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一則今年人口首度負成長、生育率創新低的新聞引發大家討論,讓我又想起去年初曾向友人預測,今年生育率應該會更低,並不會有所謂防疫寶寶潮。畢竟,人不是動物,關在一起就會繁殖,生育本來就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考量。相反的,有些人光是用房價高和薪資低去解釋生育率低,我覺得同樣是將問題過度簡化,我認為生育率持續探底還有以下這些原因。
首先,性別平等法雖明文規定不得因性別在進用、升遷上有差別待遇,但現實上,一旦懷孕,女性不僅很難獲得升遷機會,且就會面臨許多職場上的考驗。在診間就曾有孕吐嚴重的媽媽和我說,已經很不舒服了,還被主管揶揄「到底真的還假,我當初懷孕怎麼沒妳這麼多毛病」。再加上,孕期各種狀況的個體差異本來就很大,有些孕期平順一路工作到生,也有人頻繁出血、腹痛需要請安胎假,甚至提早待產。因此,狀況多的孕婦很容易被誤會是仗著懷孕不想工作,或想請假又不早點提出來,被視為造成同事負擔的害群之馬。
也有懷孕八個月的媽媽哭著和我說,「能不能開診斷書提前讓她安胎待產,因為公司為了逼她自願離職,故意派給她大量的工作,熬夜加班都做不完」。每次聽到這些,我都會憤憤不平地想,「社會根本沒有要鼓勵生育的意思啊!」
再加上,目前法定產假天數相對很短(台灣:8週,中國、日本:14週),等於身體剛復原,好不容易適應新生命加入就得重返職場,緩衝期根本不夠。雖說現在有育嬰假,但現實上卻有很多人面臨想請不敢請、請了怕回不去的窘境。過去我也曾聽媽媽和我反應,育嬰假後回公司被故意調至不熟悉的單位,暗示她主動離職。
這些實際發生的情況都促使許多女性決定先在職場打拼,事業有成再考慮生育,但拼著拼著就過了適育年齡,卵巢功能自然衰退,受孕率下降,又得面臨「想生卻生不生來」的困境。
不單只是事業,女生懷孕後,許多稀鬆平常的事情也得犧牲妥協。比如想喝冰水被說小孩氣管會不好、想吃海鮮被說小孩皮膚會不好,搬家稍微快跑被說會動了胎氣,就連孕期有較劇烈的情緒起伏都不好,因為有可能響胎兒腦部發育......這些不正確的說法,一再地對媽媽們形成恐嚇。假設孕婦有所抗議,往往被一句「都要當媽了,懷孕才幾個月,忍耐一下又怎樣?」堵回去。
這也反映出,不管有無科學根據,大家還是認定母親要對孩子的健康負完全的責任。
甚至我還聽說過有高齡媽媽被指責,「就是年紀大才生,讓小孩免疫力不好,才會頻繁生病住院」。
萬一孩子罹患需要特別照護的疾病, 狀況就會更複雜。以我好朋友為例,即使產檢一切正常,夫妻雙方聽力也沒問題,孩子出生後仍被診斷中重度聽損,需要花更多時間和金錢帶孩子復健和早療。我一方面很心疼她工作和育兒兩頭燒,二方面則慶幸至少她後援充足,各式復健課程又有民間的雅文基金會資助。
但仔細想,並不是每對父母都有足夠的資源,也不是每種疾病都好有強大的病友支持團體提供協助,只要一個環節沒搭好,都有可能發生悲劇。好比前陣子爸爸悶死腦麻女兒的新聞,就是因為父母不堪長期照顧精神和體能上的壓力所引爆的人倫慘劇。身為產科醫師我得坦承,多精密的產前檢查都無法保證新生兒一定健康,很多女生也因此擔心萬一真的生出特別的孩子,社福能提供的協助有限,自己無力照顧又可能拖垮整個家庭。再加上社會對部分疾病仍有極深的歧視,比如自閉症、思覺失調症,許多人害怕冒此風險,自然寧可選擇不生。
另外,隨著社會氛圍改變,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方式漸漸被打破,這樣的轉變對男性來說是個不小的衝擊。在臉書上我就曾看過有先生抱怨,既要出錢養家,還得分擔家務,不能像自己的爸爸一樣,只要出錢,回家就可以當大爺,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我要強調的是,育兒和家務事本該是兩性共同分擔,上一代的男人實在有點爽。只不過對男性不公平的是,男尊女卑的錯誤觀念雖有所轉變,但社會普遍仍認定男人就得開車買房,才能娶妻生子。新聞媒體也常為了流量,一再轉載類似激化男女對立、強調男人該出錢的抱怨文,比如「人妻堅持住30萬月子中心,先生不付錢,就威脅離婚墮胎」、「年薪百萬,買不起北市房,女友吵到要分手」,我認為這些新聞不僅無助於兩性溝通,反而會降低生育率。就有男性友人開玩笑地和我說,現代的女生太難搞了,我才不要為了傳宗接代而被綁住下半生。
再來就是生得少,現代的父母相對投入更多資源在小孩身上,因此各種育兒學派和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些資訊當然能提供爸媽們許多參考,但有些教養專家一再強調幸福婚姻才是成功育兒的關鍵,某KOL更引用文獻表示單親的孩子考上大學的機率就是比較低,不僅狹隘偏頗且這種過度勾勒婚姻烏托邦,強化家庭價值的說法,反而會提高生育的門檻,讓許多男女認為,非得符合某些條件才能當個好爸媽。若夫妻不夠恩愛、沒信心天長地久就無法教出所謂「成功」的孩子。這種理論同時也會加深社會上對非婚生子女、單親子女的污名化,更嚴重的,會讓更多受困於不幸婚姻的男女,為了孩子而不敢離婚。
我一直認為,生育本不該鎖死在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裡,我也不認為有所謂完美父母。任何人,不管你是單親失婚、未婚、同性伴侶,只要用心每個人都能當個稱職的家長,畢竟大家在育兒的路上,也都是見招拆招,陪著孩子一起摸索成長。也因此,我認為儘速開放單身女性、同性伴侶合法地使用人工生殖技術,是最實際且又有效提高生育率的做法之一。
要提高生育率大方向很簡單,讓想生的人沒有後顧之憂、安心地生,但細節卻是盤根錯節,極為複雜,比如更充裕且不限定女性的產假、完善的社福制度、對多元家庭(單親、同婚子女)更友善的社會氛圍等,這些都需要政府、專家、企業和民間倡議團體不斷對話溝通,而不是發發生育津貼,結婚補助或金鏟子就有用!
回到個人層面,身為一個婦產科醫師,我能做的是鼓勵女生,在懷孕中盡可能保有完整的自己,盡力破解各種捆綁住孕婦的迷思。對於想生育但還在猶豫的女性,則給予中性的諮詢和建議,比如參考AMH指數、排卵試紙,基礎體溫,並繼續在性別平等、多元成家的議題上發聲和努力。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小象愛出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訂閱按讚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7c... FB 小象愛出門 https://www.facebook.com/t60734tina/ =========================== #美國疫苗 #BNT #輝瑞疫苗 ⚠️ 影片內容...
測水試紙 在 Facebook 八卦
🔺美國打第 2 劑輝瑞,副作用超痛苦!竟然混打了疫苗?
#輝瑞疫苗 #快篩試紙
🌟Youtube 高清版:https://youtu.be/gnbYMCbSkeg
⚠️ 影片內容皆為個人感受,言論不代表本台立場,醫療資訊請洽專業人士
小象在 7/3 終於施打了第二劑疫苗!!這次也是打 #輝瑞 #pfizer 果然如大家所以說的~
第二劑施打後真的發燒感冒不舒服超久而且非常嚴重!!真的很需要多喝水跟休息
這次小象在施打疫苗後也使用在美國買的快篩試紙測試是否有感染 COVID 19 ~ 好加在一切沒事 XDDD
1️⃣ 輝瑞疫苗第一劑與第二劑相隔 21 天再施打
2⃣ 各大CVS、COSTCO、藥局、車站都可以施打,記得留好自己的疫苗卡
3⃣️ 疫苗施打不用💰!!只需要攜帶護照跟居住地址,美國施打疫苗最常見的就是 CVS 、COSTCO
4⃣️ 疫苗混打需先打 AZ 再打 輝瑞或莫德納(需自行評估狀況,以上言論不代表表態立場)
🌟 疫苗不是萬丹,施打疫苗是多一層保護避免重症
🌟 多一個人施打疫苗,世界會多一份安全
🌟 再次遇見溫柔的小哥哥❤️
測水試紙 在 野蠻王妃(yifenko) Facebook 八卦
今天的心情不太美麗
因為我最終還是逃不過測血糖人生~
#關於妊娠糖尿
可能24週時妊娠糖尿檢查超標太多
佳慧醫師就直接幫我掛了今天的「新陳代謝門診」
我一直以為會像上胎一樣複檢就過了
今天現場第一次測血糖就超標一些
看診時黃醫師就直接給我一張表
我還以為只是要紀錄每天飲食
聽到後來發現好像不是這樣
還問醫生,所以我要買血糖機每天測血糖?
黃醫師很肯定的說,以我的狀況必須如此
我才了解事情的嚴重性
媽媽有妊娠糖尿
容易胎兒過大(巨嬰)、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早產
我還天真問說:胎兒如果太大提早生不就好了
醫生說:不是這樣的
媽媽如果有妊娠糖尿,除了胎兒容易過大難產,
還可能讓寶寶日後糖尿病的機率增加、及一些併發症⋯
因為母血和臍帶是相通,胎兒也處於高血糖狀態,胎兒的體重較重,各個器官也長得比較大並非是好現象。因為各器官必須更費力的作功來運轉各器官的功能,所以胎兒也會覺得比較累
而胎兒則可能會造成:先天畸型、胎死腹中、新生兒死亡、巨嬰症、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新生兒低血糖症、新生兒黃疸症或低血鈣症等⋯
光聽到這些就讓人害怕
媽媽監控血糖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胎兒的健康平安出生~
造成妊娠糖尿的原因有很多可能
有可能是年紀、飲食、體質、家族遺傳
所以我必須每天自我檢測血糖、飲食
尤其第一個星期一天要測四次
並確實登錄app每餐吃什麼
下次回診醫生才能根據我的紀錄去判斷血糖高的原因
所以我當場就買了血糖機,也自費抽血驗「醣化白蛋白」
雖然心情很差,門診結束後還是馬上去買君悅排骨
回家用餐完第一次自己扎針
可能太緊張,一下沒扎到(忘了放針)
一下第一針顯示「血滴太小」要重測(應該是接觸試紙位置不對)
我又扎了另一根手指,擠出很多血才成功
唉,我是個連抽血都會很緊張的人
自己幫自己扎時眼眶不知道在泛紅什麼
要我每天扎自己四次,心理壓力真的很大
而且扎針其實也會痛,今天就扎三次了
待會晚餐後又要來一次,想到就害怕
但是為了女兒跟自己的健康,也只好忍了
妊娠糖尿的媽媽們都辛苦了
大家一起加油控制血糖吧!
測水試紙 在 小象愛出門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訂閱按讚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7c...
FB 小象愛出門
https://www.facebook.com/t60734tina/
===========================
#美國疫苗 #BNT #輝瑞疫苗
⚠️ 影片內容皆為個人感受,言論不代表本台立場,醫療資訊請洽專業人士
小象在 7/3 終於施打了第二劑疫苗!!這次也是打 #輝瑞 #pfizer 果然如大家所以說的~
第二劑施打後真的發燒感冒不舒服超久而且非常嚴重!!真的很需要多喝水跟休息
這次小象在施打疫苗後也使用在美國買的快篩試紙測試是否有感染 COVID 19 ~ 好加在一切沒事 XDDD
1️⃣ 輝瑞疫苗第一劑與第二劑相隔 21 天再施打
2⃣ 各大CVS、COSTCO、藥局、車站都可以施打,記得留好自己的疫苗卡
3⃣️ 疫苗施打不用💰!!只需要攜帶護照跟居住地址,美國施打疫苗最常見的就是 CVS 、COSTCO
4⃣️ 疫苗混打需先打 AZ 再打 輝瑞或莫德納(需自行評估狀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台立場)
🌟 疫苗不是萬丹,施打疫苗是多一層保護避免重症
🌟 多一個人施打疫苗,世界會多一份安全
🌟 再次遇見溫柔的小哥哥❤️
=========================
旅行Follow
IG:elephant_gogo
Line:t60734tina
合作邀約 (影片、文章、旅遊、講座、行銷)
聯絡信箱:elephantgogo2@gmail.com

測水試紙 在 HoneyQueen潛水日誌 Youtube 的評價
等不及看實測的人可以直接拉到 15:46 秒開始看喔!
結尾聊太嗨提到擦防曬去玩水
但我根本不去海邊也不愛玩水
(顯示為非常怕黑)
提醒大家還是不要擦著防曬到海邊玩水~
以免破壞海洋生態喔!
想做了很久的防曬實驗終於出爐囉!
其實為了這個實驗我研究了蠻久的
也必須鄭重告訴大家
*這次用的實驗試紙無法準確的測出(曬黑)UVA跟(曬傷)UVB,只能粗略的顯示出對全部光波的防護力
*要準確的測出UVA跟UVB的防護力,可能送SGS之類的檢驗單位比較有公信力
*防曬乳擦在皮膚上的均勻度,也會影響防曬的程度,實驗時,因防曬乳本身都質地不同,我已經盡力把每片試紙抹的差不多均勻
這次實驗的器材跟變數都不精確,
比較偏向概念性跟趣味性的成分居多,
請大家以輕鬆的角度看待喔!
不過這個實驗還是讓我對防曬產品有了另一層認識
而且在身上噴了這麼多防曬後
讓我覺得要怎麼卸身體防曬也是一件很值得討論的話題啊XD
****本集出現的產品沒有任何廠商贊助*****
產品清單:
雅漾全效清爽臉部防曬乳SPF50+ 50ml $1280
理膚寶水全護清爽防曬液UVA PRO 潤色 30ml $980
香蕉船運動系列防曬乳液SPF50 90ml $299
蜜妮含水防曬保濕水凝乳SPF50+/PA+++ NT290
ALLIE EX UV高效防曬凝乳(礦物柔膚型)SPF50+/PA++++ NT 1050
專科完美防曬水凝膠SPF50+/PA++++ NT 340
Curél 潤浸保濕防曬乳SPF50+ <臉.身體用>60ml NT 650
Suncut曬可皙高效防曬噴霧SPF50+/PA++++ 50/90g NT$298/358
-----------------------------------------------------------------------
最後雖然這次在防曬方面做了些功課
但畢竟不是專家
大家有更好意見的話歡迎留言指教
謝謝 ❤
#防曬 #實測 #評比

測水試紙 在 3cTim哥生活日常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介紹的BOSCH洗碗機,有顛覆我跟tim嫂對於洗碗機的印象,以前我們都認為像我們這樣的小家庭用手洗碗就好,沒想到魔鬼藏在菜瓜布裡啊!
補充資料
為什麼要用軟化鹽
→為確保良好的清洗效果,洗碗機需要使用軟水,否則可能會有水垢沉積在餐具上及洗碗機內,而玻璃餐具也容易遇到腐蝕的問題。
為避免水垢生成,在初次使用洗碗機前可先判斷水質硬度,可使用水質硬度試紙,將試紙沾自來水約一秒,將過量的水甩掉後等待約一分鐘, 一分鐘後試紙便會呈現出自來水的硬度,或來電台灣自來水公司查詢。
光潔劑的用途是什麼
→希望餐具可乾淨無痕跡、玻璃杯能清澈透明且讓碗盤乾燥效果更佳。
細菌顯微鏡觀察影像由長庚大學微免科細菌致病機轉實驗室提供
(僅客觀呈現細菌影像,長庚大學不涉及認證或背書任何相關商業產品功效或效能)
現在Podcast也可以聽得到Tim哥的科技午報了
Apple https://apple.co/2IupRwH
Google https://bit.ly/3hMfwMn
Spotify https://spoti.fi/32ZflZS
訂閱Tim哥生活副頻道⬇︎
http://bit.ly/36gDKs7
加入頻道會員⬇︎
http://bit.ly/2LoUuox
我的Line@生活圈⬇︎
@237mhhsl
訂閱3cTim哥主頻道⬇︎
http://bit.ly/2MgPy4H
訂閱Tim嫂頻道⬇︎
http://bit.ly/2PEnHMZ
訂閱眾點旅人頻道⬇︎
http://bit.ly/2QaY1vS
訂閱Jade Lin林瑋婕頻道⬇︎
http://bit.ly/2D2YK8O
想知道更多3C第一手資訊?⬇
【3cTim哥趨勢預測 系列】http://bit.ly/31y57M6
【Apple 蘋果每月一爆 系列】http://bit.ly/2KPzdEd
跟Tim哥學3C小技巧⬇
【Apple蘋果小技巧 系列】http://bit.ly/2NXsIyP
【Android安卓小技巧 系列】http://bit.ly/2LE4kWy
觀看3cTim哥Apple系列影片⬇
【Apple蘋果開箱】http://bit.ly/2LE4M6R
【Apple iPhone 系列】http://bit.ly/2Z6NwsO
【Apple iPad 系列】http://bit.ly/303gknn
【Apple Mac 系列】http://bit.ly/2N5Fkqo
【Apple Watch 系列】http://bit.ly/304F5jc
【Apple其他產品 系列】http://bit.ly/2MioZiN
觀看3cTim哥Android系列影片⬇
【Android安卓高階旗艦機 系列】http://bit.ly/2LDGSZx
【Android安卓中階手機 系列】http://bit.ly/2Z1Y4JP
【Android安卓萬元以下手機 系列】http://bit.ly/2z5qF6l
觀看3cTim哥開箱影片⬇
【3cTim哥家電開箱】http://bit.ly/2v49Uai
【3cTim哥電腦開箱】http://bit.ly/2n0UM8Z
追蹤3cTim哥即時動態⬇︎
instagram☛http://bit.ly/2HCZ52j
facebook☛http://bit.ly/2JyOGGK
TIM X OLI 🛍️ 3C購物
官方網站▶️ https://goo.gl/jW7cny
App Store▶️ https://goo.gl/67foDK
Google PlayStore▶️ https://goo.gl/l6B5Zp
*圖片內容截取自Google搜尋網站
**音樂與音效取自Youtube及Youtube音樂庫
#BOSCH #博世 #BOSCH洗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