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馬索」——念珠之功德與作用之二 》
十幾歲時,我獲得了一串念珠,當時對於念珠的概念,並不像現在這麼在行,只覺得這串念珠,淡黃色上面佈滿了如星辰般密密麻麻,也像螞蟻築巢穴窩般的坑坑洞洞,極不規則,但拿在手裡就是有股說不出的溫暖和安心。這串一百零八顆的菩提子念珠,是來自於一位從中國福州鼓山的湧泉寺來台的老和尚,人們都管他叫傳心師父。傳心師父外型有一點酷似晚年的弘一大師,清瘦嶙峋,但卻有股不可言喻的、詩人般的氣質,風雅脫俗,我最早有些詩詞的啟蒙,也是來自此師。等到日後我讀書求學,跟隨了我的國文老師之後,愈發地覺得這老和尚本就是俱足古代翰林多墨般慧行才子,只可惜傳心老和尚當時業已圓寂多年。
傳心老和尚是一位禪淨雙修的老和尚,據說老和尚和虛雲老和尚也有段頗深的因緣,當時傳心老和尚還只是一位沙彌、學習僧,關於此事,和傳心老和尚稍熟之後,也曾聽聞虛雲老和尚在鼓山的一些玄妙事蹟,例如虛雲老和尚曾經在湧泉寺傳戒的時候,寺廟中的鐵樹竟然會無故開放出如同水盆般、奇大無比的花,這可是百年難得的奇聞。鐵樹也有人稱做鳳尾蕉,這原來聽老輩的講法,是有故事的,這故事又有一些傳奇,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多遙遠以前的故事,據說是來自於一隻鳳凰,這鳳凰被一位有錢的暴發戶拾獲,他便把牠關在籠子內,每天給他餵食最好的飼料和鳥食,希望博取這隻鳳凰的開心,據說如果可以見到鳳凰展翅飛翔或欣賞到曼妙的鳳姿,是極為喜慶的事,在中國一直是被看做吉祥的象徵,也是國祚綿延之兆,通常被稱為鳥中之王,也有一說,鳳凰是天龍後代。話說這土豪強學風雅,每天期盼著這隻鳳凰可以在他眼前振翅舞蹈,但沒想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從來未曾如願過,最後他火大,就將鳳凰一把火給燒死。鄰近多事的人,在焚燒過後的灰燼中卻發現長出了樹苗,附近的民眾便認為是鳳凰的靈魂不死所長出來的鐵樹。鐵樹也因為這段神話,常常被形容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象徵。
根據傳心法師的描述,他少年時所見到的虛雲老和尚當時已經九十多歲,但卻身體極為矯健硬朗,並且日日出坡,還在寺中種植了多棵樹木。更有一件稀奇的事,那便是龍王曾經化現為一老者,求戒於虛雲老和尚的事蹟⋯⋯或許由於傳心法師的贈送菩提念珠以及經常耳聞虛老的事蹟,那段時期對於禪生起了極為深切的興趣,於是在這位傳心法師的啟蒙下,開始念誦《楞嚴經》、《心經》、《金剛經》等和宗門相關的經書⋯⋯。
傳心老法師是位解行並重、通達三藏的善知識,平日裡極為和善,溫潤有儀,因此頗得人心。特別對於年少孩童,他最常做的就是準備好一罐罐的瓶裝水,裡面通常會放上冬瓜糖等甜品混雜水中給小孩喝,原來他每天都會持誦一百零八次的大悲咒加持這些水,和來訪的眾生結緣。遇到比較有佛緣的小孩,他便會送一串念珠。只不過如此過了很多年,我始終看到的都是菩提子念珠與人結緣,後來有一次,當時我已經年歲漸長,回去他的精舍探望他老人家。他有一具從中國帶來的大銅缽,每次他都會放置許多星月菩提子念珠在缽內與人結緣。我便好奇地問老和尚:「師父,這麼多年來我始終看到的你和別人結緣都是用菩提子,不知道這其中是否另有因緣?」
師父用他一貫的慈悲溫暖的笑容回答說:「你既然問到了,我便告訴你,日後你也可查閱有一部經叫做《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這部經是文殊師利菩薩為了未來有情的眾生而講述,目的是要眾生了解念珠的功德是為了可以利益自己的善業成就,同時也可以保護眾生,這其中就有提到菩提子念珠。我個人認為菩提子念珠除了經文上有提,用菩提子念珠的人,不管是放置在手中,手指掐念,或者手持握菩提子念珠,只要用此念珠撥念一次,它的功德所得到的福報是無量無邊,沒有辦法用現在的數字來計算功德。就算沒有辦法用此念珠計算佛號,但只要持有此菩提子念珠,隨身手持,在行、住、坐、臥之中,不管所說言語內容如何,但因為此人保有菩提子念珠的緣故,他的福德因緣就如同持誦諸佛名號及咒語一般是無二無別的,所得到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但是如果要如理如法最好要滿數一百零八顆,才算圓滿。
如果作為手珠、提珠,也可以五十四顆,或者二十七顆,最少也可以用十四顆⋯⋯」老和尚一邊很熟練地講述著這部經的功德利益,一邊轉過身習慣性地吹口氣為在他身旁大缽內的一捆一捆用紅絲線牽綁的菩提子念珠加持,這是老和尚的習慣,他平常二六時中總是阿彌陀佛和大悲咒從不中斷地於心中默念,更了不得的是即便他和人聊天、說法、開示,也是心不散亂地默持心誦。原來這菩提子的功德殊勝是如此地無與倫比,並且經中還特別讚說,為何特別讚嘆用菩提子是獲得利益最殊勝的原因?
菩提子殊勝的功德因緣諸多,但經中曾經有說到在過去世佛出世的時候也是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當時有邪見的外道毀謗三寶,其中有一位男眾值遇非人打殺,這外道就說:「如今是我道昌盛,不知道諸佛有什麼威神力?既然佛是在菩提樹下成佛,那這棵樹應該要很有感應才對!」就把男子置臥在菩提樹下,同時說:「此樹若是聖樹,此子必當完好如初、甦醒過來。」如此經過七日七夜,稱念佛的名號,後來其子果然復活,甦醒過來,這外道便讚嘆說:「一切佛的威德力我過去未曾見聞,但在佛成道的樹下,如此的示現甚為稀奇,如此大威大德真是不可思議。」因為這般因緣,所有的一切外道都改邪歸正,發菩提心,並且堅信佛力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如此,所有的人皆稱頌此樹為延命樹⋯⋯。
如今歲月如漏沙般,於指縫間頃刻流逝,傳心老和尚和我唯一心靈傳遞相通的,也只有幾幀發黃的照片及當時他和我結緣的菩提子念珠。這串念珠伴隨我持誦過不可數的佛號及咒語,珠身也從青澀薄黃,經由歲月的摩娑,一顆顆棗紅、咖啡色的珠子輪流在指縫間雁傳心語,願老和尚早日重返娑婆。(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楞嚴五大咒心感應 在 法鼓山 Facebook 八卦
🛎【學佛Q&A】請問初學佛者應從哪一部經、哪一個咒語先持誦起呢?
🤔問:佛教的經典、咒語極多,請問初學佛者應從哪一部經、哪一個咒語先持誦起呢?有人主張「一門深入」,即持誦一部經典並如實修行即可,但也有人主張深入經藏,請問應依循哪一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呢?
⠀
💬答:這個問題,可參考聖嚴法師所著《學佛群疑》中的「如何一門深入?」與「何謂專修與雜修?」二文,限於篇幅關係,僅節錄部分內容。
⠀
「佛教的三藏聖典浩如煙海,雖皓首窮經,盡畢生之力,也無法盡學其精奧。因此,自古以來,學佛之人探究經論是有選擇的。在初入門時,可以從概論的書籍及通論和通史性的著作著手,以俾知其大端;而後即應該有所選擇,依據個人的心向、興趣,從事某一部經和某些相關的經,某一部論和某幾部相關的論,某一部律和相關的律書,如此盡一生之力,學習、修持、研究、弘揚,就可以成為一代大師;爾後繼者再循著他們的成果續加鑽研,即造成分宗分派的現象。」
⠀
「其實,佛法貴在一門深入,不論用顯、用密,誦經、持咒、作觀、禮懺,或念任何一佛、一菩薩的聖號,修任一法門,只要持之以恆,就會有感應,即能達成修持的目的。也就是說,念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念觀世音菩薩也能往生西方;念觀世音菩薩能消災免難,念阿彌陀佛也能消災免難;作觀能入定、開智慧,持名念佛和念菩薩聖號,也能入定而開智慧;其他以此類推,如誦《金剛經》也能開智慧、消災、免難、除障、生西方。所以,《楞嚴經》有二十五種圓通法門,就是介紹二十五位大乘羅漢及菩薩,各人專修一種特定的法門,結果都能一門深入而門門深入。這就像觀世音菩薩是耳根圓通,他修音聲法門而通達一切法門。」
-------------------
◎文:轉載至《人生雜誌》209期
◎圖:鄧博仁 攝
更多學佛Q&A https://pse.is/ML56V
#學佛Q&A
#初學佛者
#佛教的經典咒語
#學佛群疑
#聖嚴法師
#如何一門深入
#何謂專修與雜修
#金剛經
#楞嚴經
https://business.facebook.com/ddc.com.tw/posts/2470388439677267?__tn__=K-R
楞嚴五大咒心感應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八卦
#觀音心靈小語
關於《楞嚴經》,我年輕的時候依止過太滄大師和圓瑛老法師都曾經聽聞過這部經,只可惜我依止圓瑛老和尚的時間沒有太長,後來他就圓寂了。」煮雲法師不疾不徐地說,半思惟地回想著當年的情景。我其實從觀世音菩薩的偉大事蹟中,也曾經在不同的佛教雜誌寫過許許多多關於觀音菩薩的感應故事,也因為這樣子的緣故,我早年對於〈普門品〉特別有著諸多感應。經中裡面所講的三十二應化身幫助眾生度脫一切苦厄,以及《楞嚴經》裡面所說到的一切的應化,觀音菩薩也都可以隨聲應化,無論他是任何的種姓,出家、在家、婆羅門、國王、宰官、天王、鬼神、天龍、藥叉、天人、非人,祂都可以隨類化現為彼身、彼族,自在而現。
觀世音菩薩曾經說過,祂之所以能有如此自在解脫的法門,主要得力於祂的上師──古觀音佛,傳授祂如何地從本覺進入妙覺,到最後的六根互用,得成圓融無礙,所以也可以方便示現各種神通妙用,救度六道眾生。有時候可以依據不同的眾生傳授不同的咒語,有時可以變化身形,有時示現一個頭、三個頭、五個頭、七個頭等,甚至於可以到一千個頭、一萬個頭,兩隻手臂到八萬四千隻手臂,兩個眼睛到千萬個眼睛……到無數個化身,這些都是智慧身、解脫身,從不可思議的神通妙用中,幫助調伏眾生在菩提道上的種種修行障礙……。
節錄|王薀老師《觀音-最具丈夫相的女性》
✅https://pse.is/CJAEN
是不是還想了解更多觀音法門呢?
✅https://pse.is/B2D2R
楞嚴五大咒心感應 在 楞嚴咒五大心咒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八卦
雨寶陀羅尼經_咒心(一千零八十遍),壹生專修楞嚴咒,終南山119歲普光老和尚.現世高僧,阿彌陀佛心咒108遍Amitabha,大佛頂首楞嚴王真言"楞嚴心咒"(誦心咒功德與誦全咒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