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晚間23:23發生地震 規模4.7 震央接近花蓮、宜蘭交界處 ](09/10/2015 聯合報、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
這次地震的震央位置會不會很眼熟呢?花蓮、宜蘭交界處,那不就是台電一直企圖要設置核廢料最終貯置場的地區嗎?
依據中央氣象局報告,10日深夜11時23分,在花蓮縣政府北偏東方34.2公里發生芮氏規模4.7地震。地震深度為6公里。
各地最大震度:花蓮和平4級,宜蘭南澳4級,新北市和桃園地區分別為1級。
相關訊息:
★★ [ 公然欺騙花宜居民!台電仍然藉施工夾帶調查核廢料最終場址!! ] (07/22/2015 風傳媒)
"... 儘管台電高層多次強調並未選定花蓮、宜蘭交界做為核廢料終端處置場選址的場所,但台電公司今年5月提出的報告顯示,台電鎖定秀林、大南澳地區進行核廢料最終場址調查的動作仍持續進行中。
台電公司甚至還在原能會審查最終處置計畫書時清楚表示,會利用「蘇花改」隧道工程,於實際開挖隧道時,夾帶進行該地區的岩體、地質調查。因此,台電明顯說謊,欺騙花、宜縣民,秀林、大南澳地區始終是台電鎖定做為核廢料最終場址的最可能地點。..."⋯⋯ 繼續閱讀
完整報導:
https://www.facebook.com/…/pb.21306315549…/650725421729715/…
★★ [ 為「核」來我家? 高階核廢料 可能逼近太魯閣!? - 天下雜誌559期 社會與環境專欄 Part 1 ] (10/29/2014 天下雜誌雙週刊559期)
無論擁核反核,都必須面對核廢料的難題——台灣地小人稠,難找合適的貯存地點;送到海外再處理,也非一勞永逸的解方。該如何為爆滿的核廢料,找到終極的歸宿?最終處置場,有可能就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旁… !!!
世代居住在和平溪兩岸的太魯閣族與泰雅族原住民,很難想像自己的生活,可能跟核廢料產生關係,也很難理解,過去祖先努力守護的獵場,是台電現階段所做的評估報告中,最適合作為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簡稱SNFD)的地點,因為這裡的地底,擁有全台灣最大、最完整的一塊花崗岩層。
鑿井探測 台電無法公開的祕密?
兩年前,位在和平溪上游的台電碧海水力發電廠才剛落成一年,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的幾位太魯閣族村民發現,台電的工程人員在距離電廠不遠的一處山坡邊,進行鑽探。....繼續閱讀
完整報導:
https://www.facebook.com/…/pb.21306315549…/526254490843476/…
★★ [ 地方公投篇 - 不公投、欠溝通 核廢難解 低階核廢料 該往哪裡去? - 天下雜誌559期 社會與環境專欄 Part 2 ] (10/29/2014 天下雜誌雙週刊559期)
核廢料存放與處理迫在眉睫,恐將成下一個引爆民怨的定時炸彈。儘早讓流程公開透明,讓當地民眾透過廣泛的實質參與,才能降低反彈。 .....繼續閱讀
完整報導:
https://www.facebook.com/…/pb.21306315549…/526253344176924/…
★★ [ 解開台灣造山運動地質爭議 台大博士生黃梓殷論文登《Science 科學期刊》!!! ] (08/18/2015 中國時報)
74年次的台大地質科學系博士生黃梓殷,利用「沒有地震」的地震學研究,揭開台灣造山運動的謎團。
黃梓殷說,研究發現,台灣的地殼上下都參加了變形,無一處倖免,這一點與厚皮理論相近;但進一步研究分析,台灣地殼上層受到擠壓變形,而下層是剪切變形,看起來碰撞、擠壓、造山都在上層進行,這樣又相近於薄皮理論,這項研究徹底顛覆兩種理論,研究認為,「薄皮」和「厚皮」的爭論只是觀測不足,它們都能解釋一部分自然現象,兩者結合才能描述台灣的造山運動。
(湯雅雯報導)74年次的台大地質科學系博士生黃梓殷,利用「沒有地震」的地震學研究,揭開台灣造山運動的謎團,透過全台85個地震測站,蒐集海浪拍岸的聲波訊號等環境噪訊,只要解析兩兩測站的訊號,就可以得到近似地震的訊號,意外發現台灣造山運動跟現有「薄皮」、「厚皮」理論的不同,此研究成果上周五登上《Science》(科學)期刊。( LAYERED DEFORMATION IN THE TAIWAN OROGEN (分層變形的台灣造山帶)- Science 14 August 2015: Vol. 349 no. 6249 pp. 720-723).....繼續閱讀
完整報導:
https://www.facebook.com/…/pb.21306315549…/662240610578196/…
資料原始來源:
http://udn.com/news/story/9/1179817#prettyPhoto
http://www.cwb.gov.tw/V7/earthquake/quake_index.htm
======== ♡♡♡ ========
☞ 更多的相關內容請至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 ) 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官網 ( http://momlovestaiwan.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謝謝!!★
桃園哪裡最適合居住 在 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 Facebook 八卦
今天在 水牛書店 www.buffalo1966.tw 和富邦慈善基金會 邀請帶路下,去桃園復興鄉山裡的小學跟孩子們一起做菜。
闆娘昭儀其實問我一陣子了,最近再提,剛好那邊又是北橫水蜜桃產季,我就答應了。山裡的桃子是夏日讚歌啊 😃
今天拜訪的霞雲國小,位在庫志部落裡,這是泰雅族的部落。不過這帶本身就很有意思,發展甚早,淺山地帶居住的是客家人,交織成豐富的多元文化。霞雲國小各年級加起來不到 30 人,孩子和老師的笑容都超棒的,感覺大家在山林的照護下,得到額外的元氣。
設計給孩子的食譜的想法是,希望他們可以自己在家也能輕鬆備料、烹調、甚至幫自己帶便當,又適合夏天食用,食材山上也容易取得的邏輯。所以開了:
✅ 魚露與檸檬調味的小番茄炒絞肉
✅ 日式調味炒蛋鬆
✅ 醋飯、小黃瓜丁
✅ 青醬筍丁盅
這樣顏色好看,做起來也很好做。
示範的過程,我也希望把教學放在幾個重點:拿菜刀的方法—— 只要把刀抓穩、菜就切得好、也安全;認識食材的差異——到底醬油跟魚露差在哪裡、聞過嚐過說說看;蛋要嫩要加液體和注意火候。
講是講,一起開心分享食物時光才是最重要的。看孩子們跟小夥伴們認真討論、躍躍欲試烹調、高低年級孩子的互助互動;最後大口一起把自己做的飯吃掉。(不得不說,這個天氣吃醋飯好開胃啊)真的是很棒啊 🙂
希望大家都有享受到這段時光~ ~
桃園哪裡最適合居住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八卦
#台灣疫情 #文長慎入 #個人心情抒發
最近台灣疫情似乎造成社會越來越恐慌,新聞也不斷報導要求公布確診者足跡,網路上也各種要求鎖國的聲音。
另外也有關於疫苗的各種聲音,到底要不要買中國疫苗?到底要不要晶片外交?到底為什麼台灣疫苗還沒研發出來?疫苗到底安不安全?台灣到底何時有疫苗?
反正這幾天看新聞,就是各種混亂,還有各種政治議題,政治人物們各自推託,攻擊自己的政治對手,政黨對立還是不斷在發生。
老實說,從疫情開始以後,就一直看到很多在吵那些議題看了也讓人很心煩。從台灣防疫好棒,到台灣開始有小規模的群聚感染,進而看到人性險惡。
從當初攻擊在中國的台灣人,攻擊沒有國籍不能回台灣,攻擊網國外各種網紅們,攻擊英國在台灣隔離情侶,攻擊海外台灣人,攻擊桃園人,攻擊各種有的沒有的人,到現在台灣各種混亂,還有什麼避桃令,之後就會變成避北部人令,之後就會變成? 還要避誰?那這樣就大家都不要做生意不就好,都不要出門見朋友不就好。
有一點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要一直亂攻擊,一方面說醫護人員很辛苦,不要有境外移入,一方面又一直攻擊確診的人,說為什麼要來自己店裡,公布足跡,一方面又一直要求公布平鎮醫院,一堆人想辦法挖出在醫院工作的人,甚至確診人接觸前的足跡都被拿來大做文章。
感覺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攻擊跟焦慮,造成大家一直恐慌。為什麼不是大家給予醫護人員支持,檢討SOP的是否有問題,對事不對人。為什麼什麼事情都要對人?明明如果事情出問題,流程出問題,那大家就不要去責備其他人,一起公開透明檢討流程不就好了?
最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怎麼確保台灣疫情不要爆發,確保大家都平安,而不是人人自危的感覺。
當然,大家聽到確診者出現的時候,會緊張是正常的,可是最近總覺得已經變成了混亂,包含網路上看到有人跟公司通報自己跟確診人接觸,還要被家人罵,被不理解,就怕影響過年家裡在市場生意之類的。
這也是英國一直以來一直在反覆解封矛盾,一方面大家想做生意,一方面大家希望疫情平息,一方面自己害怕自己被隔離。
至於疫苗,全世界現在都苗短缺,台灣目前拿不到疫苗也是正常的,畢竟全世界有好多國家疫情比台灣更嚴重都買不到疫苗。至於要不要用中國疫苗什麼的,就算要買也不一定買的到,另外對於中國疫苗,很多國家也是有相對的疑慮,就像土耳其和巴西都有使用中國研發的疫苗,也是有很多使用上的疑慮,效能等等。
畢竟目前全世界最受到矚目,並且公認最穩定的幾個疫苗,可能還是Moderna、BioNTech 或AZ研發的疫苗,Moderna一直都是疫苗界的權威,BioNTech則是全世界第一個研發出的Covid 疫苗,這些疫苗們的資料也比較完善。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台灣當然還是比較希望可以拿到這些疫苗。加上台灣跟中國的關係,就算要買中國疫苗也不是這麼容易。
台灣自己也是在研發疫苗,但是疫苗本來就很難研發出來,尤其沒有足夠的臨床實驗。也不是說要出來就可以出來,一直逼他們也拿不出來。
說要晶片外交,但德國也不一定有疫苗可以賣,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國際上的事情本來就很難講。AZ是英國的公司,當初也是跟牛津大學一起合作的,本來其他國家的AZ疫苗也不一定是英國產的,產量什麼本來就有可能不穩定。德國也不可能要求AZ去做甚麼事情,所以晶片換疫苗,本來就是很多不確定性,沒有什麼絕對。
如果大家這麼擔心的話,自己做好防疫,不要出去玩,不要去賞花,不要去吃大餐,不要跟朋友去跑趴,不是比較實在嗎?而不是像之前學校延長開學,家長就把小孩都送到補習班,或者在學校的門口裝什麼酒精噴灑所有小孩全身這種事情。
另外居家隔離,真的很麻煩,一人一室,按照台灣的居住環境根本非常困難。尤其像是基隆,大部分的房子都是老舊房屋,根本不可能有一人使用一間廁所。老人小孩需要人照顧的,也不可能就是爸媽自己隔離,讓他們自己生活吧?
另外居家隔離如果沒有適合空間居家隔離,很多人也很難花錢去住檢疫中心,又不是像國外回台灣的人,本來就有規畫要花那筆錢,突然要拿出一筆錢也很難。
所以本來就沒辦法期望居家隔離一定會百分之百,就算去怪罪那些居家隔離的人也沒什麼意義。
還有什麼500元保單的,付500元可理賠10萬,大家好像都把疫情想得很像一個賺錢好機會之類的........明明就是這種嚴重的事情。
回到鎖國的議題,鎖國的話,目前網路上有兩種聲浪,一個是說,所有人都不能進入,在海外台灣人也不能,然後扯到海外台灣人都是會台灣用健保的,因為台灣醫療比較好怎樣怎樣的。另一個是說,不要讓外國人進來,為什麼還可以開放外國學生勞工進來,使用台灣醫療資源。
第一個,海外台灣人很多回去的,也是因為簽證到期,也不是只是沒事想回台灣,簽證到期就算不回去,也是會被遣返,總不可能國外遣返回台灣,台灣還拒收吧?另外一直以來,在罵海外台灣人回台灣用健保,這也是一個迷思,很多人回台灣也不一定是要回去看醫生,或許在美國,醫療很貴沒錯,在還沒來英國之前,我也一直以為英國跟美國一樣,看醫生很貴,也很不方便。但來英國以後我才知道,英國的NHS是完全免費的,即使你不繳健保費(沒收入就不用繳。)你也是都免費,就是這樣才有很多英國人吵著要脫歐。
雖然很多人也會說,可是在英國看完醫生去拿藥也是要自費,這個也是要看你拿的是甚麼藥物,如果拿的是在藥局可以買的到的藥物,對,你要自費,但不會很貴。如果你得癌症之類的,要去醫院化療,那種龐大的開銷,就不用錢。我之前在大醫院看完專門科醫生拿到的一些藥物,也是不用錢的。(雖然不是像癌症那種這麼昂貴的,但是那些藥物也不是在一般藥局可以買到的。)
所有Covid的治療在英國也是不用錢的,如果有看其它在英國的台灣人分享自己確診到醫院治療的經驗,是很嚴重的那種,被送進醫院的,不是那種在家裡自己好的,他們的經驗也是非常好的,非常感謝這邊的醫護人員。
英國醫療一直以來的問題,也是醫護人員嚴重不足,資源不足的問題,醫護人員非常辛苦,錢少事多。即使這樣,他們也是從疫情爆發以來,毫無休息,一直在為我們努力。跟台灣新聞報導的什麼這邊得了就只能等死完全不一樣。會讓你在家裡就是因為,別人真的比你更嚴重,醫護人員必須要採取,最嚴重的人先治療,這樣才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至於很多人一直說什麼,為什麼陰性報告進入台灣還確診怎樣的,台灣驗那麼多人都陰轉陽了,本來檢驗就不一定準確,國外也沒必要問你是不是要回台灣才給你驗。有時候檢測的時間,病毒量怎樣都有影響。所以就算台灣普篩,真的也不一定有意義就是了。
然後還有人說什麼,這些人就是看不起來台灣才要出國,留學生就是看不起來台灣教育怎樣才要去國外念書。會說這些話的人也很奇怪,通常他們如果之後有錢,小孩長大,也是會想辦法送他們小孩出去唸書的~看太多案例了。
為什麼要仇視去國外唸書的人,或去國外工作的人?有些人會說,那些人去國外賺大把的錢,回來使用台灣醫療怎樣。
說真的,從我來英國以後,我自己看到的是,很多來國外的人,就算他們不來,在台灣也是賺大把的錢,來英國工作也沒有賺更多,他們只是想要在不同的環境生活而已。本來家裡就很有錢了,根本不缺那一點在國外的錢。王文洋也不是因為來英國會賺比較多錢才住在英國啊!
還有很多打工度假的人,也是為了有在國外生活工作的經驗,或者想看看不同的世界才來的。他們來這邊可能也沒有賺得比他們在台灣多。
至於留學生什麼的,有些人也是在台灣努力工作存錢了很多年,來圓個夢,也有很多人是很努力考公費留學,或者像我是使用教育部的留學貸款來的。
當初日本明治維新也是送了很多留學生來英國學習,去美國學習,才有今天的日本。
如果所有台灣人都一輩子待在台灣,那台灣也不會有今天的台灣,現在台灣有很多科技也是以前的台灣人們去國外學習技術回來的,台積電也是。如果沒有台灣人去國外學習新技術,帶回來台灣,台灣哪來的技術?哪來的新觀點、哪來的新的想法?
那如果台灣人都不想出去,我們幹嘛還要學英文,我們就不用學英文學日文,一輩子待在台灣不就好了?幹嘛還要學世界歷史,就像英國人都學英國跟歐洲歷史就好了啊!反正他們也不在乎其它地方在幹嘛。一大堆人連日本韓國在哪裡也都搞不清楚呢!在學校又沒學,也搞不清楚什麼長江黃河的,尼羅河比較近還比較可能學到。胖子還要跟我解釋,喔你知道那個蘇伊士運河嗎?對!因為大部分的人連蘇伊士運河是什麼都不知道。
明明就只是一個疫情,搞得好像整個社會分裂。
現在還有什麼不能去桃園,或者桃園人不收怎樣的。
看了真的是覺得很無言。
至於外國學生跟外國勞工來台灣,台灣一直以來都仰賴很多從東南亞來的勞工,包含醫院裡面的很多看護們,他們不能來,不是突增醫護人員的壓力嗎?
現在台灣少子化,大學也越來越仰賴外國學生,外國學生都不能來的話,對台灣學界也是一種衝擊。
很多政策都必須要有配套措施,而不是一個口號,不是說想怎樣就想怎樣,而沒有考慮到後果。就像英國政府一直被罵,政府官員也是很辛苦,台灣的政府官員們也是很辛苦。
各種政治鬥爭,政客亂罵,人民們跟風,一起在網路上亂罵。到底有多少人看到一則新聞,可以好好想想,這則新聞背後的意義,這件事背後的意義,或者每一件事情背後可能的原因。尤其是網路世代,越來越少人開始思考,開始有對新聞或資訊的判斷能力。
雖然我也知道,在網路的世界,鄉民們就是這樣,酸民們在網路上亂攻擊亂講話天天在發生。但也因此,造成很多人內心的壓力,包含那些確診者,確診醫護人員,包含所有住在桃園的人,住在北部的人,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住在台灣的外國人們。這樣互相傷害真的很沒有意義。
希望在疫情下,大家能夠更團結,一起創造嶄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