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法語】佛教常以如人撞鐘為喻,輕輕地撞就小聲地響,重重地撞就大聲地響;鐘有響的功能,如果無人去撞,它不會自響;所以,眾生如果不自己努力,增長善根,雖然佛的法身遍在,也不會幫到你的忙。—《學佛群疑》
學佛群疑 在 法鼓山 Facebook 八卦
【心靈小品】修行是在改變自己,不是改變別人
✒文:素超人
有菩薩誇素超人這麼年輕就接觸佛法,上過許多課程打了幾次禪七,真的很厲害,素超人聽了實在很慚愧!
聖嚴法師在《學佛群疑》書中提到:「很多人以為吃素唸經、禮佛拜懺、做慈善工作,甚至修神通、修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是把身上的氣脈打通了,就叫作修行。其實,所謂修行,簡單的說,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通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
「誦經拜懺、吃素禮佛,這些作法的確可以讓我們得到身心的平靜安定,因此,它也是修行的方法之一,但不是修行的目的,這要弄清楚才行。至於修神通,佛教主張因緣果報,一切的一切皆緣於過去生中的業力牽引,而有現前的受報,未來的出路,也要靠著各自本身的努力才會慢慢好轉,單憑神通是無濟於事的。」
「很多人梵唄唱得很好,誦經持咒都很熟練,這樣固然很好,但這只是修行的入門工夫。所謂:「誦經不如解經,解經不如行經。」經典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知道方法、熟悉方法,還要一步一步確實的去做,才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之間,還是跟以前一樣,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那表示吃素誦經只做了表面工夫,對於修正自己的習氣、行為和觀念都沒有絲毫的益處。」
🍀「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那麼,再惡劣的環境都可以泰然處之;這樣不但可以讓自己身心安樂,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開發內在智慧,得到身心安樂。這就是修行。」
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的煩惱逐慚減少了,造成別人困擾的地方也減少了,身心維持在安定、平穩狀態的時間變多了,就代表自己的修行有進步嘍!⛅️祝福大家~常得平安法喜~^_^
◎轉載自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更多心靈小品 https://pse.is/3b4wkr
#心靈小品
學佛群疑 在 法鼓山 Facebook 八卦
【學佛Q&A】在家供佛像一定要開光嗎?
在家供佛,設立佛壇,通常都先請人為佛菩薩聖像開光,同時要選擇日期,勘定方位,這也是屬於民間信仰或民間風俗的一種。以入鄉隨俗的觀點而言,這無可厚非;開光表示慎重,擇定日期和方位,表示祈求吉祥。但是從佛教的觀點而言,諸佛菩薩無處不在,無處不應,一切方位有十方諸佛、十方三寶、護法龍天,當然沒有民間信仰中所想像的那些問題,只要自己認為是最尊貴的位子,以最虔敬的心情和最適當的時間來為佛像安位就好。
---本文摘自《學佛群疑》
更多學佛Q&A https://pse.is/ML56V
#學佛Q&A
#學佛群疑
#在家供佛像一定要開光嗎
#佛菩薩聖像開光
學佛群疑 在 聖嚴法師的《正信的佛教》與《學佛群疑》 入門佛學的兩本 ... 的八卦
... 的初學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且易於理解的入門指南。包含許多常見的問題,都能在其中獲得解答。這兩本書是同樣- 正信的佛教,學佛群疑,聖嚴法師,佛教,宗教. ... <看更多>
學佛群疑 在 學佛群疑 - YouTube 的八卦
(1)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學佛群疑- 聖嚴法師主講(粵語翻譯版共七十六講) · B YA. B YA. •. 456 views • 11 months ago.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