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南京大屠殺82週年。1937年12月13日,日軍在南京展開長達6個星期的姦殺擄掠,造成30萬人死亡,數萬名婦女慘遭強暴、三分之一南京遭焚燬、無數文物被劫掠。
4年後,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偷襲珍珠港後攻擊菲律賓。眼見情勢危急,在菲同盟國人員紛紛撤離,但中華民國駐菲律賓領事館總領事楊光泩與7名館員,為堅守護僑責任而不願離開。隔年1月,馬尼拉淪陷,日軍違反國際公法拘捕具外交官身分的楊光泩,脅迫他必須承認日方所扶持的汪精衛南京政府、撫平菲國華僑抗日,並向華僑募款供日軍使用。楊總領事嚴詞拒絕日方要求,與7名館員在備受酷刑後,慘遭殺害。
菲國僑界為紀念殉難的楊光泩等8人,於60年代在華僑義山修建烈士堂,並訂4月15日為華僑烈士節,每年舉行公祭。中華民國建國100年時,僑界翻修烈士堂,我以中華民國國家元首身份贈匾「忠藎垂型」,表彰忠烈典範。上個月我到菲律賓參加「菲華文經總會」百週年慶,特別前往馬尼拉華僑義山,祭拜楊總領事、殉職館員與菲僑抗日烈士紀念碑。
這是日軍第二次殺害中國外交官。第一次是1928年5月3日在山東濟南。日軍故意製造事端,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並拘禁前來交涉的總司令部外交處主任蔡公時。蔡主任精通日語,在以日語力斥日軍無理暴行後,遭日軍割去其耳、鼻並挖取其眼、舌後加以殺害,同仁10餘人同時遇難。當時日軍殺害我國軍民超過6千人,史稱「五三慘案」。
1945年2月,日軍從馬尼拉撤退時,也大規模屠殺平民,遇難人數達10萬以上。其中包括馬尼拉南方85公里處的南呂仙答洛市(San Pablo)。當時距離日本投降不到半年,但當地日軍仍強迫600位15到60歲的華人男子集中做工挖坑,在殘忍虐待後殺害,埋在坑中。上個月的菲律賓之行,我也特別到當地向抗日殉難僑胞紀念碑致祭,慰問年過八十的家屬李青雲老先生。
五三慘案、南京大屠殺、楊光泩殉難、馬尼拉及仙答洛屠殺,都道盡戰爭的殘酷。雖然二戰早已結束,但殺戮戰場仍未消失。近年「伊斯蘭國」(ISIS)血腥濫殺無辜、擄掠雅茲迪族(Yazidi)和基督教徒婦女為性奴,羅興亞人(Rohingya)被緬甸軍屠殺、強暴、迫害,敘利亞內戰導致50萬人喪生,泯滅人性的暴行還是現在進行式。
我一再強調,「歷史的錯誤或可原諒,但歷史的真相不容遺忘」;若無法從反思歷史中記取教訓,就無法正視並改正錯誤。直至今日,日本仍有部分人士,對日軍在二戰期間的屠殺強暴罪行,抱持迴避、淡化、甚至否認的態度。像是旅美作家張純如暢銷世界的名著「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這本書的日文版,因作者不同意出版商要求刪除部分內容,竟無法在日本發行,令人極為遺憾。
「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歷史的教訓不能罔顧。希望執政者能聽進忠告,不要再為了選舉利益,刻意激化兩岸關係,操弄亡國感。兩岸和平不僅對臺灣,對全世界都有利。我們要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現狀,讓我們的子孫不必再面對殘酷無情的戰爭,讓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
#南京大屠殺
#楊光泩
#抗日烈士
#菲律賓
#馬英九
#mayingjeou
楊光泩 在 吳敦義 Wu, Den-Yih Facebook 八卦
🇹🇼 義氣紀念碑
#中華民國 駐菲外交官員
不幸二戰遇害
#楊故總領事光泩暨殉難官員紀念碑
獻花致敬 💐✨✨✨
#楊光泩
#護僑使命 #悲壯犧牲
#民國豪傑 #後人不忘
楊光泩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八卦
轉載此文:
(華夏兒女!炎黃子孫!要看!)
我原本就預料共產黨當局和美國的這次會談可能要開罵,只是沒想到罵得這麼兇。這是中美兩國180年的外交關係史、甚至是整個世界外交史上的關鍵時刻。共產黨說的這句「難道我們吃洋人的苦頭還少嗎」?頓時刺激了我這個歷史學人的職業神經。
歷史與現實,有時是驚人的相似,有時也是令人感懷的對比。1900年是庚子年,1901年是辛丑年;2020年也是庚子年,今年也是辛丑年。間隔了120年。
1901年的中國政府,和外國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4.5億中國人一人一兩白銀,支付了「庚子賠款」。2021年的中國政府,和世界霸主公開叫罵,因為這個霸主集結了新的「八國聯軍」、想讓中國再次支付「庚子賠款」。
區別在於中國方面的談判者:孤立無援、滿臉屈辱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奕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換成了針鋒相對、唇槍舌劍的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
區別更在於中國方面的國力。今日的中國,早已不是120年前的中國,更不是1840年的中國。
清帝國政府不是沒有外交人才。郭嵩燾、薛福成、何如璋、曾紀澤、張蔭桓、楊儒、黃遵憲、張蔭棠……哪一個不是超群絕倫的外交先驅?但是,能挽救大清帝國喪權辱國的悲慘命運嗎?能避免「一割香港、再割東北、三割臺灣,一賠4千萬、再賠2億、三賠4.5億」的割地賠款嗎?能抵抗英國、法國、俄國、日本、德國、美國的蠶食瓜分嗎?能解決「亡國滅種」的危機嗎?
北洋軍政府不是沒有外交人才。伍廷芳、汪大燮、胡惟德、孫寶琦、陸徵祥、顏惠慶……哪一個不是瑚璉之器的外交砥柱?但是,能改善中華民國任人宰割的國際處境嗎?能洗刷《二十一條》的「五·九國恥」嗎?能在巴黎和會上為中華民國爭取屬於戰勝國的合法權益嗎?能應對日本、英國、法國、美國的咄咄逼人嗎?能擺脫「次殖民地」的不幸遭遇嗎?
國民黨政府不是沒有外交人才。施肇基、陳友仁、王正廷、王寵惠、伍朝樞、顧維鈞、郭泰祺、傅秉常、蔣廷黻、魏道明、何鳳山、楊光泩、葉公超、沈昌煥、朱撫松、錢復、歐鴻鍊、胡志強、介文汲……哪一個不是出類拔萃的外交棟樑?但是,能不讓外國艦船在中華民國的江河湖海暢行無阻嗎?能在國際舞臺上阻擋日本的侵略腳步嗎?能展現自己作為世界四大國(美蘇英中)的實力嗎?能不被美蘇兩大霸主在雅爾達會議上玩弄於股掌之中嗎?能制止外蒙古的獨立嗎?能維護自己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美蘇英中法)的尊嚴嗎?能不讓美國大兵駐紮在中華民國領土之上嗎?能不讓我們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淪為僅有250年歷史的美國的附庸嗎?能不唯美國馬首是瞻、不仰美國人的鼻息嗎?
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中華民國外交部長陸徵祥的那句感慨「弱國無公義、弱國無外交」,同樣適用於今天。所謂「強權即公理」,但實際上,公理在強權面前,無比脆弱。弱小的國家,在21世紀依然會任人宰割、飽嘗屈辱。哪怕你多麼地義正辭嚴,別人也不會搭理你;哪怕你受了多少委屈,別人也不會同情你;哪怕你擁有真相,別人也會污衊為「謊言」;哪怕正義在你那一邊,別人也會把你扭曲成「邪惡」。
120年過去了。2021辛丑年的中國,早已不是1901辛丑年的那個積貧積弱的中國,但世界還是那個恃強凌弱的世界。世界沒變,只是中國變了。變的不是外交人才,而是外交人才在面對洋大人時所倚仗的國際政治影響力、軍力、經濟總量、貿易總額、文化軟實力等幾乎所有領域的全面的綜合國力。
熟知我國歷史尤其是1840年以來的苦難歷史的我,看到我們中國的變化,甚感欣慰。
國有中華,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海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寧?披荊斬棘,誰與爭鋒?
歷史與現實交錯下,是煥然一新、蒸蒸日上的中國與中國人,是未來可期、前景光芒、必將重返世界之巔的中華民族與中華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