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隨緣家書🇸🇬】滑坡謬誤:「西方接受新加坡,自然也接受極權新香港」?
不久前,和一位政府官員飯聚。他私下和一般現屆官員不同,會講人話,自然也知道我們對「新香港」的厭惡。在過去一年,在不同場合說了多遍「中國不能沒有香港」,他知道這論述,也不是強硬派中人,而提出了一個反問:「北京確是需要香港,但只要有辦法維持香港經濟自由開放,同時收緊對政治社會的控制,國際社會難道真的不接受?」然後,他舉出新加坡為例子,當地威權程度(暫時)比香港還高,但無損國際社會對其經濟自由的信任,隱隱然暗示,這就是某些人眼中的「美麗新香港」。
真的麼?香港能否光復,就看這個問題的答案。
以上論據,假如放在其他地方,並非不會出現。假如某地保持經濟穩定,同時滿足國際利益均沾的潛規則,政治上如何收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在表面抗議之外,確實不一定有實質行動,而這的確是新加坡成功之道。假如期望美國搞理念外交,沙特阿拉伯這類案例恆河沙數,足以令希望幻滅。
問題是,香港,是獨一無二的。要是北京以為香港的自由、人權、法治急速倒退,但能勉強維持經濟穩定,國際社會就不會在意,香港就可以繼續用來「走出去」,這是典型的滑坡謬誤。假如北京繼續以2012年前的方式管治香港,在西方眼中,也許「不完美、可接受」;但渡過了2019年,新加坡做到的,香港就是做不到,因為香港已失去同時出現「政治收緊」、「經濟自由」、「國際利益均沾」三者的可能。
為什麼新加坡做到的,香港做不到?
首先,新加坡的盟友是美國,民意在亞太區當中最支持美國領導,還為美國提供軍事基地,屬於美國在亞太的戰略重鎮;香港則是中國特區,「一國」正在「全面管治」中。曾與一位新加坡官員有這樣的私人對話,談到甚麼主權基金淡馬錫某年虧損那麼多,答案是「算作保護費吧」。至於香港的儲備,自然也是「一國」部份,中國剛在香港發行以美元為單位的國債,為的自然是在香港吸美元,買家市傳可能包括金管局,利益歸何方,不證自明。換句話說,新加坡是威權、還是民主,都不會影響美國利益,因為後者是新加坡朝野共識;但香港要是沒有民選議會、英式法治、普世價值、言論自由制衡,避免一國以「國家利益」之名自把自為,作為保障國際利益的安全閥,各國利益還剩下多少,就只能憑北京聖斷,情況就和上海、深圳無異。
新加坡的行政、立法、司法機關之間,確是充份合作,似乎不很符合國際企業希望所見的法治;但與此同時,新加坡的制度獨立自主,高度理性、可測,卻能保障國際企業渴求穩定、符合專業操守的目標。新加坡企業、銀行的compliance、due diligence相當可靠,國際企業正是需要這些,而新加坡沒有價值觀完全相衝的「太上皇」,專業人士只需要提供專業服務、鞏固自身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就可以繼續發大財,自然沒有破壞規矩做數、「行方便」的誘因。
不像香港,現在要照顧「一國」利益,國企若要求工作人員做數、填數,只要以「國家利益」之名,就可以超越「兩制」範疇;慢慢下來,就連compliance也不再有公信力。今天政權能夠因為政治不正確原因,向銀行、航空公司施壓解僱員工,為所欲為,有權用盡,他朝難道不會因為同類原因,溫馨提示有關企業在某些地方「便宜行事」?上海、深圳始終取代不了香港,就是這方面始終不能給予國際社會信心,因此香港核心價值能否被捍衛,就比新加坡的法治更關鍵。
加上新加坡高薪養廉,官員得到全球最高薪待遇,全國上下習慣了謹小慎微,作風極度官僚,卻養成了一切體系跟足規矩的優點。這和中國講求關係、圓通、面子的國情,背道而馳;這種國情在沒有核心價值支撐的香港,卻只會橫行無忌,也就是現在這樣。當一個行普通法的香港,不斷出現種種古法濫捕的案例,國際企業怎可能放心下個不會輪到自己?新加坡卻相反,就是有異見人士Amos Yee一類案件,外資依然相信有足夠安全閥,威權不會spillover 到經濟體系。
沒有法治的香港,Compliance還可信嗎?
說到底,新加坡政府,真的是一人一票民選出來的。每次說到這一點,都有朋友嗤之以鼻,提出新加坡種種威權舉措,例如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不斷更改選區版圖以利執政黨,選舉工程時間極其有限、令執政黨佔盡優勢等。但不能否定的是,新加坡人確是可以通過選票,進行政黨輪替,這條路是完全可行的,不像香港那樣,反對派得勝就叫「奪權」,親北京派在選舉只能贏、不能輸。因此,新加坡政府不可能完全漠視民意,人民行動黨除了靠法律和警察,也必須得到人民認同,上屆人民行動黨得票就高達70%,不像林鄭月娥上月支持度低至9%。
換言之,新加坡政府是有認受性的,民眾對制度理性的強烈訴求,對政權構成有效制約,這是新加坡的「社會契約」,對國際社會而言,已大部份填補了司法不夠獨立的缺憾。但香港政府卻是沒有認受性、也沒有決定權的,西方鞏固自身在港利益時,慢慢卻找不到真正的代理人,只能直接找北京。加上新加坡雖然法律嚴苛,街上警察卻極少,不像香港已變成police state,社會每天都在抗爭,而政府又只能以濫捕回應,結果又是進一步破壞香港法治,然後國際信心進一步崩潰,墮入永劫輪迴,卻不能穢土轉生。根據綜合經濟數據,整場運動至今,香港頭75個國際貿易夥伴當中,約有11%改為跟新加坡做更多生意,並非偶然。
何況新加坡是獨立主權國家,政策具有高度可測性,西方憑基本的現實主義研判,就八九不離十。香港政治卻具有高度不可測性,全面一國化之後,也就是整個中國的不可測性,都會完全轉嫁到香港。此所以在香港的國際記者就算規行矩步,也會因為國家層面的爭議而殃及池魚;孟晚舟事件後,加拿大駐港外交官就成為中國人質;英國那邊在談BNO平權,大使館職員鄭文傑就在中國被扣押逼供。這類事情並非不可能在新加坡出現,新加坡也曾對中國、美國等大國驅逐其個別利益有關方出境,但新加坡國家利益計算是可控的,行動的上下限不會太出格,不像「新時代中國外交」,未來即使在香港,也可能「去得很盡」。
這不是說全面管治下的香港,會沒有任何經濟角色,正如國際企業也會出現在上海、深圳,但總部不會在那裏;目前很多設在香港,未來卻可能搬到「真・新加坡」。既然一國化的香港,對國際社會並無大用,just like another 上海、深圳,新加坡和中國的經濟關係也有足夠聯繫,而深受西方信任,國際社會何不直接利用新加坡「走入去」?對它們而言,到了那個時候,繼續承認香港是單獨關稅區,又有甚麼好處?北京、西方、港人,哪一方最不能承受攬炒的風險?
沈旭暉,明報,2020年4月6日
「滑坡謬誤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滑坡謬誤例子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滑坡謬誤例子 在 Facebook
- 關於滑坡謬誤例子 在 健美女大生 Facebook
- 關於滑坡謬誤例子 在 [討論] 滑坡謬誤- 看板Christianit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滑坡謬誤例子 在 談謬誤,不應貿貿而談:回應01哲學〈13/2 情人節訂不到枱 ... 的評價
- 關於滑坡謬誤例子 在 稻草人謬誤| 避免誤解的產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滑坡謬誤例子 在 [問卦] 任何滑坡謬論都可以用蝴蝶效應去圓嗎? ofnfline PTT批 ... 的評價
- 關於滑坡謬誤例子 在 [問卦] 滑坡謬論為什麼分水嶺後沒有人提了? 的評價
滑坡謬誤例子 在 Facebook 八卦
#神父的鹽
.
今早神父父打來一通電話,問神父莫德那有第二劑了,什麼時候可以幫他預約.
.
另一方面,看到某政論節目還在吵莫德那怎麼可以混打高端,第二劑在哪,實在是恍如置身在平行世界.
.
我覺得某政論節目最好搞清楚自己的議題走向,到底是反對莫德那混打高端,還是反對莫德那混打高端的實驗,如果是後者,那基本上就是在反科學.
.
國外進行混打實驗,無論是az混打bnt,或是bnt混打莫德那,或者先打莫德那然後混打az,這都是足夠幫助科學家了解疫苗的效能,不是說莫德那混打az,沒有這個需求,就沒有實驗的必要,只要實驗az混打莫德那就好了,或是你做了這個實驗,就是在鼓吹要打莫德那的人混打az,或者是實驗結果還沒出來,無論結果如何,一律不允許莫德那混打az,因為我們不想,因為az看起來是廉價的,這個實驗是在冒犯我們的感情,而不是看她的結果,中和抗體效價如何.
.
這個世界不是繞著莫粉,堅持非打莫德那不可的人旋轉的,或者是所謂深藍族群而旋轉,如果貴節目是為這些人服務,我建議最好做個加註,本節目在世界各國普遍缺乏疫苗的時候,以堅持非莫德那不打的人為優先,無論外在環境條件是如何,疫情是否嚴重,人們是否有足夠的保護力,曝露在風險之中,政府都有義務在短時間內去滿足每個挑選疫苗的人的慾望,不只要疫苗,而是要在特定時間內,提供大量、足夠、特定品牌的疫苗,不管疫苗廠商是否出現問題,他們能否供貨,不管是不是莫德那疫苗在日本出現鐵鏽,而需要重新審查,一律限時、大量,把疫苗端到我面前,像是在吃大餐.
.
這種節目的心態,簡單來說,就是傲客的心態.
.
無論是否要莫德那混打高端,進行莫德那混打高端的實驗,都是有必要的,這就是為什麼國外也會有人進行莫德那混打az的實驗,這是一個對照組,如果az混打莫德那,可以提高相當大的保護力,那麼,作為一個科學家,你就會去實驗莫德那混打az的情況又是如何.
.
而如果你有一支次蛋白單位的疫苗,而別人沒有,你不拿來進行相關實驗,那才奇怪,這不但是科學家的探究心,也是研發疫苗必然的過程,以先前四叉貓去驗抗體作為例子,許多人藉機說什麼驗出來的抗體低,高端第一劑等於沒用,這就挺白癡的,事實上,bnt第一劑也是如此,而國內驗中和抗體的機構只有一家,然後他們的實驗室人人搶著排隊去檢驗疫苗的各種可能性,一般人去診所驗抗體,每個人驗出來的抗體都是不同的,並無準確性,而實際上,所有疫苗大多數是以打兩劑以後的抗體為預設目標,所設計的實驗也多是如此.所謂「第一劑就有保護力」,也是科學家後來藉由其他實驗和觀察,得到的附加結果,是「多出來的」發現,我們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人「走在最前面」,各疫苗第一劑的保護力是多少,基本上沒有人知道.
.
可以這樣說嗎?因為你是某某疫苗,所以你沒有資格,你不能也不允許做第一劑保護力的研究和實驗?
.
換言之,如果你想知道某某疫苗混打某某疫苗是無用的,也依然需要實驗,沒有實驗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不會有可能性,任何國家有經濟實力或研發疫苗的能力,都會「走在世界前面」,因為走在前面,才看得遠,才能看到各種可能性.
.
現在的情況是,有些人壓根兒就不把台灣當成是國家,例如柯文哲,美國的次單位蛋白疫苗還沒上市,台灣怎麼可能呢?台灣不可能成功,所以台灣的疫苗連過eua都不行,也沒有研發的必要了;同理,台灣怎麼可能走在世界前面呢?你沒有那個資格,所以,各個國家再尋常也不過的混打實驗,就台灣沒資格做,你一做,就是要逼我們莫粉混打高端.
.
像這種基於對特定疫苗的偏見,所產生的不理性,我想只有台灣才會有,而且專門針對自己的國產疫苗,這也是長期以來操著「捧中貶台」的中華民國人的不正常心態,所造成的.
.
是一種傲慢,也是一種偏見.
.
我要你憑空生出一堆疫苗,來滿足我,然後將自己土生土長的疫苗,又給打壓殆盡,誠如同當初中華民國把台灣當成殖民地一樣,我不需要你預防天花的技術,也不允許你醫界的菁英人才存在,我只要不斷的剝削你,提供我們反攻大陸的資源就好了.
.
做莫德那混打高端的實驗,是否等同於要逼人民混打高端?可以想見,這是不相干的謬誤,凡做個實驗就是要想像政治上結果就是如何,照這種民粹的想法,任何實驗都沒有進行的必要,任由中國來的病毒進行肆虐,而人們只能被動的等待其他國家現成的結果就好,這種蠹蟲似的想法,正是在妨礙人們得到拯救的元兇.
.
若政府為了這種民粹,強迫民間的機構禁止實驗,這才是為反對而反對,反對到把自己的腦給撥下來生吃一樣,光無腦都不足以形容之,因為害怕被逼迫,所以乾脆逼迫其他人,不能試圖進行任何讓人命獲得拯救的行動,只為了滿足自己的被害妄想,一邊指控獨裁一邊進行獨裁者的行為.
.
所以我說,該節目要紮稻草人來打,也要有個限度,疫苗都已經進來了,還打個不停,只能說,該節目像中天電視台一樣,是專門愚弄民眾的智商.
.
莫德那混打高端的實驗,有兩個好處,若能證明莫德那混打高端,有不錯的中和抗體,甚至等同於其他疫苗混打的結果,那麼,這就代表高端至少有一定的保護力,而非像是其他人所想的那樣,一點保護效果都沒有.
.
即使台灣不開放高端混打,其他國家也會對高端產生更大的興趣,若疫苗外銷到其他國家,在國外多數打了一劑的情況下,國外的人們也會試著用高端來進行混打用途,賦予高端更多的可能性,別忘了,次單位蛋白是相對安全的疫苗.
.
該節目荒謬的地方在於,黑完了高端混打以後,後續接著便聊起台北市的健康通行證,疫苗沒打兩劑就標註紅色,打兩劑疫苗就綠色,例如你憑這個綠燈,就能重新參加老人共餐.
.
這種更具有爭議的東西,侵犯市民隱私和自由的政策,節目下標居然是「出招!北市健康通行證,辨識接種完整度」、「超前中央!」,由國民黨的台北市議員進行推銷,說什麼中央同意的話,將來各縣市可能會比照辦理.
.
這種像是中共獨裁制度下的東西,你不會去懷疑是否有侵害人權,導致沒打疫苗的人,生活自由受到剝奪,反而去懷疑正常的疫苗實驗,是在逼迫人民施打高端.對這種不正常的政策,像是在推銷什麼偉大領袖的德政那樣自然,完全的接受,而不會有任何不良的想像,對於正常的民間實驗,就產生各種奇怪的聯想,這種雙重標準,實在令人無言.
.
前天,台民黨議員高虹安才在該節目夸夸其談,標題為「7月9日打莫德那族群等無第二劑,最快10月底有望混打高端?」,主持人問,「今天陳時中部長講說,對,現在專家已經在研議,很可能就是莫德那混打高端,像這樣的打法,你覺得一般打莫德那的民眾會怎樣?」,高虹安回答「....他們說,沒關係,你們有福了,打不到第二劑的,第二劑的可以混打高端,我們辦公室收到滿多的陳情,現在疫苗是患寡又患不均,患不均的時候大家就會去比較,為什麼第二類的疫苗可以第二劑比較快打到」,接著用輕佻的態度說,「今天陳時中又講了一個名言,不是他們比較先打到,只是他們打得比較早,但是打比較早也是指揮中心做的決策,在這個情況下,打了第一劑沒第二劑的民眾他們心裡會覺得難過,不是長幼有序嗎?為什麼第二劑不讓他們優先施打」、「莫德那是mrna疫苗,當時選擇打第一劑莫德那的人,他有很大的比例是對於其他疫苗『稍微』有點擔心,如果第二劑給他打高端,他可能以後罵你就是說,你就是挑疫苗,我不是沒給你疫苗,我疫苗都夠...我覺得民進黨政府也不能夠用一種好像是說疫苗都足夠,都是國人挑,我覺得不能用這樣的方式一直好像在打壓他們的選擇.」
.
我覺得這種假議題,可以不斷延伸/擴展,然後到達指控政敵在打壓人民的選擇,實在是滑坡謬誤與稻草人謬誤最佳的示範,特別是主持人與台民黨立委一唱一和,把不存在的事情說的跟真的一樣.
.
陳時中說的是「歡迎更多本土資料,並重申結果出爐後,都會由專家討論,再決定施打方式.」,而今天,108萬劑莫德那從美國運送而來,就算算上非莫德那不打的四百萬人,這些非必要的需求,這個數字已經滿足了四分之一人,並非杯水車薪,而10月底,不是混打高端,而是有4百多萬莫德那會繼續送抵台灣.
.
由此可知,從上面看的一連串莫德那混打高端的討論,幾乎都是建立在虛假的前提之上,居然,可以討論這麼久.莫德那開放登記,今年7月9日前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75歲以上的長者,可接種第二劑莫德那,就不存在什麼「7月9日打莫德那族群等無第二劑」的問題,更遑論10月叫他們去打高端,這用常識來想,即使高端混打實驗成功,也不可能會在10月馬上開打.
.
神父認為,作為一個政論節目,一個主持人,乃至於一個不分區的在野黨立委,真的不要再藉由疫苗炒作人民的恐慌,購買疫苗讓民眾施打,是一個嚴肅的國家防疫政策,他是有時序性的,在各國缺乏疫苗,疫苗廠開始出現良率問題的情況下,進來的,跟實際買的,是兩回事;買到的,就會進,不是像叫熊貓外送,今天買明天就到,每個國家都是有貨,才會分批,一批一批到送達目的地,今天到一些,明天到一些,這個月不能來,下個月就會進來,各國都是如此,人民耐心等待,政府努力催貨,遲早都會來的.而不是一群偽裝成知識份子的極端人士,把少數人的幻想當成多數人的普遍認知,把個人背離常識的認知,當作是一種事實來談,鑽時間的縫隙,這一秒沒看到疫苗,下一秒就在哭喊人民等不到疫苗,今天沒來,今天就炒作,然後明天就被打臉,被打臉了還不道歉,繼續羅織不存在的故事,國家疫苗政策不是這樣搞的,彷彿你沒有辦法馬上把所有疫苗都擺到我面前,堆積如山,我就可以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訴諸恐懼,要所有人接受自己錯誤的信念當作唯一的選擇,詛咒人們已經退無可退,只能跟從自己一起哭嚎,把日常變成災難,摧毀人們的信心,相信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
.
當前線的人忙著救火,尋找水源的時候,後頭的人卻不斷地添柴火,燒房子來取暖,say,「因為大家心中都結凍了,人們感到寒冷阿,為什麼你都感覺不到」.
.
無知,不是一種力量,而是一種罪.
.
明明是無知的,卻假裝自己有知,前來妖惑眾人,只能說,是罪上加罪.
.
醒醒吧,不要在文明國家之中,當一個落後粗鄙的反對者,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要求別人也像他們那樣無知的活著,不只可悲,而且可惡,brother.
.
.
【贊助神父的菸 矯正中華巨嬰】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滑坡謬誤例子 在 健美女大生 Facebook 八卦
【對自己嚴苛才會進步,是一種迷思】
有時跟學生的對話裡,我說到我自認是個意志力低落的人。得到的回應清一色都會是「屁啦,怎麼可能!」學生似乎容易對教練有一種想法,那就是教練一定是自律甚嚴、意志力過人,才可以深蹲蹲很重,或身材很 fit 等等。似乎「教練」這個職業一映入腦海,一般人就自動會有一種「準備好要來接受逼迫」的心理準備。如果教練沒有狠狠逼迫自己一番,可能還會稍嫌失落。「這樣會有運動效果嗎?」
看到這篇文的標題,有人可能會立刻聯想起那些「反例」,也就是那些不對他嚴厲,他就擺爛或無所適從的人。是,這樣的人你我身邊都一狗票,甚至是我們放眼所及的多數。但這並不是因為我的標題下錯了(事實上,研究早就證實,比起嚴厲地自我批判的人,善待自己的人長期下來能夠完成更多成就),而是這些人的「本質」並非如此。這是被一整群相信要嚴苛、打罵或是剝奪選擇權才能讓人有長進的家長、師長與上司所塑造出來的。當你已經被灌模成這樣的形狀了,你也就只能裝進這樣的容器裡。著名的心理學家 Martin Seligman 廣為人知的「習得性無助」的實驗,就是在闡述這樣的現象。
(這裡有寶貴一課可以學起來:即使整個社會都跟你不一樣的時候,你也不一定是錯的 XD)
運動領域的,就更崇尚嚴厲對待自己了。我們幾乎無法想像,對自己太「好」的人,怎麼可能練出大肌肉?怎麼可能瘦身?怎麼可能忍受那些日複一日的艱苦訓練或低糖低油低鹽blahblahblah?我其實以前也很難理解。後來我終於想通了:這樣的想法,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把所有人放在同樣的標準下比較,預設所有人都一樣想要、一樣適合、一樣的自我實現方式,也有一樣的價值觀與背景條件「在運動這件事上登峰造極」。這對於原本就喜歡訓練的教練們而言,真的超不直覺。我們也許花一輩子都很難理解,為什麼運動對很多人來說,可以痛苦成那樣。
再說,拿運動員當例子,真的很沒說服力。「運動員的體能」,如果不是世上第一,也會是世上第二最適合「曇花一現」這個成語的玩意。那麼極端的體能狀態,幾乎是只要你後腳一離開訓練場,就會馬上開始衰退。這種為了特定時空特定目的做的努力,根本不適用一般人。不管是生理上 (Preininger et al.,2012) 與運動效果每個人差異極大這件事 (Ahtiainen et al., 2016),還是心理上:每個人想要的、適合的、能做到的、願意做到的、準備好要做到的都不一樣,這種比喻都是架空現實的謬誤。
我認為,長期運動有成且能維持的人,並不是他有意志力。他們跟其他人的差別,是「他有意願/能力/條件把意志力投入在這件事上」,且不覺得累(想想看:什麼是你擅長或做起來有成就感的事?就是那種感覺)。雖然很多人寧願相信這一切都純粹是意志力的結果。對「要求人要有意志力者」,也許是因為長期被誤導;而對於「被要求要有意志力者」,也許是因為害怕改變(這非常正常),畢竟只要相信對方跟自己的差異越大,就越不用承擔必須起身改變自己的壓力。
一直用不符合科學的方式純粹強調意志力的重要,只是在製造挫折感。挫折感解決不了任何事。只會打擊到那些有心卻不得其門而入的人。
(當然,挫折感某種程度可以說是「有用」,例如健身房愛用的「挫折感行銷」。這是一種出自於「只要展示我比對方強他就會信任我」心態的奇怪手法。相信有在健身房被教練或路人問候過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對方會習慣用一種「你錯我對」的方式來試圖說服你,所以一開口就少不了告訴你「錯」了。然後繼續滑坡到「錯的姿勢」等於「受傷」)
我不是意志堅強的人(其實你也不是,相信我),所以我不會選擇一直用把自己逼到極限的方式,而是掌握好許多步驟,讓我自己不要在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跌入腦內啡低落以致行為失控的處境。它需要花時間(但不用擔心,我指的是長期,而不是一次花很多。我不吃疲勞=意志力那套 XD),但好處是你對自己可以慢慢有更多掌控,越來越不必在失控與來回擺盪的高山低谷間感到無能為力。最終,你的付出不會徒勞,只會越來越事半功倍。
相關文章:
意志力哪有那麼威 https://goo.gl/1EF6Gn
姿勢的重要性被誇大了 https://goo.gl/L4rkad
滑坡謬誤例子 在 談謬誤,不應貿貿而談:回應01哲學〈13/2 情人節訂不到枱 ... 的八卦
然而,〈情人節〉沒有定義何謂稻草人謬誤,但有以下的例子: ... 滑坡謬誤通常的定義為「嘗試指出連串的推論時,卻沒有恰當地論證,這就是滑坡謬誤。 ... <看更多>
滑坡謬誤例子 在 稻草人謬誤| 避免誤解的產生 - YouTube 的八卦
108課綱#素養#思考力#稻草人 謬誤 甲:「國家應該少買一點戰鬥機,把錢花在改善生活上。」乙:「少買一點戰鬥機是希望國家被入侵嗎? ... <看更多>
滑坡謬誤例子 在 [討論] 滑坡謬誤- 看板Christianit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是一種非形式謬誤,使用連串的因果推論,卻誇大了每個
環節的因果強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結論,因為事實不一定照著線性推論發生,而有其他的
可能性。」
很簡單的名詞,結果看不懂一直滑坡來滑坡去的人,還一直自吹自擂自己多厲害,也真是
飽了。
先說,支持同運方有時候用這個是打反同是可以的。
結果w等人亂用一通,一看就是搞不懂。
先說同同正確用法之一
假設反同說:開放同婚就「會導致」人獸也開放。
可以這叫滑坡沒錯,這可能就是一個被誇大的「錯誤推論」
再來看看w的錯誤論述
「怎麼的推論是合理的推論?也就是你能把其中的脈絡講清楚。 怎麼的推論是滑坡?就
是像你這樣不分究理,混為一談。 」
自己發明唷?說別人滑坡就滑坡?
那再檢視我所想究竟是不是滑坡。
法律本來就是觀念的說服。
人獸就算技術問題解決
反對人獸可以結婚(不管他怎麼想)
不代表就是侵害他們的權利。
我曾經舉出非常多例子給aun
要表明的是法律有時就是一種觀念彼此說服與認同的想法。
大多數認同不該有槍枝,或認同該有槍枝。
不能隨便說「侵害人權」而是要彼此說服為什麼需要。
人獸問題,彼此相愛就可以結婚嗎?
反對方有他的理由那不能以侵害人權這樣標籤。
即便未來多數通過可以人獸。
反對的仍有他自己的論述基礎。
就像通過可以擁槍,反對的仍然有他們的理由
從頭到尾,為什麼我的論述不是滑坡。
因為我根本沒有在講
因為A所以導致B
滑什麼坡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225.2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ristianity/M.1540937659.A.8BE.html
一面又論斷別人驕傲,真的很會雙重標準。
跟自以為自己很厲害,不用神的人
※ 編輯: pinjose (223.137.225.254), 10/31/2018 13:10:4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