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讓你們焦慮了】
趁著現在時差睡不著,寫一下這趟波士頓行很複雜的心情。
這次在哈佛教育學院所舉辦的中國教育論壇。論壇涵蓋的議題很廣泛,有中國教育的現狀、新創市場的現況,還有邀請美國教授、講者談世界教育的新趨勢(公民教育),以及我在第二天開場演講談遊戲化教育科技的新發展。
而在論壇的前一天,我一下飛機就趕去為台灣的 MIT、哈佛留學生演講,談台灣的教育、新創、與未來。演講完後又跟我們台灣的學生談了一下午。
這兩天分別跟台灣留學生和大陸留學生的接觸,讓我有很複雜的感受。
第一天面對台灣的 MIT、哈佛留學生,他們當中有的是台灣唸完大學後出國的,也有小時候就來美國當小留學生。我的演講跟大家說台灣的現況,談台灣現在民間力量的崛起,也談到要改變台灣需要一代接一代的努力,期待大家在美國可以好好努力做個幾年事,把台灣所欠缺的 knowhow 或是透過網路撰文來灌溉台灣,或是幾年後帶著專業回台灣創事業。不管人在美國或在台灣,我都期待大家能跟在台灣的我們一起努力,改變台灣。
演講完,好幾位同學都來問我台灣的狀況。我可以感覺到大家對台灣真的很有很深的感情,連從小離開台灣的同學也是。我也聽到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是很熱切地希望有天能為台灣做什麼,但我可以很深刻的感受到,對於台灣的資源、環境是否能讓他們發展,大家心裡的感受,是「焦慮」。
但第二天在哈佛的論壇,我看到講者談到的趨勢,現在很多大陸的留學生畢業後,很想回大陸工作。不像以前大家都只想留在美國工作。台上的講者豪氣地說:「如果你要做技術研發,就留美國。如果要做商業,肯定畢業就馬上要回中國!」大家覺得回去工作,是有很多的機會的。
台灣留學生的那種焦慮,我在大陸留學生這邊感受不到。看著台上好幾位看來不到三十就創業當 CEO、COO 的講者,我在現場感受到的是一種大家躍躍欲試、有為者亦若是的氛圍。那種氛圍,簡單的說,就是「希望」。
短短兩天,我強烈地感受到兩種不同的氛圍。我在 MIT 遇到的台灣留學生,都是非常優秀的年輕人,絕不是能力差而沒有自信的人。為什麼同樣都是優秀有能力的年輕人,一邊對於回家發展感受到的是「焦慮」,而另一邊感受到的是「希望」?
有人會說,那種焦慮,是因為台灣留學生自己覺得回台灣機會成本太高才有的。可是大陸留學生回大陸發展難道就沒機會成本嗎?為什麼他們現在會願意回去?
因為大陸留學生回大陸發展的機會成本不像台灣留學生回台灣發展的機會成本那麼高。那為什麼回台灣發展的機會成本會比較高?難道是台灣留學生的錯?當然不是。那是誰該負責?
如果長期掌握資源的人能把台灣搞好,能營造出一個環境、聚集足夠資源,讓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輕人都能有充分的機會發展。讓我們的年輕人回台灣發展,機會成本不會高,那我們的年輕人對於回家這件事,還會有那樣的焦慮嗎?
說到底,沒把環境搞好,不是這群年輕人的錯。
別再說什麼草莓族了,連台灣能力最頂尖、能念世界最好學校的年輕人,都對回家發展會有焦慮,我們真的是對不起年輕人。
能想像一個老師,跟研究做得非常優秀的 MIT 學生們吃飯;看著身旁的他們,整整三個小時,我卻連一句:「有天希望你們能回來」都講不出口的那種心情嗎?看著自己教過的學生卻講不出口,心裡超難過...
看著那八千八百億的前瞻計畫,再看著千瘡百孔、欠缺資源的台灣教育跟新創,只能告訴自己:
拎北有一天如果成功、有資源,一定要繼續幫助教育跟年輕人創業。
希望有一天我們大家能把環境搞好,讓我們的年輕人對於在台灣發展不再那麼焦慮,而是充滿著鬥志與希望!
(歡迎分享;惟個人心情抒發無新聞價值,為避免浪費新聞資源,請諒解謝絕媒體轉載,感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80的網紅MING'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THINKYOUAREINTERESTING 喜歡寫作的ANJAYLIA,看她的社交網絡也就是個人心情抒發主要渠道,文青女神這些,她可說第一代元祖級的了,就來個以文會友吧。 訪問全文 http://bit.ly/2qVKQn3 #陳嘉寶 #ANJAYLIA #文青女神...
「個人心情抒發」的推薦目錄:
- 關於個人心情抒發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 關於個人心情抒發 在 Facebook
- 關於個人心情抒發 在 Carol 凱若的生活・教育・實驗 Facebook
- 關於個人心情抒發 在 MING'S Youtube
- 關於個人心情抒發 在 抒發心情之地//語錄分享之家's Instagram photo: “- - 喜歡就點讚 ... 的評價
- 關於個人心情抒發 在 個人想法抒發而已啦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個人心情抒發 在 預防網路霸凌系列短片-抒發心情還是爆料?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個人心情抒發 在 心情不好時都怎麼抒發心情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個人心情抒發 在 聲音版Dcard!加速器築夢空間打造匿名聲音社群Moodii 的評價
個人心情抒發 在 Facebook 八卦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我覺得我在看美麗風景的時候,常常會去想像如果自己身在畫面中的哪裡的話,整個景象會如何變化✨而我,非常享受這個過程!
每張在陳述自己對構圖的構想及要求後,請別人拍攝自己的照片,也都還是有創作的成份在裡面的吧?
(這裡並無討論法律上的意義之意圖,僅為個人心情抒發~)
你喜歡拍照還是被拍照呢?
 ̄ ̄ ̄ ̄ ̄ ̄ ̄ ̄ ̄ ̄ ̄ ̄ ̄ ̄ ̄ ̄ ̄ ̄
跟著瓶顆的腳步,每日線上遊日本!
🍁 日本季節景點 & 新開幕景點都在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yunique.cc/
↑↑ 來找我玩吧~~
我有畫中文 GIF,在 IG 可以用~
🔍 yuniquecc
__________________
✧ 常寂光寺
✧ 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小倉山小倉町3
✧ JR 山陰本線「嵯峨嵐山站」步行約 15 分
✧ 參拜時間 9:00-17:00 (16:30 最後入場)
✧ 參拜費 ¥500
⚠️ 請勿私存照片放頭貼或封面甚至拿來發文
⚠️ 請善用臉書分享功能並尊重著作權
個人心情抒發 在 Carol 凱若的生活・教育・實驗 Facebook 八卦
#原來我當初整整母嬰同室了一年半啊⋯⋯😱
這幾天「#母嬰同室」的議題沸沸揚揚,我也在朋友的版面上看到了好多媽媽們悲慘的生產育兒故事。
但我看完了才赫然發現:自己怎麼呆呆地母嬰同室了將近一年半都沒人來救我們啊!😢
誰說 #第二胎比較好生 ?兒子折騰了我32小時才出來,連助產士都在我兩腿之間交班吶🙄!
但這麼慘痛的生產過程,並沒有讓他們對我有什麼「特殊待遇」,就如大部分在德國自然產的產婦一樣:
👶 嬰兒一出生就在我胸口待了一個小時
👶 寶寶檢查完畢也就直接推到媽媽身邊
👶 晚上八點禁止訪客!連爸爸都得回家
👶 我不到48小時就被「請」出醫院啦😂
不用說醫院伙食超差,晚餐非常「德式」:麵包、起司、火腿。我看到真的眼淚都飆出來:老娘才剛拼了老命生下孩子,可以給我點有誠意的食物嗎😭😭😭。
連老公之前開個小刀,醫院都要求他住兩天晚上。我說:「怎麼連生個孩子,都比你住得短啊⋯⋯」😓😓!
不過當時助產士說了一句讓我感動的話:「如果妳需要休息,#隨時可以推嬰兒到嬰兒室!」
很呆的我們沒有這麼做。
#這句話我回家後一直希望有人跟我說😂😂!
-
我們當時住的是只有50平方米的全通式公寓,比很多台灣媽媽的月子中心房間還小😪😪。
又因為太晚開始找保險給付的「居家助產士」,結果完全找不到有「檔期」的人,只好全自助(聽說最被稱讚的居家照顧,根本沒用到)😪!
就這樣:
😶 沒坐月子
😶 沒月子中心
😶 沒月嫂阿姨
😶 沒助產士
😶 沒同城市的親人可以幫忙
當然沒傭人沒保姆沒打掃阿姨....😓
媽媽我還已經是個快四十的「很妙 齡產婦」🙄⋯⋯
我們夫妻倆手忙腳亂地開始了我們長達一年多的「#母嬰同室家庭房」生活。到兒子現在兩歲八個月,沒有一天晚上我不在他身邊啊😆。
一直到兒子一年多前上了托兒所,媽媽才有跟兒子每日短暫分離的幾小時😢。之前都「完全」緊密結合,連離開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這時真的會很想念台灣的家人啊⋯⋯)。偶爾有好姐妹來陪我(或陪玩),但也都還是有媽媽在旁邊。
過去在台灣養姊姊,和外婆家就住在同社區的樓上樓下。偶爾丟個包的幸福,到了異鄉生活就完全享受不到了呢!😢
-
而聽說德國其實有不少 #母乳塔利班⋯⋯。還好我當初德語超爛,加上旅居異鄉的僅少好處之一,就是可以把不喜歡的聲音隔得遠遠的,在當初為了自己「奶量少」而接近放棄的糾結時刻,沒有人煩到我。
我仍舊自己努力找中英文資料,嘗試再嘗試,就為了能把寶貴母乳盡量多給兒子一點。我們一起努力到了一歲兩個月自然離乳。
無論媽媽做什麼決定,只要想清楚了,對媽媽寶寶家庭是正面的,都很好,也都值得被尊重!#有選擇權的媽媽才會是快樂的媽媽,我一直這麼相信著。
所以啊!母嬰同不同室,我覺得倒不是重點啊⋯⋯,像我們這麼孤立無援,才真的叫「#全天下最大間的24小時母嬰同室家庭房」😭😭。
☀️有坐過月子甚至享受過月子中心的
☀️有公婆爸媽親友可以偶爾丟包的
☀️至少有個房門可以把小孩關另一間的
至少你們都體驗過「母嬰不同室」的經驗吶😅!我這個媽好呆。下次我一定要散盡家財回台灣訂最大間的月子中心住兩個月😤(老公狂呼:『下次?誰跟你下次?』😱)
#個人心情抒發與政策一點關係也沒有
#不管政策如何媽媽有選擇權比較重要
#來人啊快把我兒子推到嬰兒室(助產士:太太您的機會已過請慢走⋯⋯)
#但其實回想起來還是甜美多過於辛苦的💕
=====
【補充分享】
當初剛生完兩天回家,過去餵母乳到自然離乳一年十個月「豐富」經驗的我,感覺不太對勁:我有強烈漲奶感,卻沒有幾滴奶出來。
兒子好餓,一直哭!我也跟著哭。沒有「到府助產士」的我們,只好回去原本醫院問問怎麼了。
雖然我們已經被「請」出醫院,但是他們助產士們仍舊很幫忙。其中一位天使給了我們一間有雙人床的房間,請我們先休息(因為當天很多人生),她忙完就過來。
她來幫我觸診,幫我看看我餵奶的方式。
說:「一切都沒有問題,只是你的淋巴結跟著漲大了,堵住了奶流。一兩天就會好的!
但是現在因為寶寶太餓了,所以你們先給他一點點配方奶擋著,但仍舊要每次都先讓他吃母乳,然後補一點點配方奶。你們先好好睡覺比較要緊,你們兩人看起來都累壞了!」
我們在那邊待了三個小時,餵奶,關燈睡覺,沒有人來要健保卡或者叨擾,就讓我們三人靜靜待著,到我們覺得好了再回家。那位很溫柔的助產士還把她的電話給我們,雖然因為她已經服務六位產婦不能再多了,但隨時我們有問題都可以傳訊或打給她。我們到現在都非常感動她的幫助!
就這樣,我們的寶寶吃了兩天的配方奶+吸吮我的乳房,之後真的就順順地來囉!一直到一歲兩個月自然離乳。
個人心情抒發 在 MING'S Youtube 的評價
#ITHINKYOUAREINTERESTING 喜歡寫作的ANJAYLIA,看她的社交網絡也就是個人心情抒發主要渠道,文青女神這些,她可說第一代元祖級的了,就來個以文會友吧。
訪問全文 http://bit.ly/2qVKQn3
#陳嘉寶 #ANJAYLIA #文青女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0NRwrdTYXg/hqdefault.jpg)
個人心情抒發 在 個人想法抒發而已啦 - 心情板 - Dcard 的八卦
還有一次,我們一起搭火車,不小心把安全帽忘記在遙遠的火車站,他叫我自己搭車回住處(那時同居)理由是那麼晚了去哪裡買安全帽…而且忘了的那一頂安全帽 ... ... <看更多>
個人心情抒發 在 預防網路霸凌系列短片-抒發心情還是爆料?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對方的 個人 信息、祕密、照片、影音…在未經對方同意之下將其散布、傳播於網路中,使對方感到難堪的蓄意行為,就是網路霸凌。學習安全使用網路、正確 ... ... <看更多>
個人心情抒發 在 抒發心情之地//語錄分享之家's Instagram photo: “- - 喜歡就點讚 ... 的八卦
@wan_uncle shared a photo on Instagram: “#醫美大叔的小短文《有品的離開》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道門, 除非自己願意, 否則沒人能進來。 如果你有幸能進來, 我會溫暖你 ... ... <看更多>