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非同齡朋友們: (回那幾位大陸青年幾天前給香港人的信)
你們好!我是來自香港的「70後」。可能你們同樣在關注旺角衝突中37名被告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出庭受審;這37人中,最年輕的只有17歲。但我奇怪,大陸每天上演無數的寃假錯案,早前被掘打成姦殺判死刑被處決之內蒙古少年,只有18歲。你們卻不去關注?!
我們正在歡度農曆新年,為什麼會有大陸的非同齡人成為順民?互聯網如此發達,大陸人就是沒渠道相互瞭解、探討,連上社交網絡也需翻牆!這一次,有些話,我想心平氣和、坦誠地對你們說:
你們是在六四大屠殺後成長起來的,我把你們稱為是「六四後一代」。我們是在英國管治下成長起來的,我願意自稱為「港英一代」。我們和你們不同,都對自己的道德抱有夢想,對核心價值抱有期待。
聽說,你們困惑於「社資」身份之間,驕傲於「共產主產」的自稱;你們不安於家鄉在世界的地位下滑,不滿於西方或日本曾「入侵掠奪」;你們熱衷於全國裡的「民族主義」口號,不屑於「自由派」的觀點;你們自信於蘇共的文化傳承,輕蔑於中華的文字和教育……
因為如此,家與國就那麼容易分開了!
走在大陸街頭,我會看到解放路、中山路這些蘇化及日化譯名,但好奇怪,捧孫中山,但不捧他的「三民主義」!而且孫中山信基督教,可惜基督教未曾盛行,並不妨礙文革時打破關公、推倒媽祖、破壞土地廟遍佈全國……
香港和大陸青年,我們已經在網絡上爭論了太久,如果中共永遠居高臨下、指責香港,將永遠也看不清彼此,更看不見歷史的真相:
指責香港「數典忘祖」的大陸青年,你們也許知道電影《十月圍城》,卻不一定瞭解王學圻有真實的角色原型,他是一直傾力贊助國民政府革命的香港富商李煜堂(1851-1936); 並非贊助中國共產黨。
你們也許知道抗美援朝,卻不一定知道是香港企業家霍英東,突破西方國家、港英當局「全面禁運」鐵幕運來大量物資; 當中還有毒品,而且搶奪了本港資源!
你們也許看過紀錄片中的「大逃港」場面,卻不一定知道1989年6月4日的北京馬路上,數百名中國人以躺倒的肉身,阻擋住中共的坦克,高聲呼喚素不相識的大陸同胞:「快跳車!快跑!」
指責香港「忘恩負義」的大陸青年,我們也許知道九十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卻不一定知道1998年3月19日,人民大會堂裡擲地有聲:「只要特區提出要求,中央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保護它的聯繫匯率制度!」 係得個講字,港府是自家打的大鱷!
我們也許熟知家常粵菜的「蠔油菜心」,卻必知道這是500多個供港蔬菜基地的女工冒著烈日,按「供港菜心」是用真金白銀買來的;
我們也許知道香港每4天才供水4小時的歷史,卻必知道,東江水是用數以億計錢買來的,就算有時水太多,也不准不買不准中斷!
九七回歸,回歸的不就只是身體,更沒有靈魂。從歷史到今天,正是香港和大陸互相攻擊,彼此排斥,才讓國共內戰爭的難民能逃港!折斷野蠻三反五反的尖刀,穿越十年文革的浩劫,推倒中共鐵網的阻隔而不可斷絕!
斗轉星移,看到有大陸非同齡人在互聯網上留言「我願當中共孽子」,有大陸非同齡人支持所謂的「反台」和全國強拆時,我們感到驚詫。為什麼同為人類,我們之間卻有了這麼大的疏離和隔膜?
也許有人會說,大陸年輕人要做「世界強國」,追求的是西式「名牌房產股票債劵」。但你們是否忘了,這些概念是西方的資本主義獨創,更是中共曾否定的西方文明標誌。2400多年前的孔子,在中共建國後打倒至近年才停,妄想什麼「天下為公,世界大同」;2200多年前的孟子,也在中共建國後打倒至近年才停,喊不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900多年前,范仲淹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300多年前,黃宗羲宣告「天下為主,君為客」…… 這些文化一直由日本人保存!
追求「獨裁專政」就是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可以將「獨裁專政」放棄其中。你們可以充分想像「自我良好」,但不應忘記,共産主義本身就是脫離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憑空移植的。
即使同源於漢唐中原文化,韓國、越南、日本的民主模式也各有不同;同樣的共産主義,在蘇聯、在古巴、在北韓,只是改變了制度,卻沒能解決仇恨、戰亂和貧窮。
你們知道,我們尋求改變,還因為讓人感覺逼仄、失望的中共社會現實。
站在歷史的節點,中共理念遭遇層層困惑,中國發展也面臨種種瓶頸。當你們把遭遇的現實問題歸咎於貪腐時,是否想過,你們以為的問題的根源,也許正是解決問題的鑰匙?是否想過,可以回過頭來擁抱一下民主和自由,但卻被你們輕視、無視甚至敵視的這個大潮流?進步不是單向的,更意味著中共與世界的擁抱、融合和重新認識。
和你們不同,我們也給「世界公民」這個概念有讚有彈。香港最大的魅力,就是被中共侵食中、對自由觀點和市場的巨大破壞力。現在是你們摘下有色眼鏡,真正去瞭解政權的時候了。如果說,前150多年,「中華奇醜」的秘訣在於,你們封鎖了世界文明的出入口;未來的150年,再次創造「中華奇醜」的關鍵,應當就在,你們回身真正封上只有數寸的民族眼晴。
我們想告訴你們,對於大陸青年,採納馬克思精華、放棄東方懷抱,就是一個「非A即B」的選擇。站在社資的交匯點上,大陸之所以能吸引西方列強的目光,只是因為你身後有龎大巿場的璀璨光芒。
邱立本先生曾用金庸小說打比方,形容自己和大陸學者的讀書進境:「實際上大家都是在練九陰真經,但彼此看對方的練法都像是『倒練』九陰真經,不過殊途同歸:到了21世紀,大家的武功都在同一個層次了。」在我們這一代,香港清楚知道這是小說,但你們則當成歴史。
聽說街頭發生衝突的時候,不少大陸非同齡人連《國際歌》也不會唱,裡面的一句:「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我想把這首歌的另一句送給你們:「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此致
不敬禮 (因為非常封建)
2016年2月16日
一位香港人 雲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20的網紅aoi青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歌曲「無你的故事 feat. 林柏宏」收錄於 青虫aoi 首張專輯《有你的故事 ū lí ê kòo-sū》 🎧 聽專輯 ➩https://aoi.lnk.to/firstalbum 🔔 訂閱青虫aoi 頻道➩https://youtube.com/c/Aoimushiband 「你的故事有...
「楚思江原型」的推薦目錄:
楚思江原型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八卦
《型男主廚三星夢》(グランメゾン東京、天才主廚餐廳)講的是廚師的故事。
當然了,劇中認真刻畫烹飪方法,詳解米其林的評鑑過程,訴說法國料理的精神與法式套餐的理念,以法餐為基礎的fine dining世界被呈現得淋漓盡致,等身模型那樣地栩栩如生。
核心卻還是人。廚師。
也就是說,這部戲把廚師的世界觀活生生演給你看了。劇本彷彿撬開了廚師的腦殼,針對裡面的構造素描寫生:有志於fine dining的廚師,究竟都在想些什麼?《The Mind of a Chef》,幾年前美國PBS有此以廚師為主角的紀實類節目,在美食愛好盛行的此刻有好多人想進入廚師的腦袋,日本終於拍出一部貼近當代又寫實的戲劇作品。
每一集探討的議題都是以廚師作為中心開展出來的。廚師該怎麼證明自己?在當代要成為一位優秀的廚師,該怎麼做菜?一份套餐是怎麼設計的?餐酒該如何搭配?食譜有沒有著作權?米其林與世界五十最佳餐廳的意義?廚師如何有家庭生活?廚師如何面對自我突破的壓力?
這劇本太了解廚師與他們的人生,作者描寫入微。一查才知道,劇本的作者是黑岩勉,早前就寫過一齣料理劇:2013年由江口洋介與倉科加奈主演的《Dinner》,我當年就看了。《Dinner》是小品,探討的事情就是一間餐廳裡的柴米油鹽,卻鋪墊了黑岩勉對於餐廳運作與廚師工作的理解基礎;《型男主廚三星夢》的世界觀就放大了,精準描繪國際級一流餐廳是怎麼想事情的,投入其中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搜尋食材上山下海,發揮技藝化平凡為不平凡,日日專注於手邊的工作,卻不時自我懷疑群體焦慮,尤其在面對米其林、世界五十最佳餐廳時,既愛又恨,玻璃心易碎,平常心異常。
#以下有劇透
#當代料理二大思潮
劇中「Grand Maison Tokyo」和「Gaku」互相競爭,我認為太恰當,因為二間餐廳分別代表當代fine dining的二大思潮:法國料理與創新料理。當然大家都知道這二間餐廳的原型是誰了:東京米其林三星經典法餐「Quintessence」與擁有Noma血統的東京米其林二星「INUA」,二位主廚岸田周三與Thomas Frebel也擔任劇組的料理監修。
法國料理是當代fine dining的基礎,創新料理的脈絡也可以從法國料理講起,經歷西班牙分子廚藝的顛覆、新北歐料理的解放,成為一種探索食物風味疆界的料理思維。第七集中,丹後主廚帶芹田參觀Gaku的廚房,給他看精確管理溫度與溼度的發酵設備,介紹風乾、醃漬、熟成、煙燻,芹田大開眼界:「與其說是在做料理,不如說是在做實驗」,這位廚藝新鮮人一語道破創新料理與法國料理的不同。但也不能說Grand Maison Tokyo的法國料理沒有創新,其呈現也已經是進化到當代的結果:在地食材物盡其用,發揮風土至高至滿。所以尾花在劇中說過不只一次:「法國料理還有無限可能。」
二種思維殊途同歸,你怎麼能不迷戀料理的世界?
#美食家
除了要有製作美食的人,還要有品嘗美食的人,並為美食賦予意義,這樣的角色是美食家。日本人直接使用「foodie」一詞來指稱美食家,這是我看劇時感到很有趣的一點,這定義比foodie一字發源的英美還要嚴格呢。
第十一集中,尾花為了說服琳達再來餐廳品嚐,說了這段話:「為了追求至高無上的美味,foodie們造訪世界各地,被感動的門檻卻不斷提高,直到有一天,無論吃到什麼美食都無動於衷了。妳想不想再體驗一次那種興奮感?」
叮咚叮咚叮咚!這段話按對鈕了!我所知道的foodie世界就是這樣呀(嘆息)。有時候那已經成為一種鑽牛角尖的苛刻,「文人相輕」、人比人氣死人的傲慢。其實像琳達這般味覺敏銳見多識廣的美食家,可能根本不在線上呢。
#廚師的才華
全劇卻有一個殘酷的主題:廚師的才華。
第一集開宗明義,尾花夏樹才華洋溢心性通天,早見倫子普普通通庸庸碌碌,倫子必須借助尾花的才華才有可能開一間米其林三星餐廳。
還有另一組對比:京野陸太郎與尾花夏樹、平古祥平。京野與尾花在L'Ambroisie當過同事,京野體悟到二人才華的差距,毅然決然離開內場進入外場;第十集,為了勸說祥平留在Grand Maison Tokyo,京野做了一道拿手的「本州烤鹿肉派」,他搖著祥平的肩膀大吼:「怎麼樣,一點都不打動人心吧?你做的員工餐都比這個好吃!」祥平是擁有打動人心力量的才能者,京野不是。
廚師的才華是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內建的、天賜的、流在血液裡的,老天爺有賞你才有得,除此之外,再怎麼努力也不可得。
劇本最後沒採取這種宿命論。為了米其林評鑑,倫子與尾花各自研發一道魚料理,倫子做烤石斑佐榛果鯷魚醬,尾花做鮪魚吉拿棒,臨到評審關頭,倫子以主廚身份決定端上石斑,尾花憤而離開。最後,倫子摘下三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這樣的故事發展,隱含著「廚師的才華可以透過努力來精進」的意思。日劇喜歡這種勵志的道德意義,也確實,才華是見識與知識的總和,空有才華而不努力難有成就,即便是全才的江振誠主廚也曾經說過:「我沒有不用力的時候。」
然而我總認為,做菜的感性,觸動人心的能力,總有一點難以言說的成分,那些說不清楚又吸引人的感覺,只能歸咎於老天。美國飲食作家Michael Rulman在《The Soul of a Chef》一書中提到廚師通過「Certified Master Chef」考試所應具備的特質時,也說「You either have it or you don't」(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不論是烹飪,或是音樂、繪畫、舞蹈、運動,才華或許還是有一個基本門檻,分別只在於有跨過與沒跨過而已。
#料理擁有推動人心的力量
倫子主廚當然是跨過了。站在講台上,手拿三星獎牌,倫子主廚發表了令人動容的演說,這段台詞寫得真是太棒了:
「我要向聚集在這裡的廚師同仁們,以及飲食業界的所有人,發自內心表達敬意,我能站在這個舞台上,我也由衷感謝。過去我一直夢想著站在這裡而不斷做著料理,卻失敗了,理由很簡單:因為我還不夠努力。讓我明白這一點的是餐廳的夥伴們,是他們教會我,懷抱熱情真誠面對,堅決不逃避,把客人放在第一位,然後就是相信自己。是他們把我帶到了這裡。謝謝你們。」
「我們的工作很樸實,只是端出料理取悅客人。但是,我們可以如同政治家那樣,蘊藏改變世界的力量;也如同藝術家,讓人感動;更如同醫師與律師,可以救助他人。我認為這是一份很棒的工作,我很喜歡,更以此為傲。如今我站在這裡,更讓我堅信,料理作為一種訊息,可以傳播到全世界。料理擁有推動人心的力量。」
你怎麼能不迷戀料理的世界?
「就是這樣才放棄不了啊」,琳達最後一訪Grand Maison Tokyo時如是說。《型男主廚三星夢》說出了好多人的心聲,一部在美食愛好大盛時代誕生的料理日劇,會成為經典吧。
#以上就是本劇為何如此打動foodie們的原因
#我曾經很迷木村拓哉
#木村拓哉說過不想演重複的職業
#這次演主廚即便還是演自己也挺好的
#想要鈴木京香的每一套衣服
#山下達郎的主題曲最高
楚思江原型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八卦
《型男主廚三星夢》(グランメゾン東京、天才主廚餐廳)講的是廚師的故事。
當然了,劇中認真刻畫烹飪方法,詳解米其林的評鑑過程,訴說法國料理的精神與法式套餐的理念,以法餐為基礎的fine dining世界被呈現得淋漓盡致,等身模型那樣地栩栩如生。
核心卻還是人。廚師。
也就是說,這部戲把廚師的世界觀活生生演給你看了。劇本彷彿撬開了廚師的腦殼,針對裡面的構造素描寫生:有志於fine dining的廚師,究竟都在想些什麼?《The Mind of a Chef》,幾年前美國PBS有此以廚師為主角的紀實類節目,在美食愛好盛行的此刻有好多人想進入廚師的腦袋,日本終於拍出一部貼近當代又寫實的戲劇作品。
每一集探討的議題都是以廚師作為中心開展出來的。廚師該怎麼證明自己?在當代要成為一位優秀的廚師,該怎麼做菜?一份套餐是怎麼設計的?餐酒該如何搭配?食譜有沒有著作權?米其林與世界五十最佳餐廳的意義?廚師如何有家庭生活?廚師如何面對自我突破的壓力?
這劇本太了解廚師與他們的人生,作者描寫入微。一查才知道,劇本的作者是黑岩勉,早前就寫過一齣料理劇:2013年由江口洋介與倉科加奈主演的《Dinner》,我當年就看了。《Dinner》是小品,探討的事情就是一間餐廳裡的柴米油鹽,卻鋪墊了黑岩勉對於餐廳運作與廚師工作的理解基礎;《型男主廚三星夢》的世界觀就放大了,精準描繪國際級一流餐廳是怎麼想事情的,投入其中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搜尋食材上山下海,發揮技藝化平凡為不平凡,日日專注於手邊的工作,卻不時自我懷疑群體焦慮,尤其在面對米其林、世界五十最佳餐廳時,既愛又恨,玻璃心易碎,平常心異常。
#以下有劇透
#當代料理二大思潮
劇中「Grand Maison Tokyo」和「Gaku」互相競爭,我認為太恰當,因為二間餐廳分別代表當代fine dining的二大思潮:法國料理與創新料理。當然大家都知道這二間餐廳的原型是誰了:東京米其林三星經典法餐「Quintessence」與擁有Noma血統的東京米其林二星「INUA」,二位主廚岸田周三與Thomas Frebel也擔任劇組的料理監修。
法國料理是當代fine dining的基礎,創新料理的脈絡也可以從法國料理講起,經歷西班牙分子廚藝的顛覆、新北歐料理的解放,成為一種探索食物風味疆界的料理思維。第七集中,丹後主廚帶芹田參觀Gaku的廚房,給他看精確管理溫度與溼度的發酵設備,介紹風乾、醃漬、熟成、煙燻,芹田大開眼界:「與其說是在做料理,不如說是在做實驗」,這位廚藝新鮮人一語道破創新料理與法國料理的不同。但也不能說Grand Maison Tokyo的法國料理沒有創新,其呈現也已經是進化到當代的結果:在地食材物盡其用,發揮風土至高至滿。所以尾花在劇中說過不只一次:「法國料理還有無限可能。」
二種思維殊途同歸,你怎麼能不迷戀料理的世界?
#美食家
除了要有製作美食的人,還要有品嘗美食的人,並為美食賦予意義,這樣的角色是美食家。日本人直接使用「foodie」一詞來指稱美食家,這是我看劇時感到很有趣的一點,這定義比foodie一字發源的英美還要嚴格呢。
第十一集中,尾花為了說服琳達再來餐廳品嚐,說了這段話:「為了追求至高無上的美味,foodie們造訪世界各地,被感動的門檻卻不斷提高,直到有一天,無論吃到什麼美食都無動於衷了。妳想不想再體驗一次那種興奮感?」
叮咚叮咚叮咚!這段話按對鈕了!我所知道的foodie世界就是這樣呀(嘆息)。有時候那已經成為一種鑽牛角尖的苛刻,「文人相輕」、人比人氣死人的傲慢。其實像琳達這般味覺敏銳見多識廣的美食家,可能根本不在線上呢。
#廚師的才華
全劇卻有一個殘酷的主題:廚師的才華。
第一集開宗明義,尾花夏樹才華洋溢心性通天,早見倫子普普通通庸庸碌碌,倫子必須借助尾花的才華才有可能開一間米其林三星餐廳。
還有另一組對比:京野陸太郎與尾花夏樹、平古祥平。京野與尾花在L'Ambroisie當過同事,京野體悟到二人才華的差距,毅然決然離開內場進入外場;第十集,為了勸說祥平留在Grand Maison Tokyo,京野做了一道拿手的「本州烤鹿肉派」,他搖著祥平的肩膀大吼:「怎麼樣,一點都不打動人心吧?你做的員工餐都比這個好吃!」祥平是擁有打動人心力量的才能者,京野不是。
廚師的才華是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內建的、天賜的、流在血液裡的,老天爺有賞你才有得,除此之外,再怎麼努力也不可得。
劇本最後沒採取這種宿命論。為了米其林評鑑,倫子與尾花各自研發一道魚料理,倫子做烤石斑佐榛果鯷魚醬,尾花做鮪魚吉拿棒,臨到評審關頭,倫子以主廚身份決定端上石斑,尾花憤而離開。最後,倫子摘下三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這樣的故事發展,隱含著「廚師的才華可以透過努力來精進」的意思。日劇喜歡這種勵志的道德意義,也確實,才華是見識與知識的總和,空有才華而不努力難有成就,即便是全才的江振誠主廚也曾經說過:「我沒有不用力的時候。」
然而我總認為,做菜的感性,觸動人心的能力,總有一點難以言說的成分,那些說不清楚又吸引人的感覺,只能歸咎於老天。美國飲食作家Michael Rulman在《The Soul of a Chef》一書中提到廚師通過「Certified Master Chef」考試所應具備的特質時,也說「You either have it or you don't」(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不論是烹飪,或是音樂、繪畫、舞蹈、運動,才華或許還是有一個基本門檻,分別只在於有跨過與沒跨過而已。
#料理擁有推動人心的力量
倫子主廚當然是跨過了。站在講台上,手拿三星獎牌,倫子主廚發表了令人動容的演說,這段台詞寫得真是太棒了:
「我要向聚集在這裡的廚師同仁們,以及飲食業界的所有人,發自內心表達敬意,我能站在這個舞台上,我也由衷感謝。過去我一直夢想著站在這裡而不斷做著料理,卻失敗了,理由很簡單:因為我還不夠努力。讓我明白這一點的是餐廳的夥伴們,是他們教會我,懷抱熱情真誠面對,堅決不逃避,把客人放在第一位,然後就是相信自己。是他們把我帶到了這裡。謝謝你們。」
「我們的工作很樸實,只是端出料理取悅客人。但是,我們可以如同政治家那樣,蘊藏改變世界的力量;也如同藝術家,讓人感動;更如同醫師與律師,可以救助他人。我認為這是一份很棒的工作,我很喜歡,更以此為傲。如今我站在這裡,更讓我堅信,料理作為一種訊息,可以傳播到全世界。料理擁有推動人心的力量。」
你怎麼能不迷戀料理的世界?
「就是這樣才放棄不了啊」,琳達最後一訪Grand Maison Tokyo時如是說。《型男主廚三星夢》說出了好多人的心聲,一部在美食愛好大盛時代誕生的料理日劇,會成為經典吧。
#以上就是本劇為何如此打動foodie們的原因
#我曾經很迷木村拓哉
#木村拓哉說過不想演重複的職業
#這次演主廚即便還是演自己也挺好的
#想要鈴木京香的每一套衣服
#山下達郎的主題曲最高
楚思江原型 在 aoi青虫 Youtube 的評價
➤歌曲「無你的故事 feat. 林柏宏」收錄於 青虫aoi 首張專輯《有你的故事 ū lí ê kòo-sū》
🎧 聽專輯 ➩https://aoi.lnk.to/firstalbum
🔔 訂閱青虫aoi 頻道➩https://youtube.com/c/Aoimushiband
「你的故事有我的存在嗎?」
「三個人的故事,誰才是主角」
病相思無藥醫,嘴裡逞強說著我的故事沒有你
六月天火燒埔,夜裡輾轉反側想的全是你
愛無先來後到,但為何到現在才遇見你
怪胎男神 #林柏宏 友情跨刀獻聲
金鐘怪物新人 #李沐 擔綱MV女主角
與青虫aoi 共同演繹 #台語男女對唱 情歌
順天堂影像 X 青虫aoi X 林柏宏
順導構思腳本多時,MV《無你的故事》,由林柏宏與李沐擔任男女主角,以傳統的金童玉女故事作為靈感原型改編成現代愛情,飾演一對前世被迫分離的戀人,今世在三角關係中重逢,前傳《刺蝟悲歌》即將在十一月上線,兩支MV並陳表現總是想彼此靠近卻又互相傷害的感情樣貌。
/
▣到 青虫aoi專頁轉發MV抽『林柏宏+李沐+青虫』合照簽名拍立得▣
活動即日起,至11/15截止。
/
#編織系 #都會民謠 暖聲 - 青虫 aoi
2020 首張台語創作專輯《 #有你的故事 ū lí ê kòo-sū》
「我的身軀變做一張一張紙,阮朋友的故事攏寫佇遮。」
這是青虫 aoi 的第一張專輯,也是他們嘗試跟這個世界建立連結的載具。《有你的故事》裡的每首創作都應對著一個「你」,這個「你」可以是一個對象,亦可以代表一種議題。
青虫 aoi 試圖把存於當下社會與個人日常的經驗反覆咀嚼,並雕琢著既熟悉但又不熟練的語言,吐出絲線,鋪陳在旋律之上--經線是自我、情緒、聲響;緯線則是語言、對象、情節,彼此緊密地交錯。如同這張作品的音樂風格,橫跨了醉心電氣、原聲搖滾與溫暖民謠等元素,帶出了更豐富的聽覺紋理,卻又不失純粹。
將「你」編織於故事之中,用輕盈的口吻說深刻的話題,刻劃出這個世代青年們的所思所想,唱出每一段「有你的故事」。
🛒 [ 實體專輯 ] 購買通路
◈誠品:https://reurl.cc/3LbvAX
◈博客來:https://reurl.cc/x0Knbb
◈五大唱片:https://reurl.cc/A8boe8
◈佳佳唱片:https://reurl.cc/4mbZ7j
◈光南唱片:https://reurl.cc/GrGWRv
/
Lyrics
自彼日拄著你 我就愈來愈無成我家己
袂輸予魔神仔牽去
想欲來霸佔你 我的愛掩也掩袂離
全世界攏總看離離
但是你的身軀邊 早就有另外一个伊
佮人相分的溫柔我毋ti̍h 猶是扯扯咧免相辭
我的故事已經無看你 請你毋通閣攪吵
你的女主角毋是我 為怎樣毋肯放我煞
你的故事已經無看我 閣再解說嘛是無較縒
我的女主角就是你 毋甘扯扯咧放你煞
病相思 無藥醫 故事拄開始
六月天 火燒埔 愛著較慘死
病相思 無藥醫 故事拄開始
六月天 火燒埔 愛著較慘死
自彼日拄著你 我就愈來愈無成我家己
袂輸予魔神仔牽去
想欲來霸佔你 我的愛掩也掩袂離
全世界攏總看離離
但是你的身軀邊 早就有另外一个伊
佮人相分的溫柔我毋ti̍h 猶是扯扯咧免相辭
我的故事已經無看你 請你毋通閣攪吵
你的女主角毋是我 為怎樣毋肯放我煞
你的故事已經無看我 閣再解說嘛是無較縒
我的女主角就是妳 毋甘扯扯咧放你煞
我的故事已經全全你 日日夜夜較想嘛是你
真心毋敢來講出喙 為怎樣到今才來拄著你
請予我淡薄仔時間來證明我的愛
(予我淡薄仔時間來證明我的愛)
傷害著別人是咱不應該
閣再予咱淡薄仔時間來證明咱的愛
無著時來熟似 是命運不應該
- - -
自從那天遇到你 我就越來越不像我自己
好像被魔神仔勾走
想要佔有你 我的愛遮掩不住
全世界都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你的身邊 早就有另外一個她
跟人分享的溫柔我不要 還是別過不要相辭
我的故事已經看不見你 請你不要再打擾
你的女主角不是我 為什麼不肯放過我
你的故事已經看不見我 再多解釋也沒有用
我的女主角就是你 不甘心就此別過放你走
病相思 無藥醫 故事才剛開始
六月天 火燒埔 愛到更慘死
自從那天遇到你 我就越來越不像我自己
好像被魔神仔勾走
想要佔有你 我的愛遮掩不住
全世界都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你的身邊 早就有另外一個她
跟人分享的溫柔我不要 還是別過不要相辭
我的故事已經看不見你 請你不要再打擾
你的女主角不是我 為什麼不肯放過我
你的故事已經看不見我 再多解釋也沒有用
我的女主角就是你 不甘心就此別過放你走
我的故事已經全是你 日日夜夜怎麼想都是你
真心不敢說出口 為什麼到如今才遇到你
請給我多一點時間來證明我的愛
傷害別人是我們不應該
再給我們一點時間來證明我們的愛
不對的時間彼此認識 是命運的不應該
--
▶關於青虫 About Aoi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c/Aoimushiband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OIMUSHIBAND/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oimushiband/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AOIMUSHIBAND/
▶音樂製作 Credit
詞曲 Lyrics&Co|黃如琦 Jeannie H
製作人 Producer |鍾濰宇 Yu
編曲 Arrangement|青虫aoi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法蘭 Fran chen
主唱/和聲 Vocal&Backing Vocal|黃如琦 Jeannie H、林柏宏 Austin Lin
吉他 Acoustic Guitar& Electric Guitar|黃柏翰 Po Han Huang
合成器 Synthesizer/貝斯 Bass|郭宏 Hung Kuo
鼓 Drum|蔡信展 Hsin Chan Tsai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 |鍾濰宇 Yu、法蘭 Fran chen、黃如琦 Jeannie H
主要錄音師 Main Recording Engineer|鍾濰宇 Yu
主要錄音室 Main Recording Studio|89 studio
鼓共同監製&錄音師 Drum Co-Producer & Recording Engineer|單為明 Link Shan
鼓錄音室 Drum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
鼓錄音助理 Drum Recording Assistant|于世政 Shih Cheng Yu
音訊編輯 Audio Editing|游景棠 Don Yu、鍾濰宇 Yu
製作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游景棠 Don Yu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周已敦 Itun Chou
混音室 Mixing Studio|Rave Sound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陳陸泰 LuTai Chen (A-Tai)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陳陸泰 LuTai Chen (A-Tai)
母帶後期處理工作室 Mastering Studio|原艾母帶工程錄音室 Mugwort Mastering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陳君豪 Howe、賴玟君 Anita Lai
▶MV製作團隊
Production Company 製作公司 | 順天堂影像工作室
Director&D.P 導演/攝影 | 順
Assistant Director 副導 | 陳健禾
Producer 製片 | 李光哲
Line Producer 執行製片 | 張丁文
Production Assistant 製片助理 | 王裕文、周昀楓
Focus Puller 跟焦師 | 陳貞文
Camera Assistant 攝影助理 | 鄭傑中
Gaffer 燈光師 | 彭嘉慶
Best Boys 燈光助理 | 張鈺展、朱四郎
Art Director 美術 | 文璟 team
Hair&Makeup 妝髮|瑋瑋、鈺芳、Garden(林柏宏 team);蔣佳芸、林亞靜 (李沐、洋洋); Âng Tsín-iông( 青虫aoi )
Stylist 造型師 | 花籽
Actor 演員 | 林柏宏、李沐、洋洋
Front Design 標準字設計|鄭麗華
Still Photographer 劇照師|Yellow
Behind the scenes 側拍師|基奇
Lighting Equipment 燈光器材 | 仙人掌影業
Transportation 司機組 | 廖桑 team
Editor 剪接 | 白欣田
Editor Assistant 剪接助理 | 葉冠瑄
Colorist 調光 | 朱四郎
Special Thanks 特別感謝 | Anita、Cheer Chou、廖文強、湳雅夜市氣球攤鄭先生、利來水果行、華倫大賓館、阿珠珠小吃坊、張政文、動工設計
視覺、唱片裝幀:Li-Hua Cheng 鄭麗華(動工設計mokraft)
企劃:啟兒 Cheer Chou/黃如琦 Jeannie H/戴均叡 (戴居) Roy Dai
歌詞用字指導:陳豐惠Tân Hong Hūi@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Li Kang Khioh Taiwanese Foundation
-本專輯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楚思江原型 在 [問卦] 楚長青是好院長嗎? oscarwu3041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台灣政治影集《國際橋牌社》裡有個角色叫楚長青曾經參與過823砲戰後來被老總統提拔為參謀總長黎清波總統後來再把他從國防部長升任行政院長他對中共 ... 所以楚思江是誰. ... <看更多>
楚思江原型 在 楚阳托赵立给志玲送花《好好说话Simmer Down》【芒果TV ... 的八卦
楚阳托赵立给志玲送花《好好说话Simmer Down》【芒果TV青春剧场】 ... 易柏辰《恨君不似 江 楼月》完整版:http://bit.ly/3bXSAYZ 谷嘉诚、康宁《玲珑狼 ... ... <看更多>
楚思江原型 在 [心得] 國際橋牌社季終評論- 看板TaiwanDrama 的八卦
《國際橋牌社》一劇在昨天上架了第一季的最終集,許多網友看完直呼不夠過癮,敲碗催
促第二季之類的。
當然也如同觀賞美劇一般,在季末大家總是要爭論一波,本季劇情事件走向是否得宜,對
季末的收尾斷點是否滿意等等。
其實台灣觀眾在看待《國》劇這部戲之後作出這樣的討論是蠻令人開心的。
在之前即便是《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麻醉風暴》這樣引起極高討論熱度的戲劇
,大家也很少用收看歐美劇那樣的角度去思考跟討論,因為大多數台灣的戲劇都是以這部
拍完不知道會有下一季的方式在思考,這樣的劇本書寫其實相對而言是容易的,因為他只
需要在確定的集數規劃裡把一個他想講的完整故事講完,不需要思考留下什麼伏筆,也不
需要在結尾製造什麼未解的懸念。
然而在《國》劇的製作上,因為劇組已經宣告這是一個不止一季的製作,所以在劇情鋪陳
安排上,相較於我們過往看過的任何台灣戲劇,難度一下子拉高非常多。而這樣的宣告在
過去的台灣影集似乎也是前所未見的。
所以自然而然大家也用審視、期待一個多季創作的角度去觀看這部劇,就像觀看一部歐美
影集一般。
從這樣的討論角度來看,即便有些不滿意的聲音跟各種的「建議」,都是值得高興的。因
為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劇突破了過往台劇創作的慣性,冒著極高的風險試圖扭轉這個
影視產業的創作習慣,期望由此將台劇的規模跟視野帶進下一個階段。
那麼我們來講講最後兩集。以下有雷。
—-防雷分割線—-
最後兩集在老人組這邊,基本上就是把前面八集府方院方角力跟思考做一波收網,其斷點
斷在黎清波宣布總統選舉改採全民直選,沒有什麼特別的懸念感。比較讓人在意的反而是
市長選舉的部分好像沒有把事情講完,或許這會是下一季的楔子吧。(雖然我們都知道是
誰當選)
年輕組的劇情斷點則是季終最耐人尋味的部分:
宇伶組:
許芷伶終於查明父親在白色恐怖時代發生的事,也找到父親之墳。但因為將其在招待所紀
錄蒐集的資料交予媒體,因此受到黨國勢力的追捕,最後斷點斷在跟沈建宇告別、離開台
灣。
此處留下一個懸念,讓人想知道去了哪裡,後來會變得怎樣。以接受三芝重工的幫助看來
應該是去了日本,於是會讓人期待下一季再出現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我一直聯想到冰與火之歌的幾個季末結尾,總是斷在重要角色毅然決然前往某地的背影
。)
成江組:
楚思江進入新(國家)黨協助邵壯國參選台北市長,與進入府方的章有成之間的對立日趨明
顯。
這組的劇情其實在季末並沒有做任何收尾或者斷點,有點關係進展不明的感覺。
唯一可以預期的是這兩人應該會在權力鬥爭的謀略算計,以及二人之間的情愛糾結之間產
生各種巨大的矛盾吧。會更期待的部分是楚思江有如冰與火之歌的瑟曦那樣變得狠辣。
報社組:
林逸君本著對新聞從業的熱忱而將許芷伶交付的資料整理撰稿,然而社長及主任因「大局
考量」皆壓下其新聞,林在失望之際轉將這條新聞轉交另位新聞前輩去做揭露,也因此辭
職,離開獨家新聞報。
劇情斷點斷在林與江志偉的情愫終於萌芽,而全季也收尾在兩人頭靠著頭的背影。
林逸君這個角色在全劇的重點就是熱血、理念、衝撞,相對於馬力歐飾演的編輯主任,恰
好就是任何參與政治與社會議題的人都會遇到的課題:「堅持原則與政治妥協」的永恆角
力。
季終林離開報社後身為媒體工作者的走向思考,以及會否堅持原則到底,還有未來在媒體
圈跟主任的關係變化,都是第二季讓人期待看到的角色進展。
-
本季最被詬病的部分是,每個事件被描述的篇幅都太短太概略,為了主線劇情推進而有點
不夠過癮、希望能再多講一點的感覺。
這就說回到本文開頭所說,這部劇是以多季格局在規劃的。
就如同許多美劇,在講述故事時會把許多單一事件的細節走向、角色心境、劇情情緒用更
細緻的篇幅去鋪陳。然而往往又會有觀眾抱怨節奏太慢、拖戲,等等的聲音。
國外的影集大多是一季簽一次續約,抱括演員的配合,已經播出平台等,很常見到一些美
劇因為這類原因喬不攏,造成爛尾或甚至直接腰斬的情形。
對應到《國》劇或者任何台灣戲劇節目在台灣當下的影視環境,不要說「下一季」了,大
多時候往往現實是連「這一季」拍完有沒有平台可以播出都是個問題。
所以可以理解的是,在劇本書寫跟實際拍攝的過程,為了完整呈現某些重要的劇情轉折,
勢必是得做些取捨吧。因為現在不把這件事講完,下一次能再跟大家講故事的機會都還不
知道有沒有咧。
台灣現當下的產業環境就是讓創作者們這麼樣的急切跟惶恐,只能說劇迷們要多多支持這
樣的戲劇跟平台,把聲量風向帶起來,讓電視台或串流平台更願意放資源,也更能夠大膽
地採用不同的創作題材,如此像《國際橋牌社》的製作團隊也才能更精彩完整的呈現想說
的故事,我們也才能有更多像《國際橋牌社》這樣精彩的劇可看。
最後不免俗的跟著敲碗,第二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82.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581749034.A.3DD.html
※ 編輯: mnweas (114.24.82.45 臺灣), 02/15/2020 14:46: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