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到70%,桃園人辦到了!
從去年開始,久旱不雨,水情吃緊。到了今年5月,#石門水庫 蓄水率甚至只剩7%,是有史以來第二低,幾乎要分區供水或定點供水,將會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用水。面對歷史上數一數二困難的,市府從去年9月開始,提早啟動抗旱整備,開源節流全市水源,避免市民朋友面臨無水可用的狀況。到了今年6月,終於供水無虞,感謝大家的努力,我們順利完成任務了!
市府去年啟動抗旱工作近9個月,超前部署整備措施,這段期間水情燈號曾經從「綠」變「黃」再轉「橙」,警示也從提醒到減壓供水,再到減量供水,今年6月30日水情燈號轉為提醒綠燈。我想,抗旱是中央與地方努力合作的可貴經驗,包括北水南調、加強開源節流等,再加上6月梅雨鋒面降雨挹注石門水庫,才能讓桃園順利度過缺水危機。
水是桃園的生命線,民生、產業都需要水,市府抗旱超前部屬,2020年9月16日桃園水情轉為提醒綠燈,就成立旱災緊急應變小組監控水情,經濟部10月14日成立「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並調整水情燈號為黃燈,隔日我們也成立「#桃園市旱災緊急應變小組」,即將展開節省水資源大作戰。
抗旱要面對問題、找到方法,桃園邀請中央單位參與市府抗旱應變會議,一起研擬抗旱對策,從去年10月到今年6月已召開34次,包括水源全力調度、抗旱整備、農業節水,及產業節水措施等,提早整備可調配用水,減輕對桃園的衝擊。
我們配合中央政策,包括2020年第二期作及2021第一期桃竹苗地區1.9萬公頃停灌,並實施停灌補償措施;桃園第三灌區一期作今年2月21日開始供灌,市府協助在新街溪、老街溪設置抽水機抽水到桃園大圳,可以減少石門水庫水耗。
水也是國家的重要資源,「#北水南調」讓水源調度更有彈性,也提升桃園的供水能力,大漢溪畔 #頂山腳加壓站 是樞紐工程,每天可以從大漢溪調水40萬噸到桃園大湳水廠;#板新二期 讓翡翠水庫主要供應新北板新地區用水,每日最大達81.6萬噸水,板新給水廠回供桃園每日最大51萬噸水,可以減少石門水庫供水量;桃園再透過 #桃竹備援管線 送水22.5萬噸到新竹,讓北部地區水資源可以共享。
市府開源水源,多元利用埤塘、河川、地下水、放流水等,包括將埤塘及地下水抽水返送淨水廠、桃三灌區支援6台抽水機每日抽水6.91萬噸、7座水資源中心放流水每日供水7.8萬噸,提供民生及產業次級用水,核發 #全國首件自行取用放流水同意書,鼓勵水資源循環再利用。每天開源出水量約70萬噸,占石門水庫出水量1/2,可以延緩蓄水量下滑。
桃園配合中央和災應變指揮中心政策,產業節水須達7%以上,我們加強節水措施,每日用水量1,000以上的廠商專案輔導24家、節水宣導130家,並鼓勵使用水資源中心放流水。另外,透過有線電視、社群媒體發布節水資訊,校園舉辦節水5%以上的抽獎活動,以及垃圾車廣播呼籲大家一起珍惜水資源,達到民生及產業節水率6%,總節水量1,223萬噸,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省水的成果。
進入水情紅燈分區供水前,桃園提早完成整備可使用的水源,包括24口民生備用水井、增購199個水塔、681處取水點、98輛水車、5706箱礦泉水,並盤點民間水井5,202口、學校水井78口並採樣水質,增加民生可用水資源,我們必須提早演練下階段限水前的準備工作,不能讓用水成為市民朋友生活最大的煩惱。
中央地方齊心合作抗旱,謝謝經濟部、水利署、農糧署、台水公司及工業局、市府等各單位同仁,每週參與會議研擬抗旱政策;另外,感謝陸軍第六軍團五三工兵群從3月19日動員整備清淤、加強陸挖共計73天,石門水庫清淤量達成20萬立方公尺的目標,增加水庫儲水量,目前蓄水量超過70%,比去年同期更多。
去年下半年石門水庫蓄水量維持在4成以上,今年2月到5月降雨偏少,水量降到個位數,我們請桃園游泳池、三溫暖、洗車業者等配合節水,謝謝大家落實政策。桃園水情目前為提醒綠燈,我相信,這些抗旱應變措施都是重要的經驗,也可以成為其他縣市參考的範例,也期盼大家養成節省用水的好習慣,一起珍惜水資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erry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氣象局發布將有梅雨鋒面通過,台南地區上午也出現短暫降雨,山區農民苦等雨水,但楠西農民說,芒果果實已經定型,已經來不及,但對芭樂及龍眼等果樹有幫助;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在梅雨前啟動曾文水庫發電放水,「轉存」至烏山頭水庫,將持續至明天,預計放流量1221萬立方公尺,曾文水庫蓄水率會降至3.6%以下,南水局...
梅雨鋒面2021 在 Facebook 八卦
2021年上半年為何會乾旱那麼嚴重?
實在太多人問了,每天都會有不同想法的朋友提供意見。以我們可以接受的科學陳述及證據簡單整理如下:
主要原因
1. 台灣豐水及枯水期有顯著差異,水資源能夠儲存量本就有限。
2. 2020年無颱風侵臺,年雨量顯著偏少,下半年轉反聖嬰現象。
3. 2021 反聖嬰現象發威,春雨顯著偏少。
4. 2021年五月梅雨季,太平洋高壓異常增強西伸,高溫偏少雨,梅雨鋒面偏北發展,影響台灣梅雨遲到也偏少。
5. 氣候變遷,從長期來看,的確有可能發生頻率越來越高。
釋疑
1. 中火造成乾旱?
2. 太陽能面板反射造成乾旱?
3. 氣候戰?
4. 為何不做人造雨?
請詳看內文,常常已有回答,可往下文中找到連結。
梅雨鋒面2021 在 Facebook 八卦
五月中上旬很熱,日最高溫平均破紀錄!
五月中上旬(5/1-5/20)期間,由於太平洋異常的偏強,讓梅雨鋒面無法在台灣附近發展,反而滯留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到華南一帶,當地降雨較平均值高出30-60%,台灣只有平均值的 20%。
我們天氣風險團隊統計5/1-5/20每日最高溫的平均值,是以台灣氣象代表的13個氣象標準測站為基準,沒想到從 1950-2021年這72年的5/1-5/20最高溫平均值中,高達31.6度,創下72年最高溫的紀錄,高出平均值29.4度約1.8度。(我們先畫出 1991-2021這三十年)
記得四月份,我們就提醒天氣風險的企業客戶,恐怕五月溫度是偏高溫,降雨是偏少,但氣候或天氣預測的確很難抓得到極端的第一名數值,這如同股市的變化一樣,高點低點的趨勢看得到,但沒人看得懂實際數值。
為何選擇每日最高溫,因為這是大家最有感的溫度,同時也是電力調度最敏感的溫度,創下這種極端值,也難怪各方面都無法承受,例如電力調度或水資源等,都捉襟見肘,尤其極端氣候下又遇上疫情,在家工作等生活型態等用電習性的轉變,恐怕原有的模式無法應付。
企業、政府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氣候異常,已經很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眼前,或許因為太頻繁,也變得很平凡而無感,這也是大家必須深思之處,我們根本沒有準備好,只能不斷的在應變,一直沒有把風險視為該做的一件事,當然怪政府沒準備好最容易,但我們公私協力的機制也不怎麼健全,民間也不知道怎麼應付,常常只能自己顧性命。
我們也擔心,疫情尚未有緩解的趨勢,乾旱未解,如果還來一波極端致災降雨或是來一個颱風,我們如何準備應變,這樣複合型的災害是我們企業經營未來必須要注意準備的。
梅雨鋒面2021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評價
氣象局發布將有梅雨鋒面通過,台南地區上午也出現短暫降雨,山區農民苦等雨水,但楠西農民說,芒果果實已經定型,已經來不及,但對芭樂及龍眼等果樹有幫助;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在梅雨前啟動曾文水庫發電放水,「轉存」至烏山頭水庫,將持續至明天,預計放流量1221萬立方公尺,曾文水庫蓄水率會降至3.6%以下,南水局副局長鄒漢貴表示,在梅雨到前發電放水是避免 雨勢太大濁度飆高影響供水,也避免太多泥沙流入烏山頭水庫。
「終於聞到下雨的味道」、「好開心聽到雨聲」,台南約在上午11點許陸續下雨,許多民眾在臉書上分享久旱逢甘霖的喜悅,但可惜上午雨勢持續約10多分鐘,很快就又出太陽,楠西山區也在近12點時開始下雨,但果農說對芒果而言,雨已經太晚下了。
南區水資源局提前因應,把曾文水庫蓄水由曾文電廠發電放水,從27日晚間7點起預計至明天上午10點止,引流量1221萬立方公尺,曾文水庫蓄水會剩下1萬8000立方公尺左右,蓄水率3.59%。今天降雨若下在平地及海邊對水情助益不大,必須要降在集水區。
鄒漢貴指出,曾文、烏山頭水庫和南化水庫,目前都在低水位,這波梅雨鋒面能對南部帶來多少降雨量,還有待觀察,但一般梅雨降雨都有限,前二波梅雨曾文水庫幾乎沒有動靜,要紓解旱象可能要等到颱風豪雨,5月已經進入汛期,在旱澇交接時,民眾除力行節約用水,也要做好防汛的準備。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QhuleHvqtuN_LDwq99EnA/join
感謝各位衣食父母的支持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