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露營⛺️
直接跳級野營😆
一個不小心太野,沒有在循序漸進的
不但沒廁所、不能洗澡、網路還0訊號
根本是在野外求生訓練
但也意外的放鬆
因為下午的滂沱大雨,帳篷格外涼爽
晚上開party的各種蟲鳴叫聲也無法阻止我熟睡😆
夜晚的星空真是美炸
沒有光害的北台灣,星星原來爆多
也看到一隻落單的螢火蟲
看到這些瞬間覺得一切值得
#野營 #野營初體驗 #野營樂 #桶後溪 #桶後溪秘境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Campfire營火部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螢火蟲的季節來了,這次去桶後林道跟螢火蟲睡一晚,桶后林道去年去過,還在施工,去年底施工結束了,目前不用管制或者登記就可以進去,這次去快閃野營一下,因為之前研究有看到樹林,所以這次的裝備就是吊床天幕為主,然後搭配全套法國軍糧吃一天,不過法國軍糧的影片要等下次公布了,要不然影片時間太長,不適合在一影片內...
「桶後溪秘境」的推薦目錄:
- 關於桶後溪秘境 在 游絲棋 Facebook
- 關於桶後溪秘境 在 男神遊園地 Facebook
- 關於桶後溪秘境 在 男神遊園地 Facebook
- 關於桶後溪秘境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 關於桶後溪秘境 在 零零陸參柒 ZZ637 Youtube
- 關於桶後溪秘境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 關於桶後溪秘境 在 [遊記]桶後越嶺2018 宜蘭小礁溪--台北烏來- 看板Hiking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桶後溪秘境 在 烏來好方便到的小秘境!桶後溪半日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桶後溪秘境 在 桶後溪交通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探訪台灣國家公園 ... 的評價
- 關於桶後溪秘境 在 桶後溪交通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探訪台灣國家公園 ... 的評價
- 關於桶後溪秘境 在 桶後溪烤肉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桶後溪秘境 在 桶後溪烤肉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桶後溪秘境 在 密境探險~北部烏來桶后溪野營地探勘 - Mobile01 的評價
桶後溪秘境 在 男神遊園地 Facebook 八卦
揪 @nicsu1993 去溪邊玩,打開夏季的序幕💦💦💦,肌肉整個長大好多,好滿啊!
With @cubehomme
-
#私人教練 #桶後溪 #fitnessmodel @ 桶後溪秘境
桶後溪秘境 在 男神遊園地 Facebook 八卦
猛男裝可愛。 通常是
1.很尷尬 (awkward)
2.太犯規(adorable)
留言投票 🤣🤣🤣
@nicsu1993 with @desmiit99 beachwear
-
#beachwear #shortpants
#menmodel #桶後林道 #烏來
#私人教練 @ 桶後溪秘境
桶後溪秘境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的評價
螢火蟲的季節來了,這次去桶後林道跟螢火蟲睡一晚,桶后林道去年去過,還在施工,去年底施工結束了,目前不用管制或者登記就可以進去,這次去快閃野營一下,因為之前研究有看到樹林,所以這次的裝備就是吊床天幕為主,然後搭配全套法國軍糧吃一天,不過法國軍糧的影片要等下次公布了,要不然影片時間太長,不適合在一影片內,這次算是完美的一次野營,溪釣路亞也很給面子,在這一個觀光晨間運動,點還讓我中一尾大馬口跟小紅貓。
晚上一入夜,周圍就滿滿的綠光,燈一關,螢火蟲就在我身邊,就在天幕上隔著蚊帳跟我入眠,影片跟照片中燈光好像很亮,那是長時間高感光的效果,燈光實際的亮度比一個蠟燭還弱。
本次拍攝工具:
Gopro Hero 7
Gopro Hero 6
iPhone XR
SONY A6400
SONY 10~18mm F4
Rode video Micro麥克風
Manfrotto Element 碳纖維小型腳架
剪輯設備:
MSI GS65
Philips BDM4350 (43" 4K)
Youtube: www.youtube.com/campfiretw
Facebook: www.facebook.com/CampfireTW
Web: campfiretw.com
IG: www.instagram.com/campfire_tw
Email: campfire20180312@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_U7MQOimZ0/hqdefault.jpg)
桶後溪秘境 在 零零陸參柒 ZZ637 Youtube 的評價
更正
影片2:17分-snowpeakc修改為snowpeak
桶後林道位於烏來,溪流位於大桶山後而稱為桶后, 桶后溪的溪床平緩、沿路有高冷杉林與低海拔灌木繁茂, 水質清澈、生態多樣,但我們還是沒有釣到魚
在林道崩塌前為著名的北台灣野營聖地。
2015 年蘇迪樂颱風造成桶后林道坍塌,把這個泰雅族美麗秘境封存,終於在 2019 年底左右,桶后林道修復通車,配合 2018 年的全面開放山林,桶后林道 再也不用申請入山證即可前往,全長 13km,路況一 般 SUV,機車,腳踏車都可以通過。
到達野營地點全長約30分鐘。
林道大部分都不好會車,過灣要小心,避免來車碰撞,請有禮貌,互相禮讓。
➤無痕山林 LNT( Leave No Trace) 的行動準則
要將所有的垃圾、剩菜及殘留物帶下山。
將排泄物埋在一個10---20公分深,離水源、營地或步道至少60公尺遠的貓洞(cathole)裡,並將貓洞的表面以原來的植被覆蓋。
記得要將使用後的衛生紙或及他的衛生用品帶出原野。
如果要洗澡或是清洗餐具,必須提著水遠離水源處至少60公尺以上的地區,以少量可自然分解的生物性洗劑清洗。並將菜渣過濾帶出原野(絕不可以掩埋),過濾後的水要分撒在泥土上。
離開時,一定要將火完全熄滅,並把沒有燒完的東西通通帶走,灰燼必須分散灑在遠離營地的地方。
➤LNT的行動準則
資料來源自LNT教育委員會與台灣國家公園網站
➤天幕品牌:adisi碟型天幕
#LNT #adisi碟型天幕 #桶後溪
IG:https://www.instagram.com/zerozero63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Bvw1Im7wbw/hqdefault.jpg)
桶後溪秘境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來到台北坪林的北勢溪,原本預計野營過夜,可惜因為前幾天大雨,溪邊水位上漲,之前研究的野營地都不適合,所以藉由這次的機會分享一下如何搜尋與評估野營地。
野營、登山、溯溪、釣魚、獨木舟....等戶外活動都有風險
請務必看好天氣預報,評估海水、溪水、風力、海浪、潮汐、波浪週期等。
做好充足準備,備好防護救生配備,確保撤退路線,告知親友前去地點,回程時間,
遵守LNT無痕山林,離開不留痕跡。
最近跟想野營的朋友聊天,發現到很多朋友無法有系統的了解我之前分享過的經驗,所以我影片的順序整理了一下:
當你有家庭露營的經驗,想嘗試沒水沒電在山林的野營,我建議你要看的影片如下:
1:
先了解野營的裝備跟家庭露營的裝備有哪些不同,
基本上野營的裝備類似登山,但是重量上沒這麼要求,因為通常不會有長距離行走的需求。
請先看:
野營輕量裝備大揭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bG3KoS6kk
影片介紹的裝備除了或影響生命安全跟睡眠的帳棚,睡袋,睡墊之外,其他都不是必要的,只要能夠裝下背包然後短程低於500m行走就可以,
之後再依據使用習慣慢慢調整降低重量,或者增加舒適度,例如攜帶椅子。
2:
當你了解並且準備好了裝備,想第一次嘗試,我建議妳可以先找一個相對原始的收費營地,但是裝備的準備跟露營過程請嘗試沒水沒電沒廁所,真的不行再使用營區的設備。
影片跟地點參考:
獨行野營趣@坪林綠野山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jQA68Iz0w
密境探險~烏山62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wfCjpEzow
3:
這時候你應該在裝備上沒問題了,可以開始嘗試真正的野營,可以找一些撤退容易,路線安全的野營點。
我建議妳可以去:
坪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s5miXKqN0E
桶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obtV4nbjZg
4:
累積經驗之後,可以開始前進難度高一點的點,可能需要涉溪,裝備的防水,天氣的觀測等變得更重要。
如果去海邊,請務必先學會觀測長浪、潮汐
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VEIHaWK4gI
5:
之後挑戰看看風險較高的營地,例如:
坪林姑婆寮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RUGwlunzA
海蝕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ijGOicvU4A
本次拍攝工具:
Gopro Hero 6
Casio FR200
iPhone 7 Plus
Canon 77D
Canon 10-18 F4.5~5.6 IS 廣角鏡頭
Rode video Micro麥克風
Momax TRIPOD HERO 輕量腳架
DJI Mavic Pro
其他影像設備:
Canon 100mm Macro
Canon 5D II
Canon 24-70 F2.8
Manfrotto 3007 桌上腳架
剪輯設備:
MSI GS65
Philips BDM4350 (43" 4K)
Youtube: www.youtube.com/campfiretw
Facebook: www.facebook.com/CampfireTW
Web: campfiretw.com
IG: www.instagram.com/campfire_tw
Email: campfire20180312@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QFBr8uaktA/hqdefault.jpg)
桶後溪秘境 在 烏來好方便到的小秘境!桶後溪半日遊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出門戲水時千萬要注意安全,留意周邊告示,如遇氣候狀況不穩定時請勿前往。前陣子的週末天氣好,朋友們心血來潮邀約去烏來的後桶溪玩耍, ... ... <看更多>
桶後溪秘境 在 桶後溪烤肉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八卦
提供桶後溪烤肉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烏來孝義、桶後林道停車、桶後溪露營 ... 烏來泡湯、遊桶后溪-賽德克‧巴萊拍攝場景秘境| 滔客生活傳媒- 台北滔...2014 ... ... <看更多>
桶後溪秘境 在 [遊記]桶後越嶺2018 宜蘭小礁溪--台北烏來- 看板Hiking - 批踢踢 ... 的八卦
將自行車扛下了河谷,我們眼前所見是透澈見底、泛著碧綠果凍色的池水,在兩側綠樹夾
道的溪谷間,我脫下了迷彩褲一股溜地躍進水中,與閃著銀白光的魚兒共游,沁涼的溪水
完全令人忘卻了先前芒草割臉、險走懸崖、攀登斷層、繩索垂降等等驚悚的路程;溯溪完
最後的一段山路,開始騎乘進入桶後林道,享受著迎面徐徐吹來森林芬多精,所謂桶後越
嶺的夢幻道路就在今日的腳下踏過了。
全紀錄詳見: https://youtu.be/KG-AvgbQxvo
桶後越嶺是台北往返宜蘭的3大越嶺古道之一,另外的哈盆越嶺道,以及巴福越嶺道也是
往來宜蘭山區百年越嶺古道。因位在烏來大桶山的後方,所以稱為「桶後」或「桶后」,
桶後越嶺自烏來端孝義派出所起,前段有桶后林道約13公里,後段有「桶後越嶺步道」
約 7公里,中途穿越雪山山脈,全長從新店捷運站,到宜蘭新城火車站約逾50公里,最高
海拔則有 743 公尺。
在2018年以前,需辦理入山許可證始可進入,但2017年底國防部與內政部解除管制30
年的烏來山地管制,不必再申請入山證即可進入桶后林道。只是2015年蘇迪勒颱風侵襲,
這個颱風除了就造成知名地標「歪腰郵筒」,也將桶後越嶺步道沿線嚴重損壞,沿途至少
10多處大小崩塌,所以桶后林道終點匝道口目前還有封閉警語,宜蘭端也立有告示牌呼籲
遊客不要進入,因此如果近期要挑戰桶後越嶺,務必要先作好準備再行出發。
桶後越嶺有人稱之為台灣亞馬遜森林,挑戰的部分過程很像打越戰一樣,但勇士面前
無險路,這次領隊的超哥還將單車小折背在身後,人生像這樣,冒一點風險總是令人開心
的,很多時候似乎總走不到期望中的陽光大道,其實每向前一步,我們也離目標就更近一
步,最後我們花了12小時,完成了桶後越嶺的任務,覺得我們這回征服的不只是這條險路
,還有自己的鬥志與意志力。
身為一個宜蘭人,每次從台北回家,心中總是感到溫暖的,從過去北宜公路、濱海公
路,到後來的國道五號雪山隧道的路線都是常走的路線,但自從老家搬到宜蘭員山之後,
知道從福山植物園可以通往烏來,但始終沒有機會走過這一條路,它就一直變成我心中想
要走的另一條「回家之路」。
開始騎腳踏車之後,又聽說可以騎單車從烏來,經桶後林道,直接到宜蘭,雖然中途有幾
段要溯溪扛車,但大部分原本是可以騎單車在林道上的,更是傳說中泰雅族人用雙腳走出
來的北宜高速公路。因此,這條路線就變成我常搜尋資料的內容之一,近期在網路上查詢
的資料,都還有登山健行的文字記事,還看到3年前youtube影片有人騎公路車越過,但影
片中都只拍頭、尾段有自行車道的畫面,這次實際走過,才知道我之前查詢的資料都不準
了,過去沒有人拍出這些細節畫面,因為中段路程如果沒有架運動攝影機,應該是沒有手
可以空出來拍攝的。幾次查了地圖、下載了前人的GPS路線軌跡,也曾騎到宜蘭小礁溪登
山口,或烏來孝義的入口去探勘,但每每遇到了深山中碎石off-road的路況,總會讓人充
滿不確定感,真的是這條路嗎?因而作罷。直到今年剛好又和超哥提到這條路線,他也表
示想再次騎看看,於是我們開始了這一段人稱大台北到宜蘭的夢幻道路之旅。
8月的第一個周六我訂了桶後越嶺宜蘭端入口處的山上有水露營區,與老婆、女兒們
從桃園開車回宜蘭,也請超哥搭火車到宜蘭,在營地一起會合並過夜,隔天天一亮5點半
就出發。我們四人騎登山車上山,而老婆則將我們多餘的裝備載回,再開車到烏來跟我們
會合。
出發不到200公尺就是連續off-road大陡坡,要注意的是第一個岔路口,很容易就跟
著大路而走錯路,在那個路口須左轉,往上坡的小徑,而非通向杉林奇蹟露營地;再往前
20分鐘,如果看到「蔣公銅像」就沒錯了,這一位世紀偉人的遺跡在這個路口守護著我們
,至於他怎麼會出現在這邊?您可以猜測一下。接著會遇到第二個大岔路口,這時要往右
轉,仔細觀察這兒有登山友的布條和記號,過了這個路口,就完全要依登山的經驗判斷路
跡了,因為道路在山與溪之間常常沒有明顯路口。
我們在7點左右就來到了桶後溪的源頭,到了這兒,沒有任何電信或網路訊號,對外
通訊聯繫全斷,直到烏來端桶後林道才會再度聯絡上外界;我們的另外兩位車友,在前面
的岔路口就失去了蹤跡,所以我和超哥在這痴痴地等他們。國輝兄首先出現,但76歲的范
大哥則遲遲未現身,他曾在第一個岔路口的山下呼叫我們,我們也回應讓他知道他走錯路
了,彼此都有聽到聲音,但等了一個小時,還是沒有看到他跟上來,超哥只好回頭去找范
大哥,找了三次,我也加入回頭找的路程,我返回到有3G訊號的路段,打電話問我老婆,
以及問營地老闆以了解他是否折返營地,但大家就是找不到范大哥。這才一出發不到 2公
里,他就消失了,剛好我前一周看新聞報導提到有消防員們在此地迷路,最後請119支援
尋找到他們才下山,加上今天是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這種詭異氛圍真是令人心中毛毛的
。
超哥曾有參與消防人員搜山的經驗,他與我分享登山安全守則,其一就是在遇路況不
熟悉,看到岔路口時,要立刻停等;我們來來回回找了2小時,又遇到了一群同樣要越嶺
的20多人登山健行團,因此,我們決定跟著他們足跡之後,趕快抵達烏來,畢竟這路線屬
於一天的路程,到下午再確認范大哥是否回家,應該還在安全的救援時間內,於是我們又
繼續向前。
通過台北及宜蘭交界,開始進入看不見路面的芒草大斜坡,此段是越嶺路程中的最高
點,當時山谷中強風狂吹,像是颱風前的強勁風勢,超哥上周才來走過桶後越嶺先為我們
探路,他說這段是最美、最適合空拍之處,我為了取 3-4個空拍鏡頭,只好放大膽子試著
將空拍機起飛,結果空拍機一離開地面,遙控器螢幕上各項紅字提醒及警報大響,嗶嗶聲
叫個不停,我馬上開啟飛力強勁的運動模式,才能穩住沒被風吹去撞芒草叢;強風下,空
拍機在低空也只能稍微定點,一副搖搖欲墜狀,覺得不久就要墜機炸機了,我撐住幾秒鐘
逆風向前飛了50公尺錄了一小段畫面,就直接飛回到超哥頭頂,開始降落,因為溪谷中沒
有平地,就請他以單手高舉抓住降落架,才能順利安全降落。
越嶺不難,難在下山,後續一段段的行程開始披荊斬棘、溯溪垂吊,在這個現實狀況下,
完全地能體會何謂「難過」--難以通過。超過二分之一的路程,大多溯溪行走,並沒有明
顯的路,上下山谷之間極易迷路,短短幾公里,如果沒有超哥當嚮導前一周來探路,一般
像我沒登山經驗的人是不敢完成的,因為有太多「抉擇」要做了,也體會到總要遇到山崩
障礙,才會喚醒了心中潛在的能量;遇到菅芒荊棘,也唯有面對它、跨過它、勇往向前。
過中午時分,終於來到較開闊的溪谷,桶后溪係台北市重要水源南勢溪的支流之一,位於
集水區上游,屬於水質保護區,桶後溪在這山間蜿蜒,形成急流、短瀑、平潭
及淺灘,呈現迴然不同的風情,我們午餐的這處水潭溪水猶如果凍,這裏已經封山30年,
所以水中翩翩的魚兒對人類感到蠻陌生的,對我們丟下的麵包屑等食物也沒有被吸引,真
是奇妙的反應。看著陽光透入水中照著台灣原生魚種的溪哥、苦花等等,當魚兒轉身覓食
吃著石頭上的水藻時,水下銀光閃耀,好像是池中的百盞閃光燈向天空陸續按下快門。攀
了一上午的山路,這裏可以玩一下水,當然不能放過這個大好機會,在樹影叢叢的景色下
,立即換上泳褲,在仿如仙境的夢幻水域,好好地來個蝶泳或自由泳,放鬆漂浮一下。
如果說創新,就是要在前人沒有走過的地方踏出一條新路,那我們76歲的范大今天可是最
佳實踐;下午1點多我們午餐後重新啟程時,聽到對面山腰傳來一聲聲「頭前、頭前 (台
語:前面)」丹田十足的大喊,原來是與我們分開 4個小時之後的范大,現在居然出現對面
山頭,自己一個人循跡開路,走山脊高繞路,像獵人般追了我們好幾個小時,果然有六度
桶後越嶺的經驗的前輩不是當假的,范大重新歸隊合體,讓我們覺得士氣大振啊。
看到溪中四大水泥管,就離桶后林道不遠了,紅色鐵匝矮門是林道的終點,路面恢復成一
般熟悉的水泥路和柏油路,整體路況尚佳,但車道狹窄,以機車或自行車進入為宜。自孝
義派出所起約13公里的桶后林道,開闢於日據時期,當初乃是為造林目的而興建,我們本
來帶著單車桶後越嶺,就為了就是在終點段爽騎這一段路,風塵僕僕騎出林道,看到孝義
派出所,真有一種歷劫歸來的感覺,原來從11小時没有手機訊號的深山中竄出後的平路,
才是夢幻道路啊,整過行程真像是在作夢。
這12小時的旅程路線出乎我意料之外,原以為只有10%路程要扛車,但實際上舊路都崩塌
了。今年行前的消息打探,雖然有多位告誡我此路不通,但也都是耳語也未有明確佐證,
學管理的我,記得有一個四隻猴子的寓言,跟這種消息很類似。內容是:
「科學家將四隻猴子關在一個密閉房間,每天餵食很少食物,讓猴子餓的吱吱叫。
幾天後,實驗者在房間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隻餓得頭昏眼花的大猴子一個箭步衝
向前,可是當牠還沒拿到香蕉時, 就被預設機關所潑出的滾燙熱水燙得全身是傷,當後
面三隻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時,一樣被熱水燙傷。於是眾猴只好望「蕉」興嘆。 幾天
後,實驗者換進一隻新猴子進入房內,當新猴子肚子餓得也想嘗試爬上去吃香蕉時,立刻
被其他三隻老猴子制止, 並告知有危險,千萬不可嘗試。
實驗者再換一隻猴子進入,當這隻新猴子想吃香蕉時,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這次不僅
剩下的二隻老子制止牠,連沒被燙過的半新猴子也極力阻止牠。 實驗繼續,當所有猴子
都已換新之後,沒有一隻猴子曾經被燙過, 上頭的熱水機關也取消了,香蕉唾手可得,
卻沒人敢前去享用。」
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些禁忌或負面訊息,經常故老相傳,雖然事過境遷、環境改變,大
多數的組織仍然恪遵前人的失敗經驗,平白錯失大好機會。所以如果沒有證據的消息,我
會懷疑地求證一下,這段路就是近年尚未有明確消息的路線,自己當然要去求證一下。其
實,這也代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如果自己不想跨越,那就有可能跟著老猴子做同樣
的事,也變成世上最難攀越的山,如果想跨越,即便一小步,對己、對人也算是有新的高
度。
冒險,也是創新的開端。當背起背包踏上桶後越嶺之路,一上山就是所謂「頭洗下去
了」,這夢幻之路無法後退只能前進,也可以深切感受,這條路已經不是過去的自行車扛
一兩下就可以的,超哥這次很聰明地帶了繩子背車,所以應該說他被腳踏車騎才對。如果
您也要帶車越嶺,一定要鍛鍊一下體力,因為光扛車就會扛到哭出來,會像我走到想把車
子丟掉。我女兒在看了這次影片之後,說明明「車騎人」的時間比較多,用走的就好了,
幹嘛扛車?哈哈,真的,總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可能因為這路線較少人全程拍攝,加上
天災的影響,過去資訊都鮮少派上用場,有了這次的經驗與全紀錄,希望給後面的人們能
有所創新發展。如果您看完此篇,也想去冒險一下,建議簡便輕裝,揪幾個有登山經驗朋
友一同去把路踩出來,一同欣賞我們一起生長寶島的美麗秘境!
紀錄影片: https://youtu.be/KG-AvgbQxv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228.9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536422087.A.7AC.html
※ 編輯: cs72 (123.195.228.97), 09/08/2018 23:57:43
※ 編輯: cs72 (123.195.228.97), 09/09/2018 10:10:05
※ 編輯: cs72 (123.195.228.97), 09/09/2018 10:21: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