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疫情警戒下的兒童急診】
這陣子跟其他醫院的兒童急診科主任聊天,發現自從三級疫情警戒後來診人次劇降,有的剩下1/4、有的剩下 1/3,剩下 2/5 的竟然是跌最少的數字。今年的「封禁」比去年更嚴,孩子從 5/18 開始就待在家線上學習,幾乎沒有跟家人以外的人接觸,得到傳染疾病的機會大幅下降,兒童生病的頻率應該是有史以來最低的狀況。
根據過去兩個月在兒童急診的觀察,這段時間剛好處於炎熱的夏季,加上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做了大量呼吸道病毒微晶 PCR 檢查,赫然發現呼吸道疾病幾乎滅絕,除了從去年以來就消失的流感病毒,最近連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一般冠狀病毒等常見呼吸道病毒,都消失殆盡,只有鼻病毒偶爾出現,推測理由是鼻病毒在成人身上症狀輕微不易被察覺,偶爾經由成人傳染給兒童。至於新冠肺炎病毒,因為身處於疫情較不嚴重的大台中地區,除了因為家人染疫被匡列的高風險族群外,目前並沒有偶然發現的確定病例,也映證了兒童的確是相對上較不易染疫的族群,家戶內傳染是兒童染疫最主要的途徑。
三級疫情警戒有辦法阻斷呼吸道傳染,但沒辦法完全阻斷經由腸胃道和接觸傳染的病原體,其中以沙門氏菌腸胃炎為大宗。沙門氏菌腸胃炎好發於炎熱的夏天,主要經由不乾淨的手或受污染的食物傳播,細菌從口部入侵人體,臨床症狀是高燒、反覆腹痛腹瀉、糞便伴隨血絲或黏液、偶爾嘔吐、食慾變差等,部分脫水嚴重或疑似敗血症的兒童需要住院治療。此外,經由口水傳染的EB 病毒也有病例,臨床症狀是高燒、喉嚨痛、眼皮浮腫、頸部淋巴結腫大,有時候出現皮疹,部分高燒多日不退或肝功能暴升的兒童需要住院治療。
跟傳染症無關的疾病不會因為三級疫情警戒消失,例如急性闌尾炎,因為新冠疫情恐懼到急診就醫,最近遇到一些病人願意踏進急診時,病情已經進展到闌尾破裂和腹膜炎重症,住院治療的時間大幅上升。原因不明但有治療方法的川崎氏症,臨床症狀是高燒 5 天以上、紅眼、皮疹、草莓舌、嘴唇裂、頸部淋巴腫大、手腳水腫等,不治療容易引發心臟冠狀動脈病變,需要特別注意,這段時間遇到 2 個川崎氏症病例因為疑似心包膜炎併發症被我收入兒童加護病房觀察和治療,所幸後來都康復出院。
三級疫情警戒減少兒童呼吸道疾病效果明確,但其他疾病一樣會出現。若家長發現孩子高燒多日不退、退燒時活力食慾還是很差、呼吸急促、持續腹痛、持續嘔吐、糞便有血絲黏液、或不明原因皮疹等症狀,若不敢直接到急診就醫,建議至少先帶孩子給診所小兒科醫師看診,初步釐清病因,若診所醫師覺得需要轉至大醫院看診,請遵從建議帶孩子到兒童急診就醫,不要因為疫情有所延遲,因為除了新冠肺炎外,仍有許多疾病能危及孩子的健康,正常的醫療程序仍然需要堅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兒童肚痛&腸胃炎 專題 - 陳欣永兒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崔先生的兒子今年6歲,早前肚痛和腹瀉,被家庭醫生診斷為腸胃炎,服藥後已痊愈。但最近又經常說肚痛不適。 (一) 小孩肚痛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呢? 0:26 (二) ...
沙門氏菌症狀兒童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八卦
兒科急診的小故事
兒科急診護理師不能保證「一針打上」點滴後,結果令人驚訝?
故事是
幾天前有一位「12小時內回診」的7個月小男孩。
小男孩來小兒急診的原因,是因為小男孩2月23日在家裡「腹瀉、拉肚子超過10次」並且合併發燒,於是媽媽2月24日凌晨4點多帶來小兒急診。
當班小兒急診醫師依據症狀判斷,建議小男孩留下來抽血、並給予靜脈輸液治療。
媽媽愛子心切,於是詢問當班急診護理師,希望護理師能夠「保證一針打上點滴」,但急診護理師耐心地回答:「無法保證」,因此家長拒絕留下來接受靜脈輸液治療及抽血檢查。於是家長就辦理出院並帶藥回家治療。
結果回到家之後,早上八點多,小男孩出現發燒、抽筋、意識不清的狀況,媽媽緊急送到桃園的區域醫院治療,抽血報告如下圖2/3
病人在緊急插管後,轉診至本院加護病房住院治療,小男孩血液培養及大便培養都長出「沙門氏菌」。(圖4)
結果是「沙門氏菌敗血症」
#醫護人員真的沒有辦法保證點滴可以一針打上
#兒童急性腹瀉最常見的原因為感染性腹瀉,而感染致病原又以病毒或細菌佔多數。
#細菌性腸炎則以沙門氏菌、痢疾桿菌、彎曲桿菌等為主。
#若嘔吐嚴重無法進食或腹瀉造成中、重度脫水時,應儘速就醫治療,給予靜脈點滴注射
#沙門氏菌感染,大部分以急性腸炎來表現,通常病兒會有發燒、腹痛及腹瀉的症狀,大部分的沙門氏菌腸炎經過適當的症狀治療,可以在1-2週內康復。沙門氏菌腸胃炎若無併發症,一般不須給予抗生素治療,否則不但不能縮短病程,反而會延長沙門氏菌排出腸道的的時間。
沙門氏菌症狀兒童 在 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Facebook 八卦
過去一個星期開始,小兒急診室中出現腸胃道相關病症兒童數目大增,主要症狀是嘔吐、腹瀉、腹痛、或發燒,有時候一天中一半以上的來診病童最後診斷是急性腸胃炎,雖然多數是病毒型腸胃炎 (症狀以嘔吐、腹痛為主),但較嚴重的細菌性腸胃炎 (症狀以腹瀉、腹痛、發燒為主) 也佔了相當程度的比例。
通常天氣炎熱的夏天比較容易出現細菌性腸胃炎,在台灣以沙門氏菌感染為主;天氣開始轉涼的秋天,漸漸出現病毒型腸胃炎,以諾羅病毒和輪狀病毒為主。今天是 10 月 1 日,屬於秋季,理論上病毒型腸胃炎應該占絕大多數,然而,由於全球暖化,台灣秋天氣溫仍然偏高,因此,細菌性腸胃炎依然肆虐。
今年的中秋連假特別晚,正處於季節轉換時期,亦是病毒型腸胃炎和細菌性腸胃炎同時存在並活躍的特殊時段,大量人流匯集容易造成病毒型腸胃炎流行;中秋烤肉習俗衍伸出來的食物清潔和烹調過程的衛生問題,更是細菌性腸胃炎的溫床。若四天連假沒有做好手部清潔,烹調食物的過程沒有做好生、熟食分流,可以預期連假後各大急診室可能被腸胃炎病人塞爆。
台灣是全球武漢肺炎疫情中的世外桃源,現在能在國內四處旅遊、品嚐美食已屬萬幸,這得來不易的幸福一定要珍惜。連假期間個人衛生防護仍然需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是基本防護動作,配合中秋烤肉習俗,衛生防護必須加上烤熟食物和生、熟食分流烹飪程序,做好這些衛生防護措施,才能開開心心出遊、平平安安回家。沒有做好衛生防護,旅程的最後一站可能是造訪急診室,在嘔吐物、糞便水、和大量點滴中為旅途畫下休止符!
沙門氏菌症狀兒童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評價
兒童肚痛&腸胃炎 專題 - 陳欣永兒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崔先生的兒子今年6歲,早前肚痛和腹瀉,被家庭醫生診斷為腸胃炎,服藥後已痊愈。但最近又經常說肚痛不適。
(一) 小孩肚痛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呢? 0:26
(二) 當小孩肚痛時,家長應留意哪些事項及如何護理小孩呢?什麽情況下需帶小孩求醫? 1:42
(三) 市面上止肚痛的西藥或中藥,對舒緩小孩肚痛有幫助嗎?服後會有副作用嗎? 2:25
(四) 兒童腸胃炎的成因是什麽?除肚痛和腹瀉外,兒童腸胃炎還有其他症狀嗎?(FindDoc 健康資訊) 3:18
(五) 如何治療兒童腸胃炎?會否經常復發?(FindDoc 健康資訊) 4:55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