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 太早教真的不好:
1、寶寶1歲前強迫仿說是不好:
自然跟孩子發聲對話就好,不要刻意一直教孩子說話,或買太多語言教材來聽,因為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陪伴,不是DVD的陪伴,觀察並尊重寶寶自己的發展步調就好。
2、孩子2歲前強迫戒尿布是不好:
2歲前後,開始讓孩子了解如厠觀念就好,不要刻意戒尿布,更不要把戒尿布視為神聖使命,或聰不聰明的判斷標準。大人在嫌棄寶寶「含慢」,其實他們都聽的懂,當他一直被過度要求而無法成功的時候,他只會不理大人或尖叫暴走,反而延遲如厠獨立的時間。
3、孩子3歲前一直要養胖是不好:
3歲前是食物的好感發展關鍵期,千萬不要為了要養胖,不斷的餵食,當孩子太飽或感受到壓力時,長大的飲食動機反而不好,體重正常就好,太胖反而可能影響到大肢體動作的發展。小時候養的胖胖的才健康,早已經是過時觀念,其實只是養大人的眼而已。
4、孩子4歲前建立互動但別逼分享
4歲前後,孩子的物權觀念才逐漸成熟,但還是很自我的玩法,需要大人有耐心的引導,不要急著逼他把東西讓給別人,先懂再練看,用逼的只會讓孩子有被侵犯的不安全感。
5、孩子5歲前大量塗鴉不要強迫寫字
不到5歲的孩子,手部小肌肉的發展,要靠遊戲活動多刺激,但不要讓他直接寫字,因為寫字是一種複雜歷程,包含手、眼、腦的空間知覺協調,孩子還在發展中,就提早訓練,會造成内在的壓力及挫折,對他未來的書寫發展更不好。
6、孩子6歲前要教基本時間觀念別只逼快點
6歲前孩子的時間觀念還沒成熟,大人逼他快一點他只會覺得很煩,不如教他基本時間觀念,例如「快慢的比較」、「5分鐘等待」⋯⋯這樣才不會造成孩子對立反抗。
7、孩子7歲前要多動,別過多靜態活動
7歲前的孩子要充足的感官運動,當做7歲後專心學習的養份,如果強迫孩子做過多靜態的學習,反而會讓孩子變的躁動、坐立不安,適當的身體活動,幫助大腦活化,幼小銜接會更好。
8、孩子8歲前不要把功課盯到最好
孩子進到學齡期,是計劃、主動、責任能力發展的關鍵時間,可以陪伴寫功課,但不要急著去修正到最完美,孩子才不會無法自行偵測錯在那。感受到強烈緊盯壓力的孩子,反而更不知道怎麼動,久而久之就更被動等答案。所以當孩子年齡還小,功課不該被要求到絕對完美。
9、孩子9歲前太多補習會没空白時間思考
孩子9歲前是創造力、思考力快速上升的關鍵期,可以補英文、可以補數學,但是不要把時間塞的滿滿滿,因為這樣會剝奪自主學習力及大腦反應力。9歲前的孩子,補習學才藝的内容,還是要觀察他的興趣及成就感,要保留一些自己喜歡學的項目,如果太早補一大堆,反而提早造成學習偏食。
孩子的發展自然就好,適齡適性更好,有些事太早教反而不好!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醫學博士活腦術!數數字 #防失智 #手指操 時常忘東忘西,覺得和年輕時相比,記憶力和反應力都大不如前嗎? #老年失智 是步入晚年的一大難關與課題。 在腦科醫學的世界裡,已經研究證實活動手指能有效刺激與思考、學習、想像、判斷等認知活動有關的大腦「額葉」。 而且手指遊戲隨時隨地都能輕鬆進行,是相當簡便...
活化大腦遊戲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Facebook 八卦
一個好朋友跟我説,孩子的手,咬到都不用幫他剪指甲,然後,不准他咬指甲,他就咬筆,這到底是口腔期没滿足,還是有什麽問題?
趁假日來解釋一下,孩子之所以愛咬,是因為“咬”東西,會產生舒服的感覺:
1、(安定神經):咬東西會讓大腦神經細胞得到更多刺激,神經脈衝讓神經系統活化及穩定。
2、(減壓):咬東西可以消除焦慮及緊張,減緩壓力的衝擊。
3、(排解):咬東西可以排解活動不足的無聊感覺。
4、(滿足):咬東西可以刺激口腔感覺,尤其滿足上下顎肌肉的感統需求。
5、(心理):咬東西可以得到心理的慰藉,減少空虛感並轉移注意力。
6、(專心):咬東西可以讓學習更專心,發呆恍神時就會想咬東西。
如果你家孩子很愛「咬東咬西」,爸媽可以這麼做:
方法1.「找出愛咬的原因」:
觀察孩子咬的時機,是因為無聊?是緊張時候?還是過度刺激?還是在看電視時?還是寫到困難的功課?先解決心理狀態,不要顧著叫他不要咬。
另外,孩子的活動時間變少,營養不均衡,也可能是愛亂咬的原因,要分析,針對問題解決。
方法2.「提供足夠的活動量」:
給孩子活動,要選對,愛亂咬的孩子,需要的是更多本體覺活動,簡單而言就是出力的活動,像攀爬、跳、跑步、爬樓梯、游泳、球類活動等,如果平常活動,只是衝來衝去、公園溜滑梯、鞦韆、靜態遊戲,這樣孩子的活動量可能不夠,於是就會透過亂咬東咬西,來獲得更多的滿足,禁也禁不掉。
方法3.「調整食物硬度,增加咀嚼機會」:
平常就要給予孩子需要咀嚼的食物,例如穀片、堅果類、肉排、法國麵包、塊狀食物……等。咀嚼除了滿足口腔感覺,也能提供警醒,增加專注力。所以,當孩子長寫作業時間,也可以事前給一些堅果類讓他咬,他就比較不會去咬筆、咬橡皮擦。
方法4. 「找到替代物,再漸進式戒掉」:
程度較嚴重的孩子,會影響到人際社交發展,因為會被取笑或排擠,因此若孩子就是有咬的需求,在國外,會在筆上套上矽膠筆套或將其作成像項鍊一樣,讓孩子能滿足咬的需求,觀感上也會比較好。
總歸一句,孩子愛亂咬指甲、咬東西,對他來説,是在療癒自己,就像大人追劇一樣。如果你無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就要找到原因,看看他到底是什麼問題,而不是只叫他不要再咬了!
你家有會咬人、咬指甲、咬筆、無所不咬的小孩嗎?
#口腔 #亂咬 #情緒 #壓力 #鉛筆 #咬指甲 #咬人 #吃手
活化大腦遊戲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Facebook 八卦
一個好朋友跟我説,孩子的手,咬到都不用幫他剪指甲,然後,不准他咬指甲,他就咬筆,這到底是口腔期没滿足,還是有什麽問題?
趁假日來解釋一下,孩子之所以愛咬,是因為“咬”東西,會產生舒服的感覺:
1、(安定神經):咬東西會讓大腦神經細胞得到更多刺激,神經脈衝讓神經系統活化及穩定。
2、(減壓):咬東西可以消除焦慮及緊張,減緩壓力的衝擊。
3、(排解):咬東西可以排解活動不足的無聊感覺。
4、(滿足):咬東西可以刺激口腔感覺,尤其滿足上下顎肌肉的感統需求。
5、(心理):咬東西可以得到心理的慰藉,減少空虛感並轉移注意力。
6、(專心):咬東西可以讓學習更專心,發呆恍神時就會想咬東西。
如果你家孩子很愛「咬東咬西」,爸媽可以這麼做:
方法1.「找出愛咬的原因」:
觀察孩子咬的時機,是因為無聊?是緊張時候?還是過度刺激?還是在看電視時?還是寫到困難的功課?先解決心理狀態,不要顧著叫他不要咬。
另外,孩子的活動時間變少,營養不均衡,也可能是愛亂咬的原因,要分析,針對問題解決。
方法2.「提供足夠的活動量」:
給孩子活動,要選對,愛亂咬的孩子,需要的是更多本體覺活動,簡單而言就是出力的活動,像攀爬、跳、跑步、爬樓梯、游泳、球類活動等,如果平常活動,只是衝來衝去、公園溜滑梯、鞦韆、靜態遊戲,這樣孩子的活動量可能不夠,於是就會透過亂咬東咬西,來獲得更多的滿足,禁也禁不掉。
方法3.「調整食物硬度,增加咀嚼機會」:
平常就要給予孩子需要咀嚼的食物,例如穀片、堅果類、肉排、法國麵包、塊狀食物……等。咀嚼除了滿足口腔感覺,也能提供警醒,增加專注力。所以,當孩子長寫作業時間,也可以事前給一些堅果類讓他咬,他就比較不會去咬筆、咬橡皮擦。
方法4. 「找到替代物,再漸進式戒掉」:
程度較嚴重的孩子,會影響到人際社交發展,因為會被取笑或排擠,因此若孩子就是有咬的需求,在國外,會在筆上套上矽膠筆套或將其作成像項鍊一樣,讓孩子能滿足咬的需求,觀感上也會比較好。
總歸一句,孩子愛亂咬指甲、咬東西,對他來説,是在療癒自己,就像大人追劇一樣。如果你無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就要找到原因,看看他到底是什麼問題,而不是只叫他不要再咬了!
你家有會咬人、咬指甲、咬筆、無所不咬的小孩嗎?
#口腔 #亂咬 #情緒 #壓力 #鉛筆 #咬指甲 #咬人 #吃手
活化大腦遊戲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醫學博士活腦術!數數字 #防失智 #手指操
時常忘東忘西,覺得和年輕時相比,記憶力和反應力都大不如前嗎?
#老年失智 是步入晚年的一大難關與課題。
在腦科醫學的世界裡,已經研究證實活動手指能有效刺激與思考、學習、想像、判斷等認知活動有關的大腦「額葉」。
而且手指遊戲隨時隨地都能輕鬆進行,是相當簡便而有效的腦力訓練。
日本抗老醫學博士 白澤卓二 就推薦這招 "數數字防失智手指操",快一起來試試吧!
1.手掌朝上打開,只彎曲右手的大拇指
2.接著,彎曲右手的食指與左手大拇指
3.彎曲右手的中指與左手食指
4.彎曲右手的無名指與左手中指
5.彎曲右手的小指與左手無名指
6.彎曲左手的小指,豎起右手小指
7.豎起左手小指與右手無名指
8.豎起左手無名指與右手中指
9.豎起左手中指與右手食指
10.豎起左手食指與右手拇指
就這樣,由右手領先左手一個手指頭,彎曲手指,再打開手指。
一次循環為1組動作,反覆進行3∼5組,有點小難度,做到會非常有成就感!加油喔!
【相關影片】
動動拇指大腦血流增1.5倍!防失智手指操這樣做
https://youtu.be/gLLdgBSwStw
3招動動手指,有效活化大腦
https://youtu.be/dsU3Vc0iBmM
鍛鍊注意力提高大腦活性,四步手指操抗失智
https://youtu.be/QmdgsgppKRM
【相關文章】
醫學博士活腦術!防失智手指運動這樣做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259
捏捏拇指20次,一次獲得防失智、穩血壓9大健康功效!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203
比激烈運動更好!1招讓失智徵兆少25%、胃癌風險降39%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718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活化大腦遊戲 在 6YingWei快樂姊 Youtube 的評價
碧玉阿嬤小小一個
但她的笑聲總是響亮
66常常被她感染
也笑得燦爛
阿嬤的女兒告訴我
他已經很久
沒看到碧玉阿嬤如此快樂
66也能親身經歷
真的有人能一直持續
如此不求回報的付出著
因著素未謀面之人的笑容
而感到無比的幸福
真的有人能將所有學習
都當成是一種遊戲與挑戰
為此持續不斷的努力著
那天
對我來說
真是愉快的一天:)
= = =
感謝雄獅旅遊Lion Travel
讓碧玉阿嬤的人情味
跟著飛行到全世界
活化大腦遊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我們常常會用「溫度」的比喻來形容跟一個人的相處,比如說,「這個人說的話讓我的心暖暖的」、「這個人好溫暖」或者是「這個人好冷漠」、「這個人像冰塊一樣」、「像個冰山一樣」,你知道嗎?這樣的一個說法它不只是一個隱喻,他還是我們真實對溫度,不管是自己的體溫還是室溫的感知。
聽到這裡你可能有一點點無法理解,我用一個實驗來跟你分享,讓你感受一下,其實我們對待他人的方法或者是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的確會影響到我們對溫度的感知哦!
這個實驗是心理學家齊普・威廉斯(Kip Williams),他設計了一個叫做「電子球」(Cyberball)的電腦模擬遊戲,在這個遊戲裡面呢,有三個火柴人丟球給彼此,而每個受試者哦,都由一個火柴人所代表,然而這個遊戲玩到一半的時候,它分成兩組,一組是「拒絕組」,另外一組是「接納組」。
如果你被分在拒絕組,那麼這三個火柴人當中,另外兩個代表「其他人」的火柴人就不再把球丟給你,他們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對彼此玩傳接球的遊戲,把那個代表「你」的火柴人晾在旁邊,讓你覺得有一種被排擠的感覺。然而如果你被分到接納組的話,那麼這三個火柴人就會彼此跟彼此進行隨機的傳接球的活動,你在這裡面完全不會感受到被排擠的感覺。
雖然哦這是一個不起眼的電腦遊戲,甚至於你根本不認識另外兩個玩家,但是如果你被排在排斥組的話,你仍然在感受上會覺得有點難過。
如果用這樣對比的話,被接納就是一種人際的溫暖,而被拒絕就是一種人際的冰冷。接下來就是這個實驗的關鍵了,當這個遊戲結束之後,除了問所有的受試者對於實驗室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之外,也請他們估計實驗室的室溫。
那些相對感受到人際溫暖、沒有被排擠,被接納的受試者來說,他們感覺到的是溫室相對比較高的;而那些受到人際冰冷、被排擠的受試者,他們感覺到的室溫是更低的。
在這裡面呢,人際當中,那種冰冷、被排擠的經驗,會活化了我們跟身體感受那種冰冷的感覺,所以你可以感覺到在不同的狀況底下,我們對於室溫的感知其實是有主觀經驗的差別。
但事實上呢,所有的受試者他們所在的實驗環境,室溫都是一模一樣的,然而這裡就有一個進一步的問題了,是他們的身體真的會比較冷,還是他們把室溫低估了?比如說當我們被排擠的時候,「寒冷的」這樣的想法就在我們心裡被觸發了。
所以為了做更深入的研究哦,另外一組研究團隊就主持了進一步的研究,在受試者玩過這個電子球的遊戲之後,去測量它們的實際體溫,而使用的是那種非常敏感的溫度計,專門給工業冰箱使用的,它的靈敏度會到0.03攝氏度,他們用這樣的方法把溫度計直接連接在受試者的指尖上,
結果發現哦,在電子球遊戲當中,感受到人際冰冷的那一組,的確他們的皮膚溫度是會下降的,平均會下降0.38度c,你可能會覺得0.38度c這實在是一個很小的差異,但是對我們的身體來說,這是一個很顯著的體溫起伏,所以這也就呼應了前一個實驗,那些受試者為什麼會感覺到室溫比較低。
他們是真的感覺到比較冷,尤其是在遭受到人際的冰冷跟排擠之後,那麼透過這個實驗的分享,你想到什麼呢?如果我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溫暖的人,那麼你所帶給別人的不只是主觀感受上心的溫暖,他們的體溫也會跟著變化哦!
也因為這樣子永遠不要小看我們怎麼跟別人連結跟相處,如果你能夠帶給別人溫暖,那就會像是你徜徉在和煦春風一般,它真的不只是個形容詞,而是一個具體真實的身體感受,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溫暖的人?還是冷漠的人呢?
或者是反過來問自己,你覺得自己的溫度水準在哪裡呢?我想真正重要的不在於你眼前的人能否給你溫度,而是你自己是否能夠成為一個發光發熱的人,哪怕只有一點點,這都是我們帶給這個世界跟他人最好的祝福。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我們帶給別人的是什麼?」跟人連結的每個相處跟相遇,它都是一個機會,究竟是我們幫別人升溫還是降溫?有沒有一個途徑能夠讓我們先靠近自己、先溫暖了自己,進而可以帶給別人溫暖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不在於你要學更多的技巧或能力,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你是否能夠一步一步的靠近自己的潛意識,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們最近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叫做「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他是由我的好朋友哈克(黃士鈞博士)他所主講的。
哈克他會用很獨特的潛意識工作的方式,一步一步的陪伴你身體心中的溫度,並且把溫暖帶給別人,我相信對很多朋友來說,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學習體驗,也歡迎你的加入!
我相信你會透過這一門線上課程,成為一個更溫暖的自己,也會溫暖你身旁所有的存在,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活化大腦遊戲 在 失智者日常生活沒梗?手指運動活化大腦| 照亮失智路 - Wa課程 的八卦
失智者行動不便,無需道具僅利用手指頭也能使失智者動動腦,訓練認知能力、反應力,照顧者以遊戲式的方式與失智者互動,任選時間不經意地舉起手即可開始遊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