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即時報【「小林同學」林昀儒大戰中國球王,史詩比賽7局落敗,力拼桌球男單銅牌;男子羽球「麟洋配」直落二擊敗日本,晉級男雙四強,寫下台灣紀錄 】
今年2020東京奧運賽場上,台灣選手接連演出激勵人心的比賽。桌球男子單打四強戰中,年僅19歲的「小林同學」林昀儒強碰當今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大魔王」樊振東,雙方激戰七局,分數一路緊咬,最終林昀儒以3比4惜敗,明天晚上爭銅牌。賽後樊振東也盛讚林昀儒實力堅強,自己贏得「艱苦」。
台灣羽球男子黃金雙打「麟洋配」李洋、王齊麟組合,在小組賽擊敗世界第一後愈打愈猛,進軍八強首場又是硬仗、遭遇第四種子日本組合遠藤大由、渡邊勇大,直落二拿下勝利進入四強,已締造台灣羽球的紀錄。不過,「麟洋配」和男單周天成、女單戴資穎,都可望在本屆奧運繼續再把四強紀錄推進。
■「小林同學」表現超過100分,改變球風全場緊緊壓迫球王
桌球男子單打一直都是「中國長城」的天下,混雙金牌意外遭日本奪走後,必須全力守住中國桌球霸權地位,現今世界球王樊振東更是承受非贏不可的壓力。林昀儒昨天就表示要打出「意想不到的球路」,今天果然展現與過去完全不一樣的球風,一抓到機會就採取主動搶攻。第一局「小林同學」打得很強勢,一路壓著樊振東打,先以11比6搶下第一局。
第二局開局「小林同學」仍採取主動,樊振東一度落後,隨即叫出暫停調整腳步,刻意避開「小林同學」的「反手擰拉」,但林昀儒一路緊咬分數,雖然最終仍以9比11丟掉這一局,但也僅差兩分。
第三局雙方你來我往,樊振東在發球時,少見看到持拍的右手有點發抖,顯示林昀儒帶給球王的強力威脅,分數一路持續拉鋸,12比12打平後,才被樊振東連拿兩分守住這一局。
年僅19歲的林昀儒絲毫沒有第一次參加奧運的緊張,在第四局展現超齡的沈穩,施加更多壓力給樊振東,將分數逼到10比10,並不斷突襲發長球試圖擾亂樊振東,成功以15比13搶下這一局,將局數扳平至2比2。
第五局與第六局雙方分數非常接近,尤其是第六局,林昀儒挺住高壓,逃過球王想要提早結束比賽的企圖,成功將比數扳成3比3。戰線拉進決勝局,一開局林昀儒表現出色率先取得領先,一有機會就奮力一搏,將球速打得更快,試圖讓樊振東來不及反應;只是球王不愧是球王,每拿一分就振臂狂吼,幫自己不斷提升士氣,球王拿到賽末點後,林昀儒雖然展開絕地大反攻,連追兩分,但最終回球出界以11比8些微之差輸掉比賽。
過去林昀儒與戰樊振東對戰6次,是1勝5敗,但這次僵持到最後關頭才以些微差距落敗。賽後教練蔣澎龍受訪時表示,林昀儒表現「超過100分」,尤其在第六局時沒有放棄,把戰局扳平,「真的非常不容易,大比賽表現這樣,非常好。」
■中國球迷也稱讚、小林實力獲球王肯定,將與倫敦奧運莊智淵的同一位對手搶銅牌
這場男子桌球四強大戰,國際媒體也形容是「史詩級比賽」,甚至也上了中國微博熱搜,中國網友給林昀儒極高評價。賽後樊振東受訪時稱讚林昀儒,「這幾年進步、成長來得非常快,我覺得今天我們兩個都發揮得非常好,最後自己很驚險、艱苦地拿下比賽;對我來說,我認為他確實有這樣實力。」樊振東補充說:「林昀儒的打法很特別,尤其是前3板很有特點,會讓人非常有壓力,球的質量有很高水準。」
樊振東在晉級過程中毫無敵手,僅失一局,但這場比賽面對林昀儒,卻失掉三局被逼到3比3,國際桌總更是在臉書上表示:「這是一場史詩級的比賽,樊振東在這場比賽中倖存下來。」
接續的第二場男單四強賽,由中國另一名前球王馬龍對上德國奧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同樣是演出精彩的7局大戰,最終馬龍險勝。本屆奧會的桌球男女單打冠軍賽,再一次上演全中國內戰。
小林同學在明晚19:00男單銅牌戰遭遇德國奧恰洛夫,也是一次「命運的相逢」。台灣男子桌球先前最接近奧運獎牌的一次,即是2012倫敦奧運、莊智淵闖入銅牌戰時,對手就是奧恰洛夫;後來由奧恰洛夫以4比2擊敗他的「偶像」莊智淵,拿走銅牌。這次「小林」若能擊敗奧恰洛夫,不僅將成為台灣首位在奧運奪牌的男單選手,也一併替莊智淵報9年前之仇。
■男子羽球「 麟洋配」晉級四強豪氣說:「我們不是來參賽的,是要來贏球的。」
台灣羽球雙打黃金組合「麟洋配」李洋、王齊麟,驚險闖過小組賽進軍八強後,第一場就遭遇第四種子日本組合遠藤大由、渡邊勇大。賽前王齊麟自己在社群媒體上開玩笑自己是籤王,「但關關難過關關過,拼了!」
麟洋配延續之前擊敗印尼世界第一組合的氣勢,面對日本組合毫無懼色,李洋網前救球搭配王齊麟的重砲扣殺,搶下不少分數,第一局以21比16搶先拿下。第二局雙方分數拉鋸,麟洋配仍有比較多的主控權,不只王齊麟重砲攻擊,李洋也有幾記精彩的殺球得分,加上遠藤大由在幾次發球出現失誤下,麟洋配連續拿分拉出一波攻勢,以11比8領先;進入後半段時,麟洋配完全放開來打,與日本組合有多拍來回,防守滴水不漏,最終在王齊麟的重扣下,以直落二拿下勝利。
奪下勝利的那一刻,李洋雙膝跪地仰天怒吼,王齊麟跪地後整個人躺在場上雙手高舉握拳,男子雙打晉級四強也寫下台灣奧運的新紀錄。王齊麟賽後表示:「我們真的做到了!」李洋則是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面對印尼第一的組合與日本組之前都沒贏過,但也因為這樣我們都沒有壓力地去拼,證明我們不是來參賽的,是要來贏球的。」明天下午他們將迎戰世界排名第2的印尼組合阿山(Mohammad Ahsan)與蘇堤萬(Hendra Setiawan),全力爭取決賽入場券。
另一場羽球男子單打,王子維在16強遭遇前球王、大會第四種子安賽龍(Viktor Axelesn),雖然一路落後,但仍不斷積極搶分,最終仍以16比21與14比21,直落二輸掉比賽,止步16強。
■射箭個人賽,湯智鈞與林佳恩連勝兩場晉級16強
射箭場上今天進行男女個人賽,女子僅剩的唯一希望林佳恩在64強遭遇希臘選手,一開始受到颱風尼伯特剛走、現場風勢較大的影響,連續輸掉兩局以0比4落後,但隨即調整後回穩,演出絕地大反攻,連拿三局,以6比4晉級。32強面對愛沙尼亞的選手,一開始也是比較不穩,但兩局後調整回來,連拿三局,尤其是第五局連續三支10分箭,讓對手毫無機會,順利晉級16強。
男子則是在32強出現台灣內戰,一起拿下男子團體射箭銀牌的魏均珩與湯智鈞對決,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比完前五局戰成5比5平手,必須加射一箭決勝負,湯智鈞率先射出壓線的10分箭,身為學長的魏均珩僅以些微差距的9分箭飲恨,這場台灣內戰由湯智鈞晉級16強。
■ 鞍馬王子李智凱傷勢無虞,隊醫評估「狀況很好」單項決賽不受影響
昨天男子體操全能決賽,「鞍馬王子」李智凱在最拿手的鞍馬兩度落馬,手肘處有一道流血的傷口鮮血直流,畫面透過轉播可以清楚看到,引起國人擔心。《報導者》今日越洋向代表團隊醫、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副主席周文毅醫師查證李智凱傷勢狀況,周文毅表示,這個傷口是昨天進行動作時劃到的新傷口,只有皮肉傷,沒有大礙,8月1日的鞍馬決賽可以正常上場,「這一陣子照顧下來,智凱近期的狀況真的很好,請大家持續替他加油!」
李智凱昨晚也在社群媒體上表示:「今天的落馬純屬意外,沒有任何問題僅有皮肉傷,經過防護員與長庚運動醫學團隊的治療與照顧,身體保持最佳狀況,請各位放心,別擔心,接下來請國人在週日的鞍馬決賽幫我集氣加油!」
【今日(7/29)台灣選手成績戰報】
桌球男子單打林昀儒(3:4 爭銅牌)
射箭男子個人鄧宇成(4:6 止步64強)
射箭男子個人魏均珩(6:2 晉級64強、5:6 止步32強)
射箭男子個人湯智鈞(7:1 晉級64強、6:5 晉級16強)
射箭女子個人林佳恩(6:4 晉級32強、7:3 晉級16強)
羽球男子雙打李洋、王齊麟(2:0 晉級4強)
羽球男子單打王子維(0:2 止步16強)
拳擊女子蠅量級黃筱雯(5:0 晉級8強)
高爾夫男子潘政琮(完成第一回合)
射擊男子個人不定向飛靶楊昆弼(排名第14名)
划船女子單人雙槳黃義婷(分組第5)
射擊女子個人25公尺手槍吳佳穎(資格賽暫居第14名)
射擊女子個人25公尺手槍田家榛(資格賽暫居第10名)
游泳男子100公尺蝶式王冠閎(未晉級)
【明天(7/30)奧運賽程預告──幫台灣隊加油!】
桌球男子單打林昀儒(19:00 銅牌戰)
射箭女子個人林佳恩(08:43 16強)
田徑女子100公尺謝喜恩(08:07 預賽)
田徑男子400公尺跨欄陳傑(10:25 預賽)
羽球女子單打預賽戴資穎(16:30 8強)
羽球男子雙打預賽李洋、王齊麟(17:15 4強)
拳擊女子次中量級陳念琴(11:18 8強)
拳擊女子輕量級吳詩儀(16:00 16強)
高爾夫男子潘政琮(06:30 第二回合)
游泳女子50公尺自由式黃渼茜(18:36 分組預賽)
划船女子單人雙槳黃義婷(07:25 19至24名排名戰)
射擊女子個人25公尺手槍吳佳穎(08:00 資格賽第二天)
射擊女子個人25公尺手槍田家榛(08:00 資格賽第二天)
比賽時間為台灣時間,實際比賽時間日程依東京奧運官網公布為準,體育署東奧專區於每日賽程結束後公布隔日賽程(https://olympic-ct.sa.gov.tw/schedule.html)
(文/嚴文廷;攝影/中央社、AFP)
#延伸閱讀
【林育信、李智凱、黃克強的3個奧運夢──他們翻滾的不只體操、時代,還有自己的人生】https://bit.ly/3x0iHqE
【江湖,在哪裡?莊智淵,永遠挑最難的那條路】 https://reurl.cc/Q9g4QO
【沒有煙硝的戰爭──奧運的歡呼與悲鳴】https://bit.ly/3zmoxnY
#報導者 #2020東奧特輯 #Olympics #Tokyo2020 #TeamTaiwan #東京奧運 #東奧 #奧運 #中華隊 #台灣選手 #桌球 #林昀儒 #李洋 #王齊麟 #王子維 #林佳恩 #湯智鈞 #魏均珩 #李智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館長成吉思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一股信念在心中 憶起,便有源源不絕一直往前的動力 這股信念讓我茁壯成長 即便擁有不同的身份 但信念決定我的強悍 而強悍成就完整的我 不要再等了,你的強悍由你決定! 成吉思汗台中館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G.K.FitnessClubTaiChung/ 台中館搶...
「楊智鈞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楊智鈞評價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 關於楊智鈞評價 在 港唔斷戲 Facebook
- 關於楊智鈞評價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 關於楊智鈞評價 在 館長成吉思汗 Youtube
- 關於楊智鈞評價 在 台中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楊智鈞@[超級簡報力]課程 的評價
- 關於楊智鈞評價 在 網路上關於syntax score計算方法-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楊智鈞評價 在 網路上關於syntax score計算方法-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楊智鈞評價 在 網路上關於syntax score計算方法-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楊智鈞評價 在 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的原因和症狀,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楊智鈞評價 在 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的原因和症狀,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楊智鈞評價 在 楊智鈞ptt :: 女藥師筆記本 的評價
- 關於楊智鈞評價 在 百貨公司快閃店費用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次看 的評價
- 關於楊智鈞評價 在 百貨公司快閃店費用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次看 的評價
楊智鈞評價 在 港唔斷戲 Facebook 八卦
《G殺》影評
「不自由 毋寧死」(含劇透)
—
《G殺》荒謬,違反邏輯,但這卻正正是今日香港的常態,正正是這部電影的力量。
—
觀影過後,難免會聯想到一些電影,其中最直接的兩部就是有關香港預言的作品:《十年》和《香港製造》。《十年》幾近以白描的形式描繪了香港灰暗的未來,當中有對腐朽社會現貌直接的指涉,沒甚戲劇成份,只有赤裸和殘忍的批評;《香港製造》拍出回歸一代青年的無處可逃,受盡壓迫之下以自毀作結。
—
走得太前,總會受原地踏步之人所非議,記得當年我也是批評《十年》的一員,幾年過去,預言變成事實,覺今是而昨非;陳果的觀察也令人讚嘆,廿年前眾聲喧嘩,但仍敢一鎚定音,《香港製造》的地位毋庸置疑。
—
而《G殺》呢?戲劇衝突上絕不夠《香港製造》強或深刻,但故事性又比《十年》強。故事好看嗎?處處都是刻板形象的刻劃,包括無惡不作的黑警,唯利是視的校長及其背後的教育勢力,偽善、無恥的教師與教徒,庸俗、肆意欺凌異見者之「正常同學」,惡行背後並無太大的原因,總之就係咁,觀眾須將劇情連結到香港現況作「腦補」,才可對角色產生感情。
—
一個社會裡,那麼多警察,那麼多校長,那麼多教師,那麼多教徒,如果寫他們惡行背後有其苦衷或轉化過程,是「人」;而將他們惡行樣板化,不留餘地猛加批判,就是「怒」。
—
這種「怒」,在戲劇上當然令人有點難接受,接近抹黑,純乎是以偏概全,難道警察全都是「黑警」嗎?沒有真正「春風化雨」的教育工作者?同學之間只剩下標籤與嘲笑嗎?這些描寫難免會引來口誅筆伐,以電影言志,但亦窮得只有言志,有論者謂電影不應是支離破碎的片段,要說好故事,不能淪為鏗鏘集,淪為政宣工具,我表示理解。
—
而《G殺》的故事情節不合常理,甚至在天馬行空框架的設定之下,亦忽略了人情,令故事好像只為既定的訊息服務,一直暴走至既定的結局。
—
憤世音樂廢青,單親資優少女,亞氏保加症男孩,被邊緣化的三個人。被排擠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討厭,而是他們與眾不同:傅以泰有音樂天賦;趙雨婷成績優良;DON仔智力超群。社會急著將人同化,不理各人的獨特性,若你拒絕便會將你杯葛,以維繫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
三個年輕的主角,或是自願,或是被迫,但都成了被「成年人」肆意利用的棋子。趙雨婷動「情」,獻身關懷備至的男教師MARKUS,走上淋病自毀之路,以為肯「含」就無事?落得惡疾纏身的下場;傅以泰初時被迫就範於黑警龍爺,後來有點接受荒謬的處境,無數駭人勾結登門造訪,甚至慢慢習以為常,但最後卻遭受極大的牽連;DON仔天生有缺憾,同時智力高於常人,但最後卻因對「GENERAL」莫名的膜拜而萬劫不復。《G殺》中的年青生命,並沒有得到任何應有的尊重,困在社會這偌大的樊籠。
—
因為要對抗「大惡」,所以要包容「小惡」。《G殺》中對人物描寫的片面,是故意的,亦是對「大惡」的宣戰。警察當然會有好人,教會當然會有真心誠意的信眾,學校當然會有循循善誘的教育工作者。但若要將情緒和言志的力度推至最高峰,就不能和稀泥,就要怒轟下去。所以,《G殺》注定是評價兩極的作品,劣評者會斥之不公允,造作堆砌,但好評者則會愛其片面,愛其在大是大非之下不退縮,不含混。
—
言志是否大於一切?有意義是否就代表是好電影?或是若將言志推到極端,電影又可以全無故事,不斷說教直至天荒地老嗎?端看時代。以戲論戲,《G殺》的確有不少改善的空間,我亦不覺得電影劇力萬鈞,但若將作品放在時代的軌跡去看,《G殺》的意義顯得非凡。
—
《G殺》是無病呻吟?還是新一代對於社會言之有物的吶喊?觀影後的第二天,正躊躇於該怎樣下筆之際,新聞報導三位青年同日輕生,與《G殺》的命題相呼。到底是怎樣的時代,才會致使香港的青少年人腹背受敵,身上盡是斑駁的傷痕;到底是怎樣的時代,才會驅使雨婷和以泰這對小情人,在所有事看似塵埃落定之後,聯袂走出最後的那一步?到底是怎樣的時代,才會出現《G殺》這麼的一部電影?
—
畫作:塵阿力映畫
—
G殺
Hanna Chan 陳漢娜
Kyle Li 李任燊
陸駿光 Alan Luk
楊卓娜Lenna Yeung Cheuk Na
黃璐 Huang Lu
杜汶澤
林善
楊智鈞評價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八卦
【“走,回中國!” 中國正經歷民族史上罕見的人才歸國潮】
這是一個民族史上罕見的人才回流潮: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正形成最大規模留學人才“歸國潮”。截至2016年底,中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265.11萬人。僅2016年就有43.25萬留學人員回國,較2012年增長15.96萬人,增幅達58.48%。
“大磁場”的引力
“我想回中國”,不做巨變的旁觀者,要做巨變的創造者
“你想回中國?”
“對,這個機會很有吸引力。”
“你這個方向系里缺人,終身教職何其寶貴,有人夢寐以求卻沒有拿到。”
“謝謝您的好意。我去意已定。”
美國東部時間2017年1月26日,已獲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終身教職的副教授鄧巍巍向系主任請辭回國。
4月27日下午。在美國講臺上完最后一堂課后,鄧巍巍拍拍手上的粉筆灰,與學生作別。此時,他在美國居住15年,任教已整整7年。
是留還是走?鄧巍巍不是沒有糾結過、徘徊過。“你從哪里來?”在美國的那些年,這個眾所周知的終極問題時常拷問著他的內心。
2016年9月15日,中國“天宮二號”成功發射。曾經的大學同學坐在發射指揮大廳里參與發射,而身在美國的鄧巍巍只能靠刷朋友圈,來了解發射的情況。
那是一種游離于家門外的感覺,這感覺撞擊著他的心,也讓他找到了那個終極問題的答案。
飛速發展的祖國,有著強大的磁力,吸引著他踏上歸國的路。
“梁園雖好,非久戀之鄉!”早于鄧巍巍5年回國的袁軍華喜歡用錢學森的這句話詮釋他的離開。
“我怕再不回來就晚了!我不想當祖國發展的看客!”
2012年,袁軍華受召于“千人計劃”青年項目,結束哈佛大學的博士后工作,回到位于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兩年后,他的夫人,同樣就讀于加州理工學院的張榕京回國。
……
歸去來兮,許多人遵從的是內心的呼喚。
“希望廣大海外學子秉持崇高理想,在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奮斗中實現自身價值,努力書寫無愧于時代的華彩篇章。”
2014年初,一封習近平總書記給全體留德學子的回信從中南海傳遍全球:“走,回中國!”一時間,歸國成潮。
國際大咖回來了——
2017年,蜚聲中外的“大師”、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長期從事計算機科學和量子信息科學研究,是迄今為止世界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圖靈獎”得主中唯一一位亞裔專家。
實際上,姚期智早已“歸心似箭”——十余年前,他辭去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職。在清華,他先后創辦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交叉信息研究院和量子信息中心,親自授課,指導學生論文,其計算機科學實驗班被外界稱為“姚班”。十余年間,一批批拔尖創新人才從這里邁向世界學術舞臺。因為“分量重”,姚期智回國被視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回歸中國的“風向標”。
領軍人物回來了——
國際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單分子酶學的奠基人謝曉亮、高能物理王貽芳、人工智能甘中學、新藥創制丁列明……他們的回歸使中國在各自領域的科研水平在世界上提高了10年到15年。
夫妻雙雙把家還——
從加拿大歸來的一對夫妻何理、盧宏瑋,丈夫入選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妻子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回到祖國我們現在已經參與到國家級重大工程建設中,覺得特別有成就感,這在國外是很難想象到的。”盧宏瑋說。
同門團隊把業創——
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率高徒陳宇翱、陸朝陽先后回國,三人三奪世界量子電子學和量子光學領域最高榮譽——菲涅爾獎。他們在回國后組建了一支中國物理界的“夢之隊”。
潘建偉主持研制的世界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圓滿完成了包括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千公里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在內的三大既定科學目標……英國《自然》雜志評價:量子通信領域,中國用不到十年時間,由一個不起眼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勁旅。
“80、90后”登場了——
《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雜志評選的2015年度全球杰出青年創新人物(TR35),中國“80后”青年科學家戈鈞躋身其中。
從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后一畢業,戈鈞即選擇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大學,回來時,帶著懷孕的妻子。“中美之間的科研條件在迅速縮小差距。”戈鈞說。
從第十二批“千人計劃”青年項目開始,而1980至1984年齡段成為絕對主力,“90后”首次闖入“青千”榜單。
潮涌東方,勢不可擋。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迎來了史上規模最大、領域最多、范圍最廣的留學潮和歸國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陳竺說。
中國留學人才的加速回流形成態勢成為“現象級”:1978年,歸國人員僅以數百人計;2009年回國人員數量首次突破10萬人,2012年27萬人,2016年突破40萬人……
人員結構從“高精尖”向多層次擴展。從業領域從科研向創業、公共服務等多元化擴展,堪稱全方位“登陸”。“尤其是最近5年呈現規模化、常態化,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形成‘不落潮’。”中央組織部人才工作局局長孫學玉說。
“大磁場”的魔力
歸國人才找到了創新創業的大舞臺,“迎來了黃金時間”
2009年,不平常的一年。
那時,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的燕紹九博士正在美國懷俄明大學做訪問學者。“只有身臨其境才真切體會到,對美國而言,肇始于華爾街的那場金融危機比當年的14級颶風‘比爾’更恐怖。”
危機的寒風迅速吹到科研領域,經費投入青黃不接。“很多研究中斷了。項目批不下來,研究生縮招。”燕紹九回憶說。
此時的中國,一個傾全國之力的引才聚才計劃正在醞釀。2008年的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關于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的意見》,主要是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
孫學玉表示,海歸主要是被“吸”回來的。
這是一個充滿魔力的“大磁場”。
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指導下,中央組織部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等部門組成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小組。各地各部門建立引才工作小組或辦事機構。
人才項目推動引才聚才。繼中央啟動國家“千人計劃”后,各省區市、高校、大型企業及社會組織的“海外引才計劃”全速推進。北京的“海聚工程”、江蘇的“雙創計劃”、陜西的“百人計劃”、廣東的“珠江人才計劃”、深圳的“孔雀計劃”……多地把引才辦事處設在了國外,有的甚至把引才聯絡辦公室開設到了美國知識密集度最高的硅谷。
10天,輾轉3國5個城市、參加24場公務活動和人才座談會;拜訪3名諾獎級、院士級戰略科學家以及10余個海外產業領軍人才團隊……這是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武漢市委組織部長楊漢軍生前的“招才”時間表。“引進一名高端人才,就能集聚一個創新團隊,甚至帶動一個創新產業。”這是楊漢軍生前心中的急迫……
現年60歲的崔平曾是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的所長,但是在同事們眼中,她更像是一名“知心大姐和大管家”。
2013年12月11日,美國硅谷。寧波材料所的兩場招聘會分外熱鬧,每場近百名海外高層次人才慕名而來。
與7年前相比,崔平的感受是“冰火兩重天”。第一次赴美國招才,她拉著幾十公斤重的宣傳冊,穿梭在不同的會場,問津者寥寥。
崔平率領招聘團隊四面出擊,開展全球“相馬”大行動。連美國硅谷都設立了人才聯絡處。如今,寧波材料所云集了800余名科研人員,其中院士1位,海外高層次人才200余位。寧波材料所平地起高樓,站在了科研的領先位置。
為促進歸國科學家安心工作,中央和地方不斷完善政策。為海外高層次人才落戶、入出境、稅收、醫療待遇、社會保險、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項目申請、經費補助等提供政策支持。
這是中國“大磁場”的魔力,歸國人才在這里找到了創新的大舞臺——
哈佛“八博士”共聚合肥科學島建起世界上最先進的強磁場實驗裝置的故事,是近年來“歸國圈里”的美談。
“強磁場有強魔力。”“越比較越自信。”率先回國的“頭雁”、強磁場中心副主任王俊峰說的感言,道出了這8位博士的共同心聲。國內的科研條件今非昔比,在這里可以擁有“獨立實驗室”,而在美國是很難實現的。
他們看到,位于貴州山區的“中國天眼”、安徽合肥的“人造太陽”、廣東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北京懷柔的“北京光源”……一個個大科學工程或相繼完工,或即將上馬。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57萬億元,比2012年提高52.5%,年均增長11.1%,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調查中有81%的留學歸國人員認為,國內創業機會比國外“要更好,甚至好得多”。
這就是中國“大磁場”的魔力,歸國人才在這里找到了創業的大天地——
龐大的市場,為歸國人才創業提供廣闊的舞臺;升級的需求,讓歸國人才所掌握的高技術得以施展。他們創辦的環保、新能源、生物、金融等領域公司,如雨后春筍在中國大地上快速萌生、成長。
“二維碼居然已經取代了大媽的零錢筐。”讓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專家、美國普渡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教授漆遠沒有想到的是,一次回國的經歷,讓他對中國創新刮目相看。
“萬萬沒想到,中國市場的魔力如此強大。”漆遠告訴記者,他回國后加入的螞蟻金服團隊已經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公司形成了獨特的“硅谷幫”現象。
中科合成油公司總經理、首席科學家李永旺這樣感嘆:“我要是留在國外的話,一輩子只能給國外的‘大牛’打下手、當跟班。”如今,中科合成油與神華集團合作在寧煤投產成功煤制油項目,已占據世界全面領先優勢。
七月的黃淮平原,太陽頂著天高。連續襲來的熱浪,焦烤著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吳麗芳和她“80后”“90后”的學生們。
為了搶建一個移動羊棚進行農牧耦合改土技術試驗,他們的衣服濕了干,干了又濕。“我們有3個核心試驗示范區,在懷遠、渦陽、太和縣,走一遍得三四天。我是基本上兩周去一次,車上放個袋子,里面放著球鞋、膠鞋、草帽。”吳麗芳說,現在化肥能撒,農機能開,有時在農村一待就是幾個月。
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袁隆平帶領團隊攻關“雜交水稻”技術,幫助解決中國人吃飽飯的問題。如今,從新加坡歸來的吳麗芳,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作為中科院“第二糧倉科技工程”總協調人,求解“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糧食安全方程式”。
小麥赤霉病,多見于黃淮海平原,被稱為“小麥癌癥”。吳麗芳從新加坡回國后,與它對陣了三年。團隊通過交叉學科研制出一種隱性納米防護膜,噴一次,就像是給小麥涂一層防曬霜,赤霉病的發病率可降低50%至70%。項目目前已進入產業化商談階段,計劃明年上市。
談起歸國的感受,吳麗芳說:“中國這個‘大磁場’的設置是為科學家的未來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我們因此迎來了科研的黃金時間,想干啥就能干成啥。”
“大磁場”的活力
做偉大復興“生力軍”,助力祖國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
穿越歷史的星空,總會發現那相似的足跡——
一部百年中國留學史,就是一部推動中國近現代化的變革史。
150年前,容閎、詹天佑、茅以升等中國早期留學生,成為推動中國近代化的先驅;
60多年前,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鄧稼先等留學歸來,成為建設新中國的棟梁……
時至今日,中國留學生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經過多元文化的熏陶、全球化視野的歷練,有著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意愿,是全新的國際化人才群體。
他們將帶給我們怎樣的世界?
“海歸科學家作為知識技術轉移的人才力量,正逐漸成為中國學術發展與科技創新的生力軍、高新技術應用的推動者、推動中國創業發展的領跑者。”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有關負責人指出。
——促進基礎科研水平大幅提升。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70%以上的教育部直屬高校校長、80%以上的兩院院士,都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千人計劃”分13批引進7000余人,絕大多數來自美歐等科教發達國家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和跨國企業,包括6名諾貝爾獎得主、80余名美歐等發達國家科學院、工程院等院士。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施一公等海外回國人才帶領下,自2009年以來,已在《自然》《科學》等世界頂級期刊上發文70多篇,國際影響力迅速提升。
8年前的一天,潘建偉在北京國家博物館參觀完“復興之路”主題展后,給大洋彼岸的學生們分別發去短信:“希望努力學習,早日歸來,為民族復興作出貢獻!”
這條信息,他的學生,“80后”的青年科學家陸朝陽在手機里存儲至今。陸朝陽與老師潘建偉有一個“心靈契約”:老師推薦他去英國劍橋大學學習量子技術,他承諾學成回國效力,把最新理論和方法帶回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潘建偉分赴海外學習的弟子,以極高的“歸巢率”陸續回國。正是這樣一支隊伍的歸巢,使得中國近年來量子科研異軍突起,連續在量子理論、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研究領域涌現世界級成果,在量子革命的發展史上,標注下新的印記。
——助推科技創新創業大潮。
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后創建了大批高新技術企業,促進形成創業文化,為中國經濟帶來新的活力。
如李彥宏創立百度公司等,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創辦的企業已有73家掛牌上市。“千人計劃”專家、浙江貝達藥業公司董事長丁列明,成功研發出世界第三個、中國第一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凱美納”;同為“千人計劃”專家的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德超,回國后帶領團隊開發上市了我國第一個具有全球知識產權的生物創新藥“康柏西普”,是我國近10年批準上市的第一個大分子藥物。
“十二五”以來,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0.9%升至2016年的56.2%,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發明專利申請受理躍居世界首位并保持領先地位,其中海外留學人才做出積極貢獻。目前,全國共有留學人員創業園300多個,入園企業2.4萬家,2015年技工貿總收入超過2800億元。
——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2017年5月,我國南海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首次試采成功,將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產生重要影響,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盧海龍擔任試采工程首席科學家。載人航天、“天河”高性能計算機、北斗衛星導航、“蛟龍”系列深海潛水器等戰略高技術突破背后,留學人才身影頻現。
2017年9月25日,中國“天眼”落成啟用一周年。而在10天前,最懂“天眼”的南仁東,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對于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項目”,他一直在跟自己較勁。24年,8000多個日夜,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這位清華大學無線電系高材生,放棄日本國立天文臺客座教授職位,將生命燃燒在崇山峻嶺間的中國“天眼”,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
——促進國際交流和對外開放。
一些專家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在全球治理中提出“中國方案”,推動重要國際性學術會議在中國召開,提高了我國在相關領域學科的國際地位。隨著越來越多的留學人員回國,人才集聚效應日益凸顯,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撬動人才體制機制改革。
“千人計劃”的實施,推動各單位在人才和科研機制上大膽突破、先行先試、新人新策、特事特辦,實現“出人才、出成果、出機制”。許多專家帶回先進科研管理理念和經驗做法,對國內人才體制機制創新產生積極影響。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實行“科學家為主”的管理機制,較短時間內實現科研成果和人才培養雙豐收,成為國內科研機構改革的“試驗田”。
“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形成了重視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圍,形成了從政策到落地的系列人才保障。”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秘書長王丕君說,抓住祖國發展的難得戰略機遇期,當代留學人員不斷書寫復興路上的精彩篇章。
“大磁場”的偉力
從“索我理想之中華”到“興我理想之中華”,把“我的夢”融入“中國夢”
2017年9月12日,G81次,一趟開往中原的“人才列車”,滿載著海歸學子。這一天,歐美同學會在鄭州召開年會,海歸大軍吹響集結號。
美、德、英、法……他們的足跡遍布世界每一個角落;學術前輩、先進青年,他們帶回來最先進的知識、最前沿的理念。
“讓我再講幾句好不好?”“請再給我五分鐘,五分鐘就行。”……他們爭先恐后地發言,傳遞著綠葉對根的情意。
104年前,顧維鈞等人發起歐美同學會,希冀用國外先進的科學文化和進步理念,為國家強盛貢獻力量。可在積貧積弱的年代,多少人報國無門,抱憾終身。
今天,歐美同學會的命運發生了驚人的逆轉。歸國對于留學生們而言,不再是“毅然決然”的抉擇,而是擁抱希望的“欣欣然”。他們成了中國創新創業的領跑者和生力軍。
百年潮,中國夢。
歷史的大潮逐夢浪高。
“從上世紀美國、日本、韓國3個國家的成功趕超看,實行人才優先戰略,是其成功的秘密武器。”孫學玉表示,誰搶占了人才培養、吸引和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贏得了未來。
西方媒體評價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如此重視吸引流失在外的人才回國。中國將其視為令其站在科技前沿、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到新水平的關鍵捷徑。
“科技強、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這些強盛的起點在于人才。”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說,面對“兩個‘一百年’”的目標,我們對人才的渴求超乎尋常,我們需要做得更多。
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看來,人才需要“掐尖”。
作為上世紀80年代的公派留學生,1987年底,白春禮結束在美國的留學返回中國。“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他說。
白春禮把當時國際最先進的納米技術研究帶到了國內。29年后,已經成為中科院院長的他,又把王中林——國際上研究納米最優秀的科學家之一,引回國內。
王中林是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終身教授。他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發電機——納米發電機,又因在納米技術領域的基礎貢獻,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這是中國緊缺的拔尖人才。對比美國20多人的實驗室,中科院為他提供了200人的團隊,相同的文化背景、良好的合作氛圍——王中林舍不下如此優厚的科研條件。“回國吧”,2016年,王中林做出了決定。
“人才計劃不是拔苗助長,也不能‘請來女婿氣走兒子’。”在白春禮看來,用好現有人才、引進急需人才、穩定關鍵人才、培養未來人才,是引才聚才的理想路徑和良性循環。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越來越重視柔性引才。尊重人才流動規律,但求所用,不求所有。回來,我們歡迎;再走出去,再回來,我們還歡迎。”孫學玉說。
不拒眾流,海納百川。引才、育才和推送人才并重,中國不斷為全球人才競相在華創新創業提供沃土。
中國仍處于引才“黃金機遇期”,正在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
2017年的一個夏日,太湖邊的演播廳內座無虛席。一場由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主辦的海外歸國留學人員主題音樂會在這里舉行。
著名海歸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演奏的《梁祝》、吉林大學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團的散文朗誦、演奏家鄧建棟領奏的二胡曲……
“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一首《東方之珠》,也是一部“赤子曲”,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字眼無不叩響在人們心間。
百年前,也是透過這水與天的相連,求學海外的學子們從海上歸來,共同凝聚起全民族千千萬的智慧和力量,去戰勝千難萬險。大海,隔不斷一位位游子思念祖國的赤誠之情;海浪,寄托著一代代海歸始終不渝的強國之夢。
“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扎在土里。”習近平總書記用的比喻,形象而又深情。
有一種海魚名鮭,不管游到何處,成熟后都會踏上逆水返鄉的旅程,只為心中唯一的夢想——回到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中國夢激蕩最大“海歸潮”。
楊智鈞評價 在 館長成吉思汗 Youtube 的評價
有一股信念在心中
憶起,便有源源不絕一直往前的動力
這股信念讓我茁壯成長
即便擁有不同的身份
但信念決定我的強悍
而強悍成就完整的我
不要再等了,你的強悍由你決定!
成吉思汗台中館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G.K.FitnessClubTaiChung/
台中館搶先參觀捷徑:https://www.surveycake.com/s/BNxqw
9月1日預售首波搶好康!
----------------
#9月1日預售 #24HR #最低平均月費947
#信念決定你的強悍 #showmeyourfaith
#gkfitnessclub #成吉思汗台中旗艦館
#評價最好 #台中市北屯區崇德二路二段218號
🎥演出名單
演出名單
精神領袖 | 陳之漢
家庭主婦 | 江敏
搬家工人 | 江暐至(大胖)
塗鴉師 | 楊承澔(乘號)
格鬥對手 | 石政威(石威)
台中館幹部群 | 副總-李慶元、副理-李世俊、台中館:店長-陳羿潔、副店長-吳政達
透過連結來邀請支持者為這部影片製作字幕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video?v=Mu_mg-xhWQo&ref=share
📺影像製作
導演 Director|陳柏瑋 BO WEI CHEN
統籌 Production Supervisor|陳羿潔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林大宇 DAYU LIN
分鏡腳本 Shooting Board|王芳晟
製片 Producer|傅盈潔 FuFu
製片助理 Producer Assistant |刁巧真、花健智
攝影師 Camera|宋秉諭 孤單山姆 Hippo Sung
攝大助First Assistant Camera Operator|余書豪
穩定器技師|王思翰
攝影組 Camera Assistant|張賁凱、陳星豪
燈光師 Lighting |許鈞筌
燈光大助 Lighting Help|許洺瑋
燈光二助 Lighting Assistance|林建志、 蔡明釵
美術Art Designer| 許紫珈
美術助理|蘇大麥、許乃馨、羅宥倫
場務 Set Coordinator|李承翰、郭禹賢
塗鴉指導|傅星翰 CITYMARX
造型師 Clothing designer|May-李惠琳
造型助理|Joanna-智文
妝髮師 Make-up|何秋香
妝髮助理 Make-up Artist|Miko-吳懿親、小捏-張乃韻
收音 Sound Recordist|乙善云
平面攝影 Photography|高若駒
平面設計 Graphic Design|劉亦宸
選手經紀人 Celebrity agent|劉有庭 S
後期導演 Post Director|DAYU LIN
文案 Copywriter|陳柏瑋、王芳晟
剪接 Editor|宇製播
調光 Colorist|蘇怡方
特效/修圖 VFX |宇製播
錄音 Sound Recordist|厭世左一、乙善云
選曲 Music|林大宇
混音/擬音 Mixing engineer|厭世左一、乙善云
館長特助群|半套宇、李鎗、黃偵威、郭博軒、葉榮謹、謝子揚
💪特別感謝
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新莊館
阿榮影業股份有限公司
旋轉木馬
仙人掌專業影視燈光器材
協明影視器材有限公司
#館長 #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 #R瑋 #宇製播 #陳之漢 #江敏 #乘號 #綜合格鬥 #健美 #健力 #大力士
楊智鈞評價 在 網路上關於syntax score計算方法-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八卦
syntax score計算方法-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至今為止所有繞道手術與血管支架的比較研究都呈現:繞道 ... 俠醫楊智鈞.光田醫院心臟外科. ... <看更多>
楊智鈞評價 在 網路上關於syntax score計算方法-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八卦
syntax score計算方法-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至今為止所有繞道手術與血管支架的比較研究都呈現:繞道 ... 俠醫楊智鈞.光田醫院心臟外科. ... <看更多>
楊智鈞評價 在 台中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楊智鈞@[超級簡報力]課程 的八卦
【外科醫師大滅絕】簡報者/ 台中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 楊智鈞 醫療資源有比「少」更嚴重的事情,就是「分配不均」。一個越是成功的外科醫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