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分享過一件特別的案件:日本一位年輕女子,親手殺了母親並分屍,在自己的社群上寫下「終於打倒怪物,從此可以安心了...」
但這看似冷血無情的惡魔,實質上卻是飽受教育虐待的受害者。
許多父母都會以「我都是為你好啊」的善意出發,望子成龍鳳並沒有錯,忽略了孩子的主體性而把他當成自我的延伸,才是很多悲劇的起點。
這一集從這個悲劇的弒母案開始,來聊聊親職的艱難與界線的拿捏。
我都是為你好啊。從弒母案談教育虐待|法客心法聊天室 ep24
https://onyourpsy.soci.vip/
「我都是為你好啊。親子間的悲劇往往來自於錯誤的認知與期待,父母應該是孩子的引導者而非控制者。」
👂本集重點:
。孩子有獨立的人格嗎?
。日本弒母案所呈現的教育虐待
。「我都是為你好」,善意卻常引發悲劇
。孩子的到來是為了準備離開
。別當超人父母,會造成孩子的無情
。父母難為在界線難抓
。父母不該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延伸
。挫折後再站起來的成就感更高
。為了孩子好,需逐漸放手
。多多覺察親子關係的變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0的網紅Firsto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夏最 Chill 的 Podcaster 夏日小聚直播間💃 時間軸: 00:00 直播預備 06:17 開場 08:00 Firstory Stanley / 功能介紹 17:00 Firstory Eric / 下半年規劃 28:20 解鎖地球 尚傑 / 節目經營和業配經驗 41:13 法...
法客心法 在 Facebook 八卦
法客心法聊天室ep20 —從殺子案聊聊親職勞動的艱難
「在這種親殺子案件裡,有一半以上,是因為父母有精神、經濟、生活壓力...等弱勢的原因,而且絕大部分事前都有過多次求援,只是得不到回應,在沒有浮木的情況下,選擇了這種令人悲痛的方式。」
完整收聽請由此去: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8tw67bfo4t084515soblcv/platforms
古今中外非常的多,且國外也有非常多從不同角度切入研究此現象的文章,並非台灣獨有的現象。
現在討論親殺子的案件,多是指父母親對於家中未成年的孩子(一般來說是10歲以下的孩子),進行系統性加害的行為。在臨床、司法心理學家專家的研究中,可以歸納出幾件事:
1. 過半加害者過去都曾有精神疾病、精神官能症的患者,尤其是bipolar, 重鬱症, 被害妄想
2. 加害者往往在社會經濟地位、支持系統上是陷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3. 加害者往往是先有跡象在對外求援,但求援無效一段時間之後,才會落入絕望的狀況,進而斬斷自己的後路
在親殺子的案例中,很多父母親會認為自己的行為對於孩子是慈悲的,本於善意地殺害動作。再強調一次,這是錯到不能再錯的,但是,他們這樣的思維是一個已經走投無路的扭曲思維,這個世界太可怕,我要走了,但我沒辦法把你留下來啊,誰能幫忙?你之後還要背負著什麼名號、被貼上什麼樣的標籤?我捨不得你,那我帶你一起走。
處罰加害者之餘,我們能做什麼?
世人往往會認為「虎毒尚且不食子」,很多人無法同理、想不到怎麼可以做出這麼令人髮指的事件,但同時我們可能也都無法體會沒有工作、下一餐沒有著落又沒有任何支援系統的滋味。
因此,在討論親殺子的案例中,如果希望社會進步的話,除了處罰加害者之外(法律沒有說不處罰,有加害就必定有處罰),也要思考的是,我們要如何在小孩子還未能保護自己的狀況下,如何透過努力了解這類型案件的脈絡,盡可能地降低這些遭遇絕境的爸爸媽媽,把他人生當中的挫折、絕望與憤怒轉而發洩到小孩身上。
舉例來說,在外看到有父母不當管教時,為了保護孩子,我會做的是在孩子也在場的情況下,溫和介入可能需要幫助的家庭,先表明自己亦身為家長的身份,詢問他需不需要聊聊。想想看,若是以正義魔人的方法介入,會發生什麼事?當在公共場合羞辱、教訓成人,他會先壓抑下來挫折感與絕望感,但回去之後會發洩在誰身上?都是你害爸爸媽媽在外面被人家罵,更恨。所以,如果我為了滿足自己一時的正義感,其實某種程度上是加害了那個孩子。
沒有任何一個父母有權利、有資格幫他人選擇解決生命,但當他的精神疾病已經主宰了他的思維方式的時候,他已經不能分辨對錯。所以在親弒子的案件中,民眾的憤怒很好,代表對於這些事件的在意,但是,能不能把這份憤怒延伸,去想如何來營造一個讓孩子生活中恐懼能降低的社會,如何用社會安全網來輔助他們,才能接住這些家庭,幫助弱勢家長能夠一心一意、不需要擔心的愛孩子;去想這樣的判決對於台灣的社會、對我們的下一代有幫助嗎?畢竟動不動就把爸媽拔掉、把孩子隔離,這些對於孩子都是一次的生命破毀,那有沒有任性可以生命重生?很難說。
親職教育:家長與小孩的不對等權力關係
另外,也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大家在親殺子的案件這麼嚴格,那在體罰、羞辱、踐踏小孩時你也那麼嚴格嗎?在公共場合丟下孩子說我不要你了這樣的事情,標準一致嗎?這些也都是對小孩的人格的否定,那為什麼對於輕微的人格否定可以接受?
大人與孩子的不對等,包括了身材上不對等,經濟實力上不對等,以及情感優勢上不對等,這是很多大人是沒有意識到的。孩子是完全依附於你生活的一個人,但同時他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大人最難的是要了解兩件事,第一個,我的義務是養育、指導、教育你,但我的權力當中並不包括羞辱你、貶低你、傷害你。
因為我們與孩子的不對等權力關係,因此,對孩子的教育以下三點很重要:
1. 蹲下來眼睛高度對著孩子的高度
2. 聲音放低
3. 不管你做錯什麼事我都聽你解釋,而且我絕對不會離開你/拋棄你
從兒童發展心理學來看,有時候你越吼孩子,他越空白,恐懼了就凍結了,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僵住、不回應、逃避的反應反而讓你更加生氣。因此,給予孩子安全感,他的前額葉才能發生功能。終極目標是要讓小孩聽話嘛,但吼他、威脅他、恐嚇他說不要他了,這樣做小孩很害怕,但是當人恐懼的時候,什麼話都聽不進去,那對小孩來說什麼做恐懼?你的小孩對於你不愛他、不要他了最恐懼。
除此之外,不要害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喜怒哀樂,但小孩不是你發洩情緒的對象,而是討論的對象。必須讓小孩了解大人也有脆弱、心情不好、失敗的時候,但這時候只要我能講給你聽,我就覺得好多了。那這樣的行為策略代表什麼呢?你當然也可以講給我聽啊!我要給小朋友一個概念是,天大的事件你都可以講出來。
從殺子案看刻板印象
男性跟女性性別刻板印象與偏差,父職和母職殺害孩子,在社會輿論上有很大的差異。在母親殺子的案例中,有許多議員、基金會、性別平權運動者出來說,法院對這個媽媽的判刑根本苛刻至極,你沒有能夠看到親職勞動者女性的困境,你這樣的判刑對他是另外一種基於性別、系統式歧視所為的審判。但是這些在父親殺子的案例中,全部這樣的聲音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都是攻擊:「宅男父親」、「人渣」、「吃軟飯的」,為什麼?我們不是鼓勵男性從事家務勞動嗎?我們不是鼓勵破除性別刻板印象嗎?為何薄責於此,厚責於彼?這是一個很值得警惕與思考的現象。
法客心法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八卦
大家看過今年最紅的動漫「鬼滅之刃」嗎?
雖然依然是挺王道式的劇情,不過可以從中看到一些心理學內涵哦。用這一集來談談鬼滅之刃當中劇情安排的內涵,來迎接即將到來的最終回吧。
註:內容關於劇情的描述僅在於蜘蛛山一戰,因此如果你已經看完動畫的話,就不用擔心有爆雷的危險。
--
法客心法聊天室 ep6|從鬼滅之刃看見修復式正義
「修復式正義的前提是加害者要真心的知道他自己做錯事。每個鬼失去了身為人的記憶,就像是犯人根本不覺得他做的事是錯的。如果有人對他伸出一個陽光的手,讓加害人知道自己的錯誤,如同鬼找回自己的記憶一樣,就達到修復式正義最重要的第一步。」
apple或直接收聽 https://apple.co/3aA12LZ
spotify由此去: https://spoti.fi/2IVIASh
google podcast由此去: https://bit.ly/2Upk2Gf
法客心法 在 Firstory Youtube 的評價
今夏最 Chill 的 Podcaster 夏日小聚直播間💃
時間軸:
00:00 直播預備
06:17 開場
08:00 Firstory Stanley / 功能介紹
17:00 Firstory Eric / 下半年規劃
28:20 解鎖地球 尚傑 / 節目經營和業配經驗
41:13 法客心法 黃致豪律師 / 業配法律問題
52:00 月城南 霍金 / 廣告代理商看業配
1:05:31 KKBOX Orange / KKBOX Podcast 規劃
1:17:33 KKBOX Orange / Q&A 時間
會後回饋表單:
https://forms.gle/n1VkdHex68YhrE9d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vKANiLCDoY/hqdefault.jpg)
法客心法 在 Re:[心情] 令人難過的畫面跟聲音揮之不去 - PTT評價 的八卦
看到這篇,想到今天剛好聽到Podcast哇賽心理學-法客心法聊天室ep20 黃致豪律師作為一名研究心理學的律師,同時又是兩個小孩的爸爸,藉由殺子案件來 ... ... <看更多>
法客心法 在 【SoundOn Event】這樣也違法?Podcasters 不可不知的法律 ... 的八卦
【SoundOn Event】這樣也違法?Podcasters 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識| SoundOn x 《 法客心法 》黃致豪律師.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