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養小朋友,不只是捐款,更是關於生命的交流。
【黃翠如 X 地平線上這個世界那些人】
曾經走過浮華大地,也踏足過不同發展中國家的黃翠如 Priscilla Wong,她說:「我到這些地方,並非為了告訴自己我有多幸福,而是很想看真實的世界。」
真實的世界,是資源分配不均的世界,翠如回應的方式之一,就是助養兒童。她從第一份工作已經開始助養,她的姐姐妹妹也不約而同是助養者。「我們一家人助養了多個孩子,每年也收到他們的信。」翠如很喜歡看助養孩子分享的家事和生活瑣事,「覺得很奇妙,忽然發現自己跟世界某處連接著。」
助養兒童,不只是捐款,而是生命的交流。助養者與孩子透過文字、圖畫和相片,分享彼此的生活與生命。
翠如肯定地說:「我們不是比他們高等,亦不需要覺得自己幸福,因為那不過是把我們所多得的、本該屬於他們的資源,歸還給他們。」
每個人心裡面,都有個讓世界更美好的方法,翠如選擇助養兒童,你呢?http://bit.ly/wvhk-wearesponsors-priscilla2
#我們都是助養者 #WeAreSponsors
歸還世界給你線上看 在 Facebook 八卦
#當下努力不是為了未來幸福_我們需要的是享受現在。
下午,幫好朋友 尼 可愛 佳 的老公過生日,好友的老公可能許多粉絲知道,是之前常在電視上出現的法國攝影師Nico,也是我們家庭最愛的攝影師。派對當然在線上,同時線上十幾對夫妻一起舉杯慶生,準備好自己家裡的香檳,我拿著咖啡一起,覺得幸福美好的氛圍濃厚。
防疫期間有許多方法製造居家樂趣,譬如線上群聚派對、線上閨蜜聊天室、全家一起運動......今天下午我們則是用投影機投射到牆壁上,全家一起享受看電影的氛圍。
\
上週錄製華人健康網的健康話匣子(我是主持人喔),如果沒有跟到clubhouse的朋友也沒關係,日後會剪輯成影片與podcast;聊到防疫期間親子相處關係緊繃該怎麼辦?與先生相砍兩相厭又該怎麼做?母親焦頭爛額的情緒到底怎麼緩解?
怕剪輯後製大家還要等,家扶基金會督導分享了一些訣竅我覺得十分受用,先分享給粉絲~
■「不」要生氣,深呼吸10下(記得我教的呼吸法嗎?可以紓壓)
■「閉」上眼睛,靜心10分鐘(眼不見為淨其實一點都不鴕鳥)
■「打」給家扶,家扶專線0800-078585(家扶可以去電聊天談心事喔~我也當天才知道)
■「小」孩抱抱,擁抱孩子10秒鐘(孩子超需要擁抱,老公也是)
■「孩」要大笑,與孩子大笑10聲(我們家兩位笑點低這時候變優點)
老實說以前我情緒控管很差的~
這幾年已經變成情商很不錯的女人,而我鍛鍊自己的方法跟以上口訣很類似,這樣的練習可以幫助自己「與情緒脫鉤」,回歸理性去面對問題。
\
#日子美好還是窘困其實都是心境,回溯到我去年出版的書摘,期待可以幫助家庭關係有點緊繃的大家能換方向思考......
當下的努力是為了未來更好、更快樂?
但不用等到以後才快樂呀!
上週末陪老公歸還輪椅,除了筋爸恢復良好外,更期望減少對輔助器材的依賴,可以讓他更積極於復健。
事實上,他能走就都盡量走,能不用拐杖就盡量不用;他的復健進度,連醫生都稱讚,搞不好未來還是可以開車自駕。我們都期待筋爸會是那個跳脫統計學,能夠恢復到最好的特例。誰知道自己不會是呢?只要充滿盼望。
歸還輔具後,站在那個熟悉的十字路口,一種「從惡夢中醒來」的感受突然湧進心裡。
幾個月前,這裡是我唯一准許自己流淚的地方。總是告訴自己「綠燈亮了就不准再哭,只有等紅燈時能哭」;從差點失去他,到每天得面對不穩定的病情變化,面對醫生對他未來做最壞的預測,再安排各種治療計畫、到處籌錢⋯⋯
這是第一次體悟到,人生有許多壓力與情況,逃避也沒有用、悲傷沒有幫助、埋怨更無濟於事,甚至多餘的擔憂都是負擔。我,只能理智地去處理,把結果豁然地交給宇宙。
現在,在這個十字路口,我的手握著老公還沒有辦法自在控制的右手,緊緊地靠著他⋯⋯即使筋爸沒辦法用力地回握,但這已經是我感到幸福滿足的時刻,因為軀體還是充滿溫度。因為這一次差點死別的體悟,我也開始為自己練習:有一天,如果家人真的比我早走,該怎麼樣去調整自己,讓心理有所準備,並且依舊活得好。
夫妻關係中,總會遇到冷漠平靜的時候,希望多一點點空間、多一點點時間,開始懷念起單身的各種自由生活。但,那是因為我們都沒有想到,其實有一天,總有一個人會提早說再見。那是生命早就注定好的事,而你沒有辦法知道,那個時間點。
所以我很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時候。
還記得,筋爸住院的時候,偶然經過一家餐廳,裡頭坐滿了用餐的家庭。看著快樂吃飯的他們,覺得自己很像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徹骨的天氣裡羨慕地看著別人幸福,這樣的如常對我一點都不平常,這麼簡單的幸福,是我想要卻無法有的。
人生充滿了紛爭與困難,但如果知道總有一天要說再見,那麼每個困難,其實都只是自己的心結罷了。
以前我們會為了存不到房子的頭期款而吵架,會對彼此未來生命規劃的不一致而氣惱。我們覺得,當下的努力是為了讓未來能夠更好、更快樂。
但其實,不用等到以後才快樂啊!
內心的空虛、空洞不會被填滿,直到你找到讓心溫暖的方法。那通常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為了幫助老公復健,原本預定的進修課程也大轉彎,修習更多與「筋膜」、「神經肌肉控制」功能性矯正運動的相關課程。這些知識不但可以幫助我深愛的筋肉爸爸,也可以讓一般大眾的健身,更有效地突破自己。
我還是計劃著很多未來,一半是自我實踐,才不至於終日覺得被現實捆綁;一半是對家庭的夢想,寄望著未來讓自己努力活在每個當下。但我花更多時間在「享受現在」,如果總是寄望未來可能更好,卻忽略了現在的自我也必須快樂,那些憧憬說穿了也只是幻影,是永遠達不到的奢望,因為幸福感不會降臨在不快樂的人身上。
當你經歷過死亡,看世界就會更清晰。
當下的努力不是為了未來的快樂,我們需要的是享受現在。
\
摘自《#我愛_我強大》一書~~我用靈魂寫出來的書❤️
歸還世界給你線上看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八卦
【國中孩子私開臉書和IG,還跟異性朋友私聊天、罵髒話,怎麼管?】
最近因為疫情關係,親子為手機、上網的事情衝突很多。
有一位媽媽來信跟我說,他們夫妻不是很贊成國中的孩子使用臉書、IG這些社交軟體。
因為疫情改在線上上課,所以家裡增添筆電,沒想到無意間發現孩子自己申請了這些社交軟體,且發現孩子竟和異性的同學聊天,
更難接受的是,孩子還和對方抱怨媽媽經常把密碼換掉,害她打不開手機和筆電,她非常生氣,用難聽的髒話咒罵媽媽。
媽媽看到這些對話非常生氣,想到自己付出這麼多,孩子居然在別人面前用髒話罵她,覺得孩子不懂得感恩,
為了這些社交軟體的使用,親子衝突不斷,雙方敵意愈築愈高,
女孩為了躲避媽媽的監控,甚至跟對方說,她已經找到破除方法,這讓媽媽生氣孩子居然不誠實,且憂心無法管束孩子在網路上的行為。
爸爸也覺得自從開放上線之後,就不斷焦慮孩子讀書上課不專心,因此傾向要完全斷絕孩子使用臉書和IG。
以上案例,媽媽問我:
1. 好像諜對諜,很累,到底要不要禁止國中孩子玩臉書、IG?
2. 該不該知道孩子的帳號密碼?可不可以要求不定期看一下聊天內容?
3. 一天該給孩子玩多久?怎麼知道她是在查資料還是在玩社交軟體?
4. 每天都要討價還價說等一下、再等一下,真的非常令人厭煩。
5. 無法接受孩子在網路上用髒話罵父母。
【我的回覆】
媽媽您辛苦了,我知道您的焦慮。
數位世界是不變的趨勢,我的孩子都已經大學,最小的高一。
我的作法供您參考,我的作法算是保守派的,也就是國中並沒有給他們智慧型手機,高中才給他們使用手機,
因為高中無論是課業、分組討論或社團、補習,在在都需要手機,也必須開始練習怎麼自我控制、妥善的使用手機。
臉書和ig有規定,13歲才可以申請帳號,所以,三個孩子上國中,我就開放讓他們使用。
就如同我在《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的33個修練》裡提到,因為14歲以下的兒少是「無刑事責任能力人」,也就是他們所做的一切都要由父母擔負責任,
因此,孩子在國二之前,我跟孩子協定好,臉書的帳號密碼要告知父母,
但是我也擔保,我不會隨時隨意上網跟蹤查詢,我也幾乎不太在他們的臉書隨便按讚或是留言,以免讓他們感覺我隨時監控。
直到國二之後,參考法律規定,孩子已達「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所以允許他保有帳密隱私。
這個年紀,都需要和同儕保持互動,有自己的朋友圈才有歸屬感,若是沒有朋友圈沒有歸屬感,就感覺自我飄零無所依附,這對青少年而言,是很痛苦的感覺。
因此,三個孩子我都是國中就開放臉書與ig(但國中無開放Line)。
每天放學後可以使用30分鐘,有時會延長10分鐘,一開始就和他們都約定好,而且國中時期,他們沒有手機,所以都是用家裡客廳的筆電或是我的手機。
一開始時當然少不了叮嚀,也是每天上演討價還價的劇碼,但是我都會通融一到兩次,5-10分鐘延長時間,
直到九年級都還偶而發生討價還價的狀況,即便如此,我仍然堅守把關,最後,他們也都會乖乖地把手機歸還或是關掉筆電,然後進房間讀書。
晚上讀完書,確實複習好課業,我也會開恩,酌量開放20-30分鐘給他們使用。
國中時期,我不建議完全禁止使用臉書或ig,因為這對他們這個年代而言,是共同的話題,且是非常普遍的互動模式,
在強烈尋求同儕歸屬感的國中階段,愈禁止愈會引起他們對父母的仇恨與敵意,甚至逼他們忍不住飆出狠話氣死爸媽。
這個年紀,「朋友」就是最重要的資產,沒有朋友、沒有歸屬感,就像幼兒沒有玩具可玩,嬰兒沒有母奶可喝一樣痛苦,這一個前提必須了解。
我建議,可以大方讓孩子使用這些社群軟體,但若不放心,可以坐下來,親子好好討論使用規則,
至少在國二之前,參照法律,爸媽是有需要知道帳號密碼的,但絕對不會沒事一直懷疑、或跟蹤他們的數位足跡
我們也可能要捫心自問,有沒有過度度災難化孩子在數位世界的行徑?
另外,也要一起討論使用時間,放學後使用30分鐘是否OK?最多延長一次,10分鐘,請孩子遵守。
若是孩子在提醒下有做到,請務必要大聲的讚賞鼓勵,讓他們知道,他們的行為讓父母感到開心,也因此能受到更多的信任;
而孩子愈感受到被信任,就愈願意去遵守親子之間的約定,這就是「正向增強」,也唯有這樣,才能形成正向循環。
這是個數位時代,誠如我在「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和「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裡所說的,我們爸媽不可能阻擋這個時代趨勢,
國中時期需要使用手機來學習的機會還不多,到了高中,幾乎沒辦法不用手機,
透過適度的使用,親子共同討論使用原則與合理後果對應(雙方都同意的適度罰則),讓孩子在國中階段先有機會練習如何在有限度的使用時間下,學習自我控制與收斂慾望,是值得的,也是必經的過程。
另外,孩子因為生氣爸媽的不斷的監控與懷疑,因而飆出難聽的髒話,也千萬別太放在心上,我知道爸媽會痛心,覺得孩子怎麼可以如此忘恩負義、沒有良心,
但是,這個年紀幾乎沒辦法想那麼多,他們腦袋裡只有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自己被嚴密監控、不被信任而不服氣,甚至根本沒想到髒話的真正涵義,我在書裡都說,這是因為他們的腦袋裡只有(我)這個字。
現在的孩子和過去不同,很多品學兼優的孩子在網路上也都飆髒話,這是這個年紀裝酷的常用方法,千萬別太在意,我家孩子過去也如此,私訊時還忘了關,被我不小心看到,我都裝作不知道。
整個世代的特質都在變化,也不是只有少數家庭的孩子如此,青春期似乎有向下延伸、向上延長的趨勢,父母的確辛苦了。
等衝突過後一陣子,親子雙方的心比較能夠放下來,再找機緣破冰。
通常,會放軟的都是爸媽,不是孩子,爸媽可以表達自己感到受傷的真實感受,告訴孩子,你們真的很傷心難過,相信,孩子會有感的,只是很難做好自我控制。
過猶不及,過度的限制很可能引起更大的反彈,有句話:「嚴官府,出厚賊」
防堵不如疏導,就每天開放適度的時間吧!但也要告訴孩子:
要自由,就要展現自律!
希望能做到親子之間的約定,為自己爭取值得信賴的自由。
以上,辛苦了!
【請參考】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768?sloc=main
歸還世界給你線上看 在 亞太的線上及語音客服比台灣XX還讚... - Mobile01 的八卦
10月初,把台星門號攜出2門雙11無緣攜回台星之後窮人家的我只好把眼光轉向亞太反正,亞太在我的生活圈也還可以況且只是要辦給小孩使用需求沒那麼高想 ... ... <看更多>
歸還世界給你線上看 在 《歸還世界給你》娜札腳扭傷,楊爍大叔力爆發|LiTV 線上看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