚麼。這夜,他為自己加餸一碗「魚凍」,「即是結凍的魚,汁好似啫喱膏。鯇魚用豬肉汁煮了,又甜又鮮。我由細到大最鍾意食。」
珍饈不及家常菜,最堪咀嚼的,還是親情滋味。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
陵發潮州白粥
地址:太子新填地街625-627號地下
營業時間:從缺
電話:6440 7169
詳情: http://bit.ly/2Llve0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Y1KtLoYV3U/hqdefault.jpg)
潔力豆百潔布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人在高興時,特別好胃口;人在悲傷時,還是會肚子餓。何況開工前、收工後!
凌晨一點半的堅尼地城,港鐵收工,車輛停泊,百店沉睡中,唯獨新興食家剛剛亮燈啟爐,開始煲粥搓麵粉做點心;蒸籠白煙漸漸升騰,溫潤香氣飄呀飄,縈繞城西近三十個寒暑,撫慰着夜幕下轆轆的饑腸。
「我們來到西環的時候,它是一個菜欄市場呀、屠房呀,做半夜三更為香港服務的基層市民(生意)。」新興第二代老闆徐國興回憶。店是街坊格局,廳面五六張枱,走廊擠多幾張;沒電視,沒電腦收銀;牆上貼着上世紀市政事務署「隨地吐痰得人憎」告示牌、手書中英文提示:「夜深時分,請將聲量收細」恍若穿越到了七八十年代。
店雖說三點營業,但兩點零五分已來了第一個客人——的士司機鄭先生。「我兜到呢度就入嚟坐一坐,當作休息。」樓面阿姐三點才上班,「我慣咗自己招呼自己。好彩放緊暑假,否則坐滿晒學生,企都無碇企。」他逕自取碗筷開茶。
不一會,蒸點心的師傅林哥搬出兩楝點心到點心角,跟他打招呼:「食住先。」
鄭先生取了一籠粉卷,回敬:「新鮮熱辣!」
沒一刻鐘,又走進兩個外籍男,未坐下就去揭蒸籠,顯然是識途老馬。說時遲,做蔬菜批發的梁先生已經倒開黑如墨汁的普洱,自得其樂:「我自己沖(茶),喜歡幾多茶葉就落幾多。」最重要是沒第二個地方如此早開,「我飲完茶就要開工。」跟他搭枱的四眼阿叔,低頭不動,掛着「請勿打擾」的漠然。
這時,六個後生仔嘻嘻哈哈坐滿隔籬大枱,都穿著港大宿舍兆基堂的T恤。原來有人要離港,一班巴打來搞餞行。主角Evric說,大一時師兄帶他來,他又帶師弟來,自己快升大四了。
怪不得新興和附近港大的師生關係密切,有時以點心贊助學生活動;牆上就有幾張港大屬會的感謝狀,當中還有前校長徐立之的簽名呢!
年輕人鬧哄哄,在廚房的阿興伸頭瞄一瞄,「呀!司機、學生,都是熟客,他們自己搞掂。」轉身又忙他的。今天負責炸爐的師傅放假,主力調校食物味道的他,要分身去炸春卷、炸鮮奶。
兄弟班,個個賣力
廳面盡頭,是無遮無掩的開放式廚房,供應近五六十款點心。五六個師傅全日一邊做一邊蒸,做好甚麼就賣甚麼。點心出籠,林哥就速遞到點心角,客人自選自取;三點後也有阿姐用托盤巡場;五六點開始人多插針難入,大聲公輝師傅不時引吭叫賣:「叉燒包、燒腩卷啦喂朋友,古法炮製喇!」「大大件抵食呀!」
懷舊點心如南乳燒腩卷、大過拳頭的雞球大包、糯米包、鵪鶉蛋燒賣,坊間已經少見。
「我們一向以來都是自己做點心,做舊時啲古老嘢。」人稱「海叔」的徐海說。他是阿興的父親、新興的創辦人,在茶樓、酒店做過點心師傅,1972年於九龍橫頭磡七層大廈徙置區開了新興茶樓,經營15年,因為政府收樓被迫結業。
做飲食,哪裏有人需要吃東西,哪裏就有生機。海叔看準西環的凌晨市場,廿八九年前帶領兒子和幾個舊夥計來到加多近街,重新掛起新興的招牌,開始凌晨三點至下午四點的營業循環。因為加租、收樓搬過幾次,五六年前才落腳現址士美菲路。
「我由上環水坑口入行,做了60年,到厚和街(前一個鋪址)無再持牌了。」阿興接手後,海叔仍然朝朝3點必露,坐鎮收銀,做到上午11點返家瞌一瞌,下午3點又回來,都是為阿仔着想:「現在請人艱難,我就幫他打理一下。」
阿興說,現在一盤生意由他和幾個股東拍檔,「他們都是這裏的師傅、舊夥計。」
他指各人一直出心出力,也因為是股東拍檔,大家沒計較,當年才能捱過沙士難關。
63歲的華哥人很害羞,是阿興的拍檔之一,入行超過40年。「我十幾歲已經跟住海叔賣點心,我幫他打工時咁做,佢畀啲股份我,我又係咁做。」他本身住天水圍,海叔揸弗年代已在附近租宿舍給師傅,他乾脆以店為家。「喺呢度好快趣就過一日,雖然辛苦,但係開心嘅!一班拍檔合作咗幾十年,有拗撬都唔會放喺心。」他弟弟阿耀也加入了新興,負責做包、搓皮。全日所有師傅都不停手,肚餓時就走開一陣去醫肚,很快又回到崗位上。兄弟班,個個賣力。
現在海叔不再在廚房勞神,「爸爸雖然88歲,但他真是一個很令人佩服的老人家,對工作好有熱誠,堅持繼續每日上班。」阿興如粉絲仰望偶像。他是家中老大,三個弟弟一個做冷氣,一個做煤氣,最小的到加拿大升學、謀生。「我讀書不是太好,整嘢食覺得好開心,所以有興趣做。」52歲的他,看上去只像40,但入行已經30年,跟着父親研究點心。
靚料正貨 還得用心
從前爸爸日做16小時,阿興接手後一樣日做16小時。每晚凌晨一點多,率先回鋪開爐頭搞醃料,「好多食物要醃,又要煲粥,要早點回來,否則做唔切。我們的品牌是自家製,所以很多事都是親手去做的。」
不少行家慳水慳力,老早已從點心工場取貨;海叔搖頭:「在上面(大陸)的貨拿到來無咩汁,乾爭爭!」
「自己做嘅就靚啲,用料靚啲。在上面取貨不知道,人家做好給你,你看不到人家怎樣做,信心就是這些。」海叔舉例,白米他們入貨比別人貴30元一包,「一日用兩三包米就相差近100蚊,一個月相差幾千蚊。最好食先得,材料嘛!」
父親的信念,阿興切實執行。各式燒賣豬肉餡、蒸排骨,都不用雪藏貨,「食落唔同嘅!」他笑說。魚肉釀豆腐,魚肉爽彈帶陳皮香,烤得金黃的豆腐是買布包豆腐回來炸;豉汁鳳爪的雞腳自家炸後再煮,皮夠爽。如此尋常配料許多食肆直接入現貨,他們貫徹「自家製」,不嫌工夫多,花時間。
棉花雞的魚肚,阿興表示用最貴的一種;咖喱金錢肚,他特別選用夠口感的厚身牛肚,整塊燉腍後裁成條,用秘製醬料醃透;吃起來惹味卻不油滯厚味。
點心都是街坊價,小點17元,頂點才25元。因為沒有炒爐,全店食物只能蒸或炸,50多元的午市蒸魚套餐算最貴了。不過,用料絕不馬虎:除了黃花、紅衫魚、撻沙、烏頭必然冰鮮,鯇魚是鮮蹦活跳的整條買回來;配陳皮清蒸或薑葱的斑頭腩,是取貨20多斤游水大龍躉,抵鋪後才劏魚斬件,務求貨靚新鮮。
「西環初時沒有甚麼店鋪酒樓,現在競爭愈來愈大,我們唯有盡量做好,咁先對得住街坊。」阿興說話的口吻,跟父親如出一轍。
今天,莫失莫忘
要是算上橫頭磡的前塵,新興已逾40年歷史,沒有爭利的驚濤,沒有賺淚的起伏,每一日也如今天:師傅密密手,每樣點心求快也求好:糯米包軟硬適中,加了蝦米吊味、花生粒添口感;腸粉用米漿新鮮即拉,夠薄夠滑;招牌流沙包皮薄軟熟,一咬爆汁,流着濃濃的鹹蛋及牛奶香……
「做就個個(間間)都是那樣做,無話叻得過人,你自己調校的味道好些,你有些心機做就好些。」海叔不直接誇獎,但大夥兒的用心,全看在眼裏。
阿興人很隨和,只是做,沒埋怨。「跟街坊有份感情,每天都碰口碰面,個個從小吃到大,都很熱情、很欣賞你的點心,覺得有份滿足感,也是動力所在。」尤其看着大學生入學、畢業,出來工作後也回來探班,他特別珍視這「金錢以外的東西」。
雖沒米芝蓮加冕,新興捧場客除了街坊大叔,更有不少後生仔女;牆上有E神、霆鋒的留影;CNNgo網站全港最佳心水點心店它榜上有名,中外遊客慕名而至,時常全場爆滿……阿興和拍檔大有條件開晏,不必日夜顛倒。
「有些人都會問我:三點那麼早,開遲一點吧!其實都不想那麼早,但因為儲了一批熟客以及有口碑,他們每一天返工放工常常來光顧你,建立了一些感情,也不想失去這一班客人。」不善辭令的阿興解釋。
想了想,又補充:「太夜,真係好難搵嘢食。」他笑起來,帶點傻氣。
採訪:韓潔瑤 拍攝:關永浩
新興食家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士美非路8號地下C號鋪
電話:2816 0616
詳情: http://bit.ly/2MUEwSs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ZlQ9AuG-a4/hqdefault.jpg)
潔力豆百潔布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未見過如此有趣的食店:油雞檔、小菜廳、私房菜集一身。
踢拖街坊來碗燒鴨粉、山竹牛肉,三幾十有交易;若要海膽煲仔飯或鮑魚小菜,二三百元起跳,豐儉由人;「奇鮮」如七斤重大眼雞,只有名人老饕秘嘗後傳出來,價就不必問了。「由我出世至30歲,人們都不會認自己是水上人,很怕被人笑。」金東大小廚老闆布有輝說。他是布袋澳人,來到筲箕灣幾番風浪,賣燒味、點心、小菜及至主打海鮮的蜑家菜,一步一步印證「水佬輝」的出頭天。
記不清是哪一年,阿輝說有套戲叫『亞唷』,「我們被人笑,覺得是低等少少,被寸嘴叫『亞唷』。」字音「香、康」,「國、腳」,他說分不出,「我第一份工做鋁『倉』(窗),說到今時今日都不正,索性告訴人:我真是水上人,我煮的就是原味少少水上人簡單而鮮味的東西。」出身,年少時不敢宣諸於口,竟是後來成功的基石,名人食客對他的蜑家菜趨之若鶩。
跟阿輝到筲箕灣街市走一圈,如入寶山。肉厚的針墨正當造、貌醜的石崇助傷口癒合我聽過,殊不知被劏肚取走墨囊的針墨仍然生鮮,端倪就在觸鬚上吸盤仍會黏着你手指;石崇愈炒愈貴呢!但牠和有毒的老虎魚十足孖生兄弟。阿輝展示,老虎魚肚皮黃,石崇的白而略帶紅。大過拳頭的鹹水奄仔、石蟹,前者肉質嫩滑,後者爽彈蟹味濃;還有岩岩巉巉的勒螺、大眼螺、跳螺、塔螺等等本地鮮,若非他介紹,根本走寶。
阿輝小時候住在布袋澳,常跟爸爸布廿九出海捉魚,「一年四季好多零食,岸邊有蜆螺,後山就有山棯油甘子。」14歲中一那年他輟學,跟堂兄到筲箕灣收購魚餌賣給漁排,「當年筲箕灣有個魚市場,漁船載着滿滿漁獲,甚麼季節返甚麼魚,那年我差不多全學了。」
上岸,改命運
識魚,也得烹魚。阿輝指出水上人很少用醬,多用菜脯、冬菜或大頭菜吊味;有時蜆跟其他海鮮一起煮,鮮上鮮,特別甜。他的蜑家廚藝,第一個師傅就是媽媽:「她天天九味魚十味魚,泥鯭也有豉油王煎泥鯭、鹽油水泥鯭、白豆煮泥鯭……樣樣味道都不同。」「我最先教他是酸菜魚,跟住煮豬膶蜆。」輝媽說。她七十有九,午市負責收銀,豬膶蜆是店中人氣菜式,她與有榮焉。
講到學師,阿輝不停提「這裏的水上人」。艇家、海鮮檔主來食飯送貨,不時教他煮,「有些嚡口的魚分解能改變肉質,可能用生粉包、用鹽醃,會很好味。」
不過,最先帶給他成就感的,並非烹鮮,而是燒叉燒、賣燒鴨粉。
布袋澳,不過是個小小避風的灣頭。「在水上時當然辛苦,打魚之後搬來筲箕灣賣,打風要搵避風塘周圍匿。仔女大個都不想他們打魚了,上岸做。」輝媽希望子女有不同的命運。
天下父母心,她和丈夫拚命搵錢。「我從小就見他們做好多份工:在漁排養魚、載人去釣魚及撐艇、去清水灣高爾夫球場打散工……儲錢買了三間樓。1989年,賣了一間樓打本給我幾兄弟姊妹開鋪。」店就在現址,叫做東大美點小廚,最初賣梅菜扣肉、生炒骨、油雞等。
當時筲箕灣是漁船補給站,東大就做水上人生意。「水上人好鍾意食肉,因為在海上已經日日食魚。」燒鴨粉最受歡迎,水上人一日食三餐也不厭,「湯底非常重要,用梭羅魚和大地魚熬製而成。」燒味粉的底韻,仍在大海。
同坐一條船
阿輝有三哥一姊,家中排行最小;東大由大哥帶領。沒兩年,他返布袋澳做粉麵檔,後來學會燒叉燒、燒鴨。93年,媽媽一通電話又把他帶回筲箕灣。「我媽說:三間東大好靜,欠很多錢,你回來啦!」原來大哥由一間東大開到三間,錢,卻突然間全沒了,父母已把手上兩間樓賣掉還債。
當時東大已由兩個鋪位相連,一邊油雞檔,一邊賣小菜。「我們水上人同坐一條船,有甚麼大風浪都一齊過的。」只是,樹倒猢猻散,這「一齊」只有母子倆:在油雞檔,阿輝斬叉燒燒鴨;媽媽煲湯烚雞。有次打風漁船都泊岸了,油雞檔水泄不通,十元一碗粉麵,阿輝賣了近千碗,讓他開心了一陣子。
未幾,媽媽又告急,「隔籬(鋪)欠好多錢,大哥不做了,你會不會做?」原來兩老連最後的十萬元養老金也拿出來還債,仍欠人80萬元。「那時賣一層樓呀,500呎都是值65萬。」想到父母一毫子也沒有了,日日行六層樓梯租住唐樓,他很心痛。「由細到大,我和媽媽經常鬧意見,但最後她叫我做甚麼就做甚麼。」他接手店鋪,並改名金東大小廚。
信譽,等於商機
接手時,金東大欠租半年,欠貨錢三四個月,阿輝一心一意想着怎樣還錢。可是,錢繼續蝕,很快欠達百萬元,除了求神拜佛,他甚至去中山問米。記得那晚坐夜船,他抵埗已是七八點,先去一間食肆吃晚飯,「一進去,嘩!撞鬼呀!為何七點幾在賣蝦餃燒賣?」原來時興夜茶,其門若市;回港後,他照辦煮碗,賣起24小時點心,成為東區首間開夜茶的店鋪。
96年太太Ada剛有了BB,可是作小產,醫生叮囑一定要臥床休息。那時兩小口輪更,Ada不停搬點心蒸飯,抬來抬去,「因為無錢請人,全部自己做。我不能臥床,博啦!只能繼續做,又無事過到!我是吃排骨飯山竹牛肉養大胎兒的,產後也沒坐月就出鋪了。」Ada說着,淚水不住在眼眶打滾。
95年嫁作輝太時,丈夫已背了一身債。「那時我覺得他很有骨氣。如果一個男人願意承擔,他不會差。」Ada語氣堅定,沒後悔過。
追生意額一樣日日驚心。那時還債,他們開期票給債主,「我們做通宵,捱到第二朝九點鐘,就要即刻跑去銀行入數。如果你知道今晚做不夠生意額,第二朝沒有的,都要早過彈票之前通知那人,這叫誠信。」Ada說。
「你有信譽才可以有商機。」阿輝口吻如出一轍。還債十年,捱得很辛苦,「我記得04年05年我老婆走到門口,我在斬燒鴨粉,老婆同我講:唉!終於儲到第一個十萬。」
繼續前行
轉虧為盈有兩年,阿輝以為轉入直路,豈料08年現在賣小菜的鋪位業主加租不遂收了鋪。阿輝只能退守油雞檔,仍賣點心和燒鴨粉。半年後新業主上場,因為鋪位一直租不出,喜出望外地找回阿輝,更免他六個月租。
「那時做點心很難請人,我見兩公婆幾個人都得,就做回小菜,索性加些水上人做的菜式,怎知反應幾好。」七八年前店鋪裝修過後,他打正蜑家菜旗號,有相熟艇家和檔主給他留本地鮮,有布袋澳的阿叔姪仔幫佢曬鹹魚、魷魚仔、紫菜等,天然無添加,引來大批「想食好嘢」的岸上人追隨。而服務水上人的油雞檔、殺出重圍的點心蒸籠依舊在,是顧念舊客,也是誌記步步走來的艱辛。
「水佬輝出了頭,我們女人不需要的,我在後面幫他夠了。」Ada甜笑。
「錢賺了,全部先落她袋。」阿輝帶點挑釁語氣。
「管數那個最大壓力呀!」Ada還擊。夫婦倆,終於守得雲開了,也給父母一個安樂窩享晚年。
當年14歲,阿輝離開了布袋澳,做過魚餌收購、鋁窗學徒、學廚兩年……一直只想打工,沒想過做生意。「我行這條路,很多情況好似出海,預計不了。」出海看環境看天做人,做飲食也要看客人好惡。
從前交魚餌到白沙灣的漁排,船程兩小時,三號風球都要去,「浪很大,你的船一定要迎住浪頭去;你若回頭,或者浪在旁邊打,你會很易翻船。」阿輝形容「一洗濕個頭就要衝過去」,退不得。大哥從沒交代當年為何蝕大本欠巨債,阿輝不問也不恨,像船行,向前看,「來到今時今日,可以養起全家人,去某些地方找到靚食材,煮到客人說:真是好多謝你阿輝,煮這麼好食物給我。其實這些真是很開心。」
採訪:韓潔瑤 拍攝:關永浩
金東大小廚
地址:筲箕灣筲箕灣東大街59-99號5號鋪
電話:2569 4361
詳情: http://bit.ly/2CZZihc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3Zk3RA6LvY/hqdefault.jpg)
潔力豆百潔布 在 3M™ Scotch-Brite 潔力豆海綿菜瓜布- 實證影片 - YouTube 的八卦
3M™ Scothch-Brite 潔力豆 海綿菜瓜布3M革命性創新科技材質,分為兩種防刮的餐具專用(橘色)以及高效除垢的鍋具/爐具專用(綠色),不論菜渣、蛋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