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和尚抵花蓮 法鼓山全體援助災後四安
代表法鼓山僧俗善信,轉達對太魯閣號花蓮隧道傷難者的關切慰問,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4/3清晨搭機前往花蓮,為尚在當地醫院救治和殯儀館的傷亡民眾及親友,以佛法帶來心靈安穩。
方丈和尚抵達花蓮後,隨即前往殯儀館周圍家屬等候區,關懷上百位焦急不安的罹難者親友。面對心情悲慟的民眾,方丈和尚逐一躬身慰問,表示「受苦受難,示現生命無常的都是大菩薩」,而生命也是多生多世的,價值不在於長短,未來仍有因緣。方丈和尚並以佛珠與大眾結緣,勸請一同念佛迴向。
法鼓山僧團也應邀於3日下午1點,前往「0402太魯閣408車次火車事故罹難者靈堂」,由方丈和尚主法超薦佛事,帶領臺東、花蓮、宜蘭等地的法師和義工,以及邀請此次事故罹難者的親友,共同祈禱諸佛菩薩慈悲接引,讓罹難者能夠放下一切驚恐與牽掛,平安無礙地往生善處。
回顧災後當下,法鼓山護法總會花蓮分會近40位義工,秉持方丈和尚「以平安心祝禱,以善念、善願關懷」的指示,立即協調各組,同步前往事故點、醫院及殯儀館等待區,持續助念、關懷至隔日凌晨時分;在場民眾與慈善團體也加入助念行列,共同安定人心。義工陳曉婷說,我們第一時間能做的就是陪伴,主動伸出手去護念需要幫助的人。
而由於傷亡乘客多為返鄉民眾,信行寺監院常覺法師也主動慰訪無法面對親人突然罹難的鄉親,並派請多位法師從臺東趕赴花蓮,為遇難傷亡的鄉親祈福。常覺法師表示,罹難者親眷直喊「心很痛」,令人深感不捨,寺方會配合政府和社工單位,陪伴悲慟不安的民眾,共同學習用佛法平穩心靈。
法鼓山全球信眾則是齊心祈願,紛紛透過官方網站、社群集氣留言與持咒祈福,要為受難同胞祝禱平安無事;各分寺院也在清明法會及佛堂,為傷難者書立消災、超薦牌位。關懷院監院常哲法師也啟動全臺連線助念,各地蓮友們不分區域,配合發起念佛迴向,祈願亡者超昇離苦、傷者順利康復。
法鼓山慈基會於得知災情時,立即透過災害關懷組設立人力、物資統籌平台,提供「安心、安身」的長期支援;秘書長常順法師、蘭陽分院監院常法法師並連夜趕往花蓮殯儀館,為徹夜守候助念、慰訪的義工們表達感恩,同時也陪同方丈和尚逐一關懷,提供民眾心靈安定的支持,並瞭解傷亡者家眷後續「安家、安業」方面的需求。
多次協助災後心理關懷的常法法師說,此次罹難者,許多是人生、感情正當開始的年輕人,他們的親友正處在無法言語的悲慟;因此在場只能先以陪伴,同理傾聽他們的故事。而佛法本就是面對、處理生死問題,等到家屬漸能接受生命無常後,才能試著以理性引導家屬用感謝和祝福的心,謝謝曾經共同創造的美好回憶,如今已圓滿人生的任務,祝願放下擔憂與恐懼,依著善願和信仰,往生到幸福的地方。
法鼓山超薦牌位 在 法鼓山 Facebook 八卦
📰以平安心祝禱 以善念、善願關懷突發事故傷亡者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2日午後,代表法鼓山僧團公開籲請社會大眾,以平安心祝禱,以善念、善願關懷花蓮清水隧道事故傷亡同胞及家屬。法鼓山各分寺院道場,於災後也即刻為傷亡者立超薦、消災牌位,祈求佛菩薩悲願加被一切受苦受難的菩薩。
方丈和尚表示,臺鐵今日(4/2)上午傳出太魯閣號重大意外事故,此時此刻,相信全國人民都在共同關注,並祈願災情減至最低程度。「祈禱的力量是很大的,請讓我們透過信心和祈願的方式,為意外中往生的罹難者祝禱,祝願他們能夠放下一切驚恐與牽掛,平安無礙地往生善處」。
同時,方丈和尚也勸請社會大眾提起同理心,站在罹難者家屬的立場,設想他們面對意外事故所需的尊重、理解與必要的空間。「大家都很關心後續消息,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就是真誠祈禱,願災情止息,冥陽兩安」。
法鼓山慈善基金會、蘭陽分院、臺東信行寺以及護法總會花蓮分會,災後也已陸續配合政府及社工單位,協助此次事故傷亡者家屬的需求,由法師及義工前往醫院或殯儀館,提供助念與慰訪關懷。關懷過程中,法師和義工們也為救援及醫護人員祝禱身心安定,將平安的力量傳達給祝福的對象。
法鼓山表示,心連著心,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社會大眾與罹難者家屬必然哀慟、慌亂與不捨。請在悲傷情緒緩和之後,試著讓心平靜下來,以平安的心為離世的同胞們祝福,心安定了,往生者才能放心、安心。
線上持誦: https://pse.is/3d84tq
線上鈔經: https://pse.is/3d6kcn
#太魯閣號
#關懷
#祈福
#慈善基金會
法鼓山超薦牌位 在 法鼓山 Facebook 八卦
📰 網路共修懺悔法門 農禪寺梁皇寶懺全程直播
法鼓山農禪寺舉辦「《梁皇寶懺》法會」24年以來,為了配合防疫,8/23起首度改為線上全程直播,邀請民眾以虔誠、感恩、慚愧、懺悔的心,淨化自己、利益眾生。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下午1點半透過網路開示,鼓勵民眾把握7天共修懺悔法門,邀請親友一起將修行功德,迴向給需要祝福的對象,並齊心為全球疫情祝禱。
「鼓勵人人發大悲心,把人人都當成菩薩對待。」方丈和尚引用經典勸請民眾「發大乘心,普濟一切;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並強調要把佛法從書本中的知識,透過修行把它內化成生命的寶,與身心緊緊結合在一起,隨時隨地發揮慈悲的力量、智慧的功德,幫助自己與他人消除煩惱,就算離開殿堂與佛經,我們也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劉錦光在法會已經擔任20年音響組義工,自己也曾從禮拜《梁皇寶懺》中深獲感動,他表示佛教梵唄的音聲能安定身心,只要依循法師的指導,全程專注投入、一心不亂,就能從經文中的世界,感受到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就如同在現場共修一樣。
「民眾對雲端祈福接受度很高,也會為近日發生的疫情、天災、水患祈福,雖然無法前來現場共修,但感覺到每個人都很相互關心。」為了響應創辦人 聖嚴法師所提倡「心靈環保」、「人間淨土」的理念,義工張惠雅利用假日協助年長信眾輸入雲端牌位,為祝福的對象消災、超薦,她甚至還會為住家社區的住戶填寫,祈願家宅平安。
農禪寺於法會期間(8/23~8/29)暫止參訪,壇場亦不開放,歡迎首度參與網路共修的社會大眾,可至《梁皇寶懺》專區瞭解每日直播時段及法會詳情:( http://ncmlh.ddm.org.tw/ ),或洽詢(02)2893-3161轉801~804知客服務。
#法鼓山農禪寺梁皇寶懺線上直播
#懺悔法門
#迴向祝福相互關懷
#雲端牌位
#心靈環保人間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