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們喜歡我跟好亮的相處方式,我的教養邏輯是集合蒙特梭利,正向教養,兒童心理學,心智圖等綜合而成,在推薦書單時很難一言蔽之😅
要詢問書單的夥伴請告訴我「你最想要瞭解的主題」我才能給你合適的建議喔!
我很支持蒙特梭利提及的 #獎懲無用論。
不打不罵是現在家長的趨勢,但是不威脅(懲罰)不利誘(獎勵)能做到的就比較少了。
💡要怎麼分辨後果(自然後果/邏輯後果)與懲罰更是一大課題。
我的想法是,後果是犯錯造成的經驗,能夠讓孩子成長的;而懲罰是指因為某種不當的行為,所受的痛苦或損失。
🌟我想,沒有家長希望讓孩子痛苦。
讓孩子感受到不舒服的後果雖然很重要,但在過程中我希望孩子不要感受到「自己不被愛」而是有父母支持陪伴承受後果,並不是被懲罰啊!
🔸懶惰廚娘好幫手及無調味堅果與果乾:https://pse.is/3mfv6u
🔸完美兒童房,什麼都有的iloom:https://pse.is/3l8l93
🔸Bosch 洗碗機90天不滿意退貨:https://reurl.cc/mLbvxG
🔸眼科醫生護眼檯燈:https://pse.is/3ksvqx
🔸康軒在蒙芽: https://gbf.tw/35hxy
來延伸閱讀吧!【體驗後果vs懲罰?】 #好好案例
晚餐後我準備去刷牙(裝隱形牙套會不會變整齊我不知道,但這麼常刷牙一定很健康😆)
聽到客廳傳來Z先生提醒好好的聲音:水壺的水喝進去不要吐出來,不好玩,不好笑!你再這樣弄溼衣服我不要幫你換。
後來好好就哇的一聲哭哭了~我走過去蹲下來看著好好。
「好好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嗎?」
▶️瞭解狀況
『濕濕的!』
「你的衣服跟褲子都濕掉了~媽咪有聽到爸爸提醒你水要喝進去對不對?」
▶️提醒現狀
『對』
「水壺的水是用來喝的,吐出來好苦惱喔,濕濕的衣服黏在身上不舒服,沙發也都被弄濕了」
▶️不良行為的後果
「媽咪給你一條手帕,先擦一擦吧!等我刷牙完再陪你一起換衣服」
▶️讓孩子承受後果
『不要不要,濕濕的,不要濕濕啦!』
「媽咪聽到了,好好現在就想要換衣服,但是我現在要先刷牙~如果不喜歡濕濕的不舒服,下次請不要把水吐出來吧」
▶️不要急著改善掉孩子的不舒服,放下手邊的工作,讓他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計畫,如果你要搗蛋我很願意陪你練習,但也要尊重我有我必須做的事。
我在刷牙的時候聽到客廳一直有大哭的聲音,Z先生也沒有想要安撫他,最後喊了幾句等媽媽刷牙完就會來陪你換了。
刷牙後我帶著乾淨的衣服跟褲子給好好。
「這是你的衣服跟褲子,把濕濕的衣服先脫下來吧!」
▶️我認為弄濕衣服的後果是得犧牲時間穿衣服
『幫幫一下』
▶️孩子會透過自然魅力尋求大人幫助
「好好努力穿,媽咪可以幫忙,要先脫上衣還是褲子呢?」
▶️切記不要完全幫他,孩子必須自己有努力我們才協助他。ex他拉一下我拉一下
『褲紙』
「請先把褲子往下拉,然後坐在媽咪腿上」
▶️若是穿衣能力很好的孩子可以讓他自理,好好因為還在練習加上崩潰哭了十分鐘我選擇多陪伴他。
好好坐到腿上後順勢把褲子脫掉了。
「你知道怎麼脫褲子耶!接下來來換衣服吧~」
▶️鼓勵孩子繼續更衣
「手手打叉叉,往上拉」
好好的頭大大卡住了,媽咪幫你拉起來喔~
「手手呢?你可以讓手手跑出來嗎?」
『這裡~』
換下溼衣服後依照一樣的動作把乾淨衣服穿回去,我提醒好好。
「換衣服花掉好多時間,等一下你就不能跟lingumi 上課囉」
▶️比起犯錯刻意剝奪時間,我支持孩子因為處理後果而失去時間。
💡事件結束後我問Z先生,你為什麼不願意協助好好呢?
他說要讓好好體驗吐水出來會濕濕的自然後果。
💡如果我沒有介入,你打算讓好好穿著溼衣服睡覺嗎?
對。
📌我想這是大家常遇到的問題,自然後果跟懲罰孩子要如何分辨呢?
在正向教養中讓孩子體驗後果是必須的,以吐水來說濕濕的不舒服就是自然後果。
💡那為什麼要協助孩子更衣?不讓他一路濕到明天呢?
無論是幾歲的人,要求他穿著溼衣服睡覺,沒有提供給他換衣服的選項,我覺得都是好委屈的一件事,更何況是年僅兩歲的孩子呢?
💡再退一萬步來說,明天衣服乾了,孩子的想法會是什麼?
他會覺得濕濕一個晚上很不舒服,又或是反正明天就會乾了搗蛋也沒關係?
🔸所以我選擇讓好好不舒服一下子,讓他感受到濕濕的真的很不舒服。
媽咪不是故意不幫助你減緩不適,而是我手邊還有其他也該做的事情(比如說刷牙/洗碗)
等我完成我該做的事情後,我可以協助你去承受後果。(我尊重你有犯錯的機會,你也要尊重我有該做的事情的排程)
像本次事件,我認為吐水的後果是濕濕的不舒服,所以還要花時間換乾淨的衣服,這樣子就得減少玩樂的時間了。
💡再回到標題想談的,後果跟懲罰怎麼分辨呢?
我的想法是,後果是犯錯造成的經驗,能夠讓孩子成長的;而懲罰是指因為某種不當的行為,所受的痛苦或損失。
🌟我想,沒有家長希望讓孩子痛苦。
讓孩子感受到不舒服的後果雖然很重要,但在過程中我希望孩子不要感受到「自己不被愛」而是有父母支持陪伴承受後果,並不是被懲罰啊!
#好亮育兒日誌
#大V聊教養
「沙發先生退貨」的推薦目錄:
- 關於沙發先生退貨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 關於沙發先生退貨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 關於沙發先生退貨 在 貧窮貴婦小愛的吃喝玩樂育兒日記 Facebook
- 關於沙發先生退貨 在 沙發先生退貨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PTT、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沙發先生退貨 在 沙發先生退貨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PTT、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沙發先生退貨 在 11111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沙發先生退貨 在 沙發先生負評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沙發先生退貨 在 沙發先生負評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沙發先生退貨 在 [寢具] 沙發先生訂單轉讓(桃園)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沙發先生退貨 在 【IKEA】真的可以30天無條件退貨、換貨嗎? 過程大公開! 台灣 ... 的評價
- 關於沙發先生退貨 在 Yks 沙發評價Ptt 的評價
沙發先生退貨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八卦
「我們有多理解自己經手的每一本書?我們有多關心來到書店裡的每一位讀者?我們有多珍惜書與書店,所帶來的美好體驗?有多愛上當爸…ㄡ,出版工作者這件事?
出版業的未來該怎樣?我總覺得答案不在報表的數字裡,而是在書架與書架之間的空氣中。」──by 沈雲驄
「在書店裡,一個很『實體』的地方,我們與他人產生了連結,在微不足道的互動中,彼此交換人與人的情感。......(略)......
也就是那一刻,我明白了為什麼我們仍然來到這個被人們視為過氣的地方: 在這裡,我們不只是電腦上的一個符號,而是這個世界上一個活生生的人。」──by Annie Hartnett
唉。所以說書越出越多真的不是個辦法啊......
百萬魯蛇大軍看看吧,大家共勉之。
#傳產悲歌
讀「那些年書店教會我的事」
(這輩子發過最長的一篇臉書文)
任何一個行業能存在
必定有某種消費者需要的價值
隨著社會變,人心變
價值有時候會消失,這行業也就跟著沒落
但有時候
價值不是消失
而是漸漸被這個行業的工作者忽略
最後讓消費者失望
才把一個行業推上絕路
出版業的困境
划手機的人都懂
每回老朋友相聚
聽到我在做出版
都會露出替我憂心的眼神
通常我都展現堅強
繼續談笑喝酒
但我心裡明白
這行業不停下腳步
整理好再出發
朋友們的憂心總有應驗的一天
比方說: 成長的腳步
直到今年今天
很多老同業還在訂業績成長目標
真是見鬼
任誰都知道自己上網時間多了
看書時間少了
逛書店次數少了
還在掩耳盜鈴?
好吧
人往高處
總要挑戰極限,盜鈴就盜吧
但一本書能賣多少,人人沒把握
所以常見的成長策略通常是:
一,出更多、更多書。
二,接案。政府的,企業的,反正手上有錢又想出書的多的是
三,兼賣別的產品,文具啦文創啦等等。喔,雜貨食品,能賣也賣。
但今天我們都看到了
這三種策略所帶來的後果
正一步步把出版業推向更苦的境地
策略一,就是台灣每年兩三萬本書湧入書店的原因
讓一堆普通的書淹沒了真正的好書
讓一堆不怎麼能看,讀者不想買的新書
在書店平台上取代了值得讀者駐足的「非新書」
然後書店周轉率變差,退貨率飆高
然後回過來說出版業不景氣。切
策略二,那多半不是書,是文宣品
出版社或許賺到工錢
卻糟蹋了好編輯的生命──
時間都拿來拚業績成長了
哪還有力氣好好編出一本好書?
策略三,窮則變很好,若能成功也很值得恭喜
但不等於你可以對原來的本業──出版──減少投入的時間
就像陶晶瑩投資KIKI,我常去吃
但我可不樂意見到陶子因為投資餐廳
而荒廢了她的主持與歌唱功力
東賣西賣之後,還是要很認真面對你所經手的每一本書才行
Annie Hartnett這篇文章
推薦大家讀一讀
尤其是出版業上下游的朋友:
我們有多理解自己經手的每一本書?
我們有多關心來到書店裡的每一位讀者?
我們有多珍惜書與書店,所帶來的美好體驗?
有多愛上當爸…ㄡ,出版工作者這件事?
出版業的未來該怎樣
我總覺得答案不在報表的數字裡
而是在書架與書架之間的空氣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些年書店教會我的事
文○Annie Hartnett
去年聖誕節前一周,我上班的書店賣光了《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這本暢銷書,要到二十九號才能補貨近來。「那是我要給老婆的禮物,這下怎辦?」一位先生說: 「她就是想要這本書。」
那就送另外一本啊,我本來想說,但沒講。我在櫃台向這位先生致歉,主要是因為出版社趕不及印好。
「我想支持傳統書店,但你們讓我真想乾脆去網路書店買算了!」 他說。
「這本書在網路書店也是缺貨的,」我說,盡量維持禮貌: 「上網買也沒法讓你在聖誕節前拿到書。」
這樣的對話,其實很常見。顧客們老愛拿網路書店來威脅傳統書店,彷彿那是一種能讓他們得償所願的武器似的。「我在網路上買便宜多了,」他們總是在結帳時這樣告訴我。
這種顧客想讓自己對於在傳統書店買書的行為感覺良好,而且很想讓別人也知道這一點。很多人喜歡在網路上買書,但又覺得有罪惡感──大家都知道只有傳統書店會出錢出力辦作家活動,而且也是周末帶孩子逗留的好地方,大家也都知道花在傳統書店的錢,能讓城市裡有個好去處,而不會被網路書店老闆拿去買太空船。
所以,這種顧客對於自己踏進傳統書店很滿意,但倘若遇到買書上的不便,又會很不爽。一來,書比網路上貴,二來有時結帳還得排隊。有一次,一位客人衝進來說:「我違規停車,你可不可以先幫我結帳,然後盡快幫我用禮物紙包好? 」還有一次,一個客人對我同事大吼,因為她的車子被警察開了罰單,好像這關我們事似的。
在傳統書店買書,就是沒法像在網路上那麼快。去年,我體悟到了傳統書店這種「慢」的價值。
我這次原是為了填補獎學金的不足,才到一家傳統書店打工。但很快的我就發現,賣書這份工作不只是能幫我繳學費。我原本就是書店店員出身,這意味著,對於書,我必須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知識。我得讀得比別人快,比別人多。
但沒有人能包山包海的讀遍每一本書,因此在我當店員的那些年,我會在早上聽廣播裡的書籍介紹,通常當天早上電台談的書,晚點就會有客人上門來買。我記得有一位客人是這樣說的: 「我不知道書名也不知道作者是誰,反正就是一本跟二戰與情書有關的書…」「我也有聽到廣播了,」我告訴對方,然後轉身把書找給他。
還有一次,有位客人只模糊描述了某本書──封面是藍色的,好像是跟義大利有關,然後我也找出來給他,他高興到過來跟我擁抱。
「如果他去問電腦,說要找本藍色封面、跟義大利有關的書,恐怕很難找到他要的那本,」我老公說。老公學的是人工智慧,愛死了上網買書,就算傳統書店倒光了他也不會惋惜。
但他似乎明白我剛剛才弄懂的事: 社會上就是有些人,很需要傳統書店。這些人,正是我過去所熟悉不過的──讀書會必到的老太太,趁著中午來逛書店愛講黃色笑話的教授,還有隔壁那位治療師(一個小說控,很難相信有人有這麼多閒錢可以買那麼多書)。有一回下雪,一位出版商被困,他還讓對方睡在他店裡的沙發上。
喔,還有一位戴著牛仔帽的男人,他說自己除了來書店,從不踏出家門,每回走出書店前,還會摘帽向我致意(真的,沒騙你)。每個星期六,一位父親總會帶著兒子,到店裡來買一本童書。我後來才知道,當時這位父親正在跟老婆鬧離婚,書店是他跟兒子最愛去的地方。
去年底,一位坐著輪椅的客人告訴我,他快要死了。「我需要一本書,讓我的家人能夠明白我還是我,儘管我現在看起來是個病人。我實在受不了他們現在對待我的方式,老是戰戰兢兢的樣子。」他需要一本書,幫助家人放手與釋懷。我們聊了很久,談他需要的是本什麼樣的書,然後我告訴他,我們會特別為他客訂幾本合適的書。他離開後,我和書店老闆討論與研究,最後找到了十本書。幾天後,他再度來到書店,挑了幾本他要的,然後說: 「謝謝你們,願意聽我說話。」
書店,是為那些需要有人聆聽,那些平常沒什麼人對話的讀者而存在的。書店常吸引的,是那些平常很內向的人,或是那些根本沒意識到自己需要點社會連結的人。書店,提供了一個與他人互動的自在環境,一個可以輕易開啟話題的地方。可以聊的話題很多,可以談書(這是當然的),也可以聊聊家庭、前男友或前女友,可以聊聊天氣,聊聊附近有哪些好吃的餐廳,或是我們曾經見過的作家,還有我們心愛的狗狗(我們的書店是家狗善書店)。
我們甚至可以聊聊政治。今年,我們結帳櫃台上方的黑板,就寫著一行字: Books, not Bombs。「我喜歡這點子!」很多客人指著黑板說。
但真正讓我領悟書店價值的事件,發生在去年的某一天。正當我們店裡被假日人潮搞得昏天暗地時,我看到一位高中老師走進店裡,差點哭了出來。
其實他早就忘記我了,但那不重要。這位朱老師,是我整個高中時代第一位讓我覺得自己還不錯、覺得自己不是廢材的老師。大概從小學畢業後,我就沒過這種感覺了。我還記得第一次考試之後,朱老師寫了一張明信片給我,說他相信我很棒,他知道我可以做得很好。就在同一年,我的英文老師才跑去跟我爸媽說: 「這可愛的孩子,大概程度就這樣了。」但朱老師是第一個讓我感覺「站在我這邊」的老師,我還記得很清楚,有位男同學取笑我的屁股,還被他狠狠訓斥了一番──別的老師從來不會這麼做。
朱老師現在還是很年輕,看來當年教我們時應該年紀很輕,大概二十四、五歲吧。十年之後,在書店裡的那天我告訴他,當年他對我有多麼大的影響,我說,他改變了我的人生。
「真的嗎?」他說: 「我那時候很混蛋吧!」
我笑了,跟他保證當時他一點也不混蛋,至少在我眼裡不是。
那年聖誕節也讓我發現: 我們平常每一天為別人所帶來的禮物,也許連自己都不知道有多麼珍貴。在書店裡,一個很「實體」的地方,我們與他人產生了連結,在微不足道的互動中,彼此交換人與人的情感。假如我是在街上遇到朱老師,我很可能什麼都不會說,畢竟他不認得也不記得我,我只能與他錯身而過。但因為我們到了書店裡,一個讓我覺得有自信的地方,我主動打了招呼,也展開了連結。
也就是那一刻,我明白了為什麼我們仍然來到這個被人們視為過氣的地方: 在這裡,我們不只是電腦上的一個符號,而是這個世界上一個活生生的人。
原文標題為《We’re more than confirmation numbers: What I learned selling books to strangers》連結在此:
http://www.salon.com/…/were_more_than_confirmation_numbers…/
沙發先生退貨 在 貧窮貴婦小愛的吃喝玩樂育兒日記 Facebook 八卦
原來這是日本人/在日本工作/日本魂的人會做的事。我恍然大悟
難怪我老公當初為了讓我用電視看Ipad的線上日劇,特別跑去買了一條傳輸線。
回家弄了半天,突然宣布買錯了,買到Ipad2的線。
(普通人應該是去把線退掉吧?!)
這位先生跑去買了Ipad2。
上次去日本出差忘記帶充電線。
先買了一條但據說無法充電。這次的確有去退貨喔!
這個時候應該找人借一下線吧!!(畢竟是SONY的電腦,在日本有多難找到充電線?!)
這位先生怒買了一台筆電。
原來如此啊
【拋磚引玉(?)】
昨晚偷說爸爸的壞話,貼文下有位網友的留言讓我不得不轉貼按讚,她老公根本就是溫骯的分身啊:
「我想到我老公之前在日本工作時,買了最新的PS3,開箱試玩時發現公司宿舍房間配的電視疑似少了某條連接線沒辦法玩遊戲,他就怒買了一台電視......回台灣時還把電視用棉被包著夾帶回來。
然後有一年聖誕趴和一群親友約在KTV慶祝,出發前他突然說心情不好不去了。據說是他坐在沙發時,窗戶曬進來的冬日陽光反射,讓他發現新買的手錶鏡面上有凡人肉眼無法辨識的刮痕......他覺得萬念俱灰無法出門......
讓我想到外套拉鏈脫線無法前進的大白。
(典故出處:http://goo.gl/HH6hs4 )
壽司我可以抱你一下嗎?」
((摟緊))
沙發先生退貨 在 沙發先生負評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八卦
「沙發先生家居」於2016 年創立,前身為「卡羅家俬集團」,替世界各地家居設計品牌... 只用LINE敷衍了事一發完GOOGLE負評(其實我連一顆星都不想給,應該是(-)星才 ... ... <看更多>
沙發先生退貨 在 沙發先生負評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八卦
「沙發先生家居」於2016 年創立,前身為「卡羅家俬集團」,替世界各地家居設計品牌... 只用LINE敷衍了事一發完GOOGLE負評(其實我連一顆星都不想給,應該是(-)星才 ... ... <看更多>
沙發先生退貨 在 11111 - Mobile01 的八卦
售後服務這麼差,一來一往的不如退貨吧,這段時間再買組新的沙發已經送到了,況且還不曉得維修要多久 ... 沙發先生質感不錯欸希望他們可以好好處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