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次應民進黨中央黨部和蔡英文競選連任辦公室的安排,來美國參加蔡英文總統競選連任各後援會的造勢活動,就是要以行動表達對蔡英文總統的支持!並且懇請海外所有的鄉親團結一致全力捍衛本土政權,讓蔡英文總統連任成功,民進黨立委席次過半,台灣持續壯大!
今天很高興來到密西根湖畔的「風城」芝加哥。這座城市和底特律、克利夫蘭、匹茲堡等城市,都位於五大湖畔,也都是老牌的工業城。但是在60年代受到經濟蕭條和工業化轉型的挑戰,很多工廠倒閉。五大湖區在美國也被稱為「生鏽帶」(Rust belt)。
但芝加哥卻能起死回生、脫胎換骨,擺脫過去依賴鋼鐵業的風險,升級鋼鐵製造業,成為美國第一,同時食品加工、印刷等產業的產值也佔全美三分之一。
芝加哥更積極發展交通運輸、商業貿易和金融業,成為僅次於紐約的美國第二大金融中心。
芝加哥不再是一座「生鏽」的老城市,而定經過淬煉和「除鏽」,成為更具現代化的進步城市!在座來自台灣的鄕親,都是芝加哥城市光榮的見證者!
過去三年多的台灣也是如此。在蔡總統領導下的民進黨政府,不管是林全院長、我本人、和現在的蘇貞昌院長,我們花費許多功夫在幫臺灣「除鏽」。除了發展經濟,照顧弱勢外,另外推動年金改革、轉型正義、產業創新、司法改革、開發綠能等,都是國民黨不敢碰、但民進黨勇敢承擔的「除鏽」工程,擦亮台灣民主的品牌!
不勇敢改革年金制度,下一代台灣人就要承擔年金破產的代價。不積極處理轉型正義,台灣的民主永遠無法深化。不堅定進行司法改革,人民永遠不會相信公平正義。不用前瞻思維與國際主流同步,開發綠色替代能源,台灣如何因應氣候變遷。不努力將台灣經濟從傳統勞力密集產業和低薪的服務業,提升為「五加二」創新產業,提供資源讓年輕人勇於創業,台灣怎麼會被「世界經濟論壇」的2019競爭力報告再次認證,是全球141國家第12名!也和瑞士、德國、美國並列全球四大「超級創新國」!
甚至早在美中貿易戰爆發之前,民進黨政府早就推動分散風險的「新南向政策」,否則現在會有更多台商求助無門。現在已經有超過140家台商回流台灣,帶回超過6000億台幣的投資和5萬個工作機會。台灣經濟成長預估可以達到2.4%,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台商若要轉移陣地到東南亞或南亞,台灣也早已佈局,可以提供協助。「不能將所有足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有國民黨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𥚃,假裝看不到。
這些就是蔡英文總統和民進黨政府過去三年多來為台灣所做的事!我們用「除鏽」的堅定意志讓台灣在世界發光發亮!也走得更穩健!因此我也代表蔡總統和民進黨,懇求各位鄕親,不但要回去投蔡總統和民進黨候選人一票,還要幫忙拉票,讓蔡總統連任、民進黨國會繼續過半!
今天早上早餐時,大家不約而同關心香港局勢後續的發展,我觀察此次香港民眾所進行的反送中示戚、抗議、遊行活動,皆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曾有報導單次遊行人數超過百萬人,傷亡人數(自殺、被自殺)最多、被逮捕也最多!「香港加油,我希望可以看到你們的勝利,七一我不去了,其實我絕望透了」這是一位29女性的遺書,讀來令人鼻酸!岑子杰第二次遇襲,差點沒命,上救護車,浴血中仍叮嚀五項訴求缺一不可,令人感動又欽佩!他們的努力已經引起國際關注,紛紛表態對香港民眾的支持!美國眾議院昨天更無異議通過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要求國務卿每年向國會報告中國政府侵蝕香港基本法所保障的公民權益,法制和自治程度,評估是否繼續給予香港有別於中國的特別待遇,並要求美國總統制裁香港侵害人權的人士!
香港反送中運動給予我們的啟示:
1、代表香港一國兩制的失敗,中國強壓給台灣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及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皆不可行。
2、代表香港民眾爭取民主、自由、人權的決心,台灣應該給予支持,台灣並且要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持續深化,讓今日台灣是明日香港,而不是今日香港是明曰台灣。
3、美國眾議院通過香港人權和民主法案,代表人權和民主自由是普世價值,台灣追求同樣的價值,和國際民主陣營站在一起。
過去三年多,蔡總統和民進黨堅守主權國格,捍衛民主價值,才不會讓台灣成為現在的香港,也才會讓美國和全世界都更重視台灣民主的珍貴和戰略地位的重要。
美國、德國、英國、澳洲、日本今天公開表達支持台灣加入「國際刑警組織」,這是繼力挺台灣出席今年「世界衞生大會」後,國際重要國家對台灣的鼓勵!國際社會都將台灣當作「世界的台灣」,是全球民主和安全的最後守護神,這絶對不是中國用金錢買走兩個台灣邦交國就可讓台灣被孤立的。
美國和國際都這麼看重台灣,認為台灣是抵抗中國軍事和網路作戰的「民主最後防線」,我們怎麼還可以「唱衰自己、唱和中國」!
明年一月,如果台灣出現一位和北京站在同一陣線,或是無法堅定抵抗中國統戰分化、軍事進逼、經濟誘惑、外交打壓的國家領導人,這不僅僅是台灣民主的危機,也是全球民主社群的缺口,更是美國和其亞太安全盟邦在西太平洋的戰略失衡。
所以我要呼籲大家,全力支持蔡英文總統競選連任成功,民進黨立法院過半,讓台灣繼續壯大!
賴清德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英國知名搖滾樂團『酷玩』Coldplay,近日發行睽違四年的專輯時,向外界投下震撼彈,表示未來他們會先暫停世界巡迴演唱會的計畫,直到能找到『碳中和』的旅行方式,謹慎思考舉辦巡迴演唱會對全球環境帶來的傷害。 因為光是 Coldplay 最後一次世界巡迴演出,就僱用了 109 名工作人員, 32 輛卡...
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 在 賴清德 Facebook 八卦
我這次應民進黨中央黨部和蔡英文競選連任辦公室的安排,來美國參加蔡英文總統競選連任各後援會的造勢活動,就是要以行動表達對蔡英文總統的支持!並且懇請海外所有的鄉親團結一致全力捍衛本土政權,讓蔡英文總統連任成功,民進黨立委席次過半,台灣持續壯大!
今天很高興來到密西根湖畔的「風城」芝加哥。這座城市和底特律、克利夫蘭、匹茲堡等城市,都位於五大湖畔,也都是老牌的工業城。但是在60年代受到經濟蕭條和工業化轉型的挑戰,很多工廠倒閉。五大湖區在美國也被稱為「生鏽帶」(Rust belt)。
但芝加哥卻能起死回生、脫胎換骨,擺脫過去依賴鋼鐵業的風險,升級鋼鐵製造業,成為美國第一,同時食品加工、印刷等產業的產值也佔全美三分之一。
芝加哥更積極發展交通運輸、商業貿易和金融業,成為僅次於紐約的美國第二大金融中心。
芝加哥不再是一座「生鏽」的老城市,而定經過淬煉和「除鏽」,成為更具現代化的進步城市!在座來自台灣的鄕親,都是芝加哥城市光榮的見證者!
過去三年多的台灣也是如此。在蔡總統領導下的民進黨政府,不管是林全院長、我本人、和現在的蘇貞昌院長,我們花費許多功夫在幫臺灣「除鏽」。除了發展經濟,照顧弱勢外,另外推動年金改革、轉型正義、產業創新、司法改革、開發綠能等,都是國民黨不敢碰、但民進黨勇敢承擔的「除鏽」工程,擦亮台灣民主的品牌!
不勇敢改革年金制度,下一代台灣人就要承擔年金破產的代價。不積極處理轉型正義,台灣的民主永遠無法深化。不堅定進行司法改革,人民永遠不會相信公平正義。不用前瞻思維與國際主流同步,開發綠色替代能源,台灣如何因應氣候變遷。不努力將台灣經濟從傳統勞力密集產業和低薪的服務業,提升為「五加二」創新產業,提供資源讓年輕人勇於創業,台灣怎麼會被「世界經濟論壇」的2019競爭力報告再次認證,是全球141國家第12名!也和瑞士、德國、美國並列全球四大「超級創新國」!
甚至早在美中貿易戰爆發之前,民進黨政府早就推動分散風險的「新南向政策」,否則現在會有更多台商求助無門。現在已經有超過140家台商回流台灣,帶回超過6000億台幣的投資和5萬個工作機會。台灣經濟成長預估可以達到2.4%,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台商若要轉移陣地到東南亞或南亞,台灣也早已佈局,可以提供協助。「不能將所有足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有國民黨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𥚃,假裝看不到。
這些就是蔡英文總統和民進黨政府過去三年多來為台灣所做的事!我們用「除鏽」的堅定意志讓台灣在世界發光發亮!也走得更穩健!因此我也代表蔡總統和民進黨,懇求各位鄕親,不但要回去投蔡總統和民進黨候選人一票,還要幫忙拉票,讓蔡總統連任、民進黨國會繼續過半!
今天早上早餐時,大家不約而同關心香港局勢後續的發展,我觀察此次香港民眾所進行的反送中示戚、抗議、遊行活動,皆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曾有報導單次遊行人數超過百萬人,傷亡人數(自殺、被自殺)最多、被逮捕也最多!「香港加油,我希望可以看到你們的勝利,七一我不去了,其實我絕望透了」這是一位29女性的遺書,讀來令人鼻酸!岑子杰第二次遇襲,差點沒命,上救護車,浴血中仍叮嚀五項訴求缺一不可,令人感動又欽佩!他們的努力已經引起國際關注,紛紛表態對香港民眾的支持!美國眾議院昨天更無異議通過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要求國務卿每年向國會報告中國政府侵蝕香港基本法所保障的公民權益,法制和自治程度,評估是否繼續給予香港有別於中國的特別待遇,並要求美國總統制裁香港侵害人權的人士!
香港反送中運動給予我們的啟示:
1、代表香港一國兩制的失敗,中國強壓給台灣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及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皆不可行。
2、代表香港民眾爭取民主、自由、人權的決心,台灣應該給予支持,台灣並且要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持續深化,讓今日台灣是明日香港,而不是今日香港是明曰台灣。
3、美國眾議院通過香港人權和民主法案,代表人權和民主自由是普世價值,台灣追求同樣的價值,和國際民主陣營站在一起。
過去三年多,蔡總統和民進黨堅守主權國格,捍衛民主價值,才不會讓台灣成為現在的香港,也才會讓美國和全世界都更重視台灣民主的珍貴和戰略地位的重要。
美國、德國、英國、澳洲、日本今天公開表達支持台灣加入「國際刑警組織」,這是繼力挺台灣出席今年「世界衞生大會」後,國際重要國家對台灣的鼓勵!國際社會都將台灣當作「世界的台灣」,是全球民主和安全的最後守護神,這絶對不是中國用金錢買走兩個台灣邦交國就可讓台灣被孤立的。
美國和國際都這麼看重台灣,認為台灣是抵抗中國軍事和網路作戰的「民主最後防線」,我們怎麼還可以「唱衰自己、唱和中國」!
明年一月,如果台灣出現一位和北京站在同一陣線,或是無法堅定抵抗中國統戰分化、軍事進逼、經濟誘惑、外交打壓的國家領導人,這不僅僅是台灣民主的危機,也是全球民主社群的缺口,更是美國和其亞太安全盟邦在西太平洋的戰略失衡。
所以我要呼籲大家,全力支持蔡英文總統競選連任成功,民進黨立法院過半,讓台灣繼續壯大!
賴清德
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在今天的年終談話裡,我將跟全國人民報告兩件事。第一,是2016年,新政府做了什麼。第二,是2017年,我們要做什麼。
新政府在5月20日,接下治理這個國家的重責大任。
在經濟上,攸關經濟結構轉型的「5+2」產業創新計畫,已經陸續到位。綠能科技的「沙崙科學城計畫」已經在11月6日啟動。新農業面向的「台農發公司」,也已經在12月5日正式成立。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在12月25日正式揭牌。我們的生醫產業計畫執行中心,則預計在2017年初就會啟動。
在食品安全上,「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組織法」已完成立法,「化學局」已經成立。這是我們打造「食安五環」重要的基礎。
在社會安全網方面,住宅法已經通過,從此以後,社會住宅在土地取得、經費來源以及人力組織上,都會得到更大的支持。長照2.0已經開始試辦,「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的長照服務,正逐步落實當中。
在勞動權益上,我們修改了就業服務法,讓外籍移工的人權邁進了一大步。除了提高基本工資外,為了落實週休二日,並且讓企業有一定的經營彈性,我們也通過了勞基法修正案。我要強調,臺灣的勞動環境正在進步中。
我們執政的節奏很清楚。我們正在為臺灣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2016年的工作是打樁,2017年,就是積極建設。這是臺灣最關鍵的兩年。新政府選擇在執政初期,就正面迎戰所有的困難,因為,我們相信,政府先苦後甘,人民才能苦盡甘來。
明年,新政府的施政,主要將聚焦在下面這四件事情:
第一、全力提振臺灣的經濟。這是2017年最重要的任務。
今年整體經濟雖然逐漸回溫,但是,力道仍然不足,政府有責任,透過公共政策以及公共投資,創造新的動能,讓經濟可以更活絡、更強韌,走出新的局面。
明年開始,政府將從「加速推動結構轉型」,以及「全面擴大基礎建設投資」兩個面向切入,打破經濟的沉悶,注入成長的活力。
在520時,我說過,要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就必須下定決心,打造臺灣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為了啟動這個結構轉型的艱鉅工程, 七個多月來,我們完成了各項產業發展計畫的整備,以及年度預算編列。相關立法或修法也在進行當中。
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執行力將是最關鍵的考驗。未來,包括「5+2」產業、老屋更新、社會住宅跟長照、托育等,各項攸關民生經濟發展的策略,只要是規劃完成、立法到位、並且已經編列年度預算的,都必須全力加速來執行。
這些政策和計畫的執行層面,涉及到人才、資金及技術的整合、國土空間的規劃利用、中央地方的分工合作,以及區域聯合治理等高度複雜的工程。
因此,政府將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協調及整合機制,來提升整體執行能量,讓各項政策跟建設可以順利落實推動。
另一方面,我們也將採取前瞻性的積極財政政策,全面擴大基礎建設的投資,包括地方建設,以及下一個世代所需要的基礎建設。
政府現在正積極盤點地方建設的需求,未來將優先推動可以配合區域聯合治理的跨縣市建設,以及過去投入不足、發展相對落後地區的重要基礎設施,藉以促進地方整體發展,以及區域平衡。
在整體性的下一世代基礎建設方面,我們也在盤點各項建設的需求,包括:
第一,整合高鐵、台鐵及各地方捷運的綠色軌道運輸系統。
第二,寛頻和超寛頻雲端基礎建設。
第三,因應氣候變遷的防洪及抗旱工程。
第四,邁入高齡化社會所需要的軟硬體基礎設施。
第五,強化基礎科學研究所需要的基礎建設。
第六,朝向非核與減碳的能源轉型所需要的基礎建設。
明年三月,行政院將提出完整、前瞻性的基礎建設計畫,作為未來推動的依據。
上面所提的這些建設,是一個國家級的中長程擴大內需方案。所衍生的財務需求,將需要巨額的投資,也將產生帶動整體經濟動能的效果。我們將訂定優先順序及執行時程,不排除以追加預算,或者特別預算的方式,來加速執行。同時,我們也會善用財務工程,引導民間資金積極參與,進而活絡民間的投資。
現在,我們也正啟動稅制的檢討,希望在兼顧財政健全和稅制公平的原則下,進行稅制的合理改革。不要因為若干租稅的扭曲,而影響到經濟的健全發展及產業競爭力。
明年,我們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持續各項重大改革,年金制度的改革是我們的優先項目。
在經歷20次委員會之後,年金改革已經要進入分區會議及國是會議,我們預計在下個會期,把最後的版本送到立法院審查。
年金制度瀕臨破產,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之所以需要改革,是因為從過去到現在,臺灣社會始終沒有負責任地,徹底檢視我們的年金制度,才會讓這個制度,一步一步走到瀕臨破產的地步。
因此,年金改革的重點就是財務永續。簡單來說,就是要確保大家的退休金都能夠領得到、領得久。就如同剛剛陳副總統所說的,年金改革不可能一次到位,但我們希望透過大家的努力,尤其是這次的努力,確保一個世代,大約是25到30年,不破產的年金制度。
當然,確保一個世代不破產的年金制度只是第一步。我們由衷希望,每十年檢討一次年金制度,能夠成為未來臺灣政府的常態。每一次檢討都能以確保後續的25到30年不破產為目標。定期檢討、世代傳承,才能確保未來每一個世代的退休安全。
這個議題應該跳脫政黨。換句話說,不管十年後哪一個政黨執政,都能定期檢討年金制度,這才是臺灣人民之福。
2017年,我們的第三件工作,就是在變動的國際局勢中,能夠應變,並且維持和平穩定的情勢。我們也要在變局中找機會,在區域安全及經貿事務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臺灣必須在亞洲扮演建設性角色,扛起更多的責任。我們堅持貿易自由化,絶不閉關自守。
我們會積極地推動新南向政策,針對東南亞、印度、紐澳等國家,進行更多元的交流和往來。「新南向政策」在2017年將進入行動年。
我們也將持續跟主要貿易國家和區域,包括美國、日本和歐盟保持對話,深化雙邊及多邊經濟合作,以互利共贏,來拓展對外經貿關係,打開臺灣經濟的活路。
在外交工作上,我會堅持「踏實外交,互惠互助」的理念,透過拓展各層面的合作,來強化臺灣和其他國家的實質關係。
下個星期,我即將訪問中美洲四個友邦,不只要鞏固邦誼,也要為第一線的外交同仁打氣,更要讓全世界看見臺灣的志氣跟決心。
520以來,我們根據普遍民意及國內共識,致力維繫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我們也本於尊重歷史及求同存異的精神,向對岸持續釋出善意,期盼透過雙方良性互動,逐步化解對立和分歧。
但這幾個月以來,臺灣人民的普遍感受,是雙方盡力維持理性及冷靜的立場,已經有些變化。北京當局,正一步步地退回對臺灣分化、打壓,甚至威脅、恫嚇的老路。我們希望這不是北京當局政策性的抉擇,但是我們要提醒,這樣的作為傷害了臺灣人民的情感,也影響到兩岸關係的穩定。
為了維護區域的和平跟繁榮,我要再次重申,我們的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但是我們不會屈服於壓力,也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
明年的兩岸關係是不是可以峰迴路轉,將取決於我們的耐心和堅定的信念。另一方面,也將取決於北京當局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未來,是否也願意承擔起責任,以新的思維和做法,共同擘劃兩岸互動新模式,來回應兩岸人民及區域內所有成員,對和平發展的共同期待。
2017年,新政府要做的第四件事情,就是嚴肅面對分歧性的議題。作為總統,面對分歧性議題的時候,我不會退居第二線,我必須想辦法讓這些分歧,找到對話的空間,然後找到合理解決的方法。
像是不當黨產的爭議。這是黨國時期留下來的問題,在民主時代,大家面對這些歷史問題時,應該要放下成見。
在這裡,我要呼籲國民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坐下來談。用協商來代替對抗,讓不當黨產的問題盡快走入歷史,給臺灣民主一個健全發展的空間。
明天,就要邁入2017年。從我上任以來,我一直強調,要提升國軍的形象。明天的升旗典禮,國軍將扮演重要的角色。有史以來第一次,國軍楷模將會帶領大家唱國歌。希望全體同胞,多多為他們加油打氣。
最後,我就用明天元旦升旗活動的精神,來跟大家共勉,那就是「2017,我們一起」,讓我們團結一起,面對挑戰,迎接2017。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英國知名搖滾樂團『酷玩』Coldplay,近日發行睽違四年的專輯時,向外界投下震撼彈,表示未來他們會先暫停世界巡迴演唱會的計畫,直到能找到『碳中和』的旅行方式,謹慎思考舉辦巡迴演唱會對全球環境帶來的傷害。
因為光是 Coldplay 最後一次世界巡迴演出,就僱用了 109 名工作人員, 32 輛卡車,跟 9 名巴士司機,這些人前往五大洲,在 122 場音樂會上為 540 萬人演奏,而且他們都是搭私人飛機,人均碳排放量是一般商用客機的 40 倍。不過要計算 Coldplay 的碳足跡很不容易,但根據音樂行業的最新數據顯示,現場 live band 演出,每年在英國產生 40 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問題的不僅僅是航班,還有往返現場聽演出的粉絲也都是污染源,這些累積下來都是相當可觀的環境成本。
而在今年的馬德里氣候會議上也公布了年度的全球均溫,目前全球均溫已經上升 1 度,就快達聯合國警告的增幅標準,而且全球碳排放量比 2015 年巴黎氣候協定通過時,上升了 4 %;因此歐洲議會也正式通過表決,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宣示『氣候緊急狀態』的大洲,新任歐盟執委會主席更誓言,將在就任百日內提出『歐洲氣候法案』,全球都在因應氣候變遷做出努力。
雖然近年來,其實也常看到很多品牌、很多組織在推廣環保減碳的行動,也帶動環保袋、環保吸管,這些設計物的銷量,大眾意識確實逐漸提高中,不過在台灣,人均碳排放卻還是高居全球前 25 名,減碳是勢在必行,不過也因為環保、永續議題的推廣,容易出現『高認知度、低行動影響力』的落差。在一般民眾的認知都認為,我們要環保、要減碳,但個人心理面就不是這樣了,我們很容易對於氣候變遷、環保議題有『表裡不一』的立場,因為氣候變遷是累積性的,但我們通常很少有這種耐性,去等待幾十年後才發生的『改變』。
在歐美最近也有年輕人發起不搭飛機救地球的活動,瑞典的環保少女桑柏格也是為了參加馬德里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花了 20 天橫跨海洋,身體力行減碳救地球。但不搭飛機真的比較環保嗎?
雖然飛機排放的溫室氣體,只占全歐盟總量的 3 %,但每人平均飛一公里就釋放 285 克二氧化碳,碳足跡是所有交通工具最高的。單程飛行造成的二氧化碳,可能相當於一年開車通勤產生的量。但哪個交通工具比較環保,會根據旅途距離,還有乘客數量變化,如果是短程旅途,火車排碳量可能比飛機高,如果是長途旅行,甚至可能兩種交通方式排碳量差不多!
你對於降低碳排放有什麼看法?
為了節能減碳你又做了哪些實際行動呢?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igIoaDZpb8/hqdefault.jpg)
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 在 高閔琳 Youtube 的評價
【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大會農林部門業務質詢
質詢要點:
一、嚴防登革熱,汙水下水道進度追蹤
過去高雄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為零,因此整個大岡山包括阿公店都容易看到許多蚊子、蒼蠅,而現正值夏季氣候炎熱,為登革熱高峰期,因此希望當局能夠加速加速進度。
二、嚴防豪雨成災,滯洪池進度追蹤,要求當局定期清淤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常有颱風、豪大雨,汛期的洪水問題相當嚴重,岡山嘉華地區有許多岡山傳統產業,淹水問題嚴重,非但擾民且影響生計,希望當局能針對嘉興五甲尾滯洪池進度努力,並要求水利局加強舉辦說明會,傾聽鄉親地方意見、詳盡答覆;特別是有關鄉親對於滯洪池「溢流」、造成魚塭、土地等財產損失之疑慮,施工車輛也應於交通離峰時段載運,避開上學上班民眾,並清理車體及路面,以免造成用路人髒污困擾。除此之外,滯洪池新建必然是為了調節水流、改善水患問題,然而基本的「定期清淤」工作更應經常進行,應於汛期來襲之前確實執行,避免因淤泥未妥善清除而無法發揮滯洪設施應有的功效。
。
三、動物保護自治條例
高雄市的動物保護自治條例,日前舉辦聽證會時,針對外籍勞工部分不同風俗民情,而有食用貓、狗肉之情形,提出需注意是否會有歧視性立法問題,建請農業局與法制局給予相關修正之意見。
四、舊市場遷建,打造新市場聚落
岡山果菜市場與舊漁市整體動線規劃、設施、設備、及環境都相對老舊,衛生環境有待改善,且岡山魚市場位於嘉興陸橋下,腹地不足,致使許多交易行為溢出在道路兩側,造成的交通問題,需有相關遷建規劃,但許多攤販擔心客源流失,因此期待農業局及經發局能致力與攤販溝通,整體完善規劃後,迅速將不同市場形成市場聚落,除能增加集散效率,動線也不影響到一般居民,同時整頓市容。
五、北海岸沿線海岸保育,規劃完整市容
鑑於立院剛通過之海岸管理法,應當如何維護管理北高雄沿岸之海岸景觀,諸如設立人行步道,亦或蚵子寮通安宮設置之平台,對於海岸保育及整體市容規劃,建請相關當局研議,以護灘讓海岸線不受侵蝕,且讓人們可更加親近海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0fn7oRI-Gg/hqdefault.jpg)
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總統蔡英文上午出席AIT舉辦的活動。面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挑戰,台美會一起加強合作,也強調減碳的重要性。另外美國參議院外委會通過戰略競爭法案,確保美國未來能全方位因應中國挑戰,反制北京對台灣與區域的野心。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281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sc8EbGabqM/hqdefault.jpg)
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 在 政院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總統提轉型拚淨零碳排 - YouTube 的八卦
21號行政院 通過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並把名稱修正為《 氣候變遷因應法 》,希望達到國家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世界地球日這天,總統蔡英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