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到70%,桃園人辦到了!
從去年開始,久旱不雨,水情吃緊。到了今年5月,#石門水庫 蓄水率甚至只剩7%,是有史以來第二低,幾乎要分區供水或定點供水,將會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用水。面對歷史上數一數二困難的,市府從去年9月開始,提早啟動抗旱整備,開源節流全市水源,避免市民朋友面臨無水可用的狀況。到了今年6月,終於供水無虞,感謝大家的努力,我們順利完成任務了!
市府去年啟動抗旱工作近9個月,超前部署整備措施,這段期間水情燈號曾經從「綠」變「黃」再轉「橙」,警示也從提醒到減壓供水,再到減量供水,今年6月30日水情燈號轉為提醒綠燈。我想,抗旱是中央與地方努力合作的可貴經驗,包括北水南調、加強開源節流等,再加上6月梅雨鋒面降雨挹注石門水庫,才能讓桃園順利度過缺水危機。
水是桃園的生命線,民生、產業都需要水,市府抗旱超前部屬,2020年9月16日桃園水情轉為提醒綠燈,就成立旱災緊急應變小組監控水情,經濟部10月14日成立「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並調整水情燈號為黃燈,隔日我們也成立「#桃園市旱災緊急應變小組」,即將展開節省水資源大作戰。
抗旱要面對問題、找到方法,桃園邀請中央單位參與市府抗旱應變會議,一起研擬抗旱對策,從去年10月到今年6月已召開34次,包括水源全力調度、抗旱整備、農業節水,及產業節水措施等,提早整備可調配用水,減輕對桃園的衝擊。
我們配合中央政策,包括2020年第二期作及2021第一期桃竹苗地區1.9萬公頃停灌,並實施停灌補償措施;桃園第三灌區一期作今年2月21日開始供灌,市府協助在新街溪、老街溪設置抽水機抽水到桃園大圳,可以減少石門水庫水耗。
水也是國家的重要資源,「#北水南調」讓水源調度更有彈性,也提升桃園的供水能力,大漢溪畔 #頂山腳加壓站 是樞紐工程,每天可以從大漢溪調水40萬噸到桃園大湳水廠;#板新二期 讓翡翠水庫主要供應新北板新地區用水,每日最大達81.6萬噸水,板新給水廠回供桃園每日最大51萬噸水,可以減少石門水庫供水量;桃園再透過 #桃竹備援管線 送水22.5萬噸到新竹,讓北部地區水資源可以共享。
市府開源水源,多元利用埤塘、河川、地下水、放流水等,包括將埤塘及地下水抽水返送淨水廠、桃三灌區支援6台抽水機每日抽水6.91萬噸、7座水資源中心放流水每日供水7.8萬噸,提供民生及產業次級用水,核發 #全國首件自行取用放流水同意書,鼓勵水資源循環再利用。每天開源出水量約70萬噸,占石門水庫出水量1/2,可以延緩蓄水量下滑。
桃園配合中央和災應變指揮中心政策,產業節水須達7%以上,我們加強節水措施,每日用水量1,000以上的廠商專案輔導24家、節水宣導130家,並鼓勵使用水資源中心放流水。另外,透過有線電視、社群媒體發布節水資訊,校園舉辦節水5%以上的抽獎活動,以及垃圾車廣播呼籲大家一起珍惜水資源,達到民生及產業節水率6%,總節水量1,223萬噸,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省水的成果。
進入水情紅燈分區供水前,桃園提早完成整備可使用的水源,包括24口民生備用水井、增購199個水塔、681處取水點、98輛水車、5706箱礦泉水,並盤點民間水井5,202口、學校水井78口並採樣水質,增加民生可用水資源,我們必須提早演練下階段限水前的準備工作,不能讓用水成為市民朋友生活最大的煩惱。
中央地方齊心合作抗旱,謝謝經濟部、水利署、農糧署、台水公司及工業局、市府等各單位同仁,每週參與會議研擬抗旱政策;另外,感謝陸軍第六軍團五三工兵群從3月19日動員整備清淤、加強陸挖共計73天,石門水庫清淤量達成20萬立方公尺的目標,增加水庫儲水量,目前蓄水量超過70%,比去年同期更多。
去年下半年石門水庫蓄水量維持在4成以上,今年2月到5月降雨偏少,水量降到個位數,我們請桃園游泳池、三溫暖、洗車業者等配合節水,謝謝大家落實政策。桃園水情目前為提醒綠燈,我相信,這些抗旱應變措施都是重要的經驗,也可以成為其他縣市參考的範例,也期盼大家養成節省用水的好習慣,一起珍惜水資源。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Sky Finance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北水南調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今年首次未有颱風侵襲,自石門水庫1964年啟用以來,蓄水量創歷史新低約49%,市府召開多次抗旱應變會議外,也積極針對水資源調度與備用水源供應,超前部屬,進行多次演練。
今天在龜山區公所的供水演練,展示民眾透過水龍頭取水,再配合消防局水車接管取水,最後由水利署運用Qwater移動式緊急淨水設備,透過兩道薄膜處理與紫外燈管殺菌淨化地下水,能確保未來水情若進入分區供水階段時,民生用水(符合飲用水標準)仍能供應穩定。
因應水情,市府水資源整備工作規劃三大方案:
第一、水源調度:板新淨水廠全數改由翡翠水庫供水,新竹缺水問題也由苗栗永和山水庫支援,落實北水南調、南水北調,減少對石門水庫的依賴。
第二、節水計畫:已加強宣導運動中心、三溫暖等業者自主節水5%-10%,水情提升至橙燈時,則減少供水20%,視情況調整。
第三、三大備援計畫:
一、市府預計在全市建置600個取水點,全市各里至少配置一個水塔,讓市民能就近取得民生用水;桃園總計有15口備用水井,位於各行政區的公園、集會所或活動中心,每口水井每日可供應約500噸用水,可供清潔、澆灌等民生用水使用。
二、水利署及農水署也盤點桃園地區可供民生及產業用水的52口備援埤塘, 反向供應各自來水廠水源。以桃園1-4號埤塘為例,儲水量約22萬噸,經由抽水站走桃園大圳,供水給大湳淨水場。
三、目前七個水資源中心產生的放流水每天8萬噸,提供給民眾、廠商及消防局使用。以北區水資源中心為例,一天5萬公噸放流水,南亞電路板主動配合市府備援計畫,使用了2萬噸的放流水。
因應水情變化,市府即時做好應變、連日舉辦供水整備演練,讓桃園的供水情況更加穩定,也請大家一起珍惜水資源,一起對抗缺水的挑戰。
北水南調 在 林智堅 Facebook 八卦
【水情黃燈 供水今起減量變減壓】
好消息,水情轉黃燈!桃竹苗地區今起由「減量供水」的橙燈轉為「減壓供水」的黃燈,但還是要呼籲大家珍惜、有效運用水資源。
從今年2月開始,中央地方齊心抗旱「三箭齊發」:「桃竹備援管線」北水南調工程啟用,更向大海借水,在66天內完成緊急海淡設施建置,也在客雅水資中心設置RO級移動式淨水設備,增強循環利用。
3月,我們號召企業、民眾身體力行,提升節水率,更直接進入鄰里宣導,百年大旱考驗我們的應變與團結,謝謝市民朋友團結,一起度過這個旱期。
最後要向大家報告,寶山及寶二水庫更有希望在這周的梅雨鋒面再增加一波蓄水,達到滿庫,我們的應變工作也將從全力抗旱,轉為防汛減災,全方位持續守護市民朋友的日常生活。
#水情黃燈
#還是要節約用水
北水南調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追求真相.深度紀錄.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hWqBDndlQ4/hqdefault.jpg)
北水南調 在 Re: [討論] 北水南送換南電北送不就好了? - PTT評價 的八卦
目前有在做北水南調的工程完工的部份目前每日桃園石門送水給新竹20萬噸新北目前每日使用翡翠81萬噸未來就是要把宜蘭的水西引至西部另外目前不知道有 ... ... <看更多>
北水南調 在 熱線追蹤- 配水解旱北水南調難 - YouTube 的八卦
熱線追蹤- 配水解旱 北水南調 難. 843 views Apr 20, 2021 4月6號起,苗栗和台中地區,開始實施限水措施,引發部分在地居民不太諒解,尤其是苗栗,因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